整理给二年级小学生的语文修辞手法知识点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修辞手法总结

二年级语文上册修辞手法总结第一单元1.比喻:蒲公英妈妈准备了降落伞,把它送给自己的娃娃。
2.排比:平常我在池子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眺舞、唱歌、开大会。
3.对比:有时候我很温和,有时候我很暴躁。
4.拟人:(1)平常我在池子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眺舞、唱歌、开大会。
(2)苍耳妈妈有个好办法,她给孩子穿上带刺的铠甲。
(3)有时候我穿着白衣服,有时候我穿着黑衣服,早晨和傍晚我又把红袍披在身上。
第二单元1.拟人:(1)枫树秋天叶儿红,松柏四季披绿装。
(2)你拍四,我拍四,天空雁群会写字。
(3)你拍六,我拍六,黄鹂百灵唱不休。
(4)你拍七,我拍七,竹林熊猫在嬉戏。
2.比喻:(1)杨树高,榕树壮,梧桐树叶像手掌。
(2)秋季里,稻上场,谷像黄金粒粒香。
3.对偶:木棉喜暖在南方,桦树耐寒守北疆。
第三单元1.比喻: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2.拟人:(1)弯弯的眉毛,也在睡觉,睡在妈妈红润的脸上。
(2)窗外,小鸟在唱着歌,风儿在树叶间散步,发出沙沙的响声,可是妈妈全听不到。
第四单元1.比喻:(1)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2)阴房修在山坡上,样子很像碉堡。
(3)就说“仙桃石”吧,它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
(4)远远望去,那巨石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
(5)要是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
(6)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2.夸张: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第五单元1.比喻:北风像狮子一样狂吼,崖缝里冷得像冰窖。
2.反问: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3.对比:(1)喜鹊一早飞出去,东寻西找,衔回来一些枯草,就忙着做窝,准备过冬。
寒号鸟却整天出去玩,累了就回来睡觉。
(2)喜鹊住在温暖的窝里。
塞号鸟在崖缝里冻得直打哆嗦,不停地叫着:“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做窝。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总结修辞与修辞手法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总结修辞与修辞手法修辞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技巧,通过巧妙运用语言,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增强表达的效果。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程中,学生开始接触一些基础的修辞知识和修辞手法。
本文将对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程中的修辞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以及介绍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
一、比喻比喻是一种通过比较来说明事物的方法。
在语文课程中,老师会引导学生借助生活中的经验,用形象、具体的词语来形容抽象的概念,例如:“他的笑声像春天的融雪,温暖而欢快。
”比喻能够让人们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感受事物。
二、拟人拟人是指赋予非人事物以人的特点和行为方式,使其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在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程中,学生会接触到一些拟人的表达方式,例如:“树木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好像在跳舞。
”这样的表达能够增加作品的趣味性和形象感。
三、夸张夸张是指将事物的特征或者现象进行放大,以增强其印象力和感染力。
在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程中,学生会学到一些夸张的表达方式,例如:“他的书包里装着一山的作业。
”这样的表达让人一下子感受到了书包很重的形象。
四、排比排比是指将几个相同结构的词语或句子并列在一起,以强调其中的共同点或者对比差异。
在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程中,学生会接触到一些排比的表达方式,例如:“读书静心,读书快乐,读书力量无穷。
”这样的句子结构简单明了,能够增加表达的韵律感和力度。
五、衬托衬托是通过将一个事物与其周围的事物进行对比,使其在对比中显得更加突出和醒目。
在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程中,学生会学到一些衬托的表达方式,例如:“夜晚里的星星犹如闪烁的宝石,点缀在黑幕上。
”这样的表达方式通过与黑幕的对比,使星星的美丽更加引人注目。
六、反复反复是指在文章中多次重复某个词语、短语或句子,以增强其印象力和表达效果。
在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程中,学生会接触到一些反复的表达方式,例如:“我要努力学习,努力进步,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
”这样的表达方式通过反复强调,让人们记住重要的观点和目标。
一、二年级下册语文的课文中有很多比喻句

一、二年级下册语文的课文中有很多比喻句第一篇:一、二年级下册语文的课文中有很多比喻句一、二年级下册语文的课文中有很多比喻句: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
1、阳光像金子,洒遍田野、高山和小河。
2、河面闪着阳光,小河就像长长的锦缎了。
……常用的喻词有:像、好像、似的、如、犹如、如同、仿佛......参考答案:1、影子在前,影子在后,影子常常跟着我,就像一条小黑狗。
2、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3、阳光像金子,洒遍田野、高山和小河。
4、河面闪着阳光,小河就像长长的锦缎。
5、春雨像春姑娘纺出的线。
6、小柏树就像战士一样笔直的站在那里。
7.弯弯的月亮像一条小船挂在夜空中。
8.茫茫的草原像一张无边无际的地毯。
9.西湖好像一面大镜子/一块碧玉。
10.弟弟的脸蛋像苹果一样又圆又红。
11.天上的朵朵白云像羊群一样东游西荡。
12.太阳像一个大火球似的高高地挂在天空。
13.大象的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着。
14.树上的苹果像灯笼似的又大又红。
15.字典就好像一个不开口的老师一样。
16.夜空中的星星就像宝石一样。
17.柳树的枝条就好像无数条绿色的丝带。
18.美丽的彩虹就像一座七彩的桥一样高挂在雨后的天空。
19.天上的云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20.像鹅毛,像芦花,像棉絮的大雪从天空中飘落下来。
21.火红的枫叶像蝴蝶随风飞舞。
22.运动员像离弦的箭一般向终点跑去。
23.北极星像盏指路灯一样挂在天空。
24.夜幕四合,周围的群山,像高大的山神,像神秘的古堡,像沮丧的巨人,像一条连绵不断的地毯。
25.远处的霓虹灯亮了,像一道亮丽的彩虹,像仙女飘舞的裙带,像一座七彩小桥,像一朵朵绚丽的云.第二篇:二年级语文下册课文文本1、《找春天》电子课文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我们几个孩子,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去寻找春天。
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我们仔细地找啊,找啊。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知识点归纳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知识点归纳修辞手法是作文中常用的一种表达技巧,通过巧妙地运用修辞手法,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表达力。
在小学语文学习中,教师通常会教授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帮助学生在写作时使用。
本文将对小学语文修辞手法的知识点进行归纳,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修辞手法。
一、比喻比喻是一种通过把两个不同的事物进行类比来表达某种意义的修辞手法。
比喻通常使用“像”、“如同”、“好比”等词语来进行连接。
比如:“他像一只小老虎,勇敢而可爱。
”在这个句子中,通过把“他”和“小老虎”进行比较,突出了他的勇敢和可爱。
二、拟人拟人是一种赋予无生命的事物以人的特点和性格的修辞手法。
通过拟人可以增加文章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比如:“花儿低头微笑,树木轻轻摇晃。
”在这个句子中,把“花儿”和“树木”赋予了低头微笑和轻轻摇晃的人类特点,使得描写更为生动。
三、夸张夸张是通过对事物进行放大或缩小来表达强烈感情和夸张效果的修辞手法。
夸张可使文字更有吸引力,增加文章的感染力。
比如:“他跑得飞快,一下子就到了天边。
”这个句子中通过夸张的表达手法,强调他的速度之快。
四、排比排比是通过列举相同或相似的事物来加强感情表达或修辞效果的修辞手法。
排比可以使句子结构紧凑,富有节奏感。
比如:“她是美丽的,她是聪明的,她是善良的。
”通过排比的表达方式,突出了她的美丽、聪明和善良。
五、比较比较是通过对事物进行对比来进行修辞表达的手法。
比较可以突出事物之间的差异或相似,增强表达效果。
比如:“她像一只小鸟,飞翔在蓝天上。
”这个句子通过将“她”和“小鸟”进行比较,突出了她的轻盈和自由。
六、反问反问是一种以问句的形式来进行修辞表达的手法。
反问可以增加文章的表达力和语气的强烈程度。
比如:“难道我们不应该珍惜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吗?”通过反问的表达方式,强调了我们应该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七、夸充夸充是通过夸大事物的性能或效果来进行修辞表达的手法。
夸充可以使句子更加生动有趣,增强表达效果。
小学生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小学必须掌握的修辞手法

小学必须掌握的修辞手法一、比喻1.比喻就是借一事物来说明另一事物的方法,使语言形象、生动、寓有感染力,两者具有相似性。
2.比喻包括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比喻词(联系本体和喻体的词语)。
3.比喻一般分为明喻、暗喻、借喻三种。
(1)明喻,就是明显地用乙事物来比喻甲事物,本体、喻体、比喻词都出现。
比喻词有“如”、“如同”、“像”、“好像”、“似”、“像…似的”、“好比”等。
注意:有些句子中虽然会出现比喻词,但是却找不到本体和喻体,这种不属于比喻句。
例:太阳出来了,先是一丝,像红色的线。
不一会儿,像烧红的镰刀,像半只橙红的桔子。
一转眼,变成了红色的大气球。
例:他好像聋了一样,装作听不见。
(2)暗喻,就是说“甲事物是什么样的乙事物。
本体、喻体都出现,比喻词换成了“是”、“就是”、“成了”、“成为”、“变成”等。
例:白天,湖水是一面明亮的镜子,照着随风飘荡的垂柳和在阳光下盛开的鲜花,照着小飞机一样的蓝蜻蜓,还有那翩翩起舞的花蝴蝶……(3)借喻,用喻体来代替本体。
句中只出现喻体,本体和比喻词均不出现。
例: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比喻句答题方法: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把…比作…,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事物)的……特点,表达了……的感情。
二、拟人拟人就是把物当做人来写,使文章生动、有趣,使人觉得亲切,让物和人一样会说话、有感情,也有利于作者抒发感情。
例:画眉在树林边婉转地歌唱。
拟人句答题方法: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将……人格化,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表达了……的感情。
三、排比排比就是为了加强语势而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内容相关的句子排列在一起。
起到增强语气、充分抒情、集中说理的作用。
例: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
排比句答题方法: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加强语势,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表达了……的感情。
小学语文必会基础知识点:修辞

小学语文必会基础知识点:修辞小学语文必会基础知识点:修辞修辞是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亮而生动有力。
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引用、对比、借代、反语、顶真、互文、比拟等。
修辞方法不只是小学语文专门重要的基础知识,而且这一知识点的把握好与坏直截了当关系到作文这一重要的知识,因此绝不能忽视,以上粉色的修辞方法是小学生必须要把握的,接下来我做了如下小结,仅供参考!1、比喻:说白了确实是打比方,利用事物间相似的地点,借一个事物说明另一个事物的方法。
2、拟人:是把人的特点给予事物,让事物如人一样说话、活动、有感情。
3、夸张:对某一个事物进行扩大或者缩小的描述,但不是豪无边际没有原则无限的,不同于说大话,而是艺术的扩大或缩小。
4、排比: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预期一致的词组或句子排列起来,借以增强表达成效。
5、反问:用问的预期表达确定的意思或加重语气。
说白了确实是有问答在句中。
设问:能够直白的说确实是自问自答。
6、双关: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有意让一个词语或一句话获得双重意义。
7、引用:引用别人的话或成语、典故等。
8、反语:有意说反话,用一种本来意思相反的词语或句表达意思。
9、对比:把正反两个事物或者事物的正反两方面一起对比。
10、对偶:用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两个句子或短语表达意思相近相关或相反的。
11、反复:为表达强烈的感情有意重复使用某个词语、句子。
12、借代:不直截了当说出要说的人或事,而是借用和那个事或人相关的人或事。
假如想把修辞方法运用的恰当正确,一定要在日常的学习中留心、留意,多积存,有一个小窍门,确实是把每个修辞方法都背一到两个有代表的句子,并以此句举一反三!。
小学二年级语文:比喻、拟人知识点讲解!.doc

比喻拟人知识点一、比喻:比喻: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的地方,借一种事物来说明另一种事物的方法。
作用:使语言形象、牛动,富有感染力。
组成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
(如:黄河是中国的“摇篮”)喻体,作比喻的事物。
喻词,练习本体和喻体的词语。
注意:1、本体、喻体、比喻词不一定在所有的比喻句中都同吋出现。
2、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不同类的事物,而且两者Z间要有相同点。
3、作喻体的事物要具体,为人所知。
类别格式本体比喻词喻体例句(甲(乙像、好像、如、出现(1)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明喻甲像乙出现仿佛、好似、似、似的、(2)香港就像一颗明珠镶嵌在世界里。
如同、犹如是、变成、出现(1)太阳是个忠实的向导,他在天空给你指导方向。
暗喻甲是乙出现变成、称为(2)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
借喻乙代甲不出现出现(1)我抬起头,看见母亲的的两鬓又添了一些银丝。
注意:带“像”字的句子不一定都是比喻句。
(1)作比较。
如, 他长得像他爸爸。
(2)表猜测。
如,这天阴沉沉的,想要下雨了。
(3)表想象。
女n,登上城楼,我心里非常激动,好像一下子成了一名威武的戍边战士。
(4)表举例。
如,北京有许多特产,像木耳、猴头..................(5)表说明。
如,猎人微笑着说:“在大森林里,你不能像个客人,得像个主人。
”运用比喻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感情要鲜明。
同样的一个本体,比作同样的的喻体,但是因为引发的结果不同,所以导致句子岀现了一褒义一贬义两种不同的感情色彩。
如:下课了,小明像只小猴子似的在班中活蹦乱跳,把大家逗乐了。
(褒义)把比作。
下课了,小明像只猴子似的在班中活蹦乱跳,把班里搞得乌烟瘴气。
(贬义)2、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不同类的事物,而且两者之间必须要有相似点。
如:妹妹快活得像一直林中的小鸟。
把比作。
3、作喻体的事物要具体,为人所知,运用比喻吋要力求在构思上创新。
如: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小学二年级语文重要知识点归纳

一、字词句
1.字:认字、写字、查字典等。
2.词语:词义、词组搭配等。
3.句子:句式、短文组织等。
二、阅读理解
1.识字能力:通过阅读理解锻炼对生字词的识别和理解能力。
2.理解句子:理解句子的主谓宾关系、修辞手法等。
三、写作表达
1.写作素材:通过观察、认识、思考等获取写作素材。
2.写作结构:段落结构、文章结构等。
3.书写规范:字迹工整、标点正确等。
四、修辞手法
1.比喻:通过对事物的类比,使文章更具生动形象。
2.拟人:把无生命的事物或抽象的概念赋予人的性格和行为。
3.夸张:夸大事物的特点,增强表现力。
五、其他知识点
1.成语:通过学习成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阅读速度:通过朗读和默读训练提高阅读速度。
3.诗词鉴赏:通过欣赏古代文人的诗词,培养审美情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理给二年级小学生的语文修辞手法知识点
(*)
反复
为了强调某个意慧思,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
反复的种类: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
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
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反语
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以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
有的讽刺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
如:(清国留学生)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引用
引用现成的话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两种。
如:“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落后”,我们应该记住这一真理。
通感
就是在人们的审美活动中使各种审美感官,如人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觉互相沟通,互相转化。
(*)
对比
是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者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并举出来,相互比较的一种修辞方式。
对比的作用在于同时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
例如: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反诘=反问
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他的好处是:可以把感情表达得更强烈,突出想要表达的感情,与叙述等修辞手法相比,更加有起伏,让文章出彩。
在论文中常用,一般用难道……我怎能……开头
例如:难道动物就不能做人类的老师吗?我怎能忘记你对我那深深的情谊呢?
互文
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
古语对它的解释是:“参互成文,含而见文。
”具体地说,它是这样一种形式: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一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
互文的特征是“文省而意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结构特征:互省。
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句前部分省去“壮士”,句后部分省去“将军”,“将军”与“壮士”分置,前后互相交错补充。
二、语义特征:互补。
如:“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木兰诗》),木兰对着窗户,已包含对着镜子,“理”和“贴”两个动作是在同一情境中进行的,译时应将它们拼合起来。
互文有种种不同的表现形式:
一、同句互文。
即在同一个句子里出现的互文。
二、邻句互文。
即在相邻的句子里出现互文。
(*)
反衬
矛盾句法,即一句话同时出现两种相反意义的词语。
例1:关心败草里的鲜花。
【朱自清春】
例2: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王籍入若邪溪诗】
例3:黑轮装出了像哭的笑脸,让人看了好不心疼。
顶针
也叫顶真,它是用上文结尾的词语作下文的开头,使语句递接紧凑而生动畅达的一种修辞方法。
就好像我们经常玩儿的一种游戏“成语接龙“一样,下一个词的第一个字是第一个词的最后一个字!
仿词
更换现成词中的某个语素,临时造出新的词,以表达风趣、幽默等效果的修辞手法。
如:
(1)都江堰市拍卖超标“官宅”。
(2)搞四个现代化,不懂科学技术就要成为科盲。
移就
将描写甲事物的词语直接用来描写乙事物的修辞方式。
这种修辞格的最常见形式是体词性偏正短语,
如(1)、(2)
(1)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
(2)甜甜的声音让奶奶心里乐开了花。
另外一种形式是谓词性结构,
如:(3)、(4)
(3)秋天的黄昏,晚霞烧红了西方的天空。
(4)建筑也是新式,简截不罗嗦,痛快之至。
网络搜集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