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行测数量关系怎么把答案“标”出来:
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快速解题技巧(含公式)——最新版

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快速解题技巧(含公式)第一节代入排除法1.使用范围看题型。
典型题型有多位数(提到具体位数(3、4位数)或出现位数的变化(个位与十位数发生变化))、不定方程(未知数比方程多)、年龄、余数看选项。
选项为一组数(2个数,问法为:分别/各)、可转化为一组数(比例可看成一组数)剩两项。
通过其他条件排除2项时,代入一项获取答案。
2.使用方法优先排除:通过尾数、奇偶、倍数等特性来排除。
直接代入:最值、好算。
(出现最值的先代入最大值、最小值计算;未出现最值时,先代入最好算的)PS:多位数问题优先考虑代入排除法;多次操作的、倒来倒去的优先考虑代入排除。
第二节倍数特性法(从问题入手)题型:出现分数、百分数、比例、倍数且所求与比例有关优先考虑倍数特征1.基础知识法(整除法)——考核较少若A=B*C,则A能被B整除,又能被C整除(考试时B、C假设当成整数)题型:①平均分配物品、平均数;②存在三量关系(总价、单价、数量,路程、速度、时间)常见判定方法:①常见数:口诀法(3、9看各位数字之和,2、5看末位数,4、25看末两位数)②因式分解法:把一个数分成几个互质的数相乘的形式(互质是指除1以外没有其他的公约数,如12=3*4)③拆分法(常用于7、11、13):例如验证395/405/409/416中哪个数能被13整除,先确定数字390,再计算+5/+15/+19/+26对比2.余数法(结合代入排除)题型:平均分实物,最后有剩余/缺少解题核心:多退少补(总量+、总量-)Eg :解析:总量-6=9*部门数,总量+10=11*部门数;有1个部门只能分1包代表着缺10包,代入选项可得知:正确选项为B3.比例型若A/B=m/n (m,n 互质),则的倍数是n m B A ±±的倍数n 是B 的倍数,m 是ANM N A M N A N A N A ++占所有数总和的,则占其他数的占所有数总和的,则占其他数的补充:111 重要提示:若1个总量包含2个比例,单看问题比例无法解决时,用两个比例计算总量第三节 方程法思维:找等量关系、设未知数、列方程、解方程1.普通方程主要在于设未知数: 避免出现分数,设小不设大出现比例避免出现分数,设比例出现高频多个主体,并于列式,设中间量未出现前面三种情况,求谁设谁2.不定方程主要在于怎么解方程(本质在于代入排除):①奇偶性26/2543a.b ,=+=+y x m by ax 如:先考虑奇偶性恰好为一奇一偶时,优当 ②倍数的倍数是,可知如:性奇一偶时,优先倍数特考虑倍数特性恰好为一,有公因子(公因素)时与或当36037m b a ,x y x m by ax =+=+③尾数 271203750b a ,=+=+y x m by ax 如:时,考虑尾数或尾数是或当 ④无以上三种特征时,直接代入选项3.不定方程组①3个未知数、2个方程,且未知数一定为整数(人数、具体事物的个数、本、页、张)方法:先消元(消解系数小的未知数,方便计算)转化为不定方程,再按不定方程求解。
行测技巧:标数模型——把答案“标”出来

行测技巧:标数模型——把答案“标”出来
所谓模型,是对同类题目的高度提炼和总结,而学习模型的意义在于,在掌握了某个模型的题型特征和解题方法后,考生在考试中遇到同类题目,可以快速解题得出正确答案。
正如考生掌握了隔板模型后,原本觉得难度较大的排列组合题在运用隔板模型后就可迎刃而解,同样的,标数模型也是一种可以让考生节约思考和计算时间的“利器”,接下来将具体讲解标数模型的题型特征及解题思路。
一、题型特征
从一点到另外一点,给出规定方向,求路径数或未给出规定方向,求最短路径数。
其实即便是没有给出规定方向,但要求最短路径,也内在要求不能往回走,跟给出规定方向的本质是一样的。
二、核心思想
到达某点的路径数等于按规定方向到达该点所有路径前点的路径数之和
三、操作步骤
1.起点标“1”
2.按规定方向对可经交叉点逐个进行标数直至终点。
例1.从A地到B地的道路如图所示,所有转弯均为直角,问如果要以最短距离从A地到达B 地,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可以选择?( )
A. 14
B. 15
C. 18
D. 21
例2.A、B、C三地的地图如下图所示,其中A在C正北,B在C正东,连线处为道路。
如要从A地到达B地,且途中只能向南、东和东南方向行进,有多少种不的走法:( )
A. 9
B. 11
C. 13
D. 15
四、方法拓展。
其实对于复杂的网格我们才用标叔,简单的网格我们可以采用排列组合的方法。
例3.从A到B的最短路径有多少条?。
行测数量关系答题技巧

行测数量关系答题技巧
1. 嘿,你知道吗?行测数量关系答题技巧里,“代入排除法”超好用啊!就像你找钥匙,一个一个试,总能找到对的那把!比如那道年龄问题,直接把选项代进去试试不就清楚啦!
2. 哇塞,“数字特性法”可是个厉害的技巧哦!这就好比走捷径,一下子就能找到答案。
像那道关于整除的题,根据数字特性不就能快速选出来嘛!
3. 哎呀呀,“方程法”可是很基础但又超实用的呢!这就像给问题搭个桥,让你轻松走过去。
比如算那个购物的花费,设个方程不就迎刃而解啦!
4. 嘿,“赋值法”也很不错哟!就像给题目一个特定的值,让它变得简单易懂。
像那道工程问题,赋个值不就好算了嘛!
5. 哇哦,“画图法”简直太直观啦!就像给你一幅地图,答案一目了然。
比如那道几何题,画个图不就清楚各种关系啦!
6. 哈哈,“分类讨论法”能让你考虑得更全面呀!这就像把东西分类整理,清楚明白。
像那种有多种情况的题,分类讨论一下不就全搞定啦!
7. 哎哟喂,“比例法”也是很妙的呢!就如同掌握了一把钥匙,能打开很多难题的锁。
比如那道速度问题,用比例关系不就能轻松求解嘛!
8. 嘿呀嘿呀,“尾数法”有时候能快速出答案哦!就像一眼就能看出
特别之处。
像那道计算的题,看看尾数不就知道啦!
9. 哇哈哈,“归纳推理法”也很牛呀!就好像从一堆线索中找出关键。
比如那道规律题,归纳一下不就找到窍门啦!
10. 嘿嘿,这些行测数量关系答题技巧是不是很厉害?就像拥有了一群得力助手,帮你攻克难题!我觉得掌握这些技巧,那在考场上可就如鱼得水啦!。
公务员中的数量关系技巧

公务员中的数量关系技巧公务员考试一直是许多人追求稳定职业的首选,而在公务员考试中,数量关系题目占据了很大一部分。
掌握数量关系技巧,可以帮助考生更有效地解答这类题目,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性。
本文将介绍一些公务员考试中的数量关系技巧,帮助考生在考场上取得优异成绩。
一、理解数量关系题类型在公务员考试中,数量关系题目包括比例关系题、增减关系题和逻辑关系题。
比例关系题是考察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比较关系,需要根据给定的条件求解。
增减关系题是考察一项变量在多次增减后的最终值,需要考生掌握增减的规律并进行计算。
逻辑关系题是考察多个变量之间的逻辑关系,需要通过逻辑推理找出正确答案。
二、记忆重要的数量关系公式和比例关系规律在解答数量关系题时,熟练掌握一些重要的数量关系公式和比例关系规律是非常必要的。
例如,电力公式P=UI,可以帮助解决电压、电流和功率之间的关系问题;利润率公式利润率=利润÷成本,可以帮助解决利润和成本之间的比例关系问题。
此外,还需要掌握各种常见比例关系的规律,如正比例关系、反比例关系以及复杂比例关系等。
三、画图辅助解答数量关系题在解答数量关系题时,通过画图可以更清晰地理解题目,并帮助解题过程。
无论是比例关系题还是逻辑关系题,构建一个简单易懂的图形模型是非常有益的。
例如,在考察一个公司的营业额和利润率之间的关系时,通过画一个表格或者柱状图,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两者之间的变化趋势,从而更容易推断出正确的答案。
四、分析数量关系题中的逻辑关系对于逻辑关系题,考生需要仔细阅读题目,分析各个变量之间的逻辑关系。
常见的逻辑关系有并列关系、因果关系、条件关系等。
掌握逻辑关系可以帮助快速推理和排除错误选项。
同时,注意审题的关键词,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理清变量之间的数学逻辑关系,缩小答案的范围,提高答题的准确性。
五、多做数量关系题的练习提高数量关系技巧,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不断地进行练习和总结。
在备考阶段,考生应该多做一些数量关系题的练习,熟悉各种题型,并总结解题方法和技巧。
2021公务员考试行测:巧用代入排除快速定位正确答案

2021公务员考试行测:巧用代入排除快速定位正确答案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由于时间紧,题目多,数量关系这一部分对于很多考生而言都是比较头疼的,但是大家一定要注意的是,行测所有的考试题目都是单选题目,也就是正确答案一定是唯一的,利用这一特点,今天中公教育专家给大家分享其中的一种做题思想—代入排除思想。
所谓的代入排除指的就是从条件直接推结论比较困难,通过将给出的选项代回题干进行验证,从而快速定位正确选项。
一、应用环境当我们遇到题目不易列式,或者是所列式子、方程不易求解时可以尝试用代入排除。
二、例题精讲1.某校人数是一个三位数,平均每个班级36人,若将全校人数的百位数与十位数对调,则全校人数比实际少180人,那么该校人数最多可以达到多少人?A.750B.972C.396D.998【答案】B。
【中公解析】根据题目要求“平均每个班级36人”可知,总人数一定是36的整数倍,所以排除选项A和D,剩下B和D任选一个代入题干,需要满足“将全校人数的百位数与十位数对调,则全校人数比实际少180人”。
比如代入B选项有972-792=180,符合,因此答案选B。
2.某次数学考试共有50道题目,规定答对一题得3分,答错一题倒扣1分,不答不得分。
小明参加考试回答了全部题目,得了82分,问答对的题目数和答错未答的题目数之差是多少?A.15B.16C.17D.18【答案】B。
【中公解析】设答对、答错、不答的题目数量分别为X,Y,Z,由题意可知X+Y+Z=50,3X-Y=82,求X-(Y+Z),根据两个整数的和与这两个整数的差所得的结果的奇偶性相同,可得X+Y+Z为偶数,则X-(Y+Z)的结果为偶数,排除A,C,代入D选项,有X-(Y+Z)=18,X+(Y+Z)=50,解得X=34,代入3X-Y=82,得Y=20,Z=-4,发现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3.工厂生产的某规格齿轮的齿数是一个三位数的质数(除了1和它本身之外,不能被其他整数整除的正整数),其个、十、百位数字各不相同且均为质数。
公考秘籍如何快速解答数量关系推理题

公考秘籍如何快速解答数量关系推理题数量关系推理题是公务员考试中常见的一类题型,对考生的逻辑思维和数量计算能力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在考试中,如何快速解答这类题目是很多考生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公考秘籍,帮助考生有效地解答数量关系推理题。
一、理解题目要求在解答数量关系推理题之前,首先要仔细阅读题目,确保对题意有一个准确的理解。
这类题目通常会给出一些条件,要求考生根据这些条件推断出某种关系或得出某个答案。
因此,理解题目所给出的条件非常关键。
如果对题目中的条件理解不清楚,就会导致解题时偏离正确方向,浪费时间和精力。
二、建立数学模型理解题目的条件后,将这些条件转化为具体的数学模型是解答数量关系推理题的关键一步。
根据题目要求,我们可以将给出的条件表示为一组等式或不等式。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可以将抽象的问题转化为具体的计算步骤,有助于我们快速解答题目。
三、选取合适的策略在解答数量关系推理题时,有时会涉及到复杂数学运算或多步推理。
为了节省时间和避免错误,我们需要选取合适的策略进行解题。
有时可以通过化简、代入法或排除法等方法简化计算步骤,找到简便的解题路径。
另外,注意观察题目中给出的信息,有时会有一些隐含条件或规律,可以根据这些提示快速得出答案。
四、熟练运用公式和技巧在解答数量关系推理题中,熟练运用一些常用的公式和技巧能够提高解题效率。
比如,对于百分比计算题,掌握百分数与小数、分数的相互转化关系可简化计算过程。
对于几何图形题,熟悉常见图形的面积和周长计算公式,并能够根据给出的条件灵活运用。
掌握这些公式和技巧,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完成计算,提高答题速度。
五、切忌追求完美在公务员考试中,时间非常宝贵。
对于数量关系推理题,有时我们可能会陷入过度计算或过度推理的陷阱中,导致花费过多的时间而无法及时得出答案。
因此,切忌追求完美,要学会快速估算和取舍。
在计算过程中,可以略过一些小数点后的位数或不必要的推理步骤,将注意力集中在答案的大致范围上,以迅速确定最终答案。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数量关系的答题技巧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数量关系的答题技巧有些应试者在行政职业能力测试考试中,总想把全部考题都做正确,当碰到难题做不出时,就焦急万分,这反而会使本来可做正确的题,因为心情紧张反而做错了。
其实,这是应试者走入误区所致。
应试者应当明白,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的考题,覆盖面很广,它包括了政治、经济、文化、人文、社会、法律、科技、管理等领域的内容。
就学科而言,它既涵盖了数学、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文学、历史学、地理学、化学、物理学等内容,又包括了政治理论、科技知识、法律常识、公文写作等学科的内容。
而每一位应试者都不可能是“百事通”,总会有几个方面是不太熟悉的,要想全部答案都做对,几乎是不可能的。
但是公务员频道(www./gongwuyuan)尽力帮助大家更准,更快,更强!在数学运算当中,有一些试题看上去非常繁琐,需要大量的计算才能完成,其实不然。
有一些试题需要排除题设条件中的陷阱来简化题目已知量。
【例1】(2008年北京市应届第14题)——甲杯中有浓度为17%的溶液400克,乙杯中有浓度为23%的溶液600克。
现在从甲、乙两杯中取出相同总量的溶液,把从甲杯中取出的倒入乙杯中,把从乙杯中取出的倒入甲杯中,使甲、乙两杯溶液的浓度相同。
问现在两倍溶液的浓度是多少( )A.20%B.20.6%C.21.2%D.21.4%【答案】B。
【解析】这道题要解决两个问题:(1)浓度问题的计算方法浓度问题在国考、京考当中出现次数很少,但是在浙江省的考试中,每年都会遇到浓度问题。
这类问题的计算需要掌握的最基本公式是(2)本题的陷阱条件“现在从甲、乙两杯中取出相同总量的溶液,把从甲杯中取出的倒入乙杯中,把从乙杯中取出的倒入甲杯中,使甲、乙两倍溶液的浓度相同。
”这句话描述了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令很多人望而却步。
然而,只要抓住了整个过程最为核心的结果——“甲、乙两杯溶液的浓度相同”这个条件,问题就变得很简单了。
因为两杯溶液最终浓度相同,因此整个过程可以等效为——将甲、乙两杯溶液混合均匀之后,再分开成为400克的一杯和600克的一杯。
公务员笔试技巧如何高效解答数量关系题

公务员笔试技巧如何高效解答数量关系题在公务员笔试中,数量关系题是考察考生逻辑推理能力和数量关系分析能力的一种题型。
解答这类题目需要具备一定的计算和思维能力,而且时间压力也比较大。
因此,掌握一些高效解答数量关系题的技巧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解答数量关系题的技巧,帮助考生提高解题效率。
一、审题准确、理解清楚要求在解答数量关系题之前,首先要认真审题,理解清楚题目的要求。
数量关系题往往给出一组数字或图形,要求考生通过推理关系,找出其中的规律或者某个特定数字或图形。
考生需要准确理解题目中所给的信息,明确要求解答的是哪一种关系。
只有理解清楚了题目的要求,才能有针对性地解答。
二、建立逻辑框架、寻找规律解答数量关系题的关键是建立逻辑框架,寻找其中的规律。
通过分析所给的数字或图形,可以观察到一些数学或几何的规律。
考生需要对这些规律进行整理和总结,建立一个逻辑框架,为后面的推理过程提供依据。
三、列出计算表格、画出图形对于一些复杂的数量关系题,考生可以列出计算表格或者画出图形来辅助解答。
通过将所提供的数字或图形进行整理并排列,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它们之间的关系。
计算表格和图形有助于考生更好地理解题目,并且可以避免在大脑中背诵数字或图形的排列。
四、利用排除法、避免求证在解答数量关系题的过程中,考生可以利用排除法来提高解题效率。
通过对所给的选项进行排除,可以缩小正确答案的范围,从而更快地找到正确答案。
与此同时,要避免在解答过程中过于追求证明,而是要利用观察和分析,寻找确定的规律和关系。
五、多做练习、总结规律解答数量关系题需要一定的灵活性和逻辑思维能力,这些能力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培养和提高。
考生可以多做数量关系题的练习题目,通过总结解题过程中的规律和方法,逐渐提高解题的效率和准确率。
六、掌握快速计算的技巧在解答数量关系题的过程中,快速计算是提高解题效率的关键。
考生可以通过掌握一些计算技巧,如近似计算、四舍五入、利用倍数关系等,来快速进行计算,节省解题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务员行测数量关系怎么把答案“标”出来?
你是否还在为数量关系苦恼?
你是否想要努力却无从下手?
你是否想要放弃数量又心怀不甘?
在公考行测中,有一种痛苦,叫数量关系。
数量关系题型多样且难度不一,但是仔细研究不难发现,在数量关系中有部分题型是完全可以做的出来的,而且不需要浪费很长时间,比如牛吃草、鸡兔同笼、隔板模型...只要各位同学在做题时能够判断出来这道题属于哪种题型,直接代入模型或者公式就可以,所以数量关系并没有各位同学想的那么难。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种模型——标数模型,手把手教你把答案快速“标→”出来。
一、题型特征
根据相应的规则(每一条线段上的方向都是确定的),求路径数。
例:如图所示,有一只蚂蚁要从点A沿箭头方向爬到点E,共有多少条不同路线?
来源:中公教育
数量关系在整个行测试卷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分量,同时它也是行测拿高分的关键。
但对于绝大多数同学而言,数量关系都是大家容易放弃的一类题型。
殊不知,数量也有很多拿分的技巧所在。
一、保五
何为“保五”呢?在行测考试中,数量关系题量一般为10-15道不等,在有限的时间内,考生们完全可以轻松拿下五道题。
(1)猜证结合思想
例.甲乙两种商品原来单价和为100元,因市场变化,甲商品降
价10%,乙商品提价40%,调价后两商品单价和提高20%,则乙商品
提价后多少元?
A.40
B.60
C.36
D.84
【答案】D。
解析:单价和为100,其中A、B选项分别为40和60,有可能一个为甲原价一个为乙原价。
D选项=B选项×1.4,则B
就是乙原来的单价,D就是乙调价后的单价。
(2)整除思想
【答案】A。
中公解析:由题意可知,建筑学院的总人数-缺考人数能被8整除,选项中只有A项符合。
对于许多考试题目,其实都是可以用这两种方法快速选出正确答案的,这些题正确与否与你会不会做的关系不大,重点在于你是否
能够参透命题人的出题策略,是否熟悉整除思想的特征及应用。
猜证结合思想应用关键:重点关注中间量与所求量之间的关系,在选项中查找相关项;
整除思想应用关键:数据体现,文字描述,计算中想到用整除,以及如何使用小数字的整除特性。
二、争十
前面两种思想的应用,再结合简单计算或者普通方程能够做出来的题目,大家可以轻松拿下五道题。
且数学一旦能够做出来,除非
是因为粗心,否则正确率非常高。
那如何去争取做对十道呢?
其实数量关系考试中并非都是难题,会有一部分对于大多数考生都比较简单的题型,例如工程问题,利润问题、容斥问题、极值问题、行程问题中的牛吃草、排列组合中的隔板模型、错位重排等等。
在此列举一二:
(1)工程问题
利用好特值思想是解决工程问题的关键,由于其满足“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这样的乘除关系,且题干中一般都符合对应
量未知的条件,故需重点体会如何“结合计算路径”设特值的方法。
一般常见的有设工作总量为时间的最小公倍数和设工作效率为效率
比值两种情况,且看如下例题:
例1:已知甲乙两人的效率比为3:4。
现在有一份工程,甲先做
2天,因为家里有事临时离开,乙帮忙做了5天并且完成。
请问如
果一开始两人就合作,需要多少天能完成?
利润问题,考生们可以采用代入思维去理解,想象成日常生活中的情况,结合利润问题中涉及的公式,方程法、特值法或者十字交
叉法求解即可。
容斥问题,考生们学会使用文氏图解题方法,便于解决灵活多变的集合间存在交叉关系的问题,记住常用的两者容斥、三者容斥及
容斥极值的相关公式,也可达到快速解题的目的。
极值问题重点把握和定最值与最不利原则的题型特征,熟练掌握其相应解题方法,相信考试若出现这类问题,绝大多数考生都是可
以拿到这部分分数的。
对于这些常考的相对比较简单的题型,大家做出来,那十道题就轻松到手了。
三、大满贯
剩下的行程问题,排列组合以及概率问题或者复杂计算问题对于一些数学基础较好的同学,估计也难不倒你们,那就争取大满贯喽。
那对于基础一般的同学呢,可以结合做出来的题目,剩下的题目可
以蒙答案,按照四选项大致平均分配的原则,合理选择即可;或者结
合其他蒙题的一些技巧,相信再对2-3道也不成问题。
经过上述的分析,是不是觉得数量其实也并非那么攻不可破。
夯实基础,结合技巧,数量对10道不是梦,行测上80也不是神话。
加油哦!在这儿再次提醒下广大考生,行测考试中一定要为数量留出
10-15分钟的做题时间,结合自身情况做一些擅长的题目。
数学基
础差的同学不奢望数量提分,但是也要保证这部分不会给自己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