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节段箱梁模板技术
节段箱梁预制施工技术方案

沁河特大桥节段箱梁预制施工技术方案一、编制依据本大桥墩身施工方案是在科学、合理、保证质量、优质高效的原则下编制的,其编制依据为:1、电子版图《有砟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64m(双线、节段拼装)》2、《桥梁施工安全强制性规定[晋豫鲁铁工〔2011〕93号]》3、桥梁施工相关技术规范及相关技术文件4、现有资源配置5、本合同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二、工程概况1、线路情况沁河特大桥沁河特大桥位于山西省临汾市安泽县马连圪塔村的东南方向,横跨沁河,桥全长,孔跨布置:1-32m-10-64m-6-32m,中心里程为DK417+277.905,桥位中线直线布置。
节段箱梁共10孔,每孔梁共分13个节段,其中1#段共2节,每节长度为;2#段共2节,每节长度为;普通段共9节,每节长度。
2、主要工程数量每孔梁工程数量表三、施工进度计划及工期目前预制梁厂场地已平整完毕,计划2011年10月1日开始梁厂建设。
梁厂临建工程及门机安装计划60工天。
节段箱梁架设施工进度为15-20工天/孔,节段箱梁预制施工进度为15工天/孔,预制施工进度满足架设进度。
单个标准梁段生产周期表四、总体施工方案节段箱梁预制场场地设置在路基段(DK416+500-DK416+820),全长共320m,场地横向利用路基原宽及将路基右线边坡整体向右展移15m,横向宽合计32.5m。
场内配备有10t 小龙门吊一台、170t大龙门吊一台用于节段箱梁吊装移位及模板、钢筋、小型机具吊装。
箱梁预制采用短线法施工,搅拌站集中提供混凝土,门机配合料斗浇筑砼。
在预制场中布置有制梁区、存梁区、提梁区。
五、节段箱梁预制梁厂布置方案为充分利用现有地形条件,制梁场作业区轴线与线路轴线方向平行,预制场布置在桥台尾部,沿线路中心线布置,占地约10000平方米,分为生活区、存梁区、制梁区、造桥机拼装区等几部分。
为满足架梁的工期要求,该制梁场设置10个制梁台座,2个1#梁段预制台座,2个2#段台座,6个普通梁段预制台座。
节段预制胶接简支箱梁预制关键技术分析

节段预制胶接简支箱梁预制关键技术分析节段预制胶接简支箱梁是目前常用的一种预制梁型,其具有施工方便、施工速度快、质量可控等优点,因此在现代水泥结构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从预制工艺、胶接技术以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节段预制胶接简支箱梁的关键技术分析。
一、预制工艺节段预制胶接简支箱梁的预制工艺主要包括混凝土搅拌、模板设计、钢筋加工与布置、现浇结束处理等工作。
首先,在混凝土搅拌方面,需要注重混凝土的配合比、材料选用以及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其次,在模板设计方面,设计要符合要求,尺寸准确,结构简单牢固,易于拆卸,便于现场施工。
再次,在钢筋加工与布置方面,应按照设计图进行精确测量,并严格控制钢筋的弯曲半径和张拉力,保证钢筋布置的精确度和完整性。
最后,在现浇结束处理方面,应及时检查浇筑的混凝土是否存在裂缝、毛细孔等质量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修补和强化,确保预制梁的质量。
二、胶接技术节段预制胶接简支箱梁的胶接技术是保证梁体整体性的关键环节。
其胶接工艺主要包括磨砂、洗涤、原材料准备、涂胶、排胶、吸附和固化等环节。
首先,在磨砂方面,要保证胶接部位表面的平整度和垂直度,减少磨合缝。
其次,在洗涤方面,用清水彻底清洗胶接部位,去除灰尘、油脂等杂质。
再次,在原材料准备方面,要严格按照规定比例混合胶料,使胶料的质量达到标准。
接着,在涂胶方面,需要均匀地覆盖在胶接面上,以确保梁体胶接的牢固。
然后,在排胶方面,需要适度的压力和速度,以确保空气和气泡无法藏匿在胶层中。
接下来,在吸附方面,需要保持适当时间,以使得胶料和梁体之间达到最佳的黏附度。
最后,在固化方面,需要根据胶料的固化速度进行定时检查,确保胶料完全固化,避免震动和移动的影响。
三、注意事项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需要进行仔细测量和检查预制梁的尺寸是否符合规格,避免因尺寸不准确而造成浪费和质量问题。
其次,胶接过程中需要较大耐心和细心,做好每一个环节的细节处理。
节段预制胶接简支箱梁预制关键技术分析

节段预制胶接简支箱梁预制关键技术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节段预制胶接简支箱梁技术是指在工厂先进行梁体的分段预制,然后再施工现场将不同节段进行胶接拼装,形成完整的箱梁结构。
这种技术不仅可以有效缩短施工周期,提高施工效率,还能够保证桥梁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通过对节段预制胶接简支箱梁预制关键技术的深入研究和分析,可以进一步优化施工方案,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推动桥梁建设领域的发展。
对于节段预制胶接简支箱梁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2 研究目的本文的研究目的主要是探讨节段预制胶接简支箱梁预制关键技术,通过深入分析节段预制胶接简支箱梁的概述、预制关键技术、胶接工艺、箱梁连接设计和预制节段拼装技术等方面内容,来揭示该技术应用领域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通过研究,旨在为相关行业提供技术参考和指导,推动节段预制胶接简支箱梁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也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相关技术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促进行业技术的创新和进步。
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为预制胶接简支箱梁技术的优化和提升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推动我国预制建筑技术的发展与创新。
1.3 研究意义节段预制胶接简支箱梁技术是当前桥梁施工领域的热点技术之一,对于提高桥梁建设的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节段预制胶接简支箱梁的关键技术,探讨其在桥梁建设中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1.提高施工效率:节段预制胶接简支箱梁技术采用工厂化生产和现场安装相结合的方式,能够减少现场加工和施工时间,提高施工效率,缩短工期,降低施工成本。
2.提升工程质量:通过预制工艺,可以保证箱梁的尺寸精度和质量一致性,减少施工误差,提高桥梁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耐久性。
3.促进绿色施工:节段预制胶接简支箱梁技术可以减少现场施工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噪音和粉尘污染,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促进绿色施工的实践和推广。
4.推动行业发展:深入研究节段预制胶接简支箱梁的关键技术,可以不断提升我国桥梁建设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促进桥梁工程领域的创新发展,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短线台节段预制法几何控制

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短线台节段预制法几何控制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短线台节段预制法(简称箱梁预制法)是一种常见的桥梁构造方法,旨在提高桥梁结构的施工质量和效率。
这种方法通过在工厂预制好的节段中加入预应力钢筋,使得整个箱梁具有更高的强度和承载能力。
对于箱梁预制法的几何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模板制作:首先需要根据设计图纸制作合适的模板。
模板的制作应精确无误,以确保预制节段的形状和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模板的材料可以使用钢板或木板,但必须具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
2.预应力张拉:在预制节段中预留张拉孔,并布置预应力筋。
张拉时要根据预应力设计要求施加适当的初始张拉力,以保证施工完成后箱梁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在张拉过程中,必须对预应力筋的位置、张拉力和变形进行监测和控制。
3.浇筑混凝土:在模板中放置预应力筋后,需要进行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的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且需要进行振捣以排除气泡和获得均匀的密实度。
浇筑时需要保证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均匀性,以确保预制节段的强度和一致性。
4.养护处理:浇筑完混凝土后,需要进行养护处理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养护处理包括湿养护和覆盖养护两种方法。
湿养护是通过水的浸泡或雾化喷水来保持混凝土的湿润,以促进其早期强度的发展。
覆盖养护是通过在混凝土表面覆盖湿润的保湿布或膜来防止水分的蒸发,从而提供足够的湿度和温度条件。
在进行预制节段的几何控制时,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操作。
施工人员应具备一定的技术经验和专业知识,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现场测量和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以保证预制节段的几何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箱梁预制法具有施工速度快、质量好、工期短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桥梁工程中。
通过对预应力混凝土的合理设计和几何控制,可以确保桥梁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为交通运输提供可靠的支持。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箱梁预制法在桥梁施工中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PK混凝土箱梁节段预制拼装施工工艺及施工组织

PK混凝土箱梁节段预制拼装施工工艺及方法PK混凝土箱梁一般采用短线法节段预制,适用于斜拉桥PK混凝土箱梁施工,以及其他箱梁节段预制、胶拼施工。
主要作业内容为:节段梁预制、预应力张拉、节段梁提升、节段梁胶拼、体外预应力张拉。
1.施工工艺流程图图 1-1 施工工艺及要点流程图2.施工方法及质量控制2.1箱梁节段预制箱梁采用“1+1 桥位短线法”施工,在首个箱梁节段浇筑后,第 2 个箱梁节段以首个箱梁节段为端模浇筑,进行匹配,从而保障箱梁节段拼装线形控制精度达到±2mm。
PK 混凝土箱梁节段的预制施工步骤如下图所示。
步骤一步骤二步骤三步骤四箱梁节段预制工艺步骤图操作步骤如下:(1)安装并调整浇筑台座模板系统,整体吊装箱梁节段钢筋及部分内模,内模安装后浇筑混凝土并养生。
(2)达到一定强度后拆除一侧端模及侧模并张拉部分横向预应力钢筋,拆除底模后将箱梁节段滑移至匹配台座。
精调首个箱梁节段的空间姿态,以首个箱梁节段端面作为第 2 个箱梁节段的端模,进行匹配预制。
(3)第2 个箱梁节段达到设计养护期后,将首个箱梁节段滑移至张拉台座,按要求张拉首个箱梁节段的预应力钢筋并压浆。
(4)将第 2 个箱梁节段移动至匹配台座,并精调其空间状态,进行第 3 个箱梁节段浇筑前的准备工作。
待首个箱梁节段达到压浆养护强度后,将其提升至滑移支架。
(5)重复上述施工步骤依次完成剩余箱梁节段的匹配预制。
2.2箱梁节段预应力张拉为防止结构早期裂缝出现,影响结构的外观和使用性能,保障施工质量,每个箱梁节段在地面预制施工过程中分 4 次张拉(预张拉、初张拉、中张拉与终张拉)。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计算确定预应力张拉量,PK 混凝土箱梁节段的预应力张拉步骤如下:(1)在浇筑 PK 混凝土箱梁混凝土 1.5d 后,混凝土强度达到 65%以上时进行预张拉,张拉量为15%的设计张拉值。
(2)在浇筑混凝土 3d 后,混凝土强度达到 85%~95%时进行初张拉,张拉量为 50%的设计张拉值。
节段预制胶接简支箱梁预制关键技术分析

节段预制胶接简支箱梁预制关键技术分析节段预制胶接简支箱梁是一种新型的预制梁体系,具有施工周期短、质量可控、环境污染小等优点。
在节段预制胶接简支箱梁的制作过程中,涉及到一些关键技术,下面对这些关键技术进行分析。
1. 节段预制技术:在制作节段预制胶接简支箱梁时,需要将整体箱梁切割成若干个节段进行制作。
这就需要合理设计切割方案,确保切割后的每个节段能够满足力学性能和使用要求。
还需要制定合理的连接方案和连接方式,使得节段之间能够实现良好的连接和胶接。
2. 胶接技术:节段预制胶接简支箱梁采用胶接方式连接节段,这就需要选择合适的胶粘剂,并控制好胶接质量。
在胶接过程中,需要注意胶粘剂的选择、涂布厚度和胶接时间等参数,确保胶接强度和胶接质量。
还需要对胶接接口进行检测,确保胶接质量达到要求。
3. 加固技术:在节段预制胶接简支箱梁制作过程中,可能需要对某些部位进行加固处理,以提高整体箱梁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加固技术包括加固材料的选择和施工方法的确定。
在选择加固材料时,需要考虑材料的强度、粘结性能和耐久性等因素,确保加固效果。
在施工时,需要掌握合适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确保加固处理的效果和质量。
4. 质量控制技术:节段预制胶接简支箱梁的制作过程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以确保制作出的箱梁符合设计要求和使用要求。
质量控制技术包括原材料的把关、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测和成品的质量验收。
在制作过程中,需要对原材料进行抽样检验,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和性能;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各个环节的质量检测,如胶接面的平整度、胶粘剂的拉伸强度等;完成制作后,还需要进行成品的质量验收,确保箱梁的质量达到要求。
节段预制胶接简支箱梁的制作过程涉及到节段预制、胶接、加固和质量控制等关键技术。
只有掌握这些关键技术,才能够制作出质量可靠、安全可靠的简支箱梁,满足工程的需求。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加强研究和应用这些关键技术,推动节段预制胶接简支箱梁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箱梁短线法节段预制及架设施工工艺图文,只能帮你到这了

箱梁短线法节段预制及架设施工工艺图文,只能帮你到这了
筑龙路桥编辑整理自筑龙资料馆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请注明
节段箱梁预制
施工流程:
侧模、端模首次安装→吊入底板→匹配梁段定位→胎模上绑扎钢筋、波纹管、预埋件安装→模板打磨、刷油→钢筋骨架吊装入模→入内模→砼浇筑、养护→拆模、将匹配梁提至存梁区→新浇梁段拖至匹配梁位置→进行下一循环施工。
模板首次安装
匹配梁就位
模板打磨
钢筋绑扎
钢筋骨架吊装入模
内模安装
砼浇筑
覆盖、洒水养护
拖开匹配梁段
节段箱梁架设
1节段箱梁拼装
悬拼架设
过孔合拢
架设
20#块架设
322#块架设
4T构悬拼施工
5边跨悬挂施工
6合拢段施工
7架桥机过孔位移控制方案
8横系梁施工。
预制节段箱梁模板技术

预制节段箱梁模板技术预制节段箱梁是指整跨梁分为不同的节段,在预制厂预制好后,运至架梁现场,由专用节段拼装架桥机逐段拼装成孔,逐孔施工完成。
目前生产节段梁的方式有长线法和短线法两种。
预制节段箱梁模板包括长线预制节段箱梁模板和短线预制节段箱梁模板两种。
长线法:将全部节段在一个按设计提供的架梁线形修建的长台座上一块接一块地匹配预制,使前后两块间形成自然匹配面。
短线法:每个节段的浇注均在同一特殊的模板内进行,其一端为一个固定的端模,另一端为已浇梁段(匹配梁),待浇节段的位置不变,通过调整已浇筑匹配梁的几何位置获得任意规定的平、纵曲线的一种施工方法,台座仅需4~6个梁段长。
3.9.1 技术内容(1)长线预制节段箱梁模板设计技术长线预制节段箱梁模板由外模、内模、底模、端模等组成,根据梁体结构对模板进行整体设计,模板整体受力分析(图3.8-1)。
外模需具有足够的强度,可整体脱模,易于支撑,与底模的连接简易可靠,并可实现外模整体纵移。
内模需考虑不同节段内模截面变化导致的模板变换,并可满足液压脱模,内模需实现整体纵移行走。
图3.8-1 长线预制节段箱梁模板图3.8-2 短线预制节段箱梁模板(2)短线预制节段箱梁模板设计技术短线预制节段箱梁模板需根据梁体节段长度、种类、数量对模板配置进行分析,合理配置模板。
短线预制节段箱梁模板由外模、内模、底模、底模小车、固定端模、固定端模支撑架等组成(详见图3.8-2)。
固定端模作为整个模板的测量基准,需保证模板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精度。
底模需实现平移及旋转功能,并可带动匹配节段整体纵移。
外模需具有足够的强度,可整体脱模,易于支撑,为便于与已浇筑节段匹配,外模需满足横向与高度方向的微调,并可实现外模整体纵移一定的距离。
内模需考虑不同节段内模截面变化导致的模板变换,并可满足液压脱模,内模需实现整体纵移行走。
3.9.2 技术指标(1)模板面弧度一致,错台、间隙误差≤0.5mm;(2)模板制造长度及宽度误差±1mm;(3)平面度误差≤2mm/2m;(4)模板安装完后腹板厚误差为(0,+5)mm;(5)模板安装完后底板厚误差为(0,+5)mm;(6)模板安装完后顶板厚误差为(0,+5)mm;(7)模板周转次数200次以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制节段箱梁模板技术
预制节段箱梁是指整跨梁分为不同的节段,在预制厂预制好后,运至架梁现场,由专用节段拼装架桥机逐段拼装成孔,逐孔施工完成。
目前生产节段梁的方式有长线法和短线法两种。
预制节段箱梁模板包括长线预制节段箱梁模板和短线预制节段箱梁模板两种。
长线法:将全部节段在一个按设计提供的架梁线形修建的长台座上一块接一块地匹配预制,使前后两块间形成自然匹配面。
短线法:每个节段的浇注均在同一特殊的模板内进行,其一端为一个固定的端模,另一端为已浇梁段(匹配梁),待浇节段的位置不变,通过调整已浇筑匹配梁的几何位置获得任意规定的平、纵曲线的一种施工方法,台座仅需4~6个梁段长。
3.9.1 技术内容
(1)长线预制节段箱梁模板设计技术
长线预制节段箱梁模板由外模、内模、底模、端模等组成,根据梁体结构对模板进行整体设计,模板整体受力分析(图3.8-1)。
外模需具有足够的强度,可整体脱模,易于支撑,与底模的连接简易可靠,并可实现外模整体纵移。
内模需考虑不同节段内模截面变化导致的模板变换,并
可满足液压脱模,内模需实现整体纵移行走。
图3.8-1 长线预制节段箱梁模板图3.8-2
短线预制节段箱梁模板
(2)短线预制节段箱梁模板设计技术
短线预制节段箱梁模板需根据梁体节段长度、种类、数量对模板配置进行分析,合理配置模板。
短线预制节段箱梁模板由外模、内模、底模、底模小车、固定端模、固定端模支撑架等组成(详见图3.8-2)。
固定端模作为整个模板的测量基准,需保证模板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精度。
底模需实现平移及旋转功能,并可带动匹配节段整体纵移。
外模需具有足够的强度,可整体脱模,易于支撑,为便于与已浇筑节段匹配,外模需满足横向与高度方向的微调,并可实现外模整体纵移一定的距离。
内模需考虑不同节段内模截面变化导致的模板变换,并可满足液压脱模,内模需实现整体纵移行走。
3.9.2 技术指标
(1)模板面弧度一致,错台、间隙误差≤0.5mm;
(2)模板制造长度及宽度误差±1mm;
(3)平面度误差≤2mm/2m;
(4)模板安装完后腹板厚误差为(0,+5)mm;
(5)模板安装完后底板厚误差为(0,+5)mm;
(6)模板安装完后顶板厚误差为(0,+5)mm;
(7)模板周转次数200次以上。
3.9.3 适用范围
预制节段箱梁主要应用于公路、轻轨、铁路等桥梁中。
3.9.4 工程案例
泉州湾跨海大桥、芜湖长江二桥、上海地铁、乐清湾跨海大桥、澳门轻轨、广州地铁、台州湾跨海大桥、港珠澳跨海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