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O工艺计算例题
AO生化池计算范文

AO生化池计算范文AO生化池(Anaerobic-Anoxic-Oxic Biochemical Pond)是生物处理废水的一种常用方法,属于二级生物处理工艺。
其主要原理是通过细菌的代谢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质氧化降解,使其达到排放标准。
AO生化池的处理过程一般分为厌氧区(Anoxic Zone)、缺氧区(Anaerobic Zone)和好氧区(Oxic Zone)三个区域。
废水首先进入厌氧区,该区域内没有氧气,但有氮气存在。
因此,厌氧环境能够使氮气中的硝酸盐还原成氮气,并释放出氮气。
这个过程被称为反硝化作用。
反硝化作用不仅能够降低水体中的氮含量,还能减少氮气对水体造成的污染。
接下来,废水进入缺氧区,此区域中没有氧气。
在缺氧区内,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开始被厌氧微生物降解,并产生大量的有机污泥。
厌氧微生物通过厌氧发酵作用,将有机物质转化成简单的有机物质和一些有机酸产物。
这些有机酸产物随后进入厌氧区和好氧区中的微生物共同产生甲烷(CH4)。
这个过程被称为厌氧消化作用。
最后,废水进入好氧区,该区域内存在氧气。
在好氧区中,废水中的有机残留物质被氧气和好氧微生物氧化,转化为二氧化碳(CO2)、水(H2O)和无机物质。
这个过程被称为好氧作用。
同时,好氧区中的氧气还能够促使废水中的产甲酸盐和硝酸盐转化为硝酸盐。
这个过程被称为硝化作用。
好氧作用和硝化作用能够进一步提高废水中有机物和氮的去除效果。
总之,AO生化池通过厌氧区、缺氧区和好氧区的有机物降解和氮素转化作用,能够有效地处理废水并达到排放标准。
该工艺具有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操作简单、投资费用低等优点。
广泛应用于工业、农村和城市污水处理厂等领域。
然而,AO生化池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该工艺需要大量的面积用于建设废水处理系统,导致占地面积较大。
其次,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泥需要进行处理,否则会对环境带来二次污染。
此外,由于废水中的有机物质浓度和水质变化较大,对好氧区和厌氧区的操作参数要求较高,需要经常进行调整。
AO生物脱氮工艺设计计算

A1/O生物脱氮工艺设计计算1.已知条件(1)设计流量Q=40000m3/d(2)设计进水水质BOD5浓度S0=130mg/L; TSS浓度X0=180mg/L;TN0=40mg/L; NH3-N=25 mg/L; TP=3.5 mg/L; COD cr=220 mg/L(3)设计出水水质BOD5浓度S e<=20mg/L; TSS浓度X e<=20mg/L;TN e<=20mg/L; NH3-N<=8 mg/L; TP<=1mg/L; COD cr<=60 mg/L PH=6.0~7.02.设计计算(按BOD5负荷计算)(1)设计参数计算根据手册知道:(1)设计参数计算①假设BOD5污泥负荷: N S=0.13kg BOD5/(kgMLSS·d)②污泥指数: SVI=150③回流污泥浓度X R=106*r/SVIr——考虑污泥在沉淀池中停留时间,池深,污泥厚度等因素的系数取r=1.2则X R=106*1.2/150=8000(mg/L)④根据手册回流污泥比R=50%~100% 取R=100%⑤曝气池混合液污泥浓度{X}kg/m3=R*X R/(R+1)=1*8000/2=4000mg/L=4⑥TN去除率{ηN}%=( TN0- TN e)/ TN0=(40-20)/40=50⑦内回流比{R内}%=η/(1-η)=0.5/(1-0.5)=100(2) A1/O池主要尺寸计算①曝气池总有效容积{V}m3=Q设L0/ N S X=40000×130/(0.13×4000)=10000m3又生化反应池中好氧段容积与缺氧段容积之比V1/V2=3~4 取V1/V2=4则V1=8000 m3V2=2000 m3②有效水深h=5.0m③好氧反应池的尺寸总容积V1=8000m3, 设反应池两组。
单组池容V1单= V1/2=4000 m3单组有效面积S1单=V1单/h=4000/5.0=800m2采用5廊道式, 廊道宽b1=5.0m反应池长度L1=S1单/5 b1=800/(5×5.0)=32m校核b/h=5.0/5.0=1 (满足b/h=1~2)L/b=32/5.0=6.4(满足L/b=5~10)超高取1.0,则反应池总高H=5.0+1.0=6 m④缺氧反应池的尺寸总容积V2=2000 m3, 设反应池两组。
AO脱氮工艺参数设计计算

Q=100m3/h=2400m3/dCOD=10000mg/l ss=000mg/lNH3-NJ进=500mg/l
经A/O工艺处理后的水质达到:COD<1400(本工程按平均1000算)NH3-N出<25 mg/l(本工程按平均15mg/l算)
容积负荷
本工艺按2.0公斤计算
Nv=2.0 kgCOD/(m3.d)
污泥指数
SVI=120
回流污泥浓度
Xr=106/SVI
8000 mg/l
曝气池内污泥浓度MLSS
X=6000 mg/l
污泥回流比
Rr=X/(Xr-X)
6000/(8000-6000)
300%
污泥回流量
Qr=RrQ
2400×300%
7200 m3/d
氨氮去除率
EN=(500-15)/500
97%
消化液回流比
RC=EN/(1-EN)
0.97/ (1-0.97)
3200%
消化液回流量
Qc= RCQ
32×2400
76800 m3/d
A/O池尺寸主要计算
反应池的有效容积V1
V1=Q(Co-Ce)/ Nv
Q-进水流量
Co-进水COD浓度kg/m3
Ce-出水COD浓度kg/m3
Nv-容积负荷
V1=2400×(10-1)/2
反应池所需氧量Oa包括有机物COD氧化需氧量O1,硝化反应需氧量O2,微生物自身氧化需氧量O3,保持好氧池一定的溶解氧所需氧量O4四部分
Oa=O1+O2+O3+O4=9720+5160+5832+130=20842kg/d
A/O脱氮工艺参数设计计算
AO工艺

A/O工艺(1)A池(缺氧池)容积,可按以下公式计算:V n={0.001Q(N k-N te)-0.12△X v}/(K de×X)(△X v=y×Y t×Q(S0-S e)/1000)式中:V n-缺氧池容积Q-生物反映池的设计流量(m3 /d)Q=80X-混合液悬浮固体平均浓度(gMLSS/L)X=12 N k-进水总凯氏氮浓度(mg/L)N k=1000N te- 出水总氮浓度(mg/L)N te=30△X v-排出生物反应池出水微生物量(kgMLVSS/d) K de-脱氮速率,取0.03kgNO3-N/(kgMLSS×d)Y t-污泥总产率系数(kgMLSS/kgBOD5) Y t=0.5y-MLSS中MLVSS所占比例y=0.6S0-进水BOD5 S0=6000S e-出水BOD5 S e=300将上面数值代入公式可得V n=170 m3有效水深取4 m,则面积A=170/4=42.5 m2(2)碳氧化池容积,可按下式计算:V= Q(S0-S e)/(1000×N S×X)式中:V-碳氧化池容积Q-进水流量N S-污泥有机负荷(kgBOD5/kgMLSS d),取N S=0.1X-悬浮固体浓度(gMLSS/L)代入上式有:V=380 m3有效水深度取4 m,则面积A=380/4=95 m2(3)强化消化池面积V=Q(S0(NH3-N)-S e(NH3-N))/(1000×N S(NH3-N)×X)Q-进水流量(m3 /d)S0(NH3-N)-NH3-N进水浓度S e(NH3-N)- NH3-N出水浓度N S(NH3-N)-污泥氨氮负荷(kgNH3-N/kgMLSS d),(取0.05)X-悬浮固体浓度(gMLSS/L),(取12)代入上式有:V=130 m3有效水深度取4.0 m,则该池面积A=130/4=32.5 m2(4)碳氧化-消化反应的需气量按下列公式计算:O2= 0.001aQ(S0-S e)-c△X v+b[0.001Q(N k-N ke)-0.12△X v]-0.626[0.001Q(N t-N ke-N oe)-0.12△X v]式中: Q-进水流量(m3 /d)O2-废水需氧量(m3 /d)N K-进水总凯氏氮浓度(mg/L)N ke-出水总凯氏氮浓度(mg/L)N oe-出水硝态氮浓度(mg/L)a-碳的氧当量,取1.47b- 氨氮的氧当量,取4.57c- 常数,细菌细胞的氧当量,取1.42代入上式有: O 2=813.97kg O 2/d查表可知:水中的溶解氧饱和度为:C S(20)=9.17(mg/L ); C S(30)=7.63(mg/L ).本项目采用微孔曝气头曝气,淹没水深为4m,计算温度定为30℃, 曝气头出口处的绝对压力(P b )为: P b =1.013×105+9.8×103×4=1.405×105 P a 空气离开曝气池池面时,氧的百分比为:O t =21(1-E A )×60%/[79+21(1-E A )]=17.54% (氧转化效率E A 20%) 最不利温度条件下(取30℃) 曝气池混合液中平均饱和度: C sb(30)=C s(30)( P b /202600+O t /42)=8.474 mg/L换算为20℃条件下,脱氧清水的充氧量:R 0= RC s(20)/{C βρα[sb(T)-]C 1.024T-20}取,0.1,0.2,9.0,8.0====ρβαC 代入得R 0=1309.7kgO 2/d曝气池的平均供气量为:G S =R 0×100/(0.3×E A )=21828.3 m 3空气 /d=909.5 m 3空气/h =15.16 m 3空气/min若微孔曝气头单盘气量2 m 3 /h ,面积0.25 m 2/个,氧转移效率E A 为20%,则所需曝气头的个数为909.5/2=455个。
A2O工艺标准设计计算

A2/0工艺生化池设计一、设计最大流量Q max=73500m3/d=3062.5 m3/h=0.850 m3/s 二、进出水水质要求表1 进出水水质指标及处理程度三、设计参数计算①.BOD5污泥负荷N=0.14kgBOD5/(kgMLSS • d)②.回流污泥浓度X R=10 000mg/L③.污泥回流比R=50%④•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污泥浓度)R 0 5X X R10000 3333.3mg/L1 R 1 0.5⑤.TN去除率TN0 TN e30.9 150 e 100% 100% 51.5%TNTN。
30.9⑥.内回流倍数0.515R 0.1062 106.2%1 1 0.515四、A2/O曝气池计算①.反应池容积②.反应水力总停留时间V 42526 t0.58d 13.92h 14hQ 73500③.各段水力停留时间和容积厌氧:缺氧:好氧二 1: 1:4厌氧池停留时间 t 1 14 2.33h , 池容V1 42526 7087.7m 3;66缺氧池停留时间 t 1142.33h ,池容V1 42526 7087.7m 3;66好氧池停留时间t 414 9.34h ,池容V 4 42526 283506m 36 6④.校核氮磷负荷好氧段 TN 负荷为:Q?TN 。
735003°.90.024kgTN/kgMLSS dX ?V 33333 28350.6厌氧段 TP 负荷为:Q?TP073500 5.40.017kgTN/kgMLSS dX ?V 13333 7087.7①剩余污泥量:X,(kg/d) X P X P s式中:P X Y Q S 0 S e K d V X vF S (TSS TSS e ) Q 50%取污泥增值系数丫=0.5,污泥自身氧化率K d 0.05,代入公式得:P X 0.5 735000.3 0.01 0.05 0.42526 3.3 0.75=5395kg/dP S 0.3 0.1 73500 50% 10657.5kg/d则:Q ?SNX73500 270 0.14 3333.342525.4m 3 42526m 3X P X F S 5395 10657.5 16052.5kg/d湿污泥量:设污泥含水率P=99.2% 则剩余污泥量为:⑤.反应池主要尺寸反应池总容积:V=42526 m 3设反应池2组,单组池容积:V 单=V21263m 32有效水深5m ,则:S 单=V 单/5=4252.6m 2取超高为1.0m,则反应池总高H 5.0 1.0 6.0m生化池廊道设置:设厌氧池1廊道,缺氧池1廊道,好氧池4廊道,共6条廊道。
AO工艺标准设计计算参考

A1/O生物脱氮工艺一、设计资料设计处理能力为日处理废水量为30000m3废水水质如下:PH值7.0~7.5 水温14~25℃BOD5=160mg/L VSS=126mg/L(VSS/TSS=0.7) TN=40mg/L NH3-N=30mg/L根据要求:出水水质如下:BOD5=20mg/L TSS=20mg/L TN 15mg/L NH3-N 8mg/L根据环保部门要求,废水处理站投产运行后排废水应达到国家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规定的“二级现有”标准,即COD 120mg/l BOD 30 mg/l NH -N<20 mg/l PH=6-9 SS<30 mg/l二、污水处理工艺方案的确定城市污水用沉淀法处理一般只能去除约25~30℅的BOD5,污水中的胶体和溶解性有机物不能利用沉淀方法去除,化学方法由于药剂费用很高而且化学混凝去除溶解性有机物的效果不好而不宜采用。
采用生物处理法是去除废水中有机物的最经济最有效的选择。
废水中的氮一般以有机氮、氨氮、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等四种形态存在。
生活污水中氮的主要存在形态是有机氮和氨氮。
其中有机氮占生活污水含氮量的40%~60%,氨氮占50%~60%,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仅占0%~5%。
废水生物脱氮的基本原理是在传统二级生物处理中,将有机氮转化为氨氮的基础上,通过硝化和反硝化菌的作用,将氨氮通过硝化转化为亚硝态氮、硝态氮,再通过反硝化作用将硝态氮转化为氮气,而达到从废水中脱氮的目的。
废水的生物脱氮处理过程,实际上是将氮在自然界中循环的基本原理应用与废水生物处理,并借助于不同微生物的共同协调作用以及合理的认为运用控制,并将生物去碳过程中转化而产生及原废水中存在的氨氮转化为氮气而从废水中脱除的过程。
在废水的生物脱氮处理过程中,首先在好氧(oxic)条件下,通过好氧硝化的作用,将废水中的氨氮氧化为亚硝酸盐氮;然后在缺氧(Anoxic)条件下,利用反硝化菌(脱氮菌)将亚硝酸盐和硝酸盐还原为氮气(N2)而从废水中逸出。
AO工艺污水处理工程设计

化肥厂废水中的主要超标污染物指标为氨氮、硫化物、和总氰化物,水质具有氨氮含量高并含有有毒的总氰化物及硫化物的特点;且此类污水的可生化性较差(主要是化学需氧量较低和氨氮含量较高)。
A/O法生物去除氨氮原理:硝化反应:NH4++2O2→NO3-+2H++H2O反消化反应:6NO3-+5CH3OH(有机物)→5CO2↑+7H2O+6OH-+3N2:化肥工业废水A/O法处理工艺流程一、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及计算(1)中格栅1.设计参数:设计流量Q=15000/(24×3600)=0.174(m3/s)=174(L/s)则最大设计流量Q max=0.174×1.53=0.266(m3/s)栅前流速v1=0.6m/s,过栅流速v2=0.8m/s栅条宽度s=0.01m ,格栅间隙b=20mm 栅前部分长度0.5m ,格栅倾角α=60° 单位栅渣量ω1=0.05m 3栅渣/103m 3污水(1)确定格栅前水深,根据最优水力断面公式2Qmax 121vB =计算得:栅前槽宽m v B 94.06.0266.02Qmax 211=⨯=,则栅前水深m B h 47.0294.021=== (2)栅条间隙数(n ):栅条的间隙数bhvQ n αsin max ==)(339.328.047.002.060sin 266.0条≈=⨯⨯︒⨯(3)栅槽有效宽度B=s (n-1)+bn=0.01(33-1)+0.02×33=0.98m (4)进水渠道渐宽部分长度m B B L 05.020tan 294.098.0tan 2111=︒-=-=α(α1为进水渠展开角)(5)栅槽与出水渠道连接处的渐窄部分长度m L L 025.0212== (6)过栅水头损失(h 1)因栅条边为矩形截面,取k =3,则m g v k kh h 08.060sin 81.928.0)02.001.0(42.23sin 2234201=︒⨯⨯⨯⨯===αε其中ε=β(s/b )4/3h 0:计算水头损失 k :系数,格栅受污物堵塞后,水头损失增加倍数,取k=3 ε:阻力系数,与栅条断面形状有关,当为矩形断面时β=2.42 (7)栅后槽总高度(H )取栅前渠道超高h 2=0.3m ,则栅前槽总高度H 1=h+h 2=0.47+0.3=0.77m 栅后槽总高度H=h+h 1+h 2=0.47+0.08+0.3=0.85 (8)格栅总长度L=L 1+L 2+0.5+1.0+0.85/tan α=0.05+0.025+0.5+1.0+0.85/tan60°=1.57m(9)每日栅渣量ω=Q 平均日ω1=05.01053.12663⨯⨯=0.87m 3/d>0.2m 3/d 所以宜采用机械格栅清渣(10)计算草图如下:进水工作平台栅条(2)污水提升泵房1.设计参数设计流量:Q=174L/s ,泵房工程结构按远期流量设计 2.泵房设计计算污水提升前水位-4.30m (既泵站吸水池最底水位),提升后水位3.97m (即细格栅前水面标高)。
【干货】AO生物脱氮工艺设计计算

【干货】AO生物脱氮工艺设计计算AO生物脱氮工艺缺氧池容积计算《室外排水设计规范》6.6.18条规定:当仅需脱氮时,宜采用缺氧/好氧法(ANO工艺)。
1.生物反应池的容积,按本规范第6.6.11条所列公式计算时,反应池中缺氧区(池)的水力停留时间宜为0.5~3h。
2.生物反应池的容积,采用硝化、反硝化动力学计算时,按下列规定计算。
(1)缺氧区(池)容积,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公式6.6.18-1•Q——设计流量,m3/d;•0.12——微生物中氮的质量分数,由表示微生物细胞中个组分质量比的分子式C5H7NO2计算得出;•X——缺氧池(区)内混合液悬浮固体平均浓度,gMLSS/L;•Nk——缺氧池(区)进水总凯氏氮浓度,mg/L;•Nte——生物反应池出水总氮浓度,mg/L;•Kde——缺氧池(区)反硝化脱氮速率,kgNO3-N/(kgMLSS▪d).其值宜根据试验资料确定。
无试验资料时,20℃的Kde值可取0.03~0.06kgNO3-N/(kgMLSS▪d)。
Kde与混合液回流比、进水水质、温度和污泥中反硝化菌的比例等因素有关。
混合液回流量大,带入缺氧池的溶解氧多,Kde取低值;进水有机物浓度高且较易生物降解时,Kde取高值。
Kde按公式6.6.18-2修正。
公式6.6.18-2•Kde(t)——T℃时的脱氮速率,T为设计温度,℃;•Kde(20)——20℃时的脱氮速率;•△Xv——微生物的净增量,即排出系统的微生物量,kgMLVSS/d,可按公式6.6.18-3计算:公式6.6.18-3•y——MLSS中MLVSS所占比例。
对于这一条规定,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在公式6.6.18-1中,计算缺氧池容积用总凯氏氮而不是进水总氮减出水总氮?这主要是原污水中硝态氮的含量很低,几乎不可测,所以在数值上进水总凯氏氮基本等于总氮,因此在计算时就用进水总凯氏氮减去出水总氮。
AO生物脱氮工艺好氧池容积计算《室外排水设计规范》6.6.18条规定:当仅需脱氮时,宜采用缺氧/好氧法(ANO工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中用到的公式 例题2.A 2/O 工艺的设计 1.1A 2/O 工艺说明
根据处理要求,我们需计算二级处理进水碳氮比值和总磷与生化需氧量的比值,来判断A 2/O 工艺是否适合本污水处理方案。
1.设计流量:Q =54000m3/d=2250m3/h
原污水水质:COD =330mg/LBOD =200mg/L SS =260mg/LTN =25mg/L TP =5mg/L
一级处理出水水质:COD =330×(1-20%)=264mg/L BOD =200×(1-10%)=180mg/L SS =260×(1-50%)=130mg/L
二级处理出水水质:BOD =10mg/LSS =10mg/L NH3-N =5mg/LTP ≤1mg/L TN =15mg/LCOD=50mg/L
其中:
2.1325330==TN COD >8025.02005
==BOD TP <0.06 符合A 2/O 工艺要求,故可用此法。
1.2A 2/O 工艺设计参数
BOD5污泥负荷N =0.15KgBOD5/(KgMLSS ?d)
好氧段DO =2缺氧段DO ≤0.5厌氧段DO ≤0.2
回流污泥浓度Xr =100001100
1000000
=⨯mg/L 污泥回流比R =50%
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X ==+r ·1X R R 10000·5
.15
.0=3333mg/L
混合液回流比R 内:TN 去除率yTN =%10025
8
25⨯-=68%
R 内=
TN
TN
y 1y -×100%=212.5%取R 内=200%
1.3设计计算(污泥负荷法)
硝化池计算
(1) 硝化细菌最大比增长速率
m ax μ=0.47e 0.098(T-15)
m ax μ=0.47⨯e
0.098⨯(T-15)
21
.12151333325
225024⨯⨯⨯=0.3176d
-1
(2)稳定运行状态下硝化菌的比增长速率
μN =
,max 1
1
N z N K N μ+
=0.42615
151
⨯+=0.399d -1 (3)最小污泥龄θc m
θc
m
=1/μN =10.399
=2.51d
(4)设计污泥龄d c θ
d c θ=m C
F D θ⨯ 为保证污泥稳定,d c θ取20d 。
式中:D F —设计因数,为S F ⋅P F 其中S F 为安全因数,
取3,P F 为峰值因数取1--2 θc m —最小污泥龄,为2.51d 反应池计算
(1) 反应池容积V =X
N S Q ·o
·=
3333
15.0180
225024⨯⨯⨯=19441.94m3
(2) 反应池总水力停留时间t =Q
V
=225094.19441=8.64(h)
(3) 各段水力停留时间和容积 厌氧:缺氧:好氧=1:2:5
厌氧池水力停留时间:t1=81
×8.64=1.08h
厌氧池容积:V1=81
×19441.94=2430.24m3
缺氧池水力停留时间:t2=4
1
×8.64=2.16h
缺氧池容积:V2=4
1
×19441.94=4860.49m3
好氧池水力停留时间:t3=8
5
×8.64=5.4h
好氧池容积:V3=8
5
×19441.94=12151.21m3
(4) 校核氮磷负荷KgTN (Kg·MLSS·d )
6
4.12624
.243033335
225024⨯⨯⨯好氧段总氮负荷=
3·o
·V X TN Q ==0.03(符合要求) 厌氧段总磷负荷=1
·o
·V X TP Q ==0.03[KgTP/(Kg·MLSSd)]
(符合要求)
(5) 剩余污泥(取污泥增长系数Y =0.5,污泥自身氧化率Kd =0.05) ① 降解BOD5生成污泥量 W1=a (Sa-Se )Q
=0.5(180-10)×1000
1
×24×2250
=4590gKg/d
② 内源呼吸分解污泥量
W2=b×V =0.05×3333×1000
1
×12151.21
=2025Kg/d
③ 不可生物降解和惰性悬浮物量
W3=(130-10)×1000
1
×24×2250×0.5=3240Kg/d
剩余污泥W =W1-W2+W3=5805Kg/d
(6) 反应池主要尺寸
反应池总容积V =19441.94m3
设反应池四组,单组池容积V =494
.19441=4860.49m3 采用四廊道式推流式曝气池,有效水深4m ,廊道宽b =6m
单个曝气池长度L =B
S 单=6448.3037⨯⨯=31.6m
校核:h b =46=1.5(满足h
b
=1~2)
B L
==21>10(符合要求) 取超高0.7m ,则反应池总高H =4+0.7=4.7m 厌氧池宽取12m ,缺氧池宽取12m
厌氧池尺寸长L1=4
24
.2430/(12x4)=25.31m
缺氧池尺寸长L2=
4
49
.4860/(4x4x6)=12.65m 好氧池尺寸为31.6424⨯⨯
1.1.1. A 2/O 工艺的各部分尺寸确定
根据厂区整体布置规范有序,整齐简洁的原则,在保证每个池子的有效
容积情况下,来确定厌氧池,缺氧池和好氧池的实际尺寸,具体尺寸如下所示。
厌氧池:25.31×6×4.7m ,有效容积:1496m 3,停留时间:1.08h
缺氧池:12.65×16×4.7m ,有效容积:2904m 3,停留时间:2.16h 好氧池:31.6×24×4.7m ,有效容积:7300m 3,停留时间:5.4h 1.1.2. 需氧量计算及风机选型
BOD5去除量=24×2250×(180-10)×1000
1
=9180Kg/d
NH4-N 氧化量=24×2250×(25-5-2.5)×1000
1
=945Kg/d
生物硝化系统含碳有机物氧化需氧量与泥龄和水温有关,每去除
1KgBOD5需氧量1.0~1.3kg 。
本例中设氧化1KgBOD5需氧1.2Kg ,则碳氧化硝化需氧量为: 1.2×9180+4.6×945=11016+4347=15363Kg/d 每还原1KgNO3-N 需2.9gBOD5,由于利用污水中的BOD5作为碳源反硝化减少
氧需要量为:2.9×(25-10-2.5-10)×24×2250×1000
1
=391.5Kg/d
实际需氧量:15363-391.5=14971.5Kg/d =623.81Kg/h
实际需空气量:623.81×29.116
29
÷=876.48m 3/h (7) 风机的选择
根据实际空气需求量,选择WHR 高压型鼓风机2台,1开1备。
参考参数
《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