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奥数转化法解分数应用题

五年级奥数转化法解分数应用题
五年级奥数转化法解分数应用题

菁英奥数转化法解分数应用题

1.小红读一本书,第一天读了全书的4/7,第二天又读了余下的3/5,这时还剩42页没读。

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2.小红读一本书,第一天读了全书的2/5,第二天读的是第一天的4/5,这时还剩56页没

有读,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3.一根电线厂25.5米,第一次用去1/3,第二次用剩下的1/3,这时还剩下多少米?

4.小绿读一本书,第一天读了全书的3/8,第二天读的比第一天余下的1/3还多8页,此时

还有32页没有读,求这本书多少页?

5.大绿读一本书,第一天读了全书的2/3,第二天读了余下的1/4,两天共读了30页,求这本书有多少页?

5.一种手表先涨价1/10,后来又降价1/10,这时售价为4900元,这种手表原价是多少元?

6.某次种树,第一天完成计划的3/8,第二天完成余下的2/3,第三天植树55棵,结果超

过计划的1/4,原来计划种多少棵树?

7.某班女生人数占全班的3/7,转走2名女生后,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2/5,这个班级现

在有多少人?

8.甲工厂人数是乙工厂人数的4/5,从乙调70人到甲工厂,则乙工厂人数是甲工厂人数的

2/3,两厂共有多少人?

9.甲乙两数的和是115,甲数的7/20等于乙数的4/5,求甲乙两数是多少?

对应法解分数应用题

对应法解应用题 一、知识点精析 1、解答分数应用题首先应从分率入手找出单位“1”的量,如果单位“1”的量已知则用乘法解,如果单位“1”的量未知,则用除法或方程解。然后确定分率和对应量之间的对应关系,这是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关键。线段图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在找分数应用题中分率和对应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时具有特殊的作用。 2、在分数应用题中,常常会出现有几个单位“1”的分率,这时需要经过分析将它们转化成统一的单位“1”的分率,然后进行解答。 二、典型例题分析 例1、一袋面粉,第一次用去它的 51,第二次比第一次多用去5千克,还剩下25千克没有用。这袋面粉原有多少千克? 试一试1、一袋面粉,第一次用去它的 51,第二次比第一次少用去5千克,还剩下35千克没用。这袋面粉原来有多少千克? 例2、一条铁路,修完900千米后,剩余部分比全长的 43少300千米,这条铁路全长多少千米? 试一试2、修一条铁路已修600千米,剩下的比全长的 43还多300千米,这条铁路全长多少千米? 例3、有一堆苹果,吃了 43后又买来38千克,这时这堆苹果比原来多了51。问这堆苹果原来有多少千克? 试一试3、有一堆苹果,吃了 43后又买来22千克,这时这堆苹果比原来少5 1,问这堆苹果原来有多少千克?

例4、玉龙粮食加工厂生产一批面粉,分三次运出,第一次运出的比总数的 41还多100袋,第二次运出的是第一次的 43,第三次运出95袋,这批面粉共有多少袋? 试一试4、刘老师读一本书,第一天读了全书的 41多60页,第二天读了全书的31,第三天读的是第一天的 32,恰好看完,这本书多少页? 例5、甲、乙、丙、丁四人共植树60棵。甲植树的棵数是其余三人的21,乙植树的棵数是其余三人的31,丙植树棵数是其余三人的4 1,丁植树多少棵? 试一试5、甲、乙、丙、丁四人合钱捐给希望工程,结果甲捐了另外三人总数的一半,乙捐了另外三人总数的 31,丙捐了另外三人总数的41,丁捐了91元,问甲、乙、丙、丁四人共捐了多少元? 例6、一群猴子吃筐里的桃子,第一天吃了总数的 21还多2个,第二天吃了余下的31少1个,第三天吃了这时余下的 41还多1个,这样还剩下20个没有吃完。求筐里桃子的总数。 试一试6、一个工程队修一段路,第一周修全路的 21还多3千米,第二周修余下的31少1千米,第三周修余下的 4 1还多1千米,这样还剩下20千米没有修完。求路的全长。

五年级奥数数列计算练习题及答案

数列计算 从第二项起,后一项与前一项的比值是同一个数,这样的数叫做等比数列。从1的立方开始的自然数的立方之和等于这些和的平方。 例题精讲 例1 计算:0.1+0.3+0.5+0.7+0.9+0.11+0.13+0.15+…+0.97+0.99。 【思路点拨】在计算时如果把所有的数看成是一个等差数列,那就错了,因为前几个数相邻两数之间相差0.2,而后面的数相邻两数的差是0.02,所以在求和时要分开考虑,从0.1到0.9是一个等差数列,而从0.11到0.99又是一个等差数列。 【详细解答】 0.1+0.3+0.5+0.7+0.9+0.11+0.13+0.15+…+0.97+0.99 (0.1+0.9)×5÷2+(0.11+0.99)×45÷2 =2.5+49.5÷2 =2.5+24.75 =27.25 【题后反思】首先观察时应该把小数分为两类:一位小数、两位小数。再分别求和,注意要理解并牢记等差数列求和公式。 例2计算:1+3+9+27+81+243+729+2187。

【思路点拨】加法算式中的数后一项总是前一项的3倍,构成一个等比数列。在求和时要根据等比数列的特点来做。把这些数的和用S来表示,如果把每项扩大3倍,则3S=3+9+27+81+243+729+2187+6561。把3S的每项与原来等比数列的每项比较,很多项是相 同的,3S比S多的就是6561-1=6560,3s是S的3倍,比S多2倍,所以S=6560÷2 =3280。 【详细解答】 设S=1+3+9+27+81+243+729+2187,则 3S=3+9+27+81+243+729+2187+6561 3S-S=6561-1,2S=6560 S=6560÷2=3280 【题后反思】扩倍法、缩倍法是等比数列求和的基本方法,扩的倍数就是公比。这远远比中学的公式法好理解。 同步练习 1.计算下列一组数的和:105,110,115,120…,195,200 2.有一列数:2.1,2.2,2.3,2.4,2.5,2.6,2.7,…它的第2005项是几?前2005项的和是多少?

(小学奥数讲座)分数应用题常见方法

分数应用题常见方法 在比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中,“四步法”只是基础的分析思维,还需要借助一些方法来解题。除了画图法外,还有以下几种解题方法 (一)对应法 小学四年级奥数中有专门的章节介绍对应法解应用题。对应法的核心思维是:不仅数字可以列竖式进行加减,算式也可以列竖式加减 例:学校安排一批学生到图书馆借书,如果男生增加1/5,人数将达到52人,如果女生减少1/5,人数是42人。这批学生原有多少人? 解析:根据题意,我们可以找出下面两个数量关系式: 男生人数+1/5的男生人数+女生人数 = 52 男生人数+女生人数-1/5的女生人数 = 42 这两个式子对应相减(竖式相减),得: 1/5的男生人数+1/5的女生人数 = 10 即1/5 ×(男生人数+女生人数)=10

男生人数+女生人数=10÷1/5=50(人) (二)转化法 当题中出现多个单位“1”时,我们可以把不同的单位“1”转化成统一的单位“1” 例:小明、小英、小丽和小华四人爱好集邮,小明的邮票数是小英的1/2,小英的邮票数是小丽的1/3,小丽的邮票数是小华的1/4,已知四人共集邮132张,小明集邮多少张? 解析:按照“四步法”,题中有三个不带单位的分率,它们的单位“1”分别是小英、小丽和小华;肯定用除法;题中只有一个带单位的数量:132张,列式一定是用132去除;132是指四人集邮总数,应除以四人的分率总和,题目最关键就是要把四人的分率表示出来,由于存在不同的单位“1”,首先必须把不同的单位“1”统一成一个单位“1”。有正确的思路,才知道该做什么。 把题中三个单位“1”,统一转化成以小华的集邮数做单位“1”。小华是单位“1”,根据“小丽的邮票数是小华的1/4”,小丽就是1/4;根据“小英的邮票数是小丽的1/3”,小英就是:1/3 × 1/4= 1/12;根据“小明的邮票数是小英的1/2”,小明就是:1/2

六年级数学用 转化法解分数应用题教学文稿

第3讲转化法解题(1) 专题简析 城西小学护林小队分成三组植树,第一组植树的棵数是其他两组植树棵数 的一半,第二组植树的棵数是其他两组植树棵数的5 7 ,第三组植树51棵。三个 组共植树多少棵?举一反三 1、红星小学一、二年级人数占全校学生总人数的1 4 ,三、四年级人数占其他年 级总人数的1 3 ,五、六年级共240人,全校共有学生多少人? 2、食堂买来土豆、茄子、青椒三种蔬菜。土豆的质量占其他两种蔬菜质量的1 3 , 茄子的质量占其他两种蔬菜质量的2 5 ,买来的青椒共26千克。食堂买来三种 蔬菜共多少千克?

3、某幼儿园的小朋友做手工,红花的朵数占蓝花、黄花总朵数的2 3 ,蓝花的朵 数占红花、蓝花总朵数的1 6 ,黄花做了16朵,这个幼儿园的小朋友一共做了 多少朵? 典型例题2(限时15分钟) 某小学声乐组女生人数占总人数的5 8 ,增加了2名女生后,女生人数占总人 数的2 3 ,该小学声乐组原来有多少名学生? 举一反三 1、五(6)班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5 11 ,本学期转进1名男同学后,男生人数占 全班人数的13 28 。全班现在有学生多少人?

2、某小组同学一起做风车,小明做的风车数量占该小组风车总数的1 5 ,他又做 了3个,这时他做的风车数量占该小组风车总数的2 7 ,该小组原来一共做了 多少个风车? 3、书架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数的本书占总数的3 7 ,如果上层增加7本,则占 总数的1 2 ,书架上原有多少本书? 典型例题3(限时15分钟) 有两堆煤共1764千克,用去第一堆的1 4 ,用去了第二堆的504千克后,两堆 煤所剩下的质量相等,两堆煤原来各有多少千克?举一反三 1、新民小学毕业班有200名学生,选出24名女生和男生人数的1 6 去参加数学竞 赛,剩下的男、女生人数相等,该校毕业班的男、女生各有多少名?

五年级奥数专题三:定义新运算

五年级奥数专题三:定义新运算(1) 关键词:运算四则四则运算定义奥数符号意义这些表示年级 我们已经学习过加、减、乘、除运算,这些运算,即四则运算是数学中最基本的运算,它们的意义、符号及运算律已被同学们熟知。除此之外,还会有什么别的运算吗?这两讲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这些新的运算及其符号,在中、小学课本中没有统一的定义及运算符号,但学习讨论这些新运算,对于开拓思路及今后的学习都大有益处。 例1 对于任意数a,b,定义运算“*”:a*b=a×b-a-b。 求12*4的值。 分析与解:根据题目定义的运算要求,直接代入后用四则运算即可。 12*4=12×4-12-4=48-12-4=32。 根据以上的规定,求10△6的值。 3,x>=2,求x的值。 分析与解:按照定义的运算, <1,2,3,x>=2,

x=6。 由上面三例看出,定义新运算通常是用某些特殊符号表示特定的运算意义。新运算使用的符号应避免使用课本上明确定义或已经约定俗成的符号,如+,-,×,÷,<,>等,以防止发生混淆,而表示新运算的运算意义部分,应使用通常的四则运算符号。如例1中,a*b=a×b-a-b,新运算符号使用“*”,而等号右边新运算的意义则用四则运算来表示。 分析与解:按新运算的定义,符号“⊙”表示求两个数的平均数。 四则运算中的意义相同,即先进行小括号中的运算,再进行小括号外面的运算。 按通常的规则从左至右进行运算。

分析与解:从已知的三式来看,运算“”表示几个数相加,每个加数各数位上的数都是符号前面的那个数,而符号后面的数是几,就表示几个数之和,其中第1个数是1位数,第2个数是2位数,第3个数是3位数……按此规定,得 35=3+33+333+3333+33333=37035。 从例5知,有时新运算的规定不是很明显,需要先找规律,然后才能进行运算。 例6 对于任意自然数,定义:n!=1×2×… ×n。 例如 4!=1×2×3×4。那么1!+2!+3!+…+100!的个位数字是几? 分析与解:1!=1, 2!=1×2=2, 3!=1×2×3=6, 4!=1×2×3×4=24, 5!=1×2×3×4×5=120, 6!=1×2×3×4×5×6=720, …… 由此可推知,从5!开始,以后6!,7!,8!,…,100!的末位数字都是0 所以,要求1!+2!+3!+…+100!的个位数字,只要把1!至4!的个位数字相加便可求得:1+2+6+4=13。所求的个位数字是3。

对应法、图示法解分数应用题

对应法、图示法解分数应用题 一、夯实基础 对应法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解题方法,我们在分析分数除法应用题时,大都建立 在“量”与“率”对应的基础上。 在分数的复合应用题中,根据题目中的已知量,找出和已知量对应的分率,就可以求出单位“1”量。 图示法就是用线段图(或其它图形)把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表示出来,它可以形象地、直观地反映分数应用题中的“对应量和对应分率”间的关系, 二、典型例题 例1.学校买来一批图书,放在两个书柜中,其中第一个书柜中的图书占 这批图书的58 100 ,如果从第一个书柜中取出32本,放到第二个书柜中,这时两 个书柜的图书各占这批图书的1 2 ,求这批图书共有多少本? 分析 :从第一个书柜取出32本放在第二个书柜中,第一个书柜少了32本,但是两个书柜的总本数不变,可以将总本数看作单位―1,则第一个书柜减少32 本后,本数占总本数的分率由原来的58%减少到1 2 ,所以32本正好和第一书柜 原来的分率和现在的分率的差相对应,这样可以用除法算出单位1的量,也就是 这批图书的总数。 解:32÷(58100 -1 2 )=400(本) 答:这批图书共有400本。 例2.有两根蜡烛,一根长8厘米,另一根长6厘米。把两根都燃掉同样长 的一部分后,短的一根剩下的长度是长的一根剩下的3 5 。每段燃掉多少厘米? 分析:这两根蜡烛长度的差没有变。两根蜡烛都燃掉同样长的一部分,燃烧前与 燃烧后的长度都相差8-6=2(厘米),2厘米相当于所剩的长的一段的1-35 =2 5 。 解:(8-6)÷(1-3 5 )=5(厘米) 8-5=3(厘米) 答:每段燃掉3厘米。 例3.一桶油第一次用去1 5 ,第二次比第一次多用去20千克,还剩下22千 克。原来这桶油有多少千克? 分析与解: 从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出:这桶油的千克数×(1-15 -1 5 )=20+22 则这桶油的 重量为:(20+22)÷(1-15 -1 5 )=70(千克)。 答:原来这桶油有70千克。 例4.小华看一本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 8 还多21页,第二天看了全书的

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典型解法的和复习

一桶油第一次用去5 1 ,第二次比第一次多用去20千克,还剩下22千克。原来这桶油有多少千 克 [分析与解] 从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出:这桶油的千克数×(1-51-5 1 )=20+22 则这桶油的千克数为:(20+22)÷(1-51-5 1 )=70(千克) 一堆煤,第一次用去这堆煤的20%,第二次用去290千克,这时剩下的煤比原来这堆煤的一半还多10千克,求原来这堆煤共有多少千克 [分析与解] 显然,这堆煤的千克数×(1-20%-50%)=290+10 则这堆煤的千克数为:(290+10)÷(1-20%-50%)=1000(千克) 量率对应是解答分数应用题的根本思想,量率对应是通过题中具体数量与抽象分率之间的对应关系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量率对应常常和画线段图结合使用,效果极佳。) 练习题 ※一堆煤,第一次用去这堆煤的20%,第二次用去290千克,这时剩下的煤比原来这堆煤的一半还少10千克,求原来这堆煤共有多少千克 缝纫机厂女职工占全厂职工人数的 20 7 ,比男职工少144人,缝纫机厂共有职工多少人 解题的关键是找到与具体数量144人的相对应的分率。 从线段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出女职工占 207,男职工占1-207=20 13,女职工比男职工少占全厂职工人数的2013-207=103,也就是144人与全厂人数的10 3 相对应。全厂的人数为: 144÷(1-207-20 7 )=480(人) 菜农张大伯卖一批大白菜,第一天卖出这批大白菜的31,第二天卖出余下的5 2 ,这时还剩下240 千克大白菜未卖,这批大白菜共有多少千克 [分析与解] 从线段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出240千克的对应分率是第一天卖出31后余下的(1-5 2 )。则第一天 卖出后余下的大白菜千克数为: 240÷(1- 5 2 )=400(千克) 同理400千克的对应分率为这批大白菜的(1-3 1 ),则这批大白菜的千克数为: 400÷(1-3 1 )=600(千克)

小学五年级奥数练习题(2)及 参考答案

小学五年级奥数练习题(2)一、口算: 127+24+76 = 7.93+(2.8-1.93)= 7736-473+73= 27.39-(7.39-10)= 38.68-(4.7-2.32)= 二、用简便方法计算: 1、0.7×1.3+0.7×26.7 2、1999+199.9+19.99+1.999 3、7.9×25+31×2.5 4、4.79-0.775-1.225 5、49000 ÷125 6、6×0.16+0.6×26.4 7、75000÷125÷15 8、2435×111 9、6.8×101 10、0.25×12.5×3.2 11、5.6+2.38+0.62+4.4 12、5.6×16.5÷0.7÷1.1 一、填空题: 1、4.52+0.61+1.39+6.48 = 2、5.826+(4.174-1.5)= 3、52.3-2.81-9.19= 4、7.2×0.125 = 二、用简便方法计算: 1、176.2+348.3+42.47+252.5+382.23 2、3.6×3.3+3.2×6.6 3、0.12×86.4+1.136×12 4、4.05+4.08+4.11+…+7.02 5、(6.4×7.5×8.1)÷(3.2×2.5×2.7) 6、4.65×32+2.5×46.5+0.465×430

7、378.63-5.72-78.63-4.28 8、15.37×7.88-9.37×7.38+1.537×21.2-93.7×0.262 平均数应用题 1、有3个人的平均身高是1.66米,而另外7人的平均身高是1.59米。那么这10个人的平均身高是多少米? 2、设有ABC三个数,其中A和B的和是200,A和C的和是150, B和C的和是160,求A、B、C这三个数的平均值。 3、五(1)班有50人,其中女生20人,在期中考试中,女生的平均成绩是85分,男生的平均成绩是80分,求五(1)班全体学生的平均成绩。 4、女生的人数是男生的一半,男生的平均体重是41千克,女生的平均体重是35千克,全体学生的平均体重是多少千克? 5、A、B、C、D四个数,每次去掉一个数,将其余3个数求平均数,这样算了4次,得到以下4个数:45、60、65、70,问原来四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 6、某次外语考试,赵、钱、孙、李、周五人的平均分数比孙、李、周三人的平均分少4分,赵、钱两人的平均分是75分,求五人的平均分

五年级奥数专题-不规则图形面积计算

五年级奥数专题-不规则图形面积计算 不规则图形面积计算(1) 我们曾经学过的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菱形、圆和扇形等图形,一般称为基本图形或规则图形.我们的面积及周长都有相应的公式直接计算.如下表: 实际问题中,有些图形不是以基本图形的形状出现,而是由一些基本图形组合、拼凑成的,它们的面积及周长无法应用公式直接计算.一般我们称这样的图形为不规则图形。 那么,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及周长怎样去计算呢?我们可以针对这些图形通过实施割补、剪拼等方法将它们转化为基本图形的和、差关系,问题就能解决了。 一、例题与方法指导

例1 如右图,甲、乙两图形都是正方形,它们的边长分别是10厘 米和12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思路导航: 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甲、乙两个正方形面积之和减去三个“空白”三角形(△ABG 、△BDE 、△EFG )的面积之和。 例2 如右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6厘米,△ABE 、△ADF 与四边形AECF 的面积彼此相等,求三角形AEF 的面积. 思路导航: ∵△ABE 、△ADF 与四边形AECF 的面积彼此相等, ∴四边形 AECF 的面积与△ABE 、△ADF 的面积都等于正方形ABCD 的13 。 在△ABE 中,因为AB=6.所以BE=4,同理DF=4,因此CE=CF=2, ∴△ECF 的面积为2×2÷2=2。 所以S △AEF=S 四边形AECF-S △ECF=12-2=10(平方厘米)。 例3 两块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三角板,直角边分别是10厘米和6厘米。如右图那样重 合.求重合部分(阴影部分)的面积。 思路导航: 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中 ∵AB=10 ∵EF=BF=AB-AF=10-6=4, ∴阴影部分面积=S △ABG-S △BEF=25-8=17(平方厘米)。 例4 如右图,A 为△CDE 的DE 边上中点,BC=CD,若△ABC (阴影部分)面积为5平方厘米. 求△ABD 及△ACE 的面积. 思路导航: 取BD 中点F,连结AF.因为△ADF 、△ABF 和△ABC 等底、等高, B C

用对应法解应用题

用对应法解应用题 一、教学目标 用对应法解应用题是指利用题目中给定的量所对应的数量关系去求解未知量,这样的问题经常出现在生活中,关键是要找到对应关系,有的对应关系没有直接给出,需要进一步的求解,有的时候还需要借助画图帮助理解,这样类型的题目可以培养学生发现数量关系式,从而使问题又复杂变简单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发现基本数量关系式 三、教学过程 例题讲解: 1.某学校新收一批住校生,学校启用15间宿舍还有34人没住处,启用21 间宿舍后学生不但都住进去了,有一件宿舍还能再住进去2人,这批学生共有多少人? 分析:用15间宿舍——还有34人没处住 用21间宿舍——还能再住2人 解答:21-15=6(间) 34+2=36(人) 36÷6=6(人) 21×6-2=124(人)或15×6+34=124(人) 2.有白、红、黑三种颜色的球,白球和红球共有15个,红球和黑球共有18个,黑球和白球共有9 个,问:三中球各多少个? 分析:白球数+红球数=15 红球数+黑球数=18 黑球数+白球数=9 ①+②+③ =2×(白+红+黑)=15+18+9=42 →白+红+黑=42÷2=21 ④ 解答:根据 ①④ :黑=21-15=6(个) 根据 ②④ :白=21-18=3(个) 根据 ③④ :红=21-9=12(个) 3.为了测量一口井的深度,同学们想用长绳吊一重物的方法,将绳子3折时,绳子比井深长出6米,当他们将绳子4折时,则绳子比井深长出2米,你能算出井深与绳子的长度吗? 分析:绳子3折——井深的3倍+多出6米的3倍 绳子4折——井深的4倍+多出2米的4倍 解答:井:(6×3-2×4)÷(4-1)=10米 绳子:10×4+2×4=48米

(完整版)五年级奥数平均数练习题.doc

平均数问题 1、一辆货车从甲城开往乙城,每小时行60 千米, 12 小时到达乙城,又顺原路返回,返回时每 小时行 40 千米,求这辆货车往返一次的平均速度。 2、食品商店进了两种水果糖,甲种水果糖每千克12 元,共 40 千克,乙种水果糖每千克8 元,共 60 千克,为了便于销售,将这两种水果糖混合成什锦水果糖,每千克价格应怎 样定? 3、甲乙丙丁四个数,每次去掉一个数,将其余三个数平均,这样计算四次,得到50、 38、 52、 46,求四数的平均数。 4、王宏同学期中考试语文84 分,外语 90 分,常识80 分,体育76 分,音乐86 分,美术 82 分,数学成绩比七科平均成绩高12 分,求数学分数和七科的平均分数各是多少? 5、某六个数的平均值是60,若把其中一个数改为90,平均值变为70,求这个数是多少?

6、有 40 个数的平均数是36,若划去其中两个数,划去的两个数的和是110,那么剩下的 数的平均数是多少? 7、甲数是 240,乙数比甲数的 3 倍少 30,丙数比乙数的 2 倍少 180,求这三个数的平均数。 8、四年级 A 班有学生 50 人,男女生各 25 人,一次数学测验,全班同学平均分为85 分, 如果男女分开计算,女生比男生的平均分高 2 分,男女生的平均分各是多少? 9、一次外语测验,甲乙丙三位同学的分数分别是89、83、80,丁的外语成绩比甲乙丙丁四 人的平均成绩高 6 分,求丁的外语成绩多少分,四人的平均成绩多少分? 10、有甲、乙、丙、丁、戊五个数,甲是86,乙比五个数的平均数少9 ,丙是 89,丁比五个数的平均数多4,戊比丁多2,求戊是多少?

小学五年级数学小数点乘除法计算练习题合集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期计算练习题集 列竖式计算 2.14-0.9= 0.75-0.38= 3-2.25= 1.57+ 3.43= 18.54-9.9= 36×99= 3.24÷0.24= 22.8÷3= 5.98÷0.23= 19.76÷5.2= 3.81÷7= 32÷42= 246.4÷13= 2.17÷0.7= 5.3+6.7= 0.25×0.046= 0.396÷1.2= 0.756÷0.36= 15.6×13= 0.18×15= 0.025×14= 3.06×36= 3.84×2.6= 5.76×3=7.15×22= 90.75÷3.3= 3.68×0.2= 16.9÷0.13= 1.55÷3.9= 3.7×0.016= 13.76×0.8= 8.8 ×9.5= 8.4×1.3= 6.4×0.5= 4.48×0.4= 0.042×0.54= 0.76×0.32= 2.52×3.4= 1.08×25= 4.8×0.25=10.1÷3.3= 10.75÷12.5= 3.25×9.04= 12.5×8.8= 0.43×0.28= 6.45×0.73= 3.08×0.43= 1.5×26.7= 5.22÷29= 5.98÷0.23= 19.76÷5.2= 18.72÷3.6= 62.4÷2.6= 0.544÷0.16= 1.44÷1.8= 11.7÷2.6= 19.4÷12= 5.98÷0.23= 19.76÷5.2= 10.8÷4.5= 21÷1.4= 8.84÷1.7= 6.21÷0.03= 1.89÷0.54= 0.51÷0.22= 7.1÷2.5= 1.998÷0.54= 1.28÷0.16= 2.1÷0.4= 2.56÷3.2= 50.18÷3 8.6= 4.68÷7.5= 14.7÷0.07= 5.4÷0.15= 124.8÷0.24= 23.4÷5.85= 25.2÷6= 34.5 ÷15= 1.8÷12= 24÷15= 1.8÷12= 6.3÷14= 72÷15= 14.21÷7= 1.26÷18= 43.5÷29= 18.9÷27= 1.35÷15= 28.6÷11= 20.4÷24= 3.64÷52= 15.6÷12= 328÷16= 1.35÷27= 7.65÷0.85= 1 2.6÷0.28= 35.4×4.2= 0.042×0.54= 0.76×0.32= 5.22÷29= 18.72÷ 3.6= 0.25×0.046= 2.52×3.4= 1.08×25= 4.67×0.9= 5×2.44= 1.666×6.1= 9.432×0.002= 5.6× 6.5= 4.88×2.9= 5.61×4.3= 8.9×2.4= 5.5×55= 9.77×0.02= 1.384×5.1= 8.78×83=

六年级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典型解法的整理和练习

1、分数应用题类型总结 第一类、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已知单位“1”,用乘法。 “是”“比”“占”后面是单位1,已知单位“1”,用乘法。 “是比占”相当于“=” “的”相当于“×” 例1: 已知甲数是乙数的53,乙数是25,求甲数是多少? 甲数 = 乙数 × 53 即25×5 3=15 1.(1)某校有男生240人,女生是男生的 6 5,女生有多少人? 第二类、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未知单位“1”,用除法。 “是”“比”“占”后面是单位1,未知单位“1”,用除法。 “是比占”相当于“=” “的”相当于“×” 例: 甲数是乙数的5 3,甲数是15,求乙是多少? 甲 = 乙 × 53 即:15÷5 3=25 1、果园里有桃树120棵,桃树的棵数是梨树的4 1,果园里有桃树多少棵? 第三类、两步乘除 此类型的题是第一第二类题目综合运用,一般要经过两步才能得到答案。 1、A 、小明有图书48本,小芳的图书是小明的6 5,小利的图书是小芳的43,小利有图书多少本? 分析:这种类型的题目要倒着分析,从问题开始分析。 思路:a 、看问题求小利有图书多少本; B 、小利的图书是小芳的3/4; 从ab 看,如果知道小芳的图书本数,即可求出小利有多少本图书,小芳的图书是单位‘1’,小利图书=小芳图书×1/4,从题目看,小芳的图书本数没有直接给出,现在还不能求出小利的图书本数,接着看题目。 C 、小芳的图书是小明的5/6; 如果知道小明的图书本数即可求出小芳的图书本数,小明的图书是单位‘1’,小

芳图书=小明图书×5/6,随之可求出小利的图书本数; D 、最后,彩蛋来了,“小明有图书48本” 有了这个条件,根据c 可求出小芳的图书本数,根据b 可求出小利图书本数。 看明白了吗?从问题开始分析,根据条件一步步得到答案,像柯南找破案一样,很酷吧。自己尝试做一下吧 B 、小利有图书45本,小芳的图书是小明的65,小利的图书是小芳的4 3,小明有图书多少本? 2、A 、果园里有桃树80棵,梨树的棵树是桃树的 169,又是苹果树的32 15,果园里有多少棵苹果树? B 、果园里有桃树45棵,桃树的棵数是梨树的 169,苹果树的棵数是梨树的2017,果园里有多少棵苹果树? 第四类、比单位“1”多或者少,已知单位“1”. 甲比乙多几分之几,已知乙,求甲。 甲=乙×(1+几分之几) 1、商店运来一批水果,其中苹果有180kg,梨比苹果多9 1,苹果多少千克? 2、林场有400棵杨树,槐树的棵数比杨树多8 1,林场有多少棵槐树? 甲比乙少几分之几,已知乙,求甲。 甲=乙×(1-几分之几) 6、某校有男生240人,女生比男生少6 1,女生有多少人?

小学五年级奥数题50道及答案

1、25除以一个数的2倍,商是3余1,求这个数.[4] 2、学校今年绿化面积1800平方米,比去年的绿化面积的2倍还多40平方米,去年绿化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 3、洗衣机厂今年每日生产洗衣机260台,比去年平均日产量的2.5倍少40台,去年平均日产洗衣机多少台? [3] 4、化肥厂用大、小两辆汽车运47吨化肥,大汽车运了8次,小汽车运了6次正好运完,大汽车每次运4吨,小汽车每次运多少吨? [3] 5、一匹布长36米,裁了10件大人衣服和8件儿童衣服,每件大人衣服用布2.4米,每件儿童衣服用布多少米? 6、甲车每小时行48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6千米,两车从相距12千米的两地同时背向而行,几小时后两车相距272千米? [4] 7、饲养场共养4800只鸡,母鸡只数比公鸡只数的1.5倍还多300只,公鸡、母鸡各养了多少只? 8、哥哥和弟弟的年龄相加为35岁,哥哥比弟弟大3岁,哥哥和弟弟各多少岁? [4] 9、甲、乙两车同时从相距528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6小时后相遇,甲车每小时比乙车快6千米,求甲、乙两车每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10、小张买苹果用去7.4元,比买2千克橘子多用0.6元,每千克橘子多少元? [4] 11、学校图书馆购买的文艺书比科技书多156本,文艺书的本数比科技书的3倍还多12本,文艺书和科技书各买了多少本? [4] 12、甲有书的本数是乙有书的本数的3倍,甲、乙两人平均每人有82本书,求甲、乙两人各有书多少本. [4] 13、一只两层书架,上层放的书是下层的3倍,如果把上层的书搬60本到下层,那么两层的书一样多,求上、下层原来各有书多少本.[4] 14、有甲、乙两缸金鱼,甲缸的金鱼条数是乙缸的一半,如从乙缸里取出9条金鱼放人甲缸,这样两缸鱼的条数相等,求甲缸原有金鱼多少条.[4] 15、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去时每小时行60千米,比计划时间早到1小时;返回时,每小时行40千米,比计划时间迟到1小时.求甲乙两地的距离.[5] 16、同学们种向日葵,五年级种的棵数比四年级种的3倍少10棵,五年级比四年级多种62棵,两个年级各种多少棵? 17、电视机厂生产一批电视机,如果每天生产40台,要比原计划多生产6天,如果每天生产60台,可以比原计划提前4天完成,求原计划生产时间和这批电视机的总台数.[5] 19、一把直尺和一把小刀共1.9元,4把直尺和6把小刀共9元,每把直尺和每把小刀各多少元? 20、甲、乙两个粮仓存粮数相等,从甲仓运出130吨、从乙仓运出230吨后,甲粮仓剩粮是乙粮仓剩粮的3倍,原来每个粮仓各存粮多少吨? 21、甲、乙两堆煤共100吨,如从甲堆运出10吨给乙堆,这时甲堆煤的质量正好是乙堆煤质量的1.5倍,求甲、乙两堆煤原来各有多少吨? 22、甲仓存粮32吨乙仓存粮57吨以后甲仓每天存人4吨,乙仓每天存人9吨,几天后乙仓存粮是甲仓的2倍? 23、两根电线同样长短,将第一根剪去2米后,第二根长是第一根的1.8倍,原来两根电线各长多少米? [4] 24、一批香蕉,卖掉140千克后,原来香蕉的质量正好是剩下香蕉的5倍,这批香蕉共有多少千克? 25、小明去爬山,上山花了45分钟,原路下山花了30分钟,上山每分钟比下山每分钟少走9米,

小学五年级数学计算题大全

25-5x =15 79y +y =80 42x +28x =140 80+5x =100 7x -8=6 5x +35=100 53x -90=16 2x +9x =132 18y -8=100 6x -45=9x -81 3x -1=8 5x +35x =100 7x +5、3=7、4 30÷x +25=85 1、4×8-2x =6 7(x -2) =2x +3 18×(x -2) =270 12x =300-4x 5 3 x +2、4x =6 3、5:x =5、4:2 6×3-1、8x =7、2 1、8x -x = 2、4 x 10=8 .05.2 17-5x =2、4+5 1 3 4x =5 2.1 x - 41x =8 3 x - 41=8 3

12、6× 65 -2x =8 53×21-x =5 1 3 2 x +50%=42 4x -13=31 4、5+8x =2 127 2x +4、3×3=2 114 x ×(1- 83)=3 21 1、6:x = 52:10 3 3x -16×3=102 4x +7、1=12、5 0、3x -2=9、1 131-x =89、2 3 1 :0、25=80%:x 43-21x =5 1 43x -21x =5 1 (900-x):(700-x)=3:2 x: 4 3 =12、3 43:5 3 =x:12 x - 72x =4 3 70%x + 5 1 x =3、6 25%+10x = 5 3 5x - 215×3=7 5 3x ÷ 4 1 =12 2×(x -2、6) =8 3475-1999 248+198 2843-598 724-298

六年级分数的应用题及详细答案完整版

六年级分数的应用题及 详细答案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六年级分数的应用题 1、一缸水,用去1/2和5桶,还剩30%,这缸水有多少桶? 2、一根钢管长10米,第一次截去它的7/10,第二次又截去余下的1/3,还剩多少米? 3、修筑一条公路,完成了全长的2/3后,离中点16.5千米,这条公路全长多少千米? 4、师徒两人合做一批零件,徒弟做了总数的2/7,比师傅少做21个,这批零件有多少个? 5、仓库里有一批化肥,第一次取出总数的2/5,第二次取出总数的1/3少12袋,这时仓库里还剩24袋,两次共取出多少袋? 6、甲乙两地相距1152千米,一列客车和一列货车同时从两地对开,货车每小时行72千米,比客车快 2/7,两车经过多少小时相遇? 7、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贵160元,其中裤子的价格是上衣的3/5,一条裤子多少元? 8、饲养组有黑兔60只,白兔比黑兔多1/5,白兔有多少只? 9、学校要挖一条长80米的下水道,第一天挖了全长的1/4,第二天挖了全长的1/2,两天共挖了多少米还剩下多少米 分数应用题的答案: 1、分析:用去1/2和5桶,还剩30%,可以理解为,5桶所占的分率为1-1/ 2-30% (从单位1中去掉1/2和30%),当然,也可以画线段图来理解。 所以列式为:5÷(1-1/2-30%) 2、分析:第一次截去它的7/10,第二次又截去余下的1/3(题中的7/10的 单位1为“它”也就是一根钢管10米,1/3的单位1是第一次截去后余下的钢管的长度,两个分数的单位1不相同,所以要统一单位1,即都转化为这根钢管的几分之几),显然,“第一次截去它的7/10”不用再转化了,重点是“第二次又截去余下的1/3”转化为第二次截去了这根钢管的几分之几,解决了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用转化法解分数应用题

用转化法解分数应用题 一、导入性训练。 1、(1)东方制衣厂女工人数是男工人数的4倍,男工和女工一共200人,问男、女工各有多少人? (2)东方制衣厂男工人数和女工人数的比是1︰4,男工和女工一共200人,问男、女各有多少人? (3)东方制衣厂男工人数比女工少4 3 ,男工和女工一共200人,问男女工各有多少人? 2、部分量与总量之间转化 (1)李明看一本故事书,第一天看全书的74,第二天看余下的5 3 ,这时还剩下全书的几分之几? (2)一个工厂有甲、乙、丙、丁四个车间,甲车间是其它车间的和的3 1 ,乙车间是其它车间和的52,丙车间是其它车间和的6 1 ,问丁车间占四间车间总和的几分之几? (3)某修路队修一天路,三天修完,第一天修全长的4 1 ,第二天与第三天的比是3︰4,第三天修全长的几分之几? 3、分数与比之间的转化 (1)甲数是乙数的53 ,我们可以做多少种转化? (2)男生人数的43等于女生人数的32 ,男、女生人数之比是多少? (3)甲数是乙数的32,丙数是甲数的7 4 ,求甲︰乙︰丙=? 二、解题训练: 例1、有一批货物,第一天运走总数的 4 1 ,第二天与第一天所运货物的比是6︰5,还剩下450吨,问这批货物共有多少吨? 例2、某工厂生产一批面粉,分三次运出。第一次运出的比总数的4 1 还多100袋,第二次运出的是第一次的 4 3 ,第三次运出95袋,这批面粉共有多少袋? 例3、甲、乙、丙、丁四人合钱捐给希望工程,结果甲捐的是另外三个人总数的一半,乙捐的是另外三人总数的 31,丙捐的是另外三个人总数的4 1 ,丁捐了91元,问甲、乙、丙、丁共捐多少元? 同类练习: 1、修路队修一条路,第一天修全长的 5 1 ,第二天与第一天所修路程的比是5︰4,还剩下220米没有修,这条路全长有多少米? 2、肥皂厂生产一批肥皂,分三次运出,第一次运出总数的3 1 还多200箱,第二次运出的是第一次的 5 3 ,第三次运450箱,问这批肥皂共有多少箱? 3、某工厂有三个车间,第一车间的人数是第二、第三车间人数和的一半,第 二车间的人数是第一、三车间人数和的3 1,第三车间有105人,求该厂工人总数? 4、甲、乙、丙、丁四个队合修一段路,甲修的是其余三个队和的3 1 ,乙队修 的是其余三个队和的52,丙队修的是其余三队和的6 1 ,丁队修了9千米,问这一 段路全长多少千米? 5、修路队三天修完一条路,第一天修全长的31,第二天修余下的5 2 ,已知第二天比第三天少修24米,问这条路共多少米?

小学数学五年级奥数综合练习题(含答案)

小学数学五年级奥数综合练习题(含答案) 一 、 填一填(每空5分,共5×10 = 50分) 1. 要砌一个面积为132米2的长方形大花坛,长方形的边长以米为单位,且都是自然数,这个花坛的周长最少是 46 米. 2. 小丸子有一盒彩球,按3个黄球、2个红球、4个粉球、2个篮球的顺序排列,发现看到这排球的的尽头是一个粉球.已知这排球不超过300个,这盒球最多有 295 个. 3.任取两个自然数做差后再在乘上它们的积,结果是能否是690069? 不能 (填能或不能). 4.元旦前夕,同学们相互送礼物。每人只要接到对方礼物就一定回赠礼物,那么送了奇数件礼物的人数是 偶数 (奇数或偶数). 5. 有一个展览会场如右图所示,共有16个展室,每两个相邻的展室之间都有门 相通,问 不能 (填能或不能)从入口进去,不重复地参观完所有的展室后 从出口出来。 6. 有一个袋子里装着许多玻璃球.这些玻璃球或者是黑色的,或者是白色的.假设有人从袋中取球,每次取两只球.如果取出的两只球是同色的,那么,他就往袋里放回一只白球;如果取出的两只球是异色的,那么,他就往袋里放回一只黑球.他这样取了若干次以 后,最后袋子里只剩下一只黑球.请问:原来在这个袋子里有 奇数 个黑球.(在 上填“奇数”或“偶数”) 7. 如果一个自然数N 的各个位上的数字和是2345,那么这个自然数最小是 {2609 599...9个 . 8.小丸子和她的朋友4个人去郊游,照相时必须有一个人给其她3个人拍照,共有 24 种拍照情况. 9.如图(1),对相邻的两格内的数同时加上1或同时减去1叫做一次操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计算专项练习题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计算专项练习题 三、解方程 9.2x+1.5x=32.1 4x+3×0.7=6.5 四、列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0.27×1.3= ★2.7÷0.45= 五、考考你:7.8×99+3.9×2 五年级计算专项练习题(六) 一、口算题 9×0.4= 4.5×0.1= 15×0.4= 8.89+0.1=0×25.4= 二、简便计算 7.3×99 (1.25+2.5) ×8 9.42×10—94.2×0.9 三、解方程 2(x-0.5)=1.6 四、列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1.05× 2.4= 11.28 ÷1.6= ★0.99÷1.8= 五、考考你:(1.9-1.9×0.9)÷(3.8-2.8) 五年级计算专项练习题(七) 一、直接写得数 1.6÷0.08= 0.39÷3.9= 1.2-0.02= 3.7+4.2= 1.8×0.5= 15-5.7= 二、脱式计算 (4.5×9.9+5.5×9.9)×2.8 1.58÷[20-(5.4+6.7)] 2.4×1.5+3.6÷1.5

三、解方程 75.9-9.8+4X=66.14 (16+X)×8=624 四、文字题 30减去9.5与4.7的和,所得的差除以0.79,商是多少? 一个数的3倍减去16.2,得到的差是25.8,这个数是多少? 五、简算 3.4×12.5+6.6×12.5 4.3×9.9 五年级计算专项练习题(八) 一、直接写得数 2.5×0.4= 2.5×0= 25÷10= 2.5÷2.5= 0÷2.5= 3.5÷3.5= 二、脱式计算 3.61÷(7.2—5.3)×25 0.27×99+0.27 三、解方程 2X-2.8+1.2=4.3 5.5X-1.3X=12.6 四、文字题 一个数的4倍与这个数的一半的和是22.5,求这个数。 7.5与1.6的积减去什么数的4倍等于2.4。 10.7减去0.2乘4.58的积,差是多少?

六年级数学用转化法解分数应用题

六年级数学用转化法解分 数应用题 Modified by JEEP on December 26th, 2020.

第3讲转化法解题(1)专题简析 1、红星小学一、二年级人数占全校学生总人数的1 4 ,三、四年级人数占其他年级总人 数的1 3 ,五、六年级共240人,全校共有学生多少人 2、食堂买来土豆、茄子、青椒三种蔬菜。土豆的质量占其他两种蔬菜质量的1 3 ,茄子 的质量占其他两种蔬菜质量的2 5 ,买来的青椒共26千克。食堂买来三种蔬菜共多少 千克 3、某幼儿园的小朋友做手工,红花的朵数占蓝花、黄花总朵数的2 3 ,蓝花的朵数占红 花、蓝花总朵数的1 6 ,黄花做了16朵,这个幼儿园的小朋友一共做了多少朵 典型例题2(限时15分钟) 某小学声乐组女生人数占总人数的5 8 ,增加了2名女生后,女生人数占总人数的 2 3 ,该小学声乐组原来有多少名学生举一反三 1、五(6)班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5 11 ,本学期转进1名男同学后,男生人数占全班人 数的13 28 。全班现在有学生多少人 2、某小组同学一起做风车,小明做的风车数量占该小组风车总数的1 5 ,他又做了3 个,这时他做的风车数量占该小组风车总数的2 7 ,该小组原来一共做了多少个风车 3、书架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数的本书占总数的3 7 ,如果上层增加7本,则占总数的 1 2 ,书架上原有多少本书典型例题3(限时15分钟)

有两堆煤共1764千克,用去第一堆的1 4 ,用去了第二堆的504千克后,两堆煤所剩 下的质量相等,两堆煤原来各有多少千克举一反三 1、新民小学毕业班有200名学生,选出24名女生和男生人数的1 6 去参加数学竞赛,剩 下的男、女生人数相等,该校毕业班的男、女生各有多少名 2、甲、乙两仓库共有粮食95吨,现从甲仓库运走它的2 3 ,从乙仓库运走它的40%,那 么乙仓库余下的粮食是甲仓库余下粮食的2倍,甲、乙仓库原来各有粮食多少吨 3、甲、乙、丙三人原来共有存款2980元,后来乙又存了700元,甲取了380元,丙取 了自己存款的1 3 ,现在甲、乙、丙三人存款数之比为532 ::,问三人原来各有存款 多少元 典型例题4(限时15分钟) 粮库储存的大米是面粉的7 8 ,大米运走20%后,储存的面粉比大米多12吨,粮库 原存有大米、面粉各多少吨举一反三 1、四(3)班的男生人数是女生的 9 10 ,转走 1 9 的男生后,女生比男生多6人,四(3) 班原有男、女生各多少人 2、食堂买来青菜和萝卜,萝卜的质量是青菜的3 5 ,吃掉了 1 3 的萝卜后,青菜比萝卜多 60千克,食堂买来青菜和萝卜各多少千克 3、甲、乙两堆煤,甲堆的质量是乙堆的5 6 ,甲堆运走它的 1 4 后,乙堆比甲堆多45吨, 甲、乙两堆煤原来各有多少吨典型例题5(限时15分钟) 杨树、柳树共200棵,杨树的1 4 比柳树的 1 10 多22棵,杨树、柳树各有多少棵 举一反三 1、白兔和黑兔共48只,白兔的1 4 比黑兔的 1 5 多3只,白兔、黑兔各有多少只 2、甲、乙两筐苹果共270千克,甲筐的1 6 比乙筐的 1 10 多5千克,甲、乙两筐各有苹果 多少千克 3、育才小学共有学生1480人,男生人数的1 8 比女生人数的 1 4 少40人,育才小学有男、 女生各多少人 典型例题6(限时15分钟) 三(1)班男生人数比全班总人数的3 7 多2人,并且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 13 15 。 三(1)班共有学生多少人举一反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