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分析(一)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分析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和滥用,抗微生物药物的治疗效果逐渐下降,对人类的健康和医疗工作产生了不利影响。
而住院患者由于身体虚弱、免疫力低下,往往面临更加严峻的感染风险,因此抗菌药物的使用对于住院患者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以期对提高临床抗菌药物的应用及管理水平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一、调查背景本次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了解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以便更好地评估我国临床抗菌药物使用的现状,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
调查对象主要是在当地多家公立医院住院的患者,时间跨度为2019年2月至2019年8月。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问卷共21个问题,包括基本情况、疾病信息、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等。
在调查完成后,我们对数据进行了收集整理和统计分析。
三、调查结果分析1. 住院患者基本情况分析调查结果显示,本次调查共收集到有效问卷564份,其中男性占比54.3%,女性占比45.7%。
年龄分布方面,18岁以下的患者占比3.2%,18至40岁患者占比34.0%,41至60岁患者占比40.0%,60岁以上患者占比22.8%。
而另一方面,职业方面,学生占比11.2%,工人占比4.1%,公务员/职员占比10.8%,自由职业者占比15.2%,其他职业占比58.7%。
这些结果表明本次调查的样本具有较高的代表性。
2.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分析调查结果显示,本次调查的住院患者中有85.8%曾经接受或正在接受抗菌治疗,其中男性占比54.7%,女性占比45.3%。
抗菌药物的种类则主要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等,其中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占比最高。
而在使用抗菌药物的原因方面,92.4%的住院患者表示医生开具了抗菌药物,只有7.6%的患者是自己要求使用抗菌药物的。
3.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的疗程、频次及疗效分析调查结果显示,目前住院患者在接受抗菌药物治疗时,常见的疗程为7天以下、7-14天、14天以上,分别占比23.0%、45.7%、31.3%。
住院病历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住院病历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蔡蕤临床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增加了细菌耐药性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诱导细菌耐药菌株不断产生、药物不良反应(A D R)增加,甚至发生二重感染…,因此,规范、合理应用十分重要。
分析2009年10月至2010年8月我院320例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2009年10月至2010年8月我院出院病历320份,患者性别、年龄不限,住院时间1~32d,平均10.5d。
其中手术科室病历179份,非手术科室病历141份。
对320例患者调查抗菌药物使用率、治疗性应用及预防性应用所占比例、使用抗菌药物的种类、联合应用、用药频率和时间、细菌标本送检等,依据《抗菌药物临床指导原则》等有关资料,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为合理使用、不合理使用。
1.2统计学方法:用Excel电子表格处理,用描述性分析方法进行频数和率的计算。
2结果本组320例,286例使用抗菌药物,占89.3%,其中治疗性应用174例,占54.38%,预防性应用112例,占35.O%;单用抗菌药物193例,占60.31%,二联抗菌药物81例,占25.31%,三联抗菌药物12例,占3.75%,累计使用2~3种抗菌药物者93例,占29.06%,共使用抗菌药物8类23种,依次为B一内酰胺类、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其他类;抗菌药物使用频次统计前5位依次为酶抑制剂+0一内酰胺类(28.1%),氟喹诺酮类(20.3%),头孢菌素类(19.1%),林可霉素及克林霉素类(10.6%),青霉素类(8.1%)。
药敏试验送检率非手术科室为21.28%,手术科室送检率为5.03%,阳性率为41.03%。
依照《抗菌药物临床指导原则》等评价合理用药132例,占41.25%,不合理用药154例,占48.13%。
3讨论据统计本组320例患者中抗菌药物使用率为89.3%,合理用药132例,占41.25%,不合理用药154例,占48.13%,与卫生部要求抗菌药物使用率<50%差距较大。
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总结分析

2022年第1季度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总结分析我院2022年第1季度抗菌药物使用及管理的阶段性评估如下:1.门急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统计分析
1.1统计表
1.2 折线图
2022年第1季度门急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统计分析
由表1.1、1.2可知,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2、3月高于规定的标准20%,月平均使用率为23.03%,未达标。
急诊抗菌药物使用率每月均低于规定的标准40%,月平均使用率为15.11%,达标。
2.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统计分析
2.1统计表
2.2折线图
由表2.1、2.2可知,住院抗菌药物使用率1月高于规定的标准60%,月平均使用率为63.11%,未达标。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每月均不达标,月平均使用强度为71.25DDDs,高于规定的标准40DDDs,因此,今后应加强对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考核与管理。
3.原因分析:
主要还是临床科室对抗菌药物的要求不够重视,虽经过多次培训,大部分医生还没有掌握抗菌药物的各项指标。
4.改进措施
药剂科将联合医务科加大对抗菌药物使用的督查和处罚力度,以提高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意识,使抗菌药物的各项指标达到标注。
药剂科
2022年4月10日。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及微生物标本送检情况调查分析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及微生物标本送检情况调查分析近年来,随着抗菌药物的大规模应用,耐药菌株的出现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关注。
由于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频繁,耐药菌株的发生率也相应增加。
因此,对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及微生物标本送检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共收集了1000例住院患者的相关数据,对患者的性别、年龄、科室、入院天数、病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以及微生物标本的送检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
首先,我们对患者的性别和年龄进行了统计。
结果显示,在100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占55%,女性患者占45%;而在不同年龄段中,60岁以上的患者占比最高,达到40%,其次是40-60岁的患者,占比为30%。
这表明老年人更容易出现需要住院治疗的疾病。
其次,我们对不同科室的住院患者进行了分析。
结果显示,内科患者占40%,外科患者占30%,其他科室患者占30%。
对于内科和外科患者来说,常见的住院感染疾病是呼吸道感染和尿路感染,而其他科室的患者如儿科、骨科等,常见的感染疾病则有差异。
接下来,我们对住院患者的入院天数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了分析。
结果显示,入院1-5天的患者中,有40%接受了抗菌药物治疗,而入院6-10天的患者中,抗菌药物使用比例上升至60%。
这说明入院时间的延长会增加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机会。
此外,我们还发现,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中,有50%以上使用的是广谱抗菌药物,比例较高。
最后,我们对住院患者的微生物标本送检情况进行了分析。
结果显示,虽然有40%的住院患者有感染症状,但只有20%的患者主动要求进行微生物标本的送检,且70%的感染部位是呼吸道和尿路。
这说明许多患者对微生物标本送检的认识还不够,提高患者的微生物标本送检率有助于对感染病原体的准确诊断,从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综上所述,本研究展示了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及微生物标本送检情况的调查分析结果。
结果提示我们应关注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尽量避免滥用广谱抗菌药物,提高患者的微生物标本送检率,为感染病原体的准确诊断提供依据。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分析住院患者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不仅取决于病情,而且往往受到工作地点、医疗保健体系等因素的影响。
本文旨在通过对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实证研究,深入了解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式,对某三级综合性医院的2018-2019年的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将调查样本分为抗菌药物使用组和非抗菌药物使用组,收集每组患者的基本情况(性别、年龄、病历号)、检查报告历史档案、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抗菌药物、用量、剂量、给药途径)等数据,之后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统计。
结果:共收集了390名住院患者的档案,其中抗菌药物使用组为243名,非抗菌药物使用组为147名,其中男性占207名,女性183名。
在性别分布上,抗菌组中男性占62.7%,女性占37.3%;非抗菌组中男性占66.4%,女性占33.6%。
抗菌组的住院时间平均为18.68天,比非抗菌组的11.12天多,表明抗菌药物的使用加重了病情,加重了患者的症状,增加了住院时间。
从抗菌药物使用模式来看,抗菌组中抗生素类药物使用比率较高,占64.9%,其次是抗真菌药物使用率23.1%,病毒抗药物用量较少,仅占12%。
药物用量方面,约有47.2%的抗菌药物使用量超标,部分患者进行了超剂量使用。
结论:本研究表明,抗菌药物的使用部分不合理,有一定的药物使用超量和抗生素滥用的现象存在,严重影响了药效质量,增加了抗药性的发生率。
因此,为改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保护住院患者权益,建议在医疗机构强化抗菌药物规范使用的监督,建立完善的药物使用评估制度,以支持临床医生及时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并特别注意抗菌药物用量和剂量以及抗生素滥用问题。
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总结【范本模板】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for commercial use2012年1月干部老年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总结一、住院病人用药情况分析1、抗菌药物使用率 1月共出院患者56人,其中使用抗菌药物的病历数为22份,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9.28%,等同于上级规定的不高于40%的比例。
2、青霉素药物使用的病历数为6份,占使用抗菌药物总病历数的27.2%.3、头孢类药物使用的病历数为10份,占使用抗菌药物总病历数的45。
45%。
4、大环内酯类药物使用的病历数为6份,占使用抗菌药物总病历数的27。
2%.5、喹诺酮类药物使用的病历数为4份,占使用抗菌药物总病历数的18。
18%。
6、氨基糖苷类药物使用的病历数为2份,占使用抗菌药物总病历数的9.09%。
7、碳氢霉烯类药物使用的病历数为5份,占使用抗菌药物总病历数的22.7%。
8、二联以上抗菌药物使用的病历数为10份,占使用抗菌药物总病历数的45。
45%,应用的抗菌指征和抗菌药物种类的选择均较正确合理,但存在1例用药时程过长。
综上所述,我科住院病人应用抗菌药物情况总体上看较为合理,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合格率为100%,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正在不断提高。
二、总结从病历的情况来对我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可以看出我科抗菌药物的使用日趋合理,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合格率为100%。
1月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9.28%,较去年同期下降了 1。
2 %,说明了我院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工作已制度化规范化,但存在1例用药时程过长,因此,提请各位临床医师注意遵循《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文件的规定,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降低细菌耐药率,以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的用药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2012年2月干部老年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总结一、住院病人用药情况分析1、抗菌药物使用率 2月共出院患者45人,其中使用抗菌药物的病历数为18份,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0%,等同于上级规定的不高于40%的比例。
普外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调查分析

普外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调查分析摘要:目的:分析我院患者外科住院时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规范的抗菌药物的应用和管理提供参考。
方法:随机抽样普外科,2012年12月,我院出院病例回顾性分析。
结果:400病历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2.5%,联合使用为49.2%,手术280例,全部应用抗菌药物,i类手术联合率11.0%;非手术的使用率为75.4%。
术前使用抗菌药物的0.5至2.0小时的范围内占6.1%;370例应用药物者,使用1d为2.2%,2d为2.7%;ⅰ类手术用药≥3天的98.3%。
结论:我院普外科抗菌药物的应用,有一些违规行为,通过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进行药物使用干预,可使药品的使用趋于规范。
关键词:普外科抗菌药物分析【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4-0306-01过多的抗菌剂,不正确的使用和滥用是比较常见的,不仅不会增加疗效,也引起不良反应的增加,增加医疗保健费用,更为严重的是细菌耐药性,难治性感染增加治疗的时间,抗菌药物的滥用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1]。
为了了解医院普外科住院病人抗菌药物,在普外科2012年12月的调查中,我们对医院出院病历400份的抗菌药物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对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和管理提供参考。
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1.1资料。
本文400例分析均选自我院2012年12月400例出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27例,女173例,年龄3d~83岁,平均年龄46.6岁,手术病例280人,未手术120人。
1.2方法。
通过调查的方式对400例出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包括病人的姓名,年龄,性别,诊断,手术是否,切口类型,药物名称,剂型,联合用药,住院时间,用药开始和结束的时间,用法,用量[2]。
2结果2.1抗菌药物使用类别。
使用抗菌药物共46种,共有9类,头孢菌素类14种、β-内酰胺类8种、青霉素类6种、喹诺酮类4种、硝咪唑类3种、碳青霉烯类3种、其他种类8种。
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情况及分析

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情况及分析引言:抗菌药物是一类重要的药物,被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以治疗和预防细菌感染。
然而,过度和不合理的使用导致了抗菌药物滥用的问题,引发了耐药菌株的出现。
因此,了解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情况,并进行分析是非常必要的。
1. 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范围抗菌药物包括抗生素和抗菌非抗生素药物两大类。
抗生素可进一步分为广谱抗生素和狭谱抗生素,具有不同的临床应用范围。
广谱抗生素适用于多种细菌感染,而狭谱抗生素则只能对特定的细菌效果显著。
2. 抗菌药物的常见临床使用情况(1)抗生素的常见使用场景:- 上呼吸道感染:流感、扁桃体炎等。
- 下呼吸道感染:肺炎、支气管炎等。
- 尿路感染:膀胱炎、肾盂肾炎等。
- 皮肤软组织感染:蜂窝织炎、脓肿等。
(2)抗菌药物的常见使用目的:- 治疗细菌感染:抗菌药物是细菌感染的主要治疗手段,可通过杀菌或抑制菌体生长来达到治疗目的。
- 预防细菌感染:手术前及术后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可降低手术感染率。
3. 抗菌药物滥用的现状抗菌药物滥用的现状令人担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未按临床需要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些患者或医务人员滥用抗菌药物,如未经医生指导擅自服用抗菌药物。
(2)临床使用的抗菌药物种类不合理:某些场景下使用广谱抗生素,而不选择狭谱抗生素,导致多种菌株产生抗药性。
(3)过度使用抗菌药物:一些医务人员存在过度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这不仅会增加患者的药物负担,还容易滋生耐药菌株。
4. 抗菌药物滥用的危害和影响抗菌药物的滥用给社会和个人带来巨大的危害和影响:(1)导致药物耐药性的提高:滥用抗菌药物易导致细菌对药物产生耐药性,出现耐药菌株。
这对临床治疗造成困扰,增加治疗难度。
(2)增加医疗成本:当大量的抗菌药物被滥用时,不仅会使医疗机构的药物成本增加,还可能增加治疗费用,给患者增加经济负担。
(3)破坏人体微生态平衡:滥用抗菌药物会扰乱人体内健康的菌群平衡,容易引发其他传染病和肠胃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分析(一)
【摘要】目的:通过对我院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现状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调查2006年6月全部出院病历资料,统计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并按抗菌药物的使用指征、名称、剂量、用法、疗程及药敏实验和细菌培养等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共有8类78个抗菌药物产品,其中,以头孢菌素类最多见,其次为喹诺酮类和青霉素类。
患者抗菌药物的平均应用率达76.90%,联合用药率达20.18%。
结论:目前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应用率较高,应引起重视。
【关键词】抗菌素.临床应用;头孢菌素.临床应用;住院患者
目前,抗菌药物是临床新品种最多,使用最广泛的一类药物,因不合理使用而导致的一系列问题日见突出,如耐药菌增多,院内感染发病率增高,医疗费用膨胀等〔1〕。
2004年8月,国家卫生部下发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对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提出了严格要求。
为了解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现状,本文分析了我院2006年6月的全部出院病历,现就回顾性调查分析情况,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我院所有临床科室2006年6月期间出院患者的所有病历,共计2571份。
1.2 调查方法
详细登记与统计2571份病历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住院科室、住院天数、出院诊断。
然后逐份查阅病历,对治疗记录单中长期医嘱及临时医嘱中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逐一统计记录,内容包括抗菌药物名称、剂量、用法、疗程及是否有病原学检查和药敏实验(局部用药、抗结核药及抗真菌药用药不计)。
2 结果
2.1 2571例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见表1。
表1 2571例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略)
2.2 抗菌药物使用类别见表2。
表2 各类抗菌药物使用人次及使用率排序(略)
2.3 抗菌药物使用品牌(化学名称为准)前20位排名
见表3。
表3 抗菌药物使用品种前20位排名(略)
3 建议
笔者通过分析认为,目前存在的抗菌药物使用过多过滥、抗菌药物应用指征不当、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时间过长、老年患者用药剂量过高4种现象,必须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3.1 严格掌握抗菌药物适应症,对每一类,每一种抗菌药物的抗菌谱及特点有充分的认识,做到对症用药;
3.2 加强抗菌药物选择的针对性,有条件时要做病原学检查和药敏试验,根据其结果,有的放矢地选择适宜的抗菌药物类别和品种;
3.3 提高抗菌药物对患者的针对性,根据患者的年龄、生理特点、病理特点,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品种和剂量,力求安全、经济、合理使用抗菌药物;3.4 进行本院细菌耐药情况监测,定期分析耐药趋势,结合抗菌药物用量的动态监测,随时进行品种调整,确保临床准确、有效地使用抗菌药物;
3.5 开展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及时发现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帮助患者正确认识不良反应,提高治疗依从性,并在临床用药时避免类似的不良反应发生〔1~3〕。
【参考文献】
〔1〕张蓓,方洁.抗感染药物联合应用调查与分析〔J〕.药学理论与实践,2004,1(1):14-16.
〔2〕徐潜.医院抗菌药物应用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12):14-16.
〔3〕杨,王芮.我院围手术期抗菌药使用情况的调查分析〔J〕.中国药师,2004,7(2):11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