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颗枸杞豆(教案)

合集下载

三颗枸杞豆(教案)

三颗枸杞豆(教案)

三颗枸杞豆(教案)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目的本课程旨在通过阅读和讨论小说《三颗枸杞豆》,让学生了解和感受生命的宝贵,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思考能力。

1.2 课程内容本课程将围绕小说《三颗枸杞豆》展开,包括故事情节、人物关系、主题思想等内容。

1.3 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讲授、讨论、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思考。

第二章:小说背景介绍2.1 作家简介介绍小说作者及其代表作品,让学生对作者有一定的了解。

2.2 作品背景介绍小说背景,包括时代背景、文化背景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说内容。

2.3 故事梗概简要介绍小说的故事情节,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第三章:人物分析3.1 主人公分析分析主人公的性格特点、行为动机等,让学生理解主人公的形象。

3.2 主要人物关系梳理小说中的人物关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

第四章:故事情节分析4.1 情节梳理详细分析小说的情节,包括冲突、高潮、结局等,让学生理解故事的发展过程。

4.2 情节解读对故事情节进行深入解读,引导学生思考故事背后的意义。

第五章:主题探讨5.1 生命宝贵探讨小说中生命宝贵的主题,引导学生珍惜生命。

5.2 人生价值分析小说中人物对人生价值的追求,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标。

5.3 道德观念通过小说中的道德冲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第六章:阅读理解练习6.1 选择题设计关于小说情节、人物关系和主题思想的的选择题,检验学生对小说内容的掌握程度。

6.2 简答题设计关于小说情节、人物关系和主题思想的简答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第七章:小组讨论7.1 分组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话题进行讨论。

7.2 话题选择话题包括小说中的情节、人物关系、主题思想等,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话题进行深入讨论。

7.3 讨论过程学生通过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促进思维的交流和思考能力的提升。

第八章:写作练习8.1 写作任务设计写作任务,要求学生根据小说内容,创作一个与小说主题相关的短文。

三颗枸杞豆教学教案优秀6篇

三颗枸杞豆教学教案优秀6篇

三颗枸杞豆教学教案优秀6篇《三颗枸杞豆》的教案篇一一、目标要求:1、继续学习写实文学和虚构作品的区别;2、了解课文倒叙、顺叙、补叙、插叙的写作方法及其作用;并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及层次结构;3、理解本文的深刻含义,珍惜时光,热爱生命,勤奋学习,永不放弃。

二、布置预习1、熟悉课文词语,把生字表上的词语在文中找出来,并注上拼音;2、默读课文,找出文中表示时间地点的词语,想一想文章的顺序是什么;3、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

三、具体步骤:(一)检查词语预习情况(二)导入课文有一句话这样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必定有一个成功的女人,其实每一个成功人士后面都有一个或者几个人,这些人可能成就斐然,也可能是个可悲的失败者,正是这么一个人,指引着他走上成功之路。

什么是成功?努力过了,奋斗过了,可以不必为浪费生命而后悔了,那就是成功。

至于能不能成就光辉伟大的事业,那是另一回事了。

(三)初步了解课文1、文中的我是作者吗?为什么?2、文章开头说我是一个植物学家,可主要内容写的是他小时候的一段经历,这种写法在写作上叫什么?(倒叙)根据这种叙述的特点,给本文划分段落。

板书一:3、第二部分是文章的主体,写了我和三叔的几次相遇?(2次)这一部分文章以什么为顺序来叙述故事的?(以事情的发展为序)根据这一点,给这一部分划分层次。

讨论发言。

(四)分析课文内容第一层:1、指名朗读。

思考:这时的我是个怎么样的孩子?(板书三:顽皮淘气,不爱学习,但很会观察事物,热爱大自然)2、这一部分可以不写吗?第二层:1、指名朗读,思考(1)三叔是个什么样的人?(2)在与三叔相遇的过程中,我的心理有怎样的变化?(3)说出这一部分的起因、经过、结果,并划分层次。

(4)他狡猾地一笑和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两名中的狡猾是什么意思?第三层:1、这一部分的起因与上一部分有什么不同?说明了什么?2、读37—47,试着画一幅三叔的画,并模拟三叔的语气向同学解说画的意义。

解说前的指点:(1)三叔此时的身体状况如何;(衰弱)(2)三叔的语气是怎样的(悔恨自责痛苦)(3)三叔的神态是怎样的?(凄然一笑、微微一笑、滴下泪水)4、听三叔解说的过程中,我有心理有怎样的变化?说明了什么?(悲伤————沉默)5、三叔为什么会这么痛苦?他的故事给我们怎样的教训?我有没有领悟到这一点?6、三叔为什么要对我讲这些?你理解他的用意吗?7、对话朗读48—54,体会三叔的感情,辨别太阳的含义。

《三颗枸杞豆》七年级语文教案

《三颗枸杞豆》七年级语文教案

《三颗枸杞豆》七年级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提高词汇量。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生命的意义;学习生字词。

2.教学难点:体会课文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邀请学生分享他们所了解的枸杞豆。

2.教师简要介绍枸杞豆的特点和功效。

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注意理解课文大意。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三、学习生字词1.教师带领学生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解释词语含义。

2.学生进行生字词练习。

四、分析课文结构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结构,分为几部分。

2.学生讨论每部分的内容和作用。

第二课时一、回顾上节课内容1.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上节课内容的掌握。

2.学生回答问题,巩固知识点。

二、深入分析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

2.学生讨论句子和词语的含义,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三、感悟生命1.教师提问:课文中的三颗枸杞豆分别代表了什么?2.学生回答问题,分享自己的感悟。

四、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

第三课时一、复习课文1.学生自主复习课文,加深理解。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二、写作训练1.教师给出写作题目:以“三颗枸杞豆”为题,写一篇作文。

2.学生进行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课堂讨论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写作心得。

2.学生相互评价,取长补短。

四、作业布置1.学生完成课后练习。

2.教师布置下一课的预习任务。

第四课时一、课堂检测1.教师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

2.学生回答问题,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

三、拓展延伸1.教师介绍一些关于生命的名言警句。

2.学生进行拓展阅读,提高自己的素养。

四、课后作业1.学生完成课后练习。

2.教师布置下一课的预习任务。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补充:1.生字词学习教师活动:挑选课文中的生字词,如“枸杞”、“蔓延”、“沮丧”等,通过图片、实物或动作演示帮助学生理解词义。

三颗枸杞豆(教案)

三颗枸杞豆(教案)

三颗枸杞豆(教案)第一章:课程引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三颗枸杞豆》故事的兴趣。

2. 帮助学生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和背景。

教学内容:1. 向学生简单介绍《三颗枸杞豆》的故事背景和主要情节。

2.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主人公和生活环境。

教学活动:1. 向学生播放《三颗枸杞豆》的预告片或故事简介视频。

2. 引导学生讨论故事中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关系。

教学评估:1.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

2.收集学生的提问和观点,了解他们对故事的理解。

第二章:分析故事情节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

2.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关键事件和情节发展。

2. 帮助学生理解主人公的内心变化和成长。

教学活动:1. 分组讨论故事中的关键事件和情节发展。

2.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主人公内心变化的看法。

教学评估:1.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分析能力。

2.收集学生的观点和见解,了解他们对故事的理解。

第三章:探讨主题意义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故事的主题意义。

2. 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价值观。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探讨故事中的主题意义和生活哲理。

2. 帮助学生理解故事中的善恶、生死等主题。

教学活动:1. 分组讨论故事中的主题意义和生活哲理。

2.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故事主题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评估:1.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思考能力。

2.收集学生的观点和见解,了解他们对故事主题的理解。

第四章:创意表达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2. 帮助学生通过艺术形式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通过绘画、表演等形式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2. 帮助学生发挥创造力,设计属于自己的枸杞豆故事。

教学活动:1. 分组进行艺术创作,让学生通过绘画或表演表达对故事的理解。

2.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成果,并解释其与故事的关系。

教学评估:1.观察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三颗枸杞豆(教案)

三颗枸杞豆(教案)

三颗枸杞豆(教案)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阅读和讨论小说《三颗枸杞豆》,使学生了解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考能力。

1.2 课程内容本课程将通过阅读小说《三颗枸杞豆》,使学生了解中国的家庭观念、亲情、友情、爱情等主题,学习中国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知识。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讨论、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小说内容,提高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第二章:小说背景介绍2.1 作家介绍介绍小说作者及其文学作品,引导学生了解作家的创作背景和创作风格。

2.2 小说背景介绍小说的历史背景、文化背景和社会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说的内容和主题。

2.3 小说情节概述概述小说的主要情节,引导学生对小说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第三章:小说主题分析3.1 家庭观念通过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关系和情节发展,引导学生探讨中国的家庭观念,如孝道、家庭和谐等。

3.2 亲情、友情、爱情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关系,探讨亲情、友情、爱情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第四章:小说人物分析4.1 主要人物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包括他们的性格特点、行为动机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物形象。

4.2 次要人物分析小说中的次要人物,探讨他们在小说中的作用和意义。

第五章:小说艺术特色分析5.1 语言特色分析小说的语言风格,如朴实无华、幽默风趣等,引导学生欣赏小说的语言美。

5.2 情节结构分析小说的情节结构,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帮助学生理解小说的叙事技巧。

5.3 象征手法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手法,如枸杞豆的象征意义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

第六章:阅读理解训练6.1 章节内容回顾回顾小说的相关章节内容,巩固学生对小说情节、人物、主题的理解。

6.2 阅读理解练习设计阅读理解题目,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检测学生对小说内容的掌握程度。

6.3 答案解析提供阅读理解题目的答案解析,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加深对小说内容的理解。

2023最新-教学设计《三颗枸杞豆》(优秀6篇)

2023最新-教学设计《三颗枸杞豆》(优秀6篇)

教学设计《三颗枸杞豆》(优秀6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牛牛范文为朋友们精心整理了6篇教学设计《三颗枸杞豆》,如果能帮助到亲,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教材情况篇一1.编排体系。

新教材以主题编排课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金色年华”与本单元“童年趣事”都是有关青少年成长的文章,为此,在教学中可将它们联系起来。

在上学期我们开展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走进图书馆搜集信息。

因此,在教学中可进一步练习资料的摘录、概括。

《三颗枸杞豆》知识点积累篇二八、《三颗枸杞豆》1、百草园和我的小树林有什么区别和相同?【1、都是我的乐园,都反映孩子喜欢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2、百草园和下文的三味书屋生活形成鲜明对比;小树林表明我贪玩,不珍惜时间,热爱大自然;为下文出现三叔和我的改变埋下伏笔。

】2、三幅画和三颗豆是什么意思?【1、三幅画代表三叔三个愿望:建筑师、作家、生物学家,下面三个0代表一事无成2、三颗豆代表:三叔生命终结;三个遗憾;也是一切事物的起点,寄予对我的热切希望,希望我抓住时间、生命。

】3、三叔为什么把手伸向空中,手里捏着豌豆花?【一个临死之人对生命的留恋,对生活的渴望、不舍,对未完成愿望的遗憾,悲伤。

】4、三叔仿佛没看见我,后面说,三叔已经看见我,是矛盾么?【不是,说明三叔此时眼中无物,生命即将终止的绝望,也对身外一切事物的冷漠。

】5、看到三叔后,我呆呆的站了一会儿,忽然感到很乏味?为什么,不是以前我很爱逃学的么?【我开始改变了。

呆呆说明我的思想被三叔的问题触动不够啦;乏味说明我对原来的乐园改变了看法,觉得人生其实还有比小树林更加重要的东西,也为下位的改变作了铺垫。

】6、三叔流泪为什么?【遇难而退,一生一事无成,没有补救机会,无限悔恨。

】7、为什么把太阳比作红色的车轮?【1、颜色,外形相似2、车轮滚滚向前代表时间、生命不会为人而停止,我们不可以浪费时间和生命。

三颗枸杞豆教案

三颗枸杞豆教案

三颗枸杞豆教案三颗枸杞豆教案(一)【教学目标】一、借助于文中描述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的语句,分析三叔的人物形象;二、理解“三颗枸杞豆”的内涵;3、明确本文所要的表达的“珍惜时间”的主题,鼓励自己珍惜时间,珍惜青春,尽力成才。

老师喜欢敢想敢说敢做的同窗(敢想:动脑筋想问题;敢说:勇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勇于发言,擅长发言;敢做:勇于尝试他人没有过的做法或方式解决问题),什么是敢想敢做?是何时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么?固然不是【教学重点】借助于文中描述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的语句,分析三叔的人物形象;【教学难点】理解“三颗枸杞豆”的内涵【教学步骤】一、导入:以保尔·柯察金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导入。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

它给予咱们只有一次。

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顾旧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这样在他临死的时侯就可以够说‘我已把我整个的生命和全数的精力都献给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二、整体感知,说说三叔的故事要求:请同窗们快速朗诵课文,以第一人称用几句简要的话说一说三叔的故事。

参考:三叔有着远大的理想(想做建筑师、想当著名作家、想成为生物学家),但都因为虚度年华,碰到困难就畏缩,半途而废,没有坚持,没有毅力,以致最后悔恨终生,用切身经从来感悟“我”,教化“我”,引导“我”。

(介绍教师节的由来)男:同窗们虽然知道有教师节这个为了老师的节日,但可能对教师节本身还不是很了解,下面就由我来介绍一下教师节的由来。

(看电脑)三、精读课文,品味三叔的人生。

要求:请同窗们再次跳读课文,找出三叔的语言、动作、神态,进行品析,说说:三叔是如何的三叔。

出示板书:的三叔(提示:在空格处填入适当的词语或短语,并能扣住三叔的语言、动作、神态来分析理由。

)学生阅读课文,自由讨论,自由发言。

参考:一、浪费时间(做事半途而废、没有毅力)的三叔:(1)这是我一生的成绩三个O。

(2)我之前老是忘记了去捉它,让它在我头顶上溜走了几千次、上万次,我仍然没有想到要抓住它。

三颗枸杞豆(教案)

三颗枸杞豆(教案)

三颗枸杞豆(教案)第一章:课程引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并关注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引发学生对枸杞豆的兴趣,了解其营养价值和功效。

1.2 教学内容引入话题:讨论身体健康和日常饮食的关系。

分享关于枸杞豆的知识和趣闻。

1.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学生们分享自己对健康饮食的了解和经验。

观看视频:播放关于枸杞豆的介绍视频。

第二章:枸杞豆的营养价值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枸杞豆的营养成分和营养价值。

2.2 教学内容介绍枸杞豆的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2.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学生们分享自己对枸杞豆的了解。

教师讲解:详细介绍枸杞豆的营养价值和功效。

第三章:枸杞豆的食用方法3.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了解并掌握枸杞豆的食用方法。

3.2 教学内容介绍枸杞豆的食用方法,包括煮粥、泡水、炖汤等。

3.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学生们分享自己对枸杞豆食用方法的了解。

教师讲解:详细介绍枸杞豆的食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第四章:枸杞豆的保健作用4.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枸杞豆的保健作用和适用人群。

4.2 教学内容介绍枸杞豆的保健作用,包括抗氧化、提高免疫力、改善视力等。

讨论枸杞豆适用的人群和不适宜的人群。

4.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学生们分享自己对枸杞豆保健作用的了解。

教师讲解:详细介绍枸杞豆的保健作用和适用人群。

第五章:课程总结与拓展5.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总结课程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拓展相关知识。

5.2 教学内容与学生一起总结课程内容,梳理枸杞豆的营养价值、食用方法和保健作用。

提出拓展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枸杞豆的相关知识。

5.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学生们分享自己对课程内容的总结。

提出拓展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第六章:枸杞豆的民间传说与传统文化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枸杞豆在民间传说中的地位和作用。

引导学生认识枸杞豆在传统文化中的意义。

6.2 教学内容分享关于枸杞豆的民间传说和传统文化故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颗枸杞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积累掌握“蹑手蹑脚”、“鲜为人知”、“著作等身”等词语的含义。

2.运用发现、批注、质疑、品读等方法读书。

从而理解富有哲理的句子的深刻内涵,并能学习细腻地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3.领悟三叔充满悲剧色彩的一生所赋予的启示。

【教学重点】
在学生运用批注、质疑等读书方法充分自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重点品评“我”与三叔的两次会面。

感受人物悲剧形象,理解语句深刻哲理。

【教学难点】
三叔与“我”的第二次会面的谈话,富有人生的启示。

该怎样理解?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奇思妙想
你的生命如果还剩下三天,你将会怎样度过?你的感想是什么?
感言:1、时间是宝贵的,我们一定珍惜时间。

2、生命的生命是不可以变化的,但是生命的宽度是可以靠自己的努力增加的。

3、世上没有后悔药… …
4、… …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解读,藏在“三颗枸杞豆”背后的关于“时光”的秘密。

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枸杞(gǒu qǐ) 蚱蜢(zhà měng) 叶鞘(qiào) 蹑(niâ)手蹑脚
烦躁(zào) 缝隙(xì ) 灯盏(zhǎn ) 半晌(shǎng)
花蕊(ruǐ) 擎(qíng) 叶脉(mài) 鲜(xiǎn)为人知
癌(ái)症腻(nì )味喃喃(nán) 殷(yān )红
2、结合文章内容,理解下面词语的含义。

1、蹑手蹑脚:形容走路时脚步放得很轻。

2、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

3、著作等身:著作堆叠起来和身体一样高。

形容著作很多
三、一读文章,读懂大意
1、从全文内容看,本文记叙的顺序是什么?这种顺序有什么好处。

2、文中共记叙了我和三叔的几次见面,对于每一次见面,分别概括一下。

3、划出文中对“我的乐园”的描写,并试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对百草园的描写作比较。

四、师生合作,明确答案
1、倒叙,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产生悬念,更能引人入胜,同时也可以避免叙述的平板和结构的单调。

2、初遇三叔:临死前的三叔对野豆角花的仔细观察。

再遇三叔:三叔画了三幅画向我诉说自己一生的教训、悔恨和对我的期望。

三遇三叔:三叔留给我的三颗
枸杞豆给“我”的启示。

3、比较鲁迅笔下的乐园和本文中“我”的乐园的异同。

相同:两处描写都表现出小孩子热爱大自然的天性以及探索自然的欲望。

不同之处:在文中的作用不同,鲁迅笔下的百草园主要是和枯燥无味的“三味书屋”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突出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束缚,文中“乐园”的描写则主要是突出儿时的我是一个贪玩、不爱学习的淘气鬼
五、再读文章,读出感受。

理论储备
批注法:有人说:“看一本书,如果一点意见都没有,就可以说,你没有好好看。

你好好看的时候,总会有意见的。

”请同学们边读、边想、边圈点、边批注。

批注的内容自由,既可以谈选材构思的妙处、也可以评表现手法的独特、更可以品词语运用的精彩,只要是自己个性化的理解,言语不在多少,尽可以批注到字里行间。

批注示例
①:“那时正值三月,春天几乎从山沟里溢出来了。

小树林的一切都散发出诱人的魅力。


一个“溢”字,生动地写出了三月的山沟春色无限。

正如“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也形象地写出一个淘气的孩子投身于自然后的兴奋。

②:文章采用倒叙的写法,追忆了“我”由一个淘气的孩子转变成为植物学家的人生经历。

③:文章题目新颖别致,三颗枸杞豆含义丰富。

批注示例(不同的太阳)
“这时,太阳快要西沉。

透过林隙,我看见它像一个红色的车轮,就要滚进西边的山沟里去了。


“前进的车辆,车轮总是滚滚向前的。

把太阳比喻成‘红色的车轮’,含有时间总是在不断流逝的意思。

”“红色的”是因为快要下山的太阳是红彤彤的。

“太阳能抓住吗?”我天真地问道。

“能!能呀!我以前老是忘记了去捉它,让它在我头顶上溜走了几千次,上万次。

我仍没有想到要捉住它!”
这里的太阳,实际上是指时间,指生命。

“捉住太阳”是指捉住时间,捉住生命,也就是抓紧时间学习、工作、生活… …
“把它一捉到手,就变了,变成了一个圆圆的金盘子,里面放满了五彩的宝石。

太阳的光芒都是从这些五彩的宝石上放射出来的,所以才这么亮。


太阳就能“变成一个圆圆的金盘子”是说生命就会变得有意义、有价值,就是像保尔所说的“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使自己活得有意义。

他忽然俯下身,用手捏住我的脸蛋。

我疼得差点儿叫起来,他一点儿滑觉察到我的痛楚,口里喃喃地说:“这也是太阳?这也是太阳!”
因为“我”还是个孩子,“我”生命的路还很长,“我”有的是时间,有的是希望。

划出文中三叔的语言,结合文章内容,理解三叔当时的心理活动,用有感情的朗读把你的理解表现出来,看谁理解得对,读得好!从而解密三叔最后的奇怪行为。

六、跳读文章,解密三叔
1、三叔语录之初遇
1).“一朵小野花。

”“你知道这朵花的名字吗?”
2).“真是一个粗心大意的孩子!”“唉,谁又不是这样呢?”
3).“仔细看看,仔细看看,时间已经不多了!”“时间不多了。

”“太迟了——”
读出情感
1)、“一朵小野花。

”“你知道这朵花的名字吗?”这句话要读得亲切些,力求表达三叔对小生命的热爱之情。

2)、“真是一个粗心大意的孩子!”“唉,谁又不是这样呢?”的朗读,要在语气中传达出淡淡的批评,以及些许的遗憾。

3)、“仔细看看,仔细看看,时间已经不多了!”语速放慢,语调沉稳,流露出对生命易逝的遗憾和不能珍惜时间的悔恨之意。

当读到“时间不多了”,“太迟了——”这两句话时,字字铿锵,感情抒发要更加强烈。

在初遇三叔中,三叔的话语中“仔细看看,仔细看看,时间已经不多了!”“可惜太迟了”是什么意思。

解密一:因为三叔知道自己快要离开人世了,所以看到这些自己曾经很熟悉的花、草,就产生了一种留恋人生但又包含无尽的遗憾的伤感。

2、三叔语录之再遇
身边的三叔忽然喊道:“太阳!”
“太阳能捉住吗?”我天真地问道。

“能!能呀!我以前老是忘记了去捉它,让它在我头顶上溜走了几千次,上万次,我仍没有想到要捉住它!”
“太阳里有火,一定很烫手吧?”我说。

“是呵,有点烫手,还得费点力气。

但把它一捉到手,就变了,变成一个圆圆的金盘子,里面放满了五彩的宝石。

太阳的光芒都是从这些五彩的宝石上放射出来的,所以才这么亮。


“他忽然俯下身,用手捏住我的脸蛋。

我疼得差点儿叫起来,他一点儿没有觉察到我的痛楚,口里喃喃地说:‘这也是太阳?这也是太阳!’”
品出味道
这一次相遇中,三叔画了三幅画并把太阳比成一个“金盘子” ,还把“我”说成是太阳,另外看到太阳下山,作出要捉住太阳的奇怪行为。

解密二:三幅画是三叔遗憾的一生的概括,这里包含着他的悔恨、痛心。

捉住太阳的动作集中体现了三叔对时间的留恋,而对我的行为则是把希望寄托在我身上,认为我还小还有希望。

3、三叔语录之第三次相遇
这一次并没有相遇,也没有任何话,只是三叔临终前托父亲带给我三颗枸杞豆,这一个行为是什么含义呢?
解密三:三颗枸杞豆就是三个0三叔在用他的经历告诫我一定要珍惜时间、抓住生命,不要重蹈他的覆辙,最后一事无成。

七、四读文章,质疑探究
1、三叔的悲剧不仅仅在于不珍惜时间,还在于他没有确立一个固定的目标,并且见异思迁,没有一种不怕吃苦、不怕失败的持之以恒的精神。

2、夸父是在奋斗中失败的,虽败犹荣,而三叔没有奋斗就失败了,称不上英雄,所以二者虽然都是悲剧命运,但并不完全等同。

八、合作探究,拓展迁移
实话实说节目录制现场
各位观众,大家好,我是实话实说的主持人小崔,今天我们谈的话题是“昨天、今天、明天”,请大家畅所欲言,争取收视率超过上期对“白云、黑土”的采访。

例:昨天,我在无知中荒废了无数的时间,收获的是两手空空和碌碌无为……今天……
在最后一分钟的时间里,请嘉宾作一个简单的总结,要求:用三个标点符号,概括一下“昨天、今天、明天”的自己,并作简要说明。

九、时间箴言
请你以“珍惜时间、珍惜生命”为话题写几句富有诗意与哲理的话,表达你对“时间与生命”的感悟。

十、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
祝所有的年轻朋友们,有一天你们在将来有一天总结自己人生的时候!会是......
陈继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