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作文教学教案
体验式快乐作文教学设计新部编版大全(5篇).pdf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体验式快乐作文教学设计大全(5篇)目录《写纸条》体验式作文教学设计 (2)《木头人》体验作文教学设计 (11)《闯关》体验作文教学设计 (16)《传悄悄话》体验作文教学设计 (20)《画鼻子》体验式作文教学设计 (22)《写纸条》体验式作文教学设计一、酝酿氛围今天,老师就和大家玩一个写纸条的游戏。
想玩吗?有意思的很呢!二、指导学生玩游戏(将全班分为四组)1、讲解游戏规则。
这个游戏方法很简单,我们每人发一张小纸条,第一组要求在纸上写谁的名字,,比如我和爸爸、刘备、猪八戒等等,第二组写在哪里,比如在教室、在北极、在诸葛亮的卧室等等,第三组写怎么样地,比如高兴地、兴奋地、悲伤地、愁眉苦脸地、心情郁闷地等等,第四组写干什么,比如抓起扫把画画、穿上十二套衣服跳劲舞等等。
大家写的内容越新颖、越离奇、越古怪越好——当然,我们也拒绝低级庸俗的内容。
谁最动脑筋,谁就最聪明最能干。
接下来,我们请同学分别从四个袋子里取出一张纸条组成一句话,大声读给大家听。
然后,我们要对这些句子评出最具创意奖和最幽默搞笑奖。
2、指导学生观察场面。
我们玩游戏感受到了快乐,要学会把这份快乐表达出来,与读者一起分享。
作为活动作文,一定要学会场面描写。
要把场面写好,就要求同学们在玩的过程中留心观察。
在这个活动中,有两个典型的场面,谁来说说,是哪些场面?第一个场面是同学们写纸条。
写纸条时,整个教室里的气氛怎么样,同学们是怎样写的?哪个同学是怎样写的?自己是怎样写的?想了些什么?第二个场面是读纸条。
谁是怎样读的?同学们听后有什么反应?有哪些表现特别典型的同学?他们有哪些动作、神态和语言?自己有什么反应,想了些什么?板书:写纸条的场面面:教室里的气氛,同学们是怎样写的。
点:典型人物——哪个同学是怎样写的?典型人物——自己是怎样写的,想了些什么?读纸条的场面哪个同学是怎样读的,读的内容是什么?面:同学们听后有什么反应?教室里的气氛怎样?点:典型人物——哪个同学的反应最突出,他有怎样的动作、神态与语言?典型人物——自己听后有什么反应,想了些什么?3、指导学生开展“写纸条”游戏。
体验型作文教学课堂教学实录教案教学设计

体验型作文教学课堂教学实录教案教学设计“体验型作文教学”课堂教学实录(一)导入放映自制课件:浸染生命意识咀嚼母爱情怀(幻灯片1)师:同学们,我们刚学完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一文,作者在文中表达了他对“生命”和“母爱”的真切体验,今天我们的作文指导课就围绕《我与地坛》来进行“生命”和“母爱”的再体验,从而浸染生命意识,咀嚼母爱情怀。
其实,写母爱也是对母亲生命的解读,所以我们把指导的重点放在体验“生命”上。
生命是一条亘古长流的河,生命是一首古老而年轻的歌。
古往今来,无数人用心灵和智慧来诠释生命,解读生命,史铁生就是如此。
(二)体验文本师:请同学们翻开《我与地坛》一文,回忆一下:荒芜但并不衰败的地坛使得由于残疾而想到死的他有了怎样的生命体验呢?生:“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地坛使他不再为自己的处境而痛苦,所以他决定活下来。
师:怎样活呢?生:园中到处都是生命的印迹:落日、雨燕、脚印、古柏、各种味道,这些都展现出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和人生必须有所作为的坚定信念。
师:母亲生前的爱又给了作者哪些生命体验呢?生:42页“母亲生前没有给我留下……愈加鲜明深刻。
”作者对母爱的感受是在母亲去世后才慢慢领略到的。
母亲在苦难的折磨中走完了她的生命历程,母亲的活法使作者在逆境中更加坚强。
(三)拓展文本体验师:这些是我们在《我与地坛》一文中感受到的史铁生对“生命”的体验,下面我们可以上网查找资料,看看别的作家是怎样体验“生命”的,从而丰富我们对生命的体验。
重点提示:查找生命意识浓郁的作家、作品,如刘亮程、毕淑敏等,体验感受他们浓浓的生命意识。
提供部分参考网址及有关内容。
(幻灯片2)散文家刘亮程,他会发现动物、昆虫、植物跟自己一样喜欢阳光,因为他意识到它们跟自己一样也是生命。
他会认为众生平等、万物一体。
他有这样一句特别感人的话:我们喜庆的日子,如果一只老鼠在哭泣,一只鸟在伤心流泪,我们的欢乐将是多么的孤独、尴尬。
体验作文 教学设计

体验作文教学设计标题:露营体验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体验大自然的能力,增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 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和自理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准备:1. 露营地点的确定:选择一个安全、干净、环境舒适的露营地。
2. 学生必备物品:帐篷、防潮垫、睡袋、背包、夜灯、食物、饮用水等。
3. 教师和领队准备工作:招募几位有经验的领队,熟悉露营知识和急救措施,确保活动的安全进行。
三、教学过程:第一天1. 教师介绍露营的目的和意义,鼓励学生亲身体验大自然的美妙,并提醒他们遵守规则和保持安全。
2. 教师带领学生讨论分工,分配技能。
例如,搭帐篷、采集木柴、准备食物等。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告诉他们这些技能在露营中是很重要的。
3. 学生们一起搭建帐篷,领导者指导学生们按照正确的步骤进行操作,并解答学生在操作中遇到的问题。
第二天: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活动,例如徒步、登山、寻找野生动物等。
带领领队和学生们一起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并讲解其中的科学知识。
2. 老师鼓励学生们观察植物、昆虫和鸟类等,并带领讨论他们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教师提问激发学生思考,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讲解露营中的安全知识,如防晒、防蚊虫叮咬、不随意离开等。
第三天:1. 教师带领学生们进行露营环境的清洁工作,让学生们认识到保持环境的重要性。
2. 学生们一起整理露营地,将垃圾分门别类地丢弃。
教师倾听学生对露营体验的感受,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快乐和困难。
3. 教师总结露营活动,强调团队合作、自理能力、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并进行学生的反思。
四、教学评价:1. 学生们的参与度和活动表现。
2. 学生们对大自然的认识和保护意识的提升。
3. 学生们在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中的表现。
4. 学生们对露营体验的反思和感受。
通过这次露营体验活动,学生能够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美妙,并增强了对环境的保护意识。
同时,学生们在参与活动中培养了良好的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自理能力和适应能力。
初中体验式作文教学教案

初中体验式作文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感受、体验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2. 培养学生用心感悟生活,用文字表达情感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生动的描绘、细腻的情感描写,提高作文质量。
二、教学内容:1. 体验生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参与生活。
2. 作文指导:选材、构思、表达。
3. 作文修改:语言、结构、情感。
三、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教师提前布置学生观察生活,收集素材。
2. 课堂导入: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生活中的有趣经历,激发学生对生活的感悟。
3. 作文指导:a. 选材:教师引导学生从生活中选择有价值的素材,强调真实、生动、有趣。
b. 构思: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作文构思,强调创新、独特、有新意。
c. 表达: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生动的描绘、细腻的情感描写,表达自己的感悟。
4. 作文写作: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进行现场作文。
5. 作文展示:学生将自己的作文展示给全班同学,大家互相评价、学习。
6. 作文修改: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提高作文质量。
四、教学评价:1. 学生作文的质量:内容是否真实、生动、有趣,结构是否合理,语言是否通顺。
2. 学生对生活的感悟程度:是否能够从生活中发现美好,用心去感受、体验。
3. 学生的参与程度:是否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主动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感悟。
五、教学总结:通过体验式作文教学,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作文,时时有作文。
培养学生用心感悟生活,用文字表达情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同时,也能够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
体验式作文教学案例(5篇范文)

体验式作文教学案例(5篇范文)第一篇:体验式作文教学案例体验式作文教学案例课题:笑态百出——人物神态描写训练【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体验,能够生动形象地刻画人物的笑态。
2、锻炼观察能力,体验快乐情感,激发写作情趣。
【教学设想】1、叶圣陶曾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
”联系学生生活,发掘作文资源。
2、创设一个笑的情境,让学生亲自感受并认真观察别人的笑,在老师的指导下,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笑的情态。
3、把指导重点放在对学生观察力的培养,情感的体验,思考的驱动,认识的提升和智慧的开发上。
4、整个设计力求从易到难,循序渐进,体现作文训练的层次性。
【教学过程】活动前:布置摘抄描写笑态的语句和成语;每人搜集一个小笑话。
活动中:(一)交代课时目标:通过观察和体验,能够生动形象地刻画人物的笑态。
(二)创设笑的情境:请同学来讲笑话。
1、一生上台讲笑话“阿蛋写信”一日,阿蛋听说老舅病了,便写了一封问候信。
平时阿蛋办事马虎粗心,遇到不会写的字便画个“O”代表其字。
信是这样写的(“O”读“蛋”)亲爱的老O(舅):听说你生O(病)了,我们一家希望你好好养O(病),等O(病)好了再下O(床)。
千万不要O(病)没好就下O(床),一定要等O(病)好了才可以下O(床)。
愿你好好养O(病),早日下O(床)!你的外O(甥)阿蛋老师叫暂停,提示:你能用一个词或成语来形容一下大家的笑吗?一生答:哄堂大笑开怀大笑一生答:前仰后合捧腹大笑你能用几句话描绘一下教室里的欢乐气氛吗?最好用上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找同学来描述)一生答:同学们个个笑得前仰后合,人仰马翻,整个教室就像一口沸腾的大锅。
笑声传出了教室,回荡在走廊上,校园里。
一生答:我们的笑声像波浪在教室里回荡,久久不能平静。
一生答:同学们都哈哈大笑,有的张着大嘴笑;有的眯着眼睛笑;有的捶着桌子笑;有的捂着肚子笑。
老师启发:能否衬托一下?一生答:笑声飘荡在校园里,感染了校园里的柳树,柳树也笑弯了腰,柳叶也赶来伴舞。
体验式作文教学设计

体验式作文教学设计《画鼻子》体验式作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在教室里和伙伴们一起做“画鼻子”的游戏,仔细观察伙伴们的神态、动作、语言。
2、写一篇短文,分几步把“画鼻子”的过程写清楚。
★教学重点难点1、分步骤有顺序地将“画鼻子”的过程写清楚。
2、写出游戏过程中伙伴的神态、动作、语言。
★教学准备:三毛的脸蛋图。
★教学过程一、游戏激趣,导入习作:认识他吗?(三毛)可是三毛的脸蛋上少了一样东西,大家找找。
(鼻子)今天老师要请同学来给三毛画鼻子,看谁画的鼻子的位置最准确。
二、参与游戏,指导观察(一)游戏要求与步骤:(1)选出一个同学,用头巾蒙上他的眼睛;(2)让他原地转三圈后朝前走;(3)走到黑板前用粉笔在画好的没画鼻子的三毛的人头像上添上鼻子。
(二)画鼻子,感受乐趣、、1、配上轻快的音乐,请一学生画鼻子,其余同学观察:老师是怎样为同学蒙上眼睛的?同学是怎样摸索着走到黑板跟前的?他把鼻子画在了什么地方?大家的反映是如何的?继而再请一位同学画鼻子,再观察有何不同之处。
可以按“首先……然后……再……接着……最后……”的顺序来说。
2、学生交流。
(三)整理思路,下笔成文1、诱导独立思考:游戏过程可分为游戏前、游戏时、游戏后三部分,想想每部分内容应该怎样安排?2、教师指导:(1)游戏前:简要地介绍游戏的时间、地点以及游戏的准备工作。
附例:今天下午,老师和我们做了一个游戏,叫画鼻子。
老师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三毛,脸胖胖的,圆圆的,嘴巴向上翘着,正咧着嘴冲我们笑呢!眼睛睁得很大在望着我。
老师高兴地对我们说:“同学们,你们看三毛长得这么可爱,但美中不足的是他的脸上少了一样东西,大家找找看。
”我们异口同声地说:“鼻子。
”老师说:“好,三毛缺了鼻子,不高兴了,我们这节课就是给三毛画鼻子,看谁画得最好。
”(2)游戏要求与步骤:(1)选出一个同学,用头巾蒙上他的眼睛;(2)让他原地转三圈后朝前走;(3)走到黑板前用粉笔在画好的没画鼻子的三毛的人头像上添上鼻子。
体验 作文教案

体验作文教案教案标题:体验作文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作文的定义和重要性。
2. 学生能够掌握作文的基本要素和结构。
3. 学生能够通过体验活动提高作文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1. 作文的定义和重要性。
2. 作文的基本要素和结构。
3. 通过体验活动提高作文写作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些与体验活动相关的素材,如图片、视频、音频等。
2. 准备一些作文题目和范文供学生参考。
教学过程:引入:1. 教师通过展示一些优秀的作文作品或讲解作文的定义,引起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和重视。
探究:2. 教师讲解作文的基本要素,如主题句、扩展句、结尾句等,并通过范例进行解释和示范。
3.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自主探究作文的结构和要素,并记录下自己的发现和问题。
实践:4. 教师组织体验活动,如参观博物馆、户外写生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并感受所见所闻。
5. 学生根据体验活动的内容,选择一个主题进行作文写作,要求包含基本要素和结构。
6. 学生互相交换作文,并进行互评和意见交流,提出改进建议。
总结:7.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体验活动对作文写作的影响和提高,并强调作文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8. 教师提供一些写作技巧和方法,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作文写作能力。
拓展:9.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进行更深入的作文写作实践,并可以参加作文比赛或展览。
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讨论和活动的积极性。
2. 学生对作文基本要素和结构的理解程度。
3. 学生作文的质量和改进程度。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优秀作文作品,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2. 学生可以参加写作培训班或参加写作社团,扩展自己的写作技能和经验。
教学反思:1. 教师在引入部分可以通过更生动有趣的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教师在实践环节可以提供更多的体验活动选择,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3. 教师在总结部分可以更加强调作文的实用性和应用场景,让学生更加重视作文的学习和提高。
小学趣味体验作文教案模板

年级:小学三年级学科:语文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趣味体验活动,激发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表达感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创新思维的习惯。
教学重点:1. 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素材,进行趣味体验。
2. 指导学生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生动形象地描述体验过程。
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克服写作困难,提高写作信心。
2. 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丰富作文内容。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
2. 体验活动材料,如画笔、彩纸、贴纸等。
3. 学生作文展示平台,如黑板、展示板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教师展示多媒体课件,以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生活中的趣味场景,激发学生兴趣。
2. 提问: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有趣的事情?想不想和大家分享?二、趣味体验活动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有趣的生活场景进行体验。
2. 教师提供体验活动材料,如画笔、彩纸、贴纸等。
3. 学生在体验活动中发挥创意,用画笔、贴纸等装饰自己的作品。
三、分享交流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体验过程和感受。
2. 教师引导学生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体验过程,如:“我看到……,我听到了……,我感受到了……”四、总结评价1. 教师对学生的分享进行点评,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2. 学生互相评价,互相学习。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回顾上节课的趣味体验活动,引导学生回忆体验过程中的精彩瞬间。
2. 提问:你们觉得这次体验活动有趣吗?为什么?二、作文指导1. 教师讲解作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如开头、结尾、段落划分等。
2. 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素材,运用上节课的体验活动内容进行写作。
三、写作实践1. 学生根据教师指导,进行作文写作。
2. 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写作过程中的问题。
四、作文展示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文,分享写作心得。
2. 教师和学生一起点评作文,总结写作经验。
五、总结1.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趣味体验对写作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验式作文教学教案
教学理念:
1、把作文和做人有机结合起来,使二者相得益彰。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发现很多学生考试的时候,有的落下题忘了做,有的不看要求,题目要求将错误答案划掉,他偏偏在正确答案上划对号,强调了很多次也不见成效。
针对这种情况,设计这么一个活动,让他们懂得粗心大意的危害性,改掉坏毛病,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认真做事的态度。
2、创设生活情景,再现生活真实,指导学生学会把心贴近生活,用心感受生活,并把这种对生活的体验表达出来,真正做到写真事,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达到“言为心声”的写作境界。
一创设生活情景,提供写作素材指导体验生活
师:知道今天老师们来我们班干什么吗?
生:那还用说,听课呗!
师:尽管你们很聪明,但是这次你们猜错了。
前几天我在网上找到一份据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题的试卷,是用来测试各国儿童的素质水平的,你是不是天才用它一测就成,所以也有人把它叫做“天才试卷”。
为了保证考试的公开、公正、公平。
我把校长和所有的语文老师都请来帮老师监考,希望同学们严守考场纪律。
下面我把考试需注意的我他说一下:1、试卷一共有20道题,但考试时间只有五分钟;2、
为了公平,卷子下发后必须等老师记时开始后才能打开;3、你一定要认真读题,严格按要求做,除字迹不清外什么也不允许问,记住了吗?
生:记住了!
二指导学生体验“生活”
请告诉老师,你现在心里有什么感觉?
生1:我心里太紧张了!觉得心都快跳出来了!
生2、我觉得很好奇也很刺激,我们从没做过什么“天才试卷”,能通过这样一份试卷判断出自己是不是天才,我看也是个不错的机会。
生3:老师,我很害怕,我平时成绩就不好,做“天才试卷”更没戏了,这么多老师来听课,我真害怕丢人现眼。
师:你在这么多老师面前敢说真话,我真佩服你!不过,你不应该失去信心。
只要你认真去做,你一定能得满分。
有没有信心?
生:有!
……
师:同学们刚才谈的感受多真实啊!老师希望你们在写作文时能把它生动地写出来,你们能做到吗?
生:能!
师:老师马上要开始计时了,你们都做好准备了吗?
师:时间到,请同学们把卷子翻过来放在桌子上。
你们
做完了吗?都没做完啊!谁来告诉老师,你刚才是怎么做题的?把你做题的感受谈谈。
生:我觉得题目倒是不难,只是题太多了,简直有些手忙脚乱,可还是没做完,我才做到第九题呢。
生2:我太紧张了,手都拿不住笔,连名字都写错了,觉得题不难就是想不起来。
生3:我觉得教室里的空气太严肃了,好象空气都停止了流动,连大家呼吸的声音都能听得见。
师:在这么紧张的气氛中你还能感觉到这一点,你对生活的敏感度太高了,老师真佩服你。
……
师:同学们把刚才参加考试的过程和考试的心理体验谈得很具体也很生动,如果写出来应该是很不错的文章,大家说,是不是啊?考试结束了,很遗憾的是大家都没能完成这份卷子,现在让我们回头看一下试卷吧。
请同学们大声读一下第一题,谁来读读最后一题?
生1:第二十题是“如果你已经读完了所有题目,请你只做第二题”
师:同学们,此时此刻,你心里有什么想法?请你大声告诉老师。
生2:老师,我终于明白了,这份试卷考的不是我们的知识多少、智力怎样,而是考我们的态度和习惯,这真是一
个惨痛的教训,我后悔死了。
生3:这真是一份天才试卷,出题的老师太高明了,他已经把我们都看透了。
生4: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这次考试,它将在我心里永远警钟长鸣。
感谢老师给了我这样一个机会。
……
师:大家能从这次考试中认识到这么深刻的道理,我非常高兴,老师的一番心血终算没有白费。
三指导学生习作
师:今天的考试有意思吗?要不咱们就——告诉老师,你们为什么这样愿意写?
生1:我想永远记住这个教训,告戒自己以后别再犯类似的错误。
生2:我也想提醒我的同学们,在学习上要养成好的习惯,要有一丝不苟的态度。
师:说得多好呀!这样我们这篇习作就有了一个明确的中心了大家动笔的时候一定要围绕这个中心来写。
再给习作取个名字吧?
生1:就叫《考试》,尽管这不是真考试,但是它却检验出了我们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我们都没有及格。
生2:还可以叫《一场别开生面的考试》或者《一场特殊的考试》,这样更突出了它的意义。
生3:我想取名叫《教训》。
生4:老师,这样的考试太让我感到惊奇了,从开始到最后我心里的惊讶一个接一个,我想干脆叫《啊!》算了,你看行不行?
师:同学们定的题目都很好。
大家看这篇习作可以分成几段?对,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最少可以分成三段,当然根据需要还可以多一些。
另外,对于习作内容的安排,要根据中心的需要分清详略,使别人读了你文章受到教育。
具体说,就是要把考试的过程写得翔实一些,把考场上的气氛、同学们的表现写出来,同时重点把自己参加考试的体验、感受真实地表达出来。
现在就让我们拿起笔来把我们所经历的一拨三折的考试写下来吧!
四学生习作,教师巡回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