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柏拉图和他的《理想国》资料.

合集下载

精选柏拉图的《理想国》主要内容简介与读后感心得体会

精选柏拉图的《理想国》主要内容简介与读后感心得体会

柏拉图的?理想国?主要内容简介与读后感心得体会柏拉图的?理想国?主要内容简介与读后感心得体会范文,欢送阅读点评!理想国简介?理想国?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Plato 公元前427-公元前347年〕重要的对话体哲学著作之一,2021年11月,被评为最具影响力的20本学术书。

柏拉图的理想国主要内容理想国被一般认为属于柏拉图的中期对话,本书分为十卷。

在柏拉图的著作中,不仅篇幅最长,而且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其哲学的各个方面,尤其对他的政治哲学,认识论等有详细的讨论。

?理想国?又译作?国家篇?、?共和国?等,与柏拉图大多数著作一样以苏格拉底为主角用对话体写成,共分10卷,其篇幅之长仅次于?法律篇?,一般认为属于柏拉图中期的作品。

这部“哲学大全〞不仅是柏拉图对自己此前哲学思想的概括和总结,而且是当时各门学科的综合,它探讨了哲学、政治、伦理道德、教育、文艺等等各方面的问题,以理念论为根底,建立了一个系统的理想国家方案。

理想国读后感心得体会我用心的读完了电子杂志版的?理想国?,感觉既有启发又有异议。

我没想到,我随意读的一本书,竟让我邂逅了这位古希腊大哲学家;我也没想到,正是他,让我从新对身边的很多东西有了新的认知;甚至让我对快乐,幸福,痛苦,善,正义,勇敢,激情,欲望,智慧,爱情等有了新的定义,而正是这些新的定义,让我多多少少地扫去了那些旧的理念,开始往另一条曲径去通幽,而且,因为我不是生活在两千多年前,我是个无神论者,读书笔记.我可以更真切的去选择我需要的,我不是格劳孔,总是赞成苏格拉底的,所以我同意,智慧是快乐的,正义是善的,欲望与激情是恶的,而理念与激情是追求智慧的最好组合,爱要是苏格拉底或伯拉图的似的爱,而勇敢需要好的智慧做伴,做正义的事,不做专制者……但我不赞成天堂与地狱会接纳好人与坏人,灵魂也不会脱离肉体而存在,更不会不朽,而且统治者不一定是哲学家,虽然他可能不是指我们现在的哲学家,但绝对不是最有智慧的人。

柏拉图的国家主义正义论理想国》的政治哲学解读

柏拉图的国家主义正义论理想国》的政治哲学解读

柏拉图的国家主义正义论理想国》的政治哲学解读一、本文概述《柏拉图的国家主义正义论理想国》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重要著作之一,这部哲学对话体作品对后世政治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旨在深入解读柏拉图在这部作品中所阐述的国家主义正义理论,探讨其对理想国的构想及其政治哲学意义。

本文首先将对《理想国》的主要内容进行概述,包括柏拉图的正义观、国家观念以及理想国的构建原则。

接着,文章将分析柏拉图如何通过哲学王统治、教育体制和社会分工等制度安排,实现国家的正义与和谐。

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将探讨柏拉图国家主义正义论的理论特色及其对后世政治哲学的影响。

通过对《柏拉图的国家主义正义论理想国》的深入解读,本文旨在揭示柏拉图政治哲学思想的内在逻辑和价值意义,为理解西方政治哲学传统提供重要视角。

本文也希望通过对柏拉图国家主义正义论的探讨,为当代政治哲学研究提供有益的启示和思考。

二、柏拉图国家主义正义论的哲学基础柏拉图的国家主义正义论深深植根于他的哲学思想之中,这一理念在《理想国》中得到了详尽的阐述。

柏拉图认为,国家的正义并非仅仅是一种法律或制度的体现,而是一种深层次的、源于人的天性和本质的伦理观念。

在柏拉图看来,国家的正义就是国家的三个阶层——治国者、卫国者和劳动者——各守其职、各安本分,形成一种和谐的社会结构。

柏拉图强调,每个人只能从事最适合自己天性的职业,这种天性由人的灵魂结构所决定。

根据柏拉图的理念,人的灵魂由三部分构成:理性、勇气和欲望。

理性代表智慧,勇气代表勇敢,欲望代表节制。

在理想国中,治国者、卫国者和劳动者分别代表这三种品质。

治国者凭借智慧治理国家,卫国者以勇敢保卫疆土,劳动者则以节制搞好生产。

这三个阶层各自履行自己的职责,互不干涉,形成了一种和谐的社会秩序。

柏拉图认为,正义就存在于社会有机体各个部分间的和谐关系中。

这种和谐关系的实现,依赖于每个人对自身天性的认识和遵循。

在理想国中,每个人都专注于自己的本职工作,不试图干涉他人的事务。

《理想国》复习资料

《理想国》复习资料

1.日喻日喻通过功能的相似性来阐发善的理念对于物质世界(可见世界)和精神世界(可知世界)所体现出的本体性。

2.洞喻①洞穴代表可见世界,洞外代表可知世界,囚徒代表人类的状态。

从洞穴走向洞外即是从可见世界上升到可知世界;②当有人从洞穴走出,实现了“灵魂的转向”,发现了善和真理后,却可能因为洞穴中人的无知而视为是异端。

3.灵魂回忆说灵魂在堕入肉体之前,就具有对理念的认识,因受到肉体的玷污,把原有的认识忘掉了。

以后灵魂借助于个别事物的刺激,通过感觉的诱导,将忘记了对理念的认识回忆起来。

因此,认识就是”回忆”。

4.四主德①智慧:少数人具有治理整个国家的知识;②勇敢:由教育培养而成的信念;③节制:一种好秩序或对某些快乐与欲望的控制;④正义:做自己的事情,各安其位,各司其职。

由前三项推出最后一项“正义”,正义高于以上三者。

5.四线段喻 P28①四线段喻所阐释的是:存在和认识的结构,即两个世界、两种认识;②现实世界(可见世界)产生意见(想象和信念),理念世界(可知世界)产生真理(理智和理性)。

6.“苏格拉底囚徒”①洞穴代表可见世界,洞外代表可知世界,囚徒代表普通人类的生活状况,即没有受过教育、没有被启蒙的,沉湎于感性世界;②囚徒被拉出洞穴的过程类似于通过教育获得启蒙的过程。

7.理念 P28①“理念”,出自动词idein(看),引申为理智的对象,思想的对象;②所谓“理念”,是通过人的理性抽象得出的具体事物所具有的共同的普遍性;③不是主观的,是客观的,是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识而独立存在的。

8.柏拉图的女性主义观(一)内容:①男女具有同样的天赋,可以从事同样的职业,为此要接受同样的教育;②妇女与儿童公有。

(二)真实目的:①希望优秀女性在保留其生育能力的同时变得如同男性一样;②为了扩充护卫者和实现护卫者阶级的优生;③具有阶级取向,非针对所有女性;④妇女儿童成为公共财产;⑤为了实现国家的团结与和谐。

(三)评价进步意义:在那个贬低女性地位的时代,柏拉图能提出男女禀赋相似的主张,赋予女性以平等的教育权利,让女性接受与男性同样教育,思想上的革新是值得称赞的。

理想国(简)

理想国(简)

《理想国》一、《理想国》简介《理想国》又译作《国家篇》、《共和国》等,与柏拉图大多数著作一样以苏格拉底为主角用对话体写成,共分10卷,其篇幅之长仅次于《法律篇》,一般认为属于柏拉图中期的作品。

这部“哲学大全”不仅是柏拉图对自己前此哲学思想的概括和总结,而且是当时各门学科的综合,它探讨了哲学、政治、伦理道德、教育、文艺等等各方面的问题,以理念论为基础,建立了一个系统的理想国家方案。

二、《理想国》目录第一章财产公道节制及以上三者之敌对问答中之人物第二章个人国家教育第三章教育中之艺术第四章财产贫困善德第五章婚姻哲学第六章政治哲理第七章教育之实在与影响第八章四种政治第九章正当之政治与不正当之政治二者之乐趣第十章生活之酬报三、《理想国》节选第二章个人国家教育苏:我来告诉你:我想我们可以说,有个人的正义,也有整个城邦的正义。

阿:当然。

苏:好!一个城邦是不是比一个人大?阿:大得多!苏:那么也许在大的东西里面有较多的正义,也就更容易理解。

如果你愿意的话,让我们先探讨在城邦里正义是什么,然后在个别人身上考察它,这叫由大见小。

阿:这倒是个好主意。

苏:如果我们能想象一个城邦的成长,我们也就能看到那里正义和不正义的成长,是不是?阿:可能是这样。

苏:要是做到了这点,我们就有希望轻而易举地看到我们所要追寻的东西。

阿:不错,希望很大。

苏:那么,我们要不要着手进行?我觉得这件事非同小可,你可要仔细想想。

阿:我们已经考虑过了。

干吧!不要再犹豫了。

苏:那么很好。

在我看来,之所以要建立一个城邦,是因为我们每一个人不能单靠自己达到自足,我们需要许多东西。

你们还能想到什么别的建立城邦的理由吗?阿:没有。

苏:因此我们每个人为了各种需要,招来各种各样的人。

由于需要许多东西,我们邀集许多人住在一起,作为伙伴和助手,这个公共住宅区,我们叫它作城邦。

这样说对吗?阿:当然对。

苏:那么一个人分一点东西给别的人,或者从别的人那里拿来一点东西,每个人却觉得这样有进有出对他自己有好处。

柏拉图《理想国》简介

柏拉图《理想国》简介
3、“柏拉图是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任务之一,他的哲学是有世界历 史地位的创作之一,他从产生起直到以后的各个时代,对于文化 和精神的发展,曾有过极为重要的影响。” ——黑格尔
《理想 国》的 历史地 位及影

对西方哲学的影响 对基督教文化的影响
对西方政治学伦理学和空想共 产主义的思想的影响
对后世西方教育思想的影响
主要内容
一、《理想国》的执笔时间 二、 关于《理想国》的译名的沿革 三、 《理想国》 的写作背景 四、《理想国》的文体 五、 《理想国》的人物介绍 六 、《理想国》的主题 七、 《理想国》的结构 八、《理想国》的影响
《理想国》的执笔时间
四种观点:
(1)杜姆勒和何尼姆等人认为,《理想国》是经历了一个很长的 时期,断断续续完成的。
2前两卷由此认为该书不是一次执笔完成的而是断断续续完成的鲍兰茨认为在现存的理想国之前在公元前或年曾存在最早的理想国由此可推测现行的理想国是修订后的第二种本子的理想国比较一致的观点
柏拉图《理想国》简介
《理想国》是柏拉图思 想成熟中期的最著名的一部代 表作。这部著作是标志形成他 的哲学体系的集大成之作,也 是他的思想从早期、中期至晚 起演进中的承前启后之作。
比较一致的观点:《理想国》不是断断续续完成的。以公
元前375年为中点,或上溯或下推若干年为宜。
关于《理想国》译名的沿革
《理 想国》
的写 作背

一、当时正处于古希腊城邦奴隶制 从繁荣走向衰落的时期,尝试过的 各种政体皆不能解决各种层出不穷 的矛盾。
二、科学文化大发展。
《理想国》的文体
柏拉图的“对话”
(2)泰勒推断《一理想国》可能在柏拉图由西西里回雅典创建 “阿卡得穆”学园之前就写成了。

《理想国》内容

《理想国》内容

《理想国》内容
《理想国》是柏拉图的一部重要著作,以对话形式阐述了一个理想国的构建和治理。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通过苏格拉底与格劳孔、色拉叙马霍斯、阿德曼托斯等人的对话,描述了一个理想的国家蓝图。

他借苏格拉底之口,探讨了正义的本质,认为正义是国家的基石,一个理想的国家应该以正义为原则来构建。

柏拉图认为,一个理想的国家应该由哲学家来领导,因为哲学家是最有智慧和正义感的人。

他主张国家应该分为三个阶层:统治者、守卫者和生产者。

统治者负责制定和执行国家的法律和政策,守卫者负责保卫国家,生产者则负责从事生产活动。

此外,柏拉图还探讨了节制、勇敢、睿智、正义等美德的重要性,认为这些美德是构建理想国的关键要素。

同时,他也强调了教育和品德在国家建设中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良好的教育和品德培养,才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总的来说,《理想国》是一部探讨理想国构建和治理的哲学著作,对于理解柏拉图的哲学思想和政治理念具有重要意义。

《理想国》简介

《理想国》简介

《理想国》简介《理想国》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347年)重要的对话体著作之一。

一般认为属于柏拉图的中期对话,本书分为十卷。

在柏拉图的著作中,不仅篇幅最长,而且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其哲学的各个方面,尤其对他的政治哲学,认识论等有详细的讨论。

内容简介《理想国》又译作《国家篇》、《共和国》等,与柏拉图大多数著作一样以苏格拉底为主角用对话体写成,共分10卷,其篇幅之长仅次于《法律篇》,一般认为属于柏拉图中期的作品。

这部“哲学大全”不仅是柏拉图对自己前此哲学思想的概括和总结,而且是当时各门学科的综合,它探讨了哲学、政治、伦理道德、教育、文艺等等各方面的问题,以理念论为基础,建立了一个系统的理想国家方案。

※伦理道德思想在《理想国》中苏格拉底驳斥了色拉叙马霍斯的正义观“正义是强者的利益”并与格老孔一起通过精神助产术的方式找寻真正的正义。

柏拉图在城邦的起源中找到了正义的答案。

他认为正义有大小两种。

大正义是城邦的正义,其实就是城邦体制赖以建设的伦理根据或原则,是城邦国家的体制伦理。

《理想国》中有一段明白的表述:“我们在建立我们这个国家的时候,曾经规定下一条总的原则。

这条原则就是:必须每个人在国家里执行一种最适合他天赋的职务”(433A),他还进一步说:正义乃是每个人只做自己的事,不改做也不兼做别人的事(433B,434A)。

具体来说,柏拉图认为正义首先是社会或国家的三个阶层各守其职、各司其事、互不干扰时便有了正义,从而也就使国家成为争议的国家。

所谓的三个阶层即是统治者、武士与农民、商人。

柏拉图把国家分为三个阶层:受过严格哲学教育的统治阶层、保卫国家的武士阶层、平民阶层。

他鄙视个人幸福,无限地强调城邦整体、强调他一己以为的“正义”。

在柏拉图眼中,第三阶层的人民是低下的,可以欺骗的。

他赋予了统治者无上的权力,甚至统治者“为了国家利益可以用撒谎来对付敌人或者公民” .柏拉图认为人的灵魂由理性、激情、欲望三部分构成,正义的人必须由理性统治激情,由激情抑制欲望。

理想国的主要内容

理想国的主要内容

理想国的主要内容《理想国》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创作的哲学著作,内容包含了关于理想国的构想、对于正义和道德的探究等方面的思考。

它是一部思想深刻的哲学巨著,通篇贯穿着柏拉图的思想体系,对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与未来发展,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理想国》的第一部分是“窥见”,柏拉图在这里阐述了他对理想国的构想。

他认为,在理想国中,必须有最有智慧的哲学家统治,因为他们能够了解正确的真理,而不会被道德或利益所支配。

理想国必须建立在公正、善良、真实和勇气之上,这些美德是对应于柏拉图心理学中的四个要素:理性、情感、意志和欲望。

换句话说,一个理想的社会,就是由符合理性、感性、意志和欲望的品质所组成的。

在“窥见”的第二部分,“孔雀鸟的道德谛听”,柏拉图阐述了他对正义的看法。

他提出,正义就是每个人都扮演自己的角色,并履行自己的职责,这样才能实现和谐和公平。

在理想国中,人们拥有完美的道德品质,他们都是理性和正确的行为准则的执行者,而不允许通过欺骗、强制或利益来取得个人的权力和成就。

在“窥见”的第三部分,“庭院里的爭辩”,柏拉图关注的是美、真理和哲学,他认为人们应该通过思考、讨论和辩论来寻求真理,而这种真理不仅仅是人类的个人利益,而是所有人的利益。

为此,政府必须鼓励这种思考和讨论,并承认哲学家的特权地位,以确保社会正在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综合来看,《理想国》主要包含了建立在正义、道德与爱好上的哲学体系。

它的思想深邃,涉及哲学、政治和心理学等领域,对于现代和未来的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理想国》的思想启示我们,应该从个人的行为到全社会,从政治制度到生活习惯,都应该强调和尊重正义、公正、道德和真理,才能实现真正的和谐与幸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美]罗伯特·卡弗利尔,《柏拉图入门》,南砚译, 东方出版社,1998年。
3、汪子嵩等,《希腊哲学史》(第二卷),人民出版社, 1993年。
4、余纪元,《<理想国>讲演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年。
5、林美茂,《灵肉之境——柏拉图哲学人论思想研究》, 人民出版社,2008年。
3
一、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347年)及 其著作写作背景
《理想国》开创了西方政治学传统
这种政治从何来?说到底,它起源于狭小复杂的地 理环境,兴旺于地中海贸易,而且特别适合一种“ 小国寡民”的城邦国家。
什么是城邦国家(Polis)?它同中国古代城池有何 不同?简单说,前者是围绕自由贸易、激烈竞争的 诸多小国,后者是一个封建大帝国治理下的各级统 治中心,诸如帝都、省会、州府、县城。
13
6、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政治信念B
柏拉图不愿意直接参与政治活动了,但这并不等于从此他 不再关怀政治。……从事哲学固然是伟大的工作,“ 但还不是最伟大的,除非他能发现一个适合于他的国 家;因为,只有在这样的国家里他才会有更大的力量 ,成为他和他的国家的救星。”
柏拉图懂得要改造国家和社会,就必须通过政治,而现在 的问题在于如何改造政治本身;在他看来,只有真正的善 才能使人们的灵魂和国家的政治变得纯洁和合乎正义,所 以他为此集中转入了哲学的研究。
在地中海西面遥远的大洋上,有一片高度文明的陆 地。那里的宫殿都由黄金做墙基、白银做墙壁。宫 内金碧辉煌。在那里,文明发达的程度令人难以想 像:既有设备完善的港埠及船只,也有能够载人飞 翔的物体。这个伟大王国的势力超出了欧洲,伸向 非洲大陆。只可惜,一次大地震摧毁了亚特兰蒂斯 。它从此沉落海底,消失无踪。
更重要的是,柏拉图设计了一套政治蓝图, 既带有乌托邦的理想色彩,又有阶级国家的 痕迹,对于西方政治思想具有难以估量的影 响。
5、当时政治生活中普遍流行的政治观念
(1)《美诺篇》中美诺关于美德的定义:“要回答你的问 题是不难的。一个男子的美德就是知道怎样管理国家 ,并在管理国家时使自己的朋友得到利益,使自己的 敌人受到损害,还要留心别让自己蒙受损害。”质言 之,政治就是从个人出发损人利己。
15
7、学园
在埃及、西西里等地游历十余年后,公元前387年,已届不 惑之年柏拉图回到雅典,在城外西北角一座为纪念希 腊英雄阿卡德穆而设的花园和运动场附近创立了自己 的学校。这是西方最早的高等学府,后世的高等学术 机构(Academy)因此而得名。
7
柏拉图认为,只有在正确的哲学指导下才能 分清正义与不正义,从而公正地治理城邦。
雅典的现实使他感到失望,三次西西里 之行试图把他的政治理想付诸现实亦以失败 告终,在理想和现实的深刻矛盾中他不得不 退而著作、探讨治理国家的学问,建立理想 的政治蓝图。《理想国》就是在这样的历史 背景下写成的。
他以传说中的海洋王国亚特兰蒂斯 (Atlantis)----在地中海里消失的神秘大岛---为楷模,写出一本《理想国》(Republica) 。
(2)《高尔吉亚篇》:一个人虽然最为了不义却可以成为 快乐的人,如马其顿的阿尔契那样,这个人谋害了许 多至亲,却为自己夺到了王位。
12
6、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政治信念A
“一般来说,政治家没有人是诚实的,也没有什么为正义 而战的斗士。一个人若是要为正义而战和拯救正义, 那就会像一个置身于野兽之中的人那样,他既不愿意 参与他们的罪行,又无力单独防御他们的暴力,因此 他就会于国家于朋友无益,徒然地糟蹋了自己的生命 而对己对人都做不成任何好事情。他不如保持自己的 平静,走他自己的路。”
这个美丽的传说,表示了人们对他们师生关系和 对柏拉图的深深的爱慕和尊敬。
5
3、第欧根尼·拉尔修(约200-约250)《名哲言行录》:
“他对感性事物的看法同赫拉克利特一致,对理智 的看法与毕达哥拉斯一致,而在政治哲学上同 苏格拉底一致。”
6
4、在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出生和成长,参加过这三次战役 ,表现勇敢。
第一章 柏拉图和他的《理想国》
1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柏拉图的生平及《理 想国》的基本内容,重点阅读《理想国》第 四卷、第五卷,理解柏拉图的国家理想,掌 握哲学王的基本品质。
本章重点和难点:1、柏拉图的国家理想
2、哲学王的基本品质
总 学 时:2学 时
参考书目
1、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 ,1986年。
出身雅典贵族家庭,母亲是梭伦的后裔,从小受到最上等 的教育。
1、献给年轻的伙伴阿斯特尔(Aster)的诗:
星儿瞧着你,阿斯特尔, 啊!但愿我是星空, 那我就可以凝视着你 以千万只眼睛。
4
2、传说在他成为苏格拉底的学生的头一天晚上, 苏格拉底梦见有一只天鹅来到膝上,很快羽翼 长成,唱着动听的歌飞翔而去。
20岁时,雅典帝国覆灭,见证历史性悲剧。活到80岁,见 证了另一个帝国——马其顿王腓力的帝国的兴起。在 此期间,见证了雅典战败后三十僭主的贵族寡头统治 的专横暴虐,也见证了恢复民主制度后,在民主制下 发生的审判和处死苏格拉底的事件。
看不到头的挫折和打击使柏拉图对于雅典当时的政治,无 论是民主制还是贵族制,都失望了,他感到,处处充 满着不义、罪恶和丑行。
由此不难看出:西方人所说的政治(Politics),重 视航海贸易、自由经商、贩运奴隶、开拓商路。这 一系列“城邦事务”,就是他们所谓的“政治”了 。
《理想国》:西方第一部政治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作
《理想国》堪称西方第一部政治学著作,柏 拉图在其中讨论了国家的起源、性质、结构 等根本问题;区分了不同的政体,比较它们 的优劣得失,寻找它们的历史发展规律。
14
6、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政治信念C
《理想国》的结尾: “不管怎么说,愿大家相信我如下的忠言:灵魂是不死的
,它能忍受一切恶和善。让我们永远坚持走向上的路 ,追求正义和智慧。这样我们才可以得到我们自己的 和神的爱,无论是今世活在这里还是在我们死后(像 竞赛胜利者领取奖品那样)得到报酬的时候。我们也 才可以诸事顺遂,无论今世在这里还是将来在我们刚 才所描述的那一千年的旅程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