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设计说明
空调设计方案说明

空调设计方案说明空调设计方案是为了解决室内温度调节的问题,并确保室内环境的舒适度而制定的一系列设计,主要包括空调设备的选择、安装方法和使用规范等内容。
首先,在空调设备的选择上,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室内空间大小、室内装修风格、安装地点等。
根据室内空间大小来选择适合的空调功率,可以通过计算室内的体积和换气次数来确定。
而室内装修风格则需要与空调的外观和颜色相匹配,以保持整体的协调性。
此外,安装空调的地点也需要考虑,需要选择空气流通畅通的位置,避免设置在障碍物后面,影响空调的效果。
其次,在空调的安装方法上,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空调的安装高度和位置、安装的固定方式等。
一般来说,空调的安装高度应该在室内的中部位置,而且与地面保持一定的距离,这可以确保空调的制冷和加热效果均匀。
安装的位置应该避免阳光直射和通风口,以免影响空调的工作效果。
此外,空调的安装要使用可靠的固定方式,以保证空调的稳定性,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
最后,在空调的使用规范上,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温度的设定、室内空气的流通、空调的定期维护等。
温度的设定需要根据室内外温度的差异来调整,保持合适的温度范围,既避免过度制冷或过度加热,也可以节约能源。
室内空气的流通很重要,可以通过合理的布局和通风设施来实现,避免室内空气的积聚和潮湿。
此外,定期维护也是很重要的,包括定期清洗空调滤网、清理室内外机的灰尘等,可以保证空调的正常运转和延长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空调设计方案是为了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而制定的一系列设计,需要考虑选择合适的设备、安装的方法和使用规范等方面。
只有在合理的设计和规范的使用下,才能确保空调设备的有效运作和提供舒适的温度调节效果。
办公楼初设空调设计说明

空调、通风、防排烟系统一、设计依据1.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1.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1.3《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1.4《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1.5《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98)(2001年版) ;1.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1.7《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2003)1.8兴建单位设计任务书;1.9其它专业初步设计图纸及有关资料。
二、设计参数2.1室外(选用地区:广州)2.2平时通风量标准卫生间换气次数为20次/时,排气经风机、风道排至室外。
三、设计内容3.1本设计对建筑物首层设计分体空调,二至四层餐饮等商业部分设计风冷变频多联机空调,塔楼部分设计集中空调;对整个建筑物进行通风与防排烟设计。
四、通风与防排烟系统裙房部分公共卫生间均采用低噪声柜式风机进行机械排风,排风排出室外。
塔楼部分公共卫生间采用低噪声柜式风机或排气扇进行机械排风,排风经管井排出室外。
电梯机房均采用轴流风机进行机械通风换气。
地下室的设备用房均按各自不同的换气次数进行通风换气,设置独立的送、排风系统。
地下汽车库按防火分区均独立设置送、排风系统。
每一防火分区均单独设置机械排烟系统,排烟系统与平时的排风系统兼用,每一系统担负面积均不超过2000m2。
排风兼排烟系统风量按6次/小时换气进行计算,排风排烟系统风机均选用低噪声柜式离心风机进行排风。
地下二、三层汽车库采用机械进风,进下一层汽车库采用车道自然进风。
地下一层与地下二层的非机动车库合为一个防火分区,共分为五个防烟分区,其中地下一层划分为四个防烟分区,地下二层划分为一个防烟分区,地下一层与地下二层分别设置排风兼排烟系统,排风量均按6次/小时换气进行计算,地下一层排烟系统风量按其最大防烟分区面积120m3/m2·h进行计算,地下二层排烟系统风量按其防烟分区面积60m3/m2·h进行计算,排烟风机均采用低噪声双速柜式离心风机进行了排风。
天正t20系统暖通空调初步设计说明

暖通空调初步设计说明1 设计依据1.1 上级批文详见总论部分;1.2 甲方提供的设计任务书;1.3 建筑专业提出的平面图和剖面图;1.4 室外计算参数(北京地区)夏季空调计算干球温度33.2℃夏季空调计算日平均温度28.6℃夏季空调计算湿球温度26.4℃夏季通风计算干球温度30.0℃夏季空调计算相对湿度78 %夏季大气压力99.86Kpa夏季平均风速 1.9 m/s冬季空调计算干球温度-12℃冬季通风计算干球温度-5℃冬季空调计算相对湿度45 %冬季大气压力102.04 Kpa冬季平均风速 2.8 m/s1.5 建筑物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围护结构名称外窗外墙屋面地面传热系数w/ m2·℃ 2.7 0.58 0.48 0.211.6 国家主要规范和行业标准(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1版);(3)《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4)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5)《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1182 设计范围设计范围为采暖、通风、空调、防排烟及冷热源设计。
冷冻机房冷却水系统由给排水专业设计。
3 设计原则满足国家及行业有关规范、规定的要求,利用国内外先进的空调技术及设备,创建健康舒适的室内空气品质及环境。
4 空调设计4.1 室内设计参数序号房间名称温度℃湿度(%)新风量标准噪声夏季冬季夏季冬季m^U3^U/h·人dB(A)1 办公、谈判24 22 50±10 ≥40 50 ≤40室及接待室2 会议、学术报告厅24 18 50±10 ≥35 36 ≤503 电话机房25 18 50±10 ≥40 50 ≤604 计算中心24 20 50±10 ≥40 50 ≤555 展示厅26 18 50±10 ≥40 50 ≤556 档案室26 18 50±10 ≥35 50 ≤557 餐厅24 20 ≤65 ≥40 30 ≤558 厨房35 159 健身24 20 ≤60 ≥40 80 ≤5510 多功能厅24 20 50±10 ≥35 40 ≤4511 中庭、门厅、走道26 20 ≤65 ≥30 10 ≤554.2 空调冷热负荷估算序号空调部位空调面积(m^U2^U)冷负荷(kW)热负荷(kW)新风量(m^U3^U/h)新风冷负荷(kW)新风热负荷(kW)地下一层大小餐厅1020.45 173.47 19.67 13200 118.8 196.87 厨房及加工411.8 41.1 10.14 12000 66 164.47 其余房间1076.46 75.35 29.48 5000 200 29.9 一层2540 203.2 69.6 12700 68.58 75.96 中庭11111 71.69 53.95 2500 13.5 15 二层2580 193.5 70.69 14100 76.2 84.33 三层2580 193.5 70.69 14100 76.2 84.33 四层2580 193.5 70.69 14100 76.2 84.33 五层2580 193.5 70.69 14100 76.2 84.33 六层2580 193.5 70.69 16000 86.4 95.69 七层2580 193.5 70.69 14100 76.2 84.36 八层2580 193.5 70.69 14100 76.2 84.36 九层2580 193.5 70.69 14100 76.2 84.36 十层2580 243.77 90.53 15000 81 89.71 29385.82 2356.5 838.91 175100 994.68 1342.64.3 空调系统经技术、经济综合比较及专家组建议,空调方案确定为:独立新风空调系统,即新风机组加辐射冷吊顶。
空调设计说明书

广州市金棕别墅空调设计一、工程概况本建筑物为广州地区某教学楼,总建筑面积约为43589.46m2,空调面积约为40000 m2,使用区域为客人房、工人房、休闲宴会厅、实书房、主卧房等等,共2层.相关建筑参数:(1)层高:一层高为3.3米,三层层高2.97米.(2)吊顶:一、二层吊顶高度为2.7米(3)外窗及门高:详见平面图。
二、主要设计参数1、室外空气设计参数(参考广州)计算温度夏季参数干球温度34.2℃湿球温度27.8℃℃㎡p/㎡个m³/(h·p)客人房18 13.22 0。
063 1 50客人房18 15.20 0。
063 1 50餐厅18 16.99 0.67 12 300工人房18 4。
68 0。
063 1 50客厅18 23.83 0。
5 12 480 休闲宴会厅18 26.84 0。
8 22 550休闲宴会厅18 22。
42 0。
8 18 450主卧房18 25。
07 0.1 3 150书房18 15。
74 0。
1 2 100卧房18 19.77 0。
1 2 100三.系统方案比较及确定系统分区,由于一层面积不大,管长不长且主要是房间卧房休闲宴会厅,要求差别不大,股考虑每层为一个分区,冷媒管布置在中间的管井,然后向两边分别拉给房间,新风机.冷媒管布置在中间,长度分配会比较适当,且分歧管在中间分歧,整天的设计灵活性也提高了。
室外机布置在楼顶上,避免噪音太大的影响。
室外机布置,卧室书房,这类对噪音要求高的采用内藏风管超薄式,休闲餐厅这些使用内藏风管式。
.冷凝水排放方式是直接往厕所排放,方便简单。
新风采用独立的全新风系统,舒适。
四、负荷计算五、室内外机选型室内机总容量系数:28+32+56+22+56+90+71+56+36+40=487室外机选择18匹,容量系数为450(室外机的容量系数=匹数×25)系统的连接率为108%。
487/450*100%=108%室内外机的高低差为20m(室内机在下),最大管长为20m,根据18匹机的修正系数图,查出容量修正系数:约为0.985。
空调毕业设计说明书

空调毕业设计说明书空调毕业设计说明书一、引言空调作为一种常见的家电产品,已经成为现代家庭和办公场所必备的设备之一。
它不仅可以调节室内温度,还能提供舒适的环境,改善人们的生活品质。
因此,本毕业设计旨在设计一款高效能、低能耗的空调产品,以满足人们对舒适环境的需求。
二、设计目标1. 高效能:通过优化空调的制冷和制热效果,使其能够快速达到设定的温度,并保持稳定。
2. 低能耗:采用先进的能源管理技术,减少能源消耗,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3. 舒适性:提供多种操作模式和智能控制功能,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并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三、设计原理1. 制冷原理:本设计采用蒸发冷却制冷原理,通过循环往复的制冷剂流动,吸收室内热量并排出室外,从而降低室内温度。
2. 制热原理:采用电加热和热泵技术,通过将外界热量传递到室内,提高室内温度。
3. 能源管理:引入智能控制系统,通过感知室内外温度、湿度和人员活动情况,自动调节空调的运行模式和温度设置,以实现能源的最优利用。
四、设计特点1. 高效能压缩机:选用高效能压缩机,提高制冷和制热效果,同时减少噪音和能源消耗。
2. 智能控制系统:通过内置传感器和智能算法,实现室内外温度的精确控制,并根据人员活动情况自动调节运行模式,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3. 节能模式:设计了节能模式,通过减少制冷和制热功率,降低能源消耗,以适应不同季节和用户需求。
4. 空气净化功能:增加空气净化模块,通过过滤室内空气中的颗粒物和有害气体,提供更健康的室内环境。
五、设计流程1. 市场调研:通过调研用户对空调产品的需求和反馈,了解市场上的主流产品,为设计提供参考和指导。
2. 技术选型:根据设计目标和市场调研结果,选择适当的制冷和制热原理,确定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
3. 原型制作:基于选定的技术方案,制作空调的原型,进行实验验证和性能测试,不断优化设计。
4. 产品优化:根据用户的反馈和实验结果,对原型进行改进和优化,提高产品的性能和稳定性。
空调施工设计说明

施工空调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及设计内容:1. 工程简介:本工程为洛阳市XXX公司XXX办公楼。
总建筑面积为XXX 〃,共XXX层,地下XX层XX功能,地上XXX层,每层名称XX、功能。
建筑总高度XXXm,建筑类别。
2. 设计内容:本工程集中空调、机械通风及防排烟系统设计。
二、设计依据(按实际设计项目高度留用或删除)1.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 9-2003)。
2.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该规范按实际设计项目高度留用或删除)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 1 6-2006)。
(该规范按实际设计项目高度留用或删除)4.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5.《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 76-93)。
6.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 1 89-2005)7.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8. 业主对本工程的有关意见及要求; 建筑专业提供的设计图纸。
三、设计参数(洛阳地区)1. 室外计算参数夏季空调干球温度:35.9 C温度:27.5 °C夏季空调日平均温度:30.9C 夏季通风干球32.0 °C夏季最热月月平 均相对湿度: 98.76KPa冬季空调干球温度:平均相对湿度:57%冬季平均风速: 2.1m/s75% 夏季大气压力 ■7C 冬季最冷月月 2.5m/s 夏季平均风速2. 室内设计参数围护结构热工计算参数:(注意与建筑专业计算值一致) 外窗: K= W/(m2 • C); W/ (m 2 • C);屋面:K= W/ (m 2• C) ; W/ (m 2 • C);屋面:K= W/温度:m 2 • C);W/ (m 2 • C);外墙:K= 隔墙:K= 隔墙:K=四、空调冷热源1. 夏季空调集中冷源为设于地下一层制冷机房的XX台螺杆式冷水机组,提供冷冻水供回水温度为7/12 C的冷水。
空调设计说明

个人收集整理一 _仅供参考学习空调设计说明1.设计任务:为一酒店设置空调系统2.冷负荷计算2.1冷负荷计算依据2.1.1外墙和屋面温差传热的冷负荷计算外墙和屋面瞬变传热形成的冷负荷Qc1可按下式计算:Qc1=KF AtT-e式中k——传热系数,w/(m2.℃)见课本附录2-9;F——计算面积,1^;T ——计算时刻;T-£——温度波的作用时刻,即温度波作用于外墙或屋面外侧的时刻;AtT-£——作用时刻下,通过外墙或屋面的冷负荷计算温差,简称负荷温差,℃,对于常用外墙查课本附录2-10;对于屋面可查课本附录2-11。
2.1.2外窗温差传热冷负荷的计算通过外窗温差传热形成的冷负荷Qc2,用下式计算:Qc2= KF AtT式中AtT——计算时刻下的负荷温差,℃,见课本附录2-12;K——传热系数,双层窗可取2.9,单层窗可取5.8, w/(m2.r);F——传热面积,m2;2.1.3外窗太阳辐射的冷负荷计算透过外窗的太阳辐射形成的冷负荷Qf二XgXdCnCsFJj .T式中Xg——窗的有效面积系数,单层钢窗0.85,双层钢窗0.75;单层木窗0.7,双层木窗0.6;Xd——地点修正系数,见课本附录2-13;Jj .T——计算时刻时,透过单位窗口面积的太阳总辐射形成的冷负荷,简称负荷强度,w/ m2,见课本附录2-13。
2.1.4——内围护结构的传热冷负荷计算内围护结构传热的冷负荷,可按邻室的状况分别以如下方法进行计算:2.1.4.1当邻室为通风良好的非空调房间时,通过内窗的温差传热负荷,可按式QKF AtT进行计算。
2.1.4.2当邻室为通风良好的非空调房间时,通过内墙和楼板的温差传热负荷可按式Qc2= KF AtT进行计算,此时负荷温差AtT-e及其平均值Atpj,应按课本附录2-10中零朝向的数据采用。
mnnnniiiiiimiiiiiuiiiimiiiiiiiiiiinii 2.1.4.3当邻室有一定发热量是,通过空调房间内窗、隔墙、楼板或内门等内围护结构的温差传热负荷,可按下式计算:Qc3=KF(twp+Atls-tn)式中Qc3——稳态冷负荷,下同,w;Twp——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tn——夏季空气调节室内计算温度,℃;Atls——邻室温升,℃,可根据邻室散热强度,按表2-14采用;表2-14温差Atls值2.1.5人体散热的冷负荷计算由人体散热形成的冷负荷Qr1=@nq1XT-T。
空调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第一章冷负荷的计算 (1)第一节广州市室外空调设计参数 (1)第二节室内空调主要设计参数 (1)第三节建筑参数 (1)第四节冷负荷计算 (1)第二章风量计算和负荷计算 (11)第一节一层风量和负荷计算 (11)第二节二三各层风量计算负荷计算 (12)第三章风管的选择和水力计算 (16)第一节一层风管计算及水力计算 (16)第二节二三各层新风风管计算及水力计算 (19)第四章水管的选择及水力计算 (23)第一节二三层客房水管管径的选择及水力计算 (23)第五章制冷站设计 (25)第一节设计参数 (25)第二节制冷压缩机和电动机选择 (26)第三节冷凝器的选择计算 (28)第四节空调冷却水系统设计 (30)第五节其它辅助设备的选择计算 (34)第六章设备材料型号的选择 (35)第一节风盘 (35)第二节新风机组 (36)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冷负荷的计算第一节广州市室外空调设计参数台站位置:北纬23°03′, 东经113°19′,海拔6.6m,大气压力B=101325Pa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27.8°C,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4.2°C第二节室内空调主要设计参数室内空调设计参数表1-1室内温度/°C相对湿度/℅新风量/m3/(h·人) 夏季冬季夏季冬季一般办公室26-28 18-22 55~65 - 20-30 高级办公室24-27 20-25 55~60 ≧35 30-50第三节建筑参数该大楼一楼层高5m二楼三楼层高3.5m,外墙为24墙,类型III屋顶为中色水泥膨胀珍珠岩(100mm)保温序号1办公室窗为单层玻璃窗,2.4×2m2挂浅色内窗帘,门为普通木门,1.5×2m2第四节冷负荷计算为减少计算工作量,计算瞬时冷负荷按两小时一计一、屋顶冷负荷计算屋顶冷负荷的计算公式:LQτ=kF(t,lτ-tn)W 其中t,lτ=(tlτ+td)kαkp由题意αW . αn.ρ都采用广州地区特定条件则有:kα=1.0kp=0.94查《空气调节》附录9广州地区屋顶的地点修正td=-0.5℃查《空气调节》附录2-4表4可得8-18点的冷负荷计算温度tlτ值,代入上式计算出修正后的屋顶瞬时冷负荷计算温度,t,lτ和屋顶的瞬时冷负荷LQτ屋顶冷负荷表1-2时间12:00 14:00 16:00 18:00 20:00 22:00 24:00 t lτ34.0 38.1 43.5 48.3 50.8 50.3 47.7t d-0.5t,lτ31.5 35.3 40.4 44.9 47.3 46.8 44.4 t,lτ-t n 5.5 9.3 14.4 18.9 21.3 20.8 18.4k 0.94F 39.48×13.73=542LQτ2802 4738 7336 9629 10852 10597 9374二、南外墙冷负荷计算=-1.9 计算公式同上,查《空气调节》附录9广州地区南外墙的地点修正td一层南外墙冷负荷表1-3时间12:00 14:00 16:00 18:00 20:00 22:00 24:00 t lτ33.2 32.8 33.1 33.9 34.9 35.9 36.1t d-1.9t,lτ29.42 29.05 29.32 30.08 31.02 31.77 32.15 t,lτ-t n 3.42 3.05 3.32 4.08 5.02 5.77 6.15k 1.97F 142.2LQτ957.9 854.3 1047.8 929.9 1406 1616.2 1722.6二、三层南外墙冷负荷表1-4时间12:00 14:00 16:00 18:00 20:00 22:00 24:00 t lτ33.2 32.8 33.1 33.9 34.9 35.9 36.1 t d-1.9t,lτ29.42 29.05 29.32 30.08 31.02 31.77 32.15 t,lτ-t n 3.42 3.05 3.32 4.08 5.02 5.77 6.15 k 1.97F 91.02LQτ613.2 546.9 595.3 731.5 900 1034.6 1102.7 三、西外墙冷负荷计算=0查《空气调节》附录9广州地区西外墙的地点修正td一层西外墙冷负荷表1-5 时间12:00 14:00 16:00 18:00 20:00 22:00 24:00 t lτ35.9 35.2 34.8 34.9 35.8 37.3 38.5 t d0t,lτ33.7 33 32.7 32.8 33.7 35 36 t,lτ-t n7.7 7 6.7 6.8 7.7 9 10 k 1.97F 264.6LQτ4014 3649.1 3492.7 3544.8 4014 4691.7 5213二三层西外墙冷负荷表1-6 时间12:00 14:00 16:00 18:00 20:00 22:00 24:00 t lτ35.9 35.2 34.8 34.9 35.8 37.3 38.5 t d0t,lτ33.7 33 32.7 32.8 33.7 35 36 t,lτ-t n7.7 7 6.7 6.8 7.7 9 10 k 1.97F 185.2LQτ2809 2553.6 2444.2 2480.6 2809 3283.2 3648四、东外墙冷负荷计算查《空气调节》附录9广州地区东外墙的地点修正t=0d一层东北外墙冷负荷表1-7 时间12:00 14:00 16:00 18:00 20:00 22:00 24:00 t lτ35.0 35.6 36.6 37.5 38.2 38.5 38.5 t d0t,lτ32.9 33 34 35 36 36 36t,lτ-t n 6.9 7 8 9 10 10 10k 1.97F 27LQτ367 372 426 479 532 532 532二三层东北外墙冷负荷表1-8时间12:00 14:00 16:00 18:00 20:00 22:00 24:00 t lτ35.0 35.6 36.6 37.5 38.2 38.5 38.5 t d0t,lτ32.9 33 34 35 36 36 36t,lτ-t n 6.9 7 8 9 10 10 10k 1.97F 18.9LQτ257 1661 298 335 372 372 372一层东南外墙冷负荷表1-9时间12:00 14:00 16:00 18:00 20:00 22:00 24:00 t lτ35.0 35.6 36.6 37.5 38.2 38.5 38.5 t d0t,lτ32.9 33 34 35 36 36 36t,lτ-t n 6.9 7 8 9 10 10 10k 1.97F 28.5LQτ387 393 449 505 561 561 561二三层东南外墙冷负荷表1-10时间12:00 14:00 16:00 18:00 20:00 22:00 24:00 t lτ35.0 35.6 36.6 37.5 38.2 38.5 38.5 t d0t,lτ32.9 33 34 35 36 36 36t,lτ-t n 6.9 7 8 9 10 10 10k 1.97F 19.95LQτ271 275 314 354 393 393 393五、北外墙冷负荷计算查《空气调节》附录9广州地区北外墙的地点修正td=1.7一层北外墙冷负荷表1-11时间12:00 14:00 16:00 18:00 20:00 22:00 24:00 t lτ31.4 31.2 31.3 31.6 32.1 32.6 33.1 t d 1.7t,lτ31 31 31 31 32 32 33t,lτ-t n 5 5 5 5 6 6 7k 1.97F 119.42LQτ1176 1176 1176 1176 1412 1412 1647二三层北外墙冷负荷表1-12时间12:00 14:00 16:00 18:00 20:00 22:00 24:00 t lτ31.4 31.2 31.3 31.6 32.1 32.6 33.1 t d 1.7t,lτ31 31 31 31 32 32 33t,lτ-t n 5 5 5 5 6 6 7k 1.97F 72.1LQτ710 710 710 710 852 528 994六、外窗温差传热引起的冷负荷玻璃窗由温差引起的冷负荷计算公式:LQτ=kF(t,lτ-tn)W (1-1)其中t,lτ是修正后的玻璃窗瞬时冷负荷计算温度用下式计算:t,lτ=(tlτ+td)kα(1-2)查《空气调节》附录10在基准条件αw =18.6 W/(㎡·℃),αn=8.72 W/(㎡·℃)下,单层玻璃窗的传热系数为5.94 W/(㎡·℃)由表2-6知,全部玻璃窗的传热系数修正系数为1,由表2-4知kα=1.0查《空气调节》附录15广州地区玻璃窗的地点修正td=1℃查表2-6知,单层金属框的传热系数修正值为1.0,则:K=5.94 W/(㎡·℃)查表2-5,知12:00-24:00玻璃窗的逐时冷负荷计算温度tlτ值,代入上式即可计算出修正后的玻璃窗逐时冷负荷计算温度t,lτ和玻璃窗的逐时冷负荷LQτ南外窗温差传热引起的冷负荷(单个×28)表1-13时间12:00 14:00 16:00 18:00 20:00 22:00 24:00 t lτ30.8 31.9 32.2 31.6 29.9 28.4 27.2 t d 1t,lτ31.8 32.9 33.2 32.6 30.9 29.4 28.2 t,lτ-t n 5.8 7.9 8.2 7.6 5.9 4.4 3.2 k 5.94F 4.8LQτ1938 2252 2338 2167 1682 1255 912北外窗温差传热引起的冷负荷(单个×24)表1-14时间12:00 14:00 16:00 18:00 20:00 22:00 24:00 t lτ30.8 31.9 32.2 31.6 29.9 28.4 27.2 t d 1t,lτ31.8 32.9 33.2 32.6 30.9 29.4 28.2 t,lτ-t n 5.8 7.9 8.2 7.6 5.9 4.4 3.2 k 5.94F 4.8LQτ1938 2252 2338 2167 1682 1255 912七、外窗日射得热引起的冷负荷玻璃窗有日射得热引起的冷负荷计算公式:LQfτ=F*CS*CN*Djmax*CLW (1-3)根据标准条件下是采用3㎜厚,由表2-8中查得单层钢窗的有效面积系数C L =0.8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极中学空调设计说明本工程为河北无极中学行政教研楼。
地上6层,建筑面积10885.3m2,空调计算面积9585m2,建筑总高度为23.8m。
本工程为学校教职工办公楼,首层有广播、网络机房、配电室和医务室等附属用房,四层与教学楼相连的连廊。
(一). 空调系统1.本工程夏季空调冷负荷1102kW, 建筑面积冷指标115W/m2;冬季空调热负荷881.8kW, 建筑面积热指标92W/m2。
本工程空调系统阻力为65kPa.本工程不设集中新风系统,以上空调系统冷负荷不考虑新风。
2.空调风系统,风机盘管系统。
风机盘管风系统采用下送下回方式。
3. 空调水系统空调水系统采用一次泵变流量双管制系统。
空调循环水由食堂地下的水源热泵机房提供,夏季采用7/12°C冷水,冬季采用50/45°C热水.空调水系统的定压、补水在水源热泵机房解决。
风机盘管水系统水平管路采用双管同程式,立管采用双管同程式。
空调水系统的各个分支回水管设水力平衡装置,保持系统水力平衡。
热力入口设于室内楼梯间下面,热力入口处设置静态水力平衡阀、自力式压差(流量)调节阀; 热力结算点设于热力入口处,热力入口处热量表具有数据通讯接口。
热力入口热量表采用超声波热量表,精度3级,规格DN100,额定流量60m3/h。
3.分体空调:安防监控、网络监控、配电室等设分体空调。
(二)屋顶水箱间采暖设计1.屋顶水箱间设散热器采暖,连接散热器支管的阀门冬季打开夏季关闭。
2.散热器的工作压力应满足系统工作压力,并满足国家现行有关产品标准。
散热器采用内腔无粘砂型铸铁散热器,单片散热量120W/m2.散热器表面刷非金属涂料。
3.现场组对的散热器和整组出厂的散热器在安装之前应做水压试验。
散热器安装见河北标05N1《采暖工程》。
(三)通风设计1.诊室、治疗室设置机械排风系统,换气次数按不小于4次/h。
2.卫生间设置机械排风,换气次数按12次/h。
3.3. 电梯机房设置机械排风,换气次数按15次/h。
4.4. 地上配电室设置机械排风,换气次数按12次/h,兼气体灭火后事故排风;电气开关分别设置在室内、外便于操作的位置。
排风风机由值班室控制,火灾时,风管穿越房间处的防火阀电动关闭;火灾后,电动打开,启动排风机进行事故排风。
5.5. 地上无外窗储藏间设置机械排风,换气次数按2次/h。
(四) 防排烟设计1. 内走道均满足自然排烟。
2. 不满足自然排烟条件的中庭设机械排烟,本工程中庭机械排烟量按不小于6次/h计算,排烟风机设在屋顶。
(五) 空调.采暖.通风的联锁.节能及自控设计1. 根据业主对本工程的使用要求及为更多的节省能源,本设计设有与本工程级别相适应的空调通风自动控制系统。
2. 本工程的空调自动控制系统采用直接数字控制系统(DDC系统),由中央电脑等终端设备加上若干现场控制分站和传感器,执行器等组成,控制系统的软件功能就包括:最优化起停、PID控制、时间通道、设备台数控制、动态图形显示、各控制点状态显示、报警及打印、能耗统计、各分站的联络及通讯等功能。
3. 风机盘管的控制由室温调节器加风机三速开关电动二通阀组成,电动二通阀采用双位式,常闭型,弹簧复位。
4. 所有设备均能就地启停。
除少数就地使用的风机(排风扇)、风机盘管及分体空调外,大部分设备能在自控室中通过中央电脑进行远距离启停。
5. 有关DDC控制系统的具体要求(包括设备的技术性能,控制功能及控制参数,管理功能等)应待业主确定供货厂商后,由业主、设计单位和厂商三方共同协商而定。
(六) 防排烟系统自控设计消防控制系统应与空调DDC控制系统兼容及通讯,在火灾时应通过消防控制系统直接启停进入DDC系统的设备。
1.火灾时,应关闭与消防无关的通风, 空调设备,由消防控制中心开启报警区域内的防排烟有关系统。
2. 机械排烟系统中,当任一排烟口或排烟阀开启时,联动打开风机.或由消防控制室开启,当排烟风机房入口处排烟防火阀280°C熔断, 输出电信号关闭该风机.3. 通风空调系统中,通风、空调风管穿越空调机房的隔墙、楼板及防火分区的隔墙处,均设置与风机连锁的防火阀(70℃熔断)。
防火阀熔断后输出信号关闭该系统的风机。
(七)卫生防疫及劳动安全1.风机盘管均设置纳米级TiO2健康空气杀菌器,杀菌器的开启与风机连锁。
2. 在设有射线屏蔽的房间,对于穿墙后的风管和配管,应采取不小于设墙壁铅当量的屏蔽措施八节能专篇1.各热力入口处设置静态水力平衡阀、自力式压差(流量)控制阀。
2. 各分支回路中回水总管设置手动平衡阀。
3. 体形系数及围护结构传热系数限值K[W/(m2 .K)]施工说明一.总则1.本工程为综合性大楼, 功能要求比较齐全, 各种管线相互交叉较复杂, 墙.板留洞较多, 要求设备安装单位与土建施工单位密切配合, 适时检查风管留洞及穿墙和楼板的预留套管位置, 尺寸是否准确, 以利施工.2.凡吊顶内装有阀门的部位应设检查口, 以便维修管理.3.内隔墙和非混凝土外墙上矩形风管(mxn)的留洞四边均比风管尺寸大50mm, 即为(m+100)x(n+100); 圆形风管(∅D)的留洞直径均比风管尺寸大100mm, 即为∅(D+100). 留洞中心标高与风管中心标高相同.因本工程留洞较多, 要求空调安装与土建施工密切配合, 适时检查风管留洞情况.施工中的孔洞在施工完毕后须堵严.4.除特殊说明外除特殊说明外风管标高指管顶,弯头曲率半径R=B, 水管标高为管中心,单位为m,管道定位尺寸单位为mm.5.设计中风口位置宜结合室内装修要求确定.6.本说明未尽事宜应严格按下列规范施工:<<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3-2002<<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2-2002<<制冷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74-98<<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35二.管材及施工要求:风管材料(1). 空调系统送排风系统及排烟系统风管均采用镀锌钢板,规格详见表一.空调新风支管道、卫生通风器排风管道采用伸缩软风管,具体做法见05N4(二) P17-26(2). 排烟风道及排风兼排烟风道法兰密封采用3mm厚石棉橡胶板, 其他风道法兰密封采用9501阻燃密封胶带.(3). 穿防火墙及变形缝的风管至防火阀处采用2mm厚镀锌钢板制作,风管两侧2m范围内应采用不燃材料及其粘结剂.(4). 矩形风管的边长大于630mm、保温风管边长>800mm, 管段长度大于1250mm 或低压风管单边平面面积大于1.2m2中高压风管大于1.0m2, 应采取加固措施.(5). 风管穿过需要封闭的防火防爆的墙体或楼板时, 应设预埋管或防护套管,其钢板厚度不小于1.6mm. 风管与防护套管之间用不燃且对人体无危害的柔性材料封堵.(6). 风管安装必须符合下列规定:(a). 风管内严禁其他管线穿越.(b). 输送含有易燃易爆气体或安装在易燃.易爆环境的风管系统应有良好的接地,通过生活区和其他辅助生产房间时必须严密, 并不得设置接口.(c). 室外立管的固定拉索严禁拉在避雷针或避雷网上。
(7). 与卫生通风器相连的排风管采用金属软管,具体定位依现场情况而定.2.风管支吊架(1). 风管支.吊.托架的制作安装详见05N4(二) 风管支吊架.(2). 风管支.吊.托架间距: 图纸上未注明者, 应符合下列规定:(a). 水平安装: 风管直径或大边长小于等于400mm者, 间距不超过4m; 大于400mm者, 间距不超过3m.(b). 垂直安装: 风管间距不大于4m, 单根立管至少应有两个固定点.(3). 支.吊架不宜设置在风口.阀门.检查门处, 离风口或插接管的距离不宜小于200mm.3.风管管件及阀门(1). 风管上的可拆卸接口, 不得设置在墙体或楼板内.(2). 当设计图中未标出测量孔位置时, 安装单位应根据调试要求在适当的部位配置测量孔.(3). 安装调节阀.蝶阀等调节配件时, 必须注意将操作手柄配置在便于操作的部位.(4). 安装防火阀和排烟阀时, 应先对其外观质量和动作的灵活性与可靠性进行检验, 确认合格后再进行安装.(5). 防火阀.排烟阀的安装位置应与设计相符, 气流方向应与阀体上标志的箭头相一致. 直径>630mm时宜设独立支.吊架.(6). 风管高度>500mm的各种阀门, 消声器附近设风管检查门一个,凡装有阀门或风管检查门处的吊顶应留有人孔.(7). 防排烟系统.通风系统和空调系统的柔性短管的制作材料必须为不燃材料.(8). 防火阀.排烟口的安装方向.位置应正确.,距墙表面<200mm.调节阀,防火阀,防火风口,排烟阀,排烟口,多叶送风口安装可参照河北标05N4(二)P85~125(9). 风口安装,详见05N4(二) P34 ,消声器安装详见05N4(二) P1264. 风管防锈和保温(1). 风管与部件及空调设备绝热工程施工应在风管系统严密性检验之后.(2). 吊顶内排烟风道保温采用30mm厚离心玻璃棉保温, 外包玻璃丝布.(3). 空调送回风道保温采用带加筋铝箔贴面离心玻璃棉板, 厚度30mm, 密度48kg/m3. 安装详见05N4(二)P147-P154.5.土建风道部分须密切配合土建专业施工, 防止错漏. 并监督土建风道施工, 保证内壁平整光滑, 无裂缝, 不渗水, 不漏风.热力弯头采用压制弯头,弯头半径为1.5d,法兰采用与阀门同压平焊钢法兰,垫片采用3mm石棉橡胶垫.2.支架安装:3.管道支、吊架做法见河北标05S9《管道支架、吊架》,河北标05N1《采暖工程》P22~41。
水管活动支.吊托架的具体形式和设置位置, 安装单位可根据现场情况确定, 支架最大间距(m)按下表选取:3.水管除锈保温(1). 水管安装前应清除内部污垢.镀锌管道不刷漆.套丝扣时破坏的镀锌层表面及外露螺纹部分应作防腐处理. 其它明装管道及其管卡支架,除锈后刷一道防锈漆,两道面漆.面漆可以为银粉或调和漆,种类及颜色由设计人.业主共同决定.暗装及保温管道应涂两道防锈漆.冷热水及冷却水管道每隔2m做一色环(300mm),并用同一颜色箭头标明管内水流方向。
(2). 保温应在管道试压后进行,空调水管保温材料应采用B1级橡塑材料保温,保温材料燃烧等级为B1级,难燃型. DN<200mm, 厚度30mm, DN>200mm,厚度40mm, 空调冷凝水管道采用20mm厚,详见05N4(二)P147-154。
(3). 空调供回水管铺设在金属支架上时, 应设防腐处理的木垫板, 其厚度与保温层厚度相同.4.水管穿墙.板.缝(1). 水管穿越沉降缝或变形缝处的水管两侧, 应设置波纹管, 金属波纹管的工作压力应大于系统的工作压力.(2). 水管道穿越墙或楼板应设置钢制套管. 套管内径应大于管道外径30mm. 安装保温水管, 其套管内径应满足必要的保温层厚度. 安装在楼板内的套管, 其顶部应高出地面20mm, 底部应与楼板底面相平. 安装在墙内的套管, 其两端应与饰面相平, 套管与管道之间用非燃性保温材料填实.(穿卫生间楼板处应高出50mm),作法见河北标05N1《采暖工程》P1965.空调、采暖、热力管道安装坡度,当设计未注明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气、水同向流动的管道,坡度应为3‰,不得小于2‰;2)气、水逆向流动的管道,坡度不应小于5‰;6.空调冷凝水管道安装坡度,冷凝水盘的泄水支管沿水流方向坡度0.01,冷凝水干管坡度0.003.7.水平管道必须穿防火墙时,应预埋套管,在穿墙处设置固定支架,并用不燃材料严密封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