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各种痛经的中药方
中药治疗痛经的土方药方

中药治疗痛经的土方药方痛经是女性常见的生理现象之一,伴随着月经周期的到来,很多女性都会经历疼痛的月经期。
传统中医学认为,痛经是由于经脉不通,气滞血瘀所致。
在中药中,有许多经典的土方药方可以用于治疗痛经。
本文将介绍几个有效的中药土方药方,供女性读者参考。
1. 红花煮茶材料:红花5克,开水适量。
做法:将红花放入干净的茶杯中,用开水冲泡,盖上茶杯盖,静置10分钟。
服用方法:每天月经期前后喝1-2次。
作用机理:红花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能够疏通经脉、促进经血流通,缓解痛经的不适感。
2. 当归煲猪脚汤材料:当归15克,猪脚1只,生姜适量。
做法:将当归和猪脚清洗干净,放入煲汤锅中,加足够的水,再加入适量的生姜。
先用高火煮沸,再转至小火炖煮2-3小时。
服用方法:每天月经前后连续食用3-5天。
作用机理:当归具有活血调经、行气止痛的功效,猪脚则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和维生素,可补充体力,缓解痛经。
3. 茴香水煮鸡蛋材料:茴香水5滴,鸡蛋2个。
做法:将鸡蛋煮熟,剥掉外壳,用刀在鸡蛋表面划上几刀,然后将茴香水滴在鸡蛋上。
服用方法:每天月经前后食用1-2个鸡蛋。
作用机理:茴香水具有温经散寒的作用,能够缓解痛经。
鸡蛋则是维生素B群、维生素E和矿物质的良好来源,能够增强女性体质,改善痛经症状。
4. 炒姜足浴材料:生姜100克,温水适量。
做法:将生姜洗净切片,将姜片放入足浴盆中,加入温水,浸泡双脚15-20分钟。
使用方法:每天月经前后进行足浴。
作用机理:生姜具有温经散寒的功效,能够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痛经的症状。
以上几个中药土方药方都是传统经典方剂,对于缓解痛经症状具有一定的效果。
然而,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体质不同,应根据个人情况选用合适的中药方剂,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此外,孕妇、哺乳期妇女和过敏体质者应慎用中药。
总之,中药治疗痛经的土方药方是一种传统疗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女性痛经症状。
然而,治疗的效果可能因人而异,如果症状严重或难以缓解,建议及时就医并寻求专业医生的指导。
严重痛经吃什么中药调理

严重痛经吃什么中药调理文章目录*一、严重痛经吃什么中药调理*二、缓解痛经的水果*三、痛经的注意事项严重痛经吃什么中药调理1、严重痛经吃什么中药调理之红花红花属于妇科要药,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止痛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痛经。
红花治疗痛经的一个偏方就是将红花放入鸡蛋中,然后入锅蒸熟即可。
一般在来月经的第二天开始吃,连续吃九天,就能缓解痛经症状。
如果能坚持三至四个月经周期的话,疗效更佳。
2、严重痛经吃什么中药调理之益母草益母草能调经、活血、消肿、利尿,可用于月经不调、闭经、痛经等症。
益母草治疗痛经的方法如下:准备适量的益母草、红枣和瘦肉,然后将这三者放入炖盅之内,再加入适量的清水,隔水蒸即可,食用前,可以加入适量的食盐调味即可。
3、严重痛经吃什么中药调理之当归当归具有调经、活血、补血、止痛、润肠、通便之功效,常被用于治疗女性痛经。
对于经常出现痛经的女性朋友来说,不妨在平时用当归泡水喝,也可以用当归炖鸡汤喝,具有很好的调经止痛作用。
4、严重痛经吃什么中药调理之桑葚干桑葚干是目前水果及其制品中含天然铁最丰富的,每100克含铁42.5毫克,无愧于水果中“补血果”的称号。
一般建议将桑葚干煮粥吃,每日食用一碗桑葚粥不但可以补血,还可以美容,但孕妇慎用。
5、严重痛经吃什么中药调理之枸杞枸杞虽然具有很好的滋补和治疗作用,但也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服用的。
由于它温热身体的效果相当强,正在感冒发烧、身体有炎症、腹泻的人最好别吃。
6、严重痛经吃什么中药调理之黑枣黑枣性温味甘,富含蛋白质、糖类、有机酸、维生素B和维生素E,和磷、钙、铁等微量元素,还有各种营养元素,有补肾与养胃的功效。
并对延缓衰老、增强机体活力、美容养颜都很有帮助。
所以黑枣被称为“营养仓库”,经常食用可以帮助女性补气养血、维持上皮细胞组织的功效。
以及可以暖肠胃、明目活血、利水解毒,是润泽肌肤、乌须黑发佳品。
缓解痛经的水果1、荔枝荔枝是一种很常见的水果,肉多味美,很多人都喜欢吃,尤其是对于女性朋友来说,荔枝是一种很好的水果,在经期来临之前,可以吃一些荔枝,可以有效的缓解痛经的情况发生,希望大家能够注意。
八珍汤标准配方及用量

八珍汤标准配方及用量
八珍汤是一道具有补血益气、调经止痛的传统中药食疗佳品,对于女性朋友来
说尤为适合。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八珍汤的标准配方及用量,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制作八珍汤。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八珍汤的标准配方。
八珍汤的主要成分包括当归、熟地黄、川芎、白芍、炙甘草、大枣、生姜和红枣。
这些药材搭配在一起,能够起到补血益气、调经止痛的作用,对于月经不调、经期疼痛等问题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其次,我们来说一下八珍汤的用量。
一般来说,八珍汤的用量为当归10克,
熟地黄10克,川芎10克,白芍10克,炙甘草6克,大枣5枚,生姜3片,红枣5枚。
这是一个成人一剂的标准用量,如果需要调整用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酌情增减。
在制作八珍汤时,首先将当归、熟地黄、川芎、白芍、炙甘草放入药材袋中,
然后与大枣、生姜、红枣一起放入煲中,加入适量清水,先用大火煮沸,然后转小火煲1小时左右即可。
煮好后的八珍汤味道醇厚,色泽红润,非常适合女性朋友食用。
八珍汤是一道非常适合女性朋友的药膳,不仅口感鲜美,而且具有一定的药用
价值。
在日常生活中,女性朋友可以适量食用八珍汤,有助于调理身体,缓解经期不适,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总之,八珍汤作为一道传统的中药食疗佳品,对于女性朋友来说具有重要的保
健价值。
通过掌握八珍汤的标准配方及用量,我们可以更好地制作和食用八珍汤,从而达到调理身体的作用。
希望大家能够喜欢这道美味又有益的药膳,也希望大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
中医中药治痛经的方法

中医中药治痛经的方法痛经是困扰很多女性朋友的一个常见问题,有的女性朋友吃了很多药也不见好转。
其实,按照中医的说法,痛经重在日常调理,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中医中药治痛经的方法,希望能帮到你。
中医中药治痛经的方法:当归白芍治痛经【功能主治】主治痛经。
【偏方组成】当归20克,白芍30克,赤芍、五灵脂、元胡、香附、荔枝核、怀牛膝、川芎各12克,吴茱萸、肉桂、泽兰、红花、甘草各8克。
【用法用量】将上药水煎,每日1剂。
每次于月经前5天开始用药,服至月经来潮时停服。
连续服2~3个月经周期。
【病例验证】用本方治疗痛经患者140例,其中治愈135例,显效4例,无效1例。
中医中药治痛经的方法:温经散寒汤治痛经【功能主治】温经化瘀,散寒止痛。
经前或经时小腹拧痛或抽痛,凉而沉重感,按之痛甚,得热痛减,经行量少,色黯有血块,畏寒便溏,苔白腻,脉沉紧。
【偏方组成】当归10克,川芎10克,赤芍12克,白术12克,紫石英20克,五灵脂12克,金玲子10克,葫芦巴6克,延胡索10克,制香附12克,小茴香6克,艾叶6克。
【用法用量】经行腹痛开始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
【加减】本方适宜于寒湿搏于冲任所致痛经。
如受寒重者,可加吴茱萸,桂枝之品;血瘀重者,加桃仁、红花之类。
中医中药治痛经的方法:丹参芍药汤治痛经【功能主治】蜕膜样痛经,症属寒凝胞宫、瘀阻不通,不通则痛。
【偏方组成】丹参、赤芍、乌药、香附、五灵脂、山楂、延胡索、木香、三棱、莪术各10克,吴茱萸3克,肉桂5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中医中药治痛经的方法:柴胡通经汤治痛经【功能主治】主治痛经。
【偏方组成】柴胡10克,香附10克,陈皮10克,郁金10克,当归12克,赤芍12克,元胡15克,小茴香6克,乌药12克,益母草15克,丹参15克,甘草6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早晚服下。
于经前5天开始服药,6剂为1疗程。
连续服用3个月经周期。
辨证治疗痛经的四种中药方

辨证治疗痛经的四种中药方一、方剂名称:痛经寄生汤主治:寒凝血淤型痛经组成:•川芎,15克•丹参,10克•赤芍,10克•白芍,10克•香附子,10克•炒甘草,3克•地黄,15克•牛膝,10克•赤矾,10克•虎骨,15克用法用量:以上药材加水煎煮,去渣去末,分早晚两次服用。
主治:气滞血瘀型痛经组成:•川芎,10克•丹参,10克•赤芍,10克•月季花,10克•桃仁,10克•紫苏叶,10克•茺蔚子,10克•赤矾,10克•炒甘草,3克•艾叶,10克用法用量:将以上药材研磨成细末,加入蜂蜜搅拌均匀,制成丸剂,每次服用6-9克,每日三次。
主治:气虚血淤型痛经组成:•当归,15克•川芎,10克•炒黑豆,30克•茯苓,15克•炒白芍,10克•炙甘草,5克•熟地,15克•白术,10克•山药,15克用法用量:以上药材加水煎煮,去渣去末,分早晚两次服用。
四、方剂名称:活血化淤散瘀汤主治:湿滞血淤型痛经组成:•丹参,10克•温狗脊,10克•柏子仁,10克•红花,10克•炒甘草,3克•川芎,10克•白芍,10克•炒三棱,10克•干水煎,10克用法用量:以上药材加水煎煮,去渣去末,分早晚两次服用。
注意事项:1.以上四种方剂均属于中药方剂,使用前请咨询专业医生或中医师的建议,并按照医生或中医师的指导正确使用。
2.中药方剂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和禁忌症,请不要自行使用,以免产生不良反应。
3.在使用中药方剂期间,如果出现过敏反应、不适等情况,应及时停药并就医。
4.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剂应根据个人病情和辨证施治原则进行匹配,如有任何疑问,请咨询专业医生或中医师的建议。
以上所述的四种中药方剂对于辨证治疗痛经具有一定的效果和指导意义,但仍需遵守医生或中医师的嘱托,合理使用中药方剂,并与其他治疗方法相结合,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妇科中药方(痛经、月经不调、无排卵等)

妇科中药方(痛经、月经不调、无排卵等)调经祛痰汤白术 15g 苍术 15g 当归 12g 法半夏 12g 茯苓10g 香附 10g 川芎 10g 海藻 8g 陈皮 8g 炮姜 8g 附片 6g 肉桂 6g 丹参25g 莪术 10g。
闭经方号: (补气血)熟地 30g 白术30g 当归 15g 白芍 9g 生枣仁 9g 沙参 9g 丹皮6g 山药 15g 人参6g 杜仲 3g 柴胡 3g 菟丝子 12g 龙眼肉 9g 紫河车粉 12g 鹿角粉 6g。
闭经号党参 15g 黄芪 15g 金银花 12g 黄柏 15g 黄岑 15g 玄参 15g 天花粉 15g 益母草 15g 红花 12g 桃仁 15g 香附 12g 陈皮 12g 旱莲草15g 柏子仁 12g 甘草 6g 杜仲 12g。
子宫内膜炎致月经过多症消炎止血1方白术 15g 仙鹤草 12g 阿胶 10g 血余炭 10g 白芨 12g 党参 15g 三七粉 5g 炒蒲黄 10g 茜草 12g 甘草 9g。
消炎止血2方党参 20g 白术 15g 阿胶 18g 荆芥花 10g 益母草 15g 旱莲草15g 仙鹤草 15g 三七粉 30g 血余炭 15g 煅龙骨 30g 煅牡蛎 30g 生地榆30g 芡实 12g。
调经1方: (主治月经不调)当归 10g 赤芍 10g 川芎 6g 丹参 10g 泽兰叶 10g 益母草 30g 香附 10g 小荷香 10g 茯苓 10g。
调经2方: ( 主治痛经)当归 10g 赤芍 10g 香附 10g 广木香 10g 乌药 10g 元胡 10g 刘寄奴 10g 王不留行 10g 怀牛夕 10g。
功血方1号熟地 20g 山萸肉 15g 桑寄生 12g 杜仲 12g 海螵蛸 25g 白芍 25g 生牡蛎 25g (另) 怀牛膝 12g 地榆炭 30g 侧柏叶 30g 地骨皮 15g 仙鹤草 15g 旱莲草 15g 甘草 10g。
中医治疗痛经验方

中医治疗痛经验方痛经很多女性都有的情况,痛经的原因有很多,因为她们身体的原因会出现很多状况下的痛经的,那么对于痛经的情况应该怎么办呢?其实痛经的情况还是很多的,对于这类情况我们应该试试中医偏方的。
中医治疗痛经验方1、玄灵止痛汤玄胡、醋炒五灵脂、白芍各10—30克,当归、川芎、甘草各10—20克,为主方。
气滞血瘀型加柴胡、香附、桃仁各6—15克;寒凝血瘀型主方加艾叶、吴茱萸各10—15克;血热挟瘀型主方加丹皮、炒栀子、黄芩各10—20克;气血虚挟滞型主方加黄芪、党参、熟地各10—20克。
本方水煎服,每日一剂,分3—4次服。
每次月经前3—5天开始服用,至经净痛止。
连服3个月经周期为一个疗程。
2、加位少腹逐瘀汤当归10克川芎6克赤勺10克延胡索10克炙没药6克炒蒲黄10克灵脂10克小茴香3克干姜3克肉桂3克益母草30克泽兰10克。
本方的主要功效为:活血去瘀,温经止痛。
适用于寒凝血瘀型痛经。
本方水煎内服,忌食生冷。
3、甘橘调经饮干松10克蚕砂10克荔枝核12克山楂6克清橘叶6克此方主要功效:行气、舒肝,活血、调经。
适用于气滞血瘀型痛经。
本方宜水煎服,经前3天开始服用,每日一剂,连服5—7天。
4、归芍棱乌萸草汤当归12克白芍30克醋炒三棱、炙甘草各6克乌药、山茱萸各9克。
阴虚血滞去乌药,加生地、丹皮、沙参;阳虚寒凝加肉桂、巴戟天、红花;肝肾亏损加狗脊、枸杞子、女贞子、旱莲草;便溏加茯苓、炒白术;呕吐畏寒肢冷加吴茱萸、生姜;口苦心烦加竹茹、栀子。
于经前3日开始,每日一次水煎服,用至经净;3个月经周期为一个疗程。
其他类型痛经患者饮食其他类型的痛经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辨证食疗,如寒湿凝滞型痛经患者平素应多吃一些具有散寒化湿、温经活血作用的食物,如生姜、羊肉、狗肉、葱白、山楂等;湿热下注型痛经患者平素应多吃一些具有清热除湿、化淤止痛作用的食物,如马齿苋、丝瓜、苦瓜、红小豆、绿豆、薏米、油菜、香椿叶、莴苣、莲藕、冬瓜、芹菜等;气血虚弱型痛经患者平素应适当多吃一些具有益气养血、调经止痛作用的食物,如红薯、山药、栗子、鸡肉、牛奶、土豆、葡萄、桂圆、大枣等;肝肾不足型痛经患者平素应适当多吃一些具有补益肝肾、调经止痛作用的食物,如枸杞子、桑椹子、核桃仁、黑豆、黑米、黑芝麻等。
妇女痛经中药方剂7种

妇女痛经中药方剂7种妇女在经期经常会出现痛经的现象,这是由于子宫内膜脱落排出时,由于子宫肌肉的收缩使得子宫缺少血液供应,导致疼痛。
这个现象常常会困扰许多女性,而中药方剂就是其中一种能够缓解这种不适的方法。
下面就来介绍一下7种能够缓解女性痛经的中药方剂。
1. 丹栀逍遥散:这是一种明清时期就有的方剂,相传是明朝朱权所创,处理的是因血瘀引起的经痛。
材料包括黄柏、赤芍、白芍、桂枝、丹皮,珍珠母,少许盐,丹青,甘草,砂仁等。
2. 当归散:这是以当归、川芎、生姜为主要材料的方剂,材料中还加入了土茯苓、木香和细辛,主要用于缓解宫血不畅引起的经痛。
这种方剂一般要等到月经下落的第二天才用。
3. 芍药甘草汤:这是一款古老的方剂,由千金方中引来,一般用于治疗因寒气、气血不畅引起的经痛。
材料包括白芍、甘草和桂枝。
4. 五灵脂丸:这种方剂是清代方孝孺所创,采用了防风、茯苓、川芎,香附,没药和蜈蚣等材料,主要治疗宫寒引起的经痛。
5. 乌鸡白皮方:这是一种以乌鸡、白芍、桂枝和甘草等材料为主的方剂。
主要用于缓解虚寒引起的经痛,对于痛经伴随乏力、面色苍白等症状的患者较为适用。
6. 逍遥散:这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方剂,材料主要包括丹皮、白芍、桂枝和砂仁。
主要用于缓解因血瘀引起的经痛。
7. 防风通圣丸:这种方剂以防风、桂枝,川楝子,杏仁、当归、红花和牛膝等材料为主。
主要用于治疗因淤血、气滞引起的经痛。
总之,中药方剂是一种可以缓解女性经痛的有效方法,但是合理选用药物并且遵医嘱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适度的运动,保持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也是帮助缩短经期和缓解疼痛的有效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疗各种痛经的中药方
女性朋友深知痛经发作时痛苦不堪的滋味,其实中医有很多秘方,可以彻底解决痛经。
治疗痛经要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来判断。
1、经行胁痛痛经情况是行经时两胁作痛,甚至胁内有块,疼痛不已,经血紫暗,当理气活血化瘀。
中医治该类型痛经方药:取熟地、当归、白芍、川芎各15g,元胡5g,沉香10g ,水煎服,每日1剂。
每次行经前5日开始服用,行经时停服。
2、经行关节痛痛经情况是行经时周身骨节疼痛。
中医治该类型痛经方药:药用乌药、川芎、白芷、陈皮、枳壳各10g,干姜、甘草各7g,僵虫、麻黄各6g,生姜3片,葱白1茎,水煎温服,每日1剂,连服6剂。
3、经前腹痛痛经情况是经前腹痛多系寒凝血滞,常表现为少腹冷痛异常,宜服温里活血化瘀方剂。
中医治该类型痛经方药:取当归尾、川芎、赤芍、丹皮、制香附各12g,元胡5g ,生地10g,红花、桃仁各4g,水煎服,每日1剂。
每次行经前7日开始服用,行经时停服。
4、经后腹痛痛经情况是行经之后腹痛多是血虚夹滞所致,宜补虚通滞。
中医治该类型痛经方药:药用党参、白术、醋香附、茯苓、当归、川芎、白芍、生地各12g,炙甘草8g,木香3g,青皮10g,生姜2g,大枣5枚,水煎服,每日1剂。
博粹堂中医辩证三期治月经不调
一、经前调气:气顺血和、症状自消很多女性在行经之前,自觉心烦易怒、乳房胀痛,这是气行不畅,肝郁气滞的典型症状。
情志不舒,肝气不顺,经欲行而瘀滞,则乳房胀痛。
故以调气为先,在月经来之前的一周以中药汤剂配“经灵散”调理,气血顺和,症状则缓解。
二、经期调血:调和脾胃:引血归经治血先治脾。
脾主生化,脾胃一旦虚弱了,生化之源匮乏,血液来源不足,就会血海空虚,引起月经不调。
一般来讲,月经期间不服药。
但是痛经、血滞、有崩漏症的必须遵循“急者治标、缓者治本”原则。
脾气虚则血不固,就会出现月经淋漓不断、逾期不净、崩漏等。
故补气健脾,引血归经。
三、经后调补:滋养肝肾,补气养血调经肝为先。
经后失血,气血较虚,要适时而补。
肝藏血,女以血为本,肾藏精,是孕育之根。
因此,治疗月经不调,要以滋补肝肾、补气养血为本。
月经调理正常了,可根据体质调配一些养生膏方,如十全十美膏、暖宫调经膏等,健脾固本,补气养血,促进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