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空间规划中的走廊

合集下载

中心_走廊_绿色空间_大芝加哥都市区2040区域框架规划

中心_走廊_绿色空间_大芝加哥都市区2040区域框架规划
中心·走廊·绿色空间 ——大芝加哥都市区 2040 区域框架规划
Center, Corridor and Green Area: Greater Chicago Metropolitan Area 2040 Regional Framework Plan
黄玮
摘要:本文在简要回顾美国大都市区在二战后的 发展演变和大芝加哥都市区面临的挑战之后,从 规划预测、规划过程、规划框架、实施战略等四 个方面介绍了伊利诺伊州东北规划委员会2005年 9月公布的大芝加哥都市区2040区域框架规划, 对它所包涵的新规划理念和以社区为动力、公众 广泛参与的规划过程进行了重点分析和阐述。 Abstract: Beginning with a brief review of the evolution of American metropolitan region and the challenges of the Greater Chicago Metropolitan Area, this paper introduces 2040 Regional Framework Plan which NIPC launched on September 2005 with longterm forecasting, common ground, framework creating, implement strategies and so on, emphasis its new conceptions of community-driven regional planning and new process of broad public involvement.
大芝加哥都市区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发展的不平衡。区域的经济增长动力主要来自 强大的芝加哥市中心区——鲁普(Loop),和其他少数的大型就业中心(Naperville, Aurora, Joliet, Elgin 等),以及围绕着奥海尔国际机场的地区。富有的郊区,如内珀维 尔(Naperville),经历着居住和就业不平衡的困境,经常导致交通拥挤和当地居民激烈 反对增长。而芝加哥市内的有些社区和旧郊区,如南部的黑人社区,因为缺乏就业岗 位、投资和公共服务而衰败。不同种族和民族、富人和穷人之间在空间上的隔离,给 城市和郊区的社会稳定都带来了压力。

酒店走廊设计知识点总结

酒店走廊设计知识点总结

酒店走廊设计知识点总结酒店走廊是连接客房与公共区域的重要部分,因此其设计和布置对于酒店整体形象以及客人体验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对酒店走廊设计的关键知识点进行总结,包括空间规划、灯光设计、装饰材料选择等方面。

一、空间规划酒店走廊的空间规划应该注重流线与功能需求的结合,为客人提供便捷的行动空间。

以下是一些相关要点:1. 走廊的宽度:通常来说,酒店走廊的宽度应能够容纳两个人并肩行走,宽度不宜小于1.2米,以确保行走的舒适感。

2. 走廊的长度:过长的走廊容易给客人带来疲劳感,在设计时应尽量避免过长的走廊,或者通过布置艺术品、绿植等元素来分割走廊长度。

3. 走廊的拐角处理:走廊拐角处的设计要兼顾美观与安全,避免较硬的物体或装饰物在拐角处引起伤害。

二、灯光设计灯光是走廊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其能够直接影响到整个走廊的氛围与舒适度。

以下是一些相关要点:1. 主灯设计:走廊中需设置主灯以照亮整个空间,在设计时应选择柔和的光线,避免反射或者眩光引起客人的不适。

2. 照明配色:根据酒店整体的氛围与风格,选择合适的灯光配色方案。

冷色调能给人以干净利落的感觉,而温暖色调则会营造出温馨舒适的气氛。

3. 能源节约:在灯光设计中,应考虑采用节能灯具或者LED灯以降低能源消耗,并且要合理设置灯光的开关位置,以便灯光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和控制。

三、装饰材料选择装饰材料的选择不仅关系到走廊的美观程度,还关系到走廊的使用寿命以及对环境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相关要点:1. 地面材料:走廊地面通常使用耐磨、易清洁的材料,如地砖、地板等。

同时,地面的选择也应考虑防滑性,以确保客人行走的安全。

2. 墙面装饰:在走廊的墙面装饰上,可以选择使用壁画、艺术品、镜面等元素来丰富空间感和美感。

同时,要注意墙面装饰的耐久性和易清洁性。

3. 顶部设计:在走廊的顶部设计上,可以考虑采用吊顶、隔板等装饰,以增加空间层次感和美观度。

四、安全防护考虑到酒店走廊的通行人数较多,安全防护是设计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公共空间限定手法的五个经典案例

公共空间限定手法的五个经典案例

公共空间限定手法的五个经典案例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建筑师 Tim Lorenzo在北美和欧洲的研究和实践中,将空间划分为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

通过限定条件,设计师们可以让公共空间更加接近客户所需。

为了适应这种要求,设计师们通常采用“新概念”、“限定手法”以及其它一些创新的方法进行设计。

在这一过程中,他们的做法往往具有独特性,也很少被人察觉。

然而却能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它们能帮助他们从众多项目中脱颖而出,并获得更高的知名度和市场。

在公共空间设计里,有几个经典案例可以借鉴一下。

一、限定元素——《蒙娜丽莎的微笑》蒙娜丽莎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著名的雕塑,这幅画让她拥有了更多的神秘感。

然而这样一个作品,却从来没有人能够通过它看出画家当时创作的心情。

在意大利威尼斯美术馆,位于一楼的展厅里,共有两幅艺术品——《蒙娜丽莎的微笑》和《最后一幅画》,都是由艺术家在原作上进行设计和加工。

其中《最后一幅画》由法国印象派画家梵高(Vincent)创作完成。

为了保证作品能够得到很好利用,设计师们并没有在原作上进行一定数额的改动或增加作品的细节。

设计师们试图通过对原画内容(蒙娜丽莎那微微微笑)和空间布局以及色彩上的不同处理从而表达出这些作品独特的风格。

二、限定空间—《在路上》在洛杉矶一家书店内,设计师通过限定空间的方式,营造出一种与一般书店不一样的空间氛围。

在这个空间里,设计师使用大量的木板间隔开来,使每个书店都有自己的风格和定位,且可以相互转换。

“我们在限定空间里创造了一种在空间中被遗忘在角落里的感觉,”建筑师Melanie Prasad说道。

“木板间隔开来让这个空间不会太大而且容易被发现,而木板之间的空隙则让书店与周围区域隔离开来。

这样使整个空间充满活力,也让书店更加具有生命力。

”Prasad 还表示这不仅使空间变得具有艺术感,而且还带来了非常好的阅读氛围。

三、限定主题—《不是的房间》《不是的房间》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空间,而是由一个可移动的公共空间和一个开放的开放式花园构成。

德国空间规划法[整理版]

德国空间规划法[整理版]

德国空间规划法德国《空间规划法》(Raumordnungsgesetz,简称ROG)制定于1965年,并于1965年4月22日正式生效。

1991年7月25日,联邦议会对该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修订,新法自1993年5月1日起开始实施。

1997年,联邦议会对该法再次进行了全面的修订,新法自1998年1月1日起实施。

德国的《空间规划法》不仅是一部规范平面空间的“国土规划法”,而是一部立体的空间规划法,它尤其对德国的空间的不同功能划分作了战略性的规定,因此该法也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宏观调控法”和生态环境保护法的有效组成部分。

第一节一般规定第1条空间规划的任务与指导思想(1) 必须通过综合性的、系统性以及各种层次的空间秩序规划以及对具有重要的空间意义的计划及措施的协调和措施来发展、规范并确保联邦德国的全部空间及其局部空间。

为此,1.必须协调对空间的不同需求并平衡规划有关的各种冲突;2.对各种的空间功能和空间利用必须预先考虑。

(2)在履行本条1款的任务时,应坚持空间发展的可持续(nachhaltige Raumentwicklung)指导思想,即社会与经济对空间的需求应符合空间的生态功能,并且应形成长期的大空间范围内的平衡秩序。

为此必须1.确保共同体内部的人格的自由发展及其对下一代的责任;2.保护和改善自然的生存基础;3.保障经济发展的立足地条件;4.对空间利用的可能性应长期留有余地;5.强化空间部分的多样性特色;6.塑造一切空间部分的同价值的生活关系;7.空间之间的结构性的不平等应当通过建立德国各分立的空间的统一性来平衡;8.创造欧洲共同体和大欧洲范围内的共同生活的空间条件。

(3)空间部分的发展、规范与确保应当符合整个空间的要求;整个空间的发展、规范与保障应当考虑到部分空间的要求(相互兼顾原则)。

第2条空间规划的基本原则(1)应当按照本法第1条2款的空间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适用空间规划的基本原则。

欧洲空间规划中的“走廊”概念及相关研究

欧洲空间规划中的“走廊”概念及相关研究
的一部分发挥作用z 9 7 。14 年的哥本哈根规划 .以及后来的奥斯陆,斯德哥尔摩规划 都可以看到 “ iddLn a” C ua i l的影子 。 e 2 世纪6 年代 .在规划 中对走廊的关注开始拓展到 由多个城镇组成的城市地区 O O (i go ) ct r in 。英国一些地方政府开始相互合作 .共同制定城市地 区的发展战略 . ye 其中以交通线贯穿的走廊地 区成为结构规划的重点内容之一。比如1 7年 南汉普郡 92 (o t mphr) Su hHa si 的结构规划 ( 图1 以城市 区域 为工作对象 .将主要的城市 发展 e 见 ) 组织在一系列尺度各异 临近现有城市建成 区和 良好公共交通线路的新区中 。尽管

“ 规 划”C rds n 项 目 走廊 ( or ei ) i g
Absr t Afe 9 s me a o r d rb c me t e t ac : t r l 0 . g c ri o e a h 9 i o t n o c p nE sr g o a p t l ln i g mp ra t n e ti U’ e i n ls ai a n n c a p
地 区和乡村地区以外的另一个区域研究对象 .是跨越城 乡.跨越行政 区的 以线性交
通 基 础 设 施 为核 心 的 ” 性 “ 区 。 线 地
施 、跨地 区合作和 环境保 护 的重要 空间 本 文讨
论 了欧盟大城市走廊概念的提 出与运用,并介绍
7在西 北欧地 区对大城 市走廊概 念 的深 八研 究一
关键 词 ;大城 市走廊 ;空间规 划 ;欧盟
Ke wo d : e a o r o ; S ail a n n y r s M g c ri r d p t n ig; E a Pl U

共同沟

共同沟

所谓共同沟,就是"地下城市管道综合走廊",即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市政、电力、通讯、燃气、给排水等各种管线集于一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管理。

一、国外共同沟发展概况欧洲是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先进地区,特别是在市政设施和公共建筑方面更是如此。

共同沟的发源地就在欧洲,早在1833年法国巴黎开始有系统规划排水网络的同时,就开始兴建共同沟。

1861年,英国伦敦修造了宽12英尺、高7.6英尺的共同沟。

1890年,德国也开始在汉堡建造共同沟。

瑞典斯德哥尔摩市地下有共同沟30公里长。

俄罗斯的地下共同沟也相当发达,莫斯科地下有130公里长的共同沟,除煤气管外,各种管线均有,只是截面较小(2mx2m),内部通风条件也较差。

日本国土狭小,城市用地紧张,因而更加注重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共同沟在日本开始兴建于1958年。

1963年,日本颁布了《共同沟实施法》,并在1991年成立了专门的共同沟管理部门,负责推动共同沟的建设工作。

到1981年末,日本全国共同沟总长约156.6公里,按照规划,到21世纪初,将达到526公里。

北美的美国和加拿大,虽然国土辽阔,但因城市高度集中,城市公共空间用地矛盾仍十分尖锐。

美国纽约市的大型供水系统,完全布置在地下岩层的共同沟中。

加拿大的多伦多和蒙特利尔市,也有很发达的地下共同沟系统。

二、国内共同沟发展概况1958年,北京在天安门广场的地下敷设了一条长1076米的共同沟。

1977年配合"毛主席纪念堂"施工,又敷设了一条长500米的共同沟。

此外,大同市自1979年开始,在九座新建的道路交叉口都敷设了共同沟。

1994年底,上海浦东新区初步建成了国内第一条规模较大、距离较长的共同沟。

该共同沟全长11.125公里,埋设在路两侧的人行道之下,沟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其横断面形状为矩形,由燃气室和电力室两部分组成。

酒店走廊设计知识点大全

酒店走廊设计知识点大全

酒店走廊设计知识点大全酒店走廊作为酒店客房与公共区域之间的过渡空间,在酒店设计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一个合理精心设计的酒店走廊不仅能提升酒店整体形象,还能给宾客带来舒适和愉悦的体验。

以下是对酒店走廊设计的一些知识点的全面介绍。

一、空间规划1. 走廊宽度:合理的走廊宽度应该考虑行人通行的舒适度,一般应在1.2米到1.5米之间。

2. 走廊高度:走廊高度应该适中,避免过高或过低带来的压迫感。

一般来说,2.5米到2.8米是常见的合适高度范围。

3. 走廊长度:走廊的长度应该合理,不宜过长或过短。

过长的走廊容易给人以孤独感,而过短的走廊则可能造成拥挤感。

二、照明设计1. 自然采光:充分利用自然光线,通过设置天窗或运用玻璃幕墙等方式,让阳光能够照射到走廊中,增加通透感。

2. 人工照明:在夜间或光线不足的情况下,需要设置合适的人工照明设施。

灯光的色温应与酒店整体风格相协调,照明效果柔和而不刺眼。

3. 照明布局:走廊照明的布局应均匀、合理,避免死角或过于集中的照明。

三、地面设计1. 材质选择:走廊地面的材质应该耐磨、易清洁,常见的选择有大理石、地板砖、木地板等。

2. 颜色搭配:地面颜色的选择应与整体设计风格相匹配,同时要考虑走廊长度的影响。

较长的走廊可以采用浅色地板来增加光线的反射和明亮感。

四、墙面设计1. 装饰材料:墙面的装饰材料应能够提升酒店整体格调,例如使用装饰画、壁纸等。

2. 色彩搭配:墙面的色彩搭配要与酒店整体风格相协调,既可以采用单一颜色,也可以通过细节的处理来营造独特的氛围。

五、顶棚设计1. 吊顶设计:走廊顶棚的设计可以运用吊顶来增加层次感,同时还可以隐藏空调、照明设备等管线。

2. 灯带设计:在顶棚的边缘设置灯带,可以增加走廊的灯光层次感,令整个走廊更加精致。

六、家具与装饰品1. 安全性考虑:走廊家具与装饰品的选择应考虑到安全因素,避免使用尖锐、易碎的物品。

2. 风格选择:走廊家具与装饰品的风格应与酒店整体风格相呼应,创造一致的室内环境。

办公室的走廊设计知识

办公室的走廊设计知识

办公室的走廊设计知识走廊是办公室里的一个重要部分,它连接了办公室的各个区域,起着连接和过渡的作用。

一个好的走廊设计,可以提升整个办公室的氛围和效率。

在设计办公室的走廊时,需要考虑到空间利用、舒适度、功能性以及美感。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些关于办公室走廊设计的知识。

1. 空间规划在设计走廊时,首先需要考虑的是空间规划。

走廊的宽度和长度需要根据办公室的实际情况来确定,通常来说,走廊的宽度应该能容纳两个人并排行走。

如果是主要为员工使用的走廊,那么宽度可以适当增加一些,以便于员工之间的交流和通行。

另外,走廊的长度也需要根据办公室的大小和布局来确定,需要确保走廊能够顺畅地连接各个办公区域。

2. 灯光设计走廊的灯光设计对于提升走廊的美感和舒适度非常重要。

通常来说,走廊的灯光应该足够明亮,以确保员工和访客可以清晰地看到走廊的两侧和前方。

可以选择安装吸顶灯、壁灯或者是地灯等不同类型的灯具来满足不同的需求。

另外,还可以考虑使用一些温暖色调的灯具或者添加一些柔和的光线来提升走廊的舒适度。

3. 装饰设计走廊的装饰设计也是走廊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

适当的装饰可以为走廊增添一些生机和活力,同时还可以提升走廊的美感。

在走廊的墙壁上可以悬挂一些艺术品、照片或者是挂画,可以给员工和访客一种愉悦的感觉。

另外,还可以考虑在走廊的一侧设置一些绿植或者花艺来增加走廊的亲和力和舒适度。

4. 地面设计走廊的地面设计也是走廊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

地面的材质和颜色要与整个办公室的风格相一致,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耐磨性和易清洁性。

通常来说,可以选择地砖、地板或者地毯等不同的材质来满足不同的需求。

另外,还可以考虑在走廊的地面上铺设一些图案或者花纹来增加走廊的美感。

5. 通风和空调在设计走廊时,通风和空调也是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走廊通常处于室内的中间位置,如果通风和空调不到位,走廊很容易产生异味和高温,影响员工和访客的舒适度。

因此在设计走廊时,需要考虑到通风和空调系统的布局和设计,确保走廊能够保持良好的通风和温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欧洲空间规划中的“走廊”概念及相关研究Concept and Research of “Corridor“ in European Spatial Planning作者:赵亮摘要:20 世纪90 年代以后,大城市走廊(Megacorridor)在欧盟的空间规划中走向核心位置,成为重要的规划概念,和基础设施项目实施、跨地区合作和环境保护的重要空间。

本文讨论了欧盟大城市走廊概念的提出与运用,并介绍了在西北欧地区对大城市走廊概念的深入研究——“走廊规划”(Corridesign)项目。

Abstract:After 1990s, megacorridor became the important concept in EU…s regional spatial planning. It is focused as special space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infrastrure, cross-border cooperation, and the protection of environment. Theemergence and application of megacorridor concept in EU, and the research ofsome megacorridors in West North Europe-Corridesign project- are discussedin the paper.关键词:大城市走廊;空间规划;欧盟Keywords:Megacorridor; Spatial Planning; EU作者:赵亮,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与城市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走廊”(corridor)作为一种空间聚集的现象,在地理学、区域经济学和城市规划学等学科中讨论已久,主要涉及到交通基础设施、产业和经济活动、城市化与城镇结构,以及走廊地区的制度协调等方面的内容。

一般来说,走廊地区被看作是城市地区和乡村地区以外的另一个区域研究对象,是跨越城乡,跨越行政区的以线性交通基础设施为核心的“线性”地区。

“走廊”不仅仅作为一种被研究的地理现象,在空间规划的实践领域,它被应用于各个空间尺度,包括城市和城市地区(city region),成为空间规划的组成要素。

伴随着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双向发展趋势,空间规划对走廊的关注从城市拓展到区域,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的欧盟,走廊概念由于被加上了“mega”或“euro”的前缀,大大丰富了它的内涵,跨国的大城市地区间的走廊(megacorridor或eurocorridor)概念开始走向核心位置1。

1 欧洲空间规划中“大城市走廊(megacorridor)”的产生背景1.1 空间规划中走廊概念的产生与发展长期以来,通过对城市结构发展演变的研究,人们认识到交通基础设施对于城市和区域空间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同时又是可以通过规划进行控制的。

由此,“走廊”作为规划概念出现在了城市和城市地区尺度的空间规划中。

马塔(Soria Y Mata)1882年发表的文章中建议根据高效率的交通设施调整城市结构,提出了带形城市模型,并设计了以有轨电车和公路为中心的400米宽的“Ciudad Lineal”。

Peter Hall对此作出了积极的评价,认为“Ciudad Lineal”的意义在于,尽管它并不是完整的带形城市,没有完全实现马塔的构想,但它可以作为城市的一部分发挥作用2。

1947年的哥本哈根规划,以及后来的奥斯陆、斯德哥尔摩规划都可以看到“Ciudad Lineal”的影子。

20世纪60年代,在规划中对走廊的关注开始拓展到由多个城镇组成的城市地区(city region)。

英国一些地方政府开始相互合作,共同制定城市地区的发展战略,其中以交通线贯穿的走廊地区成为结构规划的重点内容之一。

比如1972年南汉普郡(South Hampshire)的结构规划(见图1)以城市区域为工作对象,将主要的城市发展组织在一系列尺度各异,临近现有城市建成区和良好公共交通线路的新区中3。

尽管本规划的空间尺度相对较小,但由城市走向城市地区是一个巨大的跨越,标志着地方政府间开始以结构规划的形式,通过走廊进行空间政策的协调。

图1 英国南汉普郡(South Hampshire)1972 年结构规划这是对于城市地区进行结构规划的早期实践。

不同规模的主要新城市发展区集中于交通走廊,就业增长点位于现有城镇中心和这些新的发展地区。

资料来源:Peter Hall. Urban and Regional Planning, Fourth edition. London: Routledge, 2002. P117上述城市和城市地区层面,利用走廊概念进行规划的主要目标是为了解决城市无序扩展的问题,通过交通系统对城市和城市地区的空间结构进行重组,为经济活动和人口的集聚与扩散找到既有经济效率,又能保护生态环境的空间形式,并通过空间规划对走廊跨越的各个城镇的发展进行协调。

20世纪90年代以后,面对全球化时代的区域竞争,根据欧洲建立统一市场的要求,在欧洲层面的区域政策和空间发展规划中,走廊发展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使命,要求其在提高欧洲的全球竞争力和平衡发展方面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1.2 欧洲大城市走廊(megacorridor)概念产生的政治经济背景在经济方面,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欧盟面临严重的结构性矛盾,一方面各国政府面对经济紧缩的压力,另一方面还要靠投资拉动增长。

为了解决这种矛盾,1993年欧盟委员会发布了《增长、竞争与就业白皮书》,这份文件对于跨国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大城市走廊产生了重要影响。

首先,为了实现经济增长,提高竞争力,并创造更多的就业,基础设施和交通可达性成为区域在全球化进程中生存的首要条件,1992年的马斯赫里克特条约提出了“欧洲网络(Transeuropean Networks)”计划,该计划以货物、人员和资金的自由流动为核心,希望通过建立跨欧洲的交通、通信和能源基础设施网络,使欧洲人在无边界的欧洲获得最大的收益。

白皮书根据“欧洲网络”制定了大规模的交通基础设施投资计划,这些交通基础设施的核心骨架就是大城市之间的走廊。

其次,白皮书要求大城市走廊继续发挥提高整个欧洲的竞争力的作用,同时还要将以前的边缘地区嵌入发展走廊,并建立新的走廊,实现平衡的多中心发展,改变核心与边缘地区之间的极化发展方式。

这实际上将欧盟的区域政策从“基于国家的中心-边缘系统,转化为跨国的政策网络框架” 4。

再次,白皮书认为大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仅仅是为了容纳更多的跨国人流和物流,其巨大的投资本身就是对经济的拉动。

在政治方面,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盟、各主权国家和地方政府三个层面的政治体制都在发生变化。

在这种变化过程中,可以看到快速增加的城市地区间的横向合作,以及城市地区、国家政府和欧盟之间的纵向合作。

欧洲各主权国家普遍进行了政府重塑等角色转型,在权力的分配上出现了两种反向的趋势,一方面国家权力下放给地方政府,形成多中心的治理模式5,另一方面,城市将某些权力上交给区域性组织(包括由政府授权的区域性管理机构和各种区域性协会,以面对竞争形成新的制度优势,进一步突出区域在全球经济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6。

正如M. Castells和P. Hall所说,“地方和区域是新的经济角色,它们对于发展和问题有更好的响应能力7。

”在地方政府的合作中,“跨界合作”与“网络化”被作为城市空间发展政策中的重要部分,跨国走廊正是地方政府空间政策的重要载体。

始建于1986年的城市组织——欧洲城市联盟(EUROCITIES),到2004年成员已经扩展到120个城市。

欧洲城市联盟的目标包括:确保城市事务能够在欧盟的政策框架中获得更高的地位;推动城市间的跨国合作,协助城市间的沟通,争取欧盟的基金帮助;培养一种欧洲大城市间的网络化精神,不同文化背景、社会经济条件、政治背景的城市,共同面对挑战,解决问题,鼓励城市间分享经验,影响国家和欧盟政策的制定8。

欧洲城市联盟的众多城市都位于大城市走廊上,特别是在跨越主权国家边界的地区。

在跨界地区的城市合作中,一些地区获得了新的制度力量,品尝到了在原有国家体制下无法获得的好处。

在1990年初进行的针对欧洲20多个地方政府的一项调查中发现,以往的政府合作多侧重于信息交换,而现在则增加了共同争取欧盟计划的资源支持,和推动政策实施方面9。

以跨英吉利海峡的隧道连接地区(Transmanche region)为例,它包括英国的肯特郡和法国的Nord-Pas-de-Calais地区,经过10余年的跨界协调与共同发展,以海峡隧道为契机,利用欧盟提供的资助,提出了更为清晰的国际经济定位,而作为英国和法国的边缘地区,这种定位在原有政治体制下是根本无法实现的10。

总之,20世纪90年代后的欧洲政治舞台不再是以往的以主权国家为主角,这里活跃着更多的政治团体,超国家的政治体(比如欧盟委员会)、主权国家政府、区域政府、地方政府、私人部门和院外游说团体共同在欧洲事务中发挥作用。

这种政治环境的改变,对于国家和地区间在制度方面的协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跨国家和地区的大城市走廊被认为是跨界管治方式进行协调的突破口,而在走廊地区的地方政府也希望在新的制度框架下获得更大的,甚至是在本国体制中无法获得的发言权。

2 20 世纪90 年代后欧盟空间规划中的大城市走廊概念百年来的规划传统,与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政治经济形势变化,使得“大城市走廊”概念在欧洲空间规划中得到了广泛的讨论。

尽管各个国家对这个概念的理解尚有分歧,但在如下几份颇有分量的报告中,仍可以看出它所处的核心地位。

(1)“ 欧洲计划1992(Europe 1992 project)”中的大城市走廊概念在“欧洲计划1992” 11中提出,为了实现无边界的欧洲,消除流通和沟通障碍,就要提高跨界地区的物质联系,重构空间结构,而连接大城市地区的跨国家的大城市走廊可以承担核心角色。

人们坚信通过大城市走廊可以在加强大城市地区间的联系和整合,提高欧洲的全球竞争力的同时,还可以加强地区间的联系,刺激那些落后地区的发展,促进地区的平衡发展。

(2)“ 核心城市和区域发展图景”中的大城市走廊概念直接提出“欧洲走廊(eurocorridor)”是在1996年欧盟委员会对欧洲核心城市和区域发展图景(central and capital cities and regions)的研究中12,这个地区包括英格兰东南部、法国北部、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以及德国的一部分(见图2)。

在这份报告中“欧洲走廊”被定义为“在重要城市地区之间有大量跨界交通流的,由一系列重要交通设施构成(包括公路、铁路、电信线路)的轴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