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排污权交易
沈阳市人民政府令第66号——沈阳市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管理办法

沈阳市人民政府令第66号——沈阳市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管理办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沈阳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7.07.29•【字号】沈阳市人民政府令第66号•【施行日期】2017.10.01•【效力等级】地方政府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正文沈阳市人民政府令第66号《沈阳市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管理办法》业经2016年12月27日市人民政府第40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以发布,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
市长:姜有为2017年7月29日沈阳市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优化环境资源配置,规范主要污染物排放权使用和交易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实施总量控制的固定污染源(以下统称排污单位)排放化学需氧量、氨氮、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以及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的管理活动。
第三条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应当在总量控制的前提下,坚持资源有价、使用有偿、分类指导、分级管理的原则;体现新老企业差别化管理要求,坚持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配置相结合,实行政府适当储备、余量限期出让、交易公平竞价的原则。
第四条分配初始排污权和组织排污权交易应当按照本市环境质量改善和污染物总量控制的要求,并符合区域和主要行业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要求。
实施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应当开展试点工作。
第五条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工作实施统一监管和协调。
区、县(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本辖区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工作实施监管。
市和区、县(市)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应当配合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共同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
第六条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不免除排污单位污染治理、污染损坏赔偿的责任和依法缴纳排污费等相关税费的义务。
排污权交易制度范本

排污权交易制度范本[公司名称]排污权交易制度范本(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排污权交易制度(以下简称“本制度”)是指公司内部为合法使用、交易和转让排污权所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程序。
第二章排污权交易注册与管理第二条公司设立排污权交易注册与管理机构,负责公司内部排污权交易的登记、核准和管理工作。
第三条公司内部排污权交易需经过注册与管理机构的审核和登记,方可进行。
第三章排污权交易的条件与限制第四条公司内部排污权交易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对排污权交易的相关规定。
第五条公司设定排污权交易总量,各部门和项目应按照总量控制指标进行排污权分配。
第六条公司根据环境保护要求设定排污权交易的购买和销售价格。
第七条公司内部交易的排污权不得向外部进行转移或交易。
第八条公司应对排污权交易进行监管,并对不符合规定的行为进行处罚和惩处。
第四章排污权交易的程序与流程第九条公司内部排污权交易的流程包括:出售方申报、注册与管理机构审核、登记和核准、交易配额分配、买卖双方签订合同、完成交易等环节。
第十条排污权交易的出售方应提供相关排污量和排污权证明等资料进行申报,并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流程进行申报。
第五章监督与管理第十一条公司应建立排污权交易的监督与管理机构,对公司内部排污权交易的实施进行监督和管理。
第十二条所有参与公司内部排污权交易的部门和个人应遵守本制度的规定,接受监督与管理机构的监管,如有违反,将受到相应的处罚和惩处。
第六章附则第十三条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公司所有,并有权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和调整。
第十四条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正式实施。
以上仅为排污权交易制度的一个范本,具体编制和实施应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污染物排污权交易管理办法

第十条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回收和回购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并代为出让排污权。
第十一条排污权交易的指标来源,一是政府在制定总量控制和削减计划时,可预留一定比例;二是由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回购或强制收回部分排污指标;三是政府投资减排项目腾出的排污指标。
污染物排污权交易管理办法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总则;排污权的分配与管理;排污权交易的主体;监督管理;法律责任;附则;进行讲述。其中包括:规范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试点活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活动适用本办法、排污权、以优化环境资源配置、逐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指导、监督与管理工作、分配与管理、总量控制目标、分配方式、无偿收回、有效期、排污权交易主体、主要污染物排污权出让方、申请表并提交材料、其他资料、购买主要污染物排污权、出让程序、总量指标使用情况、违反其他环保法律法规、申报、有关技术规范、交易年度报告、公示内容、纠纷责任等,具体材料详见:
(三)其他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要出具的证明或资料。
第十七条重大建设项目、产业集聚区的建设项目需购买主要污染物排污权的,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区域指标调剂的方式无偿分配30%的总量指标,其余指标需通过排污权交易获得。
第四章排污权的交易
第十八条排污权的出让程序是:出让方向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出让申请,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其出让资格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则出具《**市主要污染物排污权出让核准意见书》;出让方凭《**市主要污染物排污权出让核准意见书》按照规定的交易流程参与排污权交易活动,凭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市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终结单》及有关材料办理排污许可证变更手续。排污权的受让程序是:排污单位向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送通过专家审查并修改完善的环评报告(报批版);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项目总量指标的合理性进行审核,并出具《**市主要污染物排污权受让核准意见书》;排污单位持《**市主要污染物排污权受让核准意见书》按照规定的交易流程参与排污权交易活动,凭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市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终结单》及其他相关材料完成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程序。
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广东省财政厅关于排污权交易的规则(试行)

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广东省财政厅关于排污权交易的规则(试行)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广东省财政厅•【公布日期】2015.01.23•【字号】粤环〔2015〕9号•【施行日期】2015.01.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广东省财政厅关于排污权交易的规则(试行)(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广东省财政厅2015年1月23日以粤环〔2015〕9号发布自2015年1月23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排污权交易行为,维护交易双方的合法权益,依法、有序开展排污权交易,根据广东省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的相关规定,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本规则适用于广东省行政区域内的排污权交易活动;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在指定区域或流域范围内开展排污权交易试点且在当地有合法交易平台的,可在本规则的基本框架和总体要求的基础上,配套制定当地的交易规则并报省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第三条纳入全省试点范围的排污权交易统一在经省人民政府批准的交易机构组建的合法交易平台上进行。
交易机构负责建立排污权交易平台、管理系统和登记结算系统。
第四条在指定区域或流域范围内开展排污权交易试点的,可以在当地合法的交易平台上进行交易;当地没有合法交易平台的,在省统一的平台上交易。
第五条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过程中的交易服务费由交易双方各支付50%,具体收费标准按《省物价局关于排污权交易服务收费标准问题的复函》(粤价函〔2013〕1469号)执行。
第二章交易主体第六条排污权交易主体为出让方和受让方。
出让方是指:(一)拥有排污权储备的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二)合法拥有可出让排污指标的单位。
受让方是指:(一)对排污指标进行回购的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二)需增加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的新建、改建、扩建项目;(三)为达到总量控制要求的现有排污单位。
第七条排污权交易主体出让或受让排污权须按污染源管理权限经相应的地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方可参与交易。
排污权交易

(三)问题
1.环境容量确定难
技术上的难题 传统的粗放式经济增长导致环境迅速恶化 总量控制底线的合理确定受到冲击
一家孝感市的企业说,由于自己是 Nhomakorabea2.分配不公
省里审批的项目,需要购买排污权 才能开工建设。而在同一个工业园
(二)缺点
排污权交易能否完全在市场机制下达到“企业利益和公共利益的统一”、 “效率与公平的统一” (企业是否愿意投入科研资金和精力研究先进的污染治理技术) (排污权交易的管理成本,现阶段我国缺乏成型的科学高效管理体制)
三.在中国的实践及问题
(一)发展历史 (二)发展现状 (三)问题
2001年9月,南通天生港发电有限公司与南京醋酸纤维
(三)排污权交易发展的历史
起源:美国 实践:德国、澳大利亚、英国等 我国:1991年起试点
(四)排污权交易实施的基础
1.总量控制:
(排污权交易的前提)
2.成熟的市场机制
➢划分一定的区域
(保证排污权交易成功的重要条件)
➢确定区域总量控制目标以及总排放 ➢以美国为例
水平
3.完善的法律制度
➢得到总配额
(一)排污权交易的概念
排污权交易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在污染物排放总量不超过允许排放量的 前提下,内部各污染源之间通过货币交换的方式相互调剂排污量,从而达 到减少排污量、保护环境的目的。
前提:一定区域内、污染物排放总量不超过允许排放量 方式:货币交换 目的:减少排污量、保护环境
(二)理论基础
外部不经济性 交易成本理论 环境容量资源的财产权理论
排污权交易
1.政府和环保团体 可以通过排污权的 买进和卖出,对环境 质量状况做出主动 而及时的反应。
第十二章----排污权交易Microsoft-Word-文档

第十二章排污权交易内容提要•第一节排污权交易的主要思想•第二节排污权交易的微观效应•第三节排污权交易的主要特点•第四节实行排污权交易的条件•第五节美国的排污权交易政策•第六节中国的排污权交易第一节排污权交易的主要思想•排污权交易与排污收费都是基于市场的环境管理手段,排污收费制度是先确定一个价格,然后让市场确定总排放水平;而排污权交易是首先确定总排放量,然后让市场确定价格。
市场确定价格的过程就是优化资源配置的过程,也是优化污染责任配置过程。
排污权交易的主要思想就是建立合法的污染物排放权利即排污权(这种权利通常以排污许可证的形式表现),并允许这种权利像商品那样被买入和卖出,以此来进行污染物的排放控制。
•一般做法是首先由政府部门确定出一定区域的环境质量目标,并据此评估该区域的环境容量。
然后推算出污染物的最大允许排放量,并将最大允许排放量分割成若干规定的排放量,即若干排污权。
政府可以选择不同的方式分配这些权利,在排污权市场上,排污者从其利益出发,自主决定其污染治理程度,从而买入或卖出排污权。
第二节排污权交易的微观效应•一、排污权交易的微观效应的条件、结论• 1.假设条件:(1)每个污染源都有一定的排污出始授权(qi0)•所有污染源初始授权的总和在数量上必定等于可允许的排污总量(2)第i个污染源未进行治理时的的排污量为ei(3)选择的治理水平为ri• 2.污染源决策的目标函数:• 3.结论:只有当排污权的市场价格与企业的边际治理成本相等时,企业的费用才会最小。
在企业自身利益的驱动下,排污权交易市场必将自动地产生这样的排污权价格,该价格等于企业的边际治理费用。
最终结果必然是污染源通过调节污染治理水平(ri),达到所有企业的边际治理费用都相等,并且等于排污权的市场价格。
从而满足有效控制污染的边际条件,以最低治理费用保证了环境质量目标。
•二、排污权交易微观效应分析•• 1.当排污权的市场价格与企业的边际治理成本相等时,企业的费用才会最小。
广东省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管理办法-粤环[2014]21号
![广东省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管理办法-粤环[2014]21号](https://img.taocdn.com/s3/m/857513ee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e7.png)
广东省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管理办法正文:---------------------------------------------------------------------------------------------------------------------------------------------------- 广东省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管理办法(经省人民政府同意,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广东省财政厅2014年3月13日以粤环〔2014〕21号发布自2014年4月13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工作,培育和规范排污权交易市场,根据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广东省财政厅《关于在我省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粤环〔2013〕3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主要污染物,是指国家实施排放总量控制的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氨氮和氮氧化物,试点期间选择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作为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因子,并适时将其他污染因子纳入试点范围。
本办法所称的排污权,是指排污单位按照排污许可证许可的污染物排放指标,向环境直接或者间接排放主要污染物的权利。
排污单位的排污权以排污许可证的形式确认,有效期与排污许可证有效期一致。
本办法所称的排污指标,是指排污单位通过政府分配或市场交易等途径获得的用于生产、经营的主要污染物排放约束性指标。
本办法所称的排污权有偿使用,是指排污单位依法取得排污指标,并按规定缴纳有偿使用费的行为。
本办法所称的排污权交易,是指交易主体对依法取得的排污指标进行交易的行为。
第三条二氧化硫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由省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化学需氧量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在限定的流域或区域范围内开展,由试点市、县(区)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第四条二氧化硫年排放量100吨以上的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和现有排污单位纳入全省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允许排放二氧化硫的其他单位自愿纳入试点范围。
排污权交易管理办法山西

排污权交易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排污权有偿取得和交易工作,健全生态环境经济政策,发挥市场机制对排污单位污染物减排的促进作用,根据《山西省环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和有关文件关于开展排污权交易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排污权是指排污单位经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核定、允许其排放污染物的种类和数量。
本办法所称的排污权交易,是指在满足环境质量和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要求的前提下,交易主体通过交易系统对进入市场的排污权进行买卖的行为。
现阶段纳入山西省排污权交易的污染物暂定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和颗粒物。
根据国家政策以及环境质量改善需要,适时调整实施排污权交易的污染物种类。
第三条受省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委托,省级排污权交易机构负责建设和管理排污权交易系统,履行排污权交易登记鉴证职能,开展排污权交易统计分析;负责排污权政府储备库建设和管理的技术支持;受理全省范围内排污权回购、出让、受让等排污权交易业务;指导各市排污权交易工作。
各设区市应设立排污权交易业务受理窗口,受理本辖区内排污权交易业务。
本办法所称排污权交易机构是指省级排污权交易机构及各市排污权交易业务受理窗口。
第四条排污权交易基准价由省价格主管部门会同省财政、省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制定或调整。
排污权交易成交价格不低于排污权交易基准价。
第二章排污权的取得第五条新建、改建、扩建项目以及实施技术改造项目的排污单位新增主要污染物排污权,原则上通过排污权交易取得。
现有排污单位无偿获取的排污权暂不实行有偿使用,条件成熟后逐步开展。
第六条排污许可证许可排放量的变化情况及排污权交易信息在排污许可证副本中记录。
排污许可证核定许可排放量变化时,排污单位有偿取得的排污权(不超过原有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倍量削减的基数)原则上不进行变更,予以保留。
排污单位实际排放量不得超过排污许可证核定的许可排放量。
第七条可交易排污权包括排污单位可出让排污权和政府储备排污权两部分。
排污单位可出让排污权包括有偿取得的排污权超过排污许可证载明许可排放量的部分,以及排污单位通过淘汰落后设施、清洁生产、污染治理、技术改造等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后形成的富余排污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府可以用类似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的做
法,通过排污权的市场买卖,对环境保护中 出现的问题作出及时的反映。 认为现有的环境质量偏低或环境标准偏低的 社会团体或个人,也可以通过购买排污权而 不排放污染物的办法,对这种不满意的状况 主动地进行改进。
第三节 排污权交易的主要特点
总量控制的监督管理
污染源达标排放的监督管理
环境质量的监督管理 建设项目排污总量的监督管理
“15小”的监督管理
什么是15小?
年产5000t以下化学制浆造纸厂,年产折牛皮
3万张以下的制革厂,500t以下的染料厂,坑 式和萍乡式炼焦以及天地罐和敞开式炼硫磺 的企业,马槽炉、马鞍炉等土法炼铅锌,土 法选金,土法农药,土法漂染,土法电镀, 土法生产石棉制品,土法生产放射性制品, 土法炼油,土法炼汞、炼砷等企业。
排污许可证制度及排污权交易的经验
1988年6月,国家环境保护局确定在上海、北京、
天津、沈阳、徐州、常州等18个城市(县)进行水 污染物排放许可证的试点工作。 1989年4月28日至5月1日,“第三次全国环境保护 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提出了加强环境管理的五 项制度(通称“新五项”),即环境保护目标责任 制、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排放污染物许 可证、推行污染集中控制和继续推行限期治理。这 是《排放污染物许可证制度》以环境政策的形式正 式提出。
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实施步骤
:
4. 各地、市根据省下达的总量控制指标,按照
污染物来源,核定分配污染源总量控制指标。 地、市在核定和分配污染源的总量控制指标 时,可以依据省下达的总量控制计划指标, 按污染物排放标准确定排污总量(目标总量 控制);也可以依据区域或流域环境目标, 按环境质量标准确定排污总量(容量总量控 制)。
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实施步骤
:
1. 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申报的基础上,
核实省级 1995年污染物排放量基数;经 全国综合平衡,编制全国污染物排放总量 控制计划。 2. “九五”期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 制计划经国务院批准,作为国家控制计划 指标,下达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3.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国家下达的总 量控制指标,确定污染物排放总量分配权 重或影响系数,再把总量控制指标分解下 达到辖区的地、市。
的试点城市共有16个,持证企事业单位987 家,控制排放源6646个。 到1996年,全国地级以上城市普遍实行了 排放水污染物许可证制度,共向 42 412个 企业发放了 41 720个排污许可证。 我国目前的排污权交易,都是在特定时间 段内,经行政部门的安排后才进行的。如 何在环境管理工作中充分利用这一经济手 段,还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
第五节 美国的排污权交易政策
从20世纪70年代美国国家环保局(EPA)就
开始将排污权交易政策用于大气污染源及河 流污染源管理,并逐步建立起以气泡 (bubble)、补偿(offset)、银行 (banking)和容量节余(netting)为核心内 容的一整套排污权交易体系,在实践中取得 了较好的经济-环境效益。
排污许可证制度及排污权交易的经验
从1991年开始,包头、开远、柳州、太原、
平顶山和贵阳等城市尝试大气污染物的排 污权交易。 截至1994年,发放排放大气污染物许可证 的试点城市共有16个,持证企事业单位987 家,控制排放源6646个。
排污许可证制度及排污权交易的经验
截至1994年,发放排放大气污染物许可证
早在70年代由美国经济学家戴尔斯提出,并首先被美国国家
环保局(EPA)用于大气污染源及河流污染源管理,而后德 国、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家相继进行了排污权交易政策的实 践; 我国在大气污染控制方面也开展过可交易排污许可证的试点 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效果。
排污权交易的主要思想就是建立合法的污染物排放权利即排
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实施步骤
:
5.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不同区域的排 污总量指标、实现环境目标的优先顺序和 分期实现本省“九五”总量控制计划目标, 调整按计划指标初步分解下达给地、市的 排污总量指标,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总量控 制实施方案,由省政府批准实施,并报国 家环保局备案。各省、自治区还应确定本 省的重点城市,编制重点城市功能区达标 方案,由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污权(这种权利通常以排污许可证的形式表现),并允许这 种权利像商品那样被买入和卖出,以此来进行污染物的排放 控制。
排污权交易的一般做法
首先由政府部门确定出一定区域的环境质
量目标,并据此评估该区域的环境容量。 推算出污染物的最大允许排放量,并将最 大允许排放量分割成若干规定的排放量, 即若干排污权。 政府可以选择不同的方式分配这些权利, 并通过建立排污权交易市场使这种权利能 合法地买卖。在排污权市场上,排污者从 其利益出发,自主决定其污染治理程度, 从而买入或卖出排污权。
第二节 排污权交易的微观效应和宏观效应
根据企业追求费用最小化的原则,可建立该污染源
决策的目标函数为:
只有当排污权(排污许可证)的市场价格与企业的
边际治理成本相等时,企业的费用才会最小。在企 业自身利益的驱动下,排污权交易市场必将自动地 产生这样的排污权价格,该价格等于企业的边际治 理费用。最终结果必然是污染源通过调节污染治理 水平,达到所有企的边际治理费用都相等,并且 等于排污权的市场价格。
成本最小化 有利于宏观调控 给非排污者表达意见的机会 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 提高了企业投资污染控制设备的积极性 更具有市场灵活性
第四节 实行排污权交易的条件
合理分配排污权:既能体现“污染者付费” 原则,又不会由于获取成本过高影响交易 市场形成。 完善的市场条件:排污权的价格应该由市 场决定,但排污权市场的交易秩序需要良 好的交易环境。 政府部门的有效管理:政府必须目前排污 许可证的分布状况,并能制止无证排污。 对有关工作人员的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 防止他们以权谋私,是实现政府部门有效 管理的重要保障。
第十二章 排污权交易
第十二章 排污权交易
第一节 排污权交易的主要思想 第二节 排污权交易的微观效应和宏观效应 第三节 排污权交易的主要特点 第四节 实行排污权交易的条件 第五节 美国的排污权交易政策 第六节 中国的排污权交易
第一节 排污权交易的主要思想
排污权交易是当前受到各国关注的环境经济政策之一;
SO2大排污权交易政策体系
美国SO2排污许可证交易政策以1年为周期,
通过确定参加单位、初始分配许可证、再分 配许可证和审核调整许可证四部分工作来完 成污染控制的管理目标。
第六节 中国的排污权交易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国家环境保护局 确定,“九五”期间将对12种污染物实行总 量控制,其中: 大气污染物3种:烟尘、工业粉尘、SO2。 废水污染物 8种:化学耗氧量、石油类、氰 化物、As、Hg、Pb、Cd、Cr6+。 固体废物1种: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