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级教师茹清平解读《中国古代诗歌散讲义文欣赏》(人教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材和教学

编写指导思想
从文学鉴赏的角度出发,在诵读中感受和体
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挖掘作品的丰富内蕴 和深层意义,探求古代经典所蕴涵的传统文 化精华,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初步鉴赏能力 和艺术审美情趣。
一、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目录
诗歌之部 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内容和主 旨) 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意象和意 境) 第三单元:因声求气、涵咏诗韵(声韵和情 感)
5、鼓励:对有兴趣尝试诗歌散文 创作的学生应给予鼓励。 6、实践:应重视作品阅读鉴赏的 实践活动,注重对作品的个性化解 读,充分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 潜能,努力提高审美能力。
7、内容:教学中不要一味追求统一答 案,也不必系统讲授鉴赏理论和文学史 知识。 8、活动:提倡举办诗歌散文朗诵会, 组织文学社团,创办文学刊物,积极向 校内外报刊投稿。学习诗歌的戏剧化方 法
5、创作实践要求
尝试诗歌、散文的创作, 组织文学社团,展示成果,交流体 会。
(实践尝试,重在过程)
(二)诗歌与散文(人教版)内容与选择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外国诗歌散文欣赏
浙江省选修选择
将选修模块分为三类: 选修ⅠA、选修ⅠB、选修ⅠC。 必修的模块和选修ⅠA的模块为列入高考命题范围的模块, 选修ⅠB是为保证学生每学年在每个领域都必须获得学分而 修习的模块 选修ⅠC是学校视条件开设供学生选择修习的模块。 选修ⅠA的3个模块如下:
黑龙江省的选择
全省学校统一开设,学生必须从中选择的 模块,4个模块如下: 文学类文本(二选一) :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实用类文本(二选一) : 《新闻阅读与实践》 《中外传记作品选读 》
人教版选修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赏析指导》(一等奖课件) (28)

2、存“异”关键词:谁知、心未死;空、衰、斑
答案: ①词句抒发了对自己不被理解的慨叹,
突出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心境。
②诗句着重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却已 年老鬓衰的悲愤情怀。
比较表达技巧
方法:整体把握,求同存异,求同析异。 方法:分清类别,解析诗句,明确效果。
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颖。
步骤三:总结。
小 结 诗歌鉴赏比较原则
整体把握,求同存异,辨同析异。
比较思想情感
借助意象,品味意境,体味情感。
比较表达技巧
分清类别,解析诗句,明确效果。
课堂练兵
练习1.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齐安郡中偶题
暮热游荷池上
杜牧
杨万里
两竿落日溪桥上,
细草摇头忽报侬,
半缕轻烟柳影中。
• 芳事阑珊三月时, 缓步春山春日长,
• 喜愁唯有落花知。 流莺不语燕飞忙。
• 柳绵飘白东风老, 桃花落处无人见,
• 一树斜阳叫子规 。 濯手惟闻涧水香。
• 暮春 • 芳事阑珊三月时 • 喜愁唯有落花知 • 柳绵飘白东风老 • 一树斜阳叫子规
• 本诗春之“暮”体现在:三月花凋谢,柳絮飘 飞,东风吹和子规啼叫。
披襟拦得一西风。
多少绿荷相倚恨,
荷花入暮犹愁热,
一时回首背西风。
低面深藏碧伞中。
(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_______傍__晚_______时刻的景色, 均以荷与_________西__风_为诗歌的主要意象。(2分)
(2)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 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 简要分析。(4分)
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苏幕遮》演示ppt推荐

• 拂晓时分,我焚起沉香,在屋檐下偷听鸟雀的轻呢。
• 它们在轻说远方吴越的河堤,美得令人痴迷。
第
十
• 圆日渐渐升起,晒干了莲池上氤氲的水汽,
组
• 远处的芙蓉,娉婷玉立,我蓦然忆起了家乡的小小水塘,
• 在梦中,我回到了姑苏城中的家乡,
• 那里菡萏开遍,万里飘香。
。 五 月 渔 郎 相 忆 否 ? 小
家 住 吴 门 , 久 作 长 安 旅
故 乡 遥 , 何 日 去 ?
清 圆 , 一 一 风 荷 举 。
叶 上 初 阳 干 宿 雨 , 水 面
雀 呼 晴 , 侵 晓 窥 檐 语 。
燎 沉 香 , 消 溽 暑 。 鸟
苏 幕 遮 周 邦 彦
——
初 读 领 味 词 情
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苏幕遮 》演示p pt推荐 (精品 系列PP T)
合
作
品 未 尽
探 究
之
意
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苏幕遮 》演示p pt推荐 (精品 系列PP T)
• 昨夜泠泠雨骤,我辗转反侧,不得安眠。
• 朦胧中,天边泛起了鱼肚白,我起身轻焚沉香,烟雾袅 第
袅,化为绕指愁,迷离中拨开了仲夏雨的晴昼。
五
• 忽闻檐上燕雀啁啾,它们在低诉何种情愫?
组
• 是徙后他乡的悲情,抑或是朝阳渐起的欢悦共鸣。
上阙:借景抒情
内
虚
容
实
梳Leabharlann 结 合理下阙:直抒胸臆
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苏幕遮 》演示p pt推荐 (精品 系列PP T)
楫 轻 舟 , 梦 入 芙 蓉 浦 。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苏幕遮》教学设计

苏幕遮教学目标:1.“因声求气、吟咏诗韵”,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词中的意境和情感。
2.品味语言,体会意境,培养学生鉴赏诗词的能力。
3.背诵本词。
教学重难点:1.品味本词重点词句,鉴赏词人表情达意的不同手法及其巧妙之处。
2.对面落笔的抒情方式。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思乡,自古以来一直是诗歌表现的主题之一。
尤其是在交通、通讯极不发达的古代,一旦离乡,前路漫漫,何日是归年;关山重重,乡书谁人传递?于是,远在他乡异地的诗人,常常不禁悲从中来,美丽而忧伤的诗句便汩汩而出,成为了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诗篇。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继柳永之后“婉约派”的集大成者周邦彦的思乡情中,看他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的。
【板书】苏幕遮周邦彦二、知人论世周邦彦(1056-1121),北宋词人。
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妙解音律,善于作词,宋徽宗时曾任大晟乐府提举官,进一步完善了词的体制形式。
他的词富艳精工,自成一家,有“词家之冠”“词中老杜”之称。
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
格律谨严,语言曲丽精雅。
长调尤善铺叙。
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推崇。
有《清真居士集》,后人改名为《片玉集》。
【幻灯片】三、因气求声1.自由诵读这首词。
2.学生自由起来诵读此词,读后要求学生结合对这首词的理解,谈谈对本词的朗诵,是如何处理的?3.教师指导诵读:整体上,上阕欢快,下阕轻柔。
4.欣赏视频:《苏幕遮》朗诵。
5.学生再自由读,并齐读一遍。
四、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作品内容)。
思考:本词主要写了什么景?抒发了怎样的情感?2.【提问】这首词的上下片分别写了什么内容?【明确】上片写景,下片抒情。
本词主要写的景是荷塘美景,抒发的是思乡之情。
3.【提问】作者为什么思乡?用文中话回答。
【明确】“故乡遥,何日去?家在吴门,久作长安旅”4.【提问】上、下阕各写什么内容?【明确】上阕写眼前荷花美景;下阕抒思乡之情。
5.【提问】上、下阕之间在内容上有什么关联?联系两阕之间情感纽带是哪个意象?【明确】见景抒情。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建议ppt 人教课标版

。2. 一份耕耘,份收获,努力越大,收获越多,奋斗!奋斗!奋斗!3. 让我们将事前的忧虑,换为事前的思考和计划吧!4. 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5. 不管现在有多么艰辛,我们也要做个生活的舞者。6. 奋斗是万物之父。— —陶行知7. 上帝制造人类的时候就把我们制造成不完美的人,我们一辈子努力的过程就是使自己变得更加完美的过程,我们的一切美德都来自于克服自身缺点的奋斗。8. 不要被任何人打乱自己的脚步,因为没有谁会像你一样清楚 和在乎自己的梦想。9. 时间不在于你拥有多少,只在于你怎样使用10. 水只有碰到石头才能碰出浪花。11. 嘲讽是一种力量,消极的力量。赞扬也是一种力量,但却是积极的力量。12. 在我们成长的路上也会遇到一些挫折,一些困 难,那韩智华就是我们的榜样,永不认输,因为我知道挫折过后是一片晴朗的天空,瞧,成功就在挫折背后向我们招手,成功就是在努力的路上,“成功就在努力的路上”!让我们记住这句话,向美好的明天走去。13. 销售世界上 第一号的产品——不是汽车,而是自己。在你成功地把自己推销给别人之前,你必须百分之百的把自己推销给自己。14. 不要匆忙的走过一天又一天,以至于忘记自己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生命不是一场速度赛跑,她不是以数量 而是以质量来计算,知道你停止努力的那一刻,什么也没有真正结束。15. 也许终点只有绝望和失败,但这绝不是停止前行的理由。16. 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17. 我颠覆了整个世界。只为了摆正你的倒影18. 好的想法是十分钱一打,真正无价的是能够实现这些想法的人。19. 伤痕是士兵一生的荣耀。20. 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的路。 21. 多对自己说“我能行,我一定可以”,只有这样才不会被“不可能”束缚,才能不断超越自我。22. 人生本来就充满未知,一切被安排好反而无味——坚信朝着目标,一步一步地奋斗,就会迈向美好的未来。23. 回避现实的人, 未来将更不理想。24. 空想会想出很多绝妙的主意,但却办不成任何事情。25. 无论什么思想,都不是靠它本身去征服人心,而是靠它的力量;不论靠思想的内容,而是靠那些在历史上某些时期放射出来的生命的光辉。——罗曼·罗 兰《约翰·克利斯朵夫》26. 上帝助自助者。27. 你的爸妈正在为你奋斗,这就是你要努力的理由。28. 有很多人都说:平平淡淡就福,没有努力去拼博,又如何将你的人生保持平淡?又何来幸福?29. 当事情已经发生,不要抱怨,不 要沮丧,笑一笑吧,一切都会过去的。30. 外在压力增加时,就应增强内在的动力。31. 我们每个人都应微笑面对人生,没有了怨言,也就不会有哀愁。一个人有了希望,就会对生活充满信心,只要你用美好的心灵看世界,总是以 乐观的精神面对人生。32. 勇敢的人。——托尔斯泰《袭击》33. 昨天下了雨,今天刮了风,明天太阳就出来了。34. 是的,成功不在于结果,更重要的是过程,只要你努力过,拼搏过,也许结果不一定是最好的那也走过了精彩的过 程,至少,你不会为此而后悔。35. 每一天的努力,以后只有美好的未来。每一天的坚持,换来的是明天的辉煌。36. 青年最要紧的精神,是要与命运奋斗。——恽代英37. 高峰只对攀登它而不是仰望它的人来说才有真正意义。38. 志不可立无可成之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飘荡奔逸,何所底乎?--王守仁39. 拿望远镜看别人,拿放大镜看自己。40. 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狄更斯41. 士人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曾国42. 在我们能掌控和拼搏的时间里,去提升我们生命的质量。43. 我们不是等待未来,我们是创造未来,加油,努力奋斗。44. 人生如画,一笔一足迹,一步一脚印,有的绚丽辉煌,有的却平淡无奇。45. 脚跟立定以后,你必 须拿你的力量和技能,自己奋斗。——萧伯纳46. 一个能从别人的观念来看事情,能了解别人心灵活动的人,永远不必为自己的前途担心。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苏幕遮》课件(31张PPT含MP3)

《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返回
思考:这首词与以往我们所
学的一些写景抒情的诗词相 比,情与景的关系一样吗?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 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 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五月渔郎相忆否? 小楫轻 舟,梦入芙蓉浦。
• 思考:哪些句子能够看出作者是 表达思乡之情的?
• 故乡遥,何日去? 家住吴门, 久作长安旅。
思考:作者上片写荷花,下片直接写思 乡,你觉得突兀吗?结合课后习题第二 题,想想联系上下两片感情纽带的是哪 个意象?
风荷。词人的家在南方,可是他 长期羁留京城,旅居他乡。此时家 乡的西子湖畔,必定满是“水面清 圆,一一风荷举”的景致。
词人从眼前的“风荷”想到了
家乡,进而发出这样的感叹:故乡 是那样遥远,我何时才能回去呢?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 芙蓉浦。”
如果说前面的都是写实景,那么最 后一句就转入了虚构的梦境描写。思乡 情切,以致梦中飞渡,恍若回到故乡, 与友人一起小楫轻舟畅游芙蓉浦了,全 词以如梦如幻的乡愁乡梦结束。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 — 杨万里《小池》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 一一风荷举。
茹清平:《蜀相》教学案例

茹清平:《蜀相》教学案例茹清平:《蜀相》教学案例红笺一叶让语文教学绽开诗意的花朵——《蜀相》教学案例深圳市南山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茹清平【教学设想】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
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
笔者认为,成功的个体阅读首先得复活感性,就诗歌鉴赏而言,必须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感受、想象、情感、直觉甚至潜意识等,去感受诗人的脉动和心跳,体会诗人用了哪些意象,为什么用这些意象,这样写与诗人及诗人生活的时代有怎样的关联。
这样去阅读,读者与才能进行心灵对话,阅读过程才是一个物我回响交流的过程,诗歌鉴赏过程中生成的独特体验才能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心灵鸡汤、精神元素,学生才能享受到精神的自由交流,思想火花的有效碰撞,从而体会到诗意语文、诗意课堂的无穷魅力。
如何营造诗意语文、诗意课堂氛围呢?笔者结合自己2009年12月应全国基础教育未来教育家论坛之邀主讲的《蜀相》,谈一点不成熟的见解。
《蜀相》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二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第四篇课文,即自主赏析篇目。
本单元为古代诗歌鉴赏单元,单元教学目标为掌握诗歌鉴赏的重要方法……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以意逆志即我们在解说诗歌的时候,要正确理解词义、字义,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的本意,从作品的整体出发,由表及里地理解诗歌的主旨。
(解读文辞,揣摩情意;融入体验,体会情趣;超越原意,推陈出新。
)知人论世即结合作家思想和时代背景理解作品。
《蜀相》是杜甫的名篇,是一首七言律诗,而杜甫被誉为诗圣,一生经历分为四个时期,留下大量诗篇。
这样的名家名篇是进行以意逆志,知人论世诗歌鉴赏指导的最好教材。
通过本课的学习,营造出诗意语文、诗意课堂氛围,将为学生学习本单元推荐作品打下良好的基础。
诗意语文、诗意课堂应注重给学生创造动口、动脑、动手的机会,让他们更多地参与教学,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3单元第5课 《苏幕遮》(教案)新人教版选修系列

苏幕遮教学目的1.了解周邦彦的生平事迹2.掌握词的内容及表现技巧,品味语言3.诵读课文教学重点:掌握词的内容及表现技巧,品味语言教学难点:品味语言教学方法:诵读、赏析、探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宋人周敦颐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除了《爱莲说》,同学们还能想起哪些关于莲荷的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送林子方》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与莲荷有关的词——周邦彦《苏幕遮》二、知人论世周邦彦,字美成,自号清真居士,钱塘人,宋婉约词派之集大成者,有“词家之冠”“词中老杜”之称,著有词集《片玉词》。
周邦彦的词作,讲究音律、句法、章法,在艺术表现上精雕细琢,追求精巧含蓄的词境。
羁旅愁思是周邦彦词作的重要主题,咏物也是周邦彦词作的主要题材,新月、荷花、梅花、梨花、杨柳等都是他吟咏的对象。
周词能够将羁旅愁思和所咏之物巧妙地融为一体,《苏幕遮》就是一首将思想情绪与荷花风姿融合在一起的佳作。
三、解题“苏幕遮”,词牌名,原为西域传入唐教坊曲,宋代词家用此调另度新曲,为双调,六十二字,上下片各五句四仄韵。
四、整体感知1.注释①溽rù,润湿、湿热。
②呼晴,唤晴,旧时有鸟鸣可占晴雨之说。
喜鹊搭窝高,当年雨水涝。
久雨闻鸟鸣,不久即转晴。
海雀向上飞,有风不等黑。
鸟往船上落,雨天要经过。
喜鹊枝头叫,出门晴天报。
蟋蟀上房叫,庄稼挨水泡。
蚊子咬的怪,天气要变坏。
蜻蜓千百绕,不日雨来到。
蜜蜂采花忙,短期有雨降。
③侵晓,拂晓;侵,渐近。
④宿雨,隔夜的雨。
⑤清圆,清润圆正。
⑥吴门,今江苏苏州。
⑦长安,借指北宋都城汴京。
⑧芙蓉浦,有荷花的水边;芙蓉,荷花的别称。
2.译文焚烧着沉香,以驱散闷热潮湿的暑气。
拂晓时分,鸟雀鸣唱,报告着天晴的消息,我偷听着它们在屋檐下的说话。
初阳映照,荷叶上隔夜的雨水已经晒干,荷叶铺满水面,清润圆正,迎着晨风,亭亭玉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