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汉语中缩略语及其规范化问题
现代汉语缩略语的认知研究

现代汉语缩略语的认知研究现代汉语缩略语的认知研究引言汉语作为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具有丰富的表达方式。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越来越多地使用缩略语来节省时间和空间。
缩略语是指通过省略或简化词语的一种语言现象,是语言经济性的表现,也是语言变异的一种形式。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汉语缩略语已经成为日常交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认知研究对于理解汉语缩略语的生成、理解和使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现代汉语缩略语的认知研究,通过分析其认知加工过程和语用特征,揭示缩略语的认知机制及其对语言交流的影响。
一、现代汉语缩略语的定义和形成机制缩略语是指通过省略或简化词语、短语或句子的一种语言现象。
它在汉语中的出现早于缩写,主要区别在于缩略语是将完整的词语进行简化,并保留部分特征,而缩写则是从词语中选择某些部分进行缩写。
现代汉语缩略语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种机制:1. 音素的简化:通过将词语的某些音节进行缩减,形成缩略语。
例如,“大哥”缩略为“d哥”,“手机”缩略为“s机”。
2. 字形的简化:通过将词语的某些字形进行缩减,形成缩略语。
例如,“杂志”缩略为“志”,“服务员”缩略为“务”。
3. 前缀和后缀的省略:通过省略词语的前缀或后缀部分,形成缩略语。
例如,“考试”缩略为“考”,“图片”缩略为“图”。
二、现代汉语缩略语的认知加工过程现代汉语缩略语的认知加工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生成和理解。
生成阶段是指人们在表达时主动使用缩略语的过程,而理解阶段是指人们在听到或看到缩略语时,通过认知加工来理解其具体含义。
1. 生成阶段在生成阶段,人们根据沟通目的或特定语境来选择合适的缩略语。
首先,人们需要对缩略语库有一定的了解,了解常用的缩略语并能够自如地使用。
其次,人们需要根据语言任务的需要,在大脑中寻找到与目标意义相关的缩略语,并进行产生和使用。
2. 理解阶段在理解阶段,人们需要根据上下文和自身知识来推断缩略语的具体含义。
如何在公文写作中规范运用缩略语

如何在公文写作中规范运用缩略语由于公文写作的工作量很大,所以人们为了达到言简义丰的目的,往往会使用一种比较简略的语言表达形式,即缩略语。
2022年新颁布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三章“公文格式”第九条第四款规定,发文机关标志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文件”二字组成,也可以使用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
与该条例配套的《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在“7.2.4发文机关标志”中作了同样的规定。
事实上,不仅是公文的发文机关标志,公文的正文同样要求缩略语的使用要规范。
那么,怎么才能规范、恰当地在公文写作中运用好缩略语呢?一、现代汉语中的缩略现象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现代汉语中的缩略现象及它们的构成方式。
现代汉语中的缩略语,数量很多。
笔者通过研究各种收集的材料,参考了各家的学说,认为,现代汉语缩略语主要有3种主要的构成方式,即缩合、节除和统括。
先说缩合。
缩合,有的学者称为“压缩”,是指将原词语按意义分成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可以是词,也可以是短语),然后从各部分中抽取最能代表原义的语素(或词),重新组合起来,将其余部分省略掉。
这是产生缩略语的主要方式。
它又可细分为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种,抽取原形式中每个词第二种,抽取原形式中每个词的后一个语素,重新组合。
例如:电影明星——影星,华侨事务——侨务;第三种,抽取原形式中前词的前一个语素和后词的后一个语素,重新组合。
例如:交通银行——交行,泰山北斗——泰斗;第四种,抽取原形式中前词的后一个语素和后词的前一个语素,重新组合。
例如:人民警察——民警,对外贸易——外贸。
这里所说的“前词”“后词”,有的学者称为原形式中的“意义段”。
当然,有时构造缩略语,从原形式中选择的不是只是每一个意义段的一个成分,而是由好几个成分,比如从某一个意义段中选的成分多,而从其他的意义段中选的成分少,甚至不选。
而意义段,也并非总是只有“前词”“后词”两个。
比如:农业科学院——农科院,政治协商会议——政协,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宣部,环境卫生管理处——环卫处。
现代汉语的缩略语

当老实人、 说老实话、 办老实事——三老 基础教育、 职业教育、 成人教育——三教 有些缩略语是 通过几次缩略而成 的。例如 : 欧洲( 欧罗巴洲) 经济共同体——欧共体
三 、 略语 的特 点 缩
根据我们上述的分析 , 缩略语是一个固定说法 通过压缩、 省略、 统括等方法形成的, 这就决定了缩
有些缩略语还具备构造新词或短语的能力。
( ) 兰 单义性原则
总司令/ 总指挥/ 总工程师 总 会计师——总
全 国人 民代 表 大会 / 国人 民大 学— — 人 大 中
这是就经缩略而成 的词 而言的。缩略语 目 前存
在着不少一对多的 问题 。例如 : 三包” 1 包 修 、 “ () 包
略语 的如下这几个 特点 。 ( ) 一 原型 词的复呈性 凡是能经过缩略等方式产生缩 略语 的原型词语 都不 是一次性 的“ 超词 ” 组合体 。它应具有某种程 度 的定 型性 , 而且具有复 呈性 。 ( ) 二 时问上的后随性 只要在从 原词语到缩略语之 间具 有先正后逆的 二向性, 它们之间的关系才能成立。语言变化过程
对多个原词语 的。如 :
有 理想 、 有道 德 、 文 化、 纪 有 有
词语的凝固程度越强, 它缩略成词的可能性和必 要性就越大。 例如 : “ 沧桑”“ , 科教”“ 中” , , 高 等 其原形 内 部词与词之间已经形成稳 固的搭配关系。在意义上
已 经形成—个整体 , 将它们缩略成词 , 自然应 当。人们 在使用这些缩略语时, 常常会忘记了它们的原型, 甚至
于社会 交际。 ( ) 二 凝同性原则
原词语和缩略语在形式上具有从整体抽取部分 的关联性。现代汉语中一般是从原词语中抽取一部 分语寨或共性语寨 。如 : 龙井茶——龙井 公安干部和民警——干警
汉语缩略词特点及规律浅探456

汉语缩略词浅探摘要:缩略词是汉语词汇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伴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其能产性更为加强。
汉语缩略词是汉语多音节成词与人们利用语言经济性要求双因趋动的必然产物。
其又以鲜明的时代特征、简洁的表达区别于汉语词汇系统中的其他组成部分,有其自身的发展脉络与成词规则。
本文试图通过对两种缩略词观点的对比,梳理缩略词的特点、找寻其成词的一些规律、弥补两种观点中的一些不足之处,进而为缩略词的规范使用提供一点可供参考的依据。
关键词:缩略词形式意义1、两中观点的比较1.1、缩略词与缩略语“缩略词的性质是替代,它是词汇在语言的经济原则支配下的产物,所以缩略词‘在用法上,尤其在意义上不能有本质的变化’(徐耀民《缩略词的划界和规范问题》,《语文建设》1988年第3期)”1(2)“缩略语,作为全称或原型词的简化变体,作为词汇系统的特殊聚合现象,它是新时代各民族语言的特征之一,也是新时代新词语大潮的伴随现象之一。
”2尽管材料有限,但通过这两种表述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两点:一、缩略词(语)是对原有词语的简化(共同之处);二、缩略词与缩略语的不同称谓(不同之处)。
两种观点对缩略词与缩略语指称不一,我们认为有必要在开篇之时明确我们的观点。
原因有二:一是,对学术用语的规范;二是,缩略语与缩略词尽管只一字之差,但我们认为其所指是完全不同的。
(这恐怕又要涉及词汇与语汇的纷争,但是在缩略词语范围内还是容易解决的。
)无论称说缩略语还是缩略词其着眼点都应该是指原语缩略后的产物,原语在缩略前有词与短语之分。
例如:大连外国语学院(词)大外,国家标准(短语)国标。
缩略后的以词为主,当然也有短语的情况。
例如:黑白电视机黑白电视黑白。
但是,缩略语的整体趋势是以双音节缩略为主导趋势的,现在我们见到的几乎都是这一类型。
所以,我们认为称说缩略词更符合汉语缩略的实际情况。
1.2、缩略词归类对比为了方便起见,我们约定(1)为贺氏体系;(2)为张氏3体系1.2.1、贺氏体系4词语的缩略方式,一般有以下四种:(1)选用多字词语中的若干个字作为代表语素贺氏所举为四音节词语,并根据缩略中抽取音节的不同分为1+3、1+4、2+3、2+4四种方式。
论现代汉语中缩略语与规范化问题

论现代汉语中缩略语与规范化问题.论现代汉语中缩略语及其规范化问题(提纲)⼀、何谓“缩略语”⼆、缩略语的分类1.从原词语中抽取关键性的语素组合⽽语素)⽽组成的缩略语2.节除法就是把原词语中某些成分整节略去,同时保留其它部分3.也存在单纯由节除法构成的缩略语(⼆)数词缩略语(三)字母缩略语三、缩略语产⽣的原因(⼀)语⾔表达的经济性原则(⼆)汉语词汇的双⾳化趋势四、缩略语的特点(⼀)构成⽅式多样(⼆)能产性强(三)双⾳化趋势(四)时间上的后随性(五)形式上的关联性五、缩略语的规范(⼀)使⽤缩略语时要有时间观念(⼆)使⽤缩略语时必须有空间观念(三)使⽤缩略语时要注意场合(四)使⽤缩略语时要注意⾏业间的区别(五)使⽤缩略语时应有群体观念.论现代汉语中缩略语及其规范化问题学⽣姓名:彭倩云指导教师:张世超教授学科专业:汉语⾔⽂学专业学号:200910626335学习中⼼:渭源县奥鹏学习中⼼东北师范⼤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2011年4⽉摘要缩略语作为⼀种简洁明快的语⾔,在汉语表达中的使⽤频率越来越⾼。
本⽂在对语⾔中的缩略语现象调查总结基础之上,分析了缩略语的三种主要分类⽅式,提出了“语⾔表达的经济性”和“汉语词汇双⾳化趋势”是缩略语产⽣的主要原因,并进⽽论述了缩略语的特点及其规范化问题。
关键词:缩略语;分类;产⽣原因;规范化前⾔现代汉语规范化的问题是1955年正式提出来的,到现在已经40年了。
规范化说到底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特别是我们这样⼀个⽅⾔分歧严重,基础教育还远没有普及的国家,如果不推⼴普通话,书⾯语不规范化,那么在社会⽣活的各个领域相互交际就会发⽣困难。
现代汉语规范化就是根据汉语的历史发展规律,结合汉语的习惯⽤法,对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即普通话的语⾳、语汇、语法等要素所存在的分歧和混乱现象进⾏研究,选择其中的某些读法和⽤法作为规范并加以推⼴,同时废除、舍弃某些不规范的读法和⽤法,从⽽使现代汉语沿着纯洁和健康的道路向前发展。
浅析缩略语的规范问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Leabharlann ,。,,
。
,
,
,
。
,
,
。
,
,
,
,
。
、
这 样 的 缩 略 语 可 以跟 一 般 词 一 样 灵 活 使 用 了 在 “ ” “ 文 章 中或 者报 道 中不 用特 意注 明 如 高 中 高 ” “ ” 考 三 个 代 表 等等 对 于 新 近 产 生 的缩 略语 或 者 是 虽 然 产 生 的早 但 是 有 可 能 使 人 误 解 或 是使 用 而 不 够 广 的缩 略 语 在 使 用 时 要 用 原 形 如 果 在 文 章 中第 一 次 出现 就 要 在 缩 略 语 后 边 的 括 号 里 写 原 形 也 可 以在 第 一 次 出现 时 用 全 称 以 后 出现 时 可 用 缩 略 语 如 果缩 略 语作 为 标 题 为 了 使 标 题 简 洁 美 观 醒 目 可 以用 缩 略 语 但 是 在 正 文 中第 一 次 出 现 时要 用 全 称 三 使 用 缩略语 应 该 有 行 业 间 的 区别 社 会 分 工 形 成 不 同 的行 业 不 同 行 业 中 的人 们 接 触 的事 物 种 类 有 差 异 一 些 语 言 只在 本 行 业 范 围 内传 “ ” 该 行 业 以外 的人 播 与使 用 俗 话 说 隔行 如 隔 山 一 般 不 熟 悉 也 不 容 易理解 “ ” “ ” “ ” “ 例 如 教 学 行 业 中 毛概 马哲 文法 语 ” 用 专 业 等等 如 果 不 是 这 个 行业 的 人 这 些 缩 略 语 “ ” 是 不容 易理解 的 四呼 这属 于语 言学 的专业 用 语 不 了解 专 业 的 人 听 到 这 个 词 语 还 可 能 会 错 认 为 “ ” “ 是 似 乎 这 个 词 这 两 个 词 读 音 一 样 还 有 白百 ” “ ” 破 是 医 学 用 语 是 白喉 百 日咳 破 伤 风 的缩 “ ” “ ” 略; 模 电 是物 理 学 中 的用 语 是 模 拟 电路 的 缩 略 这 些 专 业 术 语 对 于 外 行 的人 来 说 是很 难 理解 的 所 以 在 使 用 行 业 缩 略语 时 要 注 意 是 否 为 本 行 业 的 专业人士 还是外 行人士 如果受众是专业人 士 可 以 使 用 缩 略 语 这 样 符 合 语 言 交 际 的经 济 原则 如 果 受 众 是 外 行 人 士 例 如 写 一 些 行 业 的 入 门教 程 如 科 普 文 或 者 是 科 学 小 品文 时 就要 用 原 形 代 替缩 略 语 或 者 标 明全称 以便 外 行人 和 初 学者 能看 懂 四 结语 综 上 所 述 缩 略 语 的求 精 求 简特 征 满 足 了人 们 交 际 的 需 要 但 是 我 们 也应 该 注 意 到 有 些 缩 略 语 由 于缩 略 时 没 有 考 虑 全 而 在 交 际 中 容 易 造 成 误 解 影 响人 们 对 句 子 的 理 解 所 以我 们 在 使 用 缩 略 语 时 要 考 虑 “ ” 全 而 做到 三 思 而 后 行 才 能 达 到 预 期 的效 果
浅谈中文缩略语的规范问题

浅谈中文缩略语的规范问题
侯静
【期刊名称】《新西部:下旬·理论》
【年(卷),期】2011(000)012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量剧增,缩略语大量涌现。
规范中文缩略语问题日渐突出。
要充分认识到语言实践才是检验缩略语得当与否的重要标准,过去的一些缩略语规范原则在当前急需要做出动态的改进,同时对缩略语的规范工作也应在某些方面重点加强。
【总页数】2页(P105-105,107)
【作者】侯静
【作者单位】西安科技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136.3
【相关文献】
1.试论中学生缩略语的使用及其规范问题 [J], 宋美凤
2.试论现代汉语缩略语的规范问题 [J], 吴术燕
3.试论缩略语的规范问题 [J], 曾庆娜
4.浅谈中文编目工作中名称标目规范化存在的问题 [J], 周雪凤
5.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2008年版)中文摘要存在的问题及规范化研究 [J], 郭可雷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现代汉语缩略词语论略

1.1.1缩略词语的界定 1946年杜子劲在第49期《国文月刊》上发表了《简缩语论略》,开词语缩略现 象理论研究之先河,而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汉语中的缩略现象,研究论文也相 继出现,但专家学者运用了众多不同的术语来进行指称和界定,如:简缩语、简称、 缩语、略语、缩略语、缩约语、省称等。这种术语混乱的局面并没有随着词语缩略现 象的深入研究而得到改善,反而给学术界对此问题的深入研究带来不便。目前,由于 人们对缩略词语的界定不够明确,所以在判定其是否是缩略词语的时候,往往采用经 验性的标准。因此,有必要对缩略词语提出一个概括性强而又较为准确的界定,通过
(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
磊始刀
签名:
1
导师签名:
第一章 绪 论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们用语言来传递信息,进行交流。为了便于理 解,人们尽可能以更简短的形式凝结起更丰富的信息。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表达的 内容日益丰富和充实,而语言表达的形式则R益简便,这jf是语言自身发展的一条重 要规律。
more唧ently.So and me abbreviation is llsed more and
dbbreViation stIldy is a Va_luable
topic i11 Cllinese leXicalization,觚d it is证驴rtant to Chinese st觚d莉ization.Ttlis paper,
关键词:缩略词语;种类;特点;功能;新词新语;词化;使用规范
A Brief Analysis on Modern Chinese AbbreViation
Abstract:Chinese Abbreviation phellomellon can be traded back in aIlcient time.It call b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现代汉语中缩略语及其规范化问题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论现代汉语中缩略语及其规范化问题(提纲)一、何谓“缩略语”二、缩略语的分类1.从原词语中抽取关键性的语素组合而语素)而组成的缩略语2.节除法就是把原词语中某些成分整节略去,同时保留其它部分3.也存在单纯由节除法构成的缩略语(二)数词缩略语(三)字母缩略语三、缩略语产生的原因(一)语言表达的经济性原则(二)汉语词汇的双音化趋势四、缩略语的特点(一)构成方式多样(二)能产性强(三)双音化趋势(四)时间上的后随性(五)形式上的关联性五、缩略语的规范(一)使用缩略语时要有时间观念(二)使用缩略语时必须有空间观念(三)使用缩略语时要注意场合(四)使用缩略语时要注意行业间的区别(五)使用缩略语时应有群体观念论现代汉语中缩略语及其规范化问题学生姓名:彭倩云指导教师:张世超教授学科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号:学习中心:渭源县奥鹏学习中心东北师范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2011年4月摘要缩略语作为一种简洁明快的语言,在汉语表达中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
本文在对语言中的缩略语现象调查总结基础之上,分析了缩略语的三种主要分类方式,提出了“语言表达的经济性”和“汉语词汇双音化趋势”是缩略语产生的主要原因,并进而论述了缩略语的特点及其规范化问题。
关键词:缩略语;分类;产生原因;规范化前言现代汉语规范化的问题是1955年正式提出来的,到现在已经40年了。
规范化说到底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特别是我们这样一个方言分歧严重,基础教育还远没有普及的国家,如果不推广普通话,书面语不规范化,那么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相互交际就会发生困难。
现代汉语规范化就是根据汉语的历史发展规律,结合汉语的习惯用法,对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即普通话的语音、语汇、语法等要素所存在的分歧和混乱现象进行研究,选择其中的某些读法和用法作为规范并加以推广,同时废除、舍弃某些不规范的读法和用法,从而使现代汉语沿着纯洁和健康的道路向前发展。
下面,就现代汉语中的缩略语及其规范化问题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何谓“缩略语”缩略语,也有人叫“略语”、“简称”,是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经过有规律的缩合或省略而形成的具有固定格式的词语;它是对长而复杂的原词语的一种形式上的简化,原词语的字数多,结构复杂,而缩略语字数少,结构紧凑,所以,缩略语与原词语虽然意义上相等、表达上可切换,但在表达风格、情味上却明显不同,“一般来说,原词语比较庄重和细致,缩略语则比较简洁和明快。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工作、生活节奏明显加快,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顺应了这种形势的需要,产生了大量的缩略语,缩略语的产生符合人们力求简便和省力的心理特点。
缩略语是人类在自己的语言实践过程中,为了适应日常社会交际需要而创造出来的一种简便的语言形式。
它的特征是对一般的完整语言形式进行成分的简化,从而获得一个相对简单的可以代表原完整语言形式及意义的特殊语言单位。
二、缩略语的分类根据缩略语的形成及其与原词语的关系,我们可以将缩略语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一)抽取或截取原词语中的词或语素1.从原词语中抽取关键性的语素组合而语素)而组成的缩略语,这是一种最常用的方法。
例如:科学技术——科技、沧海桑田——沧桑、初级中学——初中反对腐败——反腐、北京大学——北大、特别快车——特快还有一种是抽取原词语的其它语素构成的,例如:外交部长——外长、电影明星——影星、人民警察——民警2.节除法就是把原词语中某些成分整节略去,同时保留其它部分。
有些原词语很长,如果单纯使用缩减法,缩略后的词语仍然很长,达不到经济的效果,这样就得采取节除法,先删除原词语中的某些次要成分,然后再用缩略法把原词语缩略为两至三个音节的缩略语,如:政治体制改革——政改、微型电子计算机——微机政治协商会议——政协、立体公路交叉桥——立交桥3.也存在单纯由节除法构成的缩略语,例如:清华大学——清华(二)数词缩略语即挑出原词语各组成部分的共同点(共同语素、共同词、共同属性等)并且用一个数词概括之。
例如:两汉(西汉、东汉)三好(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四自(自尊、自爱、自重、自强) 三讲(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三字一话(毛笔字、钢笔字、粉笔字和普通话)五个到位(思想到位、学习到位、宣传到位、工作到位、责任到位),五讲四美三热爱(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党)(三)字母缩略语1.这里的字母缩略语是指含有字母的缩略语其中有一种是外来词,例如:不明飞行物——UFO、美国招考外国研究生的入学考试——GRE托福TOEFL(test of englishas a foreign language)丁克(dink的音译,double income no kids的英语缩写)IT(信息技术,英文Information Technology的首字母缩写)FUN(快乐,由fitness健身、union和谐、nutrition营养三个词简缩而成)MTV(音乐电视)、DIY(自己动手做)、BBS(电子广告板)、CCTV(中国中央电视台)2.还有一种是中文词,例如JJ=JieJie(姐姐)、MM=MeiMei(妹妹或美眉)、BT=BianTai(变态)、LL=LaoLao(姥姥)、GB=Guojia Biaozhun(国家标准)、HSK=Hanyu ShuipingKaoshi(汉语水平考试)、普通话水平测试——PSC等等。
三、缩略语产生的原因缩略语作为全称或原型词的简化形体,是词汇系统的特殊聚合现象。
缩略语的产生是必然的,究其主要原因又以下两点:(一)语言表达的经济性原则众所周知,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一种交际工具。
交际的内容就是信息,而信息是由词或短语来负载的。
凡是交际,都要追求效率,即在最短的时间内传输最大的信息量。
因此,词语的长度和信息传输率之间形成反比关系:词语越长,信息传输率越低;词语越短,信息传输率越高。
在表达相同信息量的前提下,人们当然会选择尽可能短的词语。
这就是语言表达的经济性原则。
而作为人类社会新事物、新观念反映的词语是层出不穷的,其中许多是多音节词语,如微型电子计算机,立体公路交叉桥,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等等。
从交际的角度看,这些多音节词语的存在,无论对口头交际还是书面交际都是不方便的,因为用起来费时费力,尤其是那些使用频率高的词语更是如此。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达到快速传递信息的目的,在表义明确的前提下,人们要求词语尽量简短些。
于是,缩略语应运而生,如:“微型电子计算机”被缩略为“微机”,“立体公路交叉桥”被缩略为“立交桥”,“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开始被缩略为“四个现代化”,然后进一步被缩略为“四化”。
(二)汉语词汇的双音化趋势由单音节词到复音节词 (主要是双音节词)是汉语词汇发展的一般趋势。
在远古和上古时期,汉语词汇以单音节词为主,中古(公元3世纪到7世纪,即魏晋南北朝时期)以后,汉语词汇趋向于复音节化,双音节词逐渐占据优势,成为词汇的主体。
缩略语的原形大多是一个多音节词语,在缩略的过程中,当然也会服从汉语词汇双音节化这样一个总的趋势。
四、缩略语的特点缩略语,也有一个从萌生到认可,从认可到通用,从通用到定型成词这样一个或快或慢的发展过程。
在这一发展过程中,缩略语呈现出如下几个特点:(一)构成方式多样汉语缩略语,不论是已定型的还是未定型的,都有各自的构成方式:或缩减,或节略,或用标示数字的方法进行概括和浓缩,还有相当一部分借用或混用了外文字母。
(二)能产性强新缩略语在我国发展快,数量大,并且具有异常旺盛的生命力。
这主要表现在缩略语的类推性上。
缩略语的创造,多数具有类推性,即创造了一个缩略语后,可以类推出一群的缩略语,所以有人说生产缩略语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发展最迅速的一门工业。
例如:网:网址、网虫、网友、网恋、网页吧:网吧、酒吧、氧吧、陶吧、茶吧导:导游、导播、导购、导读、导医、导视岗:上岗、下岗、在岗、待岗、脱岗、离岗、转岗、顶岗、定岗正是这种类推,促使汉语产生了大量的新缩略语。
(三)双音化趋势大量反映新事物、新概念、新思想的短语等,因较高的使用频率,纷纷简缩为双音节词,如应聘、解聘、科技、三陪、夜大、自考、高职、三讲等等。
汉语缩略语,从整体上看,以双音节为主。
(四)时间上的后随性只要在从原词语到缩略语之间具有先正后逆的二向性它们之间的关系才能成立。
语言变化过程的事实是:先有原词语,而后由之产生缩略语。
如果相反,一般不称之为缩略语。
例如:然——然而、曾——曾经、但——但是、国——国家。
有的缩略词语没有经过原词语的正向转化,当然缩略语就不能还原为原词语。
所以这样缩略的词语就不能算作缩略语。
吕叔湘先生举过一个典型的例子:党校——共产党培养、训练党的干部的学校,所以“党校”就不能看成是缩略语。
(五)形式上的关联性原词语和缩略语在形式上具有从整体抽取部分的关联性。
现代汉语中一般是从原词语中抽取一部分语素或共性语素。
如:龙井茶——龙井公安干部和民警——干警工程师——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四有另外,汉语缩略语具有单义性,缩略语和原词语基本上是一对一的关系,只有极少数是一个缩略语对多个原词语的。
如:总司令/总指挥/总工程师/总设计师——总全国人名代表大会/中国人民大学——人大五、缩略语的规范缩略语最突出的特点是形式简短,内容明确、丰富,压缩信息能力强,真正做到了言简意赅。
缩略语是一柄双刃箭,它可以以一斑而窥全貌,达到省时省力的目的,可是如果缩略不当,则可导致信息模糊,甚至南辕北辙,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为追求清晰、和谐的语言,适应现代文明的进程,必须对缩略语的使用进行必要的规范。
人们总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进行交流,语境对语言的制约作用表现在使用缩略语时一定要考虑民族、文化、地域、行业、阶层等因素。
下面从五个方面对缩略语在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阐述:(一)使用缩略语时要有时间观念时间观念指的是不同时代会有不同的缩略语。
随着时间的推移,产生了许多新的缩略语,同时也有一些缩略语逐渐被人们淡忘,这也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所以,在使用缩略语时,要注意它是否已经过时,是否可以被这个时代的人们所接受。
例如:文革期间无人不晓的“革委会”、“工宣队”、“肃反”、“四清”等文革语言已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现在如果再用的话,最好用它的原形。
还有一些缩略语,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含义,如:“三军”一词在唐朝时指上军、中军、下军,红军长征时期指进行长征的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现在则指陆、海、空三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