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手抄报资料:陈子昂.doc

合集下载

陈子昂简介

陈子昂简介

陈子昂简介参考资料一:陈子昂陈子昂(约公元661~公元702),唐朝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

字伯玉,汉族,梓州射洪人。

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

光宅进士,历仕武则天朝麟台正字、右拾遗。

受武三思所害,陈子昂冤死狱中。

其存古诗共100多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感遇》诗38首,《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7首和《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代表作品:《登幽州台歌》作者是唐代文学家陈子昂。

其古诗全文如下: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译文】回头看看哪有古代贤明君主的踪影,放眼望去也不见一个礼贤下士的君主,我真是生不逢时啊。

想到天悠悠而高远、地悠悠而广袤的天地之间,我独自忧伤啊,让人禁不住泪流满面沾湿了衣襟。

《感遇》作者是唐代文学家陈子昂。

其古诗全文如下:兰若生春夏。

芊蔚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

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

袅袅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

芳意竟何成。

《燕昭王》作者是唐代文学家陈子昂。

其诗文如下:南登碣石馆,遥望黄金台。

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霸图今已矣,驱马复归来。

《春夜别友人》作者是唐代文学家陈子昂。

其诗文如下: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译文】明亮的蜡烛吐着缕缕青烟,高举金杯应对精美丰盛的席宴。

饯别的厅堂里回忆着朋友的情意融洽,分别后要绕山过水,路途遥远。

宴席一向持续到明月隐蔽在高树之后,银河消失在拂晓之中。

走在这悠长的洛阳道上,不知什么时候才能相会。

参考资料二:陈子昂(公元661~公元702),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

字伯玉,梓州射洪人。

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

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有《陈伯玉集》传世。

陈子昂青少年时家庭较富裕,轻财好施,慷慨任侠。

成年后始发愤攻读,博览群书,擅长写作。

同时关心国事,要求在政治上有所建树。

24岁时举进士,官麟台正字,后升右拾遗,直言敢谏。

时武则天当政,信用酷吏,滥杀无辜。

陈子昂的诗文

陈子昂的诗文

陈子昂的诗文陈子昂,唐代杰出的文学家,他的诗作汇聚了无数的憧憬、情感和思想,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陈子昂的诗文,赏析他的诗文魅力。

陈子昂的诗文多触类旁通,充满生活感悟,表达出自然与心灵的和谐美。

他写过很多关于日常生活主题的诗,比如《题滁州郡斋》、《题乐府》等。

《题滁州郡斋》是一首充满感慨与隐喻的诗,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情思念,以及对朋友的挚友之情:“青山隐隐水迢迢,春来江南草木青。

”诗中的景物描述,既提及山水的秀丽,又突出清晰的地名,令人想起当年盛极一时的滁州郡斋,令人不禁打一个掌:唐朝风华,真令人叹为观止!另外,陈子昂也写过很多关于社会现实主题的诗。

比如他的《虞美人》,此诗把握住了唐朝的政治现实,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的不满。

全诗以比喻的方式,描绘了社会风气的腐败,以及当时政治形势已经发展至绝境的景象:“郊祀日,一片昏乱。

“终句”泣尽西施泪,谁与酬勤王”,令人唏嘘,让后人们反思。

除了这些,陈子昂还写过很多偏爱文人士子的诗作,比如《题杨郎中》,醉心于抒发美好情怀,充满温情和友谊:“唤取渔父傍立观,坐听潮打梁山调。

”这段诗,既表达了作者对文人士子的喜爱,也表达了对传统文化幽雅的热爱。

陈子昂的诗文富有现代意义,不只仅仅是浪漫和文人骚客的空想,而是有着深刻的思想和时代感悟的艺术品。

《虞美人》以向阳的花朵比喻作者对当时政治的不满,这深刻的思想,不仅让人们从中发现他对现实的深刻观察,也引发了人们对是非的深思。

由此可见,陈子昂的诗文充满了活力,同时也体现出他对历史与当下的敏锐思考,可以说,他的作品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绝杀之作,深受大家的喜爱,也受到世界范围内的爱戴与尊崇。

综上所述,陈子昂的诗文令人耳目一新,令人回味无穷,极富思想性与智慧,具有重要的历史贡献,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

诗海拾贝的手抄报内容_诗海拾贝手抄报版面设计资料

诗海拾贝的手抄报内容_诗海拾贝手抄报版面设计资料

诗海拾贝的手抄报内容_诗海拾贝手抄报版面设计资料一、关于劳动的古诗1、《悯农》唐·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观刈麦》唐·白居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簟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傍。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馀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二、春天的古诗欣赏1、《晚春》唐·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2、《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三、古诗词名言名句1 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诗经·小雅》2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杜甫《前出塞九首》3 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

——孟浩然《江上寄山阴崔少府国辅》4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韩愈《调张籍》5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罗隐《蜂》6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汉乐府民歌《君子行》7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8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诗经·王风·采葛》9 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

——汉乐府民歌《城中谣》10 作诗火急追亡逋,情景一失后难摹。

——苏轼《腊日游孤山访惠勒思二僧》古代诗人别称1、诗骨--陈子昂其诗词意激昂,风格高峻,大有“汉魏风骨”,被誉为“诗骨”。

2、诗杰--王勃其诗流利婉畅,宏放浑厚,独具一格,人称“诗杰”3、诗狂--贺知章秉性放达,自号“四明狂客”。

因其诗豪放旷放,人称“诗狂”。

4、诗家天子七绝圣手--王昌龄其七绝写的“深情幽怨,音旨微茫”,因而举为“诗家天子”。

5、诗仙--李白诗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浑奔放,色彩绚丽,语言清新自然,被誉为“诗仙”。

培训学习资料-诗人陈子昂_2022年学习资料

培训学习资料-诗人陈子昂_2022年学习资料

文学地位-1、他是唐诗开创时期在诗歌革新的理论和实-践上都有重要功绩的诗人,杜甫称赞他:-《有才继骚雅,哲 不比肩。公生扬马后,-名与日月悬。千古立忠义,《越遇》有-遗篇。”韩愈称赞他:《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 都对他在唐诗发展上的功绩有高-度的肯定-2、1-陈子昂在散文革新上也是有功绩的。他-文集中虽然也还有一些骈 ,但那些对策、-奏疏,都用的是比较朴实畅达的古代散文,-这在唐代,也是开风气之先。
时代背景-陈子昂是武后时期才登上诗坛而崭露头角的诗人。武-后时期,重视人才的选拔和使用。她认为《九域之广, 岂一人之强化,必伫才能,共成羽翼”。凡能《安邦-国”-《定边疆”的人才,她不计门第,不拘资格,-一律量才使 。为了广揽人才,她发展和完善了隋以-来的科举制度,放手招贤,允许自举为官、试官,并-设立员外官。此外,她还 创了殿试和武举制度,为-更多更广地发现人才,搜罗人才剑造了有利的条件。
《登幽州台歌》赏析-《登幽州台歌》深受《楚辞》特别是其中-《远游》篇的影响。在句式方面,采取了长短-参错的 辞体句法。上两句每句五字,三个停-顿,后两句每句六字,四个停顿。前两句音-节比较急促,传达了抑郁不平之气。 篇前后-句法长短不齐,音节抑扬变化,互相配合,增-强了艺术感染力。-措辞方面,1-陈子昂用「前」、-「后」 现绵-长的时间感。用「天地诗人悠悠」表现辽阔苍-茫的空间感。陈子昂正是在这广阔无垠的背景-下,抒写情怀,塑 了一个慨然独立的自我形-象。此诗语言苍劲奔放,意境高远,感慨遥深,-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小故事:《陈子昂摔琴的故事》-一天,有人捧瑶琴一张求售,-索价昂贵,达官贵人,-文人骚客,争相传看,却没有 的。陈子昂看了琴-之后,二活没说,倾囊把琴买下了。围观者都感到-惊奇,子昂道:“我生平擅长演奏这种乐器,只 -未得焦桐,今见此琴绝佳,千金又何足惜。”众人-异口同声道:“愿洗耳恭听雅奏。”子昂说:“敬-请诸位明日到 阳里寒舍来。”第二天,果然宾客-满座,在酒酣耳热之际,他手捧昨天新买来的琴说:-“我陈某虽无二谢(谢眺,谢 运)、渊明之才,也有-屈(原)、贾(谊)之志,自蜀至京,携诗文百轴,奔走-长安,到处呈献,竟不为人知。弹琴 我虽擅长,-恐污尊耳。”说罢举琴就摔,“哗啦”一声,把琴-摔得粉碎,接着他把诗文遍赠宾客。众人愈以为奇,头接耳,议论纷纷:“一摔千金,此人必是豪贵、-奇人,奇人所作,必为奇诗奇文,不观也知其妙。”-于是争相传诵 一日之内,子昂诗名满京华。不久,-陈子昂中进士,以上书论政,为武则天所赏识。

高中语文 《陈子昂诗鉴赏》知识文本素材

高中语文 《陈子昂诗鉴赏》知识文本素材

陈子昂诗鉴赏生平简介陈子昂〔661—702 〕,字伯玉,梓州射洪〔今某某射洪西北〕人。

年少时就富于浪漫的豪侠性格。

武那么天光宅元年〔684 〕举进士,因上《大周受命颂》受武那么天赏识,拜麟台正字,后迁右拾遗。

陈子昂敢于针砭时弊,不避权贵。

万岁通天元年〔696〕随从武攸宜征伐契丹。

后因痛感自己的政治抱负和许多进步主X不能实现,便于圣历初〔698〕辞官返乡。

武三思县令段简诬陷他,因此入狱,后忧愤而死。

终年仅四十二岁。

陈子昂为初唐后期才智志向过人的诗人,在诗歌的理论与创作上都表现出大胆的创新精神。

他于诗标举汉魏风骨,强调风雅比兴,反对形式主义的齐梁诗风。

他是倡导唐代诗歌革新的先驱,对唐诗发展影响很大。

他的散文取法古代,摒弃浮艳之风,反对骈文,独具清峻的风格。

著有《陈伯玉集》。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诗鉴赏陈子昂是一个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的文人。

他直言敢谏,对武后朝庭的不少弊政,常常提出批评意见,不为武那么天采纳,并曾一度因“逆党〞株连而下狱。

他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反而受到打击,这使他心情非常苦闷。

这首诗作于武那么天万岁通天二年。

当时,武那么天命建安王武攸宜西征契丹,陈子昂任右拾遗参谋军事。

武攸宜无将略,先头部队被契丹所败,总管王孝杰坠崖而亡,几乎全军覆没。

武攸宜听说后,十分惊骇,怯敌不前。

陈子昂认为自己“不可见危而惜身苟容〞,于是建议以奇兵胜骄敌,请分兵万人为前驱,但未被采纳;后来又多次进谏,“言甚切至〞,竟触怒了建安王。

刚愎自用的武攸宜一怒之下,将他降职为军曹,在极度苦闷忧愤的情况下,陈子昂登上蓟北楼——幽州台,俯仰古今,纵望天地,思绪潮涌,感慨万端,遂赋诗七首,总题为《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缅怀古代求贤假设渴、唯贤是用的燕昭王等贤明君主,抒发自己生不逢辰、未能施展抱负的感慨。

《登幽州台歌》是继《蓟丘览古》稍后的又一感怀杰作。

《蓟丘览古》诗前有序,序中写道:“丁酉岁〔697〕,吾北征。

陈子昂简介,陈子昂的诗、陈子昂名句.doc

陈子昂简介,陈子昂的诗、陈子昂名句.doc

陈子昂简介,陈子昂的诗、陈子昂名句陈子昂简介:陈子昂(约公元661~公元702),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

字伯玉,汉族,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

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

光宅进士,历仕武则天朝麟台正字、右拾遗。

解职归乡后受人所害,忧愤而死。

其存诗共100多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感遇》诗38首,《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7首和《登幽州台歌》。

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

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名句2、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

陈子昂名句3、逢时独为贵,历代非无才。

隗君亦何幸,遂起黄金台。

陈子昂名言4、大人作矣,五色氤氲。

5、非我天子,庆云谁昌。

6、庆云光矣,周道昌矣。

7、九万八千,天授皇年。

8、微月生西海,幽阳始代升。

圆光正东满,阴魄已朝凝。

9、太极生天地,三元更废兴。

至精谅斯在,三五谁能征。

10、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陈子昂的诗11、苍苍丁零塞,今古缅荒途。

亭堠何摧兀,暴骨无全躯。

12、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13、天下之政,非贤不理;天下之业,非贤不成。

14、圣人不利己,忧济在元元。

15、藉藉天骄子,猖狂已复来。

16、再取连城璧,三陟平津侯。

17、回中烽火入,塞上追兵起。

18、南登碣石坂,遥望黄金台。

19、秦王日无道,太子怨亦深。

20、自古皆有死,徇义良独稀。

陈子昂名句21、大运沦三代,天人罕有窥。

22、深居观元化,悱然争朵颐。

23、岂徒山木寿,空与麋鹿群。

24、便便夸毗子,荣耀更相持。

25、峨眉杳如梦,仙子曷由寻。

26、昆仑元气,实生庆云。

27、黄沙幕南起,白日隐西隅。

汉甲三十万,曾以事匈奴。

但见沙场死,谁怜塞上孤。

28、乐羊为魏将,食子殉军功。

骨肉且相薄,他人安得忠。

29、吾闻中山相,乃属放麑翁。

孤兽犹不忍,况以奉君终。

30、市人矜巧智,于道若童蒙。

倾夺相夸侈,不知身所终。

31、曷见玄真子,观世玉壶中。

诗骨--陈子昂

诗骨--陈子昂

陈子昂,字伯玉,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骨”。

他是唐代诗歌革新的先驱之一,以其刚健、质朴、豪放的诗歌风格和关注社会、关注民生的思想内涵而著称。

1.生平经历:陈子昂出生于唐代蜀地的一个家族,自幼聪慧好学,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进取心。

他先是在家乡学习经史子集,后赴长安入仕,成为一名官员。

然而,他很快就对官场产生了厌恶,辞官回乡,专心于诗歌创作。

在他的生涯中,他多次遭受打压和贬谪,生活颠沛流离,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以诗歌为武器,抨击时弊,抒发内心。

2.成就贡献:陈子昂的诗歌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他的诗歌作品以刚健、质朴、豪放的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而著称,为唐代诗歌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的诗歌作品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而且在后代也成为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的诗歌作品对后世的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中国文学的重要遗产之一。

3.性格特点:陈子昂性格刚毅、豪放,具有强烈的正义感和责任感。

他不畏权贵,敢于抨击时弊,关心社会和民生,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和原则。

他的诗歌作品也反映了他的这些性格特点,以刚健、质朴、豪放的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而著称。

4.社会影响:陈子昂的诗歌作品对当时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诗歌作品通过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展现了唐代社会的真实面貌。

他的诗歌作品倡导变革,呼唤时代变革的到来,对唐代社会的进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同时,他的诗歌作品也影响了当时的文风和诗风,引领了一股刚健、质朴、豪放的诗歌潮流。

5.故事传说:有关陈子昂的故事传说很多,其中最著名的是他写《登幽州台歌》的故事。

据传,陈子昂在某一天登上幽州台远眺时,被眼前壮丽的景色所感染,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登幽州台歌》。

这首诗歌抒发了他内心深处的孤独感和悲壮感,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6.实用信息:如果你想更深入了解陈子昂及其诗歌作品,可以去四川省绵阳市的陈子昂纪念馆参观游览。

这里保存了大量的有关陈子昂的历史遗迹和文化景观,可以让游客更直观地感受到陈子昂的文化底蕴和艺术成就。

陈子昂的诗歌

陈子昂的诗歌

陈子昂的诗歌
1、《晚次乐乡县》
唐·陈子昂
故乡杳无际,日暮且孤征。

川原迷旧国,道路入边城。

野戍荒烟断,深山古木平。

如何此时恨,噭噭夜猿鸣。

2、《登幽州台歌》
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3、《送魏大从军》
唐·陈子昂
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

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4、《燕昭王》
唐·陈子昂
南登碣石馆,遥望黄金台。

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霸图今已矣,驱马复归来。

5、《送客》
唐·陈子昂
故人洞庭去,杨柳春风生。

相送河洲晚,苍茫别思盈。

白蘋已堪把,绿芷复含荣。

江南多桂树,归客赠生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手抄报资料:陈子昂陈子昂(公元661~公元702),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

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

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

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有《陈伯玉集》传世。

陈子昂青少年时家庭较富裕,轻财好施,慷慨任侠。

成年后始发愤攻读,博览群书,擅长写作。

同时关心国事,要求在政治上有所建树。

24岁时举进士,官麟台正字,后升右拾遗,直言敢谏。

时武则天当政,信用酷吏,滥杀无辜。

他不畏迫害,屡次上书谏诤。

武则天计划开凿蜀山经雅州道攻击生羌族,他又上书反对,主张与民休息。

他的言论切直,常不被采纳,并一度因"逆党"反对武则天的株连而下狱。

垂拱二年(686),曾随左补阙乔知之军队到达西北居延海、张掖河一带。

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李尽忠、孙万荣叛乱,又随建安王武攸宜大军出征。

两次从军,使他对边塞形势和当地人民生活获得较为深刻的认识。

圣历元年(698),因父老解官回乡,不久父死。

居丧期间,权臣武三思指使射洪县令段简罗织罪名,加以迫害。

冤死狱中(沈亚之《上九江郑使君书》)。

陈子昂一针见血地指出初唐宫廷诗人们所奉为偶像的齐梁诗风是"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指出了"风雅兴寄"和"汉魏风骨"的光辉传统作为创作的先驱榜样,在倡导复古的旗帜下实现诗歌内容的真正革新。

态度很坚决,旗帜很鲜明,号召很有力量。

"兴寄"和"风骨"都是关系着诗歌生命的首要问题。

"兴寄"的实质是要求诗歌发扬批判现实的传统,要求诗歌有鲜明的政治倾向。

"风骨"的实质是要求诗歌有高尚充沛的思想感情,有刚健充实的现实内容。

从当时情况来说,只有实现内容的真正革新,才能使诗歌负起时代的使命。

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由于"初唐四杰"等诗人的积极努力,新风格的唐诗已经出现,沿袭齐梁的宫廷诗风已经越来越为人们所不满,诗歌革新的时机更加成熟了。

陈子昂的革新主张在这个时候提出,不仅有理论的意义,而且富有实践的意义;不仅抨击了陈腐的诗风,而且还为当时正在萌芽成长的新诗人、新诗风开辟道路。

陈子昂(公元661~公元702),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

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

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

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有《陈伯玉集》传世。

陈子昂青少年时家庭较富裕,轻财好施,慷慨任侠。

成年后始发愤攻读,博览群书,擅长写作。

同时关心国事,要求在政治上有所建树。

24岁时举进士,官麟台正字,后升右拾遗,直言敢谏。

时武则天当政,信用酷吏,滥杀无辜。

他不畏迫害,屡次上书谏诤。

武则天计划开凿蜀山经雅州道攻击生羌族,他又上书反对,主张与民休息。

他的言论切直,常不被采纳,并一度因"逆党"反对武则天的株连而下狱。

垂拱二年(686),曾随左补阙乔知之军队到达西北居延海、张掖河一带。

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李尽忠、孙万荣叛乱,又随建安王武攸宜大军出征。

两次从军,使他对边塞形势和当地人民生活获得较为深刻的认识。

圣历元年(698),因父老解官回乡,不久父死。

居丧期间,权臣武三思指使射洪县令段简罗织罪名,加以迫害。

冤死狱中(沈亚之《上九江郑使君书》)。

陈子昂一针见血地指出初唐宫廷诗人们所奉为偶像的齐梁诗风是"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指出了"风雅兴寄"和"汉魏风骨"的光辉传统作为创作的先驱榜样,在倡导复古的旗帜下实现诗歌内容的真正革新。

态度很坚决,旗帜很鲜明,号召很有力量。

"兴寄"和"风骨"都是关系着诗歌生命的首要问题。

"兴寄"的实质是要求诗歌发扬批判现实的传统,要求诗歌有鲜明的政治倾向。

"风骨"的实质是要求诗歌有高尚充沛的思想感情,有刚健充实的现实内容。

从当时情况来说,只有实现内容的真正革新,才能使诗歌负起时代的使命。

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由于"初唐四杰"等诗人的积极努力,新风格的唐诗已经出现,沿袭齐梁的宫廷诗风已经越来越为人们所不满,诗歌革新的时机更加成熟了。

陈子昂的革新主张在这个时候提出,不仅有理论的意义,而且富有实践的意义;不仅抨击了陈腐的诗风,而且还为当时正在萌芽成长的新诗人、新诗风开辟道路。

陈子昂(公元661~公元702),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

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

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

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有《陈伯玉集》传世。

陈子昂青少年时家庭较富裕,轻财好施,慷慨任侠。

成年后始发愤攻读,博览群书,擅长写作。

同时关心国事,要求在政治上有所建树。

24岁时举进士,官麟台正字,后升右拾遗,直言敢谏。

时武则天当政,信用酷吏,滥杀无辜。

他不畏迫害,屡次上书谏诤。

武则天计划开凿蜀山经雅州道攻击生羌族,他又上书反对,主张与民休息。

他的言论切直,常不被采纳,并一度因"逆党"反对武则天的株连而下狱。

垂拱二年(686),曾随左补阙乔知之军队到达西北居延海、张掖河一带。

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李尽忠、孙万荣叛乱,又随建安王武攸宜大军出征。

两次从军,使他对边塞形势和当地人民生活获得较为深刻的认识。

圣历元年(698),因父老解官回乡,不久父死。

居丧期间,权臣武三思指使射洪县令段简罗织罪名,加以迫害。

冤死狱中(沈亚之《上九江郑使君书》)。

陈子昂一针见血地指出初唐宫廷诗人们所奉为偶像的齐梁诗风是"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指出了"风雅兴寄"和"汉魏风骨"的光辉传统作为创作的先驱榜样,在倡导复古的旗帜下实现诗歌内容的真正革新。

态度很坚决,旗帜很鲜明,号召很有力量。

"兴寄"和"风骨"都是关系着诗歌生命的首要问题。

"兴寄"的实质是要求诗歌发扬批判现实的传统,要求诗歌有鲜明的政治倾向。

"风骨"的实质是要求诗歌有高尚充沛的思想感情,有刚健充实的现实内容。

从当时情况来说,只有实现内容的真正革新,才能使诗歌负起时代的使命。

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由于"初唐四杰"等诗人的积极努力,新风格的唐诗已经出现,沿袭齐梁的宫廷诗风已经越来越为人们所不满,诗歌革新的时机更加成熟了。

陈子昂的革新主张在这个时候提出,不仅有理论的意义,而且富有实践的意义;不仅抨击了陈腐的诗风,而且还为当时正在萌芽成长的新诗人、新诗风开辟道路。

陈子昂(公元661~公元702),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

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

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

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有《陈伯玉集》传世。

陈子昂青少年时家庭较富裕,轻财好施,慷慨任侠。

成年后始发愤攻读,博览群书,擅长写作。

同时关心国事,要求在政治上有所建树。

24岁时举进士,官麟台正字,后升右拾遗,直言敢谏。

时武则天当政,信用酷吏,滥杀无辜。

他不畏迫害,屡次上书谏诤。

武则天计划开凿蜀山经雅州道攻击生羌族,他又上书反对,主张与民休息。

他的言论切直,常不被采纳,并一度因"逆党"反对武则天的株连而下狱。

垂拱二年(686),曾随左补阙乔知之军队到达西北居延海、张掖河一带。

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李尽忠、孙万荣叛乱,又随建安王武攸宜大军出征。

两次从军,使他对边塞形势和当地人民生活获得较为深刻的认识。

圣历元年(698),因父老解官回乡,不久父死。

居丧期间,权臣武三思指使射洪县令段简罗织罪名,加以迫害。

冤死狱中(沈亚之《上九江郑使君书》)。

陈子昂一针见血地指出初唐宫廷诗人们所奉为偶像的齐梁诗风是"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指出了"风雅兴寄"和"汉魏风骨"的光辉传统作为创作的先驱榜样,在倡导复古的旗帜下实现诗歌内容的真正革新。

态度很坚决,旗帜很鲜明,号召很有力量。

"兴寄"和"风骨"都是关系着诗歌生命的首要问题。

"兴寄"的实质是要求诗歌发扬批判现实的传统,要求诗歌有鲜明的政治倾向。

"风骨"的实质是要求诗歌有高尚充沛的思想感情,有刚健充实的现实内容。

从当时情况来说,只有实现内容的真正革新,才能使诗歌负起时代的使命。

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由于"初唐四杰"等诗人的积极努力,新风格的唐诗已经出现,沿袭齐梁的宫廷诗风已经越来越为人们所不满,诗歌革新的时机更加成熟了。

陈子昂的革新主张在这个时候提出,不仅有理论的意义,而且富有实践的意义;不仅抨击了陈腐的诗风,而且还为当时正在萌芽成长的新诗人、新诗风开辟道路。

陈子昂(公元661~公元702),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

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

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

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有《陈伯玉集》传世。

陈子昂青少年时家庭较富裕,轻财好施,慷慨任侠。

成年后始发愤攻读,博览群书,擅长写作。

同时关心国事,要求在政治上有所建树。

24岁时举进士,官麟台正字,后升右拾遗,直言敢谏。

时武则天当政,信用酷吏,滥杀无辜。

他不畏迫害,屡次上书谏诤。

武则天计划开凿蜀山经雅州道攻击生羌族,他又上书反对,主张与民休息。

他的言论切直,常不被采纳,并一度因"逆党"反对武则天的株连而下狱。

垂拱二年(686),曾随左补阙乔知之军队到达西北居延海、张掖河一带。

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李尽忠、孙万荣叛乱,又随建安王武攸宜大军出征。

两次从军,使他对边塞形势和当地人民生活获得较为深刻的认识。

圣历元年(698),因父老解官回乡,不久父死。

居丧期间,权臣武三思指使射洪县令段简罗织罪名,加以迫害。

冤死狱中(沈亚之《上九江郑使君书》)。

陈子昂一针见血地指出初唐宫廷诗人们所奉为偶像的齐梁诗风是"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指出了"风雅兴寄"和"汉魏风骨"的光辉传统作为创作的先驱榜样,在倡导复古的旗帜下实现诗歌内容的真正革新。

态度很坚决,旗帜很鲜明,号召很有力量。

"兴寄"和"风骨"都是关系着诗歌生命的首要问题。

"兴寄"的实质是要求诗歌发扬批判现实的传统,要求诗歌有鲜明的政治倾向。

"风骨"的实质是要求诗歌有高尚充沛的思想感情,有刚健充实的现实内容。

从当时情况来说,只有实现内容的真正革新,才能使诗歌负起时代的使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