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特议事规则的精华PPT
《罗伯特议事规则》精华篇

《罗伯特议事规则》精华篇通过会议来处理事务的逻辑实质是:以动议、报告或传达讯息的⽅式将事务提交给会众,通过讨论使各⽅⾯的意见得以充分表达,然后以表决的⽅式来体现⼤多数成员的意愿。
让我们先来介绍议事规则的⼀些基本原则。
这些原则看似平淡,似乎是不⾔⾃明的常识,却是会议规范乃⾄整个民主体制的基⽯。
由于议事规则中的规定⼤多由这些基本原则推演⽽来,深⼊了解这些基本原则,对这些原则的精神领会越透彻,对议事规则的细节和技术性的规定就越能够融会贯通。
⼀、组织的权利先于个体的权利组织有权制定全体成员必须遵守的规则。
在成员的权利与组织的权利发⽣冲突时,组织的权利优先。
如下例所⽰:⼀次会议正在讨论某项动议。
王⼥⼠经主席许可得到发⾔权。
这时,不赞成动议内容的李先⽣与王⼥⼠争执起来。
主席要求成员遵守会议秩序。
李声称作为成员他有发⾔的“权利”。
主席冷静地指出,组织有权以有秩序的⽅式处理事务,这⼀权利⾼于成员个⼈的发⾔权,并且告诉李先⽣,组织有权驱逐任何妨碍组织⾏使这⼀权利的成员。
⼆、所有的成员都是平等的主体,平等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会议的决定权⼒归属组织成员所有。
每位成员都平等地享有参加会议、提出动议、在辩论中发⾔、提问、提名候选⼈、参加表决和被选举等权利,同时负有遵守议事规则、维持会场秩序、服从会议决定和保密等义务。
如下例所⽰:李先⽣认为他有权就某项动议提出某反对意见。
但要在辩论中发⾔,李必须⾸先取得主席的同意,由主席将发⾔权分派给他后⽅能发⾔。
因为李先⽣与他⼈的发⾔权平等,所以不能以⾃⼰有发⾔权为由打断别⼈的发⾔。
主席分派发⾔权的⽅式,正是保障所有成员平等发⾔权的制约机制。
三、必须达到法定⼈数才能处理事务法定⼈数是合法处理事务必须出席的最少⼈数。
这⼀数⽬往往在组织的章程中有明⽂规定。
在委员会会议或⼩型会议,法定⼈数通常为过半数。
法定⼈数的⽬的在于防⽌⼀个不具有代表性的⼦团体以组织的名义采取措施。
如下例所⽰:社区家庭协会的⼀次会议已经进⾏了很长时间,由于天⾊已晚,许多会员陆续离开了会场。
罗伯特议事规则超级精华版

罗伯特议事规则超级精华版(15条)为保证会议的公平、高效和文明,保护每个人平等的表达权利,特制定本“议事规则”。
第一章动议规则第1条动议可议原则:会议讨论的内容应当是一系列明确的动议,“动议动议,就是行动的建议!”第2条动议中心原则:先动议后讨论,无动议不讨论。
动动议是开会议事的基本单元。
第二章发言规则第3条主持中立原则:“主持人”依据规则裁判并执行程序,但不能发表意见,也不能总结别人的发言。
主持人发言必须先授权他人临时主持,直到当前动议表决结束。
第4条机会均等原则:发言前要举手,得到主持人允许后方可发言。
先举手者优先,但尚未对当前动议发过言者,优先于已发过言者。
发言请起立。
第5条发言完整原则:不能打断别人的发言。
第6条面对主持原则;只能对着主持人发言,参会者之间不能直接辩论。
第7条限时限次原则:每人每次发言的时间不得超过2分钟,对同一动议的发言每人不得超过2次,或者大家可以现场约定。
第8条一时一件原则:发言不能偏离当前动议的议题。
一个动议表决之后才能讨论另一个动议。
主持人应该打断跑题发言。
第9条遵守裁判原则:主持人应打断违法发言规则的人,被打断者应马上停止发言。
第10条正反轮流原则:主持人应尽量让意见相反的双方轮流得到发言机会以保持平衡。
第11条明确立场原则:发言人应首先表明赞成或反对,然后说说理由。
第12条文明表达原则:不能人身攻击、不能质疑他人动机、习惯或偏好,只能就事论事。
第三章表决规则第13条充分辩论原则:只能等到发言次数都已用尽,或者虽然次数没有用尽,没人再想发言,才能提请表决。
只有主持人可以提请表决。
第14条正反表决原则:主持人应该先请赞成方举手,再请反对方举手,但不要请弃权方举手。
如果主持人享有表决权,应该最后举手。
第15条过半通过原则:当“赞成方”票数多于“反对方”,动议通过,平局等于没通过。
议事规则顺口溜:1.议题具体,得是动议;2.没有动议,讨论无的;3.有口难言,主持中立;4.举手发言,等待准许;5.耐心聆听,打断无礼;6.面对主持,免得生气;7.限时限次,公平合理;8.一时一件,不许跑题;9.主持叫停,得要服气;10.正反轮流,皆大欢喜;11.首先表态,再说道理;12.就事论事,不能攻击;13.话都说完,才能表决;14.先正后反,弃权没戏;15.多数通过,平局没过16.萝卜青菜,开会顺利。
罗伯特议事规则的精髓PPT文档60页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பைடு நூலகம்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罗伯特议事规则的精髓
26、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有特别的 亲和力 。 27、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28、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 量泉源 之一, 也是成 功的利 器之一 。没有 它,天 才也会 在矛盾 无定的 迷径中 ,徒劳 无功。- -查士 德斐尔 爵士。 29、困难就是机遇。--温斯顿.丘吉 尔。 30、我奋斗,所以我快乐。--格林斯 潘。
罗伯特议事规则 (讲义) PPT

=
赞成 赞成 + 反对 + 弃权
>½
过半通过规则:
4 4+3+2
<½
= >½ <½ 赞成 “赞成票 > 反对票”就赞是成通过,平局就是没通过。
4
所有成员
赞成 + 反对 + 弃权 + 缺席
4+3+2+2
规则,可以重塑文化!
用罗伯特议事规则改善组织治理
──从会议治理到组织治理
权益边界原则: 没有规则,每个人都盲目扩张自己的权益, 其结果就是每个人都无法保护自己的权益。
人们在会议中遇到的很多问题, 都具有普遍性
例如
变成义气之争,人身攻击、 恶言相向、拳脚相加
有人说起来没完, 有人得不到发言机会
这个问题还没有结论, 又开始讨论另外一个问题
我们要加强组织建设力度、巩固文化建设成果、提高品牌建设能力。 公司应该改善研发部门和市场部门的沟通和配合。 公司应该提高员工通信费补助和交通补助。
再来看看我们的“医改征求意见稿”
(二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探索建立比较规范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采取有效方式改革以药补医机制, 加大政府投入,规范收支管理, 使药品、检查收入比重明显下降。 改进内部管理,优化服务流程,规范诊疗行为, 明显缩短病人等候时间,实现检查结果互认。
我的职责就是让会议顺利地进行。
意见 先说为什么
行动建议 后说做什么
动议(MOTION)
赞成
理念
行动建议
反对
赞成
展望
反对
思路
先说做什么
后说为什么
动议中心原则: 动议是议事的基本单元。先动议后讨论,
罗伯特议事规则

• 通过媒体宣传,提高公众认知 • 通过培训,提高成员掌握程度
提高罗伯特议事规则的应用效果
• 通过实际案例,展示规则优势 • 通过经验分享,提高应用水平
灵活运用罗伯特议事规则,避免僵化
根据组织特点,调整议事规则
• 适应不同规模和类型的组织 • 适应不同议题和决策场景
保持罗伯特议事规则的核心原则
罗伯特议事规则的发展
• 20世纪初,约瑟夫·罗伯特将其系统化 • 亨利·罗伯特将其完善和推广 • 目前已成为国际公认的有效议事规则
罗伯特议事规则的核心原则
公平性:确保每个成员都有发言权, 避免多数人的暴政
效率:通过明确的议程 和程序,提高会议效率
民主:尊重每个人的意 见,鼓励多样性和包容
性
罗伯特议事规则在现代会议中的应用
CREATE TOGETHER
DOCS
DOCS SMART CREATE
罗伯特议事规则:实现高效会议与决策的 指南
01
罗伯特议事规则简介及其重要性
罗伯特议事规则的起源与发展
罗伯特议事规则起源于19世纪
• 美国国父亚历山大·汉密尔顿提出 • 为了解决联邦制国家中的决策问题 • 逐渐成为美国国会和其他组织的议事规则
遵循罗伯特议事规则的会议流程
01 提出议题:由会议主持人或成员提出议题 02 讨论议题:按照发言顺序,每个人都有发言权 03 投票表决:根据讨论结果,进行投票表决 04 宣布结果:由会议主持人宣布决策结果
03
罗伯特议事规则在群体决策中的应用
运用罗伯特议事规则进行议题讨论
01 遵循公平性原则,确保每个人都有发言权 02 遵循效率原则,通过议程和程序控制讨论时间 03 遵循民主原则,尊重每个人的意见,鼓励多样性和包容性
罗伯特议事规则超级精华版

罗伯特议事规则超级精华版(15条)为保证会议的公平、高效和文明,保护每个人平等的表达权利,特制定本“议事规则”。
第一章动议规则第1条动议可议原则:会议讨论的内容应当是一系列明确的动议,“动议动议,就是行动的建议!”第2条动议中心原则:先动议后讨论,无动议不讨论。
动动议是开会议事的基本单元。
第二章发言规则第3条主持中立原则:“主持人”依据规则裁判并执行程序,但不能发表意见,也不能总结别人的发言。
主持人发言必须先授权他人临时主持,直到当前动议表决结束。
第4条机会均等原则:发言前要举手,得到主持人允许后方可发言。
先举手者优先,但尚未对当前动议发过言者,优先于已发过言者。
发言请起立。
第5条发言完整原则:不能打断别人的发言。
第6条面对主持原则;只能对着主持人发言,参会者之间不能直接辩论。
第7条限时限次原则:每人每次发言的时间不得超过2分钟,对同一动议的发言每人不得超过2次,或者大家可以现场约定。
第8条一时一件原则:发言不能偏离当前动议的议题。
一个动议表决之后才能讨论另一个动议。
主持人应该打断跑题发言。
第9条遵守裁判原则:主持人应打断违法发言规则的人,被打断者应马上停止发言。
第10条正反轮流原则:主持人应尽量让意见相反的双方轮流得到发言机会以保持平衡。
第11条明确立场原则:发言人应首先表明赞成或反对,然后说说理由。
第12条文明表达原则:不能人身攻击、不能质疑他人动机、习惯或偏好,只能就事论事。
第三章表决规则第13条充分辩论原则:只能等到发言次数都已用尽,或者虽然次数没有用尽,没人再想发言,才能提请表决。
只有主持人可以提请表决。
第14条正反表决原则:主持人应该先请赞成方举手,再请反对方举手,但不要请弃权方举手。
如果主持人享有表决权,应该最后举手。
第15条过半通过原则:当“赞成方”票数多于“反对方”,动议通过,平局等于没通过。
议事规则顺口溜:1.议题具体,得是动议;2.没有动议,讨论无的;3.有口难言,主持中立;4.举手发言,等待准许;5.耐心聆听,打断无礼;6.面对主持,免得生气;7.限时限次,公平合理;8.一时一件,不许跑题;9.主持叫停,得要服气;10.正反轮流,皆大欢喜;11.首先表态,再说道理;12.就事论事,不能攻击;13.话都说完,才能表决;14.先正后反,弃权没戏;15.多数通过,平局没过16.萝卜青菜,开会顺利。
有效会议与罗伯特议事规则优秀课件

顽固者
• 让别人参与议题 • 延后讨论议题
令人扫兴者 要他提出解决办法
好辩者
• 试着找出可以同意之处 • 引进别人的意见
不善辞令者
• 复述释义 • 不要纠正
一旁交谈者
常请他回答或 要求给建议
漫谈者
• 提炼其主要论点 • 保持于正轨
沉默者
• 以问题引他参与 • 称赞他的参与
不专心者
• 征求意见 • 不使尴尬
4
学习及领导 力培训
服务队 层面
5
联谊活动
会议
6
例会
7
服务队会议的用途
➢ 会员大会:选举、服务队重大事项及财务审议决 策;
➢ 理事会:日常工作的议事和执行机构。主要在管 理决策、服务队项目决策、服务队事务决策等。
➢ 服务专项会议:探讨策划服务项目、制订流程规 划、分工安排。
➢ 联谊活动会议:会员联谊、分享、沟通、畅谈 ➢ 例会:沟通交流联谊、新会员欢迎会 ➢ 培训会议:会员成长提升 ➢ 内阁会议:队长团队碰头会
会议角色分配
主席 主持 纠察 记录 摄影
会议进行中的注意事项
运用罗伯特议事规则
掌握开会时间
做好会议记录
早期讨论问题的流程
意见 先说为什么
行动建议 后说做什么
改变后讨论问题的流程
行动建议
赞成 反对 赞成 反对
理念
展望 思路
先说做什么
动议中心原则:
动议是议事的基本单元。先动议后讨论, 无动议不讨论,讨论限于当前动议。
会务的操作要领之 会后
大会主席/秘书处
筹备 人员 总结
收集 动议 签名
确认 及发 布会 议记 录
结果 上报 区会
《罗伯特议事规则》

议事规则一、制定本规则的基础制定本规则的基础是中华医学会23届理事会的议事规则(2005年6月25日通过)和被广泛采用的《罗伯特议事规则》(Henry Martyn Robert: Rules of Order)(1,2)。
Robert在总结美国国会、英国议会、法院审判及各种社团的议事程序和规则的基础上,写成此书,于1876年出版。
一个多世纪以来,《罗伯特议事规则》已成为各种组织和机构在召开各种大小会议时的准则,各种民间机构、学术团体乃至议会都用它作为自己的议事准则。
美国医学界大多数学会及专业团体(如:美国医学会AMA,美国外科医师学院ACS,神经外科医师协会,美国医学信息协会,等)也都采用这一规则开会(3~8)。
我国议事规则始于孙中山先生(2)。
1995年,商务印书馆翻译出版美国1978年版《Robert议事规则》。
我们以中华医学会23届理事会的议事规则(2005年6月25日通过)和2005年版的Robert’s Rules in Plain English为主要参照来源,制定本规则。
二、议事规则的基本原则1.保证参会的每个成员都有平等的发言权利。
2.达到法定人数,做出的决定才是有效的。
3.服从多数人的意见。
经过充分讨论辩论后投票,多数人同意的意见为最终决议,少数人的不同意见虽然不能成为最终决议,但得以表达。
4.不发言表示同意。
5.每一动议仅应包含一个单一问题。
复杂问题应分开成为多项动议,这样才能保证投票的效果。
6.必须保证充分的讨论时间,允许所有有意发言者发言,在所有人得到发言机会之后,已发言者才能有再次发言的机会。
同一个动议不能在同一次会议上第二次提起。
7.不允许的动议:(1)明显与会议举办方宗旨违背的动议;(2)与正被考虑的起草文件无关的动议;(3)人身攻击的动议(主席来控制)三、会议程序1.欢迎2.宣读上次会议记录。
每次会议的第一件事是宣读上次会议的内容,无异议后才成为正式记录,以保证记录反映上次会议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