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特议事规则 (讲义)

合集下载

思享会第15期实用干货!图解《罗伯特议事规则》

思享会第15期实用干货!图解《罗伯特议事规则》

思享会第15期实⽤⼲货!图解《罗伯特议事规则》思享会
LAMIC
图解《罗伯特议事规则》
LAMIC
分享⼈
▷姜梦雅
办公室⼈事
罗伯特议事规则
(美国国会开会规则)
《罗伯特议事规则》出版于1876年,由作者亨利·马丁·罗伯特编写,作品内容⾮常详细,包罗万象,主要讲述针对会议主席、秘书和其他参会者的规则,以及针对不同意见的表达规则和动议最终表决的规则。


民主最⼤的教训,是要让强势⼀⽅懂得他们应该让弱势⼀⽅有机会充分、⾃由地表达⾃⼰的意见,⽽让弱势⼀⽅明⽩既然他们的意见不占多数,就应该体⾯的让步,把对⽅的观点作为全体的决定来承认,积极的参与实施,同时他们仍有权利通过规则来改变局势。

——罗伯特
前⾔
1
会议的基础
2
会议的最终⽬标
效益成本:不参加会议可为组织带来的效益;效益成本
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不能及时解决的突发业务相关问题。

Part1 简述会议
1
会议含义
2
会议种类
说明:灰⾊框会议种类为罗伯特议事规则所涉及会议。

说明
3
会议组成
Part2 会议流程
1
会前准备
2
会中辩决
会中基本要求:
会中基本要求:
1、⾃⼰不能动议同意⾃⼰的建议
2、每位成员在同⼀个阶段最多的发⾔时间:10分钟;发⾔次数:2次
3、主持⼈要严格遵守、把控相应的流程,严禁他⼈、⾃⼰发表超出流程之外的⾔论福利
超详细“罗伯特议事规则”流程图。

罗伯特议事规则

罗伯特议事规则

罗伯特议事规则简述第一,制订议事规则目的一、保护多数人的决策权二、保护少数人的发言权三、保护每个成员的权力四、保护未出席会议的成员的权力第二,基本规则一、组织的权力超越单个成员的权力组织有权制定规则,其成员必须遵守。

如果某个成员的权力与组织进行工作的权力相抵触,组织的权力总是优先。

举例:在业主大会的一次会议上,有人提出提案:“在小区里修建一个儿童游乐场”。

征得会议主持人允许,甲女士正在发言表示支持该提案。

反对该提案的乙先生大声反对并与发言人争辩。

主持人要求该业主遵守程序,但乙先生继续他的干扰行为,并称作为业主他有发言权。

主持人平静地声明业主大会有权有秩序地进行工作,这个权力超越单个业主的发言权。

主持人进一步告诉乙先生业主大会有权力将妨碍该权力的业主请出会场。

二、所有成员平等,所有成员的权力平等这些权力是:• 参加会议权• 提案权• 在讨论提案时的发言权• 提名权• 投票权• 任职权举例,乙先生有权发表他对修建儿童游乐场的提案的反对意见。

但是,他必须征得主持人的允许,得到了发言权才能在讨论中发言。

三、法定人数到场才能议事法定人数是必须到场的最少成员人数,会议才能合法行事。

这个数目通常写在章程里。

在在人数较少的组织如业主委员中,法定人数是其成员的大多数。

设立法定人数的目的是防止一个没有代表性的群体以组织的名义采取行动。

举例:时间已经很晚了,业主们逐渐离开业主大会的会议。

一个业主提议“在公园里修建一个儿童游乐场”。

一个业主注意到有小孩子的年轻夫妇成员离开了会议,他要求主持人确定法定人数是否还在会上。

(主持人可以不经要求采取这个行动。

)法定人数不在会上了,业主大会不能在儿童游乐场问题上采取行动。

四、多数人决策这条规定是基本的民主程序。

少数人有权发表意见,但一旦参加会议并参加表决的人中大多数作出一个决定,少数人必须尊重和遵守这个决定。

举例:多数人表决通过一个提案将修建儿童游乐场的提案推迟到下一次会议上作决定。

罗伯特议事规则

罗伯特议事规则

罗伯特议事规则与完美代议制民主1、代议制民主的缺点:少量人权益贫乏与多半人暴政程序民主缺失下的“一言堂”现象(比如:领导处于绝对领导地位,缺乏相应程序规则的监察和限制;全国人大会议的召开和谢幕没有明确的时间和日期;在讲话体制上,除全国人大外,其余会议对于争辩讲话规则规定不明确,讲话权的分派和讲话次数的规定缺乏。

代表的权益保障和救援体制的失位(如代表的讲话权、知情权、缺席者的权益等及一些程序不正义的状况)议事过程中公正与效率难以兼备不论参加式民主,仍是磋商式民主,究其实质都不过对代议制民主的一种修正与完美。

参加式民主:“主张经过公民对公共事务的共同议论、共同磋商、共同行动解决共同体的公共问题”。

重申公民参加,防备寡头政治;重申参加公共政策拟订过程;重申议论、磋商来达到互帮互利、共同合作,填补了“投票规则”、“多半规则”的不足;重申广泛的民主,主张将民主实行到政治以外的其余领域,而不单限于政党政治、议会政治等。

磋商民主:主义是自由而同等的公民;基本要求是自由而同等;过程是互相理解、相互信任、同等自由基础上互相陈说原由来证明决策的正当性;目标是实现“理性推动共鸣”,做出决策。

丰富了民主过程,优于纯真依赖多半原则和投票原则;对公民的教育功能,提高公民美德和公民的责任感;同等的磋商制度,提高了决策的合法性和质量。

1、完美保护少量人权益(1)主持人制度:完整中立、不偏不倚。

,主席的入选人其实不必定拥有行政职务,更不必定是领导人。

它的职责包含确定能否知足法定人数,并宣告会议开始;判断并分派讲话权;贯彻争辩原则,维持会议的次序和礼仪等等。

(2)充足争辩:全部的主动议都是可争辩的,一些辅动议也是能够争辩的;,;对争辩的次数和时间做了详尽的规定;争辩的权益不可以转让,严禁直接争辩,全部的争辩一定并且只好经过主席才能进行。

(3)其余规则:法定人数规则;缺席表决规则;从头考虑的程序动议;暂缓规则中的例外情况,假如一条规则是为了保护某个特定规模的“少量方”,那么这条规则就不可以暂缓。

罗伯特议事规则

罗伯特议事规则

罗伯特议事规则(亨利·罗伯特著)第一章一.1.协商会议:泛指采用“通用议事规则“来运作的会议组织。

特征:1)它是一个有人组成的集体;它有权通过自由讨论、以整个会议组织的名义、自主地决定一致的行动。

2)会议要在共同的场所进行,即所有人都拥有同样的条件和机会,实时地参与相互的口头交流。

3)会议集体的规模要在十人以上,而且人数越多,越要求议事程序正式严谨。

4)他的成员在会议中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意愿。

5)在任何决定中,每个成员都拥有相同权重的表决权;如果其意见获得通过,那么该成员为此决定承担直接的个人责任。

6)即使成员表达的意见与会议组织的决定不同,也不意味着该成员希望退出回忆组织,会议组织也无权以此为理由要求该成员退出。

7)如果有成员缺席,出席的成员可以代表全体成员做决定,但必须满足会议组织指定的相关条件。

2.会议组织的成员是指有权参与会议组织事物的人。

这些权利包括:“动议”、“辩论”、“表决”。

3.协商会议形成决定的基本原则:一个动议必须得到“过半数表决”才能成为会议组织的决定或行动。

在法律规定或会议组织特别规定或“过半数表决”有可能导致少数方、缺席者或成员中某一群体的权益受到侵害的情况下规定了更高的表决额度“三分之二表决”。

4.会议召开前,还要求“事先告知”------“召集函”:将会议将要讨论的议题、时间、地点等信息在适当的时间提前传达给组织的全体成员。

二.协商会议的类型:1.公众集会:是形式上最简单的协商会议;一般没有固定的组织机构,由发起者来定义会议的主题和立场。

任何对这些主题和立场有兴趣的人都可以参加,目的是决定和实施共同的行动。

2.固定组织的基层会议:最常见的会议形式。

一般是有固定组织机构的社团或一个社团的分支机构所召开的会议;“基层”泛指“局部的”,并不一定是最基层的;这类会议拥有最高权力,代表其全体成员的利益;这类组织的成员必须在成员名册上作为有效地:有表决权成员“登记后才有正式的资格。

罗伯特议事规则超级精华版

罗伯特议事规则超级精华版

罗伯特议事规则超级精华版(15条)为保证会议的公平、高效和文明,保护每个人平等的表达权利,特制定本“议事规则”。

第一章动议规则第1条动议可议原则:会议讨论的内容应当是一系列明确的动议,“动议动议,就是行动的建议!”第2条动议中心原则:先动议后讨论,无动议不讨论。

动动议是开会议事的基本单元。

第二章发言规则第3条主持中立原则:“主持人”依据规则裁判并执行程序,但不能发表意见,也不能总结别人的发言。

主持人发言必须先授权他人临时主持,直到当前动议表决结束。

第4条机会均等原则:发言前要举手,得到主持人允许后方可发言。

先举手者优先,但尚未对当前动议发过言者,优先于已发过言者。

发言请起立。

第5条发言完整原则:不能打断别人的发言。

第6条面对主持原则;只能对着主持人发言,参会者之间不能直接辩论。

第7条限时限次原则:每人每次发言的时间不得超过2分钟,对同一动议的发言每人不得超过2次,或者大家可以现场约定。

第8条一时一件原则:发言不能偏离当前动议的议题。

一个动议表决之后才能讨论另一个动议。

主持人应该打断跑题发言。

第9条遵守裁判原则:主持人应打断违法发言规则的人,被打断者应马上停止发言。

第10条正反轮流原则:主持人应尽量让意见相反的双方轮流得到发言机会以保持平衡。

第11条明确立场原则:发言人应首先表明赞成或反对,然后说说理由。

第12条文明表达原则:不能人身攻击、不能质疑他人动机、习惯或偏好,只能就事论事。

第三章表决规则第13条充分辩论原则:只能等到发言次数都已用尽,或者虽然次数没有用尽,没人再想发言,才能提请表决。

只有主持人可以提请表决。

第14条正反表决原则:主持人应该先请赞成方举手,再请反对方举手,但不要请弃权方举手。

如果主持人享有表决权,应该最后举手。

第15条过半通过原则:当“赞成方”票数多于“反对方”,动议通过,平局等于没通过。

议事规则顺口溜:1.议题具体,得是动议;2.没有动议,讨论无的;3.有口难言,主持中立;4.举手发言,等待准许;5.耐心聆听,打断无礼;6.面对主持,免得生气;7.限时限次,公平合理;8.一时一件,不许跑题;9.主持叫停,得要服气;10.正反轮流,皆大欢喜;11.首先表态,再说道理;12.就事论事,不能攻击;13.话都说完,才能表决;14.先正后反,弃权没戏;15.多数通过,平局没过16.萝卜青菜,开会顺利。

罗伯特议事法则

罗伯特议事法则

罗伯特议事法则罗伯特议事法则罗伯特议事法则 (Robert's rules of order)摘自:亨利·马丁·罗伯特撰写的《议事规则袖珍手册》(Pocket Manual of Rules of Order)第一章宗旨第1条本议事规则的宗旨,是在尊重每位参会者平等权利的前提下,使会议有效率地进行,形成有行动效力的会议决议。

第二章根本原则第2条每位参会者的意见都是宝贵的,不同意见的存在是正常的。

在有不同意见的情况下,会议以“多数决定”的表决形式来形成会议决议。

第3条每位参会者都有权利努力将自己的个人意见转化为会议决议,但是个人意见的表达及会议决议的形成要遵循约定的会议规则和程序。

第4条会议授权主持人分配发言权、提请表决、维持秩序并执行会议规则,但主持人在主持期间不得参与会议内容的讨论。

第5条参会者在发言之前必须首先举手向主持人申请发言权,不能打断其他人的发言。

第6条在辩论过程中,发言人表达意见的对象只能是会议主持人,不能直接与意见不同的人展开面对面辩论。

第7条“动议”是会议议事的基本单元,“动议”必须是具体而明确的行动建议。

会议遵循“先动议后讨论、没动议不讨论、讨论则只讨论当前动议”的原则。

第8条会议的每个议题应该在参会者充分表达、讨论和修改之后,才可以进行表决以形成会议决议。

第三章发言、辩论规则第9条会议发言权由主持人分配,但会议主持人除维护议事规则之外,不得就讨论内容发表评论,也不能对任何人的发言进行总结。

第10条如果主持人确实希望对当前动议发表评论或者因利害关系而需要回避,则主持人需要让出主持之位并授权一位临时主持人来主持,直到本动议表决结束。

第11条发言者必须首先举手向主持人申请发言权,先举手者获得发言权,主持人应宣布“请某某先生/女士发言”,并重申会议约定的发言时间限制。

第12条参会者在其他人的发言过程中可举手预约发言,主持人进行记录;如果有多人举手预约发言,则主持人按举手先后顺序依次记录;在发言人结束发言后,主持人依次请举手人发言。

罗伯特议事规则 (讲义) PPT

罗伯特议事规则 (讲义) PPT

=
赞成 赞成 + 反对 + 弃权

过半通过规则:
4 4+3+2

= >½ <½ 赞成 “赞成票 > 反对票”就赞是成通过,平局就是没通过。
4
所有成员
赞成 + 反对 + 弃权 + 缺席
4+3+2+2
规则,可以重塑文化!
用罗伯特议事规则改善组织治理
──从会议治理到组织治理
权益边界原则: 没有规则,每个人都盲目扩张自己的权益, 其结果就是每个人都无法保护自己的权益。
人们在会议中遇到的很多问题, 都具有普遍性
例如
变成义气之争,人身攻击、 恶言相向、拳脚相加
有人说起来没完, 有人得不到发言机会
这个问题还没有结论, 又开始讨论另外一个问题
我们要加强组织建设力度、巩固文化建设成果、提高品牌建设能力。 公司应该改善研发部门和市场部门的沟通和配合。 公司应该提高员工通信费补助和交通补助。
再来看看我们的“医改征求意见稿”
(二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探索建立比较规范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采取有效方式改革以药补医机制, 加大政府投入,规范收支管理, 使药品、检查收入比重明显下降。 改进内部管理,优化服务流程,规范诊疗行为, 明显缩短病人等候时间,实现检查结果互认。
我的职责就是让会议顺利地进行。
意见 先说为什么
行动建议 后说做什么
动议(MOTION)
赞成
理念
行动建议
反对
赞成
展望
反对
思路
先说做什么
后说为什么
动议中心原则: 动议是议事的基本单元。先动议后讨论,

【优选】罗伯特议事规则标准PPT资料

【优选】罗伯特议事规则标准PPT资料

.08.01
《罗伯特议事规则》改善组织治理
11
过半通过规则:
“赞成票 > 反对票”就是通过,平局就是没通过。
“文化”与“规则”是同一个硬币的两面
规则,可以重塑文化!
.08.01
《罗伯特议事规则》改善组织治理
13
早期讨论问题的流程
意见
行动建议
.08.01
先说为什么
《罗伯特议事规则》改善组织治理
后说做什么
编号
赞成
反对
弃权 是否通过?
(a)
4
3
2

(b)
3
4
2

(c)
1
0
8

算法
判断公式
1
= 赞成
在场且投票者
赞成 赞成 + 反对

2
赞成 在场者
=
赞成 赞成 + 反对 + 弃权

3
赞成 所有成员
= >½ 赞成 赞成 + 反对 + 弃权 + 缺席
代入数值
4 4+3

4 4+3+2

<½ 4
4+3+2+2
.08.01
《罗伯特议事规则》改善组织治理
6
礼仪规范
谩骂、粗口、意气之争、
如果主持人发言时跑•题只、能攻对击主、独持占人、发打言断, 怎(《么A罗)办 伯任?特何谁议人来事觉监规得督则适主》••合持改称 或,人善就称呼的组可发织呼“以言治行主发?理政持起头人表衔”决 《罗伯特议事规则》•改避善免组织“治你理” 《罗伯特议事规则》•改举善手组织申治请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罗伯特议事规则》改善组织治理
11
什么样的建议成为动议?
某公司向全体员工征集合理化建议,下面是一些例子,这其中有普 通员工提的,也有各级管理干部提的:
我们要加强组织建设力度、巩固文化建设成果、提高品牌建设能力。 公司应该改善研发部门和市场部门的沟通和配合。 公司应该提高员工通信费补助和交通补助。
再来看看我们的“医改征求意见稿”
(二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探索建立比较规范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采取有效方式改革以药补医机制, 加大政府投入,规范收支管理, 使药品、检查收入比重明显下降。 改进内部管理,优化服务流程,规范诊疗行为, 明显缩短病人等候时间,实现检查结果互认。
《罗伯特议事规则》改善组织治理
12
动议的六大要素
分蛋糕模型
爸爸 爸爸


哥哥
弟弟
哥哥
弟弟
《罗伯特议事规则》改善组织治理
6
与“杀人游戏”的类比
主持中立规则
法官不说话、只主持规则
限时限次规则 文明表达规则 表达完整规则
每人按顺序发言一次、不得打 断别人发言、 发言要文明
人们相信规则
(更多的)规则得到执行
新的规则得到发展
《罗伯特议事规则》改善组织治理
什么叫“充分但又不是没有限制”?
充分辩论规则: 只能等到约定的发言次数都已用尽, 在既充分但又不是没有限制的表达之后 或者虽然没有用尽,但没人再要求发言, 才能由主持人发起表决。
《罗伯特议事规则》改善组织治理
16
关于表决,你忽略了什么?──(2)表决流程
表决流程的乱象:
“杨开慧表决模式”:主持人说“同意的跟我一起举手!”并先 举手,然后盯着每个人看,不举手的就使劲儿盯,直到够数了就 宣布通过。 有的喊:“那我们就表决吧!”好像只有赞成的才能表决。 还有的主持人心的反对,就会喊“不同意的请举手!”然后带头 举手。
7
专业化分工后议事规则深入发展
All comments through the chair!
面向主持规则: 只能对着主持人发言,参会者之间不能直接辩论。
《罗伯特议事规则》改善组织治理
8
香港立法会主席范徐丽泰的感言
“高居议事堂之巅”是什么感受? 有口难言!
解决争议的原则是什么? 议事规则! 凡符合议事规则的就必须让他说下去, 凡违反议事规则的就要阻止, 我的职责就是让会议顺利地进行。
时间 地点 人物 资源 行动 时间阶段、完成期限 实施地点 执行人、负责人,要落实到人 要花多少钱,资金怎么来,需要什么其他物质资源 • 必须要用可操作的实意动词,例如“编写、授权、修改为、签 发、解聘、取得信息、说服”等等。 • 避免用泛泛的方向性的词语,例如“加强、提升、促进、改进、 完善、落实、重视、推动、跟踪”等等不知道如何做的动词
算法 1 赞成 在场且投票者
赞成 4 3 1
判断公式
反对 3 4 0
弃权 2 2 8
是否通过?
✔ ✗ ✔
代入数值 4
=
赞成 赞成 + 反对 赞成
>½ >½
4+3
4
>½ <½ <½
18
赞成
2 在场者
3
赞成 + 反对 + 弃权 过半通过规则: 赞成 “赞成票 > 反对票”就是通过,平局就是没通过。 赞成
主持人是“裁判员”
主持人有“主持权”
主持人就不应是“运动员”
主持人就应放弃“发言权”
主持中立规则: 主持人不得发表意见,不得总结别人发言, 必须保持中立和公正。
主持人:角色化、功能化 “专心”维护规则, 规则才能真正执行, 人们才会对规则有“信心”。
5
《罗伯特议事规则》改善组织治理
主持人的中立规则体现了分权制衡的思想☐
结果
要有衡量的指标
• 不要说“加强监督”,而要说“编写……的调查报告” • 不要说“落实流程”,而要说“抽查……并编写……流程落实 报告交……审阅
《罗伯特议事规则》改善组织治理
13
动议运行的“六部曲”
等待新 的动议 宣布表 决结果 提议
表决
附议
辩论
陈述 议题
《罗伯特议事规则》改善组织治理
14
关于辩论:如何平衡气氛、防止造势?
=
4+3+2
4 4+3+2+2
所有成员
=
赞成 + 反对 + 弃权 + 缺席

《罗伯特议事规则》改善组织治理
“文化”与“规则”是同一个硬币的两面
领导文化 口号文化 造势文化 老好人文化
《罗伯特议事规则》改善组织治理 19
规则,可以重塑文化!
分桔子模型──妥协为什么?
《罗伯特议事规则》改善组织治理
有人说起来没完, 有人得不到发言机会
一言堂
跑题
这个问题还没有结论, 又开始讨论另外一个问题
不等别人说完就随意打断, 拒绝聆听,放弃沟通
打断
《罗伯特议事规则》改善组织治理
3
然后建立规则来解决止人身攻击、怀疑动机、习惯或偏好 一时一件规则: 同一时刻只能处理一个问题 限时限次规则: 同一问题,每人只能发言n次,每次m分钟 发言完整规则: 不得打断别人的正当发言
20
谢谢
跑题
一言堂
由主持人 来贯彻、 监督和 裁判
打断
《罗伯特议事规则》改善组织治理
4
但是新的问题出现了……
如果主持人发言时跑题、攻击、独占、打断, 怎么办?谁来监督主持人的发言?
承认主持人也会犯错误,承认这是人性的一部分, 想办法找到更精巧的规则来解决…… 没办法,认为规则失灵了, 寄希望于主持人自己高度自律…… 泛泛地说大家一起监督, 实际又回到没有监督者的混乱状态 陷入“监督者无法被监督”的悖论
《罗伯特议事规则》改善组织治理
9
早期讨论问题的流程
意见
行动建议
先说为什么
《罗伯特议事规则》改善组织治理
后说做什么
10
改变后讨论问题的流程
赞成 行动建议 反对 赞成 反对 展望 理念
思路
后说为什么
先说做什么
动议中心原则: 动议是议事的基本单元。先动议后讨论, 无动议不讨论,讨论限于当前动议。
工作报告要不要讨论? 要不要表决?(SEE协会案例)
正反表决规则: 主持人先说“所有赞成的请举手…(几秒钟等待),请放下。” 再说“所有反对的请举手…(几秒钟等待),请放下。” 不要请弃权的举手。 主持人必须最后举手。
《罗伯特议事规则》改善组织治理
17
关于表决,你忽略了什么?──(3)表决比例
假设董事会共有11名董事,某次会议出席人数9人,满足法定人数 编号 (a) (b) (c)
造势 一种意见一哄而上, 压制不同声音的发出 正反轮流规则: 意见相反的双方要轮流得到发言机会
抢话 能抢话的总在说, 腼腆的就得不到机会 机会均等规则: 尚未发言者,优先于已经发言者
《罗伯特议事规则》改善组织治理
15
关于表决,你忽略了什么?──(1)表决时机
什么时候可以发起表决?
(A)任何人觉得适合,就可以发起表决 (B)主持人觉得适合,就可以发起表决 (C)每个人都尽情发表意见直到没有人再要求发言了 (D)在既充分但又不是没有限制的表达之后,主持人发起表决
用罗伯特议事规则改善组织治理
──从会议治理到组织治理
议事规则起源于古老的英国议会
权益边界原则: 没有规则,每个人都盲目扩张自己的权益, 其结果就是每个人都无法保护自己的权益。
《罗伯特议事规则》改善组织治理
2
人们开始总结会议中遇到的问题
人们在会议中遇到的很多问题, 都具有普遍性
例如
不文明
变成义气之争,人身攻击、 恶言相向、拳脚相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