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特议事规则-最新版共44页文档
罗伯特议事规则

主持人:角色化、功能化
“专心〞维护规那么, 规那么才能真正执行, 人们才会对规那么有“信心〞。
动议:是指与会者在会议上提出的,需要会议给 予处理的建议。
原动议提出的条件:没有在议的动议,动议人向 主持人或主席申请并取得发言权后可以提出新动 议。〔保护多数人的权利〕 发言权的取得:没有在议的动议,且没有其他人 发言,任何人可以发言,主持人或主席不得拒绝。 〔保护少数人的权利〕
主持人是“裁判员〞 主持人就不应是“运发动〞
主持人有“主持权〞 主持人就应放弃“发言权〞
没办法,认为规则失灵了, 寄希望于主持人自己高度自律……
泛泛地说大家一起监督, 实际又回到没有监督者的混乱状态
陷入“监督者无法被监督”的悖论
主持中立规那么: 主持人不得发表意见,不得总结别人发言,
必须保持中立和公正。
请正方表决,然后请反方表决。 赞成票多于反对票该动议通过。
何时发起表决?
〔A〕任何人觉得适合,就可以发起表决 〔B〕主持人觉得适合,就可以发起表决 〔C〕每个人都尽情发表意见直到没有人再要求发 言了 什〔么D〕叫在“充既分充但分又但不又是不没是有没限有制限〞制?的表达之后,主 持人发起表决
充分辩论规那么: 只 或在能者既等虽充分到然但约没又定有不的用是发尽没言,有次但限数没制都人的已再表用要达尽求之,发后言, 才能由主持人发起表决。
行程序,尽可能不发表自己的意见,也不能对别人的 发言表示倾向。〔主持人假设要发言,必须先授权他 人临时代行主持之责,直到当前动议表决结束。〕
第3条 时机均等原那么: 任何人发言前须示意主持人,得到其允许前方可发言
。先举手者优先,但尚未对当前动议发过言者,优先 于已发过言者。同时,主持人应尽量让意见相反的双 方轮流得到发言时机,以保持平衡。
罗伯特议事规则

罗伯特议事规则与完美代议制民主1、代议制民主的缺点:少量人权益贫乏与多半人暴政程序民主缺失下的“一言堂”现象(比如:领导处于绝对领导地位,缺乏相应程序规则的监察和限制;全国人大会议的召开和谢幕没有明确的时间和日期;在讲话体制上,除全国人大外,其余会议对于争辩讲话规则规定不明确,讲话权的分派和讲话次数的规定缺乏。
代表的权益保障和救援体制的失位(如代表的讲话权、知情权、缺席者的权益等及一些程序不正义的状况)议事过程中公正与效率难以兼备不论参加式民主,仍是磋商式民主,究其实质都不过对代议制民主的一种修正与完美。
参加式民主:“主张经过公民对公共事务的共同议论、共同磋商、共同行动解决共同体的公共问题”。
重申公民参加,防备寡头政治;重申参加公共政策拟订过程;重申议论、磋商来达到互帮互利、共同合作,填补了“投票规则”、“多半规则”的不足;重申广泛的民主,主张将民主实行到政治以外的其余领域,而不单限于政党政治、议会政治等。
磋商民主:主义是自由而同等的公民;基本要求是自由而同等;过程是互相理解、相互信任、同等自由基础上互相陈说原由来证明决策的正当性;目标是实现“理性推动共鸣”,做出决策。
丰富了民主过程,优于纯真依赖多半原则和投票原则;对公民的教育功能,提高公民美德和公民的责任感;同等的磋商制度,提高了决策的合法性和质量。
1、完美保护少量人权益(1)主持人制度:完整中立、不偏不倚。
,主席的入选人其实不必定拥有行政职务,更不必定是领导人。
它的职责包含确定能否知足法定人数,并宣告会议开始;判断并分派讲话权;贯彻争辩原则,维持会议的次序和礼仪等等。
(2)充足争辩:全部的主动议都是可争辩的,一些辅动议也是能够争辩的;,;对争辩的次数和时间做了详尽的规定;争辩的权益不可以转让,严禁直接争辩,全部的争辩一定并且只好经过主席才能进行。
(3)其余规则:法定人数规则;缺席表决规则;从头考虑的程序动议;暂缓规则中的例外情况,假如一条规则是为了保护某个特定规模的“少量方”,那么这条规则就不可以暂缓。
读书笔记1-罗伯特议事规则

罗伯特议事规则读读书笔记,罗伯特议事规则。
首先,罗伯特议事规则在构建的一个核心原则就是通用议事原则,作为核心原则就是要谨慎平衡组织和会议中个人和群体的利益,其中包括,1、意见占少数的多数方的权利,多数方的权利。
2,意见占少数的,也就是少数方的权力,特别是对于占总数小于二分之一但大于三分之一的所谓“强少数方”的权利。
3、每个成员的权利。
4、缺席者的权利。
5、所有上述人群作为一个整体的权利通用议事原则的实质就是通过适当的措施保护上述各项的权利。
在这个原则中他的规则包括了新的老的议题、动议的辩论和处理、委员的创设和作用、以及官员的选举,具有普遍性。
该规则的根本意图在于使得一个会议尽可能的以一个有效的方式达到它的目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要有一定的规则来约束团体中个人的利益。
动议,是指与会者在会议上提出的需要会议给予处理的正式建议,任何事务都必须以“动议”的形式提交给会议讨论考虑。
在文章的开头介绍了有关动议的规则,这些规则都是与会议员在提出新的建议的时候必须遵循的规则规定,这是一个会议的基本。
在提出一项动议时,查阅动议优先顺序,就能知道是否符合次序以上便是在罗伯特议事规则中前言当中介绍的有关于在本书中所用到的动议规则,在本书的导论中介绍到,议会法原先指的是英国议会中讨论议案的习惯和规则,后来便衍生出了各自的立法议会的习惯及规则本书分为三篇,第一篇介绍了议事规则,第二篇介绍组织和议事第三篇则介绍了有关议事的其他东西,在第一篇中分为1、提出讨论事项,2、动议的分类等,这里首先着重介绍怎么提出议事,怎么取得发言权,首先开始先辩论什么,动议的分类在第一条中提出议事首先要先向议会以通信形式送交一份议事,这就是所谓的动议安排,然而在一处一项动议之前,必须取得发言权,取得发言权首先就取得主席的认可才能取得发言权,即起立,然后对主席称呼其官衔“主席先生”,主席既当宣布该会员的名字开始议论什么,则就要按照动议的规则来决定,提出议题然后对照动议规则决定怎么议,从什么开始议。
罗伯特议事规则条基本原则

罗伯特议事规则的12 条基来源则(极简版)作者 /孙涤美国加州州立大学 (长堤 )商学院教授我 1981 年底开始留学美国,察看到校园里林林总总的自觉社团,没人领导、指导、教育、督导,议事和决议却能做得有声有色;至于公司等机构组织的正式会议,就更其这样了。
我觉察各种会议,形式只管有简有繁,但议事程序倒是高度一致的。
这个系统周祥、逻辑周延,能有效促使效益,能踊跃展望未来的工具,就是“罗伯特议事规则”。
开会是现代社会交流最主要的形式。
人类经过会议来商议和决定集体的事务和行动,若要连续有效,一定靠适合的体制来均衡和协调集体与个人之间的权责关系。
以明确的规范和程序作为工具,会议才能真实集智广益、拓宽言路、凝集共鸣,才能致使行动,产生实效。
程序不妥、或操作不妥的话,结果会很糟糕,甚至事与愿违。
罗伯特( 1837-1923 )毕业于美国西点军校,最后升任工兵准将,令他永垂史册的杰作倒是我们在推介的《议事规则》。
罗伯特依据美国草根社团的合作实践,以及英国四百多年的议会程序,用系统工程的方法编纂成《议事规则》,于 1876 年问世。
其重要性立刻为人们所认识,影响快速扩大,被宽泛采取为各种会议的议事准则。
1915 年订正和大为扩大的《议事规则》第四版是个里程碑,因为罗伯特的独到贡献,书名也早就被公认作《罗伯特议事规则》( Robert ’s Rules of Order )了。
现在世界,不论是公共领域中的结合国大会、欧盟议会、各国国会的议事程序,仍是个人领域里如上市公司、合伙小店、兴趣集体、学校班会等的议事章程,无不以《议事规则》为依照和蓝本,而议事规则也成了一门特意的学识。
孙中山先生在民国成立之初,就竭诚号召公民运用议事规则的工具。
从民国政府的首任教育部长、曾任北京大学校长蒋梦麟先生的《追想中山先生》里,我们能看到孙中山的努力。
蒋梦麟在书中写道,“辛亥革命后过了几日,中山先生起程经欧回国。
临行时把一本 Robert ’s Parliamentary Law 交给我,要我与麻哥(刘成愚)把它译出来,并中国人开会言,无次序,无方法,本未来会实用的。
一分钟搞懂罗伯特议事规则

一分钟搞懂罗伯特议事规则星:xing 刑:xingr 醒:xingg 幸:xinghyih shih gui zer de 1 2 tiaor ji benn yuanr zer (jir jiann bann )dih 1 tiaor 、dongh yih zhong xin yuanr zerdongh yih shih kai huih yih shih de ji benn dan yuanr 。
" dongh yih zhee ,xingr dongh de tir yih yee 。
" huih yih taoo lunh de neih rongr ying dang shih yi xih lieh mingr queh de dongh yih ,ta menr bih xu shih juh tii 、mingr queh 、kee cao zuoh de xingr dongh jianh yih 。
xian dongh yih houh taoo lunh ,wur dongh yih buh taoo lunh 。
dih 2 tiaor 、zhuu chir zhong lih yuanr zerhuih yih " zhuu chir renr " de ji benn zhir zer shih zun zhaoh gui zer lair cair panh bingh zhir xingr chengr xuh ,jinh kee nengr buh fa biaoo zih jii de yih jianh ,yee buh nengr duih bier renr de fa yanr biaoo shih qing xiangh 。
(zhuu chir renr ruoh yaoh fa yanr ,bih xu xian shouh quanr ta renr linr shir daih xingr zhuu chir zhi zer ,zhir daoh dang qianr dongh yih biaoo juer jier shuh 。
罗伯特议事规则详解

罗伯特议事规则详解袁天鹏主讲的“萝卜开门”正式开课了!什么是“萝卜开门”?听我慢慢说来。
很多朋友都已经看了黑色封面、设计庄重的新书──《罗伯特议事规则》第10版中文全译本,我叫它“黑皮本”或者“黑皮书”──所以,凡是想看正宗《罗伯特议事规则》的,请认准“黑皮儿的”!有些朋友,或者说,挺多朋友,反映这本书“太高端了”,这当然不假,这样的评价符合这本书“百年经典”的地位。
当然这是好听的说法,不好听的意思就是说,不好读,不容易看进去。
这对我也并非意外,不过我心底还是想着大家应该喜欢看这样的“原汁原味的行货”,我还写了文章反问道“难道规则太复杂了吗?”,意思是说,罗氏规则虽然看着复杂,但实在是因为都是必要的,大家实在是需要看(哪怕只是一带而过地看)了“黑皮书”之后,看清楚规则背后的原理之后,才能避免在运用规则的时候“跑偏”、“走样儿”──倒不是说,我们要完全一板一眼地照猫画虎,而是最怕没掌握原理,在“灵活”的过程中没有“准儿”,说是在用“罗氏”,实际早就变味儿了,这样的问题在我们引进很多理念和工具的时候可没少犯。
但显然,这样的想法还是有些一厢情愿了。
“普及”和“保真”,这两项任务,看来得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通俗版、入门版还是必须得弄,不然难住大家,就是把大家挡在门外了。
所以我今天新开了一个课程,叫做“萝卜开门!”,就是教大家怎么开始实战演练伟大的“萝卜(特)规则”!“萝卜开门”第一课:实战前的准备今天是“萝卜开门”的第一课,讲讲如何准备“罗伯特规则”的实战演练。
正如孙中山所说(当然下面这些话是我用白话翻译的):这本书就好比兵书,不是拿来看的,而是拿来练的,纸上谈兵不行;练着练着,就象嚼甘蔗一样,感觉越来越好;等到了融汇贯通的时候,就会体会奥妙无穷了。
首先,强调强调再强调,必须反复看“通用议事规则的根本原则”!就在目录前面的短短两页纸,这可是全书的精华和根本,需要反复咀嚼。
当然,再往前的“译者导读”写得也不错,季教授和张教授的序自然更是高屋建瓴。
罗伯特议事原则

罗伯特议事原则一百年前有个好小伙子,名叫享利.马丁.罗伯特,二十五岁,中国人叫愣头青。
他毕业于西点军校在南北战争期间奉命主持一个地方教会的会议。
结果呢——搞砸了。
人们争个不亦乐乎,什么结论都没有。
总之一塌糊涂。
这个会开了比不开还要糟糕。
这个小伙子呢,有点一根筋。
说我要研究一下,弄个规则,否则我就再也不开会了。
他研究上下几千年的开会讨论,有一个结论:人大概是特别爱争论的一个动物,最难被道理说服的动物,分歧一旦出现。
很难在短时间内靠语言交流说服对方。
否则吵个几天几夜都不会有结果。
而且越吵越觉得自己有道理,对方是个笨蛋。
所以双方找到共同点达成一个结论一定要有一个机制。
他把这个研究当作一个战争一样。
把人的争论本性当作敌人。
最后这个小伙子打赢了。
打赢的结果是1876年罗伯特议事规则。
他自费出版买了一千本到处送人。
1915愣头青罗伯特成了将军,他修订了这规则。
一开始人家不重视,嘴上没毛说话不牢的小家伙行吗。
唉,没想到,真行,他们一实行这个规则,吵架没了,会开下去了。
墨水瓶,板凳也不乱飞了。
结果罗伯特议事规则成了世界上最通行的议事规则。
为什么会这样,当然罗除了一根筋,智商也和我们差不多,他不过是吸收了议会与西方各种会议规则的道理。
最重要的是他深刻地分析了人性的本质,认为人同时有“追求自由”与“追逐利益”的天性。
攻破了人性中或明或暗的一系列堡垒,所以他赢了。
赢还有一个原因:罗伯特议事规则的制定的重要特点是实用,从实际中出发,最早的规则,其实是罗自己摸索出来的四五条他抄在一张纸上放在钱包里,开会随身带着,发现按这几条做会能开下去。
此后他与妻子积极参加民间组织,又根据实际情况扩充。
最后才慢慢写成书。
罗和其它议事规则作者想法不同的地方是罗认为:每个社团为自己量身定做一套规则是不可能的,所以人们应当使用相同的议事规则。
从这种实际的需求出发,工程兵将军罗伯特才成功了。
但是这个规则在一百年中最终获得人们认可一致赞许最根本的原因则隐藏在他规则本身,下面我会慢慢谈到。
罗伯特议事规则简介

罗伯特议事规则简介一、程序正义的重要性会议要讨论,讨论难免有争执,所以要“循一定之规则”,这一定的规则就叫“议事规则”或“会议规范”。
最有名的议事规则是罗伯特规则,是由美国著名的议学家罗伯特撰写的一本书名“罗伯特规则”而来。
国父孙中山先生也撰写过一本叫做“民权初步”的小册子,收录在“建国方略”里。
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有专门的有关议事规则的法律法规,比如台湾就有“会议规范”法规,各种会议都得照着规定议事。
“会议规范”总共有一百条,包括“会议的流程”、“主席的职权”、“纪录的形式”、“各种的动议”、“表决的方式”与“选举的方式和流程”等。
勿需讳言,遵守议事规则,是走向民主和法治的第一步。
一个组织或机构的民主性质,其根本的标志在于它的每一个成员都能自由的参与一个具体议题的全过程,而不仅仅是最后的投票。
明确而公允的规则在保障它健康、有效的运作的同时,最大程度地保护每个成员的权利,并认真的对待每个成员的意见。
英语民族在搞政治方面的优越性就在于他们懂得开会,结论就具有充分的正当性,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程式正义即结果正义。
其实说到底,民主政治其实就是一种程式性的东西,就是一套议事决策的程式规范。
通常人们认为,在欧美民主史上,以法国革命为代表的大陆模式是一种激进革命的历史,他们满怀理想地追求自由、平等,追求社会公正等目标;而英美模式是保守的缓进改良的历史。
可是,如果考察两百多年来欧美各国的政治变迁,考察自由、平等、民主、社会公正等价值的实现程度和前后对比,就会发现,英美模式导致的变化程度,并不亚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也是天翻地覆的变迁。
之所以给人保守缓进的印象,无非是因为反复小,血流得少。
这正是英美模式成功的地方。
而这种成功,至少有一半得归功于人们对程式、对规则的尊重。
人们常常会纳闷,为什么我们中国人一到开会就头大了。
原本是为了解决问题而开会,最后却往往会议还没开就打破头了,或者是开会引起的问题比开会前更多。
比如,过去民主运动中出现过一加一等于三的怪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罗伯特议事规则-最新版
1、战鼓一响,法律无声。——律,也 ----即 明示道 理。— —爱·科 克
3、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爱·科 克 4、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一 定颓败 。—— 塞内加 5、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 面前人 人是平 等的。 ——波 洛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