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人墓碑记练习题

合集下载

五人墓碑记练习题(含答案)

五人墓碑记练习题(含答案)

五人墓碑记练习题(含答案)《五人墓碑记》练习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A.蓼(liǎo)洲溷(hùn)藩阉(yān)党曷(gé)故B.废祠(cí)��(léi)然�浊�(qīng)湮(yāng)没C.��(jiǎo)猝(cù)逡(qūn)巡缙(jìn)绅D.赀(zī)财缇(tí)骑户牖(yǒu)社稷(jì)2.下列短语中加点的词解释都正确的一组是()旌其所为众不能堪蹈死不顾矫诏纷出A.表彰忍受踏上假托B.表彰能够顿足纠正C.旗帜忍受履行匡正D.旗帜能够踏上假托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B.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C.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D.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志于户牖之下E.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4.下列句子,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A.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B.激昂于大义,蹈死不顾C.不能容于远近D.荣于身后5.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

缇骑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众不能堪,�x而仆之。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周公之逮所由使地;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中丞匿于溷藩以免。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袢辉谀拐咭病�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

断头置城上。

颜色不少变。

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而函之,卒与尸合。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词。

望()为()堪()�x()于()詈()函()(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一语段的内容。

(3)把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用现代汉语译出,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4)与“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句式不相同的一句是()A.当立者乃公子扶苏B.予购三百盆,皆病者C.其印为予群从所得D.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5)与“谁为哀者”句式相同的一句是()A.微斯人,吾谁与归B.况草野之无闻者欤C.独五人之��,何也D.轻重固何如哉(6)文中开头即写五人“激于义而死”,却没有写出他们具体姓名,直到第三段才写出五人名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完整word版)《五人墓碑记》课后练习及答案

(完整word版)《五人墓碑记》课后练习及答案

五人墓碑记课后练习(一)1。

正音蓼.州()废祠.( )皦皦.()敛.( )赀.( )财缇.()骑.( )抶.而扑之( )鞭笞.()呵.斥( )傫.然()詈.骂( )矫.诏( ) 逡.巡( )投缳.( ) 佯.狂( )户牖.( ) 扼.腕()溷.藩()湮.没()逮.捕( ) 逮.住( )湮没.()没.戏( )2.通假字(1)其为时止十有.一月尔(同)(2)敛赀.财以送其行(同)(3)亦曷.故哉(同)3.词类活用(1)去今之墓.而葬焉()(2)缇骑按剑而前.( )(3)买五人之脰而函.之()(4)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5)人皆得以隶.使之()(6)不能容于远近..()(7)亦以明.死生之大.()(8)安能屈.豪杰之流()4.古今异义(1)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古义:今义:路中间(2)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古义:今义:属于个人或以个人身份从事的;非公家的(3)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古义:今义:带头人(4)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古义:今义:异乎寻常的;特殊的;十分(5)颜色..不少变古义:今义:由物体发射、反射或透过的光波通过视觉所产生的印象(6)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

古义:今义: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出来的活动(7)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古义:今义:意志和气概.5.一词多义(1)盛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与之争( )呜呼,亦盛.矣哉()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 )见大木枝叶盛.茂()使君盛.怒()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2)发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非常之谋难于猝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发.其志士之悲哉()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舜发.于畎亩之中( )夫鹓雏发.于南海(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秦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发.号施令()(3)卒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 )卒.葬之()卒.与尸合()五万兵,难卒.合()直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 )(4)徒慷慨得志之徒.( )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寡君师越国之众,以从君之师徒.( )自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 )则徒.隶之人至矣()舍车而徒.( )(4)视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明日,徐公来。

《五人墓碑记》同步练习(教师版)2020.2

《五人墓碑记》同步练习(教师版)2020.2

《五人墓碑记》同步练习(教师版)2020.2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低头看看小舅发来的那条氤.(yīn)氲着无限烟火气的叮咛微信,再抬头看看那袅娜娉.(pīn)婷、清朗飘逸的蝴蝶兰,我觉得这亦俗亦雅的人间是多么地温馨和惬意!B. 民政部门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革弊顶新、攻坚克难,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等职责,成绩卓.(zhuó)著,但也存在着必须且亟.(jí)待解决的问题。

C. 英雄或立志救国,或坚贞不屈、大义凛.(lǐn)然,或以突出业绩在百姓心中树起不朽的丰碑,他们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对待他们要心怀崇敬,绝不亵.(xiè)黩。

D. 创新为人类带来新的产业,造就了国家繁荣和人类福祉.(zhǐ),在浩瀚.(hàn)的历史长河中,它决定着文明的走向,改变着世界的容颜,成为国家之间较量的武器。

答案D (A项,娉(pīn)婷——pīng;B项,革弊顶新——革弊鼎新;C项,亵黩——亵渎。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甲】在建设新中国的征程中,无数科学家以身许国,前赴后继....做隐姓埋名人,干惊天动地事,用自己的青春、血汗甚至生命,为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强大夯基立柱。

【乙】钱学森、邓稼先、郭永怀……这一个个耀眼的名字如暗夜星辰,在一穷二白、积贫积弱的中华大地上点亮了科技之光、铺就了科技强国之路。

在他们的感召和引领下,无私奉献、甘于清贫,一心只为科技报国,不计个人得失,成为一代代中国科学家的优秀精神特质。

时至今天,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人民物质生活极大丰富,这些物质依然在许多人身上熠熠生辉....。

【丙】但是,它们不应成为对科技从业者们的“道德绑架”和“刻板成见”,我们不能空谈“情怀”(以身许国)而不谈受益。

当下我们应祛除..科技领域的陈规陋俗,完善激励机制,回报为国家的科技事业奉献了青春和血汗的可爱可敬的科学家们,进而..激发科技创新的强大能量。

第2单元 五人墓碑记 训练 配套练习 Word版含答案

第2单元 五人墓碑记 训练 配套练习 Word版含答案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众不能堪,抶.而仆之 抶:笞打,鞭打 B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 按:按照(法律) C .素不闻诗书之训. 训:教诲,训诫 D .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 缳:绳圈,绞索 【解析】 B 项,按:追究,查办。

【答案】 B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导学号:76722033】A.⎩⎪⎨⎪⎧①敛赀财以.送其行②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B.⎩⎪⎨⎪⎧①慷慨得志之.徒②予犹记周公之.被逮C.⎩⎪⎨⎪⎧①则噪而.相逐②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D.⎩⎪⎨⎪⎧①死而湮没不足道者.②吾社之行为士先者.【解析】 A 项,①连词,表目的,来;②介词,凭借。

B 项,①结构助词,的;②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C 项,①连词,表修饰;②连词,表转折,但。

D 项,都是代词,……的人。

【答案】 D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导学号:76722034】①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②以至..于永嘉 ③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 ④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⑤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 ⑥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 ⑦吴之民方痛心..焉 ⑧大阉亦逡巡..畏义A .①③⑤B .④⑤⑧C .②⑥⑦D .③④⑤【解析】 ④社稷:古今均指代国家。

⑤湮没:埋没,多跟抽象名词搭配。

⑧逡巡:有所顾忌而徘徊不敢前进。

①当道:古义为当权者,指当地的行政长官;今义为路中间。

②以至:古义为到达;今义表示在时间、数量、程度、范围上的延伸或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情况程度很深而形成的结果。

③首领:古义为头颅,借指性命;今义指某些集团的领导人。

⑥颜色:古义为脸色;今义指由物体发射、反射或透过的光波通过视觉产生的印象。

⑦痛心:古义为痛恨;今义为极端伤心。

【答案】 B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按活用现象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导学号:76722035】 ①去今之墓.而葬焉 ②人皆得以隶.使之 ③买五人之头而函.之 ④安能屈.豪杰之流 ⑤亦以明.死生之大 ⑥不能容于远近..A .①②/③④/⑤⑥B .①③/②④⑤/⑥C .①②/③⑥/④/⑤D .①③/②/④/⑤/⑥【解析】 ①③名词作动词;②名词作状语;④动词的使动用法;⑤形容词作动词;⑥形容词作名词。

五人墓碑记课后练习题

五人墓碑记课后练习题

五人墓碑记课后练习题一、选择题A. 范仲淹B. 文天祥C. 张溥D. 王安石A. 、赵六、李七、孙八、周九B. 岳飞、韩世忠、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C. 严颜、黄盖、魏延、庞德、颜良D. 周顺昌、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A. 勇敢B. 忠诚C. 富有D. 有节气二、填空题1. 《五人墓碑记》中,五人共同埋葬的地方是______。

2. 在《五人墓碑记》中,______被描述为“临财勿取,临难勿避”。

3. 五人墓碑记中,______是五人之中的领袖。

三、简答题1. 请简要概括《五人墓碑记》中五人的英勇事迹。

2. 请简述《五人墓碑记》中五人墓碑的建立过程。

3. 请谈谈你对《五人墓碑记》中五人精神的认识。

四、翻译题五、阅读理解题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

缇骑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众不能堪,抶而仆之。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公之逮所由使也;遗一鹭书,不报。

寻至,遂执公投缳而死。

呜呼!其可信哉!1. 请问“周公之被逮”的原因是什么?2. 请简要描述“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周公所做的事情。

3. 文中提到的“缇骑”是指什么?他们的行为表现了什么?六、作文题请以《五人墓碑记》中的五人为题材,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题目自拟。

七、判断题1. 《五人墓碑记》中的五人是因参与政治斗争而被杀害的。

()2. 《五人墓碑记》的作者张溥在文中直接表达了对五人的敬仰之情。

()3. 在《五人墓碑记》中,五人的英勇事迹在民间广为流传,但并未得到官方的认可。

()八、连线题A. 周顺昌 1. 智勇双全B. 颜佩韦 2. 胸怀大义C. 杨念如 3. 勇敢果断D. 马杰 4. 忠诚坚定E. 沈扬 5. 深明大义九、古诗文默写题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语文《五人墓碑记》基础知识练习试题

高中语文《五人墓碑记》基础知识练习试题

《五人墓碑记》基础知识测试题一、文学常识张溥,(朝代)文学家,著名社团的领袖,在当时具有很大的社会影响。

自小学习极为刻苦勤奋,为自己的书斋起名为“”。

二、加点字注音废祠.()湮.没()丙寅.()溷藩.()抶.而仆之()旌.其所为()赀.财()矫.诏()傫.然()户牖.()暴.于朝廷()赠谥.褒美()缇.骑()猝.发()詈.之()佯.狂()逡.巡畏义()投缳.道路()三、实词整理1、指出句中通假字(1)其为时止十有一月尔(2)敛赀财以送其行(3)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2、指明并解释句中古今异义的词语(1)吾社之行为士先者(2)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3)吴之民方痛心焉(4)颜色不少变(5)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6)非常之谋难于猝发(7)令五人者保其首领3、说明句中词类活用现象(1)去今之墓而葬焉(2)缇骑按剑而前(3)众不能堪,抶而仆之(4)以大中丞抚吴者(5)买五人之头而函之(6)人皆得以隶使之(7)安能屈豪杰之流(8)亦以明死生之大4、一词多义解释除:(1)即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2)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发:(1)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2)非常之谋难于猝发(3)发其志士之悲哉5、其他重点字词解释(1)以旌.其所为(2)在丙寅三月之望.(3)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4)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5)视.五人之死(6)忠义暴.于朝廷(7)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8)或.脱身以逃四、虚词整理:之(1)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2)予犹记周公之.被逮(3)独五人之.皦皦(4)佯狂不知所之.者(5)抶而仆之.(6)四海之.大,有几人欤(7)人皆得以隶使之.(8)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9)亦以明死生之.大(10)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以(1)即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2)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3)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4)乘其厉声以.呵(5)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6)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7)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8)亦以.明死生之大(9)或脱身以.逃(10)谈笑以.死五、说明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1、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2、以吴民之乱请于朝3、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4、四海之大,有几人欤5、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高二语文必修三《五人墓碑记》期末练习试题

高二语文必修三《五人墓碑记》期末练习试题

苏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三《五人墓碑记》期末练习试题选择题下列各组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蓼州liǎo逡巡jūn湮没yān社稷jìB.赠谥yì缇骑tí溷藩hùn傫然lěiC.詈之lì大堤dī废祠sī佯狂yángD.猝发cù赀财zī户牖yǒu皦皦jiǎo下列各组中的多义词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发①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动词,拿出②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动词,发动③发其志士之悲哉动词,抒发B.当①盖当蓼州周公之被逮介词,在……的时候②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动词,掌握③然五人之当刑也动词,判罪C.于①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介词,向②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介词,在③不能容于远近介词,跟D.以①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连词,表目的关系,而②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介词,用③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介词,把,将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A.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B.断头至城上,颜色不少变C.哭声震动天地D.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词活用现象没有同类的一项是( )A:去今之墓而葬焉 B: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 C:安能屈豪杰之流 D:买五人之脰而函之 E:不能容于远近 F:亦以明死生之大 G:人皆得以隶使之 H:众不能堪,抶而仆之 I:以吴民之乱请于朝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激于义而死焉者也(被动句)A.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B.况草野之无闻者欤C.予犹记周公之被逮D.谁为哀者对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纯如以此衔顺昌衔:怀恨B.许以女聘大中孙聘:嫁C.然自是缇骑不出国门矣国:国家D.一鹭、吉坐建忠贤祠坐:定罪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A.旗尉屡趣行B.时六年六月十有七日也C.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D.余负重伤,逾垣走下列句中加点的字用法与例句加点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显纯椎落其齿A.劫辱巡抚袁一骥,质其二子B.以故士民德顺昌甚C.蜂拥大呼,势如山崩D.顺昌赠太常卿,官其一子根据文章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A.本文主要叙述了周顺昌反对阉党、同情人民,因而得到人民支持的历史事实。

《五人墓碑记》练习(附答案)

《五人墓碑记》练习(附答案)

高中语文会考课课练升级版 一、选择题(共 16 小题,每题 4 分,共 64 分) 1.选出通假字最多的一项A. 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B •敛赀财以送其行 2.选出对下列加点词解释全正确的一项( B ) A. ①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出手大方)B. ①抚吴者为魏之 私人(亲信、党羽)C. ①吴之民方痛心焉(痛苦)D. ①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黄金) 3.选出对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B )A .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指崇祯皇帝)B教师答案版)( A )C .颜色不少变D .蹈死不顾,亦曷故哉② 吾社之 行.为.士先者(品行可作为) ② 亦以明 死.生.之大(偏指“死” ) ②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不同寻常的) ② 颜.色.不少变(指脸色).令五人者保其 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领袖)D.颜色不少变(一点也不)D )5.选出加点字活用类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A )A •买五人之脰而 函之B .吾社之行为士 先者C.匹夫之有 重于社稷也D.亦以明死生之 大 6.选出加点字活用类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B )A .既而以吴民之 乱.请于朝 B.不能容于 远.近.C.亦以明死生之大D.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A 定后,余为省略句 )C .扼腕墓道D .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 (C 之宾前,余为被动句 ).激昂大义,蹈死不顾 .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C 判断,余为状后句 ).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A )众不能 堪 (忍受) 则噪而 相 逐(他) 按 诛五人(追究)老于 户牖 之下(门和窗,借代家里)12.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D )①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②子孙视之不甚惜 ③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④卒与尸合C.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不前去拜访) 4.选出加点字活用类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 A .去今之 墓 而葬焉 B .缇骑按剑而 前 精品文档五人墓碑记》C.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D •人皆得以隶使之7.选出加点字活用类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A.抶而仆之B .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际 C )C .后人哀之而不 鉴之D .李牧连 却 之8.选出下列各句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 A.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B •断头置城上9.选出与“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句式不同的一项 A.激于义而死焉 B C.钩党之捕遍于天下D10.选出下列各句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 A. 忠义暴于朝廷 B C.斯固百世之遇也D11.选出加点字词解释不全正确的一项( A .即 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废除) B. 以旌其所为(表彰) C. 死而湮没不足 道者(说起) D. 然五人之 当刑也(遭受)A.①②同,③④同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C.①②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同精品文档13 •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B )①去今之墓而葬焉②吴之民方痛心焉③激于义而死④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A.①②同,③④同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C.①②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同14 •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B )①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②谈笑以死③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④亦以明死生之大A.①②同,③④同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C.①②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同15. 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C )①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②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③乘其厉声以呵④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A.①②同,③④同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C.①②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同16. 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A )①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②徒留无所施③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④慷慨得志之徒A.①②同,③④同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C.①②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同二、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7—20题(36分)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人墓碑记
一、选择题
1.下列句中加粗词的意义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 .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当道:执掌政权的人
死而湮没不足道者 湮没:理没、磨灭
B .独五人之皦皦 皦皦:光明显耀的样子
敛赀财以送其行 赀:同“资”,资财,钱财
C .抶而扑之 抶:击
且矫诏纷出 矫:纠正
D .买五人之脰而函之 脰:颈项,这里指头
不敢复有株治 株治:牵连治罪
2.下列句中加粗词的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 ] A B .今之墓而葬焉
粗取精
.众不能不设想
去去堪堪⎧⎨⎩⎧⎨⎩
C D .以其所为
旗蔽日.与尸合
成帝业
旌旌卒卒⎧⎨⎩⎧⎨⎩
3.为下列句中加粗的字选择正确的义项
①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 ] A .台阶 B .清除 C .整理 D .授职
②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
[ ] A .声音 B .宣扬 C .名誉 D .宣称
③蹈死不顾
[ ] A .踏上 B .履行 C .顿足 D .舞蹈
④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
[ ] A .拿出 B .头发 C .发动 D .发现
4.下列句中加粗词的含义相同的两项是
[ ]
A .缇骑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
B .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C.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
D.按强扶弱
5.下列各句中的“为”字读音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句是
[ ] A.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
B.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C.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
D.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6.下列四句加粗的词,其中一句与其他三句用法不同的是
[ ] A.去今之墓而葬
B.买五人之脰而函之
C.人皆得以隶使之
D.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7.下列四句中的“之”字,与“佯狂不知所之者”的“之”字讲法相同的是
[ ] 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人皆得以隶使之
C.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D.项伯夜驰之沛公军
8.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古今常用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B.死而堙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
C.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
D.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
9.下列各句的句式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 ] A.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B.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
C.不能容于远近
D.若属皆且为所虏
10.默写无误的一项是
[ ] A.大阉之乱,缙绅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B.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何故哉?
C.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D.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卒发。

二、常识填空
11.本文选自________的《________》,文章抒发了对“________”的五人的崇敬之情,阐述了人的________问题。

12.缙绅,亦作________,指________。

缇骑指________。

这两个
词都具有借代意义。

三、翻译
13.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译:
14.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译:
15.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译:
四、阅读短文,完成文后练习。

(一)
济阴之贾人,渡河而亡其舟,栖于浮苴之上,号焉。

有渔者以舟往救之,未至,贾人急号曰:“我,济上之巨室也。

能救我,予尔百金。

”渔人载而升诸陆,则予十金。

渔者曰:“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不可乎?”贾人勃然作色曰:“若,渔者也,一日之获几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渔者黯然而退。

他日,贾人浮吕梁而下,舟薄于石,又覆,而渔者在焉。

人曰:“盍救诸?”渔者曰:“是许金而不酬也。

”立而观之,遂没。

16.给上文中加粗的字注音。

(1)济:(2)贾:(3)号:(4)薄:
17.下列各句中的“而”字,按其用法,选出归类正确的一项
(1)渡河而亡其舟。

(2)渔者载而升诸陆
(3)是许金而不酬者也
(4)立而观之
(5)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6)吾尝径日而思矣
[ ] A.(1)|(2)|(3)(5)|(4)(6)
B.(1)|(5)|(2)(6)|(3)(4)
C.(1)(6)|(2)(5)|(3)(4)
D.(1)|(2)(5)|(3)|(4)(6)
18.从下面选出与“是许金而不酬者也?”一句中“是”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
[ ] A.是吾剑之所从坠。

B.臣是凡人,偏在远群。

C.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D.觉今是而昨非。

19.从下面选出与“渡河而亡其舟”一句中“亡”字的意义相同的一项
[ ] A.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

B.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百倍。

C.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D.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

20.选出下面翻译不够准确的一句
[ ] A.我,济上之巨室也。

译句:我是济水一带的大富翁。

B.向许百金而今才予十金,无乃不可乎?
译句:刚才你许诺给一百两金子,可是现在只给了十两,不守信用不行吧?
C.若,渔者也,一日之获几何?
译句:你只不过是个打鱼的,一天的收获还能有多少?
D.贾人浮吕梁而下,舟薄于石,又覆。

译句:商人乘船从吕梁顺流而下,船碰到石头上又翻了。

(二)
顺昌为德于乡,有冤抑及郡中大利害,辄为所司陈说;以故士民德顺昌甚。

及闻逮者至,众咸愤怒,号冤者塞道,至开读日,不期而集者数万人,咸执香为周吏部乞命。

诸生文震亨、杨廷枢、王节、刘羽翰等前谒一鹭及巡按御史徐吉,请以民情上闻。

旗尉厉声骂曰:“东厂逮人,鼠辈敢尔!”大呼“囚安在?”手掷锒铛于地,声琅然。

众益愤,曰:“始吾以为天子命,乃东厂耶?”蜂拥大呼,势如山崩。

旗尉东西窜,众纵横殴击,毙一人,余负重伤,窬垣走。

一鹭飞章告变。

东厂刺事言吴人尽反,谋断水道,劫漕舟。

忠贤大惧。

已而一鹭言缚倡乱者颜佩韦、马杰、沈扬、杨念如、周文元等,乱已定,忠贤乃安。

然自是缇骑不出国门矣。

21.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释义,正确的一项是
①顺昌为德于乡
②以故土民德顺昌甚
③请以民情上闻
④始吾以为天子命
[ ]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也相同
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也不同
22.下列各句加粗的词,与“蜂拥大呼”中的“蜂”字用法不同的一句是
[ ] A.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B.一狼径去,其一狼犬坐于前
C.赢粮而景从
D.以旌其所为
23.下列四句与“囚安在”句式相同的一句是
[ ] A.古之人不余欺也
B.大王来何操
C.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D.不然,籍何以至此
24.翻译下列句子
①不期而集者数万人,咸执香为周吏部乞命
译文:
②然自是缇骑不出国门矣
译文:
参考答案
1.C 2.D 3.①C ②B ③A ④A 4.B、D 5.C 6.C 7.D 8.B 9.B 10.C
11.张溥、七录斋集、激于义而死、生死价值。

12.缙绅:一般做官的人、朝廷派出去捕人的穿红衣服的马队。

13.不能不说是这五个人的功劳呀。

14.又怎么能让豪杰们屈身下拜,在墓道上扼腕惋惜,抒发他们有志之士的悲叹呢?
15.他们那可耻的人格,卑贱的行为,比起这五个人的死来,轻重的差别到底怎么样呢?
16.(1)j!(2)g((3)h2o(4)b$
17.D 18.A 19.B 20.B 21.D 22.D 23.B
24.①没有约定而聚集几万人,都拿着香为周吏部乞求性命。

②然而从此这些捕人的马队再也不敢走出国都的大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