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一“顺乎世界之潮流”》1058人民版PPT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一“顺乎世界之潮流”》1082人民版PPT课件

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一“顺乎世界之潮流”》1082人民版PPT课件

代表
主张
共同点
康有 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维新
资 为 变法理论
主张维新
产 阶 级 维
梁启 超
谭嗣
宣传民权学说,批判封建 君主专制,实行君主立宪 制,变法图存。
维新派中的激进派,批判
变法,建 立君主立 宪制,发
新 同 君主专制政体和纲常名教 展资本主

进化论思想,成为维新派 义,救亡
严 复 批判顽固派、激发变法图 图存。
器物
制度
“师夷长技以制夷” 中体西用
维新变法 辛亥革命
思想文化
新文化运动 马克思主义传播
◆“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 兵之法”; ◆“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 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海国图志·序》 1.材料反映出作者的什么思想?(用红色的横 线划出) 2.作者提出要向西方学习什么?(用黄色的横 线划出) 3.作者为什么要提出向西方学习?(用蓝色的 横线划出)
强的理论武器。
维新变法运动的历史意义
1.维新思想直接指导和动员了维新变法运动。 2.维新思想是爱国的。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 3.维新思想是进步的。维新派要求改革封建制度…… 4.维新思想具有启蒙作用。维新派着力传播…… 5.维新派对封建制度的批判,客观上也有利于资产阶 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三个阶段
19世纪的西方
瓦特发明的蒸汽机
英国的议会大厦
英国殖民扩张示意图
19世纪的中国
什么是世界潮流? 怎么顺?
一、“师夷长技”思想 (地主阶级抵抗派 19世纪四五十年代)
林则徐
魏源
林则徐 ——中国近代 “睁眼看世界第一人”

高中历史 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人民版必修3

高中历史 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人民版必修3

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一、“顺乎世界之潮流〞1、“睁眼看世界〞 (地主阶级抵抗派)背景:〔1〕鸦片战争前,清朝长期实行闭关政策,并且做着天朝上国的迷梦,对世界大势一无所知;〔2〕鸦片战争前后,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日益加剧;〔3〕中国与西方世界的联系扩大,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文化思想逐渐传入中国;〔“西学东渐〞〕〔4〕为了了解西方,抵御外来侵略人物及主X:2、洋务运动:时间断限:19世纪60----90年代;运动口号:师夷长技以自强;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3、维新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背景:a、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随之壮大b、甲午战败,一方面民族危机加深,另一方面证明“中体西用〞洋务运动的失败c、西学的不断传播康有为为什么要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理论?①康有为主观上想减小维新变法的阻力;②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充分导致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始终弱小;③与康有为的个人经历、学问素养也有一定的关系。

4、维新变法思想在当时起到了怎样的作用?①爱国性:提出通过维新变法来挽救民族危机,充满着爱国主义激情;②进步性:维新派要求改革封建制度,建立君主立宪制度,发展资本主义,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具有进步意义;③启蒙性:维新派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观念,批判封建君权,猛烈地冲击了陈旧腐朽的旧文化,具有启蒙意义。

5、某某某某〔资产阶级革命派〕资产阶级某某某某国方案的实现:〔1〕、某某某某国方案的提出:1894年兴中会〞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2〕确立:1905年同盟会“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3〕初步实现: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的成立革命派和改良派的论战:时间:1905—1907年阵地:《新民丛报》〔维新派〕——《民报》〔革命派〕内容:a、要不要推翻清政府b、要不要建立某某政体c、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性质:资产阶级不同派别就中国实行何种政体的论战影响:大大促进了某某思想的传播,使资产阶级某某思想逐渐深入人心,为某某革命的爆发做好了准备,壮大了革命的阵营,形成中国近代又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比较维新派与革命派救国方案的异同同:〔目的〕①向西方学习,使中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②主X改变封建专制制度③挽救民族危机异:〔方式、政体〕维新派主X实行维护清王朝统治前提下进行改革,实行君主立宪制;革命派主X以暴力革命推翻清政府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某某国。

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一“顺乎世界之潮流”》1053人民版PPT课件

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一“顺乎世界之潮流”》1053人民版PPT课件
必修三
专题三 第一课 顺乎世界之潮流
顺乎世界之潮流
• 课标要求 • 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林则徐、魏源、
康有为、梁启超、严复)学习西方、寻求 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 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一)“睁眼看世界”)
• 1、“看的表现” • (1)林则徐——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 (2)魏源——《海国图志》 • 师夷长技以制夷 • 2、“看”的影响 • 迈出了为救亡图存,学习西方的第一步
• 探索、自救、循序渐进、不断深化 • 看世界----睁眼看世界,“师夷长技以制夷” • 学洋务----洋务运动,“中体西用” • 变制度----维新变法,“君主立宪” • 革帝制----辛亥革命,“民主共和”
器物-----------------制度
能力提升
• 请结合维新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思想内 容、社会效果,谈谈你对维新思想的评价。
• 时代背景-----是爱国的 • 思想内容------是进步的 • 社会效果------具有启蒙作用,客观上有利于
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三、辛亥革命
• 1、孙中山 • 2、革帝制--------民主共和
本课小结
维新派中的激进人物,抨 3、变法图存 击君主专制政体和纲常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世道必进,古胜于今
4、发展资本主义
阅读探究
• 判断下列标语是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 “变者天道也-----传曰:逝者如斯,孔子系
易,以变易为义”。--------康 • “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
理”-------梁 •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严
(二)维新变法
• 1、背景:民族危亡;民族资产阶级初步发 展

必修三专题三_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必修三专题三_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D.复兴
答案:B
【例2】胡适在1923年的一封信中说:“25年来,只有三 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是创造了三个新时代: 一是《时务报》;一是《新民丛报》;一是《新青 年》。”胡适所说的“三个时代”是 ( ) A.辛亥革命、护法运动、新文化运动 B.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护国运动 C.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D.戊戌变法、护国运动、护法运动
维 新 思 想
代表 人物
意义
【例4】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说:“在 这里,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这一评论指的是 ( ) A.董仲舒笔下的孔子 B.李贽笔下的孔子 C.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笔下的孔子 D.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笔下的孔子
【例5】梁启超说:“我国蚩蚩四亿之众,数千年受治 于民贼政体之下,如盲鱼生长黑壑,不知天地间有 二字。”省略的两字最可能是 ( ) A.君主 B.民权 C.西学 D.科学
“ 中 学 为 体 , 西 学 为 用 ” 背景: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面临内忧和外患。(内:有太平天国等农 民起义,阶级矛盾尖锐;外:有西方列强侵略,民族危机严重) 代表: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为代表的洋务派 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以封建伦理纲常作为 治国之根本,采用西方先进科技挽救统治危机) 评价:将“师夷长技”思想付诸实践,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
【例2】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提出:“以中国之伦 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下列人物中,其 主张与冯桂芬的观点相似的是 ( ) A.蔡元培 B.洪秀全 C.李鸿章 D.严复
【例3】右面是份售书广告,其中 有可能在洋务运动中成为畅销书的 是 ( ) A.①⑤ B.②④ C.③⑤ D.①③ 答案:C、C
考点二
新文化运动

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一“顺乎世界之潮流”》1108人民版PPT课件

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一“顺乎世界之潮流”》1108人民版PPT课件
话表述。 • 4、可以是分类主题,也可以和起来。
四、学“思想解放”,抒心中情感
1《海国图志》的遭遇
在国内 少有人问津
大逆不道之书 主张付之一炬
2、苟利国家生死以,岂 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
3、使民权之说一倡,愚民必喜, 乱民必作,纪纲不行,大乱四 起……固敌人所愿闻矣”。
——湖广总督张之洞
4、戊戌政变六君子遇害
1、地主阶级抵抗派 • (1)林则徐: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 (2)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
二、再现先驱者的探索,了解思想解放的演进与魅力 • 1、地主阶级抵抗派
• 材料2: 魏源:“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善师四夷 者,能制四夷。”“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 养兵练兵之样的影响,对中国社会发展又有何作用?
二、再现先驱者的探索,了解思想解放的演进与魅力
• 3、资产阶级维新思想
材料5 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宪法,
开国会,行三足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
待。
——
康有为
康有为核心主张是什么?相比“中体西用” 有何重大突破? 对中国社会发展有何作用?
三、探思想解放演进趋势,感受时代脉搏的跳动
1:探寻思想解放演进的趋势,并分析原因。
5、戊戌政变发生后,与维新派走得很近 的张荫桓也被捕入狱…在押解途中,“观 者数万,咸呼曰‘看大奸臣!
----王龙 《天朝向左,世界向右》
6、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 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 同始。
朗诵大师经典,承袭先驱精神
• 故今日之责任, • 不在他人, • 而全在我少年。 • 少年智则国智, • 少年富则国富, • 少年强则国强, •… •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 • 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高中历史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一“顺乎世界之潮流”素材2

高中历史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一“顺乎世界之潮流”素材2

一“顺乎世界之潮流”一、教材分析本专题系统讲述了鸦片战争至新文化运动时期,近代先进的中国人追求思想解放和拯救民族危亡的历史。

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西方国家以坚实的政治保障、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坚船利炮打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中国人“唯我独尊”、“天朝上国”的精神支柱受到极大冲。

面对着千年未有之奇变,一些有识之士站在时代的前列,睁眼看世界,深刻反省,寻求救国救民之策,涌现出林则徐、魏源、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陈独秀、李大钊等时代的弄潮儿,正是这些先进的中国人不懈地的追求推动着近代中国从器物——制度——思想艰难地发展,古老中国在痛苦中渐渐融入浩浩荡荡的世界近代化洪流中去。

《顺乎世界之潮流”》是本专题第一节内容,在世界近代化大潮的冲击下,中国社会也随之发生巨变,以林则徐、魏源走为首的一批有识之士迈出了“睁眼看世界”的第一步,提出了一套了解西方、学习西方的自强御侮、治国安邦之策,引导着人们开始从器物层次学习西方,中国人的西洋观发生了重大改变。

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一些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认为中国的落后在于制度的落后,于是试图将西方的政治制度引入中国,中国资产阶级阶级维新思想应运而生。

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从不同的角度积极探索中国的近代化之路,希望在中国建立起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由此引发了一场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

这是一场救亡运动,也是一场政治变革,更是一场资产阶级的启蒙运动。

戊戌变法虽然有流血牺牲之壮烈,但最终没能改变中国的面貌,在改良和革命的争论中,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方案得到了初步的实现。

本课重点:林则徐、魏源的主要思想和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主要主张本课难点:林则徐、魏源思想和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在中国近代化发展过程中的影响。

二、课前导学材料(一)填空:1.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在他的主持下,《四洲志》、《华事夷言》相继问世,《四洲志》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志。

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一“顺乎世界之潮流”》1148人民版PPT课件

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一“顺乎世界之潮流”》1148人民版PPT课件
顺乎世界之潮流
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一 “顺乎世界之潮流”
顺乎世界之潮流
观看视频回答:世界发生了哪些重大事件, 呈现了怎样的潮流? 当时人们对西方的认识处于怎样的一种状态?
长期的闭关锁国,封闭了中国人的眼 睛和心灵,一位中国文人汪仲洋这样描述 西方人:“他们的长腿不能弯曲,因而他 们不能奔跑和跳跃,他们碧蓝的眼睛畏惧 阳光,甚至在中午不敢睁开。”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节录)》
材料二 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 不惊人,自可避祸。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 根减族据资小材产变料阶法一级的指力阻出量力维弱;新小民派。族遭资遇本了主哪义些发困展境不?充分导致民 根康据有材为料思二想和特所点学:知将识西指方出资康产有阶为级如政何治解学决说这和个中问国题? 康2传02有0统/6/2为8儒为家什思么想要相打结着合孔。子的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理论?
了二从进都文。期而伴化…,民随根是…主着本从第科上制一古学感度期今。觉上,中不感在先足西觉从这。不器个新足物…过旧。上…程之感…中觉…争…不第。足三…。期每… ,一… 便步第 是
——陈旭---麓-梁《启近超 代《五中十国年社中国会进的化新概论陈》代19谢23年》
顺乎世界之潮流
1.林则徐、魏源向西方学习思想的本质意义在于
——《海国图志叙》
据材料一指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含义?其目的? 据所学知识回答少数士大夫的心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顺乎世界之潮流
冷落 《海国图志》的遭遇 欢迎
在国内: 少有人问津 骂声扑面而来 大逆不道的书 主张付之一炬 最终在国内的印刷 数仅有千册左右
在日本: 如获至宝 革新内政的“有用之书” 被大量翻印 印刷了15版 维新思想家佐久间象 山……“真可谓海外同志 矣”

高中历史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第1课“顺乎世界之潮流”教案(含解析)人民版必修3

高中历史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第1课“顺乎世界之潮流”教案(含解析)人民版必修3

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课程标准: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一、“睁眼看世界”1.背景(1)鸦片战争前,清朝国势日衰,但统治者依然盲目自大,麻木不仁。

(2)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惊醒了一批爱国知识分子。

2.代表人物及思想(1)林则徐:编译《四洲志》《华事夷言》,成为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2)魏源:编成《海国图志》,这是当时第一部由中国人编撰的最详备的世界史地著作,书中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迈出了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3)洋务派: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口号,形成“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并以此指导了洋务运动。

二、维新变法1.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1)原因: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在学习西方的问题上,一些有识之士突破了“器物”的限制。

(2)时间: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

2.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发展(1)时间:19世纪90年代。

(2)代表人物及主张:3.实践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一场维新变法运动,高潮是“百日维新”。

4.意义(1)具有爱国性:维新派提出通过维新变法的方式,挽救民族危机,充满着爱国主义激情。

(2)具有进步性:维新派要求改革封建制度,建立君主立宪制度,发展资本主义,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具有进步意义。

(3)具有启蒙性:维新派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观念,批判封建君权,具有启蒙意义。

(4)维新派对封建制度的批判,客观上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三、走向共和1.民主共和思想的提出(1)1894年,孙中山在“兴中会”誓词中首次提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主张。

(2)1903年,章太炎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发表《革命军》,宣传革命思想。

(3)1905年,孙中山为中国同盟会制定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

2.传播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大大促进了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器……”
——李鸿章
➢运动口号 师夷长技以自强
➢指导思想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意思)
➢评价
迈出了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但是只学技 术不能使国家走向富强,最终失败
思想:师夷长技以制夷 内容:主张学习外国先进技术, 以抵御外来侵略,使国家富强。
如何评价这种新思想?
魏源《海国图志》
迈出了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启发人们 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但是并没有付诸 实践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
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
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
大胆批判封建制专制度政体和纲常名教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根据表格分析先驱者探索呈现的趋势
探索历嗣同的“求死”
【历史现场1 】 《海国图志》的不同境遇
(在中国)《海国图志》问世后却很少有人问津。 然而,许多守旧的朝廷官吏的骂声却扑面而来…最终 在国内的印刷数仅有千册左右。
经他籍经认所济济为未::“ 有小西 ,农班 荒经有 诞济牙 不占,经葡,统萄无治有过、牙于资,此本牙!萌而”成芽国欠,发史展所未闻,
外外交交::闭关锁国
——刘成禺《世载堂杂忆》
心态:天朝上国、盲目自大
对西方认识:愚昧、无知
了解西方的重大历史事件及世界潮流
【先驱者】
林则徐 魏 源
李鸿章 曾国藩
康有为
■走向共和■
1894年创办兴中会 1905年成立同盟会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1912年辛亥革命 推翻封建帝制
【先驱者】
林则徐 魏 源
李鸿章 曾国藩
康有为
梁启超
严复
无知山谷的历史命运
后来,无知山谷里发生了一场特大干旱,有幸存活下 来的人最终踏着先驱者的尸骨,找到了生存的希望。“他 是对的,我们错了”, “他救了我们,我们反倒杀死了 他。” “对这件事我们的确很内疚,不过,假如当时我 们知道的话,当然就……”。几年后,人们在先驱者足迹 的尽头放上了一块石头,上面刻着先驱者的名字,并写明 是由前来感恩朝礼的后代所建。
《海国图志》在1853年流入日本,一度成为日本追 求海外知识的必读书。 ……《海国图志》在日本被大 量翻印,一共印刷了15版,价钱一路走高。
—— 周英杰:《<海国图志>的孤寂与荣光》
(1)以上材料反映了什么?
漠视,仇视 / 重视
【历史现场2 】梁启超的困境与努力
(1895年)盖当购此图(世界地图)时,曾在京师费 一二月之久,遍求而不得,后辗转托人,始从上海购 来。图至之后,会(强学会)中人视同拱璧,日出求 人来观。偶得一人来观,即欣喜无量。
学习目标: 了解近代思想先驱者学习西方的思想历程 知道先驱者面临的困境 掌握维新思想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鸦片战争前后至20世纪初 中国 在无知山谷里,古老的东西总是受到尊敬。谁 否认祖先的智慧,谁就会遭到正人君子的冷落。先 驱者试图攀越挡住太阳的岩石高墙,探索山那边的 事物。但是,山谷里的守旧老人却厉声呵道:“他在嘲 弄祖先的智慧,他在亵渎神圣,给他应有的惩罚吧!他 死有余辜!”人们举起了沉重的石块,杀死了他,把 他的尸体扔到山崖脚下,借以警告敢于怀疑祖先智 慧的人,杀一儆百。山崖脚下,白骨累累。日月流 逝,年复一年。…………
梁启超
严复
为思想先驱设计人物名片
康有为 梁启超
要求:
谭嗣同
严复
1、结合课本及资料,每组选一个人物合作设计一张名片。
2、内容全面,重点突出。(必须有姓名和主要思想)
3、最后派一名代表进行展示(声音洪亮,语言简练、概括)
4、当每组代表陈述时,其他组认真听,可以提出质疑
5、内容全面,重点突出,没有史实错误,表达能力强的小组胜出
——梁启超《饮冰室主人自说》
(2)梁启超在引导人们认识西方的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
介绍西方资料匮乏,人们的漠视
故言自强于今日,以开民智为第一义。
——梁启超《变法通议》
陈独秀的感慨: 吾辈今日得稍有世 界知识,其源泉乃 康、梁二先生之赐。 是二先生维新觉世 之功。
思考:维新思想传 播产生的影响?
【历史现场3 】谭嗣同的“求死”
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过去,也发生在现在,不过将来 (我们希望)这样的事不再发生了。
——节选自房龙《<宽容>序言》
问题思考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 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 练兵之法。
——《海国图志·序》 材料反映出作者的什么思想?这一思想的主 要内容是什么?
——节选自房龙《<宽容>序言》
材料解读:清朝大学士徐桐对有人把美国翻译成“美
利坚”十分恼火,说我们中国什么都是美的,美国还
有鸦什战么前可“真美实鸦”的的战中?前国我真是们什实中国么的什样中么子国事的情?都顺利,美国
还有什么可“利”的?我们帝国军队的兵器无所不坚,
政美政国治治还::有制什度么落可后“、坚”腐的化吗?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
6、时间3分钟
归纳概括
代表
主要思想主张


康有为 政治: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

主立宪
级 维
梁启超 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思想:宣传自由平等、进化论等 谭嗣同

严复
先驱者 林则徐
魏源 洋务派 康有为 梁启超 谭嗣同
严复
主要思想主张 师夷长技以制夷
器物
中体西用
借孔子宣传维新变法理论 变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谭嗣同:“……不有死者,无以召后起。” (维新变法失败后)日本使馆派人表示可以为他提
供保护,他毅然回绝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 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 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在狱中,他意态从容,镇静自若,写下:“……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爱国主义丛书〈谭嗣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