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六单元18九一八事变基础训练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课后习题 第6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课后习题 第6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知能演练提升1.“高粱叶子青又青,九月十八来了日本兵。

先占火药库,后占北大营……”这首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A.长春B.北平C.沈阳D.上海2.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迅速沦陷的主要原因是( )A.日本侵略军大规模进攻B.国民政府实行不抵抗政策C.抗日义勇军力量弱小D.英美等国纵容日本侵华3.(云南昆明中考)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战。

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共产党派大批优秀干部赴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与日军战斗在白山黑水之间,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

1940年2月,在与日军战斗中壮烈牺牲的东北抗日联军主要领导人是( )A.左权B.谢晋元C.张自忠D.杨靖宇4.如果你是一位社会学家,在研究中国近代史时,你会发现九一八事变后,当时中国的社会浪潮是( )A.民主共和B.民主科学C.抗日救亡D.维新变法5.右图是20世纪某时期的一幅标语。

该标语反映的历史背景是( )A.甲午中日战争结束后,半殖民地化加深B.巴黎外交失败后,五四运动爆发C.国共合作破裂后,南京国民政府建立D.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东北三省沦陷6.下面是号称“中国第一所流亡大学”——东北大学迁徙路线图(局部)。

东北大学迁入关内的原因是( )A.积极参加全国抗日救亡运动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C.中国国内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D.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形势所迫7.日本策动所谓“华北自治运动”的直接目的是( )A.加紧准备全面侵华战争B.驱逐英美等国在华北的势力C.扶植国民党内的亲日派D.妄图使华北五省脱离中国版图8.北平的学生们痛感“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数千名学生举行声势浩大的抗日游行,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这里描述的是( )A.九一八事变B.“华北自治运动”C.一二·九运动D.西安事变9.一二·九运动中,北平学生高唱《义勇军进行曲》,歌中唱道“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当时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是指( )A.东北三省沦陷,民族危机加深B.日本侵略热河、察哈尔等地C.日本制造华北事变,企图吞并华北D.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企图吞并全中国10.下列人物中与西安事变有关的是( )A.左宗棠B.林则徐C.张学良D.张謇11.(陕西中考)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A.中共三大的召开B.国共合作宣言发表C.九一八事变D.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12.小明同学在参观西安事变纪念馆后,写道:“一进入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墙上方的五个大字‘历史的转折’。

部编人教版2018-2019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测试卷(带答案)

部编人教版2018-2019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测试卷(带答案)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一、单选题1. 1931年9月18日,日本突然袭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随即占领沈阳。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

从材料中可以得出的正确信息是()A.日本首次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B.中国抗日战争从九一八事变开始C.国民党正面战场开始了全面抗战D.中国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2. 1931年秋,南开大学、南开中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均将《东北地理教本》作为通用教材。

该教材虽以东北地理为题,但着重谈东北历史与当时社会状况的关系。

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凡尔赛和约》签订B.《九国公约》签订C.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D.日本加紧侵略中国东北3. 自古以来,达州儿女就具有一颗爱国心。

20世纪30年代初,“日本军队在东北寻衅”达城人民立即宣布抵制日货,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群众运动。

下列哪一选项描述的是日本这次寻衅的结果?()A.“蛐蛐叫喊夜深长,茄子下来菊花黄;每到八月过中秋,小鬼便占领沈阳”B.“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C.“侵华倭寇,掳掠烧杀,尸横遍野,血染长江。

三十余万,生灵涂炭。

炼狱六周,哀哉国殇!”D.“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4. 下图材料中“双十二抗日救国运动”是指()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C.卢沟桥事变D.八一三事变5. 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始时间,史学界有三种说法:1931年说、1937年说、1939年。

提出“1931年说”的主要依据是()A.1931年九一八事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B.1931年七七事变后中华民族开始全民族抗战C.1931年国共两党开始第二次合作D.1931年日军占领南京6. 在十四年抗战过程中,推动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关键是()A.“九一八事变”B.徐州会战C.百团大战D.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7. 2017年1月,教育部根据有关精神要求对大中小学教材进行修改,将“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进一步体现对历史的尊重,对抗战精神的弘扬,以及对伟大抗战精神的继承。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同步测试: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同步测试: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第18 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测试时间:15分钟一、选择题1.(2018 湖南邵阳中考)有研究表明:中国十四年抗战直接伤亡人口在4100 万以上,加上战时失踪、被俘等项数字,人口损失则超过4500 万。

材料中的“十四年抗战”开始于() A.九一八事变B.华北事变C.西安事变D.七七事变1.答案 A 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战。

2.九一八事变后,不到半年,我国就丧失了一百多万平方千米河山的主要原因是()A.日军突然发动袭击B.抗日义勇军力量弱小C.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D.英、美等国纵容日本侵华2.答案 C 自九一八事变爆发至西安事变,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对日一直采取不抵抗的妥协政策。

3.一二·九运动中,北平学生高唱《义勇军进行曲》,歌曲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在当时的含义是指()A.东北三省沦陷,民族危机加深B.日军攻占山海关C.日本策划“华北自治运动”D.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企图灭亡全中国3.答案 C 《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1935 年。

1935 年,日本策划“华北自治运动”,企图把华北五省从中国分离出去,中华民族的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歌曲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就是指的这一事件。

4.长征期间,国内外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民族矛盾加剧,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这一调整是()A.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B.纠正博古、李德的“左”倾错误C.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D.提出解放台湾的目标4.答案 C 在当时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5.从1936 年起,中国共产党开始提倡与各党派、团体和军队结成一个反日大同盟。

在中共倡导下,“全国抗日解放联盟”“全国救亡社”等民间组织应运而生,一些颇具说服力的口号如“中国人不打中国人”“立即对日开战,停止‘剿共’”等广为流传。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8课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当堂达标题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8课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当堂达标题新人教版

第18课九一八事变与西安事变【基础达标】1.1929年,日本军部《解决满洲问题方略大纲》提出,“组织亲日政权、建立独立国,必要时将中国东北并入日本版图。

”后来,为实现这一阴谋,日本关东军制造了()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华北事变2.漫画“东北军脚上的镣铐”形象地揭示了九一八事变后,不到半年,我国就丧失了一百多万平方千米河山的主要原因是( )A.日军突然发动袭击B.英美等国纵容日本侵华C.抗日义勇军力量弱小D.蒋介石奉行不抵抗政策3.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

受中国共产党派遣,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的是()A.杨靖宇 B.贺龙 C.彭德怀 D.叶挺4.右图为沈阳九一八博物馆内“残历碑”。

右面的一页铭刻着中国人民永远难忘的日子。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抗日战争进入了( )A.局部抗战阶段B.全面抗战阶段C.局部反攻阶段D.大反攻阶段5.日军占领东北后,又将侵略魔爪伸向华北,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这使得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北平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为此,中国共产党领导了哪一抗日救亡运动( )A.五四运动B.一二·九运动C.五卅运动D.二七大罢工6.右图的两位人物发动了西安事变,扣押蒋介石,通电全国,提出停止内战等主张,他们是( )A.毛泽东和周恩来B.周恩来和张学良C.张学良和杨虎城D.周恩来和杨虎城7.“古都兵变动天寒,化作长城碧雪丹,国共缓攻矛与盾,军民披沥胆与肝……青史每翻常滴泪,何时两岸结新欢?”这首诗是为纪念下列哪一历史事件而作()A.红军长征 B.西安事变C.九一八事变 D.七七事变8.右图报道的历史事件标志着()A.第一次国共合作成功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C.国共十年内战全面停止D.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初步形成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陕变事起,曾……通电主张一致对外……不图讨伐令忽然而下,值兹强邻压境,国家民族,危在旦夕,方谋解救之不暇,何忍再为萁豆之煎,况汉卿(即张学良,字汉卿)通电各项主张,多为国人所同情者,屡陈不纳,迫以兵谏。

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第18课《九一八事变与西安事变》课堂达标测试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第18课《九一八事变与西安事变》课堂达标测试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第18课《九一八事变与西安事变》课堂达标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中国人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在打击日本法西斯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日本为发动战争找借口,炸毁沈阳北郊附近柳条湖的一段铁路,反诬中国军队破坏,这一事件揭开了反法西斯的序幕,这一事件是指A.九·一八事变B.七·七事变C.南京大屠杀D.珍珠港事件2.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始时间,史学界有三种说法:1931年说、1937年说、1939年说。

提出“1931年说”的主要依据是A.1931年九一八事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B.1931年七七事变后中华民族开始全民族抗战C.1931年国共两党开始第二次合作D.1931年珍珠港事件,美国参战3.李济深致国民政府电文:陕变事起……曾通电主张一致对外……不图讨伐令忽然而下,值兹强邻压境,国家民族危在旦夕,方谋解救之不暇,何忍再为其豆之煎?况汉卿通电各项主张,多为国人所同情者,屡陈不纳,迫以兵谏,绝不宜叛逆目之。

”材料中的“陕变”指的是A.九一八事变B.八一三事变C.七七事变D.西安事变4.下图“历史在这里拐弯”是指A.国民政府统一全国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C.抗日战争胜利D.解放战争胜利5.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说:“对于不熟悉中国政治的天真的西方观察家来说,这个结局似乎是完全不可理解的……在经过了10年最激烈的内战以后,红军和白军忽然携手合唱《友谊地久天长》……但是总得有人得了利,有人失了利?是的,中国得了利,日本失了利。

”由材料可知,美国记者评价的是A.北伐战争B.九一八事变C.西安事变D.七七事变6.张学良是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者。

与他相关的事件有①宁汉合流②东北易帜③南昌起义④西安事变A.①②B.②④C.①④D.②③7.“我的家乡在东北的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了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歌词所反映的史实是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C.七七事变D.华北事变8.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的事件是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9.日本陆军中将花谷正在《“满洲事变”是这样策划的》中写道:“在北大营,一无所知的中国军队,多数人还睡在梦乡……黎明时,奉天(沈阳)全城都落到我们手里……”他记载的事件是A.七七事变B.九一八事变C.淞沪会战D.武汉会战10.1936年,一批爱国将领提出了八项主张(见下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六单元第18课《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练习题【word版】无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六单元第18课《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练习题【word版】无答案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一.单选1.重庆谈判后国共双方签署的文件是()A.《国共合作宣言》 B.《双十协定》C.《共同纲领》 D.都不是2.中国人民抗战的起点是()A.九一八事变B.一二八事变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3.九一八事变后,不到半年,我国就丧失了一百多万平方千米河山的主要原因是()A.日军突然发动袭击B.抗日义勇军力量弱小C.东北军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D.英美等国纵容日本侵华4.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于()A.七七事变B.八一三事变C.柳条湖事件D.九一八事变5.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A.七七事变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C.台儿庄战役D.中共“七大”的召开6.标志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和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事件是()A.一二•九运动B.瓦窑堡会议C.八一宣言D.西安事变和平解决7.中国人民进入抗日战争的标志是()A.七七事变B.一二•九运动C.九一八事变D.淞沪会战8.九一八事变最直接的严重后果是()A.东北三省沦为日本的殖民地B.伪满洲国建立C.蒋介石加紧对红军根据地进行“围剿”D.使日本的野心进一步扩大了9.“我们为什么这样发动,为争地盘吗?不是!为泄私愤吗?也不是!我们反对政府屈辱的外交!国都要亡了,还在这里出死力自相残杀,所以才提出抗日救国运动的八项主张。

”以上是西安事变的发动者在《告全体将士书》中所说的话,可以看出他们发动西安事变的理由是()①争夺国民党的领导权②抗议蒋介石向日本侵略者妥协的对外政策③逼迫蒋介石下台④反对蒋介石反共反人民的内战政策。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10.“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

”这句话生动准确地概括了当时严峻的社会形势。

青年学生掀起了()A.五四运动B.“华北自治运动”C.九一八事变D.一二•九运动11.下列事件标志着中国伟大抗日战争开端的是()A.七七事变日军炮轰卢沟桥B.八一三事变日军进攻上海C.九一八事变日军占领沈阳D.日军攻陷南京后进行大屠杀12.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的标志性事件是()A.九一八事变的爆发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C.中共七大的召开D.三大战役的胜利13. 1937年2月,国民党召开五届三中全会,讨论调整对中共和对日政策,确定了停止内战,与共产党重新合作的方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同步练习新人教版_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同步练习新人教版_

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一、选择题1.“妥协”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用让步的方法避免冲突或争执”。

下列事件通过“妥协”方法解决的是()A.九一八事变 B.华北事变 C.西安事变 D.卢沟桥事变2.中华民族的14年抗战开始于()A.九一八事变的爆发 B.一二·九运动的爆发C.西安事变的发生 D.七七事变的爆发3.一曲悲怆的《松花江上》当年曾传唱大江南北,唱出了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之情。

它所反映的东北人民的苦难历史始于()A.九一八事变 B.华北事变 C.八一三事变 D.七七事变4.20世纪30年代.《松花江上》传唱于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它唱出了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

与此歌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八一三事变 B.卢沟桥事变 C.九一八事变 D.南京大屠杀5.1936年 12月《桂林日报》登载李济深致国民政府电文:“陕变事起,曾……通电主张一致对外……况汉卿通电各项主张,多为国人所同情者,屡陈不纳,迫以兵谏,绝不宜以叛逆目之。

”材料中的“陕变”是指()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西安事变 D.七七事变6.某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准备推出一期“抗日战争”板报,设计“抗战爆发”“正面战场”“敌后战场”三个板块,下列可入选“抗战爆发”板块的是()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百团大战 D.八一三事变7.西安事变爆发后,有人主张将蒋介石“交付人民审判”,但中共中央认为应争取国民党亲英美派接受”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主张,为此制定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

这表现出中国共产党()A.消除了与国民党的矛盾 B.以民族利益为重的伟大胸怀C.开始组建东北抗日联军 D.努力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年,日本军部《解决满洲问题方略大纲》提出,“组织亲日政权、建立独立国,必要时将中国东北并入日本版图”。

后来,为实现这一阴谋,日本关东军制造了( )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C.卢沟桥事变D.华北事变9 1945年8月15日,中国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课时作业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课时作业

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课前自主预习知识点 1 九一八事变1.经过:1931 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并以此为借口,突然袭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

第二天清晨,日军占领沈阳。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2.结果:日军扩大侵略,相继占领了东北三省。

东北军十几万人撤至山海关内。

短短4个多月,东北100多万平方千米的锦绣河山,全部沦于敌手。

3.日本殖民东北(1)建立伪满洲国:1932年,日本扶植早已退位的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在长春建立伪满洲国,企图把东北从中国分裂出去。

(2)殖民罪恶:日本侵略者在东北屠杀无辜人民,掠夺战略资源,推行奴化教育,实施残酷的殖民统治。

4.局部抗战表现(1)东北各族民众与未撤走的东北军爱国官兵组织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

(2)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人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

(3)1936年初,东北各抗日部队开始改编为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

知识点 2 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5.华北危机:1933年1月,日军攻占山海关,向南推进。

中国军队奋起抵抗,在长城一线、察哈尔等地与日军作战,收复多伦等地。

1935年下半年,日本策动所谓“华北自治运动”,妄图使华北五省脱离中国版图。

国民党政府对日采取不抵抗的妥协政策,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

6.一二·九运动(1)经过:1935 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数千名学生冒着严寒聚集在新华门前,向国民党当局请愿。

他们高呼口号,并举行示威游行,遭到军警镇压。

这就是著名的“一二·九运动”。

(2)口号:“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

(3)影响:这场爱国救亡运动,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1.九一八事变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怒潮,中国人民开始了局部抗战。

其中“局部抗战”的力量主要有()
①抗日义勇军②抗日游击队③抗日联军④八路军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1935年期间,日本特务机关幕后策划了五省(河北、山东、山西、察哈尔、绥远)独立于中华民国政府,投靠日本的运动。

该“运动”指()
A.太平天国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华北自治运动”
3.一二·九运动中,北平学生高唱《义勇军进行曲》。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句歌词在当时的含义是指()
A.东北三省沦陷,民族危机加深
B.日本侵略热河,进攻察哈尔
C.日本企图将华北变为其殖民地
D.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企图灭亡全中国
4.一二·九运动是中国民族革命高潮到来的标志,主要是指其()
A.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B.促进了国共合作的进程
C.促进了中国共产党对革命方针政策的调整
D.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影响
5.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根本出发点是()
A.力图改善国共两党之间的关系
B.粉碎国民党内亲日派的企图
C.从全民族利益出发,实现共同抗日
D.粉碎日本想引起中国内战而趁机扩大侵略的企图
6.小明同学在参观西安事变纪念馆后,写道:“一进入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墙上的浮雕——历史的转折。

”(见右图)“历史的转折”是指()
A.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开始
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人民解放战争转为战略进攻
D.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面漫画名为《十五年前的一幕童话》,发表在1946年的《东北画报》上。

材料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