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定义
银屑病护理ppt课件

鼓励表达
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感受 ,及时发泄内心的压抑,减轻心
理负担。
行为疗法
放松训练
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等放松训 练,缓解紧张和焦虑情绪。
应对策略
教授患者应对瘙痒、疼痛等症状的有效方法,如 注意力转移、积极心理暗示等。
生活习惯调整
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规律作息, 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选择无刺激性、适合敏感皮肤的 保湿产品,含有天然成分如尿囊 素、透明质酸等的保湿品是较好
选择。
定时补水
每天多次进行补水,特别是在洗澡 后及时涂抹保湿品,以帮助锁住水 分。
加湿环境
在干燥的环境中,使用加湿器增加 室内湿度,有助于皮肤保持湿润。
防晒护理
使用防晒霜
在户外活动时,涂抹适合 敏感皮肤的防晒霜,选择 SPF值较高的产品,并及 时补涂。
THANK YOU
风险。
减轻副作用
02
合适的护理措施可以减轻治疗带来的副作用,如皮肤干燥、瘙
痒等。
心理支持
03
银屑病患者的心理健康同样重要,护理过程中应关注患者的心
理需求,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护理在预防复发中的作用
生活方式干预
通过饮食调整、锻炼、保持充 足睡眠等方式,增强患者体质
,降低复发风险。
皮肤保湿
保持皮肤清洁、湿润,避免刺 激,有助于减少复发。
家属参与
家属支持
向家属普及银屑病知识,鼓励他们关心、支持患者,共同应对疾 病带来的压力。
家属沟通
促进患者与家属之间的沟通,让家属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情绪变化, 增进彼此的理解。
家属参与护理
指导家属参与患者的日常护理,如协助涂抹药膏、督促患者按时服 药等,减轻患者的负担。
银屑病西医诊疗规范

银屑病西医诊疗规范【定义】银屑病(psoriasis)是一种常见并易复发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典型皮损为鳞屑性红斑,多发于青壮年,一般冬重夏轻。
【诊断标准】根据银屑病的临床特征等辅助检查,不难诊断,一般可分为寻常型、脓疱型、关节病型及红皮病型四种类型。
1. 寻常型银屑病(1)通常好发于头皮、四肢伸侧,腰背部,严重泛发全身。
(2)皮损通常为红色斑疹、斑片、斑块和丘疹,绿豆至钱币大小,可相互融合,表面覆多层银白色鳞屑,去除鳞屑可有薄膜现象和点状出血现象(又称血露现象),在疾病的进展期,可出现同行反应,皮损轻中程度的瘙痒。
(3)指趾甲受累可出现甲凹点,纵嵴等。
真菌学检查阴性(4)黏膜受累较甲板少见。
常见于龟头和包皮内侧,为境界清楚的暗红斑,表面鳞屑不多。
口腔黏膜及舌黏膜亦可受累,表现为白色斑片,周围有红晕。
(5)头皮累及时,头发呈束状,是其特征。
一般无头发脱落。
(6)大部分患者病情冬季加重,夏季好转或缓解。
(7)部分患者有家族史。
2.脓疱型银屑病临床上根据皮损部位和面积分为局限型和系统型。
(1)局限性脓疱型银屑病:主要发生于掌跖。
亦称掌跖脓疱病;好发于掌跖部位;通常皮损对称分布,少数亦可不对称;皮损表现为周期性发生的红斑基础上的扁平的粟粒大角质层下无菌性脓疱,一般1-2月脓疱可自行干涸脱屑。
(2)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可有或无寻常型银屑病病史;全身皮肤弥漫性红斑基础上出现密集黄白色浅表无菌性脓疱,针帽至粟粒大小,可互融合成脓湖;通常可伴高热,并且皮损发生与发热相平行;病情呈周期性反复发作。
3.关节病型银屑病(1)有寻常型银屑病或其它类型银屑病病史。
(2)通常累及手足部小关节,病变关节数量少并且不对称,严重可累及全身多个大小关节,并可造成关节残毁。
(3)X线示,病变关节侵蚀,骨质溶解,关节间隙变窄,关节强直,骨膜性新骨形成,关节内及关节周围积液。
(4)排除其它原因引起的关节病变。
实验室检查血沉增快,类风湿因子、血尿酸及ANA抗体为阴性,B27抗原检测常为阳性。
银屑病(Psoriasis)

非药物治疗
安全性较高,但起效较慢,需要长 期坚持。
联合治疗
根据病情选择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 疗的联合方案,以达到最佳治疗效 果。
03
银屑病的预防与护理
预防措施
避免诱发因素
了解和避免可能诱发银屑 病的因素,如感染、药物、 精神压力等。
保持皮肤清洁
定期洗澡理调适
规律作息
保持乐观的心态,学会调节情绪,减 轻精神压力。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 眠和休息时间。
适量运动
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增强体质,提 高免疫力。
04
银屑病的研究进展
新型药物的研究与开发
靶向生物制剂
针对银屑病发病机制中的特定靶点,开发出具有高度选择性的生 物制剂,如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白细胞介素抑制剂等。
合理饮食
保持均衡的饮食,增加富 含维生素A、C、E和抗氧 化剂的食物摄入。
日常护理
皮肤保湿
使用温和的保湿霜或乳液,保持 皮肤湿润,预防皮肤干燥和瘙痒。
避免皮肤损伤
避免皮肤受到物理或化学刺激, 如过度摩擦、挤压、烫伤等。
定期检查
定期到医院进行皮肤检查,及时 发现并处理银屑病症状。
心理支持与健康生活方式
行治疗。
光疗
利用紫外线照射皮损部位,诱 导T淋巴细胞凋亡,缓解银屑
病症状。
生物治疗
利用针对特定免疫分子的单克 隆抗体进行治疗,调节免疫系
统功能。
温泉浴和矿泉疗法
利用温泉和矿泉水的成分进行 治疗,缓解银屑病症状。
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的比较
药物治疗
起效快,但长期使用可能产生副 作用,如肝肾损伤、骨质疏松等。
05
银屑病的常见误区与澄清
白疕(寻常性银屑病)诊疗方案

白疕(寻常性银屑病)诊疗方案一、概述:银屑病是一种以皮肤斑,表面覆盖多层银白色鳞屑为特征的慢性皮肤病。
本病属中医“白疕”范畴,古代文献又有“干廯”之称。
二、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2—94)。
(1)皮损初为针尖至扁豆大的炎性红色丘疹,常呈点滴状分布,迅速增大,表面覆盖银白色多层性鳞屑,状如云母。
鳞屑剥离后,可见薄膜现象及筛状出血,基底浸润,可有同形反应。
陈旧皮疹可呈钱币状、盘状、地图状等。
(2)好发于头皮、四肢伸侧,以肘关节面多见,常泛发全身。
(3)部分病人可见指甲病变,轻者呈点状凹陷,重者甲板增厚,光泽消失。
或可见于口腔、阴部粘膜。
发于头皮者可见束状毛发。
(4)起病缓慢,易于复发。
有明显季节性,一般冬重夏轻。
(5)可有家族史。
(6)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角化过度、角化不全。
角层内有中性多形核白细胞堆积棘层增厚。
表皮突呈规则性向下延伸,真皮乳头水肿呈棒状,乳头内血管扩张,}血管周围有炎性细胞浸润。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一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
(1)多青壮年发病。
部分发病或加重常由扁桃体炎或上呼吸道感染诱发。
(2)好发于头皮、躯干和四肢伸侧,常对称分布,亦有仅局限与某一部位者。
(3)典型皮疹为粟粒至绿豆大红色丘疹、斑丘疹或斑块,可融合成片,边界清楚周围有炎性红晕,浸润显著,表面覆盖厚积的银白色鳞屑。
轻轻刮除鳞屑,可见一层淡红色半透明薄膜(薄膜现象);刮除薄膜后出现点状出血(Auspitz 征)。
白色鳞屑、薄膜现象和点状出血是本病的临床特征。
皮疹形态多样,可为点滴状、钱币状、地图状、蛎壳状等。
(4)发生于头皮者,发成束状。
可有指(趾)甲受累,黏膜损害。
(5)临床分为三期:进行期、静止期、消退期。
(6)慢性病程,甚至终生迁延不愈。
常冬季复发或加重,春夏减轻或消失,亦有与此相反者。
银屑病

pDCs :当活化或者濒死表皮细胞释放的自身 DNA 和RNA片 段与抗菌肽 LL37 形成复合物,刺激 pDCs,产生大量的干扰 素 α( IFN-α) ,异常产生的IFN是病理性自身免疫现象的主要 原因,主要诱导了外周髓性树突状细胞( mDCs )的不断成 熟,进而活化自身免疫性T细胞,导致皮肤炎症性皮损形成。 抗菌肽LL37:其作为天然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皮肤中呈 诱导性表达。其在银屑病皮损中的过度表达是银屑病皮损中 pDCs活化的关键因素。
mDCs :这些细胞可能是在受到趋化刺激后从循环中迁移至 皮肤产生 IFN-α 可诱导型 NO 合酶( iN-Os) ,并且促进 Th 细 胞(辅助性T细胞)亚群的分化而起作用。 干扰素调节的DC( INF—DCs): 是近年来发现 一种新型的树 突状细胞,它具有pDCs、mDCs 和 NK 细胞的特征,TLR(Toll 样受体)与表皮细胞释放的自身RNA结合促进INF-DCs成熟, 产生大量 IL-1β、IL- 6、IL-12、TNF-α 而发挥作用。
四、临床表现
1.寻常型银屑病:为最常见的一型,多急性发病。典型表现 为境界清楚、形状大小不一的红斑,周围有炎性红晕。稍有 浸润增厚。表面覆盖多层银白色鳞屑。鳞屑易于刮脱,刮净 后淡红发亮的半透明薄膜,刮破薄膜可见小出血点(Auspitz 征)。 在其发展过程中,根据其皮损形态可分为点滴状、钱币状银 屑病、地图状、环状及带状银屑病、泛发性银屑病、湿疹样 银屑病、脂溢性皮炎样银屑病、扁平苔癣样银屑病、慢性肥 厚性银屑病及疣状银屑病。 还可根据发病部位及季节不同而进一步分类。
(2)巨噬细胞:
有研究表明通过免疫染色可以发现 银屑病样皮损中巨噬细胞 的活化及聚集,一旦巨噬细胞被激活后就可独立于CD4+T细 胞诱导银屑病样皮损的产生。
银屑病基层诊疗指南(2022年)

银屑病基层诊疗指南(2022年)(一)定义银屑病是一种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诱发的免疫介导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和系统性疾病[1, 2]。
典型临床表现为鳞屑性红斑或斑块,局限或广泛分布,可出现脓疱或其他系统性症状,包括关节损害、代谢综合征、心血管疾病、炎症性肠病和慢性肾脏疾病等[3, 4]。
(二)流行病学据流行病学统计,1984年中国银屑病患病率为0.123%[5],2008年调查6个城市患病率为0.47%[6],2017年西南4省市患病率为0.5%[7]。
患病率总体呈逐渐上升趋势,且存在地区差异,北方高于南方,估算我国银屑病患者人数在700万例以上。
银屑病可发生于各年龄段,无性别差异,约2/3的患者40岁之前发病,多数患者冬季复发或加重,夏季缓解。
银屑病的确切病因与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一)病因1.遗传因素:流行病学资料和遗传学研究均支持银屑病的遗传倾向。
31.26%的银屑病患者有家族史。
父母一方患银屑病时,其子女的发病率约为16%;父母双方患银屑病时,其子女的发病率高达50%[6,8]。
迄今为止,已被确认的银屑病易感基因有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5、IL-12B、IL-23R、LCE3B/3C/3D、IL-23A、IL-17A、TNFAIP3、HLA-Cw*06∶02 等80多个[9]。
2.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在诱发或加重银屑病中起重要作用,包括感染、精神紧张、不良嗜好(如吸烟、酗酒)、创伤和药物反应等。
点滴状银屑病常与咽部急性链球菌感染有关,抗感染治疗可使病情好转。
精神紧张(如应激、睡眠障碍、过度劳累)可致银屑病发生、加重或复发。
创伤(如手术、烫伤、灼伤或皮肤擦伤)可使局部发生同形反应而诱发银屑病[10, 11]。
(二)发病机制异常活化的T细胞在表皮或真皮层浸润为银屑病的重要病理生理特征,提示免疫系统参与该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12]。
树突细胞及其他抗原提呈细胞产生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IL-12、IL-23,诱导CD4+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7细胞)增殖和分化,进而分泌IL-17、IL-22等多种细胞因子,刺激角质形成细胞过度增殖或关节滑膜细胞的炎症反应。
银屑病

1、发病:在其它类型银屑病的基础上并
发关节损害
2、部位:任何关节都可受累。远端小关
节更为多见。
3、临床表现:通常为非对称性外周多关节
炎。除银屑病损害外还有类风湿性关节炎 症状:关节红肿、疼痛、压痛和畸形。
4、
ESR升高,RF阴性。
关节病型 银屑病
手背大片鳞屑性斑 块
3.饮食护理:饮食均衡,低脂、高热量、高蛋 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忌牛羊肉、海 鲜、辛辣及烟、酒等刺激性食物。 4.瘙痒的护理:禁止搔抓,避免感染。可用外 用止痒药物涂抹。
出院指导
出院指导:1.告诫患者要生活规律,适当锻炼身体,增 强体质,预防感冒; 2.注意调整心态,消除精神负担,避免过度劳累, 注意保暖, 避免受凉,保持皮肤完整性; 3.积极治疗,防止复发。去除一切诱因,若是药 物过敏应立即停止使用;银屑病引起者应针对患者尽量少用刺 激性强的药物和食 物; 4.出院后继续遵医嘱长期、规则用药,不可随意 减药及停药,应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不可盲目听信小广告, 滥用药物。 5. 告知患者复诊时间、地点、联系方式。如果病 情复发需选择正规医院就诊。
常见药物还有抗疟疾药(氯喹、奎尼丁等) ,锂制
剂(碳酸锂) ,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等) , 非甾
体抗炎药( 吲哚美辛、阿司匹林等)
临床表现
根据临床特征分为四型:
* 寻常型银屑病
* 脓疱型银屑病
* 红皮病型银屑病 * 关节病型银屑病
一、寻常型银屑病
1、基本损害:红色丘疹、斑丘疹、斑块,表
面覆多层银白色鳞屑。
关节红肿、疼痛、
畸形
指甲增厚,表面高
低不平。
银屑病患者关爱手册

银屑病患者关爱手册一、疾病简介银屑病,又称为牛皮癣,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的皮肤病。
其主要特征是皮肤上出现红色斑块,表面覆盖着银白色的鳞屑。
银屑病可以影响身体的任何部位,但最常见于头皮、肘部、膝部和背部。
尽管银屑病不会对生命构成直接威胁,但它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以及生活质量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银屑病的病因复杂,涉及遗传、环境因素、免疫等多个方面。
目前,对于银屑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但普遍认为是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
三、症状和体征银屑病的症状和体征主要包括皮肤上出现红色斑块,表面覆盖银白色鳞屑,有时还会伴有瘙痒。
这些斑块可以出现在身体的任何部位,但通常在头皮、四肢伸侧和背部更为常见。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医生通常通过观察皮肤症状来诊断银屑病。
有时需要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以进一步确诊。
银屑病需要与其它具有相似皮肤表现的疾病进行鉴别,如湿疹、玫瑰糠疹等。
五、治疗和康复银屑病的治疗方法多样,包括局部治疗、光疗、全身治疗等。
治疗的选择取决于疾病的严重程度、部位以及患者的个人情况。
尽管目前还没有能够根治银屑病的方法,但适当的治疗可以帮助控制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六、日常护理和保健银屑病患者需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皮肤损伤和过度刺激。
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的饮食、充足的睡眠和适当的运动也对控制银屑病症状有帮助。
七、心理和社会支持银屑病是一种身心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都有显著影响。
因此,提供心理和社会支持非常重要。
患者可以参加支持小组,与有相似经历的人分享经验,获取情感支持。
医生和其他专业人士也可以提供心理咨询,帮助患者应对疾病带来的心理压力。
八、患者教育和自我管理患者教育是银屑病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患者应了解自己的疾病,知道如何正确使用药物,了解可能出现的副作用等。
同时,自我管理技能的培训也十分重要,如保持皮肤清洁、学习放松技巧等。
这些都能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期性反复发作。
三、临床表现
皮 肤 性 病 学 各 论 — 特点 : 为黄白色浅在的无菌性 小脓疱,部分可融合成“脓 湖”.可泛发全身。数天后, 脓疱可干涸结痂。周期性反 复发作。
三、临床表现
皮 肤 性 病 学 各 论 —
• 2、限局性脓疱型银屑病 :脓疱 仅限于手掌及足跖部,对称分布, 为淡黄色针头至粟粒大小的无菌 性脓疱,疱壁厚,不易破裂,约 经 2 周脓疱干涸结痂,脱屑,反 复发作。
三、临床表现
(二)脓疱型银屑病 较少见,分为泛发 性和限局性两种。 皮 1、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 重 急,可有持 肤 续高热,关节肿痛 性
病 学 皮损:在寻常型银屑病损害的基础上或在正常皮肤 上,突然发生大片状急性炎性红斑,很快在红斑 各 上出现密集成群的米粒大的脓疱,其特点为黄白 论 色浅在的无菌性小脓疱,部分可融合成“脓 — 湖”.可泛发全身。数天后,脓疱可干涸结痂。
三、临床表现
皮 主要为非对称性外周多关节炎。从远心端开始,以手、 肤 性 腕、足等小关节多见。关节红肿、疼痛、活动受限,强直 病 变形、出现严重功能障碍。关节症状随皮损轻重而变化。 学 各 论 —
(三)关节病型银屑病 典型寻常型银屑病皮损+关节症状
三、临床表现
(四)红皮病型银屑病 皮 肤 性 病 学 各 论 — 严重型。
寻常型点滴状银屑病患者常因链球菌性扁 桃体炎或上呼吸道感染后发病。有学者认为 是机体对细菌毒素的过度反应引发。
二 病因与发病机制
皮 肤 性 病 学 各 论 —
3、环境因素:研究显示同卵双生子共患银屑病约占 70 %,发病一致率未达100%,提示仅有遗传因素不足以 引起发病,环境因素在诱发银屑病中起重要作用。 4、免疫因素:寻常型银屑病皮损处淋巴细胞、单核细 胞浸润明显,尤其是T淋巴细胞真皮浸润为银屑病的重 要病理特征,表明免疫系统参与该病的发生和发展。
5、其他 :精神紧张和应激事件、外伤、手术、妊娠、 吸烟和某些药物作用等。
三、 临床表现
(一)寻常型银屑病 约占98% 皮 1、基本损害: 肤 性 皮损初起时为绿豆 病 大小的红色丘疹或 学 各 论 斑丘疹或斑片,表 —
斑点、逐渐发展成 面覆有厚层银白色 鳞屑。
三、 临床表现
诊断银屑病的三部曲
皮 肤 性 病 学 各 论 —
定义
一、概述
临床特点
皮 肤 性 病 学 各 论 —
好发部位:躯干四 肢伸侧和头皮, 尤其是膝前肘后 及腰骶部。
病程:慢性,易 复发,冬重夏轻。
二、病因病机
皮 肤 性 病 学 各 论 — 1、风寒或风热之邪侵袭肌肤,致营卫失和,蕴 结不散而发。 2、恣食辛辣肥甘,伤及脾胃,郁而化热,湿热 蕴积,阻于肌表而发。
3、素体虚弱,气血不足,血虚风燥,肌肤失养。
4、病久气血循行受阻,以致瘀阻肌表。
5、肝郁化火,不能疏泄,蕴阻肌肤。
病理不外血热,血瘀,血燥。且血热贯穿发病的 始终!
二 病因与发病机制
皮 肤 性 病 学 各 论 — 病因 目前尚未完全明确。 至今尚未明确。
发病机制
但其发病和遗传、感染、免疫、神经精神 等因素有密切关系。同时也受外界自然环 境因素的影响。
二 病因与发病机制
皮 肤 性 病 学 各 论 —
1、遗传因素:多基因遗传病。 20%左右的银屑病有家族史,且有家族史者发病 早于无家族史者,父母同患银屑病的患者发病年龄早
于双亲正常的患者。人类白细胞相容性抗原(HLA)
被认为是重要的遗传学标志。
二 病因与发病机制
皮 肤 性 病 学 各 论 —
2、感染因素:
皮 肤 性 病 学 各 论 —
银屑病定义
目的要求:
皮 肤 性 病 学 各 论 —
1、掌握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表现、 鉴别诊断及其治疗。 2、熟悉特殊类型银屑病的临床表现 及其治疗。 3、熟悉特殊类型银屑病的鉴别诊断。
4、了解银屑病的病因、流行情况。
一、概述
皮 肤 性 临床特点:皮损: 病 学 境界清楚的红色丘 疹、斑丘疹或斑块, 各 表面覆有多层银白 论 色鳞屑。有蜡滴现 象、薄膜现象及点 状出血现象。 — 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的皮肤病. 西医又名银屑病.老百姓称为牛皮癣. 基本损害为鳞 屑性的丘疹、斑丘疹或斑块。
皮 肤 性 病 学 各 论 —
2、好发部位:可发 生于全身,好发于 头皮、躯干、四肢 伸侧,尤以肘后、 膝前及腰骶部为重。
皮 肤 性 病 学 各 论 —
形态多种:如点滴状、 钱币状、花瓣状、地 图状、环状、疣状、 蛎壳状。簇状发、顶 针样甲。
三、 临床表现
三、 临床表现
点滴状
皮 肤 性 病 学 各 论 —
• 部位:面部、躯干、四肢大部分皮肤, 甚至全身出现皮损。
• 皮损:为广泛融合性红斑,伴不同程度
脱屑。可以突然发生全身潮红浸润,也
可从慢性斑块型皮损发展加重而成。其
中可有片状正常“皮岛”。
三、临床表现
皮 肤 性 病 学 各 论 —
三、临床表现
三、 临床表现
斑块状
皮 肤 性 病 学 各 论 —
三、 临床表现
斑块状
皮 肤 性 病 学 各 论 —
三、 临床表现
砺壳状损害
皮 肤 性 病 学 各 论 —
三、 临床表现
皮 肤 性 病 学 各 论 —
银屑病甲损害
三、 临床表现
银屑病头部损害
皮 肤 性 病 学 各 论 —
三、 临床表现
皮 肤 性 病 学 各 论 —
3、自觉症状:瘙痒或不痒。 4、病程:慢性,可持续数十年或
终身患病,常反复发作。冬重夏轻。
三、 临床表现
皮 肤 性 病 学 各 论 —
寻常型银屑病按病程可分为三期: • ①进行期:皮疹不断增多,病情发展快, 可泛发全身。易产生同形反应,即在针 刺、檫伤等皮肤破损处发生新的皮损。 • ②稳定期(静止期):病情相对稳定, 皮损变薄,炎症减轻,基本无新皮疹发 生,原有皮疹也不消退。 • ③消退期:皮疹缩小变平,鳞屑减少, 而后逐渐消退。
蜡滴现象 : 轻轻搔刮皮损表面可出
现多层鳞屑,由于光线的折射作用 而呈银白色,有如轻刮滴在桌上的 蜡滴。
三、 临床表现
薄膜现象:轻轻刮去红斑上的鳞屑后,露
皮 肤 性 病 学 各 论 —
出一层淡红色发亮的半透明薄膜。 点状出血现象: 刮去薄膜可出 现小的出血点。
如筛状。又称
Auspitz征。
三、 临床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