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摹帖与临帖
书法临写和摹写的三种方法

书法临写和摹写的三种方法
书法临写和摹写的三种方法包括实临法、指临法和心临法。
实临法是将范本放在眼前,用毛笔(硬笔)对照着写,通过观察与理解法帖来摹拟范字。
开始时可看一笔写一笔,看一字写一字;待临熟了,便可看几字或几行而写之,即对临;待对范本中每一个字、每一行都有了精熟的记忆与理解后,便可凭印象将全帖写出来,即背临。
临帖要临到背临的程度。
指临法可用于不具备纸、笔的情况。
如工作的中间休息时、火车的路途中,便可运用手指在空中或桌凳等物体上,凭对范字的记忆进行“临习”或“创作”。
心临法则是在脑海里设一张纸、一支笔来临习范字,也是一种有趣而有效的方法。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果您还有疑问,建议咨询书法领域专业人士。
仿影、单钩、双钩、填实,摹帖四步,格临、对临、背临,临帖三招

仿影、单钩、双钩、填实,摹帖四步,格临、对临、背临,临帖三招书法的学习基础最为关键,一为笔法;二为学习方法。
而书法的学习方法又是以临摹学习法最为普遍,很多学习书法的朋友懂得临摹学习法但并不清楚它们具体情况如何。
这篇文字就对临摹学习法的具体情况做一个简述。
书法有云清代康有为曾经说过;“学写必先模仿,不得古人形质,无自得其性情也。
故欲临帖,必先使之模仿数百过,使转运立笔尽肖,然后可以临帖。
”一、摹帖摹帖的方法一般按照学习顺序有以下几种:1、写仿影用透明的纸,蒙在范字或字帖上,照着纸上显露出来的字迹仿写。
要一笔一画地认真仿写,不使走样,尽量符合笔画顺序规则和间架结构要求。
仿影示意图2、单钩用薄纸蒙在字帖上,只钩出字的点画的中锋线,然后按照钩出的中锋线自己运笔书写。
这种方法简便有效,能迅速将帖上的结构记入心里。
单钩示意图3、双钩将薄纸蒙在字帖上,用极细的线条将字的外形轮廓钩出空心字来,勿使丝毫失真。
在传世的王羲之《兰亭序》墨迹中,以唐人冯承素的双钩廓填本为最好。
双钩示意图4、填实对已钩出的“空心字”,用墨填写。
注意要一笔完成,既不能有空隙,也不能写出双钩轮廓之外,不然就会破坏字形。
要完全跟着帖走,以求近真。
填实示意图二、临帖临帖是在摹帖的基础上,对照着字帖范本进行临写的方式。
将字帖范本置之几案,悬之座右,朝夕谛观,思其用笔之理,心摹手追。
临帖有以下三个步骤:1、格临取一薄玻璃片或透明的涤纶片,照着帖字的大小画上九宫格或米字格,把这画有格子的薄玻璃片或透明的涤纶片放在帖字的上面,然后在所有九宫格或米字格的现成的练习本上照式临写。
格临示意图临时先看清帖字哪一笔在格子的哪个部位上,然后对照着将这一笔也写在同样的部位上,这样便不致走样。
不然的话,字虽还是这个字,可笔画和间架的位置跟帖字不相同了,那就是“抄帖”而不是“临”。
“抄帖”是初学者最易犯的毛病,必须避免。
格临帖子示意图2、对临经过“格临”若干遍之后,熟悉了帖字的笔画和间架,就可以进入“对临”了。
临帖跟摹帖之间有什么区别?

临帖跟摹帖之间有什么区别?一、1.临帖和摹帖这既是正确学书之路的开端,又是正确学书方法中的根本点,必须坚信不疑,坚定不移。
摹帖和临帖各有优点,效果各异。
姜夔《续书谱》中说:“临书易失占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笔意,摹书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笔意,临书易进,摹书易忘。
”其中的“笔意”即指笔法、笔势及线条意趣。
“临”的方法就是看着字帖,照着写。
只要仔细地临,便容易掌握笔法笔意.从而把范本的精髓学到手。
“摹”的方法,就是用薄纸蒙在帖上,直接地描画。
所以字形基本上不会走样,多摹几遍,有利于把握结构。
但摹书看不清笔法,“易失笔意”,虽然间架不错.但没有笔法,字就僵化。
所以,初学者可以临摹并用,相互补充。
2.每天定量事实证明,任何事情都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练字也一样,写得太少,练习量跟不上,就谈不上进步;当然盲目机械地多写,疲倦了效果也不好。
一定的量才能达到的一定的效果,较佳的量才能达到较佳的效果。
3.循序渐进学习书法,在勤学苦练的基础上,还应该懂得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一,先正楷,后行草。
苏轼说:“真生行,行生草。
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
”就是说楷、行、草书三者如同人的立、走、跑,如果人连站都不能站,怎么能走和跑呢?如果没有楷书基础,直接写行书、草书,就会疏于法度,流于轻滑飘浮。
行书、草书是楷书的流、便、疏、散,学好楷书之后,加强用笔的流动呼应,行草就容易上手。
等到楷法熟练,再写行草时.便可悟到两者相通之处,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相得益彰。
第二,先点画,后结构,再章法。
书法是线条的艺术,也就是以基本点画为基础的艺术。
基本点画不好,整字或整篇的艺术性就无从谈起。
由于钢笔尖性硬,在线条变化上相对简单得多,故钢笔书法学习在结构上花的时间多,而在用笔、点画上相对较少。
但这并不是说点画用笔不重要,相反,它是钢笔书法的基本功,只有在点画书写的基本功扎实之后,才可能去把握结构。
在结构上有了一定的基础后,整幅字的章法就容易把握了。
1 摹帖与临帖(导学案)2022-2023学年书法四年级上册 西泠版

摹帖与临帖(导学案)前言书法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学习书法不仅可以锻炼人的耐性,还可以陶冶情操。
书法的学习可分为摹帖和临帖两个环节,本文将着重介绍这两个环节的区别和学习方法。
摹帖摹帖是指功夫在字上,通过对名家的书法作品进行逐字逐笔的抄写,以达到提高自己书法水平的目的。
学习摹帖需要掌握以下几个要点:选择作品学习书法的初学者,应该首先选择一些比较简单的书法作品。
不要贪心,不要选择过于复杂的作品,否则就容易失去兴趣。
一般来说,楷书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大家可以从初学者的课本中找到一些适合自己的楷书作品。
准备材料学习书法需要准备一些必要的材料,包括笔和纸。
初学者可以选择一支毛笔或者钢笔,纸张最好选择专门的书法纸。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毛笔需要事先放到水中泡软。
练习方法练习时不仅要注意用笔的姿势,还要注意书写用力的大小、笔画的顺序等等。
在练习的过程中,可以先在草稿纸上进行多次预备练习,待感觉已经掌握了之后再开始正式的练习。
临帖临帖是指学习书法时,通过观察名家的作品,在纸上把信句以同样频率的笔画再次书写,以达到提高书法技巧的目的。
学习临帖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选择作品选择适合自己学习的著作,并且如何提高对作品的认知和理解,这些是练习临帖的首要任务。
学习者个体差异这一点很重要,需要根据自己的水平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作品。
观察作品在使用笔前,需要先仔细的观察名家的作品。
观察书法作品,需要重点关注这几个方面:间架型、结构句、笔画韵律等等。
观察时,可以先用笔在纸上画出作品的结论线框架,然后根据这些线框进行书写。
练习方法在开始练习之前,建议先在草稿纸上进行几次练习。
同时,在练习临帖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写字的姿势、用力大小以及笔画顺序等等。
总之,学习书法有时会感到枯燥乏味,但如果能够坚持下去,不断练习,一定会发现自己的进步和提高。
希望大家在练习书法的过程中可以体会到这份乐趣。
学习硬笔书法教案四篇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法等进⾏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种实⽤性教学⽂书。
准备了《学习硬笔书法教案四篇》,供⼤家参考!篇⼀ 【教学内容】 ⼀、硬笔书法简介 ⼆、硬笔书法的基本技法 1.书写姿势 2.执笔⽅法 3.运笔 三、欣赏⼏幅现代硬笔书法作品 四、练习并掌握硬笔书法的基本技法 【学情分析】 1.⼩学低年级段的学⽣练习书法时,指⼒,腕⼒均很⽋缺。
2.⼩学低年级段的学⽣耐⼼有限,容易坐不住。
3.⼩学低年级段的学⽣审美能⼒有限,需要引导。
本课教学⽬标 1.认识书法的概念 2.认识硬笔书法的特点 3.掌握书写姿势 4.掌握执笔⽅法 5掌握基本运笔规律 【学具准备】 钢笔,铅笔,练习本, 【教学过程】 ⼀、教师简介书法的概念并且阐述⼩学⽣练习书法的好处,培养学⽣的兴趣。
1.简介书法概念。
书法,是世界上少数⼏种⽂字所有的艺术形式,包括汉字书法、蒙古⽂书法、阿拉伯⽂书法等。
其中“中国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种传统艺术。
从⼴义讲,书法是指语⾔符号的书写法则。
换⾔之,书法是指按照⽂字特点及其涵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写字,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
汉字书法为汉族独创的表现艺术,被誉为:⽆⾔的诗,⽆⾏的舞;⽆图的画,⽆声的乐。
2.⿎励学⽣学好书法,阐述学习书法的好处 学习书法⾄少有四个好处: 第⼀,中国书法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是古⼈聪明和智慧的结晶,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笔巨⼤的宝贵财富,是我国独有的⼀门艺术。
教育部早已将其列为中⼩学⽣的⼀门必修课。
作为青少年素质教育的⼀项重要内容,可以从⼩培养孩⼦的艺术素养,陶冶⾼尚的情操,提⾼⽂化素养,为将来的全⾯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少⼉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主要是动⼿,尤其是训练⼿指、⼿腕和⼿臂的动作,达到协调性和灵活性。
这些动作靠⼤脑指挥,经常有规律地训练,对促进⼤脑的⽣长发育⼗分有益。
硬笔书法教案(校本)

硬笔书法教案(校本)硬笔书法教案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一、硬笔书法简介二、硬笔书法的基本技法1.书写姿2.执笔方法3.运笔三、欣赏几幅现代硬笔书法作品四、练并掌握硬笔书法的基本技法本课教学目标1.认识书法的概念2.认识硬笔书法的特点3.掌握书写姿势4.掌握执笔方法5掌握基本运笔规律【学具准备】钢笔,铅笔,练本,【教学过程】一、教师简介书法的概念并且阐述学生练书法的好处,培养学生的兴趣。
1.简介书法概念。
书法,是世界上少数几种文字所有的艺术形式,包括汉字书法、蒙古文书法、阿拉伯文书法等。
其中“中国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
从广义讲,书法是指语言符号的书写法则。
换言之,书法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涵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写字,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
汉字书法为汉族独创的表现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
2.鼓励学生学好书法,论述研究书法的好处研究书法至少有四个好处:第一,中国书法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是古人聪明和智慧的结晶,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巨大的宝贵财富,是我国独有的一门艺术。
教育部早已将其列为中小学生的一门必修课。
作为青少年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可以从小培养孩子的艺术素养,陶冶高尚的情操,提高文化素养,为将来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1第二,在研究书法的进程中,首如果动手,特别是训练手指、手腕和手臂的动作,达到协调性和灵活性。
这些动作靠大脑指挥,常常有规律地训练,对促进大脑的发展发育十分有益。
少年正值发展发育的顶峰期,12-15岁时大脑发育已基本靠近成人。
在此之前,抓住这个大脑发育的黄金期间研究书法,对促进少儿大脑的发展发育,开发智力,培养高智商的人材十分必要。
这一点每每被很多家长忽视第三,书法有严格的书写法则,少年儿童,特别是小学阶段,首如果识字,在研究文化的同时又研究书法,既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又能促进文字书写水平的前进,把字写得更加整齐美观,又合乎规范。
书法家初学者的建议,掌握临写与摹写的方法,能让你少走很多弯路

书法家初学者的建议,掌握临写与摹写的方法,能让你少走很多弯路临帖有:对照着碑帖临写称为对临;凭着头脑对碑帖的印象临写称为背临;以手代笔比划着临称为空临等。
摹是指使用透明或半透明的薄物罩在字帖上,用毛笔在薄物上按照底字仿写,照猫画虎的意思。
临写和摹写的方法不同,解决问题的侧重点也不完全一样。
有句古话这么说,“临书得其笔意,摹书得其位置”。
学习汉字的点画形态、关系位置、间架结构用摹的办法来得快;学习汉字的意态、气势、神彩,用临的方法成效显著。
初学者应首先能准确地把握字的形质,从摹写进人较为便当。
但也不可一概而论,也有的初学者“笔性”好,照着帖就写得很像,也可直接进人临写。
因此临写与摹写都是学习书法的方法,并无高低上下之分,在学习程序上也无严格的先后顺序。
一般地说,临写和摹写还可以互相掺差,临帖己有很长时间了,由于视觉上的误差和书写上的习惯动作或是其它什么原因,对某个字或某一行字的临写总是不能尽如人意,遇到这种情况就不妨慕写一下。
一经摹写,点画是否到位、提按是否适度、粗细是否得体、间架是否准确等等,就把问题十分明显地暴露出来了。
下面主要从临写的角度谈几点看法。
一、先点画后结构初学写字由点画人手较好。
点画基本过关了,再进人结构的练习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果连点画的大小、形态都控制不了,笔下的点画写出来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心中无数,那字的结构也必然很糟糕。
在临写点画时,还要防止“懒汉病”,把千姿百态的点画典型化、模式化,学成一种。
逢着必用,长此下去就离印刷体不远了。
二、先大后小初临某碑某帖。
应将字写得大一些为宜,起码也要写成拳头大小。
即便是主攻小楷,开始也要有大字的功夫,才不至于“小气”。
提倡初学临习大字有以下二点好处:一是能加大用笔的幅度,有利于更好地练习笔法。
写大字要用大力,笔毛在纸上着力点加大,运动过程明显。
学者对提按、转折、顿挫、起收笔的动作及其产生的效果,体味就深刻一些。
二是扩大了字的形态,容易暴露出临写的问题。
四年级上册写字全册教案

重点
难点
重点:掌握提土旁与石字旁的书写要领。
难点:观察、领悟有提土旁与石字旁的字的结构特点和规律。
教学媒体
笔、墨、纸、砚、垫毡、多媒体、视频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用幻灯出示“塔、增、碑、砌”四字,请学生说一说:这两个字是什么结构,它们的偏旁是什么。
(1)出示“塔、增、碑、砌”四字,请学生说说写好这些字要注意什么。
(2)教师示范。
(3)学生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4)作业点评。
三、拓展延伸。
四、自主练习
五、整理反思
1、教师小结
2、清洁、整理学具
作业设计:
***小学2020学年第一学期(书法)学科电子备课稿
教材
内容
王子旁与足字旁
总课时:1
第课时
设计者:
教学媒体
笔、墨、纸、砚、垫毡、多媒体、视频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运用语文课本所学知识,请学生讲一讲独体字的定义。
2、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二、学习新知
1、学习独体字笔画组合的三种方式。
视频演示“三、入、又”三字,请学生说说这三个字的笔画组合有什么不同。
2、临写范字
(1)视频演示
(2)教师讲解分析。
(3)写一写:学生试写王子旁与足字旁,教师巡视。
(4)评一评:对学生书写的王子旁与足字旁进行点评。
(5)学生填写“我来动笔”中的几个偏旁。
2、范字临写。
(1)出示“理、琅、躅、踊”四字,请学生说说写好这些字要注意什么。
(2)教师示范。
(3)学生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4)作业点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摹帖与临帖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写好毛笔字的意义和正确的学习方法。
2、掌握不同方位的占格及写法。
3、培养学生初步的书法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写法技巧、占格,并将它们写美观。
[教学过程]
一、师讲解示范
我国教育学家、文字学家、诗人郭沫若早就在1962年指出:“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不一定要人人都成为书法家,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格,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
这样养成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
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独断专行,是容易误事的。
”大书法家沈尹默说:“练字不但对身体有好处,而且可以养成善于观察、考虑、处理事务的敏锐和宁静的头脑。
”他们两位都是当代著名书法家,他们的话,是一生学字的经验总结,很有道理。
练一手潇洒漂亮的字,塑一张高素质第二脸孔;练一手潇洒漂亮的字,增一份赢得成功的自信。
你想用潇洒漂亮的字,来装点你美好的人生吗?那就赶快行动起来,坚持不懈,刻苦努力,“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相信你一定会取得成功的!
二、根据教学经验,采用以下学习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1、临帖和摹帖临帖和摹帖是学习书法的必经之路,要坚定不移。
(1)摹帖是临摹的初级阶段,摹帖,就是把薄纸蒙在帖上,直接描画,如同描红,多摹几遍,有利于把握字形结构。
它有四种基本方法:
一种是“仿影”,就是用透明的纸蒙在范本上,按照透现出来的字迹去摹写。
一次摹不象,再用纸蒙在字帖上摹它十次八次,直到对点画有所领悟为止。
一种是“描红”,就是将刷印出来的红字,用笔墨填满,这种方法只适用于初学毛笔字的小学生。
一种是“单钩”,就是用透明的纸蒙在范本上,用笔勾出笔画的中锋行笔路线。
一种是“双钩”,就是用透明的纸蒙在范本上,用笔把字的外形轮廓勾勒出来。
线条必须勾在笔画边缘上。
(2)临帖就是看着字帖,照着去写,是临摹的高级阶段。
它有三种基本方法:
一种是“对临格”,就是依据印有某种格子的字帖,在印有同样格子的纸上对照临写。
一种是“去临格”,就是不用格子,对着字帖直接临写,比对格临要难。
去格临写时,先仔细看清楚字的结构和笔画特点,再整个字临写,不要看一笔写一笔。
一种是“背临”,就是不对照字帖,全凭记忆书写。
经常背临可以增强记忆力,加深对字帖的理解,使字帖上的字烂熟于心。
2、临帖的要求
临帖要做到三要:一要眼到手到心到;二要少而精;三要不断比较。
眼到手到心到,是指临帖时思想高度集中,全神贯注,不仅用眼睛看,用手认真写,而且要开动脑筋,思考怎样临才能临得象。
少而精,是指每天规定五到十来个字,反复写,集中力量打歼灭战,尽量消化它,最好能掌握它;如果字一下子临得很多,往往会象抄书一样,印象不深。
不断比较,是指临了一遍后,把自己临的字同帖上的字进行比较,看那一笔写得好,那一笔写得不好。
字形结构是否摆稳,到底象不象;要找出差距看出缺点,从而加以改进。
临一遍,比较一遍,改进一遍;不断临,不断比较,不断改进,就会越写越象,越写越好了。
3、连续不断,持之以恒任何事情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
练字也一样,写得太少,没有掌握,当然谈不上进步,而生硬机械地多写,疲倦了,效果也不好。
根据经验,楷书练字临帖,每天差不多要写二百多字,必须一次性连续不断写完。
这才能达到一定的量才有一定效果,较佳的量才能达到较佳的效果。
这也是锻炼毅力的好办法。
学习时要象蚯蚓钻进泥土里似的,一头钻进字帖里,专心致志。
每天抽一定时间临摹帖,滴水穿石,日久见功夫,辛勤耕耘,一定会有收获。
三、生模仿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