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治疗[论文]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疾病的诊断及康复治疗效果研究

在我 国, 4 5 %的 已婚 已育 女性 都 有 不 同程 度 的 盆 底 功 能 障碍 , 绝大 多数 妇 女对 盆 底 肌 肉功 能认 识 不足 , 认为影响不大 , 即便 有 些 不 适 , 也羞于启齿 ,
lo f o r d ys f u nc t i on a l d l l u s e d bi o mi me t i c e l e c t r i c a 1 s t i mu l a t i o n t h e r a p y a n d r e t r o s p e c t i v e a n a l y z e d t h e i r c l i n i c a l d a t a . Re s u l t s :
Ke y wo r d s p e l v i c lo f o r d y s un f c t i o n ; b i o mi me t i c e l e c t r i c a l s t i mu l a t i o n t h e r a py ; d i a g n o s i s ; r e ha b i l i t a t i o n; e ic f a c y
女性盆底功 能障碍疾病 的诊 断及康 复治疗效果研 究
邱柳 华
( 中 山市板 芙医 院 , 广 东 中山 5 2 8 4 5 9 )
[ 摘 要] 目的: 探讨 女性盆底功 能障碍 疾病的诊断及康 复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仿生物 电刺激疗 法对 5 8 5 例 不同盆底 功能障 碍性 疾病患者进行治 疗, 并 回顾性分析 其- 临 床 资料 。结果 : 尿失禁总有效率 为8 1 . 2 %, 盆腔 脏器脱垂 总有 效率为 7 5 . 2 %, 便秘 总 有 效率 为6 6 . 7 %, 盆底肌 力松 弛总有效 率为 8 8 . 6 %, 性 功能障碍 总有 效率为 8 9 . 5 %, 慢 性盆腔疼痛 总有 效率为 8 3 . 5 %。结论 : 仿 生物 电刺激疗法对女性盆底功 能障碍有较好 疗效 , 值得 临床推 广应用。 [ 关键词] 盆底 功能障碍; 仿生物 电刺激疗法; 诊 断; 康复 ; 疗效 [ 中图分类号]R 7 1 1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0 0 8 — 1 8 7 9 ( 2 0 1 4 ) 0 1 — 0 0 2 1 — 0 2
盆底功能障碍病例分析(PFDI21)

盆底功能障碍病例分析(PFDI21)盆底功能障碍病例分析(PFDI21)1. 病例背景盆底功能障碍(Pelvic Floor Dysfunction, PFD)是指由于盆底肌群、神经、膀胱、直肠和阴道等器官的功能障碍导致的各种症状。
PFDI21是一种评估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工具,它包括21个与盆底功能障碍相关的症状和体征。
本病例分析将结合一个具体的病例,对PFDI21的评分和诊断进行详细解读。
2. 病例介绍患者:女性,45岁,已婚,育有两名子女。
主诉:近一年来,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尤其在劳累后加重。
此外,患者还伴有轻度阴道脱垂和性生活不适。
既往史:患者曾患有慢性膀胱炎,已治愈。
无其他重大疾病史。
检查:尿常规、阴道分泌物检查无异常。
妇科检查发现阴道前壁轻度脱垂,盆底肌肉力量减弱。
3. PFDI21评分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我们对其进行了PFDI21评分。
评分内容包括尿路症状(UI)、肠道症状(IS)、性交症状(DS)和疼痛症状(PS)四个方面。
具体评分如下:- UI:10分(尿频、尿急、尿痛各3分)- IS:5分(轻度便秘)- DS:8分(性生活不适)- PS:3分(会阴部疼痛)总分:26分根据PFDI21评分标准,总分越高,说明盆底功能障碍越严重。
本例患者总分26分,属于轻度盆底功能障碍。
4. 诊断与治疗根据病例分析和PFDI21评分,患者诊断为盆底功能障碍。
针对患者的情况,我们制定了以下治疗方案:1. 行为治疗:患者需改变生活习惯,避免劳累、增加尿量、减轻体重等。
2. 物理治疗:盆底肌肉康复训练,如凯格尔运动、电刺激治疗等。
3. 药物治疗:针对尿路症状,可选用抗生素、膀胱舒张剂等。
4. 手术治疗:对于阴道脱垂等症状,可考虑盆底修复手术。
5. 心理治疗:针对性生活不适,可进行心理辅导,提高夫妻生活质量。
5. 随访与评估患者在治疗期间需定期随访,评估症状改善情况。
治疗结束后,继续随访,观察病情复发迹象。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研究进展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国际上尚无临床标准定义,目前推荐定义为:任何有生殖道膨出症状的生殖道支持组织缺陷,膨出的最远端超出处女膜缘;此外任何有生殖道膨出症状的妇女,排除其他可能的病因后,即使膨出的最远端在处女膜缘以上,也定义为生殖道膨出[1]。
PFD是目前妇科研究的热点,国内外对其发病机制,病理生理改变,新的辅助诊断方法,盆底解剖及各种手术方式的优缺点等方面均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就上述几方面作综述如下。
1 PFD病因研究1.1 雌激素水平下降绝经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率明显增加,说明低雌激素水平与其发生有关。
研究发现女性生殖道组织中主韧带、宫骶韧带、提肛肌、阴道后穹隆组织和阴道壁组织均存在雌激素受体(ER),ER表达的强弱受月经不同期别的雌激素状态影响。
ER 存在于宫骶韧带平滑肌的细胞核上。
膀胱、尿道在胚胎发育时均来自尿生殖嵴,与女性生殖道发育同源,免疫组化已证实膀胱尿道含有雌激素受体,尿道黏膜下血管从对雌激素敏感,雌激素作用下黏膜下层血流变丰富,黏膜柔软并厚实,可增加尿道对压力的承受能力,若雌激素水平下降,尿道管腔内的黏膜闭合作用减退。
用雌激素治疗压力性尿失禁后,部分患者症状可以缓解[2,3]。
对猕猴行双卵巢切除,术后对阴道两侧组织包括胶原和提肛肌的弹性纤维的检测,均提示盆底组织松弛。
3例予以雌激素,6例予以雌激素和孕激素,4例为对照组,对阴道两侧的提肛肌活检,行免疫组化测定雌、孕激素受体。
发现提肛肌的成纤维细胞的雌激素和孕激素受体均呈阳性反应,并对激素有反应。
对切除卵巢的雌兔进行肌肉注射雌二醇治疗,发现治疗后雌兔的子宫、尿道和膀胱重量增加明显。
子宫ER表达高出尿道和膀胱的ER表达10~20倍。
该结果支持雌激素替代治疗可用于盆腔脏器脱垂[2,3]。
研究发现绝经前后SUI和POP患者ER下降可导致盆底弹性纤维再生障碍和溶解[4]。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治疗与康复

盆底肌肉锻炼对于预防和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生物反馈治疗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原理:通过生物反馈治疗仪,将盆底肌肉的电生理活动信息、肌电图等生理信号转化为可视、可听的反馈信息,使患者根据反馈信息了解自己的生理状态,并学会主动调节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使盆底肌肉松弛或紧缩,从而改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症状。
注意事项
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多摄取高纤维食物,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
定期进行盆底肌肉锻炼,以增强盆底肌肉的力量和耐力。
保持适当的体重,避免过度肥胖对盆底造成额外的压力。
避免长时间使用卫生巾或护垫,选择透气性好的内裤,保持会阴部干爽清洁。
日常护理
避免重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减少对盆底肌肉的损伤
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多摄取高纤维食物,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病因主要包括分娩损伤、先天性发育异常、炎症、手术损伤等。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治疗与康复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和康复训练等。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分类
盆底肌肉松弛
盆底肿瘤性疾病
盆底神经损伤
盆底炎症性疾病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病因
盆底肌肉松弛
长期腹压增加
盆底神经受损
激素水平变化
单通过电刺激盆底肌肉,增强肌肉力量和弹性,改善盆底功能
优势:无创、无痛、无副作用,操作简便,患者耐受性好
适应症:适用于轻中度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如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等
原理:利用低频电流刺激盆底肌肉,引发肌肉收缩,促进血液循环和神经传导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常用治疗方法之一,主要通过口服药物、局部用药等方式进行治疗。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治疗现状

现代解剖学根据矢状面将盆底结构分 为前盆 腔 (nei o at e t 中 盆 腔 ( d l C B a t o cmp r n), rr m mide O —
是肛 提肌 、膀胱 阴道 筋膜 和直肠 阴道筋膜 。③软 组织 附着物 ,如会 阴体。这些组织 在盆底 的主体 结构 中互为独立 又相互 牵连 ,使盆底构成坚 固的 网 ,以 承 受来 自腹 腔 和 盆 腔 的抗 力 。一 旦 某 一 部 分发生变化 ,不但这 一部分抗力差 ,整个盆底 的 抗 力都 会 受 到影 响 。 例 如 ,产 伤 、绝 经 后 组 织 萎
张燕萍 ,黄荣芳
( 昆明市妇幼保健院
综述
邓继红
昆明
审校
603) 501
妇科 ,云南
关键词 :女性 盆底功能 障碍性疾病 ;治疗现状
中图分类号 :R 1 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 编号 :10 — 11 (0 1 6 0 2 — 4 0 6 4 4 2 1)0 — 6 5 0
一
、
新 近 的解 剖 学 基 础 研 究 结 果 提 示 ,子 宫 和 阴 道 的盆底 支持 结 构主要 有 3个水 平 】 韧带 和 宫 :主
骶韧带复合体为主要支持结构 ;阴道旁侧支持结 构为膀胱宫颈筋膜及直肠筋膜 ;外 围为软组织支 持 。子宫脱垂等盆腔器官膨出的病 因是子宫旁和
阴道上方两旁 的结缔组 织损伤 ,主韧 带和宫骶韧 带复合体完整性的缺失和盆隔的虚弱 而导致子宫
盆底障碍性疾病的康复治疗

肛门括约肌----------------------
-------------------------肛提肌
------------------臀大肌
盆底支持组织生理功能
维持盆腔器官正常的解剖位置
参与尿控
参与便控 维持阴道紧缩度
直肠---------------
------------------------子宫 ------------------------膀胱 -------------------阴道
腹式呼吸训练
也称深呼吸、放松呼吸,是一种通过
慢节律方式的深呼吸来减轻压力、进
行放松的简单训练方法。每天两次, 每次做10-15分钟
坚
持
最
重
盆底肌锻炼
要
又称Kegel运动,每日2-3次,每次5-10分钟; 快收快缩:收2秒放松4秒× 5次 收紧夹住:收5秒放松5秒×5次
阴道哑铃锻炼
使用标准:患者收缩其盆底
盆底康复治疗方式
手法按摩 电刺激、磁刺激 电子生物反馈 家庭康复器训练
盆底功能障碍电生理治疗
低频电刺激
电刺激的作用:
唤醒本体感受器 肌肉被动锻炼,恢复相关肌肉功能 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抑制膀胱逼尿肌收缩 镇痛 原理:提供了对阴部神经和盆腔神经的反射性刺激和神经 肌肉的直接刺激,加强肌肉强度,或起到放松、镇痛,也 可直接作用于血管及淋巴壁的平滑肌,以改善循环。
生物反馈
生物反馈治疗通过肌电图,压力曲线或其他形式把肌肉活 动的信息转化成听觉和视觉信号反馈给患者,指导患者进 行正确的、自主的盆底肌肉训练,并形成条件反射。包括 膀胱生物反射、A3反射、性生活场景训练、腹压增加的生 物场景反射等。
A3反射是控尿12个反射中非常重要的反射,在膀胱的储 存和充盈阶段,当膀胱逼尿肌收缩,膀胱压力增加,身体 反射性收缩盆底II类肌,这样可以反射性抑制膀胱逼尿肌 收缩,让膀胱可以容纳更多的尿液,从而身体反射性放松 盆底II类肌。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 副本摘要

盆底重建手术的原则
• 修恢复解剖结构 • 补缺陷组织 • 合理应用替代材料
盆底重建手术的途经
• 经阴道 • 经腹 • 腹腔镜下
pb
tvl
阴唇后联合到肛门开口中点的距离
当C、D在正常位置时阴道顶部至处女膜缘的总长度
注:1.除tvl外,各指标要在加腹压情况下测量;2.将处女膜缘定为0
表2
POP-Q
分度 0
POP-Q分度标准
具 体 标 准
定位描述 Aa 、Ap、 Ba、 Bp均在-3cm处,C 点或D点位置在 -tvl~-(tvl-2) cm处。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临床研究进展
• 盆腔器官脱垂的量化分期:关于子宫脱垂,我国多沿用卫生部统 编教材《妇产科学》中规定的按照子宫颈与坐骨棘、处女膜缘的 关系分为I度、II度和III度。此分级法应用方便,便于掌握,但 不能定量评估脱垂程度。 • POP-Q(pelvic organ prolapse quantitive examination)是 1995年美国妇产科学会 制定的盆底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的评价系统,因其客观、细致,经论证有良好 的可靠性 和重复性 ,所以在1995年被国际尿控协会 (International Continence Society, ICS),1996年被美国 妇科泌尿学协会(American Urogynecology Society, AUGS)和妇 科医师协会(Society of Gynecological Surgeons, SGS)认可、 接纳并推荐在临床、科研中使用,至今已成为国外应用最广泛的 脱垂评价体系。国内2004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六版《妇产 科学》已将POP-Q编入教材。
女性盆底障碍性疾病的诊治

・
2 6・ 2
医学 研究 生学报
20 0 9年 3月 第 2 2卷
2 女性尿 失禁的类 型 国际尿 控 学会 (nent nl ot ec oi y It a o a cni n esc t, r i n e
两 侧腱 弓形成 的 白线 和直 肠 阴道 筋 膜 及肛 提 肌 , 水 平 支持 膀胱 、 阴道 上 2/ 3和直 肠 ; 三层 面 为 远 端 第 支持 , 耻骨 宫颈筋 膜体 和直肠 阴道 筋膜 远端 延伸 融
前 的一项 重要 任 务 。 在 病 因学 研 究 方 面 , 内外 研 究 均 表 明 P D 国 F 的发 病 与 妊 娠 、 娩 、 年 、 激 素 缺 乏 、 底 手 分 老 雌 盆 术 和 神 经损 害 等 密 切 相 关 。特 别 是 妊 娠 和 分 娩 , 常 常 会 严 重 损 伤 盆 底 神 经 和 肌 肉 , 及 胶 原 纤 维 以 功 能 。另 外 , 胖 、 尿 病 会 增 加 P D 的 发 病 率 。 肥 糖 F
行 病学 研 究 发 现 此 类 患 者 的 就 诊 率 仅 0 3 % ~ .8
2. 7% 【J 因此 , 强 宣 传 , 高 对 疾 病 认 知 度 是 当 4。 加 提
居报 道 P D 的患 病 率 占女 性 人 口 的 4 % ~ F 0 E, 已成 为 一 突 出的 社 会 卫 生 问题 。 随着 ]的增 加 , 该类 疾 病 防 治成 为 妇 女 健 康 的重
黑 色 人 种 急 迫 性 尿 失 禁 和 膀 胱 不 稳 定 性 较 白 色 人种为多 。
D 的 临 床 症 状 常 常 复 合 存 在 , cenn MaL n a
了一组 l 9~9 7岁 的女 性 人 群 , 现 4 % 发 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治疗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isorder pfd),严重影响中老年女性的生活质量。
有统计表明大约有11%的女性在一生中需要经历脱垂手术治疗,其中大约有30%的患者在首次手术后的4年中需要再次手术治疗。
这不是一种威胁生命的疾病,但由于解剖异常如:子宫脱垂、阴道前后壁膨出,导致了器官的功能障碍,可引起尿失禁、排尿困难腹部下坠等症状,造成的身体、心理的不适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人口的老龄化和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提高的情况下,pfd的发病率和就诊率逐年增高。
针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严重程度不同,患者对疾病的自觉症状感受不同,以及对于医疗干预措施的选择及预期结果不同,妇产科在妇科盆底疾病诊治方面有近30年的历史,2011年随着疾病诊断的进一步规范和细化,开展了不同的治疗方式,从保守到手术,针对不同的患者、不同的病情,不同的需求,采取个体化治疗,以期达到良好的治疗目的和治疗效果。
随着围生医学保健的发展,孕妇产前健康教育是落实产妇产后盆底肌保健的重要内容之一。
为了解产妇产后对盆底肌康复保健需求和保健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更好地做好产妇产后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保健预防治疗工作,2009年6月—2009年11月我院妇产科对162例孕妇孕期进行了产后盆底肌康复知识问卷调查。
现报告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
选择2011年6月—2012年11月我院妇产科门诊产前检查孕妇162例,年龄21岁~37岁,平均24.4岁;文化程度:大学及以上46例,中专、高中41例,高中以下75例;人口划分:本市常住人员60例,流动人员102例。
2、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孕妇进行产后盆底肌康复知识问卷调查。
内容包括两部分。
孕妇孕期对产后盆底肌康复知识了解情况:盆底肌康复治疗的意义、如何康复治疗、康复治疗的正确方法、每天康复次数、康复治疗1疗程时间、康复治疗需兼顾的方面、是否知道有产后盆底肌康复及作用、是否知道产后要进行盆底肌康复,分为了解和不了解。
孕妇对产后盆底肌康复知识的需求:是否愿意产后进行盆底肌康复、是否愿意了解产后盆底肌松弛、尿失禁、器官脱垂、提高性生活质量等保健知识,分为愿意和不愿意。
发放统一印刷的调查表,孕妇第1次到孕妇学校听课,听课前进行第1次问卷调查,自行填写表上的内容,根据自己的理解和需求来填写,统一收回。
上课30 min~40 min,课后以提问式的形式来提问孕妇,再发放健康教育后第2次问卷调查表,内容和教育前的内容一致,填写完毕后收回。
本次调查健康教育前后各发放调查问卷162份,均收回有效问卷162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二、结果与讨论
1、产前健康教育的意义
产前实施健康教育是预防产后女性盆底肌肉功能障碍非常重要
的一个组成部分,产前宣教盆底知识通过信息的传播和行为的干预,可以帮助孕妇掌握产后保健知识。
因此,应根据孕产妇需要提供健康教育的内容,重视群体保健,以提高孕产妇的自我保健能力为己任。
2、产后盆底保健知识
女性因为盆底结构的特殊性而容易受到损伤,而妊娠、分娩几乎是每个女性人生的必由之路,如不注意保健盆底肌肉,容易导致盆底肌肉功能障碍性疾病,如尿失禁等。
所以善待自己,关爱盆底,及时康复,防止后患,是明智的做法。
3、孕妇孕期对产后盆底肌康复保健知识的需求
孕期宣教是孕妇的普遍需求,其中对产后盆底肌松弛、产后盆腔脏器脱垂(如子宫脱垂)、提高产后性生活质量知识等的需求较高。
指导孕妇认识到产后监测,评估盆底肌肉损伤程度,并及时进行康复保健训练,是预防、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首选方法。
4、孕妇孕期接受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在妇科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综合治疗应用的实施中,尤其是手术治疗,项目组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严格进行质量控制:通过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综合治疗,多数患者取得良好的冶疗效果,达到较高的临床客观和主观治愈率。
为进一步提高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综合治疗的治疗效果,跸低下良反应的发生率,采用了规范的随访体系,包括术后2个月、6个月以及今后每6个月复查,根据对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并且实施了一定的基础研究,建立了关于“下同补片膀胱阴道间隙组织反应的免动物模型”为临床技术的实施提供必要的指导。
妇科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综合治疗已经成为我院妇产科的特色之一,不仅促进了科室的发展,也促进了病源的吸收。
近:年妇科每年门诊就诊的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患者约200人次,手术例数近百例/年,目前诊治水平居国内前列,并且及时开展和普及国内外先进的技术。
妇科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综合诊治新技术的开展,促进了妇科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通过我院妇科在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综合诊治技术的深入开展,并结合相关基础研究,希望能够取得更客观的临床评价。
本研究显示,孕妇学校听课后孕妇对产后盆底肌康复保健知识掌握情况有明显提高。
在具体的施教过程中,我们体会到有家属陪伴的孕妇接受教育的效果优于没有家属陪伴,有了家人的大力支持,孕妇也就有了心理上的依托,对产后盆底肌康复充满了信心。
产后盆底康复是一种无损伤、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所以,必须根据孕妇的需求提供全方位和个性化的服务,提供高质量的孕期健康教育服务。
本研究进一步表明,孕期接受健康教育确实能满足孕妇对产后盆底肌康复保健知识的需求,提供自我保健能力,有利于预防、治疗盆底肌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同时增加了孕妇对医务人员的信任感和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