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

合集下载

以读促写,融汇共进——浅谈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

以读促写,融汇共进——浅谈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

中学生作文指导以读促写,融汇共进因陈晓明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教师越来越关注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写作作为语文学科的重中之重,其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语文学科综合素养的提升。

但是由于初中生的写作水平有限,所以教师可以通过阅读教学来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让阅读可以影响学生的语感。

阅读与写作之间相辅相成,将此种教学方式应用到初中语文中,有利于学生学习动力的提高。

本文主要探究初中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策略的开展方法,借以指导教学活动更好地开展,达到提高初中学生语文能力素质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初中语文;以读促写;教学研究读写结合属于优化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主要途径,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语文素养、审美能力以及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也是保障语文教学质量和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方法。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加强阅读和写作的结合,能够加强读与写的良性交互以及综合提升。

一、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内涵读写结合教学包含阅读与写作两个方面,《教育大辞典》中关于阅读教学的解释为吸收思想营养,学生采取阅读范文的方式促进阅读能力的提升。

写作教学则指的是表达思想感情,学生运用动笔写作的方式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

吸收和表达进行结合,可有效促进学生读写能力的提高。

“读”重视以读促写。

阅读需要立足于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对名家名篇进行阅读,学习其表现手法、立意、谋篇布局以及语言等,夯实仿写、改写的基础,进而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写”则重视以写带读。

写作是以阅读获取到的知识为核心,在作文中应用情节冲突、人物刻画以及环境描写等知识,加强学生对阅读知识的理解与消化,提高共情能力。

二、读写结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策略(一)引导学生带有目的性进行阅读。

教师在引领学生阅读过程中,可以适当采用学生较为感兴趣话题,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被充分调动积极性。

并在课堂中设立一些阅读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对文章进行阅读,以此增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思考能力,使学生在课堂中养成优秀阅读习惯。

谈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教学

谈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教学

谈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教学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教学是指通过阅读与写作互相融合、相互促进,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教学模式。

本文将探讨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教学的意义、目标、实施方法以及具体操作过程。

一、有机结合教学的意义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教学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1. 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通过阅读并写作将阅读与写作能力有机结合在一起,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表达能力,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2. 增强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阅读和写作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两个重要方面,将它们有机结合在一起,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更多的兴趣和动力,提高学习效果。

3.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通过阅读和写作的有机结合,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4. 促进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

在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教学中,学生需要进行讨论和交流,相互借鉴和学习,从而促进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的培养。

三、有机结合教学的实施方法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教学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实施方法:1. 选择适合学生水平的阅读材料。

根据学生的能力和兴趣,选择适合学生水平的优秀阅读材料,使学生既能够理解文本的意思,又能够从中获得启发和思考。

2. 鼓励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

引导学生多读好书,多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从中学会欣赏、模仿和借鉴,并通过写作将自己的思考与感悟融入其中。

3. 引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写作训练。

根据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让学生通过写作来实践和巩固所学的阅读知识和技巧。

4. 进行课堂互动和合作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课堂互动和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交流、合作的环境中分享阅读体验,相互学习与借鉴,并通过集体讨论、小组活动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5. 给予学生充分的写作反馈。

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性的写作实践,并给予学生充分的写作反馈,指导学生改进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并鼓励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

浅谈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互动

浅谈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互动
二、利用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 阅读教学 中 ,教师要善 于挖掘拓展 教材 中蕴 涵的语文 素 养 ,适时地 引导学 生进行积 累 、练说 、写作 ,培养学 生的创造 性思维 ,实现综合 性学习 的课 程 目标 ,让 学生 的写作 能力在 阅 读教学 中得到提高 。 引导学 生化用 、仿 写诗词 ,学生会觉得 很浪漫 和古雅 。多 数会 很乐 于接受这样 的写作训 练的 。在方法 上可 以先 剖析教材 上相 关素材 ,采用 “ 扶 着走 ”的办法帮助学 生打开写作 思路 , 激发写作兴趣 。 由此推想 ,如果学 生能够将 自己阅读 的美 文素材加 以深入 的挖 掘以形 于心 ,将充盈 于心 的情感 表达 出来 而发于 言 ,长久 积 累,一定会深切地感受 到经典美文不可阻挡的美。 三、 阅读与作文互动中应该注意的 问题 教 学开展 的主体是教 师 ,正是 因为教师 的教 学才能够 有效 地让 阅读 与作 文进 行互动 ,能否让 阅读 与作文有 效的互动 关键 在于教 师的素质 。 因此 ,必 须要加强教 师队伍 的建设 ,努 力的 提高教师 的文化 素质 。要求 教师要能够 不断地为 自己充 电 ,广 泛地进行 阅读 ,同时还要能 够坚持写作 ,通过 自己的行动 去真 正地理解 阅读与作 文互动 的内涵 ,并能 够在实践 中去实施 与完 善。 阅读 与作文互 动会 涉及 到一些 “ 写作借 鉴” ,必 须要 明白 这 并不等 同于 “ 写作模 仿 ”。这 两者 的区别 主要就在 于有没有 创 造性 ,有创 造性 的 “ 模仿 ”才 是真正 的 “ 借鉴 ”,否则 ,就 只是单纯 的模 仿 。要让 阅读与作 文互动 ,就 必须要提倡 “ 写作 借鉴 ”,而不是单纯的 “ 写作模仿 ”。 总之 ,在进行 语文文本 的学 习中 ,如果真 的能够让 阅读教 学 和作 文教学 真正 的互 动起 来 ,将会 使得学生 的阅读学 习和作 文学 习将相得益 彰 ,也 能够 有效 的拓 展语文教材 的利用空 间 , 提高语 文教材 的利 用率 ,从 而能够互 动出一个高 效的课堂 教学 和作文教学。

浅谈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有机结合

浅谈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有机结合
这里 可从三 方面尝 试 : 1 . 创 设 阅 读 氛 围 。要 学 生 成
为 阅读 的主人 ,教 师需要 做 的就是 为学 生创 设 轻 松 自由的阅读 环境 ,适 时指导 学生 真切 地 去感 受 和分 析作品 , 从 中得到美 的享受 。 2 . 指导 阅读 方 向。 教师要 引导学 生知道 “ 读 什 么 、为什 么读 、怎 么 读” , 多读 书 , 读好书 , 扩 大 阅读视 野 , 只 有广 泛 阅 读, 才能在 写作时有 话可说 , 素材取之不 竭。 3 . 写 读 后感受 。让 学生读 有所获 , 读有 所思 。语 文教师 可 书感 想和体 会 ;无 形 之 中既巩 固 了学生 读 书的 收
方法 棵索-
浅 谈初 中语 文 阅读 与 写作教 学 的有机 结合
◎姜 晓 茹
文 本 阅 读 与 写 作 在 初 中语 文 教 学 中 占 有 重 要

的内容则 通过 浏览 的方式 完成 阅读 ,让 学生 在习
席之 地 , 二 者可 以被看 作是 学生学 好语 文 的“ 双
惯 养成 中 自然 选择 阅读方 法 , 进 而提高 阅读效 率 ,
获, 又锻炼 了书面 表达能力 。
二、 增 强学 生 阅读积 累的 主动 性 。 打 好 写 作 基

当学生 通过 阅读而促 使写作能 力得到提升 后 ,
要 增强学 生的 阅读 积累 ,在 语言表达 方 面 , 既
会产生 反作用力 , 即爱 上阅读 。我们可 以让学 生通
过经 常性 的练笔 来发 现 自身 的不 足 ,促 使他 们 主 的渴求 , 进 而补充 自身 知识 和写作 积累的缺 陷。而
问题 , 比如 写作 技巧 、 语 言锤 炼 等 问题 , 反 过 来对

谈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

谈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

谈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是两个重要的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将阅读和写作有机结合起来,可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本文将从阅读与写作的关系、有机结合的方法和教学实践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阅读与写作的关系阅读和写作是相辅相成的,阅读是获取知识的途径,写作是表达和应用知识的过程,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通过阅读,学生可以积累大量的词汇、句式和表达方式,这对于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至关重要。

通过写作,学生可以将课文中的知识进行整合和拓展,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阅读和写作的有机结合是十分重要的。

二、有机结合的方法1. 案例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案例教学的方式,让学生阅读一些优秀的范文,通过学习范文的语言表达和结构,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范文中的语言特点和写作技巧,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创作能力。

2. 阅读写作结合的练习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阅读写作结合的练习题目,如:阅读一篇短文后,要求学生根据所读内容进行写作,这样可以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写作,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组织能力。

3. 写作反馈机制在学生完成作文后,教师可以通过写作反馈的方式,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指导和评价,指出其不足之处,同时可以给予一定的鼓励和肯定,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写作激情。

三、教学实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可以结合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通过选取适合的阅读材料,设计多样化的写作任务,有机结合阅读与写作。

在教学《古文观止》时,可以设计古文阅读并结合写作任务,要求学生根据所读内容进行仿古文写作,这样可以既帮助学生积累古文词汇和句式,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写作的形式,进行差异化教学,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培养。

对于一些写作水平较差的学生,可以通过慢慢积累词汇和句式,从简单的句子写起,逐步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对于写作水平较好的学生,可以给予一些挑战性的写作任务,激发其写作潜力和创作能力。

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结合策略研究

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结合策略研究

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结合策略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常常将阅读与写作割裂开来,导致他们在写作时缺乏文学积累和表达能力。

如何有效地将阅读与写作教学结合起来,成为当前语文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背景介绍:当前,学生在阅读时往往只停留在理解表面意思的阶段,缺乏对课文深层次理解的能力,更遑论能够将所阅读的内容进行有效转化为文学作品。

教师在教学中也存在重视阅读而忽略写作的情况,导致学生的写作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

有必要探索出一套既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又能够促进学生写作能力发展的教学策略。

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深入分析阅读与写作的关联性,探讨有效的教学策略,选择适合的文本进行分析,分享实践案例,并对评估与反思进行深入探讨,为今后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结合策略,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通过分析阅读与写作的关联性,探讨有效的教学策略,选择适合的文本进行分析,分享实践案例,对学生进行评估和反思,从而为未来的语文教学提供借鉴和指导。

通过本研究,希望能够深入探讨如何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积累写作素材,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他们对文学作品的独立思考能力,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实现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 正文2.1 阅读与写作的关联性阅读与写作是紧密相关的两个语言能力,它们相辅相成,在学生语文学习中起着重要作用。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通过阅读不同体裁和风格的文章,学生可以积累丰富的词汇和表达方式,提升自己的语言能力。

阅读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不同的写作结构和文体特点,为他们的写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写作又是对阅读的深化和巩固。

通过写作,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知识,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消化,培养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浅谈初中语文的“读”与“写”

浅谈初中语文的“读”与“写”

探索篇誗教改指导一、阅读教学“读”是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一个有效的途径,然而,所谓“读”并不仅仅就是让学生把语文课本朗读或者默读一遍,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边读、边想、边记。

这也就是说,读并不只是一个动口的过程,而是一个动口、动脑、动手相结合的过程,它有利于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同时,读还是一个积累语文知识,收集作文素材的良好手段。

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难发现,相比较于写作而言,学生更喜欢阅读,甚至是非常愿意阅读的。

但是,在实际的阅读活动中,学生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为了简单的娱乐,被文本中有趣的故事或者话语所吸引,并没有认真地思考,摘抄有价值的语句。

只动了口,却没有动脑和手,阅读没有收到实效。

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多写读书笔记或者读后感。

由于一开始学生没有形成习惯,可以作为作业进行硬性要求。

读书笔记的作业不宜太多,通常一周两篇较为合适;读书笔记的形式也不宜太固定,可以让学生以日记、感想、心得的形式,也可以向老师提问的形式。

这样,不仅能有效避免学生把阅读当成一种负担,而失去阅读兴趣和热情,而且还能将“读书笔记”变成是师生交流的平台,为师生之间打开一扇窗,让教师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并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适当的改变和调整。

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会逐渐养成写读后感的习惯。

这时,读后感不再是一项任务,而是一种自觉的行为,阅读效果也会随之提高。

此外,对于阅读材料,教师也应精心挑选。

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之余,尽可能地抽出更多的时间,走近学生,了解学生的生活、学习以及心理,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学习和心理上的问题,向学生敞开心扉,以心换心。

在选择阅读材料之前,要先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尽可能地满足他们的读书愿望,挑选适合学生的读物,这样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效果。

二、写作教学“写”是培养学生良好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有效办法,然而“写”并不仅仅是让学生真实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所想,更重要的是通过写作,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思考,去创新。

初级语文教学作文与阅读理解

初级语文教学作文与阅读理解

初级语文教学作文与阅读理解在初级语文教学中,作文与阅读理解是两个重要的方面。

作文是学生运用语言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方式,而阅读理解则是学生理解、分析和解读文本的能力。

这两个方面的培养对于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一、作文的重要性及教学策略作文是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检验,既考察了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又考查了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因此,在初级语文教学中,作文的教学至关重要。

1.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作文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独立、创新思考的能力。

通过组织语言、构思内容、展开论述等过程,学生不仅能够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还能够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2.注重实践和实用性作文教学要紧密结合实际生活和学习经验,使学生能够真实地感受到写作的意义和乐趣。

同时,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用写作能力,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3.综合评价与指导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评价与指导的结合。

通过对学生作文的评价,及时发现他们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供具体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二、阅读理解的训练方法及意义阅读理解是学生理解、分析和解读文本的能力。

通过阅读理解的训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还可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文化素养。

1.培养阅读兴趣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

通过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和开展多样化的阅读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2.注重训练方法在阅读理解的训练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一些实用的阅读方法,如扫读、略读、逐句阅读等。

通过这些方法的训练,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读文本。

3.培养批判性思维阅读理解既要求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又要求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因此,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引导他们对文本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

总结起来,初级语文教学中的作文与阅读理解对于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应该注重教学策略的选择与实施,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解读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一体两面。

即是说,阅读和写作在语文教学中都是不可或缺的,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和借鉴,写作是阅读的升华和创造。

在语文教学中,虽然二者所承担的教学任务不同,各有侧重,阅读教学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作文教学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但二者是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

从阅读中可以学习到作文的方法,通过作文又可以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

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把二者紧密结合起来。

1 阅读为基础,厚积薄发
作文难写,怕写作文,是较多学生的所面临的一个突出的困惑和现象。

而“肚中无货,无米可炊”是这一问题的关键。

没有东西可写,自然没有兴趣可言;搜肠刮肚,自然写不出精彩文章。

如何帮助学生突破作文中的这一瓶颈,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引导学生多读,多积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我们都熟知的道理;宋代大学士苏轼的“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也即是说写作吸纳的材料要多要广,积累的材料要充分而丰富;叶圣陶先生说的“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

这些都论述和强调了阅读和写作的密切关系,强调了阅读对于写作的重要性。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


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这是语文课程的新策略,也是语文教育思想的正本清源。

少做题是“手段”,多读书是“目的”,把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多读几本好书,多背诵名家名篇,多积累诗词佳句,多扎扎实实地积累。

“少做题,多读书”这也是借鉴了我国传统蒙学教育中切实可行的方法,是存其精华,古为今用。

新课标更是强调了语文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并做出了具体的规定:初中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2~3
部名著”。

并对学生课外阅读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这一重要的改革,切中了语文阅读教学中只注重课内范文教学、忽视课外阅读、学生阅读量不足的弊端。

把课堂内外、书本内外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了“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基本规律,为学生学好语文、提高读写能力指明了方向。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通过引导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多读书、多积累来开阔眼界,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积累佳词名句、精思妙理等写作素材,帮助学生广积写作的“粮草”,这也是解决学生作文“有米可炊”,不为作文而愁的一条有效途径。

2 在读中悟写,读中练写
“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巧(叶圣陶)”。

教材是启迪学生阅读和作文智慧的一把金钥匙。

尤其是更新后的语文教材更不乏文质兼
美的篇章,其中储藏着无穷的思想力量、情感力量和写作智慧。

在阅读教学中可以相机进行作文指导和作文训练,来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和技能。

一是在阅读教学中相机进行写作方法和写作知识的指导。

例如如何抓住人和事物物的特征进行描写,怎样有条理的说明事物,怎样进行作文的选材剪裁,怎样结构文章……很多课文本身就是这方面的经典范例,在学习理解这些经典文章的过程中就可以学习到这些相关的写作知识。

二是在阅读的过程中把握好契机和结合点进行作文训练。

如在课文学习中学习了精彩的语言及时进行语言的仿写训练,来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利用课文中的“留白”让学生进行“补白”、“续写”,进行想象和新的创编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接近学生认知水平和接近生活实际的课文进行摹写来训练学生
的布局谋篇和构思能力,如学习了朱自清的《春》让学生仿写《秋》,学习了《闻一多先生的想和做》也让学生来写《我的想和做》等,学生一般都能够摹写出较好的作文来;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让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写作手法、精彩语句作评点来提高学生的作文鉴赏能力。

通过寻找和把握这些契机,适时进行写作训练,使读写有机结合。

三是通过阅读来积累和历练学生作文思想(立意)的厚度。

语言的厚度就是思想的厚度,语言的美丽就是智慧的美丽。

学生作文思
想肤浅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要使作文的思想有厚度非一日之功。

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来从中吸取思想的
甘露,形成科学的人文价值观;通过对文本个性的多元解读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通过引导学生由事入理、由景入理的分析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阅读,能历练和丰富学生的思想。

只有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操千曲,观千剑”,在读中悟写,巧持阅读的彩练,学生作文时才能上演作文的精彩。

3 以写促读,畅流开源
以写促读,即是说通过写作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畅流”使“源”更“活”。

叶圣陶曾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

”形象地说明了生活是“源”,写作是“流”,“源”开则“流畅”,“源”塞则“流竭”。

阅读是理解别人对生活的反映,是间接地认识生活,是吸收;写作是直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认识,是表达。

通过让学生勤写勤动笔,明白“书到用时方恨少”的道理。

学生在写作中遇到困惑,会进一步激发强烈的阅读和求知欲,不断的获取新知识,进而弥补知识和能力的不足;在作文教学中恰当的方法指导,技巧点拨和语言的锤炼,对阅读无不起促进作用,写作能力的提高自然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通过作文的修改、评讲、反思、开展多种形式的写作更能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阅读能
力的进一步提高。

这样让学生“读了再写,写了再读”(茅盾),以写促读,反哺阅读,能让学生的阅读之兴更久,阅读之趣更浓。

总之,阅读与写作,休憩相关,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更是密不可分,在教学实践中,要找到二者的契合点、结合点,舞好两柄利剑,双剑合壁,就能让学生读起来情趣盎然,写起来笔底生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