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教学改革下
单片机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专题 论 述
单 栅课程教 学的改量与创新
焦作 大学机 电工程 学院 张 艳 刘晓莉
[ 摘 要] 本文针对 单片机课程 盼特点 , 结合 自己的教 学实践 , 单片机教 学提 出改革 , 对 以便 学生更好 的掌握单 片机 知识 , 高学生 提
综合应 用 教 学改革 师在传授相关 的理论知识时 , 同时注 意启发 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 , 发挥 自己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 完成各个项 目所规定的要求 。 通过教学方式 的 改革 , 以使学生 摆脱“ 可 填鸭式 ” 的理论学 习 , 提高学 习兴趣 , 在项 目进 行 的过程 中鼓励学生运用不 同的方 法来 实现 目标 ,培养学生 的创新意 识 , 高学生的技术能力 。 提 同时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 中教师可 以采用 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 段, 教师在课堂上采用 Poes rtu 软件绘制 出仿真 电路图 , 如上 图, 用WA E V 软件或 K i软件输入程序并编译 程序 ,然后对 程序和电路联合进行仿 el 真调试运行 。 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增强学 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 打破 了必须依靠相关的硬件设施 , 才能进行 实验的教学模式 。 促使学生更好 地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 3考核方式改革 . 单片机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和应 用能力 ,在传统的考核 中, 主要是依据一份卷纸达到考核的 目的。考题侧 重于基础知识 , 例如 考几条指令应用 、 编一段简单 的程序等 , 有的学生单片机考试成绩很高 , 却不会实际运用。就是所谓 的“ 高分低能 ” 。因此 , 改革单 片机课程的考 核形式 , 恢复单片机课程 应有的活力和作用 , 也是我们 必须进行的改革 任务。 单片机课 程的考 核应主要是针对编程能力 、 软硬件调试 能力 。 综合 运用能力的考核 。改革后 的单片机考核可 以分成三个方 面 , 基础知识 、 综合能力和平 时成绩 。 基 础知识 的考核 可以采用 “ 试题库” 的形式 , 由专业教 师根据教 学 大纲编制 出“ 片机试题库 ” 试卷 内容应包括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单 。 主要是检查学生对单片机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综合能力考核就是在实训过程 中根据实训项 目组装调试 ,针对学 生对知识 的掌握程度 、 设计能力 、 创新 意识 进行考核。对完成 的结果予 以记录和评分 , 评判依据可 以按照所完成 实训 项 目的程度 、 完成 的质量 及学生表达能力等几个方面。 平时成绩主要包括平时提问 、 作业 、 出勤的考核 。 各个考核部分可以结合 自己学 生的特点分配各 自所 占的比例 。 改革考核方法是教学改革 的关键 ,考核 的方式 方法和考核的内容 将直接影响教学过程的实施 , 也就是关系到教师 如何教 和学 生如何学。 因此 , 应通过对考 核方式 的改革来促进教学过程 的改革 。 4. 束 语 结 综 上所述 , 针对 实践应 用性很 强的单片机课程 , 只有对 以上提 到的 多个方 面进行彻底 的改革 , 才能不 断地 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 , 动学生 调 的 主观 能 动性 , 能 为 国家 培 养 出更 多 理 论 扎 实 , 践 过 硬 的 人 才 。 才 实
浅论单片机课堂教学方法改革

上介绍单片机的虚『与其发展河景就显得尤为 成任务 的学 生 , 以进 行单 独辅导 , 妇 可 并给予 丰 的设计当中去, 了学习程度较好 的学生 , 开 对 : 也会 重要了。 但是 , 当学生终丁明白单片机在生活之 ・ 应的惩罚。 但是 , 记惩罚的程度嘘当适度 , 切 既 有充足的发挥空 间。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等五0方面对单 片 深堂 片机的教学内容 , 机 能够将原本极为摘象 的概念
教 学 方 法改 革进 行 了论述 关 键词 : 片饥 单 , 澡 堂教 学 改 革
一个良好的考核_法 ,能够使单片机课程 方
・ 与难 以理 解 的 知 识表 现 得 十分 生 动形 象 ,而 且 教 学起 到事 半功俯 的喜人 功 效 ,从 而取 得较 女 『 : 通俗 易懂 。 比如 , 在讲 解 单 片机 的访 问外部 存 储 : 的课 堂 教学 效 果 。 而 , 然 传统 的考核 l法 均为 方
作为一门综合性 实 J性 鄙 分强 的课 : j } j 器时序时 , 可以参看相应的硬件连接原理翻 , 在 卷笔试 , 埘于学生来说, 纯粹郜是靠 死i硬背 , 己 程 ,单片机教学不仪涉及到电路 单片机等硬 : j 课件中运用动画的丰富表现力,并且进行配合 : 这样就容易将学生引导到追求高分这一狭窄 的 件知识 , 而且又有汇编或者软什编程 , 这就对单 : 讲解。这样就能够将控制信号有效地按 照先后 一 轨道上去 ,却难以真 正体现 出学生分析问题与
堂教学过程 中, 当积极开展教学改革 , 而提 ・ 应 从 行设计的计算机应用软件 , 它将 文本 、 声音 、_ } 生真正能够得到创新能力 洲练 冬 『 高课 堂教学效果。 本文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 形 、 : 图像及动 画等相融合 , 生动活泼地展示出单 : 五、 采用综合考核方法
单片机应用技术教学方式的改革

石 静
( 州工程职 业技 术 学 院 江 苏 常 州 2 3 6 ) 常 1 14
摘 要 : 文 分析 了单 片机 应 用技 术教 学 中 的主 要 问题 , 出单 片 机 应 用 技 术 是 一 门 实 用性 强 的课 程 , 本 指 因此 传 统 的教 学方 式 并 不 适 用 于这 门课 程 。 本 文提 出 了一 些 单 片机 教 学和 考核 方 面改 革 的思 路 。
仿 有 当前 .一 些 高 职 院校 虽 然 开 设 了单 片 器 , 真 器 等 ) 哪些 都 还 不 知 道
内部 和 外 部 总 线 系 统 . 目前 大 部 分 还 会 具 机 应 用 技 术 课 程 , 教学 效果 并 不 理 想 . 但 学 12 教 师 缺 乏 实 际 项 目开发 经 验 .
1 单 片 机 应 用 技 术 教 学 存 在 的 主
要 问 题
构 . 生 普遍 感 到 难 学 . 且 学 完 这 门功 课 学 而 还 根 本 不 知 道 一 个 单 片 机 开 发 的 完 整 过 程 是 什 么 . 学 单 片 机 常 用 的工 具 ( : 程 连 如 编
计算机所需要 的大部分部件 :P C U、内 存 、
伍 的 现 状 看 .专 业 教 师 自身受 学科 体 系 的
单 片机 应用 技 术 是 一 门技 术 性 、应 用 影 响 比较 大 .相 当~ 部分 教 师 缺乏 足够 的
教 能 仪 表 、 时 工 控 、 讯 设 备 、 航 系统 、 实 通 导 家 性 很 强 的学 科 .实 践 教 学 是 它 的一 个 极 为 生 产 经 验 和 动手 能 力 在 实践 教 学 方 面 . 用 电 器 等 。 种 产 品 一 旦 用 上 了单 片机 . 各 就 重 要 的 环 节 。 论 是 硬 件 扩 展 、 口应 用 还 师 往往 会感 到力 不 从 心 因 而 讲课 难 免 理 不 接 能 起 到 使 产 品 升 级 换 代 的 功 效 .常 存 产 品 是 编 程 方法 、程 序 调 试 ,都 离 不 开 实 验 教 论脱 离 实 际 . 理 论 教 学 和 课 堂 讲 授 . 动 重 轻 名 称 前 冠 以 形 容 词— — “ 能 型 ” 盟 智 能 学 如 果不 切 实认 真 地 抓 好 实 践 技 能 的锻 手 能 力 的 培 养 所 以 专业 教师 除 了学 习新 智 . l 1
职业学校单片机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

职业学校单片机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摘要:单片机课程是技职校机电一体化专业的重要课程,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实践性等特点。
根据目前技职校单片机课程教学现状,针对现行单片机教学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以通过学生自主出题、共同研讨的方法,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单片机教学改革1 汇编语言指令教学方法的反思此课程这部分内容理论性较强,学生学起来比较枯燥,实践证明,一旦理解单片机的结构原理和汇编语言指令系统,就具备了进一步学习或自学的能力。
为后续知识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如果运用传统教学方法而忽略了学生的“可学性”,最终会使学生学得吃力,老师教得辛苦,教学效果也不好,并且无法达到教学目标和要求。
所以如何真正实现适应性教学,变学生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
如何在教学中让学生自己观察,让学生自己思考,让学生自己表述,让学生自己动手,最终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都是作为教育工笔者值得思考和关注的问题。
有人提出单片机也可运用任务驱动法(或叫项目教学法),但是有许多学校受到缺乏配套的硬件设施和条件的限制根本无法实施。
2 任务型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最早是20世纪80年代外语教学法研究者和第二语言学习研究者在大量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有重要影响的教学方式。
近年来,在一些专业技术课程中也不断引入此种教学法,因此,单片机教学中引入了“任务型教学法”或许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首先根据每一课学生应达到的层次,确定教授的知识、技能,并以此来设计任务。
教师围绕特定的交际目的和语言项目,设计可操作性强的、任务化的教学活动,学生通过多种语言活动完成任务,达到学习语言和掌握语言的目的。
以“任务”为核心组织知识点,主要通过在本课题组使用的实验板上完成这一任务来实现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掌握和技能的培养。
3 项目实践驱动法以项目实践为教学单元,打破原有界限,不管硬件结构、指令、编程的先后顺序,将各部份知识分解成一个个知识点,为了完成一个项目任务抽取每个部份的不同知识点,加以组合,完成第一个项目任务就能清楚单片机的开发过程,完成第二、三个项目任务,就能自己模仿性地编出自己的程序,使得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成功地完成基础上任务的过程。
单片机课程现场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个 增 加  ̄ 6 个 ,设 计 性 实验 项 目 由2 增 加 到 l 个 ,全 ] I3 个 5 部 实 验 课程 都 有综 合性 、设 计 性 实 验 项 目。在 实验 教 学 中, 精 选 内容 先进 、技 术 性 强 、 运 用 知 识面 广 的实 验 项 目作 为 综合 性 实验 ,使 学 生 对 每 个 实验 有 一个 全 面 、整
t h al 1 rj L]l ec nj c cu U t r C m. K y or s e w d mi rO On r c c t oll s e t c n er: c ne ea hi g: p ac i al e c n r t c t a hi g
A th ’ S a dr ss u or d e Sc o of h ol Me ha c l E gi ee i , Tai o U ve i y c ni a n n r ng zh u ni rs t
板 进 行 的 。此 外 ,学 生 还 可 以在 宿 舍 利 用 课余 时 间 自行
依 赖 教 师指 导 ,逐 步 过渡 到基 本 能 够 独 立 完 成实 验 ,到
课 程 学 习 的后 期 ,大 部 分 学生 已经 能 够 根据 教师 分 配 的
2 1年2 下 第6 ( 02 月 期 总第 24 ) 6期
中国教 育技术 装备
12 3
范 李 夏如 单 课程 实 剑 军 艇: 片机 现场 验教学 与实 改革 践实 Nhomakorabea 教 学
目前 比较 主 流 的 实验 设 备 结 构 复 杂 ,且 厂 家 一 般 不 提 供 完 整 电路 设计 原 理 图 , 学生 难 以完 整地 理 解 和 掌 握 实 验 原 理 ; 另 一方 面 ,当今 时代 电子 科 技 发展 迅 猛 , 芯
中职单片机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中职单片机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钱 发 飞
摘 要: 本文针对 目前 中职单 片机教 学存在 的问题 , 从教 学 目标
学评 价等方面提 出了具体的改革措施 与建议 。 关键词 : 单片机 ; 课程教 学 ; 改革
随着微 电子及计算机 技术的迅速发展, 片机 以体 单 积小、 功能强和 性价 比高等特 点, 在工业控制 、 信技术 通
一
以避免 由于设计错误导致 的硬件投入浪费 , 降低使用成 本 ;3 绘 制原理 图、 () 编制 程序均在 软件 上实现 , 程序 执
行中各元件 的运行状态直观明 了, 调试方便 。 因此, 在单
、
制定 合理 的人 才培养 目标
根据 中职生 的特 点, 单片机课程教学应“ 突出重点、 强化实践”确立 重在应用 的教学 目标, , 大力培养学生解
习基础 , 本科层次或者高职层次 的单片机教材是不可取
术, 对中职 生工程素质的培养 以及职业技能的提 高都大
有益处 。
的,教师必须根 据学生的实际水平 及学校的设备配置, 编写或选择一套合适 的教材。
建
设
目前的单片机课程教学多 以理论课为主 , 实践课为
三、 改革教学模式 。 提高教学效率
决实际问题 的能力。理论学习 以够 用为原则 , 主要 引导 学生用 学过的知识去解决实际 问题 。因此, 单片机课程
片机教学 中引入 Poes K iC编程调试软件 ,采用 rt 和 el u 多媒体 教学方法 , 能在课 堂 中完成 软件 、 硬件 的调 试和
系统集成等内容的教学。 2 .利用单片机实验 开发板进行教学。
践密切结合 , 适合中职单片机教学之用 。
基于项目教学法的单片机课程改革

@Wae00 v2 0 演示程序调试方法。 ④用 Po u 演示程序硬件的调试方法。 r es t
⑤程 序硬 件联 调 。 () 3 发挥 学生 的主体 作用 上课 前 , 学生 按 老 师下 达 的任 务学 习相 关 的知 识 ,
信 , 技术 电2 1 年( 3 卷来自 2 0 0 第 9 第 期
基 于项 目教学法 的单片机课程改革
李 萍, 李红萍
(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 , 甘肃 兰州 7 0 6 ) 3 0 0
摘
要: 本论述针对在传统教学方式下学生学 习单片机课程 中出现 的困惑和问题, 出了项 目教学法 。通过课程改革 , 提 激发
( ) 计教 学情景 2设
和展开教学任务嘲 , 使学生直接参与项 目全过程 的一种
科 学而合 理 的教学 方法 。在 单 片机课 程教学 改革 中 , 首 先 将单 片机 课程 的基 础 知识 进 行分 割 ,然 后 引进 项 目 教学方 法, 片机应 用系 统 的设 计 与调 试过 程融 人单 将单 片机课程 的教 学活 动 中, 该项 目涉及 到 的基础 知识 并将
2 1 年( 3 卷) 2 00 第 9 第 期
信 息 技 术
景下阐述相关概念 、 工作原理 、 以及项 目的软硬件设计
( ) 践是 项 目教学 的关键 步 骤 5实
思路等 ,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学生阐述的过程
中 ,老 师对 学生 学 习 过程 中出 现 的难点 、 问题 以及 失
综合性 、 实用 性 和实践性 。
基于“ 作过程” 工 的项 目教 学 以职 业 活 动 为 导 向 , 以能力 为 目标 , 以学 生 为 主 体 , 以素 质 为基 础 , 以项 目 为 载体 , 以行 动过 程 为 途 径 , 以师 生互 动为 方 式 , 以学 生 的能力培 养 为教学 活动最 重要 的 目标 [ 3 1 。
《单片机》创新中的教改-精选文档

《单片机》创新中的教改大部分中职生的认知特点是形象思维强于逻辑思维,实践学习强于理论学习,动手能力强于动脑能力,学习兴趣不高,学习习惯较差。
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需要结合他们的特点扬长避短,把让静的东西动起来,让动的东西变起来,把理论知识讲解转化为动手实践。
通过不断的实践积累提高学习水平,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教学改革。
一、采用项目教学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职业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规范、职业道德。
在教学中采用项目教学法,通过完整的项目设计,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实现对学生职业能力、职业规范、职业道德的训练。
通过项目设计,让学生知道我要做什么,明确所编写程序要实现的功能,建立编程设计思想。
在项目设计上选择与实践结合紧密的项目,通过看现象提问题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
针对课程的不同内容,教学中设计了十五个项目,涵盖了单片机所有的知识点,每个项目都有要掌握的知识点及训练要达到的目标。
将书本知识通过另一种方式展示给同学们,以实践交流为主,先演示程序效果,后模仿,再设计,让同学们在讨论中学习,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将原来整章的指令系统分散在每个项目中,将较难理解的中断概念,在项目实践中让同学们具体体会。
例如:广告灯设计项目,通过广告灯软硬件设计的过程,讲解单片机I /O接口的控制方法,并通过Keil uVision2 IDE的软件调试平台和proteus ISIS 硬件仿真调试平台的使用,讲解单片机广告灯硬件设计电路,广告灯软件设计方法。
通过寄存器窗口观察内部寄存器数据的变化,通过内存窗口观察内存中数据的变化。
讲练结合,让学生形象的,完整的了解单片机广告灯软硬件设计的过程。
通过对此项目进行修改。
实现对助记符、地址、指令字节数、延时子程序等概念的深刻理解,对指令的活学活用。
懂得晶振频率对程序执行时间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AD转换(概念 集成芯片 典型应用 任务)
2 DA转换(概念 集成芯片 典型应用 任务)
二 串行通信
1 基本概念
2 MCS-51串行技术(及串行中断) 典型应用
3 RS232 、RS422、RS485协议 典型应用
4 遥控原理 典型应用
5 任务
单片机教学改革下
任务一 数字电压计
• 任务描述: • 利用单片机AT89S51与ADC0808设计完成数字
• 当SM0、SM1=10时,串行口以工作方式2工作,发送和接收的 一帧信息由11位组成,即1位起始位、8位数据位(低位在先)、 1位可编程位(第9位数据位)和1位停止位。TB8根据需要设为 0或1, 作为多机通信中的地址数据标志位或数据的奇偶校验位。 波特率固定不变( fosc/64或fosc/32),低位在先。
项目三 信号采集、控制系统
• 学习内容: AD、DA与单片机的接口、编 程与调试;串行通信方式、控制,无线通信 设计、调试。(在proteus界面上仿真电路, 完成C51程序的编制与功能调试。)
• 任务一数字电压计 • 任务二波形发生器 • 任务三红外遥控器
单片机教学改革下
相关知识与实践
一 模数转换
单片机教学改革下
串行通信方式
通信方向
T
RT
T
T
R
R
R
R
T
单工方式
半双工方式
全双工方式
单工方式:数据仅按一个固定方向传送;
半双工方式:数据可实现双向传送,但不能同时进行; 全双工方式:允许双方同时进行数据双向传送; 多工方式:在同一线路上实现资源共享。
单片机教学改革下
波特率 单位时间内传送二进制数据的位数,以位/秒(b/s)
• GF1、GF0:两个通用标志位,用户使 用。
• PD、IDL :电源控制
单片机教学改革下
串行口的工作方式
• 串行接口的工作方式有四种,由SCON中的SM0、SM1定 义,编码及功能如下表。在这四种工作方式中,串行通信 只使用方式1,方式2,方式3。方式0主要用于用串口扩展 并行口。
单片机教学改革下
电压表,能够测量0-5V之间的直流电压,三位 数码显示电压值。调整电位器,数码能正确显示 调整数值。 • 任务要求: 1 设计电路原理图; 2 编制驱动程序并调试 ; 3 详细注释程序中的关单片键机教学语改革句下 及各子程序功能。
任务二 波形发生器
任务描述: 利用单片机AT89S51与ADC0832设计完成一台三 角波与方波可选的信号发生器;输出波的幅值为 5V,频率自定。 任务要求: 1 设计电路原理图; 2 编制驱动程序并调试 ; 3 详细注释程序中的关键语句及各子程序功能。
串行通信原理
• 1.通信基本概念 • 通信:单片机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统称为通信。 • 通信方式有两种: • 并行通信:数据的各位(二进制)同时发送或接收。
特点是传送速度快、效率高,但成本高。适用于 短距离传送数据。计算机内部的数据传送一般均 采用并行方式。 • 串行通信:数据一位一位(二进制)顺序发送或接 收。特点是传送速度慢,但成本低。适用于较长 距离传送数据。计算机与外界的数据传送一般均 采用串行方式。
• 当SCON中的SM0、SM1=00时,串行口以工作方式0工作,串 行口为同步移位寄存器输入/输出方式,其波特率固定不变为 fosc/12。数据由RXD(P3.0)端输入或输出,同步移位脉冲由 TXD(P3.1)端输出,发送、接收的是8位数据,低位在先。
• 当SM0、SM1=01时,串行口以工作方式1工作,此时串行口为 8位数据异步通信接口。波特率可变,低位在先。
表示,也称为数据位速率。 它是衡量串行通信速率的重要指标。
波特率是指每秒钟传送信号的数量,单位为波特(Baud)。 比特率每秒钟传送二进制数的信号数(即二进制数的位数), 单位是bps(bit per second)或写成b/s(位/秒)。
在单片机串行通信中,传送的信号是二进制信号,波特率 与比特率数值上相等。单位采用bps。
单片机教学改革下
2、串行通信的相关问题 (1)通信原理—通信过程中相关因素
*通信方式—方向(单工/半双工/全双工)、连接(一 对一/一对多/多对多)、同步串行/异步串行;
*速度控制—波特率、发送/接收时钟;
(2)通信协议—如何处理信号线上的信号 *数据识别—异步串行通信协议; *数据正确性—抗干扰、检验码编码技术。
• MCS-51内部有一个可编程的全双工串行通 信接口,该串行口有4种工作方式,以供不 同场合使用。波特率可由软件设置,由片 内的定时器/计数器产生。接收、发送均可 工作在查询方式或中断方式。
单片机教学改革下
串行口的结构与控制
• MCS-51单片机内部的串行口有两个物理上独立 的接收、发送缓冲器SBUF,可同时接收和发送 数据。发送缓冲器只能写入不能读出,接收缓冲 器只能读出不能写入。两个缓冲器占用同一个地 址(99H)。
: • 利用单片机AT89S51、红外发射管和PC机
接口,设计完成串行通讯接口电路。波特 率为9600,8位数据,无校验位。 • 任务要求: • 1 设计电路原理图; • 2 编制驱动程序并调试 ; • 3 详细注释程序中的关键语句及各子程序 功能。
单片机教学改革下
• 控制MCS-51单片机串行口的控制寄存器共有两 个,即特殊功能寄存器SCON和PCON。
单片机教学改革下
串行口控制寄存器SCON
• SM0、SM1:控制串行口的工作方式。 • SM2:允许方式2和方式3进行多机通信控制位。 • REN:允许串行接收控制位。REN=1,允许接收。 • TB8:是工作在方式2和方式3时要发送的第9位数据,
单片机教学改革下
同步方式:数据传送使用同一个时钟. 优点是数据传输速率较高,缺点是要求发送时钟和接 收时钟保持严格同步。 异步方式:数据传送不使用同一个时钟. 优点是不需要传送同步脉冲,可靠性高,所需设备 简单;缺点是字符帧中因包含有起始位和停止位而 降低了有效数据的传输速率。
单片机教学改革下
MCS-51串行口
根据需要由软件置位和复位。 • RB8:是工作在方式2和方式3时接收到的第9位数据。 • TI:发送中断标志位。必须由软件清零。 • RI:接收中断标志位。必须由软件清零。
单片机教学改革下
.特殊功能寄存器PCON
• SMOD:波特率倍增位。当SMOD=1时, 波特率加倍;当SMOD=0时,波特率不 加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