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动物细胞教案设计
初中生物 观察动物细胞教案

观察动物细胞教案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熟悉制作临时装片和规范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说明人口腔上皮细胞的基本结构,区别动植物细胞结构的主要不同点。
(2)了解制作以及观察临时装片的技能。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并规范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了解制片的过程,熟悉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2)通过分析模拟制作,进一步了解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说明人口腔上皮细胞的基本结构。
(2)提高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2教学难点:制作临时装片过程中的刮取,并在显微镜下找到人口腔上皮细胞。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生理盐水、稀碘液、消毒牙签、滴管、纱布、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擦镜纸、镊子。
提前准备几片做好的装片,摆放一台示范镜。
制作做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板书:§2.1.3观察动物细胞一、实验)Ⅰ复习显微镜的使用步骤有哪些啊?(1、取镜安放2、对光3、观察)那使用完显微镜要记得把显微镜进行复位。
Ⅱ引入那大家学会使用显微镜之后,想不想看看自己的细胞长什么样子呢?它有什么基本结构呢?由于人的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基本形态和结构是一样的。
下面我们通过观察自己的口腔上皮细胞,来认识人和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Ⅲ讲授知识一、实验-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一)目的要求制作和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认识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二)材料用具生理盐水(0.9%氯化钠溶液)、稀碘液、消毒牙签(钝端)、滴管、纱布、镊子、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擦镜纸(载玻片是用来托载标本的,盖玻片是用来覆盖标本的。
)(三)方法步骤1、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板书:(一)临时装片制作步骤)(1)擦: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强调擦拭动作要轻)。
(2)滴: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生理盐水与细胞在人体内的环境相近,所以它的作用是用来保持细胞的活性,不使细胞因为环境改变而变形。
动植物细胞观察教案

动植物细胞观察教案教案标题:动植物细胞观察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2. 能够观察和比较动植物细胞的异同。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教学资源:1. 动植物细胞的示意图或模型。
2. 显微镜和玻璃片。
3. 盖玻片和移液管。
4. 植物材料,如洋葱片、鲜叶片等。
5. 动物材料,如口腔细胞、蚯蚓肌肉组织等。
6. 显微镜幻灯片或投影仪。
教学步骤:引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细胞的概念,并提问:你知道细胞的组成有哪些?2. 引入动植物细胞的概念,解释它们的结构和功能。
实验前准备(10分钟):1. 向学生展示动植物细胞的示意图或模型,简要介绍细胞的主要组成部分。
2. 解释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原理,并展示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实验操作(30分钟):1. 将洋葱片或鲜叶片放在玻璃片上,加一滴水,用盖玻片盖住。
2. 用显微镜观察洋葱片或鲜叶片的细胞,引导学生观察细胞的形状、大小和结构。
3. 重复以上步骤,观察口腔细胞或蚯蚓肌肉组织的细胞。
实验总结(10分钟):1. 引导学生比较动植物细胞的异同,让他们发现细胞的共同特征和不同之处。
2. 强调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不同细胞的特化结构和功能使得生物界的多样性成为可能。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自行收集其他植物和动物的细胞样本,进行观察和比较。
2. 邀请学生设计自己的细胞观察实验,并向同学展示结果。
评估方法:1. 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参与程度和观察技巧。
2. 收集学生完成的细胞观察记录和比较表格。
3. 提问学生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问题,评估他们的理解程度。
教学反思:1. 在实验操作中,确保学生能够正确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细胞的细节。
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展示他们的观察结果,促进他们对细胞的深入思考。
3. 根据学生的理解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和理解。
动物的细胞实验教案

动物的细胞实验教案教案标题:探索动物细胞实验教案目标:1. 了解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掌握使用显微镜观察和绘制动物细胞的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科学推理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案大纲:一、引入(10分钟)1. 向学生介绍动物细胞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引发学生对动物细胞实验的兴趣,例如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动物细胞图片或视频。
二、理论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和细胞器等。
2. 解释动物细胞的功能,如细胞呼吸、物质运输和细胞分裂等。
3.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需要进行动物细胞实验以及实验的意义。
三、实验设计(20分钟)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由3-4名学生组成。
2.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个简单的动物细胞实验,例如观察细胞的结构或观察细胞在不同环境下的反应。
3. 指导学生制定实验步骤、材料清单和实验记录表。
四、实验操作(30分钟)1. 学生按照实验设计的步骤进行实验操作,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和准确性。
2. 教师在实验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解答学生的问题。
五、结果分析与讨论(15分钟)1.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并讨论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和结论。
2. 引导学生思考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和改进的方法。
六、总结与展示(10分钟)1. 学生总结实验的目的、步骤和结果,并将其记录在实验报告中。
2. 学生展示实验结果和报告,分享实验心得和体会。
教案评估:1. 实验报告: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步骤、结果和结论等。
2. 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程度。
3. 学生对动物细胞实验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教案拓展:1. 邀请专业人士或科学家来学校进行动物细胞实验的讲解和演示。
2. 组织学生进行更复杂的动物细胞实验,如观察细胞分裂过程或细胞的自噬现象。
3. 引导学生进行动物细胞实验的创新研究,鼓励他们提出新的实验方案和解释现象的假设。
观察动物细胞实验教案

灵宝市豫灵镇第一初级中学
年级: 七年级 科目:生物 主备人:孟瑞芳 年 4月25日
四、绘制细胞的基本结构图:
2、对比老师摆放的示范镜及示范玻片。
3、讨论:由于取材、所滴试剂的不同而出现的玻片是否正确。
3、观察自主设计的玻片,与小组合作制作的玻片做
级中学教学设计
计实验方案。
3、认真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注意
中)
⑤盖(侧先接触水滴,缓慢放下,防止出现气泡)
3、演示实验:按照所设计的实验步骤,做演示实
②滴(在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
③刮(用消毒牙签,在漱净的口腔内侧壁上轻刮几下)
4、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异同点
1、回顾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
2、识记动物细胞的结构、掌握动、
1、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
2、制作步骤中“滴”“刮”“捈”三步的注意事项。
《观察动物细胞》的教学设计任守敏

第三节观察动物细胞——教案设计接庄中心中学任守敏学习目标:1.制作和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
2.认识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结构。
3.了解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异同点。
4.通过设计实验,体会科学探究的思想和方法,培养实事求是的探究精神和严谨的实验习惯。
5.体会动手操作和小组合作的乐趣。
教案重难点:重点:认识人口腔上皮细胞基本结构,比较动植物细胞的异同,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难点:制作临时装片过程中的取材以及细胞结构的观察。
教法:多媒体直观教案,探究性实验教案。
学法: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相结合。
材料准备:生理盐水(0.9%)、稀碘液、消毒棉签、滴管、纱布、镊子、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
教案流程:复习导入——引出课题——课件显示实验目的要求和材料用具——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步骤——教师演示制作过程——显示制作过程图片——学生制作——小组内讨论——小组间探究——简单分析错因——“火眼金睛”——归纳总结动物细胞结构——比较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异同——PK大侦探——模拟制作——谈收获——布置作业教案反思:课已经讲完,学习并没有结束。
体会太多了。
在设计这次课时,我想了很多方法,最后选择了这种方法,用最简单的最朴实的方法去讲。
也许是考虑的不周全也许是缺乏讲课经验,感觉失误比较多。
在导课环节,我选择了直接导入法。
在上课开始时,先展示上节课的两个主要内容: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和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这一环节没再让学生去复述。
为的是把时间节省下来留给做实验,但是现在来看,效果不好,好多学生对旧知识巩固的并不好。
在新授课时,我的原则是: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内合作探究和小组间探究相结合。
在这一教案环境中注意引导,开始先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设计实验并得出实验计划上来,这样就冲破了实验在教案中仅仅起到使学生接受知识的局限作用。
但是在设计实验时,学生的积极性并不高,仅仅局限课本步骤,使下一步实验的展开有了难度。
《动物细胞》教案

《动物细胞》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特点;(2)掌握动物细胞的主要功能;(3)了解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区别。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动物细胞模型,提高观察和分析能力;(2)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3)利用多媒体教学,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生物学学科的兴趣;(2)培养学生关爱动物、珍惜生命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2)动物细胞的主要功能;(3)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区别。
2. 教学难点:(1)动物细胞内部结构的详细功能;(2)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差异。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动物细胞的相关知识;2. 利用模型观察、实验操作、多媒体教学等方法,直观展示动物细胞的特点;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掌握动物细胞的相关知识,准备教学模型、实验器材等;2. 学生准备:预习动物细胞的相关内容,提出问题,准备参与课堂讨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动物细胞模型,引导学生关注动物细胞的特点;2. 自主学习:学生通过观察模型,了解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3. 课堂讲解:讲解动物细胞的主要功能及其与植物细胞的区别;4. 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动物细胞在不同环境下的变化;5. 多媒体教学:播放动物细胞的相关视频,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6.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动物细胞在生活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7. 总结反馈: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解答学生的疑问。
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2. 学生实验操作的正确性;3. 学生对动物细胞知识的掌握程度;4. 学生对生物学学科的兴趣和关爱生命的意识。
六、教学延伸1. 结合动物细胞的知识,引导学生了解动物细胞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如细胞培养、克隆技术等;2. 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举例说明动物细胞在生活中的作用,如食品加工、疾病防治等;3. 拓展学生知识视野,介绍动物细胞研究的新进展和未来发展前景。
七年级生物教案:观察动物细胞

七年级生物教案:观察动物细胞教学目标:1. 了解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能够观察和描述动物细胞的外形和内部结构。
3. 掌握使用显微镜观察动物细胞的基本操作技能。
教学准备:1. 显微镜、载片、封片。
2. 动物细胞样本(如洋葱的切片、口腔拭子)。
3. 细胞图像或模型。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张动物细胞的图像或模型,向学生介绍动物细胞的概念,并引导学生思考动物细胞的大小、形状以及可能存在的内部结构。
Step 2:实验操作(10分钟)1. 教师向学生展示如何使用显微镜观察动物细胞。
2. 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准备载片和封片,并将动物细胞样本放在载片上。
3. 学生用显微镜观察载玻片上的动物细胞,并记录观察到的细胞形状和结构。
Step 3:观察和描述(15分钟)1. 学生观察动物细胞样本,并将观察到的外形和内部结构进行描述。
2. 学生可以使用细胞图像或模型进行对照,帮助他们理解和描述细胞的结构。
Step 4:讨论和总结(10分钟)1. 学生之间或与教师讨论观察到的动物细胞的形态特征和结构。
2.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动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Step 5: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并强调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
Step 6:作业布置(5分钟)要求学生回家继续观察其他动物细胞样本,并记录下观察到的细胞形状和结构。
拓展活动:1. 邀请一位专业人士或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动物细胞在不同动物身体组织中的分布和作用。
2. 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细胞观察能力,让学生自行采集动物细胞样本进行观察和分析,比较不同样本的细胞结构差异。
3. 进一步探究细胞的特殊功能和变化,如白血细胞的吞噬作用或红血细胞的氧运输能力。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特别注意学生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技巧,并关注学生的细胞观察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
同时,应引导学生思考和理解细胞结构与功能之间的紧密联系。
鲁科版五四学制六年级生物上册教案:观察动物细胞新授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动物细胞的结构特点,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组成部分。
2.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动物细胞,并能够辨别细胞中的各个结构。
3.理解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异同,能够列举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
4.掌握制作动物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掌握动物细胞的结构特点,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动物细胞,并能区分细胞中的各个结构。
2.难点:理解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异同,制作动物细胞临时装片并准确识别细胞结构。
(二)教学设想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节课的重点,突破难点,我设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4.归纳总结,梳理知识
引导学生分享观察结果,总结动物细胞的结构特点。通过对比植物细胞,让学生明确两者之间的异同。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点评,梳理知识要点。
5.拓展延伸,巩固提高
设计一些与动物细胞相关的拓展练习,如填空题、选择题和简答题等,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同时,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生物学现象。
3.合作与交流:在小组内分享观察结果,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4.总结与反思:通过总结动物细胞的特点,反思自己在实验过程中的不足,不断提高自己的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生命奥秘的欲望。
2.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意识,认识到生物体内细胞的重要性。
5.拓展练习:完成课后练习册中与动物细胞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二)讲授新知
1.教师运用PPT展示动物细胞的结构图,讲解各个部分的特点和功能,如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察动物细胞●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进一步熟练制作临时装片和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
2.说明人口腔上皮细胞的基本结构。
3.区别动植物细胞结构的主要不同点。
能力目标1.提高制作以及观察临时装片的技能。
2.通过对动植物细胞间差别的比较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情感目标设计实验、改革实验,开发自己的创新潜能,以此来体会科学探索的思想方法是不断发展的,继续形成“胆大心细”的心理素质;在“模拟制作”活动中,提高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1.说明人口腔上皮细胞的基本结构。
2.比较动植物细胞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提高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难点1.制作临时装片过程中的刮取(首次观察自己身体上的细胞,学生感到新鲜又好奇,取材关系到实验效果)。
2.细胞结构的观察(与植物细胞相比不易观察、略有难度)。
3.设计实验(应用以往的学习经验,是较高层次的学习)。
●教学方法谈话法、实验法。
●教具准备1.教师准备:(1)有关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多媒体录像。
(2)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结构及洋葱鳞片叶肉表皮细胞挂图各一张。
(3)学生分组实验用的生理盐水、稀碘液、消毒牙签、滴管、纱布、镊子、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清水和熬好的清洁的琼脂。
2.学生准备:(1)3H铅笔、橡皮、实验报告纸及一些其他动物材料。
(2)各种果脯、小塑料食品袋、线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活动:引入导言用谈话式教学方法引入本节内容。
具体活动如下:上节课我们通过制作临时装片,观察并认识了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那么动物和人体细胞的结构是什么样子的呢它和植物细胞结构一样吗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些问题。
[讲授新课]通过学习临时装片的制作,我们掌握了观察细胞的方法,我想大家一定想看看我们自己身体上的细胞吧我们通过实验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来观察了解一下。
那么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在哪儿呢(学生回答,教师作鼓励评价)它就在人的口腔内壁上。
如何来取这些细胞,又如何来对它们进行观察呢请大家自己设计方案。
学生活动:应用以前学习经验设计不同的取样和制片观察的方案,同一组同学之间方案尽量不要一致,以增加对比性。
通过相互观察对比,得出一种比较合理的观察方案。
互相交流。
教师活动:现在我们对自己的细胞已有所认识,接下来我们再来观察一些其他动物材料的装片,对所观察到的细胞作一比较总结动物细胞的结构。
学生活动:用一些其他材料制作临时装片进行观察、比较总结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并将所观察到的细胞结构画到实验报告纸上。
教师活动:动物细胞的结构:大家通过观察知道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
(出示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和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挂图)请大家指出二者之间的区别在哪儿。
学生回答: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
回答非常正确,以上答案也正是区分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主要依据。
好了,为了进一步认识动物和人体细胞的结构,我们来做一个动物细胞的模型。
请参照“模拟制作”的方法(出示熬好的清洁的琼脂)。
学生活动:利用熬好的琼脂、清水、果脯、塑料袋、线等物,依步骤做一个动物细胞的模型。
并指出塑料袋、琼脂和果脯各代表动物细胞的哪些结构。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通过对各种动物细胞的观察、讨论并总结出了动物细胞的结构,而且还和植物细胞结构作了比较,认识到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结构之间的区别。
为了进一步加深认识,下面我们来做一些课堂练习。
[巩固练习]1.人体或动物体的各种细胞虽然形态不同,基本结构却是一样的,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答案: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2.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相比较,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结构。
答案:细胞壁液泡叶绿体3.回忆所做的《观察植物细胞》和《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
(1)实验中用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和口腔上皮细胞制作的玻片标本叫__________。
(2)在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和口腔上皮细胞实验中,开始在载玻片上分别用滴管滴一滴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和口腔上皮细胞相比,共同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还具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以及黄瓜表皮果肉细胞的__________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
(4)《观察植物细胞》和《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中染色使用的染料都是__________(5)回忆《制作动物细胞模型》的过程,你认为细胞是平面的还是立体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临时装片(2)清水生理盐水(3)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壁液泡叶绿体(4)稀碘液(5)立体的4.采取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时,需要用的工具是A.消毒牙签B.消毒棉球C.消毒镊子D.消毒玻璃棒答案:A5.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在载玻片上先滴一滴A.清水B.稀碘液C.生理盐水D.盐水答案:C6.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结构是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细胞质④细胞核⑤液泡⑥叶绿体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⑤D.①⑤⑥答案:B[布置作业]按照做动物细胞膜型的思路,设计并动手做一个类似植物细胞的模型。
再想一想你所用的每一种材料相当于植物细胞的哪种结构。
●活动与探究(1)选取植物的茎的横切片、叶的横切片、根的纵切片,通过观察认识植物的各种组织细胞,同时训练显微镜的使用技术。
(2)选取动物的结缔组织、神经组织、肌肉组织、上皮组织切片,观察认识各种动物的组织结构特点。
●板书设计第三节观察动物细胞一、动物细胞基本结构二、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区别动物细胞结构没有:1.细胞壁2.液泡3.叶绿体●备课资料一、临时装片的制作生物体细胞的结构我们用肉眼不易看清,必须制成玻片标本,放在显微镜下才能观察清楚。
玻片标本的好坏直接影响观察的效果及观察的真实性。
临时装片的制作虽然比较简单,但它是我们今后制作切片和其他生物装片的基础。
因此,要熟练掌握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充分理解第一步操作对装片质量都有很大的影响。
因而,制作玻片标本时,必须先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干净,因为极小的灰尘或其他异物经过显微镜放大后都会妨碍观察;取材,除了材料要典型、完整、薄而透明外,所取的材料不宜太大,取好的材料还应展平,不能重叠、卷曲,否则都将影响观察效果,制作临时装片时,要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其目的是为了保持材料的新鲜,防止干缩,保证观察效果。
二、结构的结构和功能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是生物学知识的基础,清楚细胞的结构,才能理解细胞的分裂和生长,才能理解组织、器官、生物体的概念,也才能更好地理解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学习中,一定要弄清楚小小的细胞由哪几部分组成,每部分的名称和它们具有的功能。
观察细胞时,要注意将实际物像与课本上的图对照,便于弄清细胞的知识。
怎样理解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呢从结构上看,生物体的最小单位是细胞,就像盖房用的一块块的砖,因此,细胞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
从功能上看,细胞的分裂和生长等生命活动也是以细胞为单位进行的。
在细胞分裂中,首先是细胞核一分为二,随后细胞质也分成两份,并形成新的细胞膜等结构,由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分裂出的小细胞,不断吸收营养物质,体积由小变大,所以,细胞又是生物体功能的基本单位。
三、观察细胞立体结构实验准备:成熟的苹果、稀释的紫药水(紫药水与水的比例为1:6)、针、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滴管、显微镜、吸水纸。
操作方法:用手将成熟的苹果掰开,用针挑取成熟的果肉细胞放在载玻片上,制成临时装片。
加一滴稀释的紫药水,在盖玻片上轻轻压一下,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就能看到一个个多角、多面的立体形细胞,用针慢慢推动盖玻片,能看到分离的果肉细胞的在滚动着,细胞的几个面就看得很清楚了。
在制作装片时,水不要滴得太多,否则细胞在水中移动,推动载玻片时,就不易看到细胞的滚动。
四、细胞膜的主要功能细胞膜有多方面的重要功能,它与细胞的物质交换、细胞识别、分泌、排泄、免疫等都有密切的关系。
活细胞不停地进行新陈代谢作用,它必须不断地与周围环境交换物质,物质通过细胞膜进出细胞。
离子和小分子物质进出细胞主要通过自由扩散和主动运输等方式,而大分子和颗粒性物质主要通过内吞作用进入细胞。
自由扩散这种方式是被选择吸收的物质,从浓度高的一侧通过细胞膜向浓度低的一侧转运,例如O2、CO2、甘油、乙醇、苯等物质,可以从浓度高的一侧转运到浓度低的一侧。
这种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叫做自由扩散。
自由扩散不需要消耗细胞内新陈代谢所释放的能量,是一种简单的运输方式。
这种方式与主动运输相比,叫做被动运输。
主动运输主动运输的特点是被选择吸收的物质是从浓度低的一侧,通过细胞膜运输到浓度高的一侧,必须有载体蛋白质的协助,需要消耗细胞内新陈代谢所释放的能量(下图)。
例如,轮藻细胞中K+的含量比它所生存的水环境中的K+多63倍。
人的红细胞中K+的浓度比血浆中K+的浓度要高出30倍,而红细胞中Na+的浓度却是血浆中的1/6。
可见,轮藻细胞和人的红细胞具有不断地积累K+和运出Na+的能力,以致不会使细胞膜内外的K+和Na+的浓度达到平衡。
因为这种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一般是物质从浓度低的一侧运输到浓度高的一侧,所以,需要消耗细胞内新陈代谢所释放的能量。
主动运输这种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能够保证活细胞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地选择吸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排出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
可见,主动运输对于活细胞完成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五、细胞质基质在细胞质基质中,含有水、无机盐离子、脂类、糖类、氨基酸和核苷酸等,还有很多种酶。
细胞质基质是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细胞质基质为新陈代谢的进行,提供所需要的物质和一定的环境条件。
例如,提供ATP、核苷酸、氨基酸等。
在细胞质基质中,悬浮着多种细胞器,主要有线粒体和叶绿体,此外还有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中心体和液泡等。
六、细胞核的结构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经过固定、染色的有丝分裂间期的真核细胞,可以看到细胞核的主要结构有核膜、核仁和染色质等。
核膜核膜包围在细胞核的外面,由内外两层膜构成,把细胞质与核内的物质分开。
在核膜上有许多小孔,叫做核孔。
核孔是细胞核和细胞质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孔道。
大分子物质可以自由通过核孔而进入细胞质内,如细胞核内的信使RNA。
离子和比较小的分子,如氨基酸和葡萄糖,可以通透核膜。
在核膜上有大量的多种的酶,这有利于各种化学反应的顺利进行。
核仁在大多数真核细胞间期细胞核内,核仁是最显着的结构,因为它的折光性较强,与细胞的其他结构很容易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