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基础练习 《望洞庭》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判断题基础练习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判断题基础练习一、根据课文内容判断正(√)误(×)。
1.“人间四月芳非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出自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
(________)2.《方帽子店》一文告诉我们要懂得变通,与时俱进。
(________)3.《漏》一文中,“漏”是一只可怕、厉害的怪物。
(________)4.方帽子之所以被淘汰,是因为方帽子奇怪又不舒服。
(________)5.《枣核》一文中,枣核是一个勤快聪明、勇敢机智的孩子。
(________)二、联系课文内容,判断对错。
1.“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
”句中的“颤抖”说明了阮恒内心的激动。
(_________)2.《太阳》一文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
(_________)3.《女娲补天》是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
(_________)4.《检阅》一文的中心句是“这些小伙子真棒”。
(_________)5.“亡羊补牢”中的“亡”是死亡的意思。
(_________)三、下列每组中的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画“√”,有误的画“×”。
1.荡漾(yàng)褐色(hè)步骤(zhòu)(_______)2.湛蓝(zàn)裸露(guǒ)叼走(diāo)(_______)3.半晌(xiǎng)穿梭(suō)防御(yù)(_______)4.安慰(wèi)窟窿(long)苇秆(gǎn)(_______)四、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山东”是指现在的山东省。
(______)2.“春风送暖入屠苏”中的“屠苏”指的是屠苏草泡的酒。
(______)3.蔡伦是我国西汉时代的人。
(______)4.赵州桥是隋朝石匠李春设计并参加建造的。
(______)五、判断:把你认为可行的方法打“√”,不可行的打“×”。
问题:读书时遇到难懂的词语或者句子,怎么办?1.查查资料,加以了解。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望洞庭》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望洞庭》1. 教学内容分析1.1 《望洞庭》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一首古诗。
这首诗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
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比喻,独出心裁地把洞庭美景再现于纸上。
诗的首句描写湖水与月光互相辉映,平静的湖面就像未经磨拭的铜镜。
第二句描绘君山在湖中的倒影,因为水中的倒影看起来像白银盘里的青螺,所以诗人把君山比作青螺。
全诗极富想象力,表达了诗人对洞庭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1.2 从语文要素方面来看,这首诗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能力,包括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人的情感,以及感受古诗的意境美。
同时,通过学习这首诗,学生可以积累描写自然景色的优美词语和句子,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
在朗读方面,学生能够学习古诗的节奏和韵律,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
2. 教学目标2.1 知识与能力目标2.1.1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望洞庭》。
2.1.2 理解诗句的意思,能说出诗中描绘的景色。
2.1.3 学会诗中的生字,理解“和”“镜未磨”“遥望”“白银盘”“青螺”等词语在诗中的意思。
2.2 过程与方法目标2.2.1 通过反复朗读,感受古诗的韵律美,理解诗句的意境。
2.2.2 借助注释、图片等资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理解古诗的能力。
2.2.3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体会诗人描写的景色之美,提高学生的想象力。
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2.3.1 感受洞庭湖的美景,体会诗人对洞庭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3.2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 教学重难点3.1 教学重点3.1.1 理解诗句的含义,想象诗中的意境。
例如“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这句诗,要让学生理解湖光和月光相互辉映的景象,以及为什么把平静的湖面比作未经磨拭的铜镜。
这需要结合诗句中的字词含义,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画面来理解。
3.1.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古诗的朗读有其独特的节奏和韵律,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停顿和语调,如“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通过反复朗读来体会。
2018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练习题(含答案,A4直接打印)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涂抹.( ) 相宜.( ) 洞庭.( ) 未.来( ) 磨.刀( ) 银.盘( ) 二、读拼音,写词语。
中断楚江孤帆饮水初晴遥望银盘镜未磨zhōng duàn chǔjiāng gūfān yǐn shuǐchūqíng yáo wàng yín pán jìng wèi mó三、比一比,再组词。
楚( ) 断( ) 未( )林( ) 继( ) 末( )孤( ) 帆( ) 摇( )狐( ) 凡( ) 遥( )四、解释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填序号)1.碧水东流至此回...( )A.到这里回旋B.回到这里来2.水光潋滟晴方.好( )A.方向B.正3.湖光秋月两相和.( )A.融和B.合适4.白银盘里一青螺..( )A.一种青黑色的螺丝B.洞庭湖中的君山五、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
( )1.《望天门山》描写了天门山一带秀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之情。
( )2.“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这种停顿是正确的。
( )3.《饮湖上初晴后雨》中的“湖”指的是西湖。
六、联系上下文,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诗句的意思。
1.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七、默写《望天门山》。
,。
,。
八、把下列诗句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
潋滟,空奇。
,相宜。
1.这首诗的题目是,作者是代诗人。
2诗中描写了西湖晴天和雨天时的景象。
3.写出下面的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潋滟: 空蒙:奇: 相宜:4.诗人之所以拿西施来比西湖,主要是因为( )A.“西施”与“西湖”都有一个“西”字B.“西施”与“西湖”同在一个地方C.“西施”与“西湖”都具有天然美的资质。
九、把《望洞庭》补充完整,再回答问题。
,潭面。
洞庭,一青螺。
1.诗题为《望洞庭》,是什么时候望洞庭的?( )A.早晨B.中午C.夜晚2.本诗先从(近远)处看洞庭的山光水色;再把洞庭湖的水色比喻成 ,将洞庭湖中的君山比喻成一只小小的。
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望洞庭》基础知识练习(含答案)

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望洞庭》基础知识练习(含答案)1.基础知识练习一、生字注音并组词:断_____()()()楚_____()()()至_____()()()孤_____()()()帆_____()()()饮_____()()()初_____()()()镜_____()()()未_____()()()磨_____()()()遥_____()()()银_____()()()盘_____()()()二、给下列生字注音:亦()抹()宜()三、多音字:抹_____()_____()磨_____()_____()四、古诗大意:《望天门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饮湖上初晴后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望洞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生字注音并组词:断duàn(中断、断绝、一刀两断)楚chǔ(楚国、楚歌、楚楚动人)至zhì(至此、至今、自始至终)孤gū(孤单、孤雁、一意孤行)帆fān(帆船、孤帆、一帆风顺)饮yǐn(饮酒、畅饮、饮水思源)初chū(初晴、初升、大梦初醒)镜jìng(镜子、铜镜、眼镜)未wèi(未来、未知、素未谋面)磨mó(磨刀、磨难、不可磨灭)遥yáo(遥望、遥控、遥遥相对)银yín(白银、银两、银发)盘pán(盘子、棋盘、盘问)二、给下列生字注音:亦(yì)抹(mǒ)宜(yí)三、多音字:抹mǒ(涂抹)mā(抹布)磨mó(磨难)mò(磨盘)四、古诗大意:《望天门山》:天门山被长江从中断开,分为两座山。
《古诗三首望洞庭》三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望洞庭
湖、月两相和
洞庭秋色
宁静柔和
潭面如镜
水面如白银盘
洞庭山水
宽广壮美
君山如青螺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 唐代诗人,被白居易称作“诗 豪”。他的许多作品,立意新
颖,思想深刻;七言绝句受到 民歌的启发,写得明快清新, 富有生活气息和二大
淡水湖,古称“云梦泽”。跨湘鄂两省,它北连长 江、南接湘、资、沅、酆四水,号称“八百里洞 庭”。现水面被分割为东洞庭湖、南洞庭湖、西洞 庭湖三部分。
•盘 • 总笔画数:11画 • 结构:上下结构 • 拼音: pán • 组词:盘问
望洞庭 唐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北部。 湖光:湖面的波光。 两:指湖光和秋月。 和:和谐,优美。 潭面:指湖面。
首联 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和谐融合 颔联 水面波平浪静就好像铜镜未磨 颈联 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碧绿 尾联 恰似白银盘子托着轻轻的田螺
洞庭湖的风光极为秀丽,许多景点都是国家级的
风景区,如:岳阳楼、君山、杜甫墓、杨么寨、铁 经幢、屈子祠、跃龙塔……面积约3900平方公里。
我会认
tínɡ wèi mó
pán
庭 未磨盘
会写字详解
•镜 • 总笔画数:16画 • 结构:左右结构 • 拼音: jìng • 组词:镜子
会写字详解
•未 • 总笔画数:5画 • 结构:单一结构 • 拼音: wèi • 组词:未来
会写字详解
•磨 • 总笔画数:16画 • 结构:左上包围结构 • 拼音: mó • 组词:磨练
会写字详解
•遥 • 总笔画数:13画 • 结构:左下包围结构 • 拼音: yáo • 组词:遥远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17.古诗三首提升练习(有解析)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17.古诗三首提升练习(有解析)17.古诗三首提升练习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一、选择题1.《望洞庭》是_______代诗人_______所作。
在诗中,诗人采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诗人眼中的洞庭山水美景。
()A.唐、刘禹锡、比喻B.宋、刘禹锡、比喻C.唐、白居易、拟人【答案】A【详解】考查文学常识。
《望洞庭》出自唐代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诗意:风静浪息,月光和水色交融在一起,湖面就像不用磨拭的铜镜,平滑光亮。
遥望洞庭,山青水绿,林木葱茏的洞庭山耸立在泛着白光的洞庭湖里,就像白银盘里的一只青螺。
《望洞庭》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创作的一首诗。
此诗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洞庭风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
首句描写湖水与素月交相辉映的景象,第二句描绘无风时湖面平静的情状,第三、四句集中描写湖中的君山。
全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把千里洞庭尽收眼底,抓住最有代表性的湖光山色,轻轻着笔,通过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比喻,独出心裁地把洞庭美景再现于纸上,显示出惊人的艺术功力。
为诗句中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2.天门中断楚江开()A.从中间隔断B.中途停止或断绝3.水光潋滟晴方好()A.湖水清澈B.波光闪动的样子4.山色空蒙雨亦奇()A.空空荡荡B.迷茫的样子5.碧水东流至此回()A.至于B.到【答案】2.A 3.B 4.B 5.B【分析】2.本题考查字词的含义。
解答本题时,要注意句子的语境。
本句意思是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
所以“中断”的意思应该选A答案。
3.本题考查字词的含义。
解答本题时,要注意句子的语境。
本句意思是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
所以“潋滟”的意思应该选B答案。
4.本题考查字词的含义。
解答本题时,要注意句子的语境。
本句意思是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
人教版 三年级上 语文17古诗三首 望洞庭

拓展提高
4、赏析:“潭面无风镜未 磨”
作者在写洞庭湖之美,怎么提到了 盘子和青螺?
前后照应 这句话,作者运用了什么手法?
比喻 请你找出这个比喻句的本体和喻体?
本体:潭面;喻体:没有磨过的镜子
拓展提高
1、诗中首句的”和”的意思是:
和谐,指水色与月色融为一体。
2、诗中对洞庭湖有一个生动的比喻,
它是 白银盘
生字梳理
cuì
螺
诗题解读
望洞庭
诗题意思:描写作者秋夜 望洞庭湖之美景所见所思 所感。
细读感悟
湖 光 秋 月 两 相 和,
看图读古诗
理解诗意
词语解释: 湖光:湖面的波光 两:湖光和秋月。 和:和谐。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 体。 诗的大意: 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
细读感悟
潭 面 无 风 镜 未
Hale Waihona Puke 阅读古诗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作者简介
刘禹锡,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 梦得,世称刘宾客。其诗通俗清新, 善用比兴手法寄托政治内容。《竹 枝词》、《柳枝词》和《插田歌》 等组诗,富有民歌特色,为唐诗中 别开生面之作。有《刘梦得文集》。
。
3、诗歌第一句表现湖面的 开阔辽远
,
第二句表现夜晚湖面的的 平静
,
第三句写远望湖中 翠绿
的君山,
第四句在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里的青螺。
拓展提高
4、是体味“望洞庭”,是什么时候望 洞庭的。( C、 ) A、早晨 B、中午 C、晚上 D、深 夜
5、本诗先从 远
处看洞庭的山
光水色;再把洞庭湖比喻 成 白银盘 ,再将洞庭湖中的君山
人教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17望洞庭练习卷.doc

人教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17望洞庭练习卷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1 . 默写古诗《望洞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 写出加点词语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话写出诗句的意思。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 写出诗人运用比喻的诗句,并写出把什么比作什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望洞庭》基础练习
1.看拼音,写生字。
dòngtíngshuǐtánqīngluówúfēngbáiyín
()()()()()
2.读一读,xx一xx。
春风又绿xx岸xxxx
离离原上草霜叶红于二月花
xx浮绿水最是橙黄橘绿时
停车坐爱枫林晚红掌拨清波
一年好景君须记明月何时照我还
3.选字补充诗句。
A、xx
B、xx
C、绿
D、xx
E、xx
F、xx
(1)春草明年____,xx归不归。
(2)孤帆远影____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3)遥望洞庭山水色,____银盘里一青螺。
(4)江碧鸟逾____,山青花欲燃。
(5)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____丝几万条。
(6)儿童急走追____蝶,飞人菜花无处寻。
4.选择下列诗句所用的修辞手法。
A、比喻
B、拟人
C、夸张
(1)飞流直下三千尺。
()
(2)xx盘里一青螺。
()
(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
5.《望洞庭》是_______代诗人_______所作。
在诗中,诗人采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诗人眼中的洞庭山水美景。
()
A、唐、刘禹锡、比喻
B、宋、刘禹锡、比喻
C、唐、白居易、拟人
6.洞庭湖位于我国_______省境内,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我还知道其他的四大淡水湖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xx、xx、xx、xx、xx
B、xx、xx、xx、xx、xx
C、xx、xx、xx、xx、xx
7.“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中的“和”是_______,“镜”指的是_______。
()
A、相安、调和的意思;一面铜镜
B、连词,跟‘同“相同;xx的湖面
C、相安、调和的意思;xx的湖面
8.“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白银盘”指的是______,“青螺”指的是______。
()
A、xx水;青色的xx
B、xx面;xx中的xx
C、xx水;xx中的xx
9.诗从一个“_______”字着眼,“水月交融”、“湖平如镜”,是_______所见;“洞庭山水”、“犹如青螺”,是_______所得。
()
A、望、遥望、近望
B、望、近望、遥望
C、遥、遥望、遥想
10.诗人飞驰想像,以清爽的笔调,生动地描绘出洞庭湖水_______、
_______的朦胧美,勾画出一幅美丽的_______图。
表现了诗人对_______的心爱,也表现了诗人开朗不凡的_______和高卓清奇的情致。
()
A、xx、祥和、洞庭xx、大自然、气度
B、xx、祥和、洞庭夜景、xx、气度
C、壮丽、祥和、洞庭xx、大自然、态度
参考答案
1.洞庭、水潭、青螺、无风、xx
2.春风又绿xx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离离原上草---xxxx
xx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3.(1)C(2)E(3)D(4)D(5)A(6)B
4.(1)C(2)A(3)B
5.A
6.C
7.C
8.B
9.B
10.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