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看海》教学设计.doc
青蛙看海教学设计3篇

青蛙看海教学设计1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字只识不写,认识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及对策:重点:学会生字,读通课文。
难点:读通课文。
对策:给学生充分的朗读时间,让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在课文中逐步理解词语的含义。
教学过程:一、揭题质疑1、板书课题2、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3、学生边说老师边在题目上打问号。
二、初读课文1、以小组为单位,依次读课文,每人读3个自然段。
别人在读时要仔细听,有读得不对的帮助指出,不懂的地方做记号。
(巡视)2、谁来试试?指名读课文,指点读准“登上、喏、天哪、苍鹰”。
三、配音解读1、现在你们能回答刚才提的问题了吗?2、相机用简笔画板书。
3、你想来看看苍鹰是怎样指点青蛙的吗?(画面没有声音)4、你觉得动画片少了什么?你愿意为它配音吗?5、研究如何才能配好音。
6、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角色配音,同桌合作。
7、指名表演,让学生评价好在什么地方?请配得好的同学说说为什么这样读?(相机出示高山的画面或图片,让学生体会山高,青蛙因此望而却步。
练读青蛙的话)8、小结:青蛙虽然受到苍鹰的指点,但对登上高山完全没有信心,那它是怎样登上山顶的?我们下节课学习。
四、学习生字1、出示生字卡认读所有生字。
2、出示生字:“登、苍、善、展、失”说说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们?3、自学笔顺,在书上描红。
4、书空笔顺,交流写时的注意点。
五、布置作业在习字册上写好新学的5个字。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生字只识不写。
认识一个偏旁。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目标:懂得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的刻苦努力,就一定能达到理想的彼岸。
教学重点、难点及对策:教学重点:青蛙跟着松鼠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跳,最后终于到达山顶,看到大海的经过。
教学难点:是学生懂得“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的道理。
《青蛙看海》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青蛙看海》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青蛙看海》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青蛙看海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青蛙的坚持和努力,激发学生对梦想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青蛙看海的过程。
教学难点:体会青蛙的坚持和努力,激发学生对梦想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1)展示一些大海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大海的特点和美丽。
(2)提问学生:你们见过大海吗?大海是什么样子的?你们想去看大海吗?(3)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青蛙看海的童话故事——《青蛙看海》。
讲授新课 (1)初读课文 ① 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② 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如生字词的读音、理解等。
③ 让学生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精读课文 ① 让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思考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② 引导学生理解青蛙看海的过程,如青蛙为什么想看海?它是怎样看海的? ③ 让学生找出文中描写青蛙和松鼠的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句子,体会它们的心情和感受。
④ 让学生分组讨论,青蛙是怎样一步步登上山顶看到大海的?它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它是怎样克服这些困难的? ⑤ 教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点评和总结。
(3)总结全文 ① 让学生回顾全文,说说青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② 引导学生体会青蛙的坚持和努力,激发学生对梦想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③ 让学生说说自己在生活中应该怎样做一个像青蛙一样的好孩子。
巩固练习 (1)让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如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等。
(2)让学生分组讨论,解决生活中与梦想有关的问题,如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如何面对困难和挫折等。
《青蛙看海》教案设计

《青蛙看海》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积累好词好句。
3.理解课文寓意,培养勇敢、自信、坚持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寓意,体会青蛙的心情变化。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青蛙看海》,引导学生观察课题,提问:你们觉得青蛙为什么要看海呢?你们想不想知道青蛙看海的故事呢?2.朗读课文,感知内容(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2)教师选取重点段落,指导学生朗读,感受青蛙的心情变化。
3.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讲解字词意思和用法。
(3)学生运用生字词造句,巩固记忆。
4.分析课文,理解寓意(1)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说说青蛙看海的过程。
(2)分析青蛙的心情变化,讨论青蛙是如何克服困难的。
5.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6.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2)根据课文内容,编写一个关于青蛙看海的故事。
(3)收集关于勇敢、自信、坚持的名言警句,进行交流分享。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青蛙看海》,让学生感受到了勇敢、自信、坚持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通过课后作业,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进一步巩固学习效果。
1.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青蛙看海》,引导学生观察课题,提问:你们觉得青蛙为什么要看海呢?你们想不想知道青蛙看海的故事呢?2.朗读课文,感知内容(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2)教师选取重点段落,指导学生朗读,感受青蛙的心情变化。
3.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讲解字词意思和用法。
(3)学生运用生字词造句,巩固记忆。
《青蛙看海》的教案设计

《青蛙看海》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青蛙看海的艰辛过程和美好结局。
学习生字词,积累词汇。
2.过程与方法:通过问题引导,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运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自然界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勇于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生字词,积累词汇。
2.教学难点:青蛙看海的艰辛过程和美好结局的感悟。
课文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三、教学过程1.导入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大海的美丽景象,激发学生的兴趣。
提问:你们知道青蛙是如何看海的吗?引发学生思考。
2.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感受青蛙看海的艰辛过程。
教师示范朗读,指导学生注意语气、情感的表达。
3.理解课文内容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学生回答问题,分享自己的感悟。
4.学习生字词教师出示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认读。
学生组内交流,讨论生字词的意思。
5.课文解析教师解析课文,帮助学生理解青蛙看海的艰辛过程和美好结局。
6.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的美好情感,如勇敢、坚持、友谊等。
7.课堂小结学生回顾所学,巩固知识。
8.课后作业根据课文内容,编写一篇关于青蛙看海的短文。
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联系。
四、教学反思1.课堂氛围:教师要注意调控课堂氛围,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发挥主观能动性。
2.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图片、视频、讨论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教学效果: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教学评价: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青蛙看海的艰辛过程和美好结局,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勇于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
青蛙看海教学设计精选3篇

青蛙看海教学设计6教学目标:1、读懂苍鹰、青蛙和松鼠的话,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2、在读中领悟,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达到理想的彼岸。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1、读词语:青蛙登山看大海苍鹰展翅飞高空松鼠善于跳石阶2、听写生字:吸喝阶级3、师: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生回答。
咱们把三个人物所说的话用不同的线划出来了,今天我们就来读一读,读出语气,还要读出心中的想法。
二、学习课文1—3小节过渡:请小朋友打开课本,读读课文的1—3小节,读完以后,告诉大家,苍鹰是如何给青蛙出主意的?1、生自由读课文1—3小节。
2、交流:苍鹰出了什么主意?(1)出示:“喏,只要登上前面那座山,就能看到大海了。
”a、个别交流:对于苍鹰来说,登上一座山难吗?为什么?b、指导朗读:谁能学这苍鹰很轻松地说一说。
(2)继续交流:这座山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来看一看吧!(出示高山图)讨论:看到这座山,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师:青蛙看到这座山后,它又是什么反应呢?(3)出示:“天哪,这么高的山!”a、师:怎么样叫吸了口凉气?请学生做一做。
b、指导朗读:你能吸一口凉气来读一读吗?师:此时的青蛙认为自己能上得去吗?你从哪里看出来?(4)出示:“我没有一双像你一样有力的翅膀,也没有四条善跑的长腿,怎么上得去呢?”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3、感悟第三自然段:小青蛙要想看到大海,还有别的办法吗?让我们看看苍鹰怎么说?(读苍鹰说的话)师:苍鹰的这句话又是什么意思呢?过渡:希望破灭了,青蛙的心情怎么样?(伤心,难过,失望)它会怎么想?三、学习课文4---10小节1、引读:“青蛙很失望。
”2、正当小青蛙感到失望时,一只小松鼠跳了过来,接下来的故事啊,就更精彩了,小朋友你们想看吗?(多媒体演示)3、师:同学们,刚才你看到松鼠是如何帮助青蛙看到大海的呢?过渡:故事精彩吗?不过,我想,如果我们小朋友能把它们演下来的话,那一定会更加精彩。
课文《青蛙看海》教案设计

课文《青蛙看海》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青蛙看海的艰辛过程及其寓意。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分享,培养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学会通过景物描写,体会文章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勇于追求的精神。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青蛙看海的艰辛过程及其寓意。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教学难点:通过景物描写,体会文章情感。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2)学生回答:“看到了大海、青蛙、松鼠等。
”2.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2)教师选取部分学生朗读,指导学生朗读技巧。
3.理解课文内容(1)教师提问:“课文讲述了什么故事?”(2)学生回答:“讲述了小青蛙在松鼠的帮助下,历经艰辛,终于看到了大海的故事。
”(3)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小青蛙看海的艰辛过程,体会文章情感。
4.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跟读并组内交流。
(3)学生运用生字词造句,教师点评并指导。
5.深入解读课文(1)教师提问:“课文中的青蛙为什么想要看海?”(2)学生回答:“因为松鼠说海很美,青蛙想知道海到底有多美。
”(3)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青蛙看海的过程,体会青蛙的勇敢和坚持。
6.小组讨论(1)教师提出问题:“如果你是小青蛙,你会放弃看海吗?为什么?”(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1)教师提问:“通过学习课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2)学生回答:“不怕困难,勇于追求,就能实现梦想。
”8.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写一篇关于自己克服困难,实现梦想的作文。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课文《青蛙看海》,让学生体会到了勇敢、坚持和追求梦想的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实际情景中运用所学知识。
《青蛙看海》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青蛙看海》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 10 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 5 个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到达理想的彼岸。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明白青蛙是如何看到大海的。
(2)体会青蛙在登山看海过程中的心理变化,懂得只要坚持不懈就能成功的道理。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出示青蛙图片)它是谁呀?(青蛙)今天青蛙要去做一件大事,是什么呢?(看海)2、板书课题:青蛙看海,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词的读音(1)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2)理解词语的意思。
3、再读课文,思考:青蛙为什么要看海?它是怎么看到海的?(三)精读课文,理解感悟1、学习第 1-3 自然段(1)指名读第 1 自然段,思考:青蛙生活在哪里?它为什么很想看看大海?(2)指导朗读,读出青蛙对大海的向往。
(3)苍鹰是怎么告诉青蛙看到大海的方法的?(指名读苍鹰的话)(4)青蛙听了苍鹰的话,是什么反应?(“天哪,这么高的山!”青蛙吸了口凉气,“我没有一双像你一样有力的翅膀,也没有四条善跑的长腿,怎么上得去呢?”)(5)指导朗读,读出青蛙的害怕和无奈。
2、学习第 4-10 自然段(1)青蛙很失望,这时谁来了?(松鼠)松鼠是怎么说的?(指名读松鼠的话)(2)青蛙是怎么回答的?(“这有什么难的!”青蛙跟着松鼠往上跳。
)(3)青蛙和松鼠是怎么跳的?(“一级一级地往上跳”)(4)它们跳累了就在草丛中歇一会儿,渴了就喝点山泉水。
《青蛙看海》教学设计(通用16篇)

《青蛙看海》教学设计《青蛙看海》教学设计(通用16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青蛙看海》教学设计(通用1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青蛙看海》教学设计篇1教材简析:《青蛙看海》是一篇童话故事。
叙述了长期生活在湖边的青蛙,很想看看大海,在苍鹰的指点下,跟着松鼠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跳,最后终于到达山顶,看到了大海。
透过青蛙这个形象,读出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到达理想的彼岸是很容易做到的事,但从这个故事中仅仅读出这个是不够全面的。
如果我们再站在“老鹰和松鼠”的角度来说,他们在“青蛙”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了援助的手,我想当他们看到“青蛙”最终看到大海的时候,心情也如“青蛙”一样高兴吧,帮助别人是快乐的。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揭示的道理。
懂得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到达理想的彼岸。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1个偏旁部首,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教学重点难点:1、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懂得道理。
2、掌握本课10个生字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老鹰、青蛙、松鼠的头饰、贴图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黑板上贴高山白云图)。
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出示青蛙),它就是(学生齐说:小青蛙)。
这只小青蛙真可爱,它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呢。
(齐读课题)[用高山白云图作为故事背景,先吸引学生,接着,用青蛙图更一步激起学生兴趣,增进他们阅读的兴趣。
](二)揭题解题看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想问问这只小青蛙吗?(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出示小黑板:青蛙为什么要看海?青蛙怎样看海?青蛙最后有没有看到海?)那就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这个故事。
[请学生质疑,也是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带者问题来学文,就有了一个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蛙看海》教学设计-
小朋友,你们喜欢看海吗?蓝蓝的大海一望无边,不光我们喜欢,有只长期生活在湖边的青蛙也想去看看。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齐读:青蛙看海
二、初读课文。
1、青蛙看到大海了吗?打开书,边看书边听录音。
2、自由练习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课文有几个小节?做记号。
4、指名分小节读课文,随机指导重点段落和句子。
(1)天哪,这么高的山!青蛙吸了口凉气,我没有,怎么上得去呢?
A、认识这种提示语在中间的说话格式。
B、青蛙说的话较长,指名多人读。
(2)是啊,怎么能看到大海呢?苍鹰说完就展翅飞走了。
认识这种提示语在后面的说话格式。
(3)知道第5小节、第8小节的这两句话分别是谁说的。
(4)出示第11小节,指名多人练习读。
三、学习生字。
1、小朋友,青蛙看到大海了吗?青蛙真不简单啊,瞧,这山多高啊,一朵朵白云在山腰间飘荡。
白云姐姐还给小朋友带来了许多礼物呢?想看吗?
指名学生翻开白云图片,认读上面的词语,齐读。
2、小青蛙能登上高山,你们能吗?这些生字离开了拼音你还能认识吗?师逐个翻开高山上的词语卡片,齐读。
3、如果你们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记住这些生字,就能登上高山了。
(1)回忆我们学过的记生字的方法:熟字加偏旁、换偏旁、去偏旁、儿歌、猜谜语等。
(2)自由识记生字,并说给同桌听听。
4、交流识字方法。
(1)喝与渴编顺口溜:渴了要喝水,喝水要用口。
(2)猜谜语:小羊藏着两块糖,一口全部吃光光。
(3)级、极、吸比较,组词语。
(4)登:学习登字头,书空。
(5)展:分部件识记,出示苍鹰的图片:多像一只展翅飞翔的雄鹰啊!看图在桌上练习写写这个字。
5、巩固练习:找朋友的游戏。
级极年()好()了上()高()南()
升()一()()小北()忙()了
(每位学生都要准备卡片级极)
四、指导书写生字:
1、登:关键要写好哪两笔?手势提醒学生上面的长撇长捺要舒展。
2、善:横画比较多,横与横之间要紧凑,间距差不多。
3、展:里面的一部分要冲出包围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重点)体会青蛙看海的不易,懂得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到达理想的彼岸。
(难点)
教学准备:
课件图画(山、白云、青蛙、苍鹰)
教学过程:
一、揭题:
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青蛙看海》这个故事。
二、学习1-3小节。
1、(贴青蛙图片)看,这只青蛙长期生活在湖边,很想去看看大海,猜猜看,它在想什么?
2、是啊,青蛙是多么渴望能看到大海啊!这时一只苍鹰飞来,为青蛙指明了方向。
他们都说了些什么呢?请小朋友打开书,认真读一读(1、2、3)三个小节,边读边想象他们说话的样儿。
学生自由练习读。
3、他们说了些什么?我想请两个小朋友来读一读,谁来读苍鹰的话?青蛙的话谁想读?其余的小朋友边听边想:青蛙怎样才能看到海呢?
学生读。
4、指名回答:青蛙要怎样才能看到海呢?小朋友们想象一下,那会是一座怎样的山?师随机在黑板上简笔画。
现在老师就是青蛙,你是苍鹰,请你将那座山指给我看看。
指导、评议。
5、青蛙看了看这座山,忍不住引说:吸了口凉气。
学生回答后出示第二小节:
天哪,这么高的山!青蛙吸了口凉气(用红色显示),我没有一双像你一样有力的翅膀,也没有四条善跑的长腿,怎么上得去呢?
(1)小朋友,吸了口凉气是什么样儿?学生表演,请演
得好的小朋友到前面来做给大家看看。
(2)青蛙为什么吸了口凉气啊?指名学生回答。
老师根据学生回答在黑板上画高山、白云:小朋友看,这座山实在是太高了,比我们学校的教学楼要高几十倍呢。
瞧,这座山已经冲入了云层,就连白云呀,也漂浮在半山腰了。
老师不由得想到了首诗----引说: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登这么高的山,对于青蛙来说,实在是太难了,难怪它要(引说)吸了口凉气呢!
(3)那青蛙是怎么说这句话的呢?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6、小朋友,青蛙能不能不登上这座山去看海?我们来听听,苍鹰又是怎么说的?指名读。
三、学习4-12小节。
1、过渡:青蛙一心想要去看海,可是这座山又高又陡,青蛙既没有一双(引说)有力的翅膀,也没有四条善跑的长腿。
哎,美好的愿望不能实现了,青蛙是多么指名回答。
是啊,它非常伤心、难受、失望,都快要哭了!
2、就在这时,一只小松鼠跳出来(贴小松鼠的图片),帮助、鼓励它,和它一起登上了山顶,看(播放课件)。
3、青蛙登上山顶的过程,课文的4-11小节写得非常精彩,我们来读一读吧。
一边读一边回想我们刚才看到的情景,你会读得更好。
学生自由练习读。
4、指名分角色读:青蛙是怎样登上山顶的呢?这次我想请三个小朋友来读给大家听。
(1)读你想看海吗?时,师:呀,这只松鼠真热情,你再说一次。
(2)是啊,我上不去。
师:青蛙,你说这句话时,是什么心情?再试试。
(3)这有什么难的!师:青蛙,你还像刚才那样失望吗?现在怎么样?学生一起来说说。
5、还有谁想来试一试吗?同桌练习读。
6、现在我就是松鼠,(老师戴上头饰),哪只小青蛙想上来?
(1)指名一人跟老师配合表演,一直演到一级一级地往上跳。
这时老师说:小朋友们,来,让我们一起跟着青蛙一级一级地往上跳。
(配乐,师:一级,两级,三级,四级,继续跳,不要停,看,快要到山顶了。
)
(2)音乐停,老师喘着气说:真是累坏了,小朋友,我们在平地上才跳了这么几下就累得上气不接下气,青蛙登这么高的山,(手势)会怎么样?
(3)是啊,青蛙就更累,更辛苦了,那这句话该怎么读呢?
出示句子:
就这样,青蛙跟着松鼠一级一级地往上跳,累了在草丛中歇一会儿,渴了喝点山泉水。
①指名读。
②小朋友想一想:青蛙渴成什么样儿了?累成什么样儿了?
老师用动作和语言提示学生想象练说:跳啊跳啊,它口干了,喉咙口就像有一把火在燃烧,它跳了几级,它的腿又酸又疼,它跳啊跳啊,它的手脚磨破了皮,鲜血直往下流,它忽然它一不小心跌倒了跳啊跳啊,它累得筋疲力尽,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它
③我相信有了刚才的体会,这句话你们会读得更好!指名读,齐读。
7、小朋友,既然青蛙遇到了这么多的困难,我们就劝劝它,回去吧,不爬高山了,不去看大海了,回去吧?
为什么呀?
8、那好,就让我们一起跟着青蛙去看大海吧,快看(老师演示),青蛙离山顶越来越近了,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来倒计时,等待胜利的那一刻吧:5、4、3、2、1 !
⑥让我们一起来开心地宣布(出示句子,学生读):
不知不觉,它们已经跳完了石阶,到达了山顶。
啊!大海就展现在它们眼前。
(同时黑板画大海)
9、小青蛙们,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
四、总结延伸。
1、提升:小朋友们,青蛙不怕困难,坚持不懈,一级一级地往上攀登,终于成功地到达了山顶看见了大海,实现了自己美好的愿望。
这真是(指名说)有志者事竟成。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功夫不负有心人。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老师不由得想起了我们在练习3里面学过了一句古语: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延伸:有一只乌龟,长期生活在小河边,听说青蛙看到了大海,非常羡慕,也想去看看,可是它一想到路途中会遇到那么多困难,有点退缩了。
小青蛙们,请你想一句话来鼓励鼓励它,好吗?
3、总结:小朋友们,未来的日子里,你们也会在学习和生活的道路上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希望你们也能像青蛙那样,不怕困难,坚持不懈,一步一个脚印,去实现自己美好的理想。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指导书写剩下的生字,要写得正确、美观。
2、复习巩固生字词,学会正确运用。
教学重、难点:能正确听写生字、词语。
教学准备:看拼音写词语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复习生字。
1、指名读生字卡片,组词语。
2、指名书空登、善、展。
三、书写生字。
1、书写左右结构的字:
吸、级----右边都是先写横折折撇
双----双胞胎差不多,左边是点右边是捺
喝----右下竖折的竖要伸展到框外
2、指导学生观察苍、失的字形特点,自由练写。
四、课堂练习。
1、比一比,组词语。
苍()夫()喝()极()枪()失()渴()级()2、看拼音写词语。
苍天
苍老
白发苍苍
登山
登高远望
一双手
善良
善于
双目失明消失
大吃大喝开展
展现
呼吸
能歌善舞
伸展
一级台阶阶级
草丛
凉气
不知不觉失望
举世无双
善跑
与人为善一步登天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