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时期文学作品赏析(一)2012
《随堂优化训练》2012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第6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新课标

4.成就 (1)文学 十日谈 ①薄伽丘:短篇小说集《________》,抨击封建道德 和教会的禁欲思想,宣传人类平等,主张发展人的个性。 神曲 ②但丁:长诗《________》,对教会的丑恶现象表达 了憎恶。 ③彼特拉克:最早提出要以“人的学问”代替“神 人文主义之父 歌集 的学问”,被称为“_____________”,代表作是《_____》。
2.“文艺复兴是科学家和艺术家的时代,但也是世 界探险家和航海家的时代”,这段文字指出了文艺复兴 与新航路开辟之间的某种内在联系,即( A.发生的时间大体吻合 B.发生的地点大致相同 C.所产生的作用完全一致 D.人文主义在起作用 解析:文艺复兴高举人文主义旗帜,把人从宗教的 束缚中解放出来,这与新航路开辟发现“世界”一样。 答案:D )
问题二: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有哪些异同? 【引思】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都是反对封建秩序的 资产阶级文化运动,两者在批判天主教会方面立场一致, 但两者也有不同之处。 【问题详解】 1.相同点:都处在西欧封建制度衰亡、资本主义萌 芽和发展的历史时期;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并把斗争 矛头对准了天主教会;都向古代寻求和汲取养料;都得 到统治者的支持。
达·芬奇 (2)艺术:拉斐尔、米开朗琪罗和________被誉为文 艺复兴“美术三杰”。达·芬奇等创作了许多杰出作品, 一扫中世纪的呆板拘谨的宗教气息。 5.影响 (1)16 世纪以后,文艺复兴从意大利传播到欧洲其他 国家,达到高潮。 (2)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天主教会的权威是有力的 挑战。
二、宗教改革 1.原因 (1)思想文化上:在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下,人们要 求改革教会的愿望渐趋强烈。 (2)主要原因:天主教会对欧洲特别是德意志的压榨。 赎罪券 (3)直接原因:1517 年,罗马教皇兜售_______。 九十五条论纲 2.开始:1517 年,马丁·路德发表“_____________”, 列举兜售赎罪券的种种荒谬,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作家及其作品

文艺复兴时期(14-17世纪)的英国作家及其作品1,埃德蒙·斯宾塞:生于1552年,卒于1599年1月13日。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诗人,代表作有长篇史诗《仙后》、田园诗集《牧人月历》、组诗《情诗小唱十四行诗集》、《婚前曲》、《祝婚曲》等。
他的诗用词典丽、情感细腻、格律严谨、优美动听,对后世诗人有很大的影响,被后人称之为“诗人的诗人”。
从思想内容说,他的诗歌既有人文主义者对生活的热爱,也有新柏拉图主义的神秘思想,还带有清教徒的伦理宗教观念和强烈的资产阶级爱国情绪。
2,克里斯托弗·马洛(Christopher Marlowe 1564~1593),英国诗人,剧作家。
1564年3月6日生于坎特伯雷一富有鞋匠之家,1593年5月 30日卒于伦敦附近的德特福德。
马洛革新了中世纪的戏剧,在舞台上创造了反映时代精神的巨人性格和“雄伟的诗行”,为莎士比亚的创作铺平了道路。
写作有剧本《帖木儿大帝》(Tamburlaine)、《浮士德博士的悲剧》(The Tragical History of the Life and Death of Dr. Faustus)、《马耳他岛的犹太人》(The Jew of Malta)、《爱德华二世》(Edward II)和《迦太基女王狄多》、《巴黎的大屠杀》。
另有代表性诗作《激情牧人的情歌》。
3,威廉·莎士比亚:生于1564年4月23日,卒于1616年4月23日。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诗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
他的代表作有四大悲剧:《哈姆雷特》(英:Hamlet)、《奥赛罗》(英:Othello)、《李尔王》(英:King Lear)、《麦克白》(英:Macbeth)。
著名的四大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皆大欢喜》(《As you like it》)。
历史剧:《亨利四世》、《亨利五世》、《理查三世》。
3文艺复兴文学

一、什么是文艺复兴
但丁:人的高贵,就其许许多多的成果而言,超过了天使的高贵。
彼特拉克: 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中。或者把天地抱在
怀抱里。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所祈求的一切,我自 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四、意大利文学
凡٠伦佐: 《十日谈》讲的是现在的胜利——胜利归于最能善用现 在处境的人。在薄伽丘的书中,动机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怎
么活。
大卫٠邓比: 薄伽丘的兴高采烈几乎是革命性的。……向女人的深可爱
慕之处致敬。
D.H.劳伦斯: 在一个人看来是色情的东西,在另一个人看来是天才的
笑声。健康、自然。今天人人都该读读薄伽丘。
伤,情景交融,贴近生活,将对自然之美的的敏感 与对恋人的细微情感有机结合。 优美秀逸,格调清新自然,流畅和谐,结构严 谨,韵律优美。
四、意大利文学
彼特拉克式的十四行诗: ABBA,ABBA,CDE,CDE (ABBA,ABBA,CDC,CDC) 每行11个音节,通常是扬抑格 。
四、意大利文学
布克哈特: 我们仍不能不叹赏那些灵魂深处的许多美妙
欧洲的历史就是一系列复兴的历史,它们通常是在宗教的影响 下独立兴起,并且通过一种自由交往的自发过程而得以传播。
二、时代概况
5. 科学革命:
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革命”以天文学和医学为突破口,树
立起了科学的理性精神,形成了一整套观察、实验与思考的方法, 由此为西方近代数学、物理学、哲学等学科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四、意大利文学
爱情与禁欲主义、荣誉与宗教信仰、人文主义思想与中世纪观念 《秘密》(1342—1343) “人文主义和文艺复兴的大宪章” 奥古斯丁VS弗朗西斯科 弗朗西斯科: 我将尽我全力对自己真诚,我将收集灵魂的碎片,努力而 耐心地把握自己的灵魂。
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文学概述

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文学概述文艺复兴时期文学(15世纪后期-17世纪初)相对于欧洲其他国家来说,英国的文艺复兴起始较晚,通常认为是在15世纪末。
文艺复兴时期形成的思想体系被称为人文主义,它主张以人为本,反对中世纪以神为中心的世界观,提倡积极进取、享受现世欢乐的生活理想。
托马斯·莫尔(Thomas More, 1478-1535)是英国最主要的早期人文主义者,他的《乌托邦》(Utopia)批评了当时的英国和欧洲社会,设计了一个社会平等、财产公有、人们和谐相处的理想国。
Utopia现已成为空想主义的代名词,但乌托邦是作者对当时社会状况进行严肃思考的结果。
《乌托邦》开创了英国哲理幻想小说传统的先河,这一传统从培根的《新大西岛》(The New Atlantis)、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Gulliver's Travels)、勃特勒的《埃瑞璜》(Erewhon)一直延续到20世纪的科幻小说。
文艺复兴时期诗歌创作繁荣,埃德蒙·斯宾塞(Edmund Spenser, 1552-1599)的长诗《仙后》(The Faerie Queene)歌颂女王,宣扬人文主义思想。
他创造的"斯宾塞诗体"每节诗有九行,韵律复杂,具有柔和动听、萦绕耳际的音乐性。
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 1561-1626)是这一时期最重要的散文家,他对文学的主要贡献是《论说文集》(Essays),共58篇。
这些文章题材广泛,内容涉及哲学、宗教、政治制度以及婚姻、爱情、友谊、园艺、读书等,文笔典雅,略带古风而又明白畅达。
英国戏剧起源于中世纪教堂的宗教仪式,取材于圣经故事的神秘剧和奇迹剧在14、15世纪英国舞台上占有主导地位,随后出现了以抽象概念作为剧中人物的道德剧。
到了16世纪末,戏剧进入全盛时期。
克里斯托弗·马洛(Christopher Marlowe, 1564-1593)冲破旧的戏剧形式的束缚,创作了一种新戏剧。
外国文学第三章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法国文艺复兴运动的特点
• 文艺复兴运动部分地得到了王权的支持。
国王弗朗索瓦一世在人文主义者毕代的建议下,于 1530年建立法兰西学院,以研究希腊语、拉丁语和希 伯莱语为主,并批准印行希腊文书籍。法兰西学院与 教会控制的巴黎大学呈分庭抗礼之势。 弗朗索瓦的姐姐玛格丽特•德•那伐尔(1492-1549)支 持人文主义者和胡格诺教派。著有模仿《十日谈》的 《七日谈》。她的宫苑成了受教会迫害的人文主义者 和新教徒的避难所。
文艺复兴时期法国文学
龙沙
“法国第一位近代抒情诗人” 主题多写爱情 《致爱兰娜的十四行诗》
待你到垂暮之年
待你到垂暮之年,夜晚,烛光下, 坐在炉火旁,边纺纱边饶线, 你吟诵我的诗,发出感慨万千: 当年我多美,龙沙赞美过我啊。 那时候你不用女仆传语递话, 她干活儿累得半睡半醒之间, 听到我的名字仍然安稳睡眠, 即使用动听词句赞颂你也罢。 我将长眠地下,成为无骸幽灵, 在爱神木的树阴下歇息安定; 你则是一个蛰居家中的老妪, 怀念我的爱情,悔恨你的倨傲。
“一部完整的民间文化的百科全书”
夸张讽刺的手法;拉伯雷式的讽刺
自我意识
文艺复兴时期,西方资产 阶级肯定人的自我意识,在 《巨人传》中表现得最充分。 巨人们自觉抒发自我,表现自 我,做全面发展的理想人。
西方自我意识的发展: 古希腊: 表现人体美 中世纪: 宗教良心感
文艺复兴:歌颂理想的“人”
文艺复兴“是一个需要巨
蒙田(1533-1592)
• 16世纪下半叶法国著名的思想家、散 文家。著有《随笔集》三卷。蒙田具有怀 疑论思想。阐明了新兴资产阶级对各种事 物的看法。他主张“只有怀疑才能够判断 和论定”,不要说“我懂得”,而要说 “我懂得什么呢?” • “生活的哲理” • “我有何知” • 享受生活
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文学简介

第二讲英国“文艺复兴”文学2.1 文艺复兴“文艺复兴”作为一场席卷欧洲的文化运动标志着欧洲从中世纪走向现代的转折。
始于14世纪的意大利,以美术、雕塑、文学艺术等的繁荣为标志,经由中欧、法国,最后传到不列颠。
“复兴”在这里指对欧洲古典即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艺术的重新挖掘和张扬,是指欧洲的文艺经过漫长中世纪基督教神学一统天下的黑暗时代后又重新恢复了古典时代的辉煌。
在英国,“文艺复兴”运动主要表现为都铎王朝时期文学的繁荣。
代表人物莎士比亚。
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历史背景包括政治、经济、宗教、科技、文化等诸多方面,这些因素互相推动,它们根植于中世纪,却又共同从成了一种与中世纪决裂的历史局面。
首先是对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重新发现。
地理和科学的新发现。
哥伦布达伽马16世纪德意志神学家马丁路德发起宗教改革文艺复兴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人文主义的张扬;基督教神学的改革。
2.2 英国文艺复兴根据文坛和文学创作所呈现出的不同特点,英国文艺复兴可以分为3个主要阶段:第一,15世纪末---16世纪前半叶,复兴初期,研究古希腊罗马哲学,印刷术传入英国推动了人文主义文化的传播。
代表:托马斯莫尔《乌托邦》第二,伊丽莎白时代,英国文艺复兴的鼎盛时代。
代表:莎士比亚的戏剧和斯宾塞的诗歌第三,从莎士比亚去世到17世纪中期。
英国文艺复兴的晚期,运动逐渐走向低落。
代表:哲学家及散文家弗兰西斯培根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文学的主要特征是诗歌和戏剧成为英国文坛的主流。
2.3代表作家及作品2.3.1 托马斯莫尔(Thomas More)出生于中产阶级家庭,其父为皇家法官。
希望其成为律师1504,26岁成为下院议员。
反对亨利七世,退出政坛。
15.9,亨利八世即位,恢复政治生涯,次年被委派位伦敦助理行政官,官至财政部长,下议院议长和帝国大法官。
因反对亨利八世与教会对抗被斩首。
作品:《乌托邦》乌托邦系拉丁文,意思是不存在的地方。
作品由两部分组成,整部作品都是托马斯莫尔与航海家拉斐尔希斯拉德的对话组成。
第三章_文艺复兴时期文学(11-2)

拉伯雷《巨人传》 • • • • • • • 后三部写庞大固埃和他的朋 友巴汝奇探讨婚姻问题,以 及他们为寻找“神瓶”而游历各 地的见闻。 人物形象:类似神话。故事 情节:荒诞不经。 语言风格: 妙趣横生又油滑粗俗。
拉伯雷《巨人传》
小说看似荒诞离奇,却蕴含了严肃深邃的主题: • 首先,小说以“巨人”为线索,歌颂了人的力量。 • 其次,《巨人传》对封建教会作了无情的嘲讽, 并描绘了希望中的理想世界。 • 还有,《巨人传》表现了反封建反暴政的思想。 • 另外,《巨人传》还开创了长篇小说的新形式。 (它是欧洲散文体长篇小说的开端)
一、文艺复兴的产生及人文主义文学的特征
文艺复兴的产生 1、社会历史的动因 2、思想文化的动因 ①中世纪世俗性、人民性的文化 价值体系 ②新兴的城市市民的文化形态 ③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被重新发现
一、文艺复兴的产生及人文主义文学的特征
文艺复兴的产生 1、社会历史的动因 从13世纪末和14世纪初,处于地中海沿岸 的一些城市,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科学技 术进步,在封建社会内部开始陆续出现了资 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意大利北部和沿海 一些城市已有了初具规模的手工业和较为发 达的商业贸易。欧洲的初期城市中也出现这 种情况。
《十日谈》 Decameron
第二节
• • • • • • • •
薄伽丘
主要作品 传奇小说《菲洛柯洛》 1336 叙事长诗《菲洛斯特拉托》1338 《苔塞伊达》 1340-1341 牧歌式传奇《亚美托的女神们》1342-1343 长诗《爱情的幻影》1342-1343 《菲埃索拉的女神》1343-1354 《异教诸神谱系》和《但丁传》诗体传记
西班牙民族戏剧的奠基人维加
洛卜·德·维加 (Wegee,1562— 1635)是西班牙人文主 义文学的代表之一, 也是西班牙民族戏剧 的奠者。维加的代表 作品《羊泉村》,鲜 明地体现了他的艺术 主张。
(外国文学作品选读)《文艺复兴时期文学》课件

莎士比亚与他的戏剧创作
威廉·莎士比亚是英国诗人和戏剧家,欧洲 文艺复兴运动最杰出的代表,被各国评论 家誉为世界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也是有 史以来读者范围最广的作家。他的作品被 译成100多种文字,自1899年作品《约翰国 王》第一次被改编成电影后,共有300多影 片改编自他的作品。
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活动分为三个阶段:
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是欧洲近代文学的开端, 也是继希腊文学以后的欧洲文学的又一个高 峰。同时,这一时期也是欧洲主要国家的民 族文学诞生的时期。随着统一的文学先后建立起来。
十日谈
这一时期的文学在现实主义方法的应用上更加自 觉也更加成熟。自然科学的发展,对古典主义文 学的研究,特别是作家们参加了反封建反教会的 实际斗争,促进了文学中的现实主义的发展。
比如在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中,提出人 自身的情欲能否无限度的张扬的问题,认 为人本质是富有向善的理性的生灵,人应 该是崇高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真 诚的。但现实的一切恰恰又是与人这种本 性相对立的。
艺 术 特 色:
1、典型环境; 2、戏剧情节生动、丰富;
3、人物个性化;4、语言丰富、形象、个性化。
克劳狄斯的意义: 代表封建旧势力的阴谋家—”血腥的国王”。杀兄妻 嫂,取得支配国家的权位。为封建旧势力的卷土重 来而排斥资产阶级人文主义者,阴谋把历史倒退到 封建专制时代。对他的否定,可以看到人文主义的 进步过程。
奥菲利娅的意义: 天真、烂漫、单纯、脆弱的少女,虽有美妙的梦想、
高雅的追求,却由于束于深闺,少谙世事,见识薄 浅,濒于绝境。她的不幸命运,反映了这一时期同 类女性的悲惨遭遇。在她身上寄托着作家对文艺复 兴时期女性问题的思考。
在《哈姆莱特》中, 作者用新的人文主 义观点处理王子复 仇的问题,使流血 的复仇剧变成了对 时代矛盾做出高度 的社会概括与哲学 概括的悲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 The first period (1590-1594)----- the period of his apprenticeship in play-writing; During this period he wrote his early history plays or histories and a group of comedies. They are King Henry VI in three parts (1590-1592), Richard III (1593), Two Gentlemen of Verona (1594), and Love’s Labour Lost (1594). This is a period of experimentation. It is marked by imitation of existing plays, by the spirit of youthfulness and rich imagination, by exaggerated language and by the frequent use of rhymed couplets.
• In 1593-1594, Shakespeare published his two narrative poems, Venus and Adonis 《维纳斯和阿多 尼斯》(and The Rape of Lucrece 《露易丝受辱记 》). • In 1612 ,retired from the stage and returned to his hometown, where he bought a considerable estate and lived until his death on April 23, 1616, which was his 52nd birthday.
Remarks:
• Ben Jonson: he was not of an age, but for all time!”
Robert Greene: there is an upstart Crow, beautified with our Feathers, that with his Tiger’s heart wrapped in a Player’s hide, supposes he is as well able to bombast out a blank verse as the best of you: and being an absolute Johannes factotum, is in his own conceit the only Shake-scene in a country. 一只暴发户乌鸦靠我们的羽毛装饰自己,用演员的皮包藏起虎狼 之心,自以为装腔作势地写几句无韵诗就可以与你们中的姣姣者 媲美,他是个十足的《打杂者》,却自命为举国唯一震撼剧坛 的人物。”
• The Image of Sir John Falstaff: • One of the most brilliant creations in Shakespeare’s plays. • Fat, old, ugly, gross and guilty of many sins, like lying, taking bribes • Selfish, treacherous and cynical • A poverty-stricken and practical knight and adventurer • Falstaff is the product of a transition period when feudal ties are being dissolved and the capitalist society is not yet in birth. He is no long a feudal lord, yet he cannot become a capitalist. He is only a social parasite, moving about with a big belly, eating, drinking anerary career: • During the twenty-two years of his literary career, he produced 38 or 39 plays, 154 sonnets and two long poems. Shakespeare’s literary career may be divided into four major phrases which represent respectively his early, mature, flourishing, and late periods.
But his dissoluteness (放纵) is only skin-deep. He studies life, studies the people of his country. He is cool-headed and has a strong will. In the battle with Hotspur, he was cool-minded and full of confidence in his victory. In Henry V. Henry is represented as a model of ideal kingship. With his accession to the crown, Henry becomes another man. In the main, Henry V represents Shakespeare’s ideal of a good king and his aspiration for the national unity of England under a powerful and efficient monarchy.
• 2. The second period (1595-1600)------- mature period of “great comedies” and historical plays; The second period is a period of rapid growth and development, dating from 1595 to 1600. Such plays as Midsummer Night’s Dream (1595), Romeo and Juliet (1596), The Merchant of Venice (1597), the two parts of Henry IV (1597-1598), As You Like it (1598), Julius Caesar (1599), and Henry V (1599), were all written in this period. They show more careful and artistic work, better plot, and a marked increase in the knowledge of human nature.
• Life: • born in Stratford-on-Avon, a small town to the northwest of London. • born on the 23rd of April, 1564, in Stratford-onAvon, Warwickshire (沃里克郡艾汶河畔的斯特拉 福镇). • He got education in a local grammar school for a few years. There he picked up the “small Latin and less Greek”.
• 3. The third period (1601-1607)------- a period of gloom and depression; The third period is a period of gloom and depression, dating from 1601 to 1607. It is a period of his tragedies, such as Hamlet (1601), Othello (1604), King Lear (1605), and Macbeth (1605). • 4. The fourth period (1608-1612)------ a period of restored serenity. tragicomedies • The fourth period is a period of restored serenity, from 1608 to 1612. It is a period of calm after storm, with such plays as The Winter’s Tale (1610) and The Tempest (1611).
His Mature Historical plays: Shakespeare’s histories include 10 historical plays, 9 of which dramatize successively two centuries of English history from Richard II (13771399) to Henry VIII (1509-1547). They show the horrors of civil war, the responsibility of an efficient ruler, and the importance of legitimate succession to the throne. One of the most remarkable historical plays of Shakespeare is Henry IV. In the play, the son of Henry IV, Prince Hal (later Henry V) and Sir John Falstaff are the major charact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