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贤的_草香堂集_

合集下载

遗民情怀 笔墨难抒

遗民情怀 笔墨难抒

遗民情怀笔墨难抒作者:苏鹏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2017年第02期明末清初之际,一批明末遗民名士经历了朝代更迭、国破家亡之痛。

尤其是一批文人雅士,不满新王朝的统治,又无力回天,遂隐遁于山林,寄情于翰墨,过着清贫简朴的生活。

或以诗画会友,或课徒授技,借书画抒发郁闷胸怀。

武汉博物馆藏有一件八开书画册页,作者分别为张遗(怡)、邹吉(喆)、纪映钟、胡士昆、向阳、樊圻、龚贤。

此件作品代表了明清之交文人遗民鲜明的艺术时代特征。

画作者中三位是金陵八家之一,其他作者也都是当时名人雅士,且相互交游频繁。

作品中樊圻与邹吉画页有署年“戊子秋八月”和“戊子中秋”(1648年),胡士昆画页有署年“己丑”(1649年),据此推断,这次诸遗民的书画合作很可能是在1648年与1649年之交。

当时,文人聚会持续两三个月是常有的事情。

而据《龚贤年谱》记载,1648年,龚贤与纪映钟、方文、顾与治等金陵遗老,曾在扬州龚鼎孳寓斋有过一次相聚。

由此推知,此套册页或许是在这次聚会,或者这之后的一次专门聚会上共同完成的。

此套册页落款有提及“幼量先生”,且尊称“幼量翁”。

据考,“幼量先生”应为张幼量先生,即明末山东邹平张万斛。

张万斛,字幼量,张延登之子,张万钟之弟,张实居之叔。

张氏家族是山东邹平名门望族,世代为官宦之家。

张万斛爱好收藏古物,喜与文人雅士交往。

他与王士祯认识许多名士,如纪映钟。

王士祯是张万钟的女婿,张幼量即为王士祯的内叔。

在王士祯的《阮亭诗选》中有《内叔张幼量先生招同纪伯紫袁宣四集药圃》,药圃为张幼量所筑居室。

另外,清陈撰《书画涉笔》中记载:“纪伯紫于张幼量家得观……多蝠砚。

”纪映钟亦有诗《双剑为张幼量作》。

由此可得知,张幼量与纪映钟应为朋友,且非一般友情。

另据《宋琬年表》所记:“一六四五年(清顺治二年乙酉),宋琬三十二岁,流寓到金陵,居张幼量之莫愁湖畔竹亭中,有诗《张幼量以白门精舍假余感赠》。

”可知张幼量在明末已从山东移居金陵,且与宋琬为深交之友。

龚贤晚年绘画的孤独精神

龚贤晚年绘画的孤独精神
群 山 中 策杖 寻 幽的 老 人 ,茫 茫 、 、无 声 溪 涧还 有 『 崖岸
未 曾科 举 作 官 ,到 老 仍 是 一 个 “ 衣 ” 百 苦 不 一 布 。“ 乐, 中霄梦 忽 清 。有 家长 作客 , 老 尚谋生 ” 这 是写 到 , 于 l 7年左 右 , 贤 草香 堂集 )中的诗 句 , 见 4 6 龚 ) 可 中年 时 期 ,龚 贤 已 经对 自己一 生 有 了预 见 。晚 年 他 在 自述 生 平 的 半 亩 园诗 ) 中 说 : 自知 非通 才 , )诗 “ 奚 足 承 华 簪 。一 丘 养 吾 志 ,天 空 鸣 素 琴 。 0 首 诗 ” 这 除 了表 现 他 不 落 凡尘 的 意 思 外 , 更表 现 他 生 命 的理
新 回到 了满 目疮 痍 的 南 京 城 。在 清凉 山购 置 了几 间 旧屋 , 取名 “ 半亩 园”住 了下 来 , 画 、 字 、课徒 , 卖 卖 在 清贫 中度过着 晚年 。1 8 9年秋 天 , 6 他在贫 病 中又遭 到 豪 横 的勒 逼 , 然 去 世 , 愤 家徒 四壁 , 友 孔 尚任 出 好 面替 他 办 理 殡 葬 后 事 。半 千 可谓 一 生 备 尝 人 间的 凄 凉, 但是 他 留给我 们 的艺 术却 充满 了沉厚 、雄 浑 、平 和 、空 灵 , 年 天光 云影 梦 幻般 的 山水 , 身于 茫 茫 晚 置
华 , 在 没 有 了干 扰 的 清静 世界 中 。“ 天 忽 无 际 , 而 江

舸在 中流 ”这是 l 8 , 6 0年 龚 贤画的 自 , 题 笔墨天放 ,
深 入 了解龚 贤的绘 画和 他 的诗 ,就会 发现 ,他的
寄情 山水 , 地 一 虚舟 , 然其 中。 天 陶 身上 有一 种晋唐 人 的 气质 , 这无 疑与 他扬 州十年 的生 活密切相关 。 在扬州的十 年( 15 约 6 5— 16 )龚贤主要 64 , 进 行 了中晚唐诗的选 编 , 周亮 工曾这 样评价 龚贤 :( “龚 半 千) 嗜 中晚唐诗 , 罗百 余家 , 酷 蔓 中多人 未见 , 曾刻廿 家于 广陵 , 惜乎 无 力全 梓 , 今珍 什 笥 中 。古人 彗命 至 所系 , 半千 真 中晚之功 臣 也 。 ”中年在 扬州 的十年 , 虽

以渐江为中心,兼论“新安画派”相关问题

以渐江为中心,兼论“新安画派”相关问题

55董其昌对“新安画派”的影响明中期,商品经济得到发展,文化艺术呈现世俗化趋势。

徽商在这个时期亦达到了鼎盛,无论是从业人数还是活动范围、商业资本等方面,都位居前列。

徽州书画、篆刻及工艺美术也兴于此时,并非巧合。

董其昌提出画分南北宗后,陈继儒则把南宗画称作“士夫画”。

董其昌与徽州渊源极深,与徽商交厚,并曾数度到徽州,对“新安画派”画家产生过较大的影响,而晚明一些徽州画家侨居嘉定、松江一代,亦多宗南宗。

我们大致看看与董其昌年代相近的几位徽州画家情况:程嘉燧(1565-1644),字孟阳,歙县长翰山人(明史误作休宁人),侨居嘉定。

精音律,擅书画,诗为晚明一大家。

程嘉燧山水宗元人倪瓒、黄公望,所作山水恬静枯淡,意境闲适幽远。

黄宾虹在《自题山水册》评价程嘉燧:“松圆老人以诗名海内,其画意秀逸圆劲,为开新安四家之祖,而罨润之致,时复 过之。

”①李流芳(1575-1629),字长蘅,歙县西溪南(今属徽州区)人,侨居嘉定。

李流芳工诗,擅书画,精篆刻,山水师承董源、巨然和元代的吴镇、黄公望等,笔法开张,格法平正。

黄宾虹尝言“鄙意极心折于李檀园,以为吾乡山水画之最合正轨者”“明启祯间士夫画,不让元季诸贤,吾歙尤多杰起之作。

余于李檀园最为心折,其得天趣胜也。

”李永昌,字周生,休宁人。

康熙《徽州府志》载其:“善书画,与董思白齐名,思白雅重之。

画今不可多得,其所书扁额,邑中多有存者。

片纸只字,争珍惜之,如董笔云。

”②李永昌画学董源、巨然、二米,及元代黄公望、倪瓒等,画风能疏能密,能精绘,亦能逸笔草草,其简笔多为晚年之作。

现藏于哈佛大学艺术博物馆的龚贤山水长卷,上有题跋曰:“孟阳开天都一派,至周生始气足力大。

孟阳似云林,周生似石田仿云林。

孟阳程姓名嘉燧,周生李姓名永昌,俱天都人。

后来方式玉、王尊素、僧渐江、吴岱观、汪无瑞、孙无逸、程穆倩、查二瞻,又皆学此二人者也。

诸君子亦皆天都人,故曰天都派。

”龚贤将程嘉燧、李永昌等人目为“天都派”,并推崇程嘉燧为开派之人,这和程嘉燧作为前辈有一定的关系。

历代百位名家书斋堂号集赏

历代百位名家书斋堂号集赏

历代百位名家书斋堂号集赏展开全文▲宋赵佶文会图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斋号”就是书斋的名字。

为斋号命名,也算是中国文人志士的雅趣。

最早的书斋是没有名字的,到底是谁一时兴起,最先给书斋添上“斋号”,而今已经无从考证。

但“斋号”文化却流传下来,成为中国书斋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读书人可以忍受书斋简陋而狭窄,却不能容忍心灵的自由受到哪怕一点点拘束。

我们把书房称为书斋,是因为“斋”本义是斋戒的意思。

古人认为读书是件清心凝神的事,该抱着一种虔诚的态度,因而书房以多“斋”命名。

如王安石的“昭文斋”、蒲松龄的“聊斋”、刘鹗的“抱残守阙斋”、周作人的“苦雨斋”。

除了“斋”字,古人书房取名还有用堂、室、屋、楼、馆、阁、轩、舍、居、洞、庐、庵、簃亭、山房等等,各有寓意。

有的更是别出心裁,不限于此。

堂,许慎《说文解字》:“堂,殿也。

”其特征是高大、宽敞、明亮,所以文人学者起斋名用“堂”者颇多。

也有种说法,“堂”有学堂之意,书斋名里头带着“堂”的,有不少是在里面教学生的。

敢以“堂”为名,自然是大方之家,兼有老师的身份了。

如纪晓岚的“阅微草堂”、张大千的“大风堂”等。

阁,原本指置放物品的架子,宫廷里收藏图书,便以“阁”为宫之名,藏书家所造的楼也用“阁”命名。

“阁”因此也就有了“楼”的意思。

如唐伯虎的“魁星阁”、刘海粟的“存天阁”、吴青霞的“篆香阁”等等。

轩,从车旁,原指有帷幕的车子。

由其形引申为有窗户的长廊或小屋。

如归有光的“项脊轩”、辛弃疾的“稼轩”。

居,是居住的意思,书斋乃是文士生活起居的中心,因而文人书房不乏用“居”,如叶圣陶的“未厌居”、启功的“坚净居”等。

屋,本义是古代半地下穴居的顶部,汉代起引申为房屋。

文人书房用“屋”“书屋”命名,平实朴素,自有韵味。

如郑板桥的“青藤书屋”、夏丏尊的“平屋”、毛泽东的“菊香书屋”等。

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不少字用在斋号里头,如洞、舍、庐、亭、庵、簃、庋、牖、廛、榭、园、岩、巢、村、蓬、窝等等,此处也就不再赘述,而有些人取名,不限于此中,反而有趣,不妨一谈。

传承与演进——龚贤山水画中的现代性内涵及其对山水画创作的启示

传承与演进——龚贤山水画中的现代性内涵及其对山水画创作的启示

园 ”。 又 自写 小 照 , 僧 服 , 持 扫 帚 , 扫 叶 状 , 着 手 作 悬
于 楼 堂 , 人 因 此 将 他 的 旧 居 称 为 “ 叶 楼 ” 今 人 后 扫 。
龚 贤 艺术 的现 代 性 价值 , 要 在 于 两 个 方 面 , 主 一
是 他 的艺术 对 于清初 时 代 的山水 画 , 含着 深 刻 的现 蕴 代 性 , 对 于我 们后 人 在 艺 术 创 新 上 有 怎 样 的 启示 ? 这 二 是 龚 贤 的 山水 画 中 , 有 哪 些 符 合 当 代 多 元 化 社 会 又
“ 社 ”, 祯 二 年 ( 6 9) 立 于 吴 江 ( 属 江 苏 ), 复 崇 12 成 今 系
由浙 西 、 北 、 西 、 门 、 林 、 左 、 州 、 阳 、 江 江 吴 武 山 中 莱 浙
《 龚 贤 绘 画 的 笔 墨 表 现 》( 故 宫 博 物 院 院 刊 》1 9 谈 《 90 年 第 2期 ) 《 贤 笔 墨 的 “ 黑 ” 道 》( 美 术 观 察 》 ;龚 守 之 《
20 0 2年 第 1 期 ); 2 《龚 贤 的 积 墨 法 》( 《美 术 观 察 》 20 0 6年 第 8期 ); 管 窥 龚 贤 “ 墨 ”山 水 画 意 境 的 独 《 积
东 、 西 、 州 等 各 地 十 几 个 社 团 联 合 而 成 , 络 四 方 浙 黄 联 人 士 , 张 “兴 复 古 学 , 使 异 日者 务 为 有 用 ”, 名 主 将 因
日 “ 社 ” 。 复 社 带 有 浓 烈 的 政 治 色 彩 , 东 林 后 继 复 以
特 表 现 》( 《国 画 家 》 0 8年 第 3期 ) 这 些 研 究 文 章 20 ,
的 特 点 , 本 上 还 是 从 文 本 出 发 虽 然 有 很 多 是 探 讨 的 基

董其昌与龚贤艺术人生比较浅析

董其昌与龚贤艺术人生比较浅析

董其昌与龚贤艺术人生比较浅析董其昌(1555―1636)明代书画家。

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

当时左右花坛的评价画家,祖籍山东莱阳,中国山水画家书法家,提出了“南北宗”论,做过编修和讲官,之后又到南京当了那时候的礼部尚书,太子太保等几个职位。

祖父以军功封苏州卫,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他的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和今日的我们影响都很大。

现有作品《岩居图》《秋兴八景图》《昼锦堂图》等。

理论著有《画禅室随笔》《容台文集》等,还刻有《戏鸿堂帖》。

龚贤(1618―1689年)名为岂贤,字半千,字野遗,号半亩,又号柴丈人,江苏昆山人,也称钟山野老,清凉山下人,他早年曾参加复社活动,明末战乱时外出漂泊流离,入清隐居不出,居南京清凉山,买画课徒,生活清苦。

性孤僻,与人落落寡合。

分析二人的背景经历,董其昌从小生活在官宦世家,是一个中产而又有文化基础的家庭,后来又由一个中产阶级的家庭变成为霸地“膏腴万顷”产业也大的惊人的大地主,到老年赠太子傅。

龚贤他出生于苏州一个家道中落的官宦之家,幼年随家迁居南京,幼年在南京度过中年基本上也是在南京度过,后来有离开过南京但是在晚年的时候还是回到了南京,他少年的时候主要是读”六经诸史”主张“穷经致用”也就致使他在中年之前是以诗人的身份出现在社会上的。

他们一个是时时生活在中产以上的家庭一个是家道中落,不同的经历和文化背景下他们留给世人的画也就各有千秋了。

一、创作背景的异同董其昌擅于画山水画,师法董源、黄公望、巨然、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

身在官宦之家,仕途上春风得意,青云直上。

他受儒、道、禅的影响很重,但只是在“柔”的一些方面受到的影响比较大,其他的不是很严。

如;他因为有权有势霸占良田,强逼民女,陷害秀才,这些都不是儒、道、禅所推崇的范畴。

其实从他的诗文中可以看到他为“君”,为“国”还是比较上心,甚至是操了不少的心。

龚贤:“金陵八大家”之首,友人说他的书法能“医治俗病”

龚贤:“金陵八大家”之首,友人说他的书法能“医治俗病”

龚贤:“金陵八大家”之首,友人说他的书法能“医治俗病”▲龚贤《行书自书诗十二首》手卷,场景图艺术自媒体/ 同古堂、撰稿人/ 林妹妹、图/ 北京保利北京国贸大酒店专场:仰之弥高—古代书画夜场仰之弥高—古代书画夜场前言“顾我未谙词客调,从人直作画师看。

”——龚贤《归来作》明末清初,生长或寓居金陵的文人诸多,如有“金陵四公子”之称的侯方域、冒辟疆、陈贞慧、方以智,亦或是以龚贤为首的“金陵八大家”,以及吴伟业、周亮工、孔尚任、顾炎武等,一时间文坛荟萃。

“甲申之变”后,国祚更易。

金陵城中诸多“前朝遗民”因无力挽国于危难,又“不食周粟”的心境交杂,遂更以诗词“写金陵胜景”、“记金陵旧事”、“咏金陵古人”,既表达“夕阳残照,明月孤悬”的悲愤,也相互砥砺,彼此共鸣,充满人文色彩。

这些“金陵诗”,在面对“宗国沦亡”时所流露的悲愤与不甘的“士大夫精神”,风骨粼粼,内涵深刻,同时又不乏有文人“心有光明,安宁淡然”的“隐士”浪漫,堪称中国文学史上“璀璨明珠”。

南京清凉山龚贤故居其中,龚贤是彼时金陵“文人圈”的极重要成员,绘事精湛,其画自董其昌而上遡沈周及董、巨、范宽诸家,复得江南山水之蒙养,自辟蹊径,超越“四王”,比肩“四僧”,几可视为“金陵画派”主盟。

其亦是这批“遗民”的核心人物,不仕新朝,饱有气节,享誉甚高。

因此,其“一字一句,一笔一墨”,都是这一社会变革时期顶级文人的缩影,皆弥足珍贵。

不过,目前关于龚贤的研究,以绘画居多,其诗文、书法则因传世鲜少,未能深入。

尤是其晚年寓居南京时,所作“金陵诗”,更是几乎散佚殆尽,长久以来学界亦“难为无米之炊”,无法探析并还原完整的龚贤形象。

▼Lot 937龚贤《行书自书诗十二首》手卷水墨纸本33×1330cm题识:书奉云巢主人鉴。

同学小弟贤。

钤印:龚贤之印、半千、草香堂(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第1628页,“龚贤”第50、57印,文物出版社,1987年)鉴藏印:宝宋室、林朗庵鉴藏印、德林印信、二十四琴书屋曾藏出版:《龚贤书画集》,第290至293页,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14年11月。

【课件】第二单元 主题二 抒情与写意----文人画 课件人美版(2019)高中美术必修《美术鉴赏》

【课件】第二单元 主题二 抒情与写意----文人画 课件人美版(2019)高中美术必修《美术鉴赏》
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创赵体书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鹊华秋色图赵孟頫元鹊华秋色图描绘的是济南美景但鲜为人知的是画的作者赵孟頫却非济南人此画也并非在济南所作其中与自称是济南人的周密有关而画能留存下来还与乾隆皇帝有关
《墨梅图》元 王冕
《墨兰图》 郑思肖
文同 《墨竹图》
恽寿平 《菊花》
பைடு நூலகம்白石画虾堪称画坛一绝
关良的戏剧人物画并 不着意刻画人物的扮 相、身段和服饰,而 是注重表现人物神情, 尤其是眼神的变化, 深得人物内在之神韵。
白蛇传 关良 1956年
一、文人画
亦称“士夫画”,是中国画的一种。
中国人在一花一草、一石一木中负载了自己的一片真情,从而使花木草石脱离或拓展 了原有的意义,而成为人格的象征和隐喻。对传统美育思想及水墨、写意等技法的发 展,颇有影响。彰显了东方人的审美情趣和人文智慧。
鹊华秋色图 赵孟頫 元
赵孟頫字子昂 南宋末至元初著名书法家、画家、诗人。以书法和绘画成就最 高。 在绘画上,他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赵孟頫亦善篆、隶、 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 法圆熟,创"赵体"书,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
潇湘竹石图(局部) 苏轼 北宋
泼墨仙人图,画面透 露出傲骨的仙气神似 以外,人物结构反而 是其次的,寥寥几笔 就把仙人的精气神表 现出来
倪瓒《六君子图》以树喻君子, 表达了作者对君子"正直特立" 高风的崇尚。这正是宋元以来 文人绘画借物寓志的一大特色 一方面,文人将诗情画意融入 画中,使绘画不再是现实的简 单再现,而是寄托了人们希望 的理想世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