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部肌腱粘连松解教学文案
经典手部肌腱粘连松解.ppt

c
22
术后处理
早期活动24-48h后 消除肿胀,软化瘢痕
c
23
谢谢
c
24
c
8
手术操作
无创操作技术,减少腱外膜损伤,保护肌腱 营养途径
肌腱缝合方法 抗张力强,较少破坏肌腱营 养途径
保留或重建腱鞘的完整性(光滑的滑动床, 阻止粘连产生)
c
9
防粘连物质
生物或非生物材料的物理屏障作用 化学物质 生长因子
c
10
术后早期有控制的功能锻炼
肌腱有最大滑动度 缝合处受力最小
A1、A2、A4、PA滑车
c
16
深浅屈肌腱之间
c
17
肌腱骨床侧 手掌、腕管、臂部
c
18
松解效果检查
近侧牵拉肌腱,手指屈曲程度和被动屈曲手 指关节幅度相同
牵拉近端,弹性良好
c
19
防止再粘连
骨面 肌腱之间
药物、脂肪组织,筋膜,腱鞘
c
20
注意事项
保护血管、神经 彻底止血
c
21
伸肌腱松解
c
11
粘连松解术
前提
肌腱愈合良好 肌腱周围粘连已较稳定和成熟
c
12
适应症
主动活动受限,被动活动良好 肌腱修复术后3-6月
c
13
禁忌症
关节僵直 皮肤有广泛疤痕或皮下组缺乏
c
14
屈肌腱松解
粘连范围和切口设计
断端直接缝合:粘连范围局限于缝合处 肌腱移植:累及移植肌腱全长
c
15
关键部位
肌腱粘连手术治疗
手部肌腱粘连松解演示文稿

粘连成分分类
疏松粘连
来源于皮肤组织 侵犯肌腱外膜 肌腱愈合好 移动性较大
中等致密粘连
来源于腱鞘,骨膜,掌板,肌腱 侵犯肌腱实质浅层 肌腱愈合欠满意 移动较局限
致密粘连
来源于骨组织 粘连侵犯肌腱实质 愈合差 无移动性
预防
促进内源性愈合 抑制和减轻外源性愈合
手术操作
无创操作技术,减少腱外膜损伤,保护肌腱 营养途径
肌腱缝合方法 抗张力强,较少破坏肌腱营 养途径
保留或重建腱鞘的完整性(光滑的滑动床, 阻止粘连产生)
防粘连物质
生物或非生物材料的物理屏障作用 化学物质 生长因子
术后早期有控制的功能锻炼
肌腱有最大滑动度 缝合处受力最小
粘连松解术
前提
肌腱愈合良好 肌腱周围粘连已较稳定和成熟
适应症
手部肌腱粘连松解演示文稿
肌腱修复后松解率
端端缝合30% 肌腱移植40% 早期活动14-17%
影响因素
年龄 损伤类型(腱周组织) 手术方法 术后处理(术后功能锻炼)
肌腱粘连的形成
外源性愈合--毛细血管,肉芽组织,疤痕粘连 内源性愈合-- 滑液,腱细胞
肌腱和腱周组织同时发生创伤且水平接近
牵拉近端,弹性良好
防止再粘连
骨面 肌腱之间
药物、脂肪组织,筋膜,腱鞘
注意事项
保护血管、神经 彻底止血
伸肌腱松解
手指伸肌腱中央束(与近节指骨之间) 手背伸肌腱(与掌骨背侧面之间) 腕背伸肌腱支持带深面
术后处理
早期活动24-48h后 消除肿胀,软化瘢痕
主动活动受限,被动活动良好 肌腱修复术后3-6月
禁忌症
关节僵直 皮肤有广泛疤痕或皮下组织缺乏
屈肌腱松解
手部肌腱粘连松解

留意术后是否有出血、肿胀、炎症 等并发症,及时处理。
功能锻炼
被动活动
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被动的关 节活动,以防止关节僵硬。
主动活动
随着伤口愈合,逐渐增加主动的 关节活动,促进肌腱的恢复。
抗阻力训练
在肌腱愈合后,进行抗阻力训练, 增强肌肉力量。
康复训练
物理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物理治疗,如超声、电刺激等。
手部肌腱粘连松解
目录
• 手术简介 • 术前准备 • 手术过程 • 术后护理 • 并发症及预防 • 总结与展望
01 手术简介
手术目的
01
02
03
恢复手部功能
手部肌腱粘连松解手术的 主要目的是解除肌腱粘连, 恢复手部关节的正常活动 度和功能。
减轻疼痛
通过松解粘连,减轻患者 手部疼痛的症状,提高生 活质量。
肌腱修复
术后处理
手术后需要进行适当的固定和康复训 练,以促进肌腱愈合和功能恢复。同 时需注意预防感染和血栓形成等并发 症的发生。
对于断裂或损伤的肌腱,医生会进行 修复或移植手术,以恢复肌腱的连续 性和功能。
04 术后护理
伤口护理
伤口清洁
保持手术部位的清洁,定期更换 敷料,避免感染。
疼痛管理
根据需要使用止痛药,缓解术后疼 痛,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06 总结与展望
手术效果评估
手术效果评估标准
01
根据患者手部功能恢复情况、疼痛程度、日常生活能力等方面
制定评估标准,对手术效果进行全面评估。
手术效果评估方法
02
采用问卷调查、量表评价、医生评估等多种方式,对手术效果
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估。
手术效果评估结果
必看!手部肌腱松解术技术图文分享

必看!手部肌腱松解术技术图文分享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入专业年会员外科医师认为肌腱松解手术过程中患者的参与非常重要。
局麻下,使用或不使用镇静剂,都应让患者确认限制其运动的粘连是否得到松解,粘连是否充分松解的标准是患者术中主动活动的范围。
此外,亲眼看到预期结果可以鼓励患者克服手术切口和术后水肿带来的痛苦。
尽管在手术过程中无菌前臂止血带比上臂止血带更容易被接受,但我们倾向于在手术过程中不使用止血带,这样有利于Lalonde和其他学者倡议的“ wide-awake”技术的实现。
如果“wide-awake"手术不可行,可以使用牵拉试验。
暴露肌腱到受伤区域的近侧,牵拉肌腱看见手指屈曲(图23-1)则表明粘连得到松解,运动受限表明粘连松解不完全。
然而,这个试验不是完全准确的,肌腹间的粘连可能靠近最初受伤和手术区域的近侧,尤其是对于长期粘连患者,此种情况只有“wide-awake”手术可以探查。
图23-1肌腱松解结東后立即行牵拉试验,在全身麻醉下,手指可以完全屈曲,表明松解效果良好。
此患者曾接受过Ⅱ区屈肌腱修复肌腱松解术的切口通常位于陈旧瘢痕上方并向近侧和远侧延伸,以便从健康组织暴露肌腱和其他重要结构。
此外,在骨折或伸肌腱损伤的病例中,中外侧切口更容易暴露屈肌腱和伸肌腱(图23-2)。
此种方法对限制性关节挛缩的松解也很有效。
图23-2术者通过背侧切口行伸肌腱松解,该患者近节指骨骨折愈合后伴主动活动范围受限术中应尽最大可能减小对屈肌腱鞘的损伤,并保留至关重要的A2和A4滑车。
如果滑车损伤,肌腱会暴露于周围的软组织中并与其形成瘢痕。
此外,主动抓握可增加其余滑车的应力,导致滑车断裂及肌腱弯曲打结的潜在风险。
设计横向切口切开腱鞘。
肌腱分离器(图23-3)可以在滑车系下穿过,将肌腱与腱鞘分离。
手指主动屈曲有助于松解远端粘连。
如果A2滑车不完整,可行滑车重建,但会影响肌腱松解术的效果,因为滑车重建术后禁忌主动活动。
在这种情况下可行分期重建。
肌腱粘连松解术(标准版)

肌腱粘连松解术
【适应证】
各种原因造成肌腱粘连而引起功能障碍者。
【禁忌证】
1.伴有全身性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
2.局部有感染灶、术后有可能感染者。
【操作方法及程序】
1.麻醉根据手术需要,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
2.体位根据手术需要,选择合适的体位。
3.切口根据肌腱损伤部位,选择适当的切口。
4.手术操作
(1)选择适当切口,充分显露。
(2)彻底松解肌腱。
其标准为:向近端牵拉,肌腹有充分弹性。
向远端牵拉,其弹性主动活动同被动牵拉。
(3)充分止血。
提倡应用防粘连剂。
(4)早期功能练习。
可配合理疗及支具练习。
【注意事项】
1.皮肤瘢痕较多,术后可能会影响松解效果。
2.关节被动活动差者,不宜行肌腱松解术。
3.术后须充分配合功能练习,否则难以达到效果。
4.松解手术距前一次肌腱修复手术的时间要足够长,一般不应短于3个月。
5.注意保护原有正常滑车。
手术讲解模板:上肢肌腱粘连松解术

手术资料:上肢肌腱粘连松解术
术后处理: 1.术后固定肢体、指(趾)保持于肌腱松弛 的位置。
手术资料:上肢肌腱粘连松解术
术后处理: 2.术后2周拆皮肤缝线,用bunnell钢丝抽 出缝合法者,6周后抽出钢丝,抽出时要 固定好近端肌腱,以免损伤断端愈合。
手术资料:上肢肌腱粘连松解术
术后处理: 3.术后3周开始轻度活动关节,6周后即可 正常功能锻炼。过早活动可造成肌腱断面 分离或断裂,过晚活动易发生粘连。
手术资料:上肢肌腱粘连松解术
手术步骤: 置上,伤口缝合 (图3.9.2.2.3.2-4)。
手术资料:上肢肌腱粘连松解术
手术步骤:
手术资料:上肢肌腱粘连松解术
注意事项:
1.分离、钳夹、缝合肌腱时,应尽量注意 无创技术。通过隧道的肌腱残端要埋入腱 内,断端对合要紧密,缝线、线结均应陷 入腱表面,尽量减少外露,以保持腱表面 的光滑度和减少粘连。 手术资料:上肢肌腱粘连松解术
手术步骤: 1.手指侧中线做纵切口。近侧指间关节处 切开屈指肌腱腱鞘,在该关节的近侧切去 关节囊掌侧部分,掌板,短纽及骨膜。
手术资料:上肢肌腱粘连松解术
手术步骤:
2. 于近节指骨颈部自掌向背侧相距0.5~ 0.6cm处钻2个小洞。在指骨掌侧2洞之间 用刮匙刮出一个粗糙面作为屈指浅肌腱附 着之用。屈指浅肌腱亦锐性刮出粗 糙面,把近侧指间关节屈曲20°~40°, 以抽出钢丝缝合法把屈指浅肌腱固定在指 骨上。用细骨圆针把近侧指间关节斜穿固 定在适宜的屈曲位
手术资料:上肢肌腱粘连松解术
并发症: 关节疼痛。
手术资料:上肢肌腱粘连松解术
术后护理: 适宜饮食:
手术资料:上肢肌腱粘连松解术
术后护理: 清淡食物。
谢谢!
手部肌腱粘连松解演示文稿

无创操作技术,减少腱外膜损伤,保护肌腱 营养途径
肌腱缝合方法 抗张力强,较少破坏肌腱营 养途径
保留或重建腱鞘的完整性(光滑的滑动床, 阻止粘连产生)
防粘连物质
生物或非生物材料的物理屏障作用 化学物质 生长因子
术后早期有控制的功能锻炼
肌腱有最大滑动度 缝合处受力最小
粘连松解术
肌腱骨床侧 手掌、腕管、臂部
松解效果检查
近侧牵拉肌腱,手指屈曲程度和被动屈曲手 指关节幅度相同
牵拉近端,弹性良好
防止再粘连
骨面 肌腱之间
药物、脂肪组织,筋膜,腱鞘
注意事项
保护血管、神经 彻底止血
伸肌腱松解
手指伸肌腱中央束(与近节指骨之间) 手背伸肌腱(与掌骨背侧面之间) 腕背伸肌腱支持带深面
肌腱和腱周组织同时发生创伤且水平接近
粘连成分分类
疏松粘连
来源于皮肤组织 侵犯肌腱外膜 肌腱愈合好 移动性较大
中等致密粘连
来源于腱鞘,骨膜,掌板,肌腱 侵犯肌腱实质浅层 肌腱愈合欠满意 移动较局限
致密粘连
来源于骨组织 粘连侵犯肌腱实质 愈合差 无移动性
预防
促进内源性愈合 抑制和减轻外源性愈合
前提
肌腱愈合良好 肌腱周围粘连已较稳定和成熟
适应症
主动活动受限,被动活动良好 肌腱修复术后3-6月
禁忌症
关节僵直 皮肤有广泛疤痕或皮下组织缺乏
屈肌腱松解
粘连范围和切口设计
断端直接缝合:粘连范围局限于缝合处 肌腱移植:累及移植肌腱全长
关键部位
A1、A2、A4、PA滑车
深浅屈肌腱之间
手部肌腱粘连松解演示文稿
优选手部肌腱粘连松解Ppt
肌腱修复后松解率
端端缝合30% 肌腱移植40% 早期活动14-17%
手部肌腱粘连松解

术后处理
早期活动24-48h后 消除肿胀,软化瘢痕
.
谢谢
.
深浅屈肌腱之间
.
肌腱骨床侧 手掌、腕管、臂部
.
松解效果检查
近侧牵拉肌腱,手指屈曲程度和被动屈曲手 指关节幅度相同
牵拉近端,弹性良好
.
防止再粘连
骨面 肌腱之间
药物、脂肪组织,筋膜,腱鞘
.
注意事项
保护血管、神经 彻底止血
.
伸肌腱松解
手指伸肌腱中央束(与近节指骨之间) 手背伸肌腱(与掌骨背侧面之间) 腕背伸肌腱支持带深面
.
粘连成分分类
疏松粘连
来源于皮肤组织 侵犯肌腱外膜 肌腱愈合好 移动性较大
.
中等致密粘连
来源于腱鞘,骨膜,掌板,肌腱 侵犯肌腱实质浅层 肌腱愈合欠满意 移动较局限
.
致密粘连
来源于骨组织 粘连侵犯肌腱实质 愈合差 无移动性
.
预防
促进内源性愈合 抑制和减轻外源性愈合
.
手术操作
无创操作技术,减少腱外膜损伤,保护肌腱 营养途径
肌腱缝合方法 抗张力强,较少破坏肌腱营 养途径
保留或重建腱鞘的完整性(光滑的滑动床, 阻止粘连产生)
.
防粘连物质
生物或非生物材料的物理屏障作用 化学物质 生长因子
.
术后早期有控制的功能锻炼
肌腱有最大滑动度 缝合处受力最小
.
粘连松解术
肌腱粘连手术治疗
华山医院手外科 陆九州
.
肌腱修复后松解率
端端缝合30% 肌腱移植40% 早期活动14-17%
.
影响因素
年龄 损伤类型(腱周组织) 手术方法 术后处理(术后功能锻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肌腱修复后松解率
端端缝合30% 肌腱移植40% 早期活动14-17%
影响因素
年龄 损伤类型(腱周组织) 手术方法 术后处理(术后功能锻炼)
肌腱粘连的形成
外源性愈合--毛细血管,肉芽组织,疤痕粘连 内源性愈合-- 滑液,腱细胞
肌腱和腱周组织同时发生创伤且水平接近
牵拉近端,弹性良好
防止再粘连
骨面 肌腱之间
药物、脂肪组织,筋膜,腱鞘
注意事项
保护血管、神经 彻底止血
伸肌腱松解
手指伸肌腱中央束(与近节指骨之间) 手背伸肌腱(与掌骨背侧面之间) 腕背伸肌腱支持带深面
术后处理
早期活动24-48h后 消除肿胀,软化瘢痕
谢谢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主动活动受限,被动活动良好 肌腱修复术后3-6月
禁忌症
关节僵直 皮肤有广泛疤痕或皮下组织缺乏
屈肌腱松解
粘连范围和切口设计
断端直接缝合:粘连范围局限于缝合处 肌腱移植:累及移植肌腱全长
关键部位
A1、A2、A4、PA滑车
深浅屈肌腱之间
肌腱骨床侧 手掌、腕管、臂部
松解效果检查
近侧牵拉肌腱,手指屈曲程度和被动屈曲手 指关节幅度相同
粘连成分分类
疏松粘连
来源于皮肤组织 侵犯肌腱外膜 肌腱愈合好 移动性较大
中等致密粘连
来源于腱鞘,骨膜,掌板,肌腱 侵犯肌腱实质浅层 肌腱愈合欠满意 移动较局限
致密粘连
来源于骨组织 粘连侵犯肌腱实质 愈合差 无移动性
预防
促进内源性愈合 抑制和减轻外源性愈合
手术操作
无创操作技术,减少腱外膜损伤,保护肌腱 营养途径
肌腱缝合方法 抗张力强,较少破坏肌腱营 养途径
保留或重建腱鞘的完整性(光滑的滑动床, 阻止粘连产生)
防粘连物质
生物或非生物材料的物理屏障作用 化学物质 生长因子
术后早期有控制的功能锻炼
肌腱有最大滑动度 缝合处受力最小
粘连松解术
前提
肌腱愈合良好 肌腱周围粘连已较稳定和成熟
适应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