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

合集下载

30米预应力装配式简支T梁桥的上部结构

30米预应力装配式简支T梁桥的上部结构

30米预应力装配式简支T梁桥的上部结构1.引言预应力装配式简支T梁桥是一种常用于中小跨度桥梁的结构形式,具有施工周期短、成本低、质量可控等优点。

本文将对一座30米预应力装配式简支T梁桥的上部结构进行介绍。

2.结构形式2.1T形主梁T形主梁是本桥的承重构件,由混凝土预制构件组成,其截面形状为T形。

T形主梁的横向宽度较窄,利于施工,且具有良好的受力性能。

主梁的长度为30米,采用了预应力钢筋进行预应力加固,以增加其承载能力。

2.2横梁横梁位于主梁的两侧,起到连结主梁和纵向横梁的作用。

横梁同样由混凝土预制构件组成,其形状为矩形或闭口形,具有较好的整体刚度和承载能力。

2.3纵向横梁纵向横梁位于主梁的底部,其作用是增加主梁的整体刚度和稳定性。

纵向横梁同样由混凝土预制构件组成,可以分为多个跨度,每个跨度之间通过伸缩缝连接。

2.4支座支座是桥梁与土地接触的部分,起到承载桥梁重力和传递荷载的作用。

在本桥的上部结构中,支座位于主梁的两侧,采用橡胶支座。

橡胶支座具有较好的承载能力和减震性能,可以有效减小桥梁受到的地震和车辆荷载产生的震动。

3.施工工艺3.1预制首先,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图纸进行主梁、横梁和纵向横梁的预制。

预制过程中需要进行混凝土搅拌、模具浇注、养护等环节,确保预制构件的质量和强度符合要求。

3.2运输预制完成后,将构件进行装车和运输。

运输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护构件,防止损坏。

3.3吊装到达施工现场后,使用吊车将预制构件吊装至正确的位置。

吊装过程中需要进行精确的定位和调整,确保构件的安装正确。

3.4安装吊装完成后,进行构件的安装,包括主梁、横梁和纵向横梁的连接。

安装过程中需要进行预应力张拉和调整,确保构件之间的力学连接性能。

4.结论。

30米预应力装配式简支T梁桥的上部结构

30米预应力装配式简支T梁桥的上部结构

设计总说明书1.1 技术资料1.1.1 桥面净空净9+2×1.5(人行道)1.1.2 设计荷载公路Ⅱ级,人群荷载3.0KN/m21.1.3 计算要求设计流量设计水位确定桥长确定桥面最低标高上部结构内力计算下部结构计算1.2 结构形式上部采用30m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T形梁1.3 主要材料1.3.1 混凝土主梁、人行道、栏杆及铺装层均采用C40号混凝土。

1.3.2 预应力钢束采用1×7标准型-15.2-1860-Ⅱ-GB/T 5224—1995钢绞线。

1.3.3 普通钢筋纵向抗拉普通钢筋采用HRB400钢筋,箍筋及构造钢筋采用HRB335钢筋。

1.3.4 锚具按后张法施工工艺制作主梁,采用HVM15-9型锚具。

1.3.5 基本计算数据材料特性表表1-11.4 上部结构说明书1.4.1 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GD60-200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J021-89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J01-881.4.2 技术标准标准跨径:30m计算跨径:29.16m主梁全长:29.96m支点距端顶:0.40m梁高:2.00m设计荷载:公路Ⅱ级,人群荷载3.0KN/m2桥面净空:净-9+2 1.51.4.3 设计要求A为减轻主梁的安装重量,增强桥梁的整体性,在预制T梁上设40cm的湿接缝B 设计构件尺寸按规范图C 对内梁各截面进行验算上部结构设计4.1 横截面布置4.1.1 主梁间距与主梁片数如图4-1主梁间距通常应随梁高与跨径的增大而加宽为经济,同时加宽翼板对提高主梁截面效率指标ρ很有效,故在许可条件下应适当加宽T梁翼板。

因该桥采用30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形梁桥,主梁间距均为220㎝,(T梁的上翼缘宽度为180㎝,保留40㎝的湿接缝),考虑人行道适当挑出,故净-9+2×1.5m人行道的桥宽采用五片主梁 (如图4-1所示)。

上部结构一般构造图图4-14.1.2 主梁跨中截面主要尺寸拟定A 主梁高度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的主梁高度与其跨径之比通常在1/14--1/25之间,高跨比约在1/18—1/19之间。

预应力简支梁桥课程设计

预应力简支梁桥课程设计

预应力简支梁桥课程设计目录1 计算依据与基础资料 (3)1.1 主梁跨径及全长 (3)1.2 桥面净空:21m (3)1.3 设计荷载:公路Ⅱ级 (3)1.4 计算方法:极限状态法 (3)1.5 设计依据 (3)1.6 材料和工艺 (3)1.7 设计要点 (4)2 结构尺寸及截面特征 (4)2.1 横截面布置 (4)构造图如图所示 (5)2.3 T梁翼缘有效宽度计算 (7)3 主梁内力计算 (7)3.1 永久作用及其作用效应 (7)3.2 可变作用及其作用效应计算 (12)3.3 作用效应组合 (19)4 主梁截面几何特性 (22)5 主梁配筋及布置 (22)5.1 跨中截面钢束的估算和确定 (22)5.2 跨中截面预应力钢束的布置 (23)5.3 非预应力钢筋的估算及布置 (25)6 预应力损失计算 (25)6.1 预应力钢束与管道壁之间的摩擦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25)6.2 由锚具变形、钢束回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26)6.3 混凝土弹性压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28)6.4 应力松弛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28)6.5 混凝土收缩和徐变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28)6.6 预应力损失汇总 (31)7 主梁承载能力及应力验算 (31)7.1 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承载力验算 (31)7.2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抗裂性验算 (36)8 主梁端部局部承压验算 (37)8.1 局部承压区截面尺寸验算 (37)8.2 局部抗压承载验算 (38)9 主梁变形验算 (39)9.1 预压力引起的跨中反拱度 (39)9.2 由荷载引起的跨中挠度 (40)9.3 结构刚度验算 (41)9.4 预拱度设置 (41)10 行车道板计算 (41)10.1 悬臂板的荷载效应 (41)10.2 连续板荷载效应计算 (43)10.3 截面设计、配筋和承载力验算 (47)30m 预应力简支梁桥课程设计1 计算依据与基础资料 1.1 主梁跨径及全长标准跨径:30.00m (墩中心距离) 主梁全长:29.96m 计算跨径:29.00m 1.2 桥面净空:21m桥面宽度:由于桥面宽度较大,确定将桥面分为两幅,半幅桥宽10m 。

预应力简支撑t梁混凝土计算

预应力简支撑t梁混凝土计算

预应力简支撑t梁混凝土计算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和建筑结构的多样化,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工程中被广泛应用。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预应力简支撑t梁是一种常见的结构形式。

本文将介绍预应力简支撑t梁混凝土计算的相关内容。

1. 引言预应力简支撑t梁是一种由上部受压预应力筋和下部受拉钢筋构成的梁。

预应力筋通过预应力引张机构进行预应力的引入,使得梁在使用状态下能够充分利用混凝土的承压性能,增加梁的承载力和抗弯刚度。

2. 计算方法预应力简支撑t梁的计算方法主要包括截面力学性能计算和受力计算两个方面。

2.1 截面力学性能计算截面力学性能计算是预应力简支撑t梁计算的基础。

首先需要确定梁的几何尺寸和材料性能,包括梁的宽度、高度、上下翼缘宽度、翼缘厚度等。

然后根据这些参数计算梁的截面面积、截面惯性矩、截面模量等。

2.2 受力计算受力计算是预应力简支撑t梁计算的核心内容。

在受力计算中,需要分别考虑梁在自重和活载荷作用下的受力情况。

首先计算梁在自重作用下的受力,包括弯矩、剪力和轴力。

然后计算梁在活载荷作用下的受力,根据活载荷的大小和分布形式,确定梁的受力情况。

3. 设计要求预应力简支撑t梁的设计要求主要包括受力性能、变形性能和施工性能三个方面。

3.1 受力性能预应力简支撑t梁的受力性能要求梁能够满足弯矩、剪力和轴力的要求。

在设计中,需要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确定梁的截面尺寸和预应力筋的布置方式,以满足受力性能的要求。

3.2 变形性能预应力简支撑t梁的变形性能要求梁在使用状态下能够满足挠度和躯体变形的要求。

在设计中,需要根据工程的挠度和躯体变形的限值,确定梁的截面尺寸和预应力筋的预应力水平,以满足变形性能的要求。

3.3 施工性能预应力简支撑t梁的施工性能要求梁能够满足施工过程中的要求。

在设计中,需要考虑梁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以满足施工性能的要求。

4. 设计实例为了更好地理解预应力简支撑t梁混凝土计算的方法和要求,下面以一座桥梁为例进行设计实例。

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毕业设计

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毕业设计

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毕业设计一、选题背景和意义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作为高速公路和铁路桥梁中常用的结构形式之一,在工程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该结构形式具有刚度大、变形小、承载能力强等优点,因此在桥梁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以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受力性能进行分析和计算,探讨其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二、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结构及受力特点1. 结构形式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是由上下两个翼缘和中间的腹板组成的。

其中,上下两个翼缘呈倒T形,腹板呈长方形。

在制作过程中,先制作好预应力钢筋,并将其张拉到设计要求的预应力值后,再浇筑混凝土。

2. 受力特点(1)弯曲受力:由于车辆荷载等原因,T梁会产生弯曲变形。

这时,上下两个翼缘会承受剪切力和弯曲扭矩,腹板则会承受弯曲应力。

(2)剪切受力:在车辆荷载作用下,T梁上下两个翼缘之间会产生剪切力。

这时,T梁的受力状态就类似于一根悬臂梁。

(3)压弯受力:当T梁的跨度较大时,由于自重和荷载的作用,T梁中间的腹板会发生压弯变形。

这时,上下两个翼缘也会承受一定的压应力。

三、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设计计算1. 参考标准本文设计参考了《公路桥涵设计细则》(JTG D60-2015)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等相关标准。

2. 计算过程(1)截面尺寸确定:根据桥墩高度、跨度等参数确定T梁截面尺寸。

(2)荷载计算:根据桥梁使用要求和交通流量等参数进行荷载计算。

(3)静态分析:采用静态分析方法对T梁进行分析,得出各个截面的受力情况。

(4)预应力钢筋设计:根据静态分析结果,确定预应力钢筋的数量和张拉方式等参数。

(5)混凝土设计:根据静态分析结果和预应力钢筋设计参数,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四、结论与展望通过对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的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具有较好的承载能力和变形性能,适用于中小跨径桥梁的设计。

(2)在T梁的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荷载计算、截面尺寸确定、静态分析、预应力钢筋设计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等因素。

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课程设计

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课程设计

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课程设计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是一种常见的结构形式,广泛应用于桥梁、高速公路、铁路等工程中。

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对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的设计过程和计算方法进行详细分析,使学生掌握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一、设计要求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我们的设计要求是:跨度为30米,道路等级为一级公路,荷载标准按照GB/T 50009-2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执行,使用C50的预应力混凝土。

二、设计步骤1. 确定截面尺寸和受力状态根据跨度和荷载标准,我们可以根据静力平衡原理确定截面形状和尺寸。

在确定截面尺寸时,需考虑梁的弯矩、剪力和轴力等受力状态。

2. 计算活载和恒载根据荷载标准,计算活载和恒载对T梁的作用力大小。

根据桥梁的具体情况,包括车辆类型、车道数、车辆荷载等参数,计算活载作用下的弯矩和剪力。

3. 计算预应力力量根据截面尺寸和受力状态,计算预应力的力量。

预应力可以通过预应力钢筋的预拉或者压力传递产生,根据静力平衡原理,计算预应力的大小和位置。

4. 设计受力钢筋根据受力状态和预应力力量,设计受力钢筋的数量和位置。

受力钢筋主要用于承受剪力和轴力,保证梁的受力性能。

5. 计算截面抗弯承载力和抗剪承载力根据受力钢筋和预应力的力量,计算截面的抗弯承载力和抗剪承载力。

根据结构的安全性要求,保证截面的抗弯和抗剪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6. 校核截面尺寸根据抗弯和抗剪承载力的计算结果,对截面尺寸进行校核。

如果截面尺寸不满足要求,则需要重新调整截面形状或者增加预应力力量。

7. 绘制截面图和构造图根据设计计算结果,绘制截面图和构造图。

截面图主要用于展示截面尺寸和钢筋布置,构造图用于展示梁的构造形式和连接方式。

8. 编写设计报告根据设计计算结果和绘制的图纸,编写设计报告。

设计报告应包括设计计算的步骤、输入参数、计算结果和结论等内容,以便于后续施工和验收。

三、设计注意事项1. 在设计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择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预应力力量,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课程设计-桥梁工程

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课程设计-桥梁工程

四、计算指导书
(二)毛截面几何特性计算 对于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来说,其内力偶臂所能变 化的范围越大,则在预加力相同的条件下,其所能抵抗外 弯矩的能力也就越大,即抗弯效率越高。 对于全预应力混凝土梁,混凝土合力只能在上下核心 之间移动。
四、计算指导书
(二)毛截面几何特性计算 截面效益指标(The Section Efficiency factor) 任意截面的截面特性:截面高度h,上核心距Ku,下 核心距Kb,预应力筋的偏心距e。
四、计算指导书
(二)毛截面几何特性计算 从预应力简支T梁的施工过程看,翼板的一部分在T梁 安装就位后现浇,使横截面T梁连成整体,扣除现浇段的T 梁截面称为小毛截面,全截面称为大毛截面,因此预制时 梁的自重,接缝重量及预应力荷载均由小毛截面承担,二 期恒载,活载由大毛截面承担。 l、小毛截面特性计算; 2、大毛截面特性计算。
二、基本资料
1、跨径和宽度 计算跨径:L0=26.0~36.0m; 主梁全长:L=26.96~36.96m; 桥面宽度:10.0~13.8m。 2、设计荷载 公路—Ⅰ级;公路—Ⅱ级。
二、基本资料
3、材料 (1)混凝土 主梁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40;栏杆和桥面铺装混 凝土强度等级为C40。
三、基本内容
9、应力验算; 10、挠度及锚固区计算; 11、桥面板配筋; 12、板式橡胶支座设计(待定); 13、主梁横膈梁配筋(待定); 14、绘图及整理计算书。
四、计算指导书
(一)主梁构造尺寸拟定 主梁截面尺寸按桥梁工程教材,可参照经验数据确定。 l、高跨比:l/15~l/25;一般可取1/16~1/18。 2、横隔梁:5~7道; 3、主梁宽度:2.0~2.5m;
二、基本资料
(2)预应力筋 纵向预应力束采用7Ф 5mm高强度低松弛预应力钢绞线, 每束6根。钢绞线技术标准应符合《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 线》(GB/T5224-2003),公称直径Ф s15.2mm,标准强度 fpk=1860MPa,弹性模量Ep=1.95x105MPa,单股面积Ay= 139mm2。

30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计算书

30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计算书

一、主要技术标准及设计采用规范1、主要技术标准(1)道路等级:城市主干道路;(2)荷载标准:公路-1级,人群荷载:3.5kN/m2;(5)平纵曲线:本桥位于直线段,桥面最大纵坡:3%;(6)桥面横坡:行车道2%人字坡;(7)地震:无资料。

2、设计采用规范(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3)《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4)《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025-86)(5)《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6)《城市桥梁设计准则》(JTJ11-93)(7)《城市桥梁设计荷载标准》(CJJ77-98)(8)《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15-95)(9)参考规范《铁路钢桥制造及验收规范》(TB10212-98)二、桥梁总体布置1、桥型与孔跨布置主桥采用1联(30.7+100+30.7)m钢桁拱桥,主桥全长161.4m。

2、桥梁横断面布置桥梁横断面布置为:1.5m(人行道、栏杆)+3.0m(非机动车道)+2.0m(拱肋及吊杆区,含防撞护拦)+23.0m(机动车道)+2.0m(拱肋及吊杆区,含防撞护拦)+3.0m(非机动车道)+1.5m(人行道、栏杆),桥面全宽36.0m。

三、桥梁结构设计1、上部结构设计本桥上部结构采用连续钢桁拱结构,两片承重主桁间距为25m,主桁间距远大于桥梁宽跨比1/20的要求,通过合理的系杆与桥面结构布置,具有良好的横向刚度。

主跨拱圈矢高20m,矢跨比接近1/4,拱脚在桥面以下高度为6m;边跨计算跨度30m,平弦钢桁梁主桁高度9.5m。

桁梁和拱肋的标准节间距为5m。

弦不分上下弦杆、拱部分上下弦杆、加劲弦杆、系杆均采用箱形截面,横梁采用工字形截面、设有纵横加劲肋,吊杆、腹杆及平纵联均采用工字形截面。

桥面板主要采用钢筋混土Π形板,边跨机动车道部分为了增加压重而采用矩形截面钢筋混凝土板,人行道部分全桥均采用槽形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计算依据与基础资料(一)、设计标准及采用规范1、标准跨径:桥梁标准跨径30m;计算跨径(正交、简支);预知T梁长。

设计荷载:公路——Ⅱ级桥面宽度:分离式路基宽(高速公路),半幅桥全宽桥梁安全等级为一级,环境条件为Ⅱ类2、采用规范:交通部颁布的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设计通用图;《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刘效尧等编著,《公路桥涵设计手册-梁桥》,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强士中,《桥梁工程(上)》,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二)、主要材料1、混凝土:预制T梁,湿接缝为C50、现浇铺装层为C50、护栏为C30.2、预应力钢绞线:采用钢绞线s ㎜,ƒpk=1860MPa,E p=×105MPa3、普通钢筋:采用HRB335,ƒsk =335MPa,Es=×105MPa(三)、设计要点1、简支T梁按全预应力构件进行设计,现浇层80mm厚的C40的混凝土不参与截面组合作用。

2、结构重要性系数取;3、预应力钢束张拉控制应力值σcon =ƒpk;4、计算混凝土收缩、徐变引起的预应力损失时传力锚固龄期为7d;5、环境平均相对湿度RH=55%;6、存梁时间为90d;7、湿度梯度效应计算的温度基数,T1=14℃,T2=℃。

二、结构尺寸及结构特征(一)、构造图构造图如图1~图3所示。

(二)、截面几何特征边梁、中梁毛截面几何特性见表1边梁、中梁毛截面几何特性(全截面)边梁中梁(2号梁)毛截面面积A(㎡)抗弯惯矩I(m4)截面重心到梁顶距离yx(m)毛截面面积A(㎡)抗弯惯矩I(m4)截面重心到梁顶距离yx(m)支点几何特性跨中几何特性(预制截面)边梁中梁(2号梁)毛截面面积A(㎡)抗弯惯矩I(m4)截面重心到梁顶距毛截面面积A(㎡)抗弯惯矩I(m4)截面重心到梁顶距(三)、T梁翼缘有效宽度计算根据《桥规》条规定,T梁翼缘有效宽度计算如下:中梁:B f1=min故按全部翼缘参与受力考虑。

三、汽车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冲击系数计算(一)、汽车荷载横向分布系数计算1、汽车横向折减系数根据《通规》条第7款规定,三车道的横向折减系数为,两车道的横向折减系数为.2、跨中横向分布系数本桥一跨沿顺桥向布置5道横梁,跨中汽车荷载横向分布系数按刚性横梁法计算。

主梁刚度按T梁跨中截面考虑,抗弯惯矩I=,抗扭惯矩It=。

T形截面抗扭惯矩It的计算,系根据普朗特的薄膜比拟法对T形截面按矩形子块进行分块,然后将各矩形子块的抗扭惯矩累计而得到结果。

设各矩形子块的宽度为bi 、高度为ti,则3Iiiitt b∑=α,其中⎥⎥⎦⎤⎢⎢⎣⎡⎪⎪⎭⎫⎝⎛+-=5052.063.0131iiiii btbtα。

本计算中将T形截面分为三块:翼缘、腹板及下马蹄,个子块的bi 、ti分别取为:[,],[2,],[,]。

任意主梁的影响系数为:∑∑==±=nj jj ii nj jiie I a I ea I I 121βη。

其中:∑∑+=iiTi Ia E I l2212G 11β=。

影响线坐标见表2。

求1号梁(边梁)、2号梁、3号梁汽车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在影响线上布置车道荷载,各车道中线相应位置处的影响线坐标即为该车道荷载分布系数。

1~3号梁汽车荷载跨中横向分布系数计算图式见图。

按三车道布置,可得1号梁、2号梁、3号梁汽车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分别为、与。

按两车道布置,可得1号梁、2号梁、3号梁汽车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分别为、与。

考虑到三车道布置时活荷载效应需乘以车道横向折减系数ξ=,而两车道布置时活荷载效应需乘以车道横向折减细数ξ=,故按两车道布置时活荷载效应达最大值(边梁与2号梁达最大,3号梁按三车道布置时最大,但小于按两车道布置时的2号梁),计算中应按两车道考虑计算边梁与2号梁。

3.支点横向分布系数按杠杆法布载,分别计算边梁、2号梁的横向分布系数()。

支点横向分布系数7556.07556.06889.0321===支支支,,ηηη。

影响线坐标表 表2(二)、汽车荷载冲击系数μ值计算1、汽车荷载纵向整体冲击系数按《通规》条文说明条计算,简支梁结构基频:ccc m I E l f 212π=C50混凝土,E c =MPa=N/㎡。

梁跨中处单位长度质量gGm c =,其中G 为跨中延米结构自重(N/m ),g 为重力加速度,g=s 2。

()m kg m c /103111.281.9896.0102633⨯=⨯⨯=()Hz f 827.4103747.24376.01045.39.28231021=⨯⨯⨯⨯=π冲击系数μ可按《通规》条计算,当≤f ≤14Hz 时,2625.00157.0827.4ln 1767.0=-⨯=μ2、汽车荷载局部加载的冲击系数按《通规》条,采用3.11=+μ。

四、作用效应组合(一)、作用的标准值 1、永久作用标准值(1)每延米一期恒载q 1(不包括湿接缝)计算预制T 梁重度取3/26m kN =γ,半片跨中横隔梁的重量:V F h b =γ预制T 梁每延米一期恒载q 1见图所示在计算中略去T 梁支座以外两端各50cm 范围恒载对跨中梁段受力的影响。

(2)湿接缝重量'1q 计算半片跨中横隔梁接缝的重量()kN V F h h 31.2088825.026=⨯==γ(3)二期恒载2q 计算①80mm 厚的C40混凝土重度取3/26m kN =γ。

②100mm 厚沥青混凝土铺装重度取3/24m kN =γ③F 形混凝土护栏(防撞等级SA ,单侧)q=m ,平均分配到五根梁上,各梁分别承担()m kN /08.36/225.9=⨯。

边梁:()m kN q /96.1108.32475.11.02625.208.03=+⨯⨯+⨯⨯=。

2号梁:()m kN q /16.1308.32425.21.02625.208.03=+⨯⨯+⨯⨯=。

恒载效应标准值见表表3恒载效应标准值计算2、汽车荷载效应标准值(1)公路—Ⅱ级车道荷载计算图式,见图根据《通规》第条,公路—Ⅱ级车道荷载均布标准值为m kN q k /88.7=,集中荷载标准值:当计算跨径小于5m 时,P k =360kN 。

本例计算跨径为。

()()kN P k 7.20675.055059.28180180=⨯--⨯+=,计算剪力时()kN P k 04.2487.2062.1=⨯=(2)计算跨中、L/4截面荷载效应标准值()()y P A q S k k Qk ++=ξημ1,两列车布载控制设计,横向折减系数ξ=,A 为内力影响线面积,y 为内力影响线竖标值。

(3)跨中、L/4、支点截面汽车荷载内力影响线,见图 跨中、L/4、支点截面公路—Ⅱ级荷载产生的内力见表4。

跨中、L/4、支点截面公路—Ⅱ级荷载产生的内力1、基本组合(用于结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按《通规》是():⎪⎪⎭⎫⎝⎛++=∑∑==m i n j Qjk Qj c k Q Q GikGi ud S S S S 121100γψγγγγ 式中各分项系数的取值如下: 0γ——结构重要性系数,0γ=; G γ——结构自重分项系数,G γ=;1Q γ——汽车荷载(含冲击力)的分项系数,1Q γ=.基本组合计算,永久作用的设计值与可变作用设计值见表5、表6边梁永久作用的设计值与可变作用设计值组合表52号梁永久作用的设计值与可变作用设计值组合表表62、作用短期效应组合(用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永久荷载作用标准值效与可变作用频遇值效应组合,按《通规》式(),其效应组合为:Qjk nj j mi Gik sd S S S ∑∑==+=111ψ式中:j 1ψ——可变作用效应的频遇值系数,汽车荷载(汽车荷载不计冲击力)j 1ψ=,温度梯度作用j 1ψ=。

3、作用长期效应组合(用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永久作用标准值效应与可变作用准永久值效应相组合,按《通规》式(),其效应组合为:Qjk nj j i Gik ld S S S ∑∑==+=1221ψ式中:j 2ψ——第j 个可变作用效应的准永久值系数,汽车荷载(不计冲击力)j 2ψ=,温度梯度作用j 2ψ=;ld S ——作用长期效应组合设计值。

作用短期和长期效应组合计算见表7和表8.边梁作用短期和长期效应组合计算2号梁作用短期和长期效应组合计算(三)截面预应力钢束估算及集合特性计算1、全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受拉区钢筋面积估算(1)根据《桥规》第条,全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在作用(或荷载)短期效应组合下应符合《桥规》式():085.0≤-pc st σσ 式中:⎪⎪⎭⎫ ⎝⎛+=+==pn n n n pe p n n pn p n p pc sst e I y A A y I e N A N y I M 1,00σσσ。

估算预应力钢筋时,近似取毛截面积A 、抗弯惯矩I 、y p 分别代替公式中的A n 、I n 、e pn ,,y n 为截面重心轴到截面受拉边缘(梁低)的距离,用x u y h y -=代替; pe σ为受拉区钢筋合力点预应力钢筋的应力,取控制应力的70%计,()MPa pe 5.976186075.07.0=⨯⨯=σ。

近似取085.0,=--==pc st p u p pn a y y e σσ并令,可得到下式:()up pe us p y y r y M A +=285.0σ式中:r 截面的回转半径,AI r =2。

(2)假定混凝土受压区高度x 位于截面翼缘板内,根据《桥规》第条式():⎪⎭⎫ ⎝⎛-≤200x h bx f M cd d γ令b f M h h x cd d ⋅--=02002γ,并由《桥规》式()条可以得到:sdp pd sd s f A f bx f A -=式中:b ——截面宽度;h 0——截面有效高度,此处近似取mm h h h p 18200=-=; p a ——预应力钢筋合力中心到底板的距离,p a =180mm ; C50混凝土:MPa f HRB MPa f sd cd 2803354.22==钢筋:;; 钢绞线:21392.15,1260mm A MPa f p s pd ==截面积单根φ。

钢筋面积估算及配筋见表9和表10.预应力钢束布置图见图9。

预应力钢筋、普通钢筋面积估算表梁内截面配筋注:A p——受拉区预应力钢筋截面积;h0——截面有效高度,h0=h-ap;ap——受拉区预应力钢筋合力点到受拉边缘的距离。

2、截面几何特性计算截面几何特性见表11,截面特征示意图见图10。

截面几何特性注:x y 0——换算截面重心轴到梁顶面距离; p y ——预应力钢筋重心到截面重心的距离000S I A 、、——换算截面面积、抗弯惯矩和面积矩; n n n S I A 、、——净截面面积、抗弯惯矩和面积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