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院处方点评
门诊处方点评总结范文

一、前言为加强我院门诊处方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我院药剂科于近期对门诊处方进行了全面点评。
现将点评结果总结如下:二、点评内容1. 处方书写规范情况本次点评共抽查门诊处方1000份,其中书写规范、字迹清晰、签名完整的处方占95%,存在书写不规范、字迹模糊、签名不清晰等问题的处方占5%。
针对书写不规范的问题,已对相关医师进行培训和提醒,要求规范书写处方。
2. 用药合理性评价(1)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抽查处方中,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0%,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
但在使用过程中,存在部分处方抗菌药物选择不合理、联合用药不规范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已对相关医师进行培训,强调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原则。
(2)中药处方评价:抽查处方中,中药处方占15%,其中合理用药的处方占90%,不合理用药的处方占10%。
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为中药品种过多、配伍不合理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已对相关医师进行培训,提高中药合理用药水平。
(3)处方用药金额:抽查处方中,平均每张处方用药金额为120元,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
但在部分处方中,存在过度用药、滥用高价药品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已对相关医师进行提醒,强调合理用药、控制用药成本。
3. 用药依从性评价本次点评发现,部分患者存在用药依从性差的问题,如自行停药、漏服、随意加减剂量等。
针对这些问题,已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
三、改进措施1. 加强医师培训:针对本次点评中发现的问题,对相关医师进行培训,提高医师处方书写规范、合理用药、中药合理用药等水平。
2. 完善处方点评制度:制定门诊处方点评制度,明确点评范围、标准、流程等,确保处方点评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
3. 加强与临床科室沟通:定期与临床科室沟通,了解临床用药需求,共同探讨合理用药方案。
4. 提高患者用药教育:加强对患者的用药教育,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确保用药安全。
四、总结通过本次门诊处方点评,发现我院门诊处方管理存在一定问题,但总体情况良好。
医院处方点评

医院处方点评标题:医院处方点评引言概述:医院处方是医生开具给患者的药物处方,是治疗疾病的重要依据。
然而,有时候患者对医院处方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存在疑虑,因此需要对医院处方进行点评,以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和治疗效果。
一、处方的合理性评价1.1 是否符合患者病情:医院处方应根据患者的病情、病史和身体状况来开具,药物的种类和剂量应符合患者的实际情况。
1.2 是否合理搭配:处方中的药物应该根据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来搭配,避免药物之间产生不良影响。
1.3 是否考虑过敏史:医院处方应考虑患者的过敏史,避免开具对患者有过敏反应的药物。
二、处方的药物安全评价2.1 药物剂量是否合理:医院处方中的药物剂量应符合标准用药剂量,避免因用药剂量过大或过小导致不良反应。
2.2 药物相互作用:医院处方中的药物应考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因药物相互作用导致药效降低或产生不良反应。
2.3 药物适应症:医院处方中的药物应符合患者的病情和症状,避免因用药不当导致治疗效果不佳。
三、处方的用药指导评价3.1 用药时间和用药方法:医院处方应包括用药时间和用药方法的指导,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建议来服药,避免因用药不当导致治疗效果不佳。
3.2 注意事项和禁忌症:医院处方应包括药物的注意事项和禁忌症,患者应注意避免与禁忌症相冲突的食物或药物,避免因此产生不良反应。
3.3 不良反应和处理方法:医院处方应包括药物的可能不良反应和处理方法,患者应及时就医或停药处理,避免因不良反应导致严重后果。
四、处方的药物成本评价4.1 药物价格是否合理:医院处方中的药物价格应符合市场价格,避免因药物价格过高导致患者用药困难。
4.2 替代药物选择:医院处方中的药物应考虑到患者的经济能力,可以选择价格更低但疗效相当的替代药物,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4.3 药物的保质期和存储条件:医院处方中的药物应注意药物的保质期和存储条件,避免因药物过期或存储不当导致药效降低或产生不良反应。
医院处方点评制度

医院处方点评制度引言概述:医院处方点评制度是指医院通过对医生开具的处方进行评价和点评,以提高医疗质量和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的一种管理制度。
该制度旨在规范医生的处方行为,减少滥用药物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
一、处方准确性1.1 医院处方点评制度能够促使医生更加认真细致地开具处方,确保处方准确无误。
1.2 通过点评制度,医院可以对医生的处方进行定期审核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或不规范的处方。
1.3 处方准确性是医疗质量的重要指标,通过点评制度可以提高处方的准确性,减少处方错误的发生。
二、用药合理性2.1 医院处方点评制度可以评估医生的用药选择是否合理,是否符合患者的病情和治疗需求。
2.2 通过点评制度,医院可以发现医生滥用抗生素、激素等药物的情况,及时制止不当用药行为。
2.3 用药合理性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的重要环节,通过点评制度可以规范医生的用药行为,减少用药风险。
三、药品安全性3.1 医院处方点评制度可以评估医生开具处方中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3.2 通过点评制度,医院可以及时发现药品过期、变质等问题,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3.3 药品安全性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的重要环节,通过点评制度可以监督和管理药品的质量,减少患者用药风险。
四、患者满意度4.1 医院处方点评制度可以评估患者对医生处方的满意度,及时了解患者对治疗效果的反馈。
4.2 通过点评制度,医院可以发现患者对处方中药品的不良反应或不良事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3 患者满意度是医疗质量的重要指标,通过点评制度可以提高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增强医患关系。
五、医疗质量提升5.1 医院处方点评制度可以促使医生不断学习进步,提高医疗质量和治疗效果。
5.2 通过点评制度,医院可以建立健全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提高医院整体医疗水平。
5.3 医疗质量提升是医院发展的根本保障,通过点评制度可以不断完善医疗服务,提升医院的声誉和竞争力。
镇桥中心卫生院处方点评制度和实施细则

镇桥中心卫生院处方点评制度和实施细则近年来,在医疗卫生领域,药品管理与监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了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镇桥中心卫生院制定并实施了处方点评制度。
本文将对该制度的内容和实施细则进行介绍,旨在提升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
一、处方点评制度的背景及意义处方点评制度是由镇桥中心卫生院自行制定,旨在监督和评估医师开具处方的规范性和合理性。
该制度的引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背景和意义:1. 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合理用药是医疗卫生工作的重要环节,而合理的处方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的基础。
通过处方点评制度,可以及时纠正不规范的处方开具行为,避免患者因为用药不当而出现不良反应或其他风险。
2. 规范医师开具处方行为。
医师在开具处方时应具备一定的临床知识和科学依据,通过处方点评制度可以评估医师的开方水平,引导其树立合理用药观念,减少滥用药品的情况发生。
3. 提升医疗质量与服务水平。
镇桥中心卫生院作为基层医疗机构,制定处方点评制度可以促进医院内部自身管理水平的提升,通过点评结果改进医师开方习惯,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
二、处方点评制度的内容处方点评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处方审核流程。
该流程规定了处方点评的具体步骤和流程,包括处方提交、点评专家组审核、点评结果汇总和反馈等环节。
通过明确流程,确保点评工作的有序进行。
2. 点评标准与评估指标。
镇桥中心卫生院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的点评标准和评估指标,用于评估和审核医师开具的处方是否符合规范和合理性要求。
标准和指标的制定应综合考虑药品的使用范围、临床指南、药物相互作用等因素。
3. 点评专家组的组建与职责。
点评专家组由医学专家和药学专家组成,具体职责包括处方审核、点评意见的提出和对点评结果的确认等。
专家组的构建应兼顾相关专业领域的知识背景,确保点评结果的权威性和准确性。
4. 点评结果的反馈与处理。
处方点评制度要求对点评结果进行及时反馈,并对不符合规范的处方开具情况进行纠正和处理。
城北镇卫生院处方点评制度

城北镇卫生院处方点评制度为切实加强处方管理,建立和完善医疗机构处方点评制度,提高处方质量,规范医疗行为,促进合理用药,确保医疗安全,根据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用药指导原则》和《浙江省病历书写规范》等有关要求,制定本制度。
一、组织机构:为使处方点评工作的顺利开展,成立城北镇卫生院处方点评领导小组:(-)处方点评领导小组:组长:XX副组长:XX成员:XX(二)成立城北镇卫生院处方点评工作组:组长:XX(负责合理用药评价工作)成员:XX(负责护理医疗文书工作)XX(负责临床检查文书工作)XX(负责医师医疗文书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院处方点评制度的制订,监督、协调处方点评工作小组工作的实施,以及对处方工作小组点评结果的通报和处罚工作。
工作小组负责本院每月处方点评的具体工作实施。
二、处方点评范围在城北镇卫生院具有处方权的医生开具的门、急诊处方。
三、处方点评形式对处方格式、书写规范及用药合理性进行评价。
四、处方点评标准按照《处方管理办法》的要求,处方开具中凡存在下列问题之一者,为不合格处方。
1、处方格式:开具处方时,处方前记、正文、后记规定的各项目中有缺项,或与病历记载不相一致。
具体是:(1)处方前记中“医疗机构名称,处方编号,费别、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病历号,科别、临床诊断、开具日期”等栏目有缺项。
精神药品处方前记除以上必须栏目外(不列“临床诊断”),必须的“患者身份证明编号,代办人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明编号”等有缺项。
(2)处方正文无RP或R标示。
(3)处方后记中“医师签名、药品金额以及审核、调配、核对、发药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签名”等栏目有缺项。
(4)处方用纸颜色不符合《处方管理办法》和《精神药品处方管理规定》的要求。
2、处方书写(1)字迹难以辨认,或修改处缺签名或加盖签章及未注明修改日期,或缺其中之一者。
(2)药品名称用不规范的中文或英文书写或自行编制药品缩写名或用代号。
(3)药品剂型、规格、用法、用量书写欠准确或不清楚,如使用“遵医嘱”、“自用”和“备用”等含糊不清字句。
2024年医院处方点评制度样本(四篇)

2024年医院处方点评制度样本医院处方评估制度与执行细则为强化处方管理,建立并完善本院处方评价机制,提升处方质量,规范医疗行为,促进合理用药,确保医疗安全,遵照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相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一、评估内容(一)处方书写1. 患者基本信息及临床诊断需清晰、完整,与病历记录保持一致。
2. 每张处方仅限于一位患者的用药。
3. 字迹应清晰,不得随意涂改;如需修改,应在修改处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
4. 药品名称应使用规范的中文名称,无中文名称的可使用英文名称,医疗机构或医师、药师不得擅自编制药品缩写或使用代号(大液体、维生素暂时可使用缩写,待启用电子处方后统一要求)。
书写药品名称、剂量、规格、用法、用量需准确规范,药品用法可使用中文、英文、拉丁文或缩写体,但不得使用“遵医嘱”、“自用”等模糊不清的表述。
5. 患者年龄应填写实际年龄,新生儿、婴幼儿需注明日、月龄,必要时注明体重。
6. 西药和中成药可分别开具处方,也可合并开具,中药饮片需单独开具。
7. 开具西药、中成药处方,每种药品应另起一行,每张处方不得超过____种药品。
8. 中药饮片处方的排列,通常遵循“君、臣、佐、使”顺序,特殊调配要求需在药品右侧标注并加括号,如布包、先煎、后下等。
对饮片的产地、炮制有特殊要求的,应在药品名称前注明。
9. 药品用法用量应按照药品说明书的常规用法用量,特殊情况需超剂量使用时,需注明原因并再次签名。
10. 除特殊情况(患者隐私需保密)外,应注明临床诊断,“取药”不能作为诊断。
11. 开具处方后空白处划一斜线表示处方完成。
12. 处方医师的签名样式和专用签章应与药学部门留样备查的样式一致,不得随意改动,否则需重新登记备案。
(二)医师开具处方使用通用名称1. 同一化合物只有一种规格或产地的,使用药品通用名称开具处方。
2. 同一化合物规格不同的,使用药品通用名称,通过规格区分。
3. 同一化合物规格相同产地不同的,药品通用名称后加括号标注商品名。
医院处方点评

医院处方点评一、引言医院处方点评是对医院开具的处方进行评价和分析,旨在提供对医院处方质量的客观评估和改进建议。
本文将从处方的准确性、合理性、规范性和安全性等方面进行点评。
二、处方准确性1. 处方信息准确性处方上的患者信息、药品名称、剂量、用法等是否与患者实际情况相符,是否存在错误或遗漏。
2. 处方药品准确性检查处方中的药品是否与患者病情相匹配,是否存在不必要或错误的药品,是否存在重复开具的药品。
三、处方合理性1. 药物疗效合理性处方中的药物是否符合当前临床指南和治疗方案,是否具备明确的治疗目标和合理的疗程。
2. 药物搭配合理性处方中的药物搭配是否合理,是否存在相互作用或不良反应的风险,是否考虑到患者的药物过敏史和禁忌症。
四、处方规范性1. 处方格式规范性处方是否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的格式进行开具,包括医生姓名、职称、执业医师证号、处方日期等信息是否齐全。
2. 处方签名和审方章规范性处方是否有医生的签名和审方药师的审方章,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五、处方安全性1. 药品安全性检查处方中的药品是否存在滥用、误用、药品品质问题等安全隐患,是否存在高风险药品的合理使用。
2. 用药指导安全性处方是否提供了清晰的用药指导,包括药品的用法、用量、用药时间、注意事项等,以确保患者正确使用药物。
六、点评结论与建议根据对医院处方的评估,综合考虑准确性、合理性、规范性和安全性等因素,给出点评结论和改进建议,包括但不限于:1. 提高处方准确性的方法,如加强医生的处方写作培训、使用电子处方系统等。
2. 优化处方合理性的策略,如制定临床指南、开展药物治疗监测等。
3. 加强处方规范性的措施,如加强医生的规范开方培训、建立处方审核制度等。
4. 提升处方安全性的手段,如建立药品安全监测系统、加强药师的用药指导等。
七、总结医院处方点评是对医院处方质量的客观评估和改进建议,通过对处方准确性、合理性、规范性和安全性等方面进行点评,旨在提高医院处方的质量,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和有效性。
51 7.xx镇卫生院中药处方点评制度

xx镇卫生院中药处方点评制度一、为了加强中药处方管理,促进合理用药,根据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和《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等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二、中药处方点评由药剂科负责,具体工作由临床药学室组织实施。
三、处方的评价细则(一)处方书写1、中药处方包括中药饮片处方、中成药处方及医院中药制剂处方,饮片与中成药应当分别单独开具处方。
2、按照中医诊断(包括病名和证型)结果,辨证或辨证辨病结合选用适宜的中成药;3、中成药名称应当使用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公布的药品通用名称,院内中药制剂名称应当使用经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名称;4、用法用量应当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常规用法用量使用,特殊情况需要超剂量使用时,应当注明原因并再次签名;5、片剂、丸剂、胶囊剂、颗粒剂分别以片、丸、粒、袋为单位,软膏及乳膏剂以支、盒为单位,溶液制剂、注射剂以支、瓶为单位,应当注明剂量;6、每张中成药处方不得超过5种药品,每一种药品应当分行顶格书写,药性峻烈的或含毒性成分的药物应当避免重复使用,功能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中成药不宜叠加使用;7、中药注射剂应单独开具处方。
8、中草药处方应当体现“君、臣、佐、使”的特点要求;9、名称应当按我院中药饮片处方用名与调剂给付的规定书写;10、剂量使用法定剂量单位,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原则上应当以克(g)为单位,“g”(单位名称)紧随数值后;11、调剂、煎煮的特殊要求注明在药品右上方,并加括号,如打碎、先煎、后下等;12、对饮片的产地、炮制有特殊要求的,应当在药品名称之前写明;13、处方中药味每行排列的药味数四味中药名,并要求横排及上下排列整齐;14、中药饮片用法用量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无配伍禁忌,有配伍禁忌和超剂量使用时,应当在药品上方再次签名;15、中药饮片剂数应当以“剂”为单位;16、处方用法用量紧随剂数之后,包括每日剂量、采用剂型(水煎煮、酒泡、打粉、制丸、装胶囊等)、每剂分几次服用、用药方法(内服、外用等)、服用要求(温服、凉服、顿服、慢服、饭前服、饭后服、空腹服等)等内容,例如:“每日1剂,水煎取汁400ml,分早晚两次空腹温服”;17、按毒麻药品管理的中药饮片的使用应当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1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处方点评工作表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名称:点评人:填表日期:
- 1 -
A:用药品种总数; B: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 A/处方总数;
C:使用抗菌药的处方数; D:抗菌药使用百分率= C/处方总数;
E:使用激素类药物的处方数; F:激素类药物使用百分率= E/处方总数;
G:使用注射剂的处方数; H:注射剂使用百分率= G/处方总数;
I:处方中基本药物(包括省增补品种)品种总数; J:国家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的百分率= I/A;
K:处方中使用药品通用名总数; L:药品通用名占处方用药的百分率= K/A;
M:处方总金额; N:平均每张处方金额= M/处方总数;
O:合理处方总数; P:合理处方百分率= O/处方总数。
2.存在问题代码
(1)不规范处方:
1-1.处方的前记、正文、后记内容缺项,书写不规范或者字迹难以辨认的;
1-2.医师签名、签章不规范或者与签名、签章的留样不一致的;
1-3.药师未对处方进行适宜性审核的(处方后记的审核、调配、核对、发药栏目无审核调配药师及核对发药药师签名,或者单人值班调剂未执行双签名规定);1-4.新生儿、婴幼儿处方未写明日、月龄的;
1-5.西药、中成药与中药饮片未分别开具处方的;
1-6.未使用药品规范名称开具处方的;
1-7.药品的剂量、规格、数量、单位等书写不规范或不清楚的;
1-8.用法、用量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的;
1-9.处方修改未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或药品超剂量使用未注明原因和再次签名的;
1-10.开具处方未写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写不全的;
1-11.单张门急诊处方超过五种药品的或不足五种药品,但未在处方后的空白处划一斜线以示处方完毕的;
1-12.无特殊情况下,门诊处方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超过3日用量,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下需要适当延长处方用量未注明理由的;
1-13.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等特殊管理药品处方未执行国家有关规定的;
1-14.医师未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定开具抗菌药物处方的;
1-15.中药饮片处方药物未按照“君、臣、佐、使”的顺序排列,或未按要求标注药物调剂、煎煮等特殊要求的。
- 2 -
(2)用药不适宜处方:
2-1.适应证不适宜的; 2-2.遴选的药品不属于基本药物(包括省增补品种)的;
2-3.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的; 2-4.无正当理由不首选国家基本药物的;
2-5.用法、用量不适宜的; 2-6.联合用药不适宜的;
2-7.重复给药的; 2-8.有配伍禁忌或者不良相互作用的;
2-9.其它用药不适宜情况的。
(3)超常处方:
3-1.无适应证用药的;
3-2.无正当理由开具高价药的;
3-3.无正当理由超说明书用药的;
3-4.无正当理由为同一患者同时开具2种以上药理作用相同药物的。
- 3 -
A:用药品种总数; B: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 A/处方总数;
C:使用抗菌药的处方数; D:抗菌药使用百分率= C/处方总数;
E:使用激素类药物的处方数; F:激素类药物使用百分率= E/处方总数;
G:使用注射剂的处方数; H:注射剂使用百分率= G/处方总数;
I:处方中基本药物(包括省增补品种)品种总数; J:国家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的百分率= I/A;
K:处方中使用药品通用名总数; L:药品通用名占处方用药的百分率= K/A;
M:处方总金额; N:平均每张处方金额= M/处方总数;
O:合理处方总数; P:合理处方百分率= O/处方总数。
2.存在问题代码
(1)不规范处方:
1-1.处方的前记、正文、后记内容缺项,书写不规范或者字迹难以辨认的;
1-2.医师签名、签章不规范或者与签名、签章的留样不一致的;
1-3.药师未对处方进行适宜性审核的(处方后记的审核、调配、核对、发药栏目无审核调配药师及核对发药药师签名,或者单人值班调剂未执行双签名规定);1-4.新生儿、婴幼儿处方未写明日、月龄的;
1-5.西药、中成药与中药饮片未分别开具处方的;
1-6.未使用药品规范名称开具处方的;
1-7.药品的剂量、规格、数量、单位等书写不规范或不清楚的;
1-8.用法、用量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的;
- 4 -
1-9.处方修改未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或药品超剂量使用未注明原因和再次签名的;
1-10.开具处方未写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写不全的;
1-11.单张门急诊处方超过五种药品的或不足五种药品,但未在处方后的空白处划一斜线以示处方完毕的;
1-12.无特殊情况下,门诊处方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超过3日用量,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下需要适当延长处方用量未注明理由的;
1-13.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等特殊管理药品处方未执行国家有关规定的;
1-14.医师未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定开具抗菌药物处方的;
1-15.中药饮片处方药物未按照“君、臣、佐、使”的顺序排列,或未按要求标注药物调剂、煎煮等特殊要求的。
(2)用药不适宜处方:
2-1.适应证不适宜的; 2-2.遴选的药品不属于基本药物(包括省增补品种)的;
2-3.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的; 2-4.无正当理由不首选国家基本药物的;
2-5.用法、用量不适宜的; 2-6.联合用药不适宜的;
2-7.重复给药的; 2-8.有配伍禁忌或者不良相互作用的;
2-9.其它用药不适宜情况的。
(3)超常处方:
3-1.无适应证用药的;
3-2.无正当理由开具高价药的;
3-3.无正当理由超说明书用药的;
3-4.无正当理由为同一患者同时开具2种以上药理作用相同药物的。
- 5 -
附件2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抗菌药物应用调查分析表
市县(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名称:白沙镇卫生院调查时间:调查人:
1、使用抗菌药的处方在总处方数中的比例 60% ;
2、使用一种抗菌药物的处方在总处方数中的比例 35% ;
3、使用两种抗菌药物的处方在总处方数中的比例 22.5% ;
4、使用三种抗菌药物的处方在总处方数中的比例 0 ;
5、使用抗菌药物不合理处方在总处方数中的比例 0 。
注:附件2为调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处方使用抗菌药物情况所设计,每个单位单独使用一张,填入相应数据供统计分析用。
- 6 -
附件3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激素类药物应用调查分析表
市县(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名称:白沙镇卫生院调查时间:调查人:
1、使用激素类药物的处方在总处方数中的比例 0 % ;
2、使用激素类药物的处方中不合理处方所占比例 0% ;
3、总处方中不合理使用激素类药物的处方所占比例 0% ;
注:附件3为调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处方使用激素类药物的情况所设计,每个单位单独使用一张,填入相应数据供统计分析用。
- 7 -
- 8 -
郑州市卫生局办公室 2014年4月30日印发精品文档,你值得拥有最好的
-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