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温升 轴承加油标准
电机轴承温度过高的原因及润滑油加油量

电机轴承温度过高的原因及润滑油加油量
电机轴承(其他设备轴承类似)温度过高的原因分析:
1.润滑脂牌号不合适
2.润滑脂质量不好或变质
3.轴承室中润滑脂过多或过少
4.润滑脂中夹有杂质
5.转动部分与静止部分相擦
6.轴承走内圈或走外圈
7.轴承型号不对或质量不好
8.联轴器不对中
9.皮带拉的太紧10.电机振动过大
润滑油加油量:
通常滚动轴承的加油量可以按经验公式:G=0.005*D*B,但是在实际操作时很难控制计算的量,所以有条件的可以安装自动注脂器,没有条件的,可以在注脂的时候根据轴承温度变化的情况来决定加脂量是否合适(在轴承运转的情况下)。
转速较慢的轴承可以在加脂时加到脂溢出为止。
还有一种最直观的加脂控制办法:一般加脂量不超过轴承空间的50%,相关实验证明加脂量为轴承空间的20%—30%最为合适,通过前面可以看出,润滑脂的添加量过多或过少都可能造成造成温度过高。
电机润滑加脂标准

电机润滑加脂标准
1.电机润滑加油(脂)周期及牌号,每次加油(脂)量等原则上应根据电机厂家规定及要
求进行。
2.对于电机厂家无要求规定或查无实据的电机,一般可根据电机功率、转速、轴承型号规
格、负荷等情况进行加补油脂,油脂添加量要适宜,同一轴承不的加入不同油脂。
加脂(油)标准可按下列要求进行。
电机加油(脂)量:
滚动轴承电机添加量一般根据如下原则确定:
a.电机同步转速1500r/min,加脂量为轴承腔容积1/3;
b.电机同步转速1500r/min-3000r/min时,加脂量为轴承腔容积的1/2.
3. 电机加脂(油)周期:
电机的注油周期跟使用环境、负荷等方面都有关系,可根据实际情况去处理。
流出来的废油如果很稀了,那就肯定要更换了;温度比以前运行的温度高(环境温度相同),肯定也要更换了;还可以听轴承的声音,有异声而不是均匀的刷刷声,那也说明该换了。
如果没有轴承尺寸,可按以下方式估计:
2极电机可按1000小时。
4极电机可按2000小时。
6极电机可按3000小时,
8极电机可按4000小时。
4. 电机加脂(油)量可根据如下公式制定:
•公式:加脂量G (克)= 0.005 D(轴承外径, mm) x B(轴承宽度, mm)
•例: 150 马力的电机其轴承型号为:313
–65 mm 内径
–140 mm 外径
–33 mm 宽度
•答案:G = 0.005 x 140 x 33 = 23 克
23 g/ (28.3 g/盎司) = 0.8 oz。
电机润滑加脂标准

电机润滑加脂标准
1.电机润滑加油(脂)周期及牌号,每次加油(脂)量等原则上应根据电机厂家规定及要
求进行。
2.对于电机厂家无要求规定或查无实据的电机,一般可根据电机功率、转速、轴承型号规
格、负荷等情况进行加补油脂,油脂添加量要适宜,同一轴承不的加入不同油脂。
加脂(油)标准可按下列要求进行。
电机加油(脂)量:
滚动轴承电机添加量一般根据如下原则确定:
a.电机同步转速1500r/min,加脂量为轴承腔容积1/3;
b.电机同步转速1500r/min-3000r/min时,加脂量为轴承腔容积的1/2.
电机加脂(油)周期:
电机的注油周期跟使用环境、负荷等方面都有关系,可根据实际情况去处理。
流出来的废油如果很稀了,那就肯定要更换了;温度比以前运行的温度高(环境温度相同),肯定也要更换了;还可以听轴承的声音,有异声而不是均匀的刷刷声,那也说明该换了。
周期可根据如下时间制定:
2极电机可按1000小时。
4极电机可按2000小时。
6极电机可按3000小时,
8极电机可按4000小时。
电机润滑脂选用标准:
为避免油脂型号多发生混用现象,对电机润滑脂作如下标准
1.75KW以上电机建议采用美孚润滑脂。
2.75KW以下电机建议采用锂基润滑脂。
3.车间根据实际情况,由设备管理员酌情处理。
电机轴承加油量的标准及要求

电机轴承加油量的标准及要求电机轴承加油量的标准及要求在电机行业中,电机轴承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使用寿命和运行效率直接影响着整个电机的性能。
而电机轴承的加油量则是影响其寿命和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对电机轴承的加油量进行合理的标准和要求,是非常有必要的。
电机轴承的加油量标准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1. 负荷和转速:电机轴承在工作过程中承受的负荷和转速会影响其运行时的摩擦和磨损情况。
负荷和转速越大,轴承的摩擦和磨损就会越严重,因此需要更多的润滑油来减少摩擦和磨损,保护轴承。
2. 工作环境:电机轴承在不同的工作环境中,受到的污染程度和温度变化也会不同。
在污染严重的环境中,轴承很容易受到灰尘、杂质的侵蚀,需要加大的加油量来清洗和冲洗轴承内部;而在高温环境中,润滑油的挥发速度会增加,需要更多的润滑油来保持轴承的润滑状态。
3. 轴承类型:不同类型的电机轴承,其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也会影响其对润滑油的需求。
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对润滑油的要求是不同的,因此其加油量标准也会有所不同。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对电机轴承的加油量可以有以下基本要求:1. 保证润滑:加油量要能够充分覆盖轴承的摩擦表面,保持其良好的润滑状态,减少摩擦、磨损和能量损失。
2. 冷却清洗:合适的加油量可以确保润滑油对轴承内部的污染物进行清洗和冲洗,保持轴承内部的清洁。
3. 节能环保:合适的加油量可以减少润滑油的消耗,降低能源浪费,同时减少润滑油的排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电机轴承加油量的标准和要求,是一个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的复杂问题。
合理的加油量可以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提高电机的运行效率,降低维护成本,同时也对能源和环境具有积极的影响。
在我看来,对于电机轴承的加油量标准及要求,我们应该更加注重科学、合理和可持续的角度来进行评估和制定,从而实现对轴承和电机系统整体性能的全面提升。
电机轴承的加油量标准及要求是一个涉及多方面因素的问题,需要全面评估,以确保电机轴承的正常运行和良好性能。
电机温升、轴承加油标准

电动机加油时间、标准、振动值及运行温度、电压、电流参照表一、六级以上电机每3000小时加油一次,四级电机每2000-2500小时加油一次,二级电机每2000小时加油一次,高压电机每运行2500小时加油一次,加油的标准为电机轴承缝隙的2/3为佳,如电机轴承外侧小端盖下部有放油孔的加油至放油孔出油为止,加油太多会造成轴承内部散热不好,轴承发热影响轴承的动作,油会因内部压力过大而挤出,但是由于电机运行环境的不同就要根据电机的运行状况(声音、轴承温度)确定加油时间,一般不超过规定时间。
2极电机转速3000转/分,实际转速2930-2980转/分。
4极电机转速1500转/分,实际转速1430-1480转/分。
6极电机转速1000转/分,实际转速960-980转/分。
以上转速电机铭牌上都已标注清楚二、电动机的振动与窜动不得超过下表规定值窜动一般是指电动机的轴向窜动,造成窜动的主要原因是轴承游隙过大,表现出的症状是电机振动、噪音明显加大。
二、关于电动机温升问题的技术说明要点一、说到电动机的有关温升问题,首先解释一下有关电动机的绝缘等级、允许温升和性能参考温度等名词术语。
1、电动机的绝缘等级是指其所用绝缘材料的耐热等级,从低到高常见的分A、E、B、F、H级。
绕组温升限值(允许温升)是指电动机的温度与周围环境温度相比升高的限度。
2、性能参考温度,是指在此最高温度下,对应绝缘级别能有效保证电机可靠运行,不置影响电机性能。
3、最高允许工作温度(极限工作温度)是指电机在设计预期寿命内运行时,绕组绝缘材料允许最高点的工作温度。
如果运行温度超过材料的极限工作温度,则绝缘的老化加剧,寿命大大缩短。
其对应经验值关系如下表:(因内部绕组绝缘材料无法准确测量,存在测量误差,实际运行中以比较可行的外壳温度值为依据测算,加红部分为实际运行过程中建议控制值)说明:衡量电机发热程度是用“温升”而不是用“温度”,其单位为K(开尔文),K是一个变量的单位,而℃是一个常量的单位。
电机 轴承温度 标准

电机 轴承温度 标准
2. 美国国家电机制造商协会(NEMA)标准:NEMA MG1标准中也规定了电机轴承的温 升限值。根据该标准,小型电机的轴承温升限值为85°C,中型和大型电机的轴承温升限值为 95°C。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标准中规定的轴承温度限值是指轴承温升值,即轴承温度与环境温度 之差。因此,度进行比较,以确定轴承 温升是否在标准范围内。
电机 轴承温度 标准
电机轴承温度标准是指电机运行时轴承温度的限制范围,用于评估电机的正常运行和安全 性。具体的标准可能因不同的应用领域、电机类型和规格而有所不同。以下是一般常见的电 机轴承温度标准:
1.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IEC 60034-1标准中规定了不同类型电机的轴承温升限 值。一般来说,标准中对于小型电机的轴承温升限值为80°C,对于中型和大型电机的轴承温 升限值为90°C。
电机轴承温度标准

电机轴承温度标准电机轴承温度是电机正常运行的重要参数之一,合理控制轴承温度可以延长电机使用寿命,提高电机运行效率。
本文将介绍电机轴承温度标准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为广大用户提供参考。
首先,电机轴承温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电机负载、转速、工作环境温度等。
一般来说,电机轴承温度应该在60°C~70°C之间,超过70°C则需要引起重视,超过80°C则需要立即停机检修。
在特殊工况下,如高温环境或高负载运行,轴承温度允许略微超过70°C,但必须保证在电机允许的温度范围内运行。
其次,对于不同类型的电机,其轴承温度标准也会有所不同。
例如,大型工业电机的轴承温度标准一般较低,因为这类电机通常承载较大的负载,轴承温升较高,需要更加严格地控制温度。
而小型家用电机的轴承温度标准相对较高,因为其负载较小,轴承温升也相对较低。
另外,电机轴承温度标准还受到轴承类型、润滑方式等因素的影响。
例如,采用滚动轴承的电机其轴承温度一般较高,而采用滑动轴承的电机其轴承温度一般较低;采用油润滑的电机其轴承温度一般较低,而采用脂润滑的电机其轴承温度一般较高。
最后,要合理控制电机轴承温度,需要从源头上进行控制。
首先要选择合适的电机型号和规格,满足实际工况需求;其次要保证电机的安装和维护保养工作到位,确保轴承正常运行;最后要合理设计电机的工作环境,保证通风良好、温度适宜。
综上所述,电机轴承温度标准是保证电机正常运行的重要指标,合理控制轴承温度对延长电机使用寿命、提高电机运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广大用户能够重视电机轴承温度的监测和控制,确保电机的安全稳定运行。
总结,电机轴承温度标准是保证电机正常运行的重要指标,合理控制轴承温度对延长电机使用寿命、提高电机运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广大用户能够重视电机轴承温度的监测和控制,确保电机的安全稳定运行。
轴承加油标准

轴承加油标准
轴承加油标准主要涉及到加油的时间、加油的量和油品的选择。
1. 加油时间:不同类型的轴承要求的加油周期是不同的。
一般来说,轻载荷、低转速的轴承加油周期要长一些,中型载荷、中等转速的轴承加油周期要短一些,高载荷、高转速的轴承加油周期要更短。
2. 加油量:轴承加油量一般是轴承内空隙的1/3~1/2。
过量的润滑会增加轴承的运行温度,对轴承的寿命会造成影响。
油脂润滑时,加油量应控制在轴承空隙的20%-30%左右。
油液润滑时,油液体积流量应控制在滑动轴承的公称尺寸的10倍左右。
对于高速运转的轴承,应该控制油液流量和质量,加油量也要根据实测数据来进行调整。
3. 油品选择:根据轴承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润滑油是保证轴承正常工作的重要保障。
一般使用矿物油、合成油、液压油等。
此外,轴承加油的方法一般有手动加油和自动加油两种方式。
手动加油一般采用注油器进行手动加油,而自动加油则需配合自动润滑系统进行实现。
总的来说,轴承加油是保证轴承正常运行的关键环节之一,通过遵循合适的加油标准和方法,不仅可以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同时也可以提高机械设备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动机加油时间、标准、振动值及运行温度、电压、
电流参照表
一、六级以上电机每3000小时加油一次,四级电机每2000-2500小时加油一次,二级电机每2000小时加油一次,高压电机每运行2500小时加油一次,加油的标准为电机轴承缝隙的2/3为佳,如电机轴承外侧小端盖下部有放油孔的加油至放油孔出油为止,加油太多会造成轴承内部散热不好,轴承发热影响轴承的动作,油会因内部压力过大而挤出,但是由于电机运行环境的不同就要根据电机的运行状况(声音、轴承温度)确定加油时间,一般不超过规定时间。
2极电机转速3000转/分,实际转速2930-2980转/分。
4极电机转速1500转/分,实际转速1430-1480转/分。
6极电机转速1000转/分,实际转速960-980转/分。
以上转速电机铭牌上都已标注清楚
二、电动机的振动与窜动不得超过下表规定值
窜动一般是指电动机的轴向窜动,造成窜动的主要原因是轴承游隙过大,表现出的症状是电机振动、噪音明显加大。
二、关于电动机温升问题的技术说明要点
一、说到电动机的有关温升问题,首先解释一下有关电动机的绝缘等级、允许温升和性能参考温度等名词术语。
1、电动机的绝缘等级是指其所用绝缘材料的耐热等级,从低到高常见的分A、E、B、F、H级。
绕组温升限值(允许温升)是指电动机的温度与周围环境温度相比升高的限度。
2、性能参考温度,是指在此最高温度下,对应绝缘级别能有效保证电机可靠运行,不置影响电机性能。
3、最高允许工作温度(极限工作温度)是指电机在设计预期寿命内运行时,绕组绝缘材料允许最高点的工作温度。
如果运行温度超过材料的极限工作温度,则绝缘的老化加剧,寿命大大缩短。
其对应经验值关系如下表:(因内部绕组绝缘材料无法准确测量,存在测量误差,实际运行中以比较可行的外壳温度值为依据测算,加红部分为实际运行过程中建议控制值)
说明:衡量电机发热程度是用“温升”而不是用“温度”,其单位为K(开尔文),K是一个变量的单位,而℃是一个常量的单位。
二、造成电动机温升过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电源、电动机本身、负载以及工作环境和通风散热情况都会导致电动机过热。
主要原因归纳如下:
1.电源质量
(1)电源电压高于规定范围(+10%),使铁芯磁通密度过大,铁耗增加而过热;也使励磁电流加大,导致绕组温升增高。
(2)电源电压过低(-5%),在负载不变情况下,三相绕组电流增大而过热。
(3)三相电源缺相,电动机缺相运行而过热。
(4)三相电压不平衡超过规定(5%),从而引起三相电源不平衡,电机额外发热。
(5)电源频率过低,导致电机转速降低,出力不足,但负载不变,绕组电流增加,电动机过热。
(6.)电动机在运行中定子三相不平衡电流不得超过额定电流的10%
2.电动机本身
(1)误将Δ形接成丫形或丫形接成Δ形,电机绕组过热。
(2)绕组相间、匝间短路或接地,导致绕组电流增大,三相电流不平衡。
(3)绕组并联支路中某些支路断线,造成三相电流不平衡,未断线支路绕组过载发热。
(4)定、转子相擦发热。
(5)鼠笼转子导条断裂,或绕线型转子绕组断线。
电机出力不足而发热。
(6)电机轴承过热。
3.负载
(1)电动机长期过载。
(2)电动机起动过于频繁,起动时间过长。
(3)被拖动机械故障,使电动机出力增大,或被卡住不转。
4.环境和通风散热
(1)环境温度高于35℃,进风过热。
(2)机内灰尘过多,不利散热。
(3)风罩或机内挡风板未装,风路不畅。
(4)风扇损坏,未装或装反。
(5)封闭式电机外壳散热片缺损过多,防护式电机风道堵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