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认识日历

合集下载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日历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日历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日历大班数学教案认识日历1活动目标:1、了解日历基本信息和年、月、日、星期的关系,学会看日历。

2、了解日历的功用,能运用日历查找自己需要的信息。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培育幼儿喜爱数学活动,愿意参加各种操作游戏,培育思维的逆反性。

5、初步培育观测、比较和反应技能。

活动预备:1、请家长援助搜集各种挂历、台历、日历、年历卡等布置在教室中。

2、幼儿每人一个年历卡片、每组一个台历。

3、幼儿学习资源6第25页。

活动过程:一、观测日历,探究日立的功用。

1、猜谜语,引出日历。

可提问幼儿:你是怎么才出来的?2、相互沟通,了解不同的日历。

请幼儿说说:你还见过那哪些不同的日历。

小结:每页显示一日的叫日历,每页显示一周的叫周历,每页显示一月的叫月历,每页显示一年的叫年历。

日历有多种形式,如挂历、台历、年历卡等,现在又有了电子日历。

3、出示年历卡,了解年、月、季节的关系。

知道一年有12个月,三个月是一个季节,共有四个季节。

4、学习查看日历。

直到今日是几月几日,能在年历中找到当月,在月历中找到今日的日期,找到今日是星期几。

二、尝试运用年历卡,丰富生活阅历。

1、找出自己和亲人的生日日期并做上记录,说一说自己和亲人的'生日,向大家介绍在年历卡上查找生日日期的方法。

2、分别在年历卡上找出元旦、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六一儿童节、十一国庆节等节日的详细位置,并抢答是星期几,答对者可给与嘉奖小粘贴。

三、让幼儿知道时间过去不会再来,懂得珍惜时间。

提问沟通:当天是星期几?明天又是几月几日?知道新的一天会代替过去的一天,新的一年会代替过去的一年,时间过去后不会再回来,我们应当过好每一天。

活动延伸:请幼儿打开幼儿学习资源6第25页,制作本月的月历。

活动反思:大班科学活动《认识日历》,活动一开始我就直截了当让幼儿认识了今年的日历,我发觉大部分孩子不认识,只有小部分孩子能说上来。

于是我用讲一个关于年的故事来吸引孩子的留意,果真孩子们听到有故事,爱好立刻就来了。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认识日历教案(附教学反思)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认识日历教案(附教学反思)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认识日历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名称:认识日历
适用年级:大班幼儿园
活动目的:通过认识日历,帮助幼儿掌握日期、星期等概念,培养幼儿对时间的认知和时间意识。

活动准备:
1.日历
2.彩纸、颜料等绘画工具
3.磁铁
4.数字卡片
5.手表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认识日历
将准备好的日历放在区域内,让幼儿们围着日历一起看,老师给幼儿们介绍日历的作用和结构,引导幼儿们认识日历。

2.认识日期和星期
让幼儿们通过观察日历的构成,认识一周七天,其中周六和周日是休息日。

并且在日历上寻找自己的生日日期和周岁,引导幼儿们认识日期和星期。

3.学唱日历歌
为了使幼儿更好的掌握日期和星期几,老师可为幼儿们准备一首日历歌,教唱日历歌并通过唱歌的方式来巩固幼儿们对日期和星期的认知。

4.制作日历磁贴
让幼儿们自由创作自己的日历磁贴,教导幼儿们如何将数字和星期进行排列,位置摆放要规整美观,制作完成后可将日历磁贴悬挂在黑板上,便于幼儿们随时查看。

5.活动反思
通过这一活动,幼儿们对日历的认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掌握了日期和星期等基本概念,活动过程中,幼儿们积极参与,表现出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同时,由于幼儿们年龄较小,掌握时间概念还稍有困难,因此在活动中应该多方面切入,使
用多种教学方式,通过唱歌、绘画等寓教于乐,让幼儿们能够轻松掌握时间概念,提
高感性认知能力。

大班数学认识日历教案7篇

大班数学认识日历教案7篇

大班数学认识日历教案7篇教案的详细设计有助于提高教学能力,我们需要认真编写每一份教案,我们写教案一定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大班数学认识日历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大班数学认识日历教案篇1活动目标1、了解日历的基本信息和年、月、日、星期的关系。

2、感受日历为我们生活带来的便捷。

重点:了解日历的基本信息难点:年、月、日、星期的关系。

准备:ppt、月历的大卡片12张、XX年小日历(30份)铅笔30支,橡皮若干,笔筒4个过程:一、认识日历(目标:了解日历,唤醒幼儿已有经验。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日历)你在哪儿见过它?(家里)它有什么作用呢?(数天数,看几天)二、了解日历的基本内容(目标:了解日历的基本内容)1、ppt出示3月月历。

——请小朋友来找找日历上面都有些什么?(数字、汉字)这些数字有什么不同之处?(颜色、大小)2、ppt圈出一周日历表(目标:了解一周有几天)——一周小朋友们要上几天幼儿园?(5天)有几天不上幼儿园?(2天)活动过程——数一数圈里黑色的数字有几个?(5个)圈里红色的数字又有几个?(2个)——原来圈里面5个黑色的数字代表(上幼儿园的日子)2个红色的数字代表(不上幼儿园的日子)——5天黑色数字代表的上幼儿园的日子加上2天红色的数字代表的休息日,一共有7天。

原来一周一共有几天?(7天)3、ppt圈出月份——这是几月份的月历(3月)你是怎么知道的?——原来他是看最大的数字是多少就是几月,这是几?(3)原来这是(3月)的月历。

4、圈出3月最后一天(目标:学会使用简单的方法看日期)——那3月份有多少天?看谁能最快找到?(幼儿自由讨论)——3月份一共有多少天?(30天、31天)你是怎么知道的?(看的最后一天)——刚刚小朋友发现了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找3月份的最后一个数字是多少,就是多少天。

(圈出最后一天)——那3月有多少天?(31天)——那是不是所有月份都是31天呢?(是、不是、不知道)三、黑板图片出示12个月的月历(目标:了解年、月、日、星期的关系)——谁知道一年有多少个月?(12个月、10月)——有的小朋友认为一年有10个月,有的认为有12个月。

幼儿园大班教案《认识日历》

幼儿园大班教案《认识日历》

幼儿园大班教案《认识日历》【9篇】活动目的:1、让幼儿熟悉日历,知道一年有365天,一年共分12个月。

12个月中分大月、小月和平月,大月有31天,小月30天,平月(二月)只有28天。

知道怎么分大月和小月,二月又为什么只有28天(不讲闰年和闰月)。

2、让幼儿学会看日历,并能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从而扩大幼儿的学问面,提高熟悉力量,并教育幼儿珍惜时间。

活动预备:1、日历一大张2、回答下列问题的卡片若干张。

发动全班幼儿收集各式各样的挂历、墙历、台历若干。

活动过程:一、出示教师把日历贴在黑板上,让幼儿观看。

知道这就是“日历”。

二、熟悉日历1、依据幼儿的生活阅历,让幼儿识别这是哪一年的日历?并向幼儿介绍每一大格内是一个月的日历,数数一共有几大格,就知道一年共有几个月了。

并告知幼儿一年中全部的天数加起来共有365天。

2、幼儿看黑板上的大日历,回答下列问题:a、一个大格子里(即每一个月)有多少天呢?(让幼儿自己看格子里的数字来答复)b、为什么有的格内是31天,有的是30天,有的又是28天呢?小朋友,想知道缘由吗?师讲故事后小结:此日历使用至今,规定为一月大,二月平,……(教师一边说,一边指着日历中每一个月所示的天数给幼儿看)。

3、连续教幼儿看日历,让幼儿知道,每大格内,第一排字说明的是星期几,从星期日开头,接下去是星期一至星期六(也叫周末)。

要求幼儿想想今日是哪一年几月几日,星期几?昨天是几月几日,星期几?明天是几月几日,星期几?先集体答复,请个别幼儿上来在日历上找出这一天,然后再请个别幼儿答复,并自己上来在日历上找出这一天。

三、幼儿尝试看日历1、给每组幼儿发一张全年日历,让幼儿自己练习看日历,在上面找出自己的生日,说出是几月几日,星期几。

再请小朋友二人一组,一人说出日期,另一人在日历表上找到相应的位置,几次后二人互换。

2、提问幼儿:每周有几天要上幼儿园?(5天)包括星期六和星期天,一周共有几天呢?再指导幼儿看看自己的日历表,明确7天为一周,一周共有7天。

大班数学《认识日历》教案(通用

大班数学《认识日历》教案(通用

大班数学《认识日历》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数学教材《快乐数学》第四章第二节,详细内容为认识日历。

通过学习,使幼儿了解日历的构成,掌握日期的读取方法,以及运用日历进行时间推算。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日历的基本结构,掌握年、月、日之间的关系,学会读取日期。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分析、推理等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时间观念的认识,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日历的基本结构,日期的读取方法。

难点:年、月、日之间的关系,运用日历进行时间推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大班数学教材《快乐数学》,挂图,日历模板。

学具:小白板,水彩笔,日历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讲述“时间老人”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时间的重要性,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认识日历。

2. 教学内容讲解(1)展示挂图,让幼儿观察日历的基本结构,引导幼儿发现年、月、日之间的关系。

(2)通过教材例题,讲解日期的读取方法,让幼儿掌握读取年、月、日的技巧。

(3)进行课堂互动,教师提问,幼儿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3. 随堂练习发放日历卡片,让幼儿进行日期读取、时间推算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例题讲解针对练习中的典型错误,进行讲解分析,帮助幼儿理解和掌握。

六、板书设计1. 年、月、日之间的关系2. 日期读取方法3. 日期推算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幼儿在家长的指导下,查看家中日历,找出自己的生日并标记。

(2)请幼儿用日历推算出本学期结束的时间。

2. 答案:(1)幼儿自行完成。

(2)本学期结束时间可根据学期总天数进行推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针对幼儿在日期读取、时间推算方面的掌握程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时间问题,如:假期安排、节日庆典等,增强幼儿的时间观念。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2. 教学目标的设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5. 板书设计6. 作业设计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教学内容应结合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兴趣,以日历为载体,引导幼儿学习年、月、日等基本时间概念。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认识日历》含反思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认识日历》含反思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认识日历》含反思一、活动内容1.1 活动目标通过学习《认识日历》的活动,孩子能够:1.认识日历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掌握日历的读法和使用方法;3.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和数字概念。

1.2 活动准备1.日历(建议使用大型墙贴式日历);2.时间卡片、数字卡片、颜色卡片;3.板书工具、粘贴纸、笔。

1.3 活动过程第一步:介绍日历1.老师出示日历,并请学生观察,询问学生知不知道这是什么;2.老师指着日历上的星期一至星期天和日期,让学生前后对照,介绍日历的作用和组成部分;3.老师为学生介绍日历的使用方法(看日期、星期几),并用黑色笔画出今天的日期。

第二步:学习时间表达1.老师用时间卡片和数字卡片组合出一个日期,比如2021年9月2日;2.老师让学生说出这个日期对应的星期几,然后把颜色卡片贴在这个星期几的矩形区域里;3.老师让学生模仿自己的做法,自己组合出一个日期并说出星期几;4.老师让学生使用时间卡片和数字卡片组合出几个重要的节日日期,帮助他们加深对日期和星期几的记忆。

1.4 活动结束1.老师和学生一起温习日期的读法和星期几的表达方法;2.老师检查学生是否掌握日历的使用方法。

二、反思2.1 教学收获通过这次授课,我认为学生在活动中掌握了时间的基本概念,能够使用日历读取日期和星期几。

同时,也通过活动中的互动,让学生在乐趣中学习,增强了记忆力,培养了他们的时间观念和数字概念。

2.2 不足之处在活动中,我感觉自己有些注意力不集中,有时没有及时发现学生的错误,没有对学生的答案进行及时纠正。

2.3 改进计划为了解决自己的不足,我计划接下来加强以下方面的工作:1.做好教学准备,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2.关注学生,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得到反馈;3.将课堂活动设置得多样化、趣味化,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教学总结“认识日历”是一项重要的数学知识,能为孩子的日后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注重为学生传授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让他们在乐趣中掌握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

幼儿园大班数学认识日历教案

幼儿园大班数学认识日历教案

幼儿园大班数学认识日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课程针对幼儿园大班儿童设计,旨在帮助孩子们熟悉和掌握日历的基础知识。

课程内容涵盖日历的结构、日期与星期的识别、各月份的特点和变化,以及一些特殊节日的介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日历的基础知识,包括年、月、日、星期等概念;2. 培养学生通过日历来识别日期、星期、月份和季节的能力;3. 引导学生了解特殊节日的背景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日历的结构认识,日期和星期的关联,月份和季节的变化规律。

难点:特殊节日的记忆和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日历牌、PPT、卡片等;学具:画笔、彩纸、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现实情境引入:展示一张日历牌,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日历的基本结构;2.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日历的结构,日期、星期的认识,月份和季节的变化;3. 特殊节日介绍:讲解特殊节日的起源和习俗,分享节日的趣事;4. 例题解析:以日历为样本,指导学生找出特定日期,并讨论其背后的意义;5. 实践练习:学生自主选择一个日期,向同伴介绍其特殊含义;6. 小组活动:分组设计个性化的日历,展示并评论;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日历结构、日期与星期的关系、月份与季节变化、特殊节日。

七、作业设计1. 画出一个个人专属的日历,标注日期、星期,体现月份和季节变化,包含特殊节日;2. 调查一个特殊节日的信息,与同学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应反思学生对日历知识的理解程度,并考虑如何在未来的教学中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可以考虑将时间单位的学习与生活实际结合,让学生收集不同的节日资料,增加学习的实践性和趣味性。

通过上述修改,文本更加精炼且贴近人类的表达方式,减少了机械性的叙述,增强了教学内容的人文关怀和艺术魅力。

大班幼儿认识日历教案6篇

大班幼儿认识日历教案6篇

大班幼儿认识日历教案6篇大班幼儿认识日历教案篇1活动目标:1、了解日历基本信息和年、月、日、星期的关系,学会看日历。

2、了解日历的功用,能运用日历查找自己需要的信息。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活动准备:1、请家长帮助搜集各种挂历、台历、日历、年历卡等布置在教室中。

2、幼儿每人一个年历卡片、每组一个台历。

3、幼儿学习资源6第25页。

活动过程:一、观察日历,探索日立的功用。

1、猜谜语,引出日历。

可提问幼儿:你是怎么才出来的?2、相互交流,了解不同的日历。

请幼儿说说:你还见过那哪些不同的日历。

小结:每页显示一日的叫日历,每页显示一周的叫周历,每页显示一月的叫月历,每页显示一年的叫年历。

日历有多种形式,如挂历、台历、年历卡等,现在又有了电子日历。

3、出示年历卡,了解年、月、季节的关系。

知道一年有12个月,三个月是一个季节,共有四个季节。

4、学习查看日历。

直到今天是几月几日,能在年历中找到当月,在月历中找到今天的日期,找到今天是星期几。

二、尝试使用年历卡,丰富生活经验。

1、找出自己和亲人的生日日期并做上记录,说一说自己和亲人的生日,向大家介绍在年历卡上寻找生日日期的方法。

2、分别在年历卡上找出元旦、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六一儿童节、十一国庆节等节日的具体位置,并抢答是星期几,答对者可给与奖励小粘贴。

三、让幼儿知道时间过去不会再来,懂得珍惜时间。

提问交流:当天是星期几?明天又是几月几日?知道新的一天会代替过去的一天,新的一年会代替过去的一年,时间过去后不会再回来,我们应该过好每一天。

活动延伸:请幼儿打开幼儿学习资源6第25页,制作本月的月历。

活动反思:大班科学活动《认识日历》,活动一开始我就开门见山让幼儿认识了今年的日历,我发现大部分孩子不认识,只有小部分孩子能说上来。

于是我用讲一个关于年的故事来吸引孩子的注意,果然孩子们听到有故事,兴趣马上就来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认识日历;
一、设计意图
数学是抽象性、思维性很强的一门学科。

指导幼儿粗浅的数学基础知识,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创造精神和各种能力,促进其智力发展。

通过指导幼儿初步感知时间这个概念,发展幼儿的“时间感”。

建立幼儿的时间观念,是在丰富的感性经验基础之上逐步形成的。

根据我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幼儿识字较多,知道了昨天、今天、明天的时间概念,知道了一星期的形成。

为此,我在活动设计中,将“年月日”融入故事中,使数字和故事巧妙结合,使原本抽象、复杂的概念变得具体、简明、易于理解,为幼儿主动探究学习留下余地。

二、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年月日的概念,感知年月日之间的关系;运用不同的数数法探究:一年有12月个月,一个月30(28、31)天,一年有365天。

2.引导幼儿知道有记录时间“年月日”的叫做日历。

日历有年类之分,种类之别。

活动重点:运用不同的数数法探究:一年有12月个月,一个月30(28、31)天,一年有365天。

活动难点:大小月分别是哪几个月?顶小月又是哪个月?
三、活动准备
1.大字卡“年、月、日、1、4、7、12、31、30、28、365”各一张;
自制外形似房子状的2005年1月——12月的月历(大月、小月、2月数房子大小有区分);小字卡(年、月、日)数字卡(12、30、31、28、365)幼儿人手一份。

2.各类挂历、台历、月历、日历。

四、活动过程
1.幼儿观察十二座“房子”,引起兴趣。

并提问有几座房子?大的有几座?小的有几座?
2.出示数字卡(12、30、31、365、28),猜猜与“房子”有什么联系,明确探索任务。

设疑:为什么老师把有的房子画得大,有的画得小呢?
请小朋友把自己椅子下的小本子拿起来,分别认这些字。

再把小本子藏好。

3.讲述故事,回答问题,帮助幼儿理解年月日的概念,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

4.引导幼儿操作小字卡、数字卡,探究回答问题:很久以前的这个妈妈的名字叫什么(年)?年妈妈的孩子叫什么(日)?年妈妈为日娃娃盖了多少座房子(12座)?这些房子的名字叫什么(月)?大月的房子有哪几个月(1、3、5、7、8、10、12)?小月的房子有哪几个月(4、6、9、11)?大月有多少日(31天)?小月有多少日(30天)?顶小的月是几个(1个)?有多少日(28天)?年妈妈共有多少个日娃娃(365)?(用不同的数数法了解)。

5.猜谜。

引导幼儿知道有记录时间“年月日”的叫做日历。

了解日
历有年类之分,种类之别。

6.引导幼儿观察展品是哪一年的,台历、挂历、日历的区别在哪里,你会用吗?
五、活动延伸:
1.引导幼儿学习查看日历的方法。

2.组织幼儿观察闰年挂历,引导他们发现二月,从而了解到了“特殊”一年就会有366天,每4年就有一次。

附:
自编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妈妈,妈妈的名字叫年。

她有365个孩子,他们的名字都叫日。

一天这位妈妈为孩子造了12座房子,大房子有7座,小房子有4 座,最小的房子有1座,这12座房子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月。

等房子造好了,这个年妈妈就让孩子住在房子里,为了使房子不挤。

年妈妈就在大房子里住31个孩子,小房子里住30个孩子,最小的房子里住28个孩子。

自编谜语:一个小本子,天天挂墙上。

一天撕一张,过年就撕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