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模拟尿糖的检测

教学建议:渗透对照实验的单一变量原则,可引导学生分析实验中存在哪些对照,明确实验思路,学会设计对照实验的科学方法。

1.目的要求:学会用葡萄糖试纸检测尿液中是否存在葡萄糖的方法。

2.实验原理:葡萄糖试纸如果遇到葡萄糖溶液,硫酸铜被还原成氧化亚铜,浅蓝色会变成棕红色;反之不变色。(这是教学参考书上的表述,附后,个人觉得值得商榷)

3.材料用具:试管5支,试管架,滴管,清水,葡萄糖溶液,蛋白质溶液,葡萄糖试纸,模拟的尿液样本两份。

4.方法步骤

(1)取5支试管,分别编号为1、2、3、4、5,并放在试管架上。

(2)在5支试管中分别加入4

mL不同的液体。1号:清水;2号:葡萄糖溶液;3号:蛋白质溶液;4号:甲尿液;5号:乙尿液。

(3)将葡萄糖试纸放到干净的纸巾上。然后用一支干净的滴管,从1号试管中吸取液体,滴2滴在葡萄糖试纸上。在记录表上记下葡萄糖试纸的颜色变化。如果颜色没有变化,就写无反应。

(4)重复步骤(3),用葡萄糖试纸测试另外4种溶液,在记录表中记录每次测试的颜色变化情况,将试验结果填入记录表。

5.实验结果如下表,请分析:

(1)甲尿液检测结果显示正常。

(2)乙尿液显示出病人是糖尿病患者。

(3)1号试管内清水作为对照;2号试管内是葡萄糖溶液,为的是与葡萄糖试纸进行显色反应。

(4)3号试管的作用是为了说明蛋白质溶液不与葡萄糖试纸发生显色反应。

讨论:

(1)据所学分析,健康人体是怎样保持尿液中不含葡萄糖的?

分析:正常人尿液中不含葡萄糖,首先是由于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使血糖浓度不超过0.1%;

其次是由于肾小管对原尿中葡萄糖的重吸收作用,使之重新入血。

(2)仅凭一份尿液样本就能断定某人患糖尿病吗?为什么?

分析:仅凭一份尿液样本不能断定某人患糖尿病。因为有时食糖过多,尿液中也会暂时出现葡萄糖。而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有糖并不一定是由于摄取了过量的糖。

典例分析:

例1:试纸法检测尿糖的原理是利用试纸上的葡萄糖氧化酶将葡萄糖分解成葡萄糖酸和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又与试纸上的苯酚等无色物质形成红色物质,将其与标准比色卡比对,即可知道尿样中葡萄糖的含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检测原理与本尼迪特试剂检测原理不同

B.检测结果中红色越深,说明糖尿病病情越重

C.正常人饭后尿糖检测呈红色

D.该法也

可以用于检测其他还原糖

答案:A

解析:题干中已说明试纸法检测尿糖的原理,本尼迪特试剂与葡萄糖溶液热水浴加热,生成红黄色沉淀,故本题选A;检测结果中红色越深,可说明尿样中含有的葡萄糖越多,但尿糖含量高不一定是糖尿病引起的,故B项错误;正常人饭后血糖浓度会升高,但不一定会产生尿糖,故C错误;根据试纸法的原理可知,其他还原糖不产生过氧化氢,尿糖试纸不适用于其他还原糖的鉴定。

例2:甲、乙两人同时空腹做尿液检验。所采尿样标号分别为1号和2号,经本尼迪特试剂测定发现:1号试管混合液热水浴后呈现红黄色,2号试管呈蓝色。判断最严谨的是

A.甲出现尿糖,一定是糖尿病患者

B.乙不可能是糖尿病患者

C.甲出现尿糖,但不一定是糖尿病患者

D.这种结果无法说明任何问题

答案:C

解析:实验结果表明甲的尿液中含有葡萄糖,但不一定是糖尿病患者,因为若是肾脏功能障碍,肾小管不能有效地重吸收原尿中的葡萄糖,尿中也会持续出现尿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