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尿术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合集下载

导尿术与灌肠法操作并发症及处理护理课件

导尿术与灌肠法操作并发症及处理护理课件
尿道损伤后,应立即停止操作,并给予患者适当的止痛措施。同时,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预防感染。对于轻微 的尿道损伤,可自行愈合;对于严重的尿道损伤,应及时就医治疗。
尿路感染护理
总结词
详细描述
尿潴留护理
总结词 详细描述
拔管困难护理
总结词
轻柔操作、避免损伤、及时就医
VS
详细描述
拔管困难是导尿术与灌肠法操作中较少见 的并发症之一,如发生拔管困难,应轻柔 操作,避免损伤尿道组织。如无法顺利拔 出尿管,应及时就医检查和治疗。
肠道穿孔
总结词 详细描述
电解质紊乱
总结词 详细描述
肛门皮肤损伤
总结词
详细描述
肛门皮肤损伤可能导致疼痛、出血和 感染。处理方法包括保持局部清洁干 燥,涂抹消炎药膏,避免用力擦拭, 同时注意灌肠液的温度和流速。
03 导尿术与灌肠法操作并发 症预防措施
严格无菌操作
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
熟悉导尿术与灌肠法的适应症 和禁忌症,避免不必要或错误 的操作。
出血与血肿护理
总结词
及时止血、观察血肿情况、预防感染
详细描述
导尿术或灌肠法操作过程中,如发生出血或血肿,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压迫止血, 同时观察血肿情况。对于较小的血肿,可采用冷敷、压迫等措施缓解症状;对于 较大的血肿,应及时就医处理,避免感染。
尿道损伤护理
总结词
减轻疼痛、预防感染、促进愈合
详细描述
症状。
处理方法
轻度出血可自行止血,无需特殊 处理;出血量较大时,应立即停 止操作,并进行压迫止血。同时, 遵医嘱使用止血药和抗生素,预
防感染。
尿道损伤
01
总结词
02
详细描述
03

导尿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导尿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定期更换导尿管和尿袋
根据患者病情和导尿管材质, 定期更换导尿管,以减少感染 风险。
定期更换尿袋,避免长时间使 用同一尿袋,减少细菌滋生和 感染机会。
在更换导尿管和尿袋时,注意 无菌操作,避免污染。
加强患者教育与沟通
01
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解释导 尿术的目的、操作过程和注 意事项,提高患者配合度。
02
4. 固定导尿管
用胶布将导尿管固定于大腿内侧或腹壁。
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1. 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感染。
2. 动作轻柔,避免损伤尿道粘膜。
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01源自3. 选择合适的导尿管,避免过细 或过粗。
02
4. 定期更换导尿管,避免长时间 留置引起感染。
02
CATALOGUE
常见并发症类型及原因
热敷和按摩
采用热敷或按摩的方法缓解膀胱痉挛引起的疼痛和不适。
其他并发症处理
导尿管堵塞处理
定期检查和更换导尿管,保持导尿管通畅;对于已经堵塞的导尿管 ,可采用生理盐水冲洗或更换新的导尿管。
漏尿处理
调整导尿管位置或更换合适的导尿管;加强膀胱功能锻炼,提高膀 胱收缩力。
血尿处理
寻找血尿原因并积极治疗;保持导尿管通畅,避免过度刺激膀胱;给 予止血药物治疗。

其他并发症
原因
导尿术还可能引起其他并发症, 如血尿、尿潴留、导尿管堵塞等

预防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发现 并处理潜在问题。
处理
针对不同并发症采取相应的治疗措 施,如止血、导尿、更换导尿管等 。同时加强患者护理和健康教育, 促进康复。
03
CATALOGUE
预防措施与建议
无菌操作规范执行

常见护理技能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常见护理技能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常见护理技能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措施引言护理技能操作是护士在临床实践中经常进行的重要工作。

然而,不正确的操作可能导致并发症的发生。

为了提高护理安全性,我们需要了解常见护理技能操作的并发症,并采取预防和处理措施。

导尿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预防措施:- 在导尿前,必须进行适当的手卫生。

- 使用无菌技术进行导尿操作。

- 选择正确尺寸和类型的导尿管。

- 处理措施:- 如果导尿管被堵塞,应及时更换新管。

- 如果发现尿液颜色异常,可能是感染的迹象,应及时告知医生。

- 导尿操作后,患者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

注射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预防措施:- 注射前应核对药物种类、剂量和病人身份。

- 使用无菌针头和注射器。

- 按照正确的注射方法进行操作。

- 处理措施:- 如果发生漏注,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向医生报告。

- 如果出现过敏反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并及时通知医生。

- 使用完毕的注射器和针头应正确处理,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静脉置管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预防措施:- 在插入静脉置管前进行充分的手卫生。

- 选择适当的静脉通道和置管设备。

- 插管时注意正确的技术操作。

- 处理措施:- 如果静脉置管脱落或堵塞,应及时更换或通畅。

- 发现局部红肿或感染迹象时,应及时通知医生。

- 定期观察置管部位,保持清洁并避免感染。

总结护理技能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对于提高护理质量至关重要。

我们应该全面了解不同操作的风险,并采取适当的预防和处理措施,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同时,持续学习和提升自身技能,保持良好的职业素养,也是我们作为护士的责任和使命。

导尿操作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导尿操作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预防措施】
• 1.导尿前反复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使患者 清楚导尿本身并不会引起性功能障碍。 • 2熟练掌握导尿技术,动作轻柔,避免发生 其他并发症。
【处理措施】
一旦发生性功能障碍,给予心理辅导,如无 效,请男性病科医生给予会诊治疗。
六、尿道假性通道形成
• 【临床表现】 • 尿道疼痛、尿道口溢血。尿道镜检发现假 性通道形成。 •
• 1.发现患者虚脱,应立即取平卧位或头低足 高位。 • 2.嘱其饮用温开水或糖水,并用手指掐人中、 内关、合谷等穴位,或是针刺合谷、足三里 等。 • 3.如经上述处理无效,应及时建立静脉通道, 并立刻通知医生抢救。
五、暂时性功能障碍
【临床表现】 • 男性性功能障碍如阳痿、早泄、不射精、 逆行射精、性欲低下、性欲亢进等,均可 见于导尿后,但属少见情况。
• 5.插管时延长插入长度,见尿液流出后继续前进 5cm以上,充液后再轻轻拉至有阻力感处,一般 为2〜3cm,这样可避免导尿管末端进入膀胱,球 囊充液膨胀而压迫膀胱黏膜,损伤后尿道。
• 6.耐心解释,如患者精神过度紧张,可遵医嘱插 管前肌内注射地西泮 (安定)10mg,阿托品0.5〜 1mg,待患者安静后再进行插管。
【处理措施】
• 1.用导尿管附带的塑料导丝疏通引流腔,如仍不通畅,则 需更换导尿管。 • 2.导尿管在膀胱内“打结”,可在超声引导下用细针刺破气 囊,套结自动松解后拔出导尿管。 • 3. 导尿管折断者,可经尿道口用异物钳完整取出。 • 4. 有膀胱痉挛者,可嘱其口服溴丙胺太林(普鲁本辛)或 颠茄合剂等解痉药物。
【处理措施】
一旦发生后尿道损伤,如采用的是不带气囊 的导尿管,应尽早重新插入气囊导尿管,以 便牵拉止血或作为支架防止尿道狭窄。后尿 道损伤早期,局部充血、水肿尚不明显,在 尿道黏膜麻醉及充分润滑下重新插管,一般 都能顺利通过。

导尿术与灌肠法操作并发症处理

导尿术与灌肠法操作并发症处理
导尿术与灌肠法操作并发症处 理
演讲人
目录
01. 导 尿 术 并 发 症
02. 灌 肠 法 并 发 症
03. 并 发 症 处 理 方 法
04. 并 发 症 预 防
导尿术并发症
尿道损伤
01
原因:操作不当、器械损伤、尿道狭窄等
02
症状:尿道疼痛、出血、排尿困难等
03
处理方法:停止操作、局部压迫止血、及时就医等
操作过程中 应保持环境 整洁,避免
污染
操作后应做 好设备清洁 和消毒,避 免交叉感染
谢谢
04
预防措施:规范操作、选择合适器械、定期检查尿道等
尿潴留
原因:尿道梗阻、膀胱收缩无力、 神经损伤等
处理方法:调整导尿管位置、使 用解痉药物、进行膀胱冲洗等
症状:尿意强烈但无法排出、下 腹部胀痛、尿液反流等
预防措施:保持导尿管通畅、避 免尿道损伤、定期更换导尿管等
感染
01 原因:操作不当、器械消 毒不彻底、患者自身免疫 力低下等
03
密切观察患者反应, 及时发现并发症
04
加强患者教育,提高 患者配合度
05
定期评估患者病情, 调整治疗方案
06
加强医护协作,提高 医疗质量
并发症预防
操作规范
严格遵循无菌操作 原则,防止感染
操作过程中避免损 伤尿道、肠道等组 织
保持导尿管、灌肠 管等器械的清洁和 完好
操作过程中密切观 察患者反应,及时 发现和处理并发症
03
处理方法:停止灌肠,观察 病情,必要时进行抗感染治 疗
04
预防措施:操作规范,控制 压力,选择合适的灌肠液温 度,密切观察患者反应
肠道感染
01 原因:灌肠过程中操作不当, 导致细菌进入肠道

导尿术并发症及注意事项

导尿术并发症及注意事项

导尿术并发症及注意事项导尿术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用于引流尿液并缓解尿液潴留、保护尿道或膀胱受损部位。

虽然这种操作相对简单,但它也有一些潜在的并发症和注意事项。

以下是关于导尿术的并发症和注意事项的详细介绍。

并发症:1. 泌尿道感染:导尿术时,将导尿管插入尿道可能会引起感染。

如果导尿过程中消毒不充分或导尿器具不洁净,病原菌可能进入尿道,导致尿道炎症、膀胱炎症或尿路感染。

2. 尿道创伤:导尿管插入尿道时,如果不小心操作或导尿管过粗,可能会导致尿道创伤。

这可能会引起出血、尿道狭窄或严重损伤。

3. 膀胱创伤:插入导尿管时,如果错误插入或操作不慎,可能会损伤膀胱。

这可能导致膀胱破裂、出血或感染。

4. 尿液潴留:导尿术后,有时会出现尿液潴留。

这可能是由于导尿管被压迫或阻塞,或者尿液排出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所致。

5. 导尿管相关并发症:导尿管长时间留置会增加导尿管相关并发症的风险,如结石形成、尿液逆流、尿道狭窄、尿道刺激和感染等。

注意事项:1. 消毒和无菌操作:导尿术前,应对导尿器具和操作者的双手进行彻底的消毒。

导尿过程中要遵循消毒和无菌操作规范,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2. 谨慎插入导尿管:插入导尿管时,应注意正确的角度和技巧,避免过度插入或插入时过于猛烈。

导尿管的尺寸也要根据患者的年龄和性别选择适当大小,以减少尿道和膀胱的损伤。

3. 避免过度牵拉:在导尿管留置期间,要避免过度牵拉导尿管,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尿道和膀胱刺激。

导尿管应保持松紧适度,并经常检查导尿管是否固定。

4. 维持导尿管通畅:确保导尿管通畅非常重要。

定期清洗导尿管,避免尿液积聚和结石形成。

同时,要注意排空尿液袋,避免导尿管被压迫和堵塞。

5. 导尿术后康复:对于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应进行定期尿液和逆行尿路造影检查,以及导尿管相关并发症的筛查。

平时应注意感染预防,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

总体来说,导尿术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医疗操作,但在操作过程中应谨慎小心,遵循消毒和无菌操作规范,并留意并发症的发生和注意事项。

导尿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培训ppt课件

导尿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培训ppt课件
• 处理措施:必要时局部或全身使用抗菌药物。
• 附: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评价标准
• 重点环节 各种插管后的感染预防措施: • 导尿管:采用连续密封的尿液引流系统;悬垂集尿袋并低于膀胱水
平,不接触地面。采用连续密闭的尿液引流系统。不常规使用抗菌 药物冲洗膀胱预防感染。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
导尿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 (七)后尿道损伤
处理措施: 尽早在尿道粘膜麻醉及充分润滑下重新插 入气囊导尿管,以便牵拉止血或作为支架防止尿道狭窄。
导尿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10
10
(八)误入阴道(女病人)
处理措施:更换导尿管重新插入。
(九)尿潴留
预防及处理措施: 1.根据患者尿意或膀胱充盈程度决定放尿时间; 2.尽早去除导尿管;去除导尿管后及时做尿分析及培 养,针对结果用药,对尿路刺激症状明显者,口服 碳酸氢钠以碱化尿液。 3.患者尿潴留无法解决的需导尿或重新留置导尿。
• 处理措施:查找原因对症处理。
导尿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13
13
• (十三)膀胱结石
• 预防及处理措施: • 1.长期留置尿管患者应定期更换,长期卧床患者多喝水
并定期进行膀胱冲洗。 • 2.导尿管滑脱时仔细检查气囊是否完整,以免异物残留
膀胱形成结石核心。 • 3.体外碎石,结石大于4cm者手术取石。
刺合谷、足三里等穴。
. 3.上诉处理无效,应及时建立静脉通道,通知医生抢救。
导尿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9
9
• (五)暂时性功能障碍
• 处理措施: 心理辅导,如无效,请男性病科会诊治疗
• (六)尿道假性通道形成
• 处理措施: 必须进行尿道镜检查,借冲洗液的压力找 到正常通道,然后向膀胱内置入一导丝,在导丝牵引 下将减去头部的气囊导尿管送入膀胱,保留2-3周,待 假通道愈合后再拔除,以防尿道狭窄。

导尿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导尿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导尿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 处理
导尿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第1页
1、感染 2、虚脱及血尿 3、黏膜损伤
导尿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第2页
(一)感染 预防: 1、实施导尿术时严格无菌操作。 2、勉励患者多饮水,自然冲洗尿路。 3、保持引流通畅,防止导尿管受压、扭曲、堵塞。 4、防止误入阴道。 5、集尿袋不得超出膀胱高度,预防尿液返流。 处理: 1、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 2、嘱患者天天摄取足够水分,使尿量维持在ml以上。 3、保持尿道口清洁,做好会阴护理。
第4页
(三)黏膜损伤 预防: 1、操作动作要轻柔。 2、用无菌液体石蜡油润滑导尿管。 3、选择型号适当导尿管。 处理: 1、汇报医生,做好患者心理护理。 2、保护受损黏膜。 3、做好会阴护理。
导尿术
导尿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第6页
导尿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第3页
(二)虚脱及血尿 预防: 1、预防患者膀胱高度膨胀。 2、实施导尿术时动作轻柔。 3、亲密观察患者脸色,神志等。 处理: 1、导尿第一次放尿量<1000ml。 2、适当补充能量。 3、汇报医生,有血尿者主动寻找原因,及时处理。
导尿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尿术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一、导尿术并发症
(一)尿道黏膜损伤
1.原因
(1)导尿时病人情绪高度紧张,插导尿管时出现尿道括约肌痉挛,易发生尿道黏膜损伤。

(2)操作者插导尿管动作粗暴,或因技术不熟练,反复插管引起尿道黏膜损伤。

(3)导尿管型号不合适,或质地僵硬,插管前没有充分润滑。

(4)男性病人尿道长,有两弯(耻骨下弯和耻骨前弯)、三狭窄(尿道内口、膜部和尿道外口)的解剖特点,易发生尿道黏膜损伤。

(5)有些男性病人伴有前列腺肥大增生,前列腺部尿道狭窄,插入导尿管易致损伤。

(6)使用气囊导尿管时,导尿管未进入膀胱或刚进入膀胱,即向气囊内注水,肿大的气囊压迫后尿道引起损伤。

2.临床表现
病人主诉尿道疼痛,伴局部压痛,排尿时加重。

可见尿道出血,甚至发生会阴血肿。

有些病人伴有排尿困难,甚至尿潴留。

3.预防和处理
(1)导尿前耐心解释,缓解病人紧张情绪。

(2)根据病人情况选择粗细合适、质地软的导尿管。

(3)操作者应熟练掌握导尿术的操作技能和相关解剖生理知识。

(4)插管时动作应轻柔,切忌强行插管,充分润滑导尿管。

对于前列腺增生肥大的病人,遇插管有阻力时,从导尿管末端快速注入灭菌石蜡油5-10ml,借助其润滑作用将导尿管迅速插入。

(5)插管时延长插入长度,见尿液流出后继续前进5cm以上,气囊充液后再将尿管轻轻拉回至有阻力感处,避免尿管未完全进入膀胱,气囊充液膨胀压迫损伤尿道。

(6)发生尿道黏膜损伤时,轻者无须处理或采用止血镇痛
治疗,严重损伤者,根据情况采取尿道修补等手术治疗。

(二)尿路感染
1.原因
(1)无菌导尿用物未达到无菌要求。

(2)操作者未遵循无菌技术操作原则,使细菌侵入尿道和膀胱。

(3)导尿过程中发生了尿道黏膜损伤,破坏了尿道黏膜的屏障作用。

(4)插导尿管时误人阴道,拔出重新插时没有更换无菌导尿管。

(5)所采用的导尿管粗细不合适或质地太硬。

2.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膀胱刺激征,病人主诉尿频、尿急、尿痛。

尿常规结果示有红细胞、白细胞,尿培养可有阳性。

严重者可伴有寒战、发热等全身症状。

3.预防和处理
(1)要求无菌的导尿用物必须严格灭菌。

操作中严格执行
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2)插管时动作轻柔,避免引起尿道黏膜损伤。

(3)误入阴道时应拔出导尿管更换后,重新插入尿道。

(4)发生尿路感染时,尽可能拔除导尿管,根据病情运用相应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三)血尿
1.原因
(1)导尿中发生尿道黏膜损伤,引起血尿。

(2)为膀胱高度膨胀的尿潴留病人导尿时,第一次放尿量超过1000ml,膀胱突然减压引起膀胱黏膜急剧充血而发生血尿。

(3)原本存在凝血机制障碍的病人在导尿过程中遇损伤易发生血尿。

2.临床表现
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并排除血尿来自上泌尿系统。

3.预防和处理
(1)操作中避免引起尿道黏膜损伤。

(2)插入导尿管后放尿速度不宜过快。

膀胱高度膨胀且又极度虚弱的病人,第一次放尿量不超过1OOOml。

(3)凝血机制障碍的病人导尿前尽量纠正凝血功能,导尿时操作尽量轻柔,避免损伤。

(4)如发生血尿,轻者如镜下血尿,一般不需特殊处理,重者根据情况进行止血治疗。

二、导尿管留置法常见并发症
(一)泌尿系统感染
1.原因
(1)导尿操作过程中未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以及发生尿道黏膜损伤。

(2)留置导尿管时间过长,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率与留置时间呈正比。

(3)留置导尿管期间未保持引流系统的密闭性,致使细菌侵入引流装置引起逆行感染。

(4)留置导尿管期间出现集尿袋高于膀胱高度或其他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