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佛教文化(下)

合集下载

日本佛教世俗化话(2)

日本佛教世俗化话(2)

政治的催化
许多国家的当权者都知道宗教的潜在力量。据说为了协助各宗教发 展及促进宗教谅解,他们不时邀请各宗教活跃要分子参与各种活动, 使到各宗教领导及信徒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与资源在政治主导的 活动。这不仅弄到宗教领导的角色变异,资源分化,也搞到宗教活 跃要分子的面孔也变了-变得越来越像政治人物了。由于经常与政治 人物往来周旋,他们的作风、言谈、举止乃至思想都变得跟政治人 物没两样。
ご清聴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
僧人的变异化,可分为角色的变异化及生 活的变异化。僧人的本来角色是修行者、 弘法者,法务主持者。世俗化的僧人,不 再扮演上述角色(或把上述角色边沿化), 而改变为CEO,财务管理者,活动策划者 (Event Manager),行政管理者,甚至公 关。
今天许多佛教徒把各种仪式当作解脱之道,即使是不究 竟的解脱道。许多佛教徒期望通过仪式来洗清自己的恶 业,增加自己的福报,或通过仪式来换取功名、权势、 金钱、健康、文凭,爱情等各种世俗的要求。再者,佛 教徒把仪式这门功课交给法师们承包,自己只须掏腰包, 连参与也省下来。这和波罗门教的仪式由何分别?所以, 佛教的仪式功利化,也可称为仪式波罗门化
私钱太多 佛学教育的变化
今日佛教世俗化的根源何在, 值得在此探讨。首先必须提到 全球化的影响。经济全球化, 把人类内心本有的“贪”挖掘 出来“发扬光大”,把它“无 疆界化”、“快速化”、“体 制化”的推广到世界各地去。 这股“贪球化”无孔不入的横 扫世界各地,人人为满足内心 的“贪”而疯狂。金钱、物资、 消费、感官享受、名利等成了 现代人的“终极关怀”。学佛 的人,不管是僧人还是在家人, 都难以抗拒这大趋势。学佛者 在“贪”的世界里打滚,耳喧 目染之下,入鲍鱼之室而不知 其臭,同流而合污。
镰仓 (1 1 9 2 一1 333 )的新佛教宗派中, 有的已有明显的世俗化 倾向, 如净土真宗的创始人亲莺认为对僧侣信徒不必规定特别的戒 律, 只要遵从一般社会道德习俗即可。他本人过着非僧非俗的生活, 娶妻并有四男三女, 也不禁止食肉。这种世俗化做法对其他宗派也 有影响。这种世俗化倾向至江户时期更有发展。

日本禅文化

日本禅文化

日本禅宗起源
重源 宗 禅归 荣 宗国 代 日 要远 作 宗国 西 的后 , 僧 历流 为 的后 的 最大 他 明 史长 日 另, 再 早兴 两 庵 地, 本 一大 传 宗临 次 荣 位在 禅 大力 弟 派济 来 西 。日 宗 派弘 子 诞禅 中 可 本 的 扬 希 生法 国 谓 禅 两 曹曹 玄 于, , 是 宗 大 洞洞 道 日从 受 日 史 宗 宗宗 元 本而 献 本 、 派 。风 随 。, 和 禅 日 , 从, 师 临 受 宗 本 一 此从 明 济 传 的 佛 直 ,而 全 宗 临 创 教 并 临开 入 作 济 始 史 行 济创 宋 为 心 人 上 发 、了 求 日 印 。 具 展 曹日 法 本 , 在 有 , 洞本 , 禅 归 宋 两
3.“言简意赅” ,禅宗崇尚简洁的思维方式还深深地影响了日本人的语言 世界,武士以寡言多行为美,即多做事,少言语,甚至“无言语”。讲求 语言凝练,言简意丰,只言片语却让人回味无穷。并要求男还无论遇到什 么都要少言忍耐即以“沉默为美。 4.禅宗“悲世”情怀 自然资源贫乏,火山地震等自然灾害频繁的日本列岛, 往往会在弹指之间一切美好的东西幻化为无有,因此特定的地理环境使日 本人对“人生即苦”“人生无常”的佛教、禅宗情有独钟,产生强烈的共 鸣,因此武士亲禅,日本人亲禅。强烈的忧患意识,以及巨大的生存危机 感使日本人总是以挑战人生极限的姿态工作着,沉重,压抑,因此日本人 身上少有狂喜的表情,被称为“富而不乐”的人。所以日本人有很严重的 忧患意识。
二、禅也支配着日本人“死的哲学”
1、禅宗的生死观 禅宗认为,“生死一如”“寂死为乐”“生死轮 回”,此给予驰骋疆场的武士以理念上的支持,使 其在战场上能临危不惧,视死如归。这种生即死, 死即生,死乃生命之“轮回”,死乃“重生”的禅 宗生死观为武士社会所推崇,所以当出现“剖腹” 这个现象时,是禅理念支持的,所以之后日本人都 接受了。

佛教在日本的传播

佛教在日本的传播
在漫长的本土化历程中,佛教作为日本社会的主流 意识形态,不仅与国家政治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更 对当时及后世的社会和文化产生r广泛深远的影响。
这一时期的佛教呵以说是在本质上与民族宗 教并无区别的巫术仪式,可以称之为“巫术宗 教”
(在这一时期,极少人能如圣德太子般正确理解佛教 教义,佛教在当时的日本与其说是作为解脱的说教, 毋宁说被视为一种外来的、与本土的“国神”相异的 “他神”“蕃神”,是“以消灾祈福的巫术而传播 的”。)
二、佛教的持续发展
在此背景下,从中国刚刚传人的两个重视教义理论和修行实践 的佛教宗派——天台宗和真言宗受到朝廷的重视,并迅速崛起。
由于受本土文化的影响,日本天台宗、真言宗都带带有咒术、 祈祷的特征,并且有许多事相与民族传统信仰的神道教仪式暗合, 因此,具有浓郁的神道教色彩,进一步加快了佛教的本土化进程。
四、民族佛教的形成
• 一、佛教东渐及早期的传播
• 学术界就佛教传入日本的具体时间、具体方 式说法不一。但总起来叮以分为“公传”和 “私传”两种。
• “公传”,是指佛教通过朝廷传人,关于“公 传”,虽然具体说法略有不同,但总体来说 可以认为:佛教在钦明天皇时期,即6世纪中 叶传人日本;传人方式为百济圣明王派使者 将佛像、佛经传入日本。
(二)“神佛调和”的特性 初传时期,佛教曾遭遇到本土信仰神道教的短暂
排斥,但随着佛教的广泛传播和日益发展,两者之间开 始友好相处、相互调和。
(三)教义、教理及修行方式的简化 “与印度、中国的佛教相比,日本佛教的哲理和
思辨程度不发达,重内心的信念、修行方法简单便 成为日本佛教的特点”凹。这一特点始终贯穿在日 本民族佛教的形成阶段。
(四)世俗化倾向 大化革新后,佛教获得了“国教”的地位,僧

日本人与佛教

日本人与佛教

大家都知道,佛教是产生于印度的宗教。它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后,又从中国传到了朝鲜半岛与日本。根据日本最早的一部史书《日本书纪》记载,大约在公元538年左右,百济国王圣明王将一些佛像和佛教经卷带来日本,也就是说,佛教最初并非直接传自中国。538年以后,日本人建设了自己的国家,开始直接从中国输入佛教。说到日本接受佛教的影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圣德太子(574—622)。他并不是天皇,而是摄政,也就是专门辅佐天皇的人物。在日本国家的形成以及将佛教定为国教的过程中,圣德太子都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所以今天我想特别介绍一下他。
下面这张照片就是东大寺,大佛就建造在中央这座巨大的建筑物里。附近的这一个小型建筑物叫做正仓院,里面收藏了许多7-8世纪的奈良时代从中国引进的文物。这是正仓院的外景,1000多年前建造的这个建筑物至今没有任何变化。因为那时没有空调和调湿器,所以花了很大功夫,用一种木头搭建的方法来调节空气,防止湿气的进入。
刚才我曾提到,日本人从中国带回了壁画的纸型、锦缎等工艺技术。这里我还想进一步推测,很有可能是中国的工匠直接来到日本来在日本建造了这尊佛像。我这样说,是有根据的。大家都知道,敦煌石窟的墙壁上,描绘有唐代的飞天,形式非常流畅,那种在天空飞舞的形象,十分生动、精采。现在大家再看这幅法隆寺的飞天的照片,与敦煌的在形象上虽然有点不太一样,但两者在构思和意境上却可以说异曲同工。我们完全可以认为,法隆寺是受到了敦煌飞天画像技术的影响,而且工笔如此细腻,图像如此相似,都不能不使人感到,极有可能是中国的工匠来到日本直接描绘这些飞天的。有鉴于此,对上述佛像的营建,也可以作出同样推测。
在众多的文化中,对日本人的精神形成有着巨大影响的是佛教与儒家思想。我本人即是日本佛教净土真宗西本愿寺派的僧侣,也是研究敦煌出土佛教资料的佛学研究者,所以今天主要想以佛教为中心,与各位谈谈佛教思想、文化是如何影响日本人的思维方式、价值意识,又是如何在当代日本人的精神结构中发挥作用的?

日本奈良时代佛教艺术研究

日本奈良时代佛教艺术研究

日本奈良时代佛教艺术研究日本奈良时代(710年-784年)是日本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佛教艺术繁荣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佛教从中国传入日本,并在文化、艺术和宗教等方面对日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段历史时期的研究对于我们了解日本佛教艺术的发展以及日本古代社会的文化景观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奈良时代佛教艺术的特点之一是对唐代佛教艺术的吸收与创新。

奈良时代的日本政府高度重视佛教的推广与宗教文化的发展,使得佛教艺术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大力发展。

从唐代佛教艺术传入到日本的文化元素中,日本人不仅仅是照搬,还通过本土化的创造加以改进,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例如,奈良时代的佛教雕塑以无脖子、无肩膀的独特姿态为特色,与唐代的作品有明显区别。

这种创新和发展不仅表现在雕塑上,还表现在绘画、建筑和手工艺等方面。

其次,奈良时代佛教艺术研究还需要关注不同佛教派系之间的差异。

在奈良时代,佛教在日本社会的影响日益扩大,出现了多个佛教派系的争斗和竞争。

这些佛教派系之间在教义、艺术风格和宗教仪式等方面存在差异,对于佛教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例如,天台宗与法相宗的影响之争对佛教绘画和雕塑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研究奈良时代的佛教艺术,需要从佛教教义的角度去分析不同派系对艺术的贡献,理解艺术作品与宗教文化之间的关系。

此外,奈良时代佛教艺术的研究还需要关注其与社会文化背景的关系。

佛教艺术不仅是一种宗教表达,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俗、政治环境和文化特征。

在奈良时代,大量的佛教寺庙建筑、建筑构件以及供奉佛像的形式和风格,都能够提供对当时社会文化背景的重要线索。

通过对这些艺术作品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奈良时代的社会结构、宗教信仰和日本古代文化的特征。

总之,日本奈良时代佛教艺术的研究是日本古代文化研究中的重要方向之一。

通过对奈良时代佛教艺术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佛教与日本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以及佛教艺术在日本历史和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此外,还需要将佛教艺术作为整体去研究,认识到文化、艺术和宗教之间的互动关系。

日本的宗教及道文化介绍

日本的宗教及道文化介绍

(4)其他宗教
所谓其他宗教,是指除了前述神道、佛教、基督教以外 的宗教。这些宗教有些已经有比较长的历史,但更多的是 近代以后特别是二战以后创立的,因而也有人将它们称作 “新宗教”。1951年10月17日,这些宗教团体联合成立了 新宗教” 1951年10月17日,这些宗教团体联合成立了 全国性组织——新日本宗教团体联合会,并于1953 全国性组织——新日本宗教团体联合会,并于1953 年3月 9日被政府批准为财团法人。这个联合会(简称“新宗 日被政府批准为财团法人。这个联合会(简称“ 联”)代表“新宗教”与神社本厅、教派神道联合会、全 )代表“新宗教” 日本佛教会、日本基督教联合会一起组成了日本宗教界的 代表性组织——日本宗教联盟。“新宗联”的宗旨是“ 代表性组织——日本宗教联盟。“新宗联”的宗旨是“信 教自由、宗教合作、政教分离、国民皆信仰” 教自由、宗教合作、政教分离、国民皆信仰”。目前,新 宗联共有66个团体会员,在全国各大区设有11个 宗联共有66个团体会员,在全国各大区设有11个“总支 部”,在各个都道府县和地区设有55个协议会。 ,在各个都道府县和地区设有55个协议会。
神社神道与神社本厅 神社神道是日本的神道的主体。所谓“ 神社神道是日本的神道的主体。所谓“神社神 道”,是指以神社为中心的神道。换言之,是指 没有宗教理论或宗教教派基础的、以族缘或地缘 为基础、以神社为中心的崇敬祖先神、氏神、地 域神的信仰。日本几乎每个人口聚集地都至少有 一个神社。至今全国仍 有8万2千余家神社。这些 神社有的祭祀祖先(氏神),有的祭祀地域神, 有的祭祀专门保佑人们某一方面利益的神祗,如 农业丰收的稻荷神、保佑身体健康、生子繁衍后 代的神等。日本自古有“八百万神” 代的神等。日本自古有“八百万神”的说法 .
至2000年12月31日,日本共有佛教信徒9409万人, 2000年12月31日,日本共有佛教信徒9409万人, 其中天台宗系统348万人;真言宗系统1270万人; 其中天台宗系统348万人;真言宗系统1270万人; 净土宗系统1950万人;禅宗系统335万人;日莲宗 净土宗系统1950万人;禅宗系统335万人;日莲宗 系统1700万人;奈良佛教系统76万人;未加入横 系统1700万人;奈良佛教系统76万人;未加入横 向联合组织的所谓“单立宗教法人” 向联合组织的所谓“单立宗教法人”中的佛教信 徒(如创价学会等)3730万人。共有寺院等设施 徒(如创价学会等)3730万人。共有寺院等设施 85745处,神职人员204380人 85745处,神职人员204380人。 全日本佛教会是日本佛教界惟一的联合体组织, 下属团体达100余个。日本佛教在全国共有约8 下属团体达100余个。日本佛教在全国共有约8万 个寺院或布教所,分别属于各个宗派,其中 有 90%以上属于全日本佛教会及其下属的宗派、团体。 90%以上属于全日本佛教会及其下属的宗派、团体。

浅谈日本佛教

浅谈日本佛教

浅谈日本佛教理工院材料物理11358098 朱旭阳我不是文史类研究者,只是根据少数的资料加自己的理解作出此篇文章,故曰浅谈。

闲话不多说,我先作为一个看客说说佛教在日本有那些特殊,加强我们对日本佛教的认识。

日本佛教最特殊的就是日本的和尚可以吃肉,这在中国那是犯戒滴,当然还有更特殊的,那就是日本的和尚还可以娶妻生子,要是八戒在日本,估计早乐开花了,不知八戒当了净坛使者之后去没去过日本。

还有一个比起中国也比较特别,日本有一亿三千万人口,差不多有九千万人信佛教,而且活着的时候你可以不信佛教,但死后一定要入佛教,要不然死无葬身之地啊(不给办理入葬手续)。

以上几点我觉得都比较奇葩。

日本和尚为啥能娶妻生子,喝酒吃肉呢,原因在于明治维新时的一道法令----《肉食妻带的解令》,估计与日本人口少有关系。

这部法令一颁布,有些和尚也乐意,可有些不愿意,觉得违背了信念,但是在政府的压制下,其余的也就‘被接受’了,还有极少数的人坚持自己的信念,饱受政府的迫害,可这些人都成为了日本佛教界的大师,如净土宗的福田行戒,真言宗的释云照。

这些来自政府方面的迫害,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为了日本佛教大发展的动力。

至于为什么有很多日本人信佛教,我觉得可能和政府有关,明治时期的一种法令,沿用至今,具体我未查证。

讲完上面的内容,大概对日本佛教有了一个概念。

我们再深入的讲一下,稍微说一下日本佛教对日本经济的影响。

一门宗教对一个国家经济的影响,不是直接影响的,首先是对这个国家的精神影响,然后是对人民的熏陶,接着就会深刻地影响这个国家企业的文化和精神,这样间接地去影响这个国家的经济。

说到日本佛教与经济的联系,不得不提及一位大家----铃木正三。

铃木在日本带动的作用,媲与马克思对西方的影响。

日本稻盛和夫以及四大家族百年老店的成功,其活水源头祖师爷正是近代日本企业精神奠基人----铃木正三。

此人以禅的觉悟,呼吁如何缔造一个美好繁盛的社会,以禅的智慧实践如何缔造一个和谐幸福的家园。

日本的佛教文化(下)

日本的佛教文化(下)
日本佛教宗文大化谷派)和西本愿寺(真宗 本愿寺派)两派。
• 禅宗影响下千利修茶道集大成。
• 踊念佛后歌舞伎此时产生。出 云阿国。
• 江户佛教 • 禁教和佛教:1612年禁教令,13年命令全国改宗。1637年
岛原之乱后用绘踏等方式严格禁教,实行寺请制度,所有 人必须有檀那寺。 • 之后,佛教作为家族信仰(葬式佛教、彼岸、盆等)存在。 神道作为村落信仰(收获祭)存在,修验道(山伏)作为 有病或烦心事时的信仰或依靠,起好名字或盖房时的家相 图等信仰依靠阴阳道(个日本人佛)教。文化
教。行:念佛。信:相信阿弥陀 佛的大悲本愿。证:成佛。恶人 正机:正是恶人才是阿弥陀佛的 救赎对象。肉食妻带:否定戒律。 易行:只要起一次信心日,本口佛教称文念化 佛,即可往生成佛。 • 恶人正机:武士等为对象。稍有 差池,则理解为只有恶人才可往 生,有劝恶之嫌。
日本佛教文化
• 时宗
• 开祖=一遍(1239-1289)
日本佛教文化
日本佛教文化
• 临济宗(禅宗) • 开祖=荣西(1141-1215) • 教义:用坐禅的方式自觉本身的
佛性,觉悟成佛(自力)。通过 思考理解师傅所说的公案觉悟, 修行方法严厉。 • 生死一如、视死如归日、本寡佛欲教文等化: 和武士的风气相符合,甚得武士 崇信。 • 茶禅一味:将修行方法具体为日 常生活,对后世“道”思想影响 巨大。
日本佛教文化
日本佛教文化
日本佛教文化
日本佛教文化
• 日莲宗 • 开祖=日莲(1222-1282) • 教义:法华经信仰,只要口
称题目(南无妙法莲花经), 即可救赎。以镰仓为中心布 法。激进派要求以日莲日来本对佛教文化 各宗教统合,遭镇压。预言 不信法华,将引起内乱外侵, 随后元兵攻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行:念佛。信:相信阿弥陀 佛的大悲本愿。证:成佛。恶人 正机:正是恶人才是阿弥陀佛的 救赎对象。肉食妻带:否定戒律。 易行:只要起一次信心日,本口佛教称文念化 佛,即可往生成佛。 • 恶人正机:武士等为对象。稍有 差池,则理解为只有恶人才可往 生,有劝恶之嫌。
日本佛教文化
• 时宗
• 开祖=一遍(1239-1289)
海中津等创建“五山十刹”,官
寺禅派。
日本佛教文化
• “五山文学”:诗文、宋学、水 墨画(雪舟等)、茶道、印刷、 建筑、庭园等。
日本佛教文化
• 一休(1394-1481)传为皇子。 听琵琶法师说《平家物语》开 悟。曾住持大德寺。泛舟情海, 游戏人间,被称之为“破天荒” 的和尚。
• “人,只不过是副骸骨,外面 披上五颜六色的皮,男女相爱, 只见色相罢了。一旦停止了呼 吸,肉体腐败,颜色尽失日本,佛爱教文化 欲也就消失了。你再也分辨不 出谁生前有钱有势、谁又是贫 穷低贱了,记住,你臭皮囊下 乃是一副骸骨,正在等着要现 出原形。”
日本佛教文化
• 净土宗
• 开祖=法然(1133-1212)
• 教义:相信阿弥陀佛的救
赎,只要口称念佛,专修
念佛,死后即可往生极乐
净土。
日本佛教文化
• 比睿山、兴福寺向朝廷施 压,1207年法然被流放。 后回到京都,不久死去。
日本佛教文化
• 净土真宗 • 开祖=亲鸾(1173-1262) • 教义:教:即净土真宗自身,宗
• 教义:信不信阿弥陀佛的 救赎,有没有努力都没有
关系,只要念佛,即可往
生极乐净土。
日本佛教文化
• 游行诸国,以踊念佛的形 式传法。所到之处,民众
热狂追随。于是被称之为
时宗。对盂兰盆会、歌舞
伎等影响深远。
日本佛教文化
• 净土三宗小结: 1、“厌离秽土欣求乐土”=彻底否定现世、追求来世的救 赎。和“显密主义”的彻底肯定现世的思想尖锐对立。 2、“绝对他力”“专修念佛”=对实践“八正道”(自力 本愿)的彻底否定。 3、主张为救赎不要困难的修行(易行),从众多的经典 当中挑选一部(选择),专注修行(专修)。
日本佛教文化
• 曹洞宗(禅宗) • 开祖=道元(1200-1253) • 教义:用只管打坐这样的严格
的修行方法自力开悟。本人远 离权贵。“临济将军、曹洞土 民”。吸收天台、密教加日持本佛祈教文化 祷法门,积极推行盂兰盆会, 主张农禅结合。
日本佛教文化
日本佛教文化
日本佛教文化
日本佛教文化
日本佛教文化
日本佛教文化
• 室町新佛教 • 曹洞宗的大德寺派(宗峰妙超1282-1336,随醍醐天皇南
迁吉野,南朝国师)、妙心寺派(关山慧玄)。 • 净土宗以京都知恩院为总本山延续发展。 • 日莲宗势力扩大,得京都町众支持,1532年法华一揆,町
众自治。36年天文法华之乱后被逐。 • 净土真宗14世纪,由觉如(1270-1351)正式成立宗派
(大谷本愿寺),15世日纪本被佛延教文历化寺毁,莲如(1415-99) 迁往山科本愿寺。1532年法华一揆中被烧,再迁石山本愿 寺。莲如用“御文”(假名文章)和“讲”(修行团体) 扩展势力,遍及全国,于是和武士(织田信长)发生冲突 (一向一揆)。
日本佛教文化
日本佛教文化
• 战国时代的佛教
• 一向一揆:曾是织田信长的最 大对手,前后对阵11年。但信 长1574年平定伊势长岛一向一 揆,1575年灭越前一向一揆, 1580年折服石山本愿寺。之后 净土真宗分裂为东本愿寺(真
日本佛教文化
日本佛教文化
• 临济宗(禅宗) • 开祖=荣西(1141-1215) • 教义:用坐禅的方式自觉本身的
佛性,觉悟成佛(自力)。通过 思考理解师傅所说的公案觉悟, 修行方法严厉。 • 生死一如、视死如归日、本寡佛欲教文等化: 和武士的风气相符合,甚得武士 崇信。 • 茶禅一味:将修行方法具体为日 常生活,对后世“道”思想影响 巨大。
日本佛教文化
日本佛教文化
日本佛教文化
日本佛教文化
• 日莲宗 • 开祖=日莲(1222-1282) • 教义:法华经信仰,只要口
称题目(南无妙法莲花经), 即可救赎。以镰仓为中心布 法。激进派要求以日莲日来本对佛教文化 各宗教统合,遭镇压。预言 不信法华,将引起内乱外侵, 随后元兵攻日。
日本佛教文化
日本佛教文化
• 近代Hale Waihona Puke 后 • 明治维新当年,“神佛分离令”,
“自今僧侣肉食妻带蓄发可为胜手 事”,由此全国“废佛毁释”。 1870年《大教宣布》,神道国教化。 • 99年成立佛教团体“佛教清徒同志 会”,次年创办《新佛教》杂志。 主张社会性,自由探讨,日打本佛破教制文度化 仪式旧习,独立于政治。 • 1939年《宗教团体法颁布》,战时 总动员体制,佛教乃宗教团体。 • 1946年新宪法,国民有信教自由。
• 镰仓新佛教:净土、日莲、禅。 作为显密体制、特别是天台显 宗的“异端”出现,发展。
• 禅宗:荣西的临济禅是从天台 宗的“圆戒禅密”当中,把 “禅”独立出来自成一宗。
• 日乘莲”宗思:想纯是化把后天的台产的物“。法日本华佛一教文化
• 净土宗:正法→像法→末法。
把天台宗中的对阿弥陀如来和 阿弥陀净土的信仰纯化后的产 物。
日本佛教文化
• 江户禅宗 • 前期(颓废):以心崇传(1569-
1633),“黑衣宰相”等。 • 后期(中兴):1654年隐元隆琦渡
日传黄檗宗,倡禅净一致的“念佛 禅”。持戒守律,振扬古风,风靡 日本。寺内用汉语,“日日本本佛内教地文化小 中国”。传播明朝文化。“黄檗三 笔”(隐元、木庵、即非的书法绘 画)、印刷大藏经、另外建筑煎茶 料理等。
日本佛教文化
日本佛教文化
日本佛教文化
日本佛教文化
日本佛教文化
日本佛教文化
日本佛教文化
日本佛教文化
日本佛教文化
日本佛教文化
日本佛教文化
日本佛教文化
• 室町幕府佛教(禅宗)
• 梦窗疏石(1275-1351):调和幕 府和天皇关系,受赐国师,造天 龙寺,造庭园。
• 其弟子义堂周信、春屋妙葩、绝
日本佛教宗文大化谷派)和西本愿寺(真宗 本愿寺派)两派。
• 禅宗影响下千利修茶道集大成。
• 踊念佛后歌舞伎此时产生。出 云阿国。
• 江户佛教 • 禁教和佛教:1612年禁教令,13年命令全国改宗。1637年
岛原之乱后用绘踏等方式严格禁教,实行寺请制度,所有 人必须有檀那寺。 • 之后,佛教作为家族信仰(葬式佛教、彼岸、盆等)存在。 神道作为村落信仰(收获祭)存在,修验道(山伏)作为 有病或烦心事时的信仰或依靠,起好名字或盖房时的家相 图等信仰依靠阴阳道(个日本人佛)教。文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