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性舞蹈症病例分享-文档资料
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的临床分析

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的临床分析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是一种较少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其特征是在单侧肢体或面部出现快速、不规则、无规律和不自主的运动。
这种病症通常由糖尿病引起,因此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
本文将就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一、临床表现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的典型症状是在单侧肢体或面部出现快速、不规则、无规律和不自主的运动。
这些运动通常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并可能伴随疼痛、肌肉僵硬和无力等症状。
患者还可能出现情绪不稳定、失眠、食欲减退和体重下降等情况。
二、诊断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的诊断主要基于患者的病史和体格检查。
病史方面,患者通常有糖尿病病史,且可能伴随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如肢体麻木、眩晕等。
体格检查方面,医生会观察患者的运动情况,并测试患者的肌力和协调性。
医生还可能需要进行神经影像学检查,以排除其他可能的病因。
三、治疗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的治疗主要包括控制血糖和对症治疗。
控制血糖是治疗的基础,通过药物或胰岛素治疗,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可以有效缓解症状。
对症治疗方面,医生可能会给予患者镇静剂、抗抑郁药或抗癫痫药等药物治疗,以减轻患者的疼痛和焦虑等症状。
物理疗法和康复训练也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肌肉功能和协调性。
四、预防预防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的关键是积极控制血糖,保持血糖稳定。
定期进行体检和神经检查也可以早期发现和治疗该病症。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注意休息和锻炼结合,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状态。
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是一种由糖尿病引起的运动障碍性疾病,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
了解该病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知识有助于患者及早发现和治疗该病症。
预防该病症的关键是积极控制血糖和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状态。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NHDC)是一种严重的急性糖尿病并发症,多见于老年糖尿病患者。
NHDC的主要特点是高血糖、高渗透压、脱水、意识障碍或昏迷,以及无明显酮症。
浅谈1例糖尿病非酮症性舞蹈病

浅谈1例糖尿病非酮症性舞蹈病3临床资料:患者男性,82岁,主因“左体肢体不自主运动1个月”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肢体及左面部不自主运动,表现为无规律、不自主耸肩、伸臂、摆手、手指屈曲,上肢重于下肢,远端重于近端,随意运动时加重,安静时减轻,间断挤眉弄眼,曾静点“长春西汀、脑苷肌肽”治疗,效果差。
体格检查:T36.2℃P60次/分,R18次/分,BP120/70mmHg,神志清晰,语言流利清晰,对答切题,反应可,左侧肢体不自主运动,时有挤眉弄眼,两肺呼吸音清晰,无干湿性啰音,心率60次/分,节律齐,心音可,各瓣膜所诊区未闻及杂音,腹部平软,无压痛,肠鸣音正常,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侧巴氏征未引出。
辅助检查:空腹血糖9.8mmol/L,餐后2h血糖15.7mmol/L,尿常规示酮体阴性,蛋白质阴性,尿糖(+),肾功、肝功、心肌酶电解质、尿酮及血酮均正常;头CT示颅骨及软组织未见异常,脑实质未见确切异常密度改变,脑室、脑池、脑沟增宽加深,中线结构居中。
既往史:有“糖尿病”史3年,空腹血糖最高达12.5mmol/L,随机血糖最高达25.7mmol/L,一直口服“阿卡波糖25mg3/日,格列喹酮15mg3/日”,未监测血糖,否认高血压、冠心病史,家族中无类似病患者。
入院后给予口服“拜阿司匹林0.11/日,格列喹酮30mg3/日(饭前),阿卡波糖50mg3/日(饭中嚼服),辛伐他汀20mg1/晚”,静点“舒血宁20ml1/日,肌氨肽苷2支1/日”,口服“氟哌啶醇2mg3/日”,一周后逐渐减至1mg3/日,出院时患者仅时有左手手指不自主运动,已无其他肢体不自主运动,无面部不自主运动。
4讨论偏身舞蹈病是一种锥体外系症状,多与基底神经节病变有关,通常是由于对侧丘脑、基底核损伤或其联系纤维受损引起的一侧肢体及面部不自主、不规则的舞蹈样动作,表现为偏侧肢体和(或)伴颈面部突发不自主、不规则、无目的运动,上肢重于下肢,上肢为各关节交替屈曲、内收,下肢为步态颠簸,行走困难,面部常常有挤眉弄眼、口角抽动,多伴有不自主耸肩,有时可伴认知低下、精神障碍等,引起该症状的病因很多,包括血管性和非血管性,以血管性占多数,包括脑血管意外,血管炎、烟雾病等,非血管性因素包括有代谢疾病,感染疾病、组织细胞变性、药物作用、副癌综合征等,糖尿病是其重要原因,但是非高血糖性酮症性舞蹈病(HC-NH)临床上比较少见。
非酮症高血糖舞蹈病病例报告及讨论ppt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 病例介绍 • 病例分析 • 病例讨论 • 病例总结
01
病例介绍
患者基本信息
01
患者姓名:张 三
02
年龄:52岁
性别:男
03
04
职业:退休工 人
病情概述
01
主要症状:舞蹈样动作、高血糖、意识障碍
02
病程:6个月
03
就诊原因:持续出现不自主舞蹈样动作,伴意识障 碍,就诊于神经内科。
助于降低糖尿病和相关并发症的风险。
定期检查
03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特别是血糖、血脂、血压等指标的监测,
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
护理建议
01
02
03
家庭护理
家属应关注患者的病情变 化,定期记录患者情况, 及时与医生沟通。
日常护理
注意患者的饮食、运动、 休息等方面,保持规律的 生活作息,避免过度劳累 和精神刺激。
心理治疗
对于伴有心理问题的患者,可采用心理疏导、认知行为疗法等手段 ,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减轻焦虑、抑郁情绪。
其他治疗
如康复训练、物理治疗等,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预防措施讨论
控制血糖
01
保持血糖稳定,避免高血糖状态,是预防非酮症高血糖舞蹈病
的重要措施。
健康饮食
02
合理搭配膳食,控制糖分、脂肪摄入,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有
就诊和治疗过程
就诊经过
患者因出现不自主舞蹈样动作和意识 障碍就诊于神经内科,医生初步诊断 为非酮症高血糖舞蹈病。
治疗过程
患者接受了降血糖、镇静和抗癫痫等 药物治疗,同时进行了心理治疗和康 复训练。
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临床分析

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临床分析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临床分析1. 引言描述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是什么,并提出本文的目的和重要性。
2. 背景知识2.1 糖尿病的定义和流行病学特征2.2 偏侧舞蹈症的定义和病因机制2.3 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的发生机制3. 临床表现3.1 运动障碍症状的特点和分类3.2 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的临床表现4. 诊断标准4.1 确诊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的主要依据4.2 诊断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的其他辅段5. 治疗方法5.1 物理治疗方法介绍5.2 药物治疗方法介绍5.3 手术治疗方法介绍5.4 康复治疗方法介绍6. 预后评估6.1 影响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预后的因素6.2 预后评估指标与方法7. 临床病例分析7.1 病例一: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的典型表现和诊断7.2 病例二: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的不典型表现和诊断7.3 病例三: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的治疗及预后评估8. 结论总结本文所述的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的临床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和展望。
附件:附件一:病例一详细资料附件二:病例二详细资料附件三:病例三详细资料法律名词及注释:1. 糖尿病: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特征是血糖水平长期超过正常范围。
2. 偏侧舞蹈症:一种神经系统运动障碍疾病,特征是非自愿性的肌肉收缩和不协调运动。
3. 诊断标准:用来判断是否符合某种疾病的特定标准,包括症状、体征和检查结果等方面。
4. 物理治疗方法:使用物理手段来改善症状和提高功能,如物理疗法、按摩、理疗等。
5. 药物治疗方法:使用药物来治疗疾病,如抗糖尿病药物、肌肉松弛剂等。
6. 手术治疗方法:通过外科手术来治疗疾病,如脑深部刺激术、电刺激术等。
7. 康复治疗方法:通过康复训练来恢复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如物理康复、职业康复等。
糖尿病偏侧舞蹈症1例报道

糖尿病偏侧舞蹈症1例报道老年女性,70岁,因“右侧肢体不自主舞动1月”于2012年8月28日以“脑梗塞”收入我院。
现病史:患者于1月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右侧肢体不自主舞动,无发热及抽搐,病前无感冒及腹泻病史,无视物不清,在外按“脑梗塞”输液治疗,病情不见好转,为进一步治疗,收入我科。
既往史:往有糖尿病10年,诺和灵30R皮下注射早晚餐前半小时各14单位。
高血压病4-5年。
间断服用降压药物,血压控制平稳。
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可,心肺无特殊,外周血管未闻及血管杂音,BP 150/81 mmHg,神志清,精神可,言语清晰,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颅神经检查(-),颈软,右侧肢体肌力5级,右侧上下肢有不自主舞蹈样动作,无目的的屈曲伸展及扭转,左侧肢体肌力5级,肌张力正常,双侧腱反射等叩,浅深感觉无障碍,双侧病理征(-)。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四项血管炎指标及同型半胱氨酸均未见明显异常,甘油三酯2.03mmol/L,随机血糖20.3mmol/L,尿糖++,血酮,尿酮阴性,余血脂检查正常。
脑CT:左侧纹状体高密度灶。
脑MRI:左侧纹状体异常信号影(T1高信号,T2等信号,周围无明显水肿)。
诊断:糖尿病非酮症偏侧舞蹈征,高血压病,糖尿病。
治疗:给予胰岛素,拜糖平治疗,第5天空腹血糖7.3mmol/L,餐后11.6 mmol/L,右侧上下肢无目的的屈曲伸展及扭转样动作消失,复查脑CT:左侧纹状体高密度灶消失,7天后病人好转出院。
2 讨论非酮症高血糖性偏侧舞蹈症被认为是一种具有独特临床影像学特殊表现的疾病,它主要影响老年人且可能是高血糖的经常性表现,偏身抽搐经常伴有偏身舞蹈,所以会用到偏身舞蹈-偏身抽搐综合征这个词。
部分运动抽搐,尤其“持续的部分癫痫”经常在糖尿病合并非酮症高渗昏迷的病人中被描述,但很少出现全身抽搐持续状态[1]。
在非酮症高血糖性偏侧舞蹈症中,特征性影像表现是由于大脑中动脉纹状体支动脉轻度缺血所致致。
糖尿病性舞蹈症病例分享

抗癫痫药
用于控制舞蹈症状的发作,如卡马西平、丙 戊酸钠等。
镇静剂
用于缓解患者的焦虑和烦躁情绪,如苯二氮䓬 类药物。
饮食调整
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保持水分充足
减少高糖、高淀粉和高碳水化合物食 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类 食物的摄入。
多喝水,避免脱水,有助于控制血糖 水平。
控制脂肪和蛋白质的摄入
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和健康脂肪,如 鱼肉、鸡肉、豆类和坚果等。
运动疗法
01
02
03
有氧运动
如快走、慢跑、游泳等, 有助于提高心肺功能和代 谢水平。
力量训练
进行适量的力量训练,有 助于增强肌肉力量和稳定 性。
平衡训练
针对患者的舞蹈症状,进 行平衡训练和协调性训练, 有助于改善症状。
04
治疗效果与预后
治疗效果
药物治疗
大多数患者经过药物治疗后,舞 蹈样动作会有所减轻。常用的药 物包括抗癫痫药、抗精神病药和
2
复发风险
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复发,尤其是在血 糖控制不佳或应激情况下。因此,保持 稳定的血糖控制和预防应激是预防复发 的关键。
3
并发症
糖尿病性舞蹈症可能伴随其他糖尿病相 关的并发症,如周围神经病变、视网膜 病变和心血管疾病等。在治疗舞蹈症的 同时,也需要关注和治疗这些并发症。
注意事项
及时诊断
糖尿病性舞蹈症是一种罕 见但可治疗的疾病,及时 诊断和治疗对于改善患者 的预后非常重要。
长期血糖控制不佳、高血糖状态以及 糖尿病病程较长等因素都可能增加患 者罹患糖尿病性舞蹈症的风险。
症状分析
糖尿病性舞蹈症患者通常表现为面部、上肢和躯干的不自主、无规律、快速而多变的舞蹈样动作,严重时可影 响日常生活。
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临床分析

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临床分析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而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是糖尿病的一种并发症,其特点是病人在行走时存在偏侧性异常姿势和舞蹈样动作。
本文将对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的临床表现、病因、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临床表现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主要表现为行走时的偏侧性异常姿势和舞蹈样动作。
患者在行走过程中,常伴有不自主地抬高一侧肩膀、甩动一侧手臂和腿部以及躯干的侧弯等症状。
此外,病人还可能出现面部扭曲、舌头偏斜和动作失调等表现。
二、病因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的确切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一般认为与糖尿病患者的神经病理学改变有关。
糖尿病引起的高血糖和糖尿病相关的神经病变可能导致神经元的异常兴奋性和痉挛性肌肉的出现,从而导致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的发生。
三、诊断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的观察和糖尿病的病史。
医生通常会仔细检查患者的行走姿势和动作以及相关的神经系统表现,以确定是否存在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的特征。
同时,医生还需要进行详细的病史调查,了解患者是否有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情况。
四、治疗治疗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的主要目标是缓解症状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
1.药物治疗:目前,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氟西汀)和抗癫痫药物(如卡马西平)可以作为药物治疗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的首选。
这些药物可以通过改善神经传导和减轻肌肉痉挛来缓解症状。
2.物理治疗:物理治疗主要包括物理理疗、康复训练和运动疗法等。
物理理疗可以通过热敷、电疗和超声波等手段缓解症状。
康复训练和运动疗法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肌肉力量和平衡功能,改善行走姿势和动作。
总之,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是糖尿病的一种并发症,其临床表现独特。
及早诊断和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通过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的行走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然而,对于该疾病的治疗仍面临一些挑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以寻求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糖尿病偏侧舞蹈综合征2例临床分析

给予抗癫痫等 处理 , 者病 情继 续加 重 。 患 病 后 l 患 者 开 始 出现 右 侧 肢 体 持 续 不 O天
自主 运 动 , 只有 在 睡 眠 时 症 状 才 消 失 , 由 于动 作 出 现不 可 预 测 , 者 因 此 多 次 伤 及 患
疗。
不 自主运 动以不同组合形式持续存在 , 该
侧肌力 、 济运动 、 反射检查无法 配合 , 共 腱 左侧肢体肌力 、 反射 正常 , 侧 肢 体共 腱 左 济运动正常 , 侧 肢体 痛觉 正常 对称 , 双 双 侧 巴 氏 征 阴 性 。 实 验 室 检 查 : 糖 血 2 . m lL 尿 糖 (+ + +) 肝 肾 功 能 、 83 mo , / ,
占位征 象。诊 断 为 “ 尿 病 偏侧 舞 蹈 综 糖 合 症” 。治 疗 在诺 和 灵 +甘 精胰 岛素 控 制血糖 的基 础上 , 给予氟 哌 啶醇 口服 。5 天后患者血 糖稳 定 在餐 前 6~8 o L mm l , / 餐 后 7 ~1 m lL 1 mo 。2周 后 患 者 面 部 动 /
异 常 , 侧 面 部 可 见 不 自主 抽 动 , 面 部 右 在
眼, 动作很少 相同 , 说话有 时突然 中断 、 不 连 贯 , 上 肢 可 见 元 规 律 、 目的 、 大 的 右 无 粗 不 自主活动 , 各关 节 屈伸 、 内收 、 展 、 外 扭 转, 右侧肢体 肌力五级 , 济运动 、 反射 共 腱 检查无法配 合 , 侧 肢体 肌力 、 反射 正 左 腱 常 , 侧 肢 体 共 济 运 动 正 常 , 侧 肢 体 痛 左 双
无 目的 、 大 的 不 自主 活 动 , 关 节 无 规 粗 各 律 的 屈伸 、 内收 、 展 、 转 , 指 不 断 屈 外 扭 手 伸 , 部 动 作 变 化 万 千 , 下 肢 不 自主 活 手 右 动较 少 , 要 表 现 屈 髋 屈 膝 , 关 节 内 收 、 主 踝 外 展 、 屈 和 跖 屈 , 体 过 程 中 患 者 上 述 背 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1mmol/L。
9.脑梗死
10.脑白质脱髓鞘改变
11.血脂异常
12.继发性甲旁亢
18
病例特点
• 1.老年女性,农民; • 2.糖尿病病程长、并发症多; • 3.基础病高血压、冠心病、骨质疏松并骨折病史; • 4.多方求治,用药多且杂,治疗效果不满意,生活质量受影响; • 5.肾衰竭,拒绝血液透析; • 6.整体情况差,求生欲望不强烈。
TG、CHOL正常; HDL 4.21(0-3.7) mmol/L;LDL 0.51 (0.83-1.95) mmol/L;
HbA1c(%)
12.8%
12
实验室检查
电解质: 25-羟维生素D(vitD): 甲状腺功能: 甲状旁腺激素(PTH):
心肌酶:
尿微量白蛋白 肿瘤标志物 免疫四项 粪常规
CA2.08mmol/L 4.20ng/mL 正常
糖尿病性舞蹈症病例分享
西峡县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王 林
日期:2017.9.23
1
序幕
从七年前一次QQ日志说起,当时一个瘦骨嶙峋的男孩蜷曲在抢救室地面上, 不停地摆动、蠕动、舞动,患者神志清,有种自责与懊恼的情绪......
2
糖尿病舞者
3
内容提要
A 病历资料 B 诊治经过 C 结果讨论
4
基本信息
136.2(11.1-79.5)pg/mL
正常
876mg/l
阴性 阴性
WBC(-),OB(-)
13
辅助检查
眼科检查: 未查
心电图: 窦性心律,ST-T异常。
X线检查: 两肺实质正常,心影增大,膈无殊见;
彩超检查:
膀胱内异常回声:沉积物?结石?异物?建议复查;肝胆胰脾未 见明显显异常
踝肱指数: 未查
其他检查: 颈部血管彩超:未查;甲状腺彩超:未查。
14
头颅CT:脑萎缩
15
头颅磁共振
• 2014年低血糖昏迷:空泡蝶鞍, • 2017年舞蹈病:双侧基底节区腔
脑白质脱髓鞘改变
隙性梗塞,右侧侧脑室角旁软化
灶,脑白质脱髓鞘,脑萎缩
16
内容提要
A 病历资料 B 诊治经过 C 结果讨论
17
初步诊断
诊断:
• 患者,程XX,女,汉族,农民 ,已婚 • 西峡县城关镇户口 • 入院时间:2017年05月26日 10:33
5
现病史(一)
以“多饮、多食、消瘦13年余,口舌、肢体抖动1天”为主诉入院。13 年余前出现三多一少症状查空腹血糖>13.0mmol/l,予"二甲双胍、格列苯脲 "及中成药物,未进行饮食控制,监测餐后血糖7mmol/l左右,症状减轻。9 年前出现双眼视力下降、飞蚊症,并伴有肢端麻木、刺痛,间断出现全身乏 力、恶心、干呕,5年余来反复因“2型糖尿病并酮症、视网膜病变、多发神 经病变”多次在我科住院治疗,症状缓解出院,院外应用“诺和灵30”,血 糖控制基本理想。3年余前患者自行注射大剂量胰岛素(>300u)致昏迷在我 科抢救。近2年来曾多次因“糖尿病胃轻瘫、肾病,冠心病、高血压”在我 科住院,症状缓解出院,院外坚持应用胰岛素,但用药不规范,
早 PPG2h
随机21.4mmol/L
1.2型糖尿病并糖尿病非酮症舞蹈症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III期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肾病5期 肾性贫血 代谢性酸中毒
糖尿病胃轻瘫
2.高血压3级(极高危)
3.冠心病 心肌缺血 心功能III-Ⅳ级 心律失常 心动过缓
4.泌尿道感染
5.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6.胸5、6椎体骨折并感染
7.脑萎缩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8.膀胱异物性质待定
7
既往史(一)
• 冠心病心肌缺血病史10余年,活动耐力下降; • 3年前腰背痛检查提示“胸5、6椎体骨折并感染”,目前仍有腰背痛; • 2年半前左股骨颈骨折病史,未手术治疗,患者长期卧床; • 3.高血压病史2年余,未正规用药,控制情况不详。
8
目前用药
自行停用所有降糖及伴发疾病日常用药。
9
体格检查
常。神经系统无明显阳性体征。
10
静息时无异常动作
11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尿常规: 肝肾功能、血糖:
血脂
白细胞 7.16*10*9/L(RBC) 2.55 10^12/L;(HGB) 78 g/L; N90.0 %,L10.0%;(PLT) 253 10^9/L。
葡萄糖+2,酮体-,PRO+3,BLD-,WBC+2
19
治疗方案选择
治疗方案: 胰岛素早8u午4u晚6u 地特胰岛素12个单位 5月26 18:44氟哌定醇5mg im (4天共用4 次) 5月30日09:50 安坦 1mg qd po
治疗方案 :
继续控制血压,静脉及皮下等途径用药改善 循环,治疗冠心病其他伴发疾病; 选择敏感药物抗感染治疗; 纠正贫血、补充维生素等。
生命体征: T:36.5
P:58次/分 R:22次/分 BP:180/80mmHg
体重(kg):卧床 卧床 BMI(kg/m2):
一般情 况:
面容及表情痛苦焦虑;营养欠佳,贫血貌,甲状腺无肿大
心肺检 查:
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罗音,心率58次/分 律齐
其他检 查:
双上肢不自主扭动、舞蹈样动作,休息时缓解,左下肢外翻畸形, 活动受限,右下肢抖动、摆动,双下肢无水肿,足背动脉搏动正
半年前停用胰岛素,间断口服降糖药物,上述症状时轻时重。
6
现病史(二)
• 患者半月前无明显诱因始出现左侧肢体阵发性不自主抖动,以下午多见, 可自行缓解,不伴头晕、头痛,无寒战发热,无胸痛、腹痛,未诊治,症状 时轻时重。1天前再次出现上述症状,并有口唇、四肢不自主抖动,舞蹈样 动作,影响进食及讲话,静止状态及睡眠中无明显症状,其余时间症状持续 存在。为求诊治来我院。
20
应用氟哌啶醇后
21
改为安坦应用用后第二天
22
降糖治 疗 经 过
日期
治 疗方案
FPG
5月26 日
5月30 日
6月03 日
胰岛素早8u午4u晚6u 地特胰岛素12个单位
胰岛素早14u午12u晚 12u 地特胰岛素12个单位
诺和锐早10u午8u晚8u 地特胰岛素10个单位
--mmol/L 7.4mmol/L 8.9m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