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癃闭共36页文档
中医内科学--癃闭 PPT课件-PPT精选文档

2019/2/22
中医内科学
辨证论治
• 4、辨淋与癃 – 《丹溪心法》癃者,罢也,不通为癃,不约 属遗,小便滴沥涩痛谓之淋。 – 癃闭:小便困难,甚则点滴难出,闭塞不通, 但溺时不疼痛,每日排出尿量多正常。 – 关格:大便不通谓之内关 – 小便不通谓之外格 – 二便俱不通,为关格 – 伴有呕吐,上下不通 – 转脆为妊娠压迫膀胱致排尿困难 2019/2/22 中医内科学
癃闭
2019/2/22 中医内科学• 一、概述 • 二、历史源流 • 三、范围 • 四、诊断要点 • 五、辨证论治
2019/2/22 中医内科学
概述
• 定义:指小便量少,点滴而出,甚则小 便不通为主证的一种疾患。 – 癃:小便不利,点滴而短少,病势较 缓者。 – 闭:小便闭塞,点滴不通,病势较急 者。 • 二者均是指排尿困难,但是程度不同, 临床上难以截然分开,故多合称为癃闭。
2019/2/22 中医内科学
辨证论治
• 二、治疗原则 • 应以“腑以通为用”为原则,但通利之法, 又因证候虚实之不同而异。实证者宜清邪 • 热,利气机,散瘀结;虚证者宜补脾肾,助 气化,不可不经辨证,滥用通利小便之法。对 于水蓄膀胱之急症,应配合针灸、取嚏、探吐、 导尿等法急通小便。
2019/2/22 中医内科学
诊断要点
– 4、肾阴不足,所谓无阴则阳无以化— —癃闭 – 5、膀胱湿热下注——气化不利 – 6、肝气郁结,疏泄无权——三焦水液 运化及气化功能受损 —— 不能通调水 道——癃闭
2019/2/22
中医内科学
辨证论治
• (一)辨证要点: • 1、细审主证,辨分型 – 小便短赤灼热,苔通舌红,脉数者——热 – 口渴欲饮,咽干,气促——热壅于肺 – 口渴不欲饮,小腹胀满者——热积膀胱 – 尿线变细或时而迫畅,时而不通——尿路阻塞 – 年老排尿无力,点滴而下,甚或尿用 —— 肾虚 命门火衰 – 小便不利兼小腹重胀,肛门下坠——中气不足
中医内科学.癃闭

中医内科学——癃闭

中医内科学——癃闭细目一:概述一、癃闭的概念及源流1.癃闭的概念癃闭是指以小便量少,排尿困难,甚则小便闭塞不通为主症的一种病证。
其中又以小便不畅,点滴而短少,病势较缓者称为癃;小便闭塞,点滴不通,病势较急者称为闭。
2.癃闭的源流癃闭之名,首见于《内经》,该书称其为“癃闭”或“闭癃”。
《素问·宣明五气篇》:“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
”《灵枢·本输》:“三焦……实则闭癃,虚则遗溺”。
《素问·标本病传论》:“膀胱病,小便闭。
”分别说明本病的病机为膀胱及三焦气化不利,病位在膀胱。
张仲景在《伤寒论》与《金疆要略》中,有关淋病和小便不利的记载中包含癃闭的内容。
《诸病源候论》认为,小便不通和小便难因于肾与膀胱有热,因热的程度不同,而导致小便不通与小便难的区别。
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载有治小便不通方剂十三首,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在该书中载有用导尿术治小便不通的方法,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导尿术记载。
王焘在《外台秘要》中载有小便不通方剂十三首,小便不利方剂九首,还载有用盐及艾灸等外治法治疗癃闭的论述。
宋代朱丹溪根据辨证施治的精神,运用探吐法来治疗小便不通。
明代张景岳把癃闭与淋证分开论治,并将癃闭的病因病机归为四个方面,即:热结膀胱,热闭气化,热居肝肾;败精槁血,阻塞水道;真阳下竭,气虚不化;肝强气逆,气实而闭。
并对气虚不化及阴虚不能化阳所致癃闭的治法独有见解。
二、《干金要方》中关于导尿术的记载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载有治小便:不通方剂十三首,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在该书中载有用导尿术治小便不通的方法,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导尿术记载。
三、癃闭与西医病名的关系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类似于西医学中各种原因引起的尿潴留及无尿症。
如神经性尿闭、膀胱括约肌痉挛、尿道结石、尿路肿瘤、尿道损伤、尿道狭窄、前列腺增生症、脊髓炎等病。
细目二:病因病机一、癃闭的常见病因内因:饮食不节,情志内伤,瘀浊内停,体虚久病。
外因:外邪侵袭,湿热秽浊之邪上犯膀胱。
中医内科学—癃闭-PPT

34
3.肝郁气滞证
[症状舌脉] 小便不通或通而不爽,情志抑郁,或多 烦善怒,胁腹胀满,舌红,苔薄黄,脉弦。
[证候分析] 癃闭特征+肝郁气滞证特点。 [证机概要] 肝气失于疏泄,三焦气机失宣,膀胱气
兼证 舌脉
口苦口黏,或 舌质红, 口渴不欲饮, 苔黄腻, 或大便不畅, 脉数。
治法 方 药
清利湿热, 八正散 通利小便 加减
肝郁气滞
浊瘀阻塞
脾气不升
肾阳衰惫
43
【预防与调护】
1.锻炼身体,起居有时, 2.保持心情舒畅,消除紧张情绪,切忌忧思恼怒。 3.消除外邪入侵和湿热内生的有关因素, 4.老年人尽量减少使用抗胆碱类药,如阿托品、颠茄等,以免
5
二.文献摘要
1.病名:
《内经》 癃闭
闭癃
《伤寒论》 淋病
《金匮要略》 小便不利
2.病因病机:
《素问·五常政大论》“其病癃闭,邪伤肾也。”
——外邪伤肾 《灵枢·五味》“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癃。”
——饮食不节 《素问·宣明五气》“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 《素问·本输》“ 三焦,实则闭癃,虚则遗溺。 ”
闭
病势减轻
29
二、治疗原则
“腑以通为用”——通利为原则。 实证——清邪热,利气机,散瘀结。 虚证——补脾肾,助气化。
对于水蓄膀胱急症,应配合针灸、取 嚏、探吐、导尿等法。
30
三、证治分类
1.膀胱湿热证 [症状]:小便点滴不通,或量极少而短赤灼热,小腹胀
满,口苦口黏,或口渴不欲饮,或大便不畅, [舌脉]:舌质红,苔黄腻,脉数。 [证候分析]:为癃闭的特征+膀胱湿热的证候特点。 [证机概要]湿热壅结下焦,膀胱气化不利。 [治法]:清利湿热,通利小便。 [代表方]:八正散加减。 [常用药]:黄柏、山栀、大黄、滑石——清热利湿。
北京大学中医内科学课件-癃闭

症的一种病证。常因肾和膀胱气
化失司而致。 癃:小便不利,点滴而短少,病势较
缓慢。 闭:小便闭塞,点滴全无,欲解不能,
病势较急暴。
2021/3/9
北京大学中医内科学课件-癃闭
二、病因病机
湿热蕴结 膀胱气化不利
肺热气壅 水道不利
脾气不升 浊阴难以下降
肾元亏虚 气不化水
癃
肝郁气滞
熟地 山药 山萸肉 丹皮 茯苓 泽泻 炮附子 桂枝 川牛膝 车前子
加减:
2021/3/9
北京大学中医内科学课件-癃闭
尿潴留的其他治法:
1、取嚏法: 2、探吐法:刺激喉中探吐
3、外敷法:热水袋、热盐;或独子蒜梔 子泥外敷脐部;或甘草甘遂末调酒外敷脐
部。
4、针灸推拿:针刺足三里、中极、三阴 交、阴陵泉,强刺激。
尿路阻塞
2021/3/9
或水府枯竭
闭
疏泄不及
内科学课件-癃闭
病位:膀胱,与肾、肺、脾、三焦、肝有关
病理:上焦肺失肃降,中焦脾失升降,下焦
肾失气化 病性:
膀胱气化功能失调
实--湿热蕴结、肺热气盛、肝郁气滞、尿路
阻塞
虚--脾气不升、肾元亏虚
2021/3/9
北京大学中医内科学课件-癃闭
2021/3/9
北京大学中医内科学课件-癃闭
今天上午11时30分左右小便极少而短赤灼 热,继而小便点滴不通,小腹胀满,故到 本院急诊。直肠指检前列腺如鸡蛋大小, 表面光滑无结节,边缘清楚,质中,轻触 痛,弹性欠佳,中央沟变浅。考虑为前列 腺增生症,收入院治疗。现症见:神气怯 弱,面色晄白,急性痛苦貌,呻吟,小便 点滴不通,小腹胀满,拒按,肢冷,口苦 口粘,口渴不欲饮,无寒热呕吐,纳呆, 大便稀不畅,日一解。舌红苔黄腻,脉沉
中医内科学--癃闭-PPT文档资料

辨证论治
• 诊断要点: • 相关检查 • 分型论治 – 1、春泽汤——王苓散加人参 – 2、代抵当汤: • 归尾、山甲、桃仁、大黄、芒硝——通瘀化结 – 3、滋肾通关散:知母、黄柏、肉桂 – 4、香茸丸《证治准绳》——补养精血,另阳通窍 • 麝香——活血散结
2019/2/14 中医内科学 18
2019/2/14 中医内科学 11
诊断要点
– 4、肾阴不足,所谓无阴则阳无以化— —癃闭 – 5、膀胱湿热下注——气化不利 – 6、肝气郁结,疏泄无权——三焦水液 运化及气化功能受损 —— 不能通调水 道——癃闭
2019/2/14
中医内科学
12
辨证论治
• (一)辨证要点: • 1、细审主证,辨分型 – 小便短赤灼热,苔通舌红,脉数者——热 – 口渴欲饮,咽干,气促——热壅于肺 – 口渴不欲饮,小腹胀满者——热积膀胱 – 尿线变细或时而迫畅,时而不通——尿路阻塞 – 年老排尿无力,点滴而下,甚或尿用 —— 肾虚 命门火衰 – 小便不利兼小腹重胀,肛门下坠——中气不足
2019/2/14 中医内科学 19
癃闭
2019/2/14
中医内科学
1
• 一、概述 • 二、历史源流 • 三、范围 • 四、诊断要点 • 五、辨证论治
2019/2/14 中医内科学 2
概述
• 定义:指小便量少,点滴而出,甚则小 便不通为主证的一种疾患。 – 癃:小便不利,点滴而短少,病势较 缓者。 – 闭:小便闭塞,点滴不通,病势较急 者。 • 二者均是指排尿困难,但是程度不同, 临床上难以截然分开,故多合称为癃闭。
2019/2/14
中医内科学
8
范围
• 病因病机:基本病机为膀胱气化不昨, – 下焦湿热——膀胱受阻 – 肺热气壅——水道失通 – 脾气不升——浊阴下降 – 肝脾气滞——气机壅塞 – 肾元亏虚——阳衰阴竭 – 异物阻塞——尿路不通
中内课件 癃闭

(二)沿革(expound of Anuria in ancient TCM books)
《内经》
病名:首先提出,称为癃闭或闭癃 病因:外邪伤肾和饮食不节 病机:膀胱三焦气化不利。膀胱不利为癃,不 约为遗。三焦不利实则癃闭,虚则遗溺. 病位:在膀胱 ,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足 焉,气化则能出矣。
肾阳不足 气不化水 肾阴亏耗 水府枯竭
无 尿
青大医学院中医系一临床教研室
5.肝郁气滞
七情所伤
肝气郁结 水道通调受阻 癃闭
青大医学院中医系一临床教研室
6.尿路阻塞
瘀血 败精
阻塞尿路
肿块 结石 癃闭
etiology
外因 外邪侵袭 饮食不节 内因 情志内伤 瘀浊内停 体虚久病
病案例举
陈某,男,70岁,农民。
主诉:小便量少不爽2个月,点滴不出5天。
病史:患者2月前出现小便不爽,于省医院 查前列腺B超示:前列腺增生症。5天来小便 不通,欲便不能,必经导尿排出。 现在症:小便不通,面色萎黄,声低懒言, 小腹坠胀,食欲不振,舌质淡,苔白滑,脉 细弱。
请对该患者进行诊断,辨证,治疗,拟定方药。
不通,开其上窍,下窍必利--提壶揭盖
青大医学院中医系一临床教研室
明 代
张景岳开始将癃闭与淋证分开论治。 张景岳把癃闭病因病机归纳为四个方 面, 并加以辩证治疗,《景岳全书》并提出用 鹅毛管进行导尿。 并用左归、右归、气化、八味等治疗。 对本病的严重性也早有认识,如《景岳全 书· 癃闭》提出:“小水不通是为癃闭, 此最危最急证也。”
病证鉴别
3.癃闭与关格
关格是小便不通和呕吐并见的一种病证。 癃闭主要是指以排尿困难,全日总尿量明显减 少,甚则小便闭塞不通为主症的一类病证。 二者皆有小便量少或小便不通,故需鉴别。 关格必有呕吐,而癃闭一般无呕吐症状,只以 小便量极少或全无为特征。 二者的关系是癃闭可发展为关格,而关格不一 定都是由癃闭发展而来,还可由水肿、淋证 发展而成。
癃闭课件

(三)分证论治-浊瘀阻塞
• 证候:小便点滴而下,或尿细如线,或时时中断,甚则阻塞 不通,小腹胀满疼痛,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涩。
• 治法:行瘀散结,通利水道。
• 方药:代抵当丸加减。方中当归尾、山甲片、桃仁、大黄、 芒硝化瘀散结;辅以生地养血滋阴,使活血而不伤血;肉桂 温通经脉,鼓舞气血以助生化,亦能温暖肾元,化气行水通 利水道,唯肉桂用量应小,以免助热伤阴。尿中夹血,加少 许三七粉、琥珀粉冲服;夹秽浊凝块,加萆解、土茯苓;若 为结石阻塞,加金钱草、冬葵子、海金砂以排石利小便;若 病久气血亏虚者,可加黄芪、党参之类益气养血;若小便时 不通,小腹胀满难忍,可加康香0.1~0.2g冲服,以通溺窍。
(三)分证论治-肝郁气滞
• 证候:小便不通或通而不畅,胁腹胀满,情志抑郁,或多 烦善怒,苔薄或薄黄,舌红,脉弦。
• 治法:疏肝理气,通利小便。 • 方药:沉香散加减。方中沉香、橘皮可疏达肝气;配合当
归、王不留行以行下焦之气血;石苇、冬葵子、滑石能通 利水道,原方中白芍、甘草可去。若少腹胀痛引阴器,加 川楝子、小茴香以行气止痛;若气郁化火,加龙胆草、丹 皮、山桅以清其火;若小便不通,小腹胀满难忍,可加麝 香0.15~0.3g吞服,以通溺窍。
• 2.癃闭与关格:二者均有小便量少或闭塞不通,但关格 常由水肿、淋证、癃闭等经久不愈发展而来,以小便不通 与呕吐并见为特征。常伴有口中尿味,四肢抽搐,甚或昏 迷危候。而癃闭不伴呕吐,部分有水蓄膀胱之征,但癃闭 进一步恶化,可转为关格。
辨证要点 辨
证
论
治疗原则
治
分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 1.辨证候虚实:因膀胱湿热、浊瘀阻塞、肝郁气滞、肺热 气壅膀胱气化不利所致者,多属实证;因脾气下陷、肾阳 衰惫、膀胱气化无权所致者,多属虚证。实证多起病急骤, 小腹胀满疼痛,小便短赤灼热,苔黄腻或薄黄,脉弦涩或 数;虚证多发病缓慢,面色少华或面白无华,小便排出无 力,精神疲乏,气短,语声低微,舌质淡,脉沉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