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学史笔记
日本文学考研加藤周一《日本文学史序说》考研复习笔记

日本文学考研加藤周一《日本文学史序说》考研复习笔记序章日本文学的特征0.1 复习笔记【本章考点】1.日本文学的作用2.日本文学史发展类型的特征和结果3.日语的特征4.日本文学的向心倾向5.日本文学阶层的更迭6.文学家纳入集团倾向的内容和影响7.外来的4种世界观的概况8.日本土著世界观的特征9.外来世界观“日本化”的特点、影响、实例10.日本文学的世界观背景11.总结日本文学的特征12.总结日本文学史发展的特点【内容索引】一、文学的作用二、历史发展的类型三、语言及其文字表现四、社会背景五、世界观背景六、文学特征的相互关系【主要内容】一、文学的作用1日本文学的作用文学和造型艺术在日本文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各个时代的日本人主要在具体的文学作品中,而不是抽象的思辨哲学中表现他们的思想。
2日本文化的倾向(1)日本文化不是建设抽象的、体系的、理性的语言秩序,而是在具体的、非体系的、感性的人生特殊场面中运用语言。
(2)日本人的感觉世界,与其说表现在抽象的音乐里,不如说主要表现在造型美术,尤其是具体的工艺作品上。
(3)日本文化整体同日常生活的现实密切相联。
3中国文学与日本文学的不同(1)中国人从普遍的原理出发,然后到具体的情况,首先把握全体以图包揽局部。
日本人则执着于具体情况,重视其特殊性,从局部开始以图达到全体。
(2)在日本,文学代替哲学起作用,文学史在相当程度上就是代表日本的思想和感受性的历史。
而在中国,文学也成了哲学性的东西。
二、历史发展的类型1日本文学史发展类型的特征(1)无论哪一种文学形式,它不是新旧交替,即在一个时代成为有力的文学表现形式,由下一时代继承时被新的形式所取代,而是在旧的基础上补充新的。
(2)这种发展类型在某种程度上创造出各个时代的文化。
如摄关时代的“物哀”,镰仓时代的“幽玄”,室町时代的“空寂”和“闲寂”,德川时代的“风流”——这样的美的理念,不仅不会随旧时代的衰亡而消失,而且为新时代所继承,同新的理念共存。
日本文学史考试重点(近代-现代)

一、近代文学(一)明治时期1、概说(1)“明六社”思想启蒙活动:福泽谕吉【西洋事情】【穷理图解】【劝学篇】【文明论之概略】、加藤弘之、西周、中村正直【西国立志编】(2)戏作文学:假名垣鲁文【西洋道中膝栗毛】【安愚乐锅】(3)翻译小说:“空想科学小说”【海底旅行】、“恋爱小说”【花柳春话】(4)政治小说:矢野龙溪【经国美谈】、东海散士【佳人之奇遇】、未广铁肠【雪中梅】(5)近代文学开端:坪内逍遥的文学论【小说神髓】(6)近代文学开山之作:二叶亭四迷【浮云】,近代现实主义文学初露端倪(7)森鸥外【舞姬】,早期作品带有浪漫主义色彩(8)近代文学两座高峰:森鸥外、夏目漱石(9)“砚友社”:尾崎红叶、山田美妙,【我乐多文库】,日本近代文坛开始形成A、尾崎红叶:【二人比丘尼色忏悔】【伽罗枕】【金色夜叉】,强调“美文意识”B、山田美妙:言文一致C、砚友社时期=“红露时代”→尾崎红叶+幸田露伴【露团团】【风流佛】【一口剑】【五重塔】(10)【文学界】:浪漫主义文学→北村透谷、岛崎藤村【若菜集(近代抒情诗确立)】、户川秋骨、马场孤蝶、上田敏、樋口一叶【大年三十】【青梅竹马】【十三夜】(11)自然主义文学(明治时期文学最高峰)A、前期自然主义:左拉自然主义B、岛崎藤村【破戒】,标志日本近代文学进入新的发展时期C、田山花袋【棉被】,自然主义文学奠基之作D、德田秋生、正宗白鸟、岩野泡鸣E、反自然主义:唯美派、白桦派开始形成2、【小说神髓】与坪内逍遥(1)明治维新→启蒙思潮、“自由民权运动”→翻译小说、政治小说(2)坪内逍遥【小说神髓】:日本近代文学的“破晓晨钟”(3)日本近代文学史上第一次文学论争“没理想论争”(坪内逍遥VS森鸥外)3、【浮云】与二叶亭四迷(1)【浮云】:日本第一部现实主义作品,标志日本近代文学的开始(2)【小说总论】4、森鸥外:“不平家”与“旁观者”之间(1)启蒙和浪漫主义时期A、“没理想论争”B、浪漫主义三部曲:文言体短篇小说【舞姬】【信使】【泡沫记】C、“谛观”(2)观潮楼时期【青年】【雁】(3)历史小说与史传时期:“歴史其の儘”【阿部一族】、“歴史離れ”【山椒大夫】【高濑舟】5、自然主义文学与岛崎藤村(1)前期自然主义A、小杉天外、小栗风叶、永井荷风B、日本最早自然主义文学宣言:【《流行歌》序】(小杉天外)、【地狱之花】(永井荷风)(2)自然主义文学成为思潮和运动A、岛崎藤村【破戒】B、田山花袋【棉被】:“露骨描写”,自然主义文学奠基之作(3)代表作家:岛崎藤村、田山花袋、德田秋声、岩野泡鸣、正宗白鸟、国木田独步A、岛崎藤村a、【文学界】:岛崎藤村、北村透谷创办,致力于浪漫主义诗歌创作b、【若菜集】【一叶舟】【夏草】【落梅集】c、散文集【千曲川素描】d、小说【旧主人】【破戒(“明治时代第一部小说”)】e、“自传体”小说【春】【家】【新生】B、田山花袋a、【露骨的描写】:“平面描写”b、【棉被】:自然主义文学先驱之作c、三部曲:【生】【妻】【缘】d、【一个士兵】【田舍教师】6、夏目漱石(1)早期作品A、【我是猫】【哥儿】:批判现实主义倾向B、【旅宿】【草枕】:“旁观者”美学观点C、“余裕派”“高踏派”作家(2)中期三部曲【三四郎】【后来的事】【门】(3)后期三部曲【彼岸过迄】【行人】【心】(4)“则天去私”:【道草】【明暗】(二)大正时期1、概说(1)口语体的完善(2)“大逆事件”→“闭塞的时代”“寒冬的时代”(3)文学流派:【昴星】【白桦】【三田文学】【新思潮】→白桦派、唯美派、新思潮派(4)芥川龙之介(5)菊池宽2、“耽美派”与谷崎润一郎(1)新浪漫主义“耽美派”(2)代表作家:永井荷风【三田文学】、谷崎润一郎【新思潮】【春琴抄】、上田敏、佐藤春夫【田园的忧郁】3、“白桦派”与志贺直哉(1)【白桦】(2)代表作家:武者小路实笃【天真的人】【不谙世事】【其妹】【幸福者】【友情】、有岛武郎【一个女人】、志贺直哉(“小说之神”,战斗的人→和解的人→观望外部世界的人→回忆的人)【和解】【在城崎】【暗夜行路(长篇)】(3)心境小说:“自我调和型”的私小说4、芥川龙之介与“新思潮派”(1)新思潮派=新技巧派=新理知派=新现实主义文学(2)【新思潮】:芥川龙之介、菊池宽、松冈让、山本有三、久米正雄(3)芥川龙之介【鼻】【罗生门】【竹林中】5、私小说(1)破灭型私小说:岩野泡鸣、近松秋江、葛西善藏(2)调和型私小说:心境小说,志贺直哉6、文学大众化与菊池宽(1)【大众文艺】:口头文学“讲述”、由“新讲谈”派生出的“历史小说”、侦探小说、通俗小说(德富芦花【不如归】、尾崎红叶【金色夜叉】、菊池宽【珍珠夫人】、久米正雄)(2)菊池宽:【文艺春秋】→芥川奖、直木奖二、现代文学(二战前时期)1、【文艺战线】标志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兴起,“革命的文学”出现2、【文艺时代】意味着“文学的革命”成立,形成“新感觉派”3、“新感觉派”与横光利一、川端康成(1)【文艺时代】:横光利一、川端康成、片冈铁兵、中河与一、佐佐木茂索、今东光(2)横光利一A、【日轮】【蝇】B、【头与腹(新感觉派问题典范)】【拿破仑和顽癣(卓越讽刺小说)】C、【上海】“新感觉派文学手法集大成”(3)川端康成A、“主客一如主义”B、【伊豆的舞女】【雪国】4、无产阶级文学与小林喜多二(1)【播种人】:小牧近江、金子洋文、今野贤三、青野季吉(2)【文艺战线】:叶山嘉树、黑岛传治、平林泰子(3)日本无产阶级文学运动:藏原惟人、叶山嘉树、黑岛传治、德永直【没有太阳的街】、小林喜多二【蟹工船】【党生活者】、宫本百合子A、日本无产阶级文艺联盟:青野季吉、平林初之辅、前田河广一郎、叶山嘉树B、工农艺术家联盟(劳艺)C、全日本无产阶级艺术联盟(纳普)D、无产阶级作家同盟:小林喜多二、中野重治、藏原惟人、德永直、佐多稻子(4)“转向文学”5、现代派文学(1)新兴艺术派:十三人俱乐部(龙胆寺雄、吉行荣助、浅原六朗、久野丰彦)(2)形式主义文学:中河与一(3)新心理主义文学:伊藤整“内心独白”“意识流”、堀辰雄、阿部知二(4)行动主义文学:舟桥圣一6、文艺复兴与新作家群体(1)文艺复兴(2)新人:石川达三、石川淳、石坂洋次郎、高见顺、太宰治(3)“笔部队”“国策文学”“御用文学”(二)二战后文学1、战后派文学(1)第一次战后派:埴谷雄高、野间宏、椎名麟三、梅崎春生、武田泰淳、中村真一郎(2)第二次战后派:三岛由纪夫、大冈升平、堀田善卫、岛尾敏雄、安部公房(3)【近代文学】:荒正人、平野谦、本多秋五、山室静、佐佐木基一、小田切秀雄、埴谷雄高(4)特点:文体变革、存在主义倾向、反政治主义2、“第三新人”:安冈章太郎、吉行淳之介、小岛信夫、庄野润三、远藤周作3、“中间小说”:井上靖、石川达三、石坂洋次郎、丹羽文雄、松本清张、水上勉4、“新作家群体”:石原慎太郎、开高健、大江健三郎、江藤淳、深泽七郎、“才女时代”(有吉佐和子、曾野绫子、圆地文子、仓桥由美子、濑户内晴美、河野多惠子、大宛富枝、田边圣子)三、当代文学(1960~1980)1、安部公房【砂女】【他人的脸】【燃烧的地图】【箱男】2、“作为人”派(1)“挫折的一代”“犹豫的一代”“容易衰老的一代”(2)高桥和巳、柴田翔、真继伸彦、小田实3、“内向的一代”:古井由吉、后藤明生、黑井千次、阿部昭、柏原兵三、小川国夫4、村上春树(1)“都市小说的代表”(2)青春三部曲【且听风吟】【1973年的弹子球】【寻羊冒险记】(3)中期代表作【舞舞舞】【挪威的森林】【国境以南、太阳以西】【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4)【奇鸟行状录】【神的孩子全跳舞】【海边的卡夫卡】【天黑以后】5、1980年代(1)“双村上”:后现代主义时代A、村上春树B、村上龙【无限近似于透明的蓝】(2)吉本芭娜娜【厨房】【蜥蜴】。
日本古代文学简史笔记讲解

日本古代文学简史复习笔记摘要目录序章日本历史与日本文学史 (1)一、日本历史分期 (1)1.早期历史 (1)2.封建社会 (1)3.近代社会 (1)4.战后社会 (1)二、日本文学史分期 (1)1.上古文学 (1)2.中古文学 (2)3.中世纪文学 (2)4.近世文学 (2)5.近代文学 (2)第一章上古文学 (3)一、散文 (3)1. 神话等 (3)2.祭祀文学 (3)二、韵文 (3)1.记纪歌谣 (3)2.《万叶集》 (3)3.汉诗文 (3)第二章中古文学 (4)一、散文 (4)1.物语文学 (4)2.说话 (4)3.日记文学 (4)4.随笔 (4)二、韵文 (5)1.汉诗 (5)2.和歌 (5)3.歌谣 (5)三、艺能 (5)1.雅乐 (5)2.田乐 (5)3.猿乐 (5)第三章中世纪文学 (6)一、散文 (6)1.物语文学 (6)2.说话 (6)3.随笔 (6)4.日记.纪行(游记) (6)二、韵文 (7)1.和歌 (7)2.连歌 (7)3.歌谣 (7)4.汉诗文 (7)第四章近世文学 (8)一、诗歌 (8)1.俳谐 (8)2.狂歌 (8)3.川柳 (8)4.和歌 (8)5.国学 (8)二、戏曲 (8)1.净琉璃 (8)2.歌舞伎 (8)三、小说 (8)1.假名草子 (8)2.浮世草子 (8)3.读本 (9)4.洒落本 (9)5.人情本 (9)6.滑稽本 (9)序章日本历史与日本文学史一、日本历史分期1.早期历史旧石器时代(——约1万2千年前)绳文时代(约1万2千年前——公元前3世纪)弥生时代(前3世纪——3世纪)古坟时代(300——600)2.封建社会飞鸟时代(600——710)奈良时代(710——794)平安时代(794——1190)镰仓时代(1190——1334)南北朝时代(1334——1392)室町时代(1392——1573)安土·桃山时代(1573——1603)1江户时代(1603——1868)3.近代社会明治时代(1868——1912)大正时代(1912——1926)昭和时代前期(1926——1945)4.战后社会昭和时代后期(1945——1988)平成时代(1988——今)二、日本文学史分期1.上古文学以奈良时代为主,时间跨度主要在8世纪(<日>上代文学)。
日本古代文学简史笔记

日本古代文学简史复习笔记摘要目录序章日本历史与日本文学史 (1)一、日本历史分期. (1)1. 早期历史 (1)2. 封建社会 (1)3. 近代社会 (1)4. 战后社会 (1)二、日本文学史分期. (1)1. 上古文学 (1)2. 中古文学 (2)3. 中世纪文学 (2)4. 近世文学 (2)5. 近代文学 (2)第一章上古文学 (3)一、散文. (3)1. 神话等 (3)2. 祭祀文学 (3)二、韵文. (3)1. 记纪歌谣 (3)2. 《万叶集》 (3)3. 汉诗文 (3)第二章中古文学 (4)一、散文. (4)1. 物语文学 (4)2. .................................................................. 说话43. 日记文学 (4)4. .................................................................. 随笔4二、韵文. (5)1. .................................................................. 汉诗52. .................................................................. 和歌53. .................................................................. 歌谣5三、艺能. (5)1. .................................................................. 雅乐52. .................................................................. 田乐53. .................................................................. 猿乐5第三章中世纪文学 (6)一、散文. (6)1. 物语文学 (6)2. .................................................................. 说话63. .................................................................. 随笔64. .......................................................................................................................... 日记•纪行(游记) (6)二、韵文 (7)1. 和歌 (7)2. 连歌 (7)3. 歌谣 (7)4. 汉诗文 (7)第四章近世文学 (8)一、诗歌 (8)1. 俳谐 (8)2. 狂歌 (8)3. 川柳 (8)4. ................................................................... 和歌85. ................................................................... 国学8二、戏曲. (8)1. 净琉璃 (8)2. 歌舞伎 (8)三、小说. (8)1. 假名草子 (8)2. 浮世草子 (8)3. ................................................................... 读本94. 洒落本 (9)5. 人情本 (9)6. 滑稽本 (9)序章日本历史与日本文学史一、日本历史分期1. 早期历史旧石器时代( 一一约1万2千年前)绳文时代(约1万2千年前一一公元前3世纪)弥生时代(前3世纪一一3世纪)古坟时代(300 —— 600)2. 封建社会飞鸟时代(600——710)奈良时代(710 ―― 794)平安时代(794——1190)镰仓时代(1190 —— 1334)南北朝时代(1334 ―― 1392)室町时代(1392——1573)安土•桃山时代(1573—— 1603) 1江户时代(1603 —— 1868)3. 近代社会明治时代(1868——1912)大正时代(1912——1926)昭和时代前期(1926—— 1945)4. 战后社会昭和时代后期(1945—— 1988)平成时代(1988 ――今)二、日本文学史分期1. 上古文学以奈良时代为主,时间跨度主要在8世纪( < 日>上代文学)。
《20世纪日本文学史》读书笔记①

《20世纪日本文学史》读书笔记①总序【现代文学】有争议:在20世纪文学格局中,现代主义文学像现实主义文学一样,占有一个举足轻重的位置。
什么是现代主义,这仍然是一个有争议有歧见的问题。
在它的起止时间,它究竟包括哪些流派和思潮,它和“后现代主义”的关系等方面至今都存在着不同的意见。
这因为:第一,任何一个现代主义作家都未曾对“现代主义”一词作过一般的界定。
第二,这个术语本身太笼统,除了表示新的和现代的以外,从历史角度看,并无内容。
正如有的英国评论所说:“其中一种以年代推移的速度、与年代一同前进的东西,就像船头浪一样,去年的现代就不是今年的现代。
”正因为如此,就有了诸如“原始现代主义”“旧现代主义”“新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这类相反词语的流通。
第三,“现代主义”一词所涵盖的小说、诗歌、戏剧的流派极为庞杂,各种各样,它们像走马灯似的一个个地出现。
而且一些现代主义流派的性质并不相同,有的还是对前一流派的不满和否定,如俄国20世纪诗歌中的阿克梅主义就是对俄国象征主义的拒斥,法国的超现实主义对法国的象征主义也是如此。
至于未来主义,特别是以马雅可夫斯基为代表的俄国未来主义,以及法国的超现实主义,并不像一些现代主义流派那样悲观、向后看,而是充满革命色彩、向前看。
现代主义在一些国家的一些文学发展时期显得至关重要,而在另一些国家只不过是昙花一现,已经成为遥远的过去。
但现代主义在中国的遭遇与命运却十分特殊,从1915 年陈独秀在《现代欧洲文艺史谭》介绍西方象征主义、1925 年李金发出版象征主义诗集《微雨》起,在将近80年的时间里,几起几落,这是世界上少有的文学现象。
“现代主义”与“颓废主义”现代主义哲学和思想基础:现代主义哲学和思想基础,是成本华和尼采的非理性意志论、柏格森的直觉论、胡萨尔的现象学、弗洛伊德和容格的精神分析论、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和法兰克福学派(尤其是阿多诺和马尔库塞)的哲学社会学思想。
正是这一切决定了现代主义关于世界和人的观念:世界是残酷和荒谬的,矛盾和冲突是不可解决和没有出路的;人是孤独和惶惶不安的,人所处的那个环境是充满敌意和不可克服的。
日本古代文学简史笔记

日本古代文学简史复习笔记摘要目录序章日本历史与日本文学史 (1)一、日本历史分期 (1)1.早期历史 (1)2.封建社会 (1)3.近代社会 (1)4.战后社会 (1)二、日本文学史分期 (1)1.上古文学 (1)2.中古文学 (2)3.中世纪文学 (2)4.近世文学 (2)5.近代文学 (2)第一章上古文学 (3)一、散文 (3)1. 神话等 (3)2.祭祀文学 (3)二、韵文 (3)1.记纪歌谣 (3)2.《万叶集》 (3)3.汉诗文 (3)第二章中古文学 (4)一、散文 (4)1.物语文学 (4)2.说话 (4)3.日记文学 (4)4.随笔 (4)二、韵文 (5)1.汉诗 (5)2.和歌 (5)3.歌谣 (5)三、艺能 (5)1.雅乐 (5)2.田乐 (5)3.猿乐 (5)第三章中世纪文学 (6)一、散文 (6)1.物语文学 (6)2.说话 (6)3.随笔 (6)4.日记.纪行(游记) (6)二、韵文 (7)1.和歌 (7)2.连歌 (7)3.歌谣 (7)4.汉诗文 (7)第四章近世文学 (8)一、诗歌 (8)1.俳谐 (8)2.狂歌 (8)3.川柳 (8)4.和歌 (8)5.国学 (8)二、戏曲 (8)1.净琉璃 (8)2.歌舞伎 (8)三、小说 (8)1.假名草子 (8)2.浮世草子 (8)3.读本 (9)4.洒落本 (9)5.人情本 (9)6.滑稽本 (9)序章日本历史与日本文学史一、日本历史分期1.早期历史旧石器时代(——约1万2千年前)绳文时代(约1万2千年前——公元前3世纪)弥生时代(前3世纪——3世纪)古坟时代(300——600)2.封建社会飞鸟时代(600——710)奈良时代(710——794)平安时代(794——1190)镰仓时代(1190——1334)南北朝时代(1334——1392)室町时代(1392——1573)安土·桃山时代(1573——1603)1江户时代(1603——1868)3.近代社会明治时代(1868——1912)大正时代(1912——1926)昭和时代前期(1926——1945)4.战后社会昭和时代后期(1945——1988)平成时代(1988——今)二、日本文学史分期1.上古文学以奈良时代为主,时间跨度主要在8世纪(<日>上代文学)。
加藤周一《日本文学史序说(上)》-第三章 《源氏物语》与《今昔物语》的时代【圣才出品】

第三章《源氏物语》与《今昔物语》的时代3.1 复习笔记【本章考点】1.日本最早的锁国时代的概况以及各方面的特征2.平安佛教相关内容3.简述这一时代文学的制度化4.《落洼物语》和《宇津保物语》相关内容5.平安朝女性日记相关内容6.《源氏物语》相关内容7.《源氏物语》以后200年平安朝贵族社会文学的特征8.《源氏物语》之后物语文学的发展方向9.《荣华物语》《大镜》相关内容10.《今昔物语》相关内容【内容索引】一、最早的锁国时代二、文学的制度化三、小说世界的成立四、女性日记五、《源氏物语》六、《源氏物语》以后七、《今昔物语》的世界【主要内容】一、最早的锁国时代1.概况(1)奈良时代,大陆文化占据优势,日本统治阶层忙于将其消化。
9世纪,日本把引进的大陆文化加以“日本化”,在政治、经济、语言的表述法、文艺和美的价值的领域里,形成了日本式的文化类型。
这种日本式的文化在10世纪、11世纪(摄关时代)完全定型,并延续到12世纪末(院政期)。
这期间远东的日本同大陆几乎没有联系,在整个亚洲中是孤立的。
这300年的孤立是日本历史上的第一个锁国时代。
(2)这一时期日本内部进行的工作包括:①贵族统治阶层使外来文化与土著的习惯相互融合,并创造出一个一致性的、显著的自我完善的文化体系,即平安朝文化或王朝文化。
这种综合性的体系的明显特征,是涉及政治权力机构、经济背景、信仰体系、生活方式、文艺形式和内容、美术的所有模式等等。
②本来从大陆引进的文化要素,特别是佛教,渗透到广泛的大众阶层中,结果大众的世界观改变了,佛教本身也发生了变化。
这个时代,佛教的统治阶层和非佛教的大众之间的平行线以佛教“日本化”为媒介而接近了。
正如这个时代统治阶层内部知识分子中的大陆型与土著型以将汉文和汉文化“日本化”了的日本文为媒介而接近一样。
2.时代特征(1)政治方面这个时代的权力结构,10世纪和11世纪可以概括为“摄关政治”,11世纪末到12世纪可以概括为“院政”。
日本文学概论知识点总结

日本文学概论知识点总结日本文学是指使用日语创作的文学作品,在日本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它不仅反映了日本人民的生活、思想和情感,还承载着日本传统的文化、价值观念和历史。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大家总结日本文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日本文学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1. 日本文学的起源和发展历史日本文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最早的日本文学作品是《万葉集》,它是一个收集了古代和风诗歌的集合,反映了当时日本人的生活、感情和宗教信仰。
古代的日本文学作品受到了中国文学的影响,比如《古事记》和《日本书纪》等。
在平安时代,日本的文学开始迎来了繁荣期,藤原道长的《枕草子》、源氏物语等作品成为了日本文学的经典。
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本文学的体裁和题材也逐渐丰富起来,其中包括诗歌、小说、戏剧等多种形式。
2. 日本文学的代表作品和作家日本文学涌现了许多优秀的作家和作品,其中有些作品成为了世界文学的经典。
在诗歌方面,有许多优秀的歌人,比如在《万葉集》中的大伴家持、山上憶良等人,他们的诗歌表现了日本人对自然和情感的独特感受。
在小说方面,日本有很多著名的作家,比如夏目漱石、芥川龙之介、川端康成、村上春树等,他们的作品通过不同的视角和风格展现了日本人的生活和精神世界。
除了这些著名的作家外,还有许多其他的作家和作品同样对日本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3. 日本文学的主题和风格特点日本文学的主题和风格多种多样,反映了不同时期和地域的特点。
古代日本文学的主题主要集中在自然、人情、宗教等方面,例如《枕草子》和《源氏物语》。
而现代日本文学则更多地关注社会现实、个人的内心世界,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反思。
此外,日本文学还有一些特有的风格特点,比如在古代诗歌中追求的“文以载道,诗以传情”的原则,以及现代小说中常见的超现实主义、现实主义等不同的写作风格。
4. 日本文学对世界文学的影响日本文学不仅在日本国内有着广泛的影响,还通过翻译和传播对世界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文学史笔记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日本文学史(上)一,总论1,分期:a.上古:大和、飞鸟、奈良(4C—794) b.中古:平安(794—1191) c.中世:镰仓、南北朝、室町、安土桃山(1191—1603) c.近世:江户(1603—1867) d.近现代:明治、大正、昭和(1867—今)2,特征:a.特有的民族形式和技巧 b.自上而下的改革c.“拿来主义” d.承古续今的连续性和多种形式的并存性3,古典文艺论:a.文艺十论:真言、可笑、哀怜、物哀怜、艳、余情、幽玄、有心、寂、意气 b.构成史:四个阶段 c.分类:抒情理论、叙事理论、戏剧理论 d.特点:适应短小形式,不触及政治及尖锐问题二,上古文学1,《古事记》:太安万侣(撰)、稗田阿礼(诵)2,《风土记》:仅出云国的完整3,《日本书纪》:舍人亲王(编)4,《万叶集》:后期——大伴家持(编)5,《怀风藻》:最古汉诗集三,中古文学1,《古今和歌集》:醍醐天皇(敕撰)2,三代集:古今~、后撰~、拾遗~3,八代集:后拾遗~、金叶~、词花~、千载~、新古今~4,物语源头:a.歌物语:《伊势物语》(大和~、平中~)b.传奇物语:《竹取物语》(宇津保~、落洼~)5,《源氏物语》:紫氏部(狭衣~、夜的不寐、堤中纳言~)6,历史物语:《荣花物语》、《大镜》、《今镜》7,日记文学:《土佐日记》(纪贯之)、《蜻蛉日记》(藤原道纲母)、《和泉式部日记》(和泉式部)、《更级日记》(营原孝标女)、《紫氏部日记》(紫氏部)8,随笔文学:《枕草子》(清少纳言)9,说话文学:《日本灵异记》(景戒)、《今昔物语集》(《宇治拾遗物语集》)四,中世文学1,《新古今和歌集》2,隐士文学:随笔《方丈记》(鸭长明)3,随笔:《徒然草》(吉田兼好)4,历史物语:《水镜》、《增镜》5,史书:《愚管抄》(慈圆)6,军纪物语:a.前期:《保元物语》、《平治物语》、《平家物语》(顶峰)b.后期:《太平记》(小岛法师等作)日本文学史(中)五,近世文学1,《奥州小路》:松尾芭蕉2,町人文学:假名草子《恨之介》、《竹斋》、《浮世物语》(浅井了意)3,井原西鹤:假名草子—>浮世草子町人文学之始a.好色物:《好色一代男》、《好色五人女》、《好色一代女》(《西鹤备礼》中批评)b.杂话物:《西鹤诸国故事》、《本朝二十不孝》c.武人物:《武道传来记》、《武家义理物语》d.町人物:《日本永代藏》(《本朝永代藏》)、《(西鹤)厚文反古》、《世事费心思》4,西鹤之后:《世间儿子气质》(江岛其碛)、《雨月物语》(上田秋成)、《南总里见八犬传》(泷泽马琴/曲亭马琴)、《东海道徒步旅行记》(十返舍一九)、《浮世澡堂》、《浮世床》(式亭三马)、《春色梅历》(为永春水)5,近松门左卫门:《倾城佛原》(代表作)、《曾根崎情死》、《冥府的邮夫》、《国性爷大战》、《天网岛情死》、《女杀油地狱》6,纪海音:《蔬菜店阿七》(代表作)、《情死两腰带》六,近代文学1,第一期:1886~1894(明治维新~中日甲午战争)a.启蒙主义:《西洋道中记行》、《牛肉锅杂谈》(假名垣鲁文)、《西洋事情》(福泽谕吉)、《文明论之概略》(西周)、《西国立志编》(中村正直)。
政治小说:《经国美谈》(矢野龙溪)、《佳人的奇遇》(东海散士)、《雪中梅》(末广铁肠)b.写实主义:《当世书生气质》、《小说神髓》(坪内逍遥)、《浮云》(二叶亭四迷)c.红露时代:《我乐多文库》(砚友社)、《两个丘比特的爱情忏悔》、《三个妻子》、《金色夜叉》(代表作)(尾崎红叶)、《蝴蝶》(山田美妙)、《风流佛》、《五重塔》(代表作)(幸田露伴)d.浪漫主义:《舞姬》(森欧外)、《安睡的蝴蝶》(北村透谷)2,第二期:1894~1904(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a.樋口一叶:《大年夜》、《十三夜》、《青梅竹马》(都是代表作)b.观念小说:《夜间巡察》、《外科诊室》、《高野圣》(泉镜花)c.深刻小说:悲惨小说《变月记》、《黑蜥蜴》、《今户情死》(广津柳浪)d.社会小说:《不如归》、《黑潮》(代表作)(德富芦花)、《火柱》、《良人的自白》(木下尚江)e.前期自然主义:《牛肉和马铃薯》(国木田独步)3,第三期:1904~1918(日俄战争~一战结束)a.《阿久米》(岛崎藤村)、《天地有情》、《晚钟》(代表作)、《星落秋风五丈原》(代表作)(土井晚翠)b.明星派诗人:《乱发》(与谢野晶子)c.子规派:正冈子规d.自然主义:注重自然的真实,无思想,无解决。
《破戒》、三自传体长篇《春》、《家》、《新生》(岛崎藤村)、《棉被》、《乡村教师》、《一个被枪杀的士兵》(田山花袋)e.后期自然主义:《新家庭》(德田秋声)、《耽溺》(岩野泡鸣)、《向何处去》、《微光》、《牛棚和臭气》、《如果不生下来的话……》(正宗白鸟)、《土》(代表作)(长塚节)f.石川啄木:《一握之沙》g.反自然主义:有了对现实的批判。
h.夏目漱石:《我是猫》、《少爷》、爱情三部曲《三四郎》、《从今以后》、《门》;后期三部曲《春分过后》、《行人》、《心》;《道草》、《明暗》i.森欧外后期:《性生活》、《青年》、《雁》、《阿布一族》、《山椒大夫》、《高濑船》j.唯美主义:耽美主义。
重视作家头脑中的虚幻、颓废,无解决方法。
《地狱之花》、《美国故事》、《较量》、《龟竹》(永井荷风)k.谷崎润一郎:恶魔主义。
《刺青》、《痴人的爱》佐藤春夫:《田园的忧郁》l.白桦派文学:出身于上流资产阶级家庭,乐观、理想主义、个人主义,忽视国家和社会。
《诚实人》、《初恋》、《友情》、《妹妹》、《幸福者》(武者小路实笃)、《大顺津吉》、《清兵卫和葫芦》、《在城崎》、《去网走》、《正义派》、《十一月三日午后的事》、《暗夜行路》(志贺直哉)、《该隐的末裔》、《一个女人》(有岛武郎)m.新思潮派:不满纯客观描写的自然主义和自我描写与肯定的白桦派,忠实现实的同时进行理智的分析,做出艺术的判断。
《罗生门》、《鼻子》、《地狱变》、《手绢》、《桔子》、《河童》(芥川龙之介)、《忠直卿行状记》、《复仇的两方》、《父归》(菊池宽)、《杀死婴儿》(山本有三)日本文学史(下)七,现代文学1,战前文学:1918~1937(一战结束~侵华战争爆发)a.无产阶级文艺运动:《播种人》、《文艺战线》《生活在海上的人们》(叶山嘉树)、《盘旋的乌鸦》、《武装的城市》(黑岛传治)b.纳普的小说创作:《来自牛奶糖工厂》、《烟草女工》(佐多稻子)、《暴雨》(立野信之)、《黑人兄弟》(江马修)、《绫里村快举录》(片冈铁兵)、《金融资本的一个横断面》、《瓦斯!》(桥本英吉)c.中野重治:《报上刊登的一张照片》、《早春的风》、《老铁的故事》d.小林多喜二:《一九二八年三月十五日》、《蟹工船》、《在外地主》、《为党生活的人》e.德永直:《没有太阳的街》f.无产阶级戏剧:《光明与黑暗》(藤森成吉)、《暴力团记》(村山知义)、《玷污败坏的阿秋》、《瓦斯》(三好十郎)g.无产阶级诗歌:《战士们》(森山启)、《坑下姑娘》(松田解子)、《在革命的纪念日》(伊藤信吉)h.劳艺的创作:《时刻提高警惕》、《铁》(代表作)(岩藤雪夫)、《十姊妹》(山本胜治)i.纳普—>考普j.新感觉派:反对自然主义,无产阶级文艺的抵抗者,趋向形式主义、“感觉标志”,多为感伤、哀愁的调子。
《太阳》、《苍蝇》、《静静的罗列》、《拿破仑和疥癣》(代表作)、《上海》(集大成)(横光利一)、《伊豆歌女》、《浅草红团》、《禽兽》、《雪国》(川端康成)、《冰舞厅》(中河与一)k.新兴艺术派:资产阶级文学派别,无可取的地方。
《崽子》(龙胆寺雄)l.非正统艺术家:《鲵鱼》(井伏鳟二)、《崖下》(嘉村义多)、《柠檬》(代表作)(梶井基次郎)、《圣家族》、《起风了》(堀辰雄)、《生物祭》(伊藤整)m.行动主义文学:抵抗军国主义,反法西斯反共产主义,主张自由主义,未得到充分发展与确立。
《跳水》(代表作)、《木石》(代表作)(舟桥圣一)n.《日本浪漫派》:浪漫主义,理论见长。
《人民文库》:现实主义,创作见长。
《应该忘记过去》(高见顺)o.《鲇鱼》(丹羽文雄)、《苍氓》、《背阴的村子》(石川达三)2,战后文学:1945~今(日本无条件投降~今)a.民主主义文学运动:健康、乐观、富革命精神。
《播州平野》、《路标》(宫本百合子)、《静静的群山》(德永直)、《内心》(中野重治)b.战前作家的复活:《细雪》(谷崎润一郎)川端康成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c.战后派:经历战争,以侵华战争、太平洋战争为题材,批评、写实手法。
《阴暗的绘画》、《真空地带》(野间宏)、《深夜的酒宴》(椎名麟三)、《樱岛》(梅崎春生)、《蝮蛇的子孙》(武田泰淳)、《在死影之下》(中村真一)第一次战后派(1946~1947);第二次战后派(1948后)《假面的自白》(三岛由纪夫)、《俘虏记》(大冈升平)、《墙壁》(安部公房) d.无赖派:精神空虚、苦闷、不知所措,无明确的政治、思想方向,自由手法。
《堕落论》、《白痴》(坂口安吾)、《威约之妻》(太宰治)、《黄金传说》(石川淳)、《世相》(织田作之助)e.第三新人:战后开始创作,重日常生活,反对强烈批判。
《玻璃鞋》(安冈章太郎)、《骤雨》、《沙上植物群》(吉行淳之介)、《美国学校》(小岛信夫)、《游泳池边小景》(庄野润三)f.战后一代:战后成长,无鲜明特征和流派名称。
《太阳的季节》(石原慎太郎)、《奇妙的工作》、《死者的奢侈》、《饲养》、《拔嫩芽打孩子》(大江健三郎 199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恐慌》、《裸体的国王》、《流亡记》(开高健)g.“作为人”的文学:直接描写战后社会冲突,悲观,受极左思潮影响。
《悲器》、《邪宗门》、《忧郁的党派》(高桥和巳)、《再见吧,我们的日子》(柴田翔)、《光的声音》(真继伸彦)h.内向一代:描绘日常生活,主观性(自我意识和个人主义)强,深刻的虚无主义和孤独感,软弱性,否定战争,以社会为对象,反社会运动。
《杳子》、《梳子火》(古井由吉)、《夹攻》(后藤明生)、《司令的休息》(阿部昭)i.透明文学:对问题大胆放纵地描绘。
《近乎无限透明的蓝色》(村上龙)、《献给爱琴海》(池田满寿夫)j.新起作家:村上春树、宫本辉k.大众文学:中间小说。
适应大众趣味的通俗小说,与纯文学无明显界限。
《斗牛》、《冰壁》(井上靖)、《八甲田山的死的彷徨》(新田次郎)、《华丽一家》、《不毛地带》(山崎丰子)、《日本沉没》(小松左京)、《青春之门》(五木宽之)八,阿伊奴、琉球文学1,阿伊奴文学:没有自己的民族文字。
史诗《尤卡拉》2,琉球文学:独自语言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