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故事:苏格拉底--精神助产术

合集下载

辩证法起源:苏格拉底精神助产术论文

辩证法起源:苏格拉底精神助产术论文

辩证法起源:苏格拉底精神助产术摘要:本文以《申辩篇》为例,分析解读苏格拉底精神助产术的特点,探索辩证法的最早起源。

苏格拉底的哲学活动主要是通过对话来寻求普遍定义,要求对话双方要用比较严格的逻辑规范和清晰的语言意义来表达,形成了他以逻辑思想为主要内容的辩证法,注重对人的理性思维作自觉地反思是其基本特点。

苏格拉底称之为”精神助产术”,就是最早期的辩证法。

关键词:辩证法苏格拉底精神助产术“辩证法”一词作为哲学术语出现在柏拉图的对话体著作中。

原意是谈话、对话,后指通过对话的方式进行讨论,在这一基础上发展成为通过合乎逻辑的论证来寻求真理的科学。

辩证法的实质,就是在对话中揭露和克服对方议论中的矛盾以取胜,是从概念上把握存在者的艺术。

具有这样意义的辩证法始于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的学生、史学家克塞诺封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苏格拉底也把自己的推理方法叫做辩证法”。

克塞诺封认为,苏格拉底所说的辩证法是人们聚集在一起讨论间题所运用的一种方法,即按照讨论对象的属种加以辩析的方法。

苏格拉底认为,每个人都应掌握这门艺术,学会它才能成为一个讨论见解最深刻的人,能够指导别人的人,能干的人。

亚里斯多德也说:”苏格拉底竭诚于辩证法”。

这些记载表明,辩证思想的提出与人们的论辩有关,最早源于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

[1]在《申辩篇》中,苏格拉底的申辩就是运用了精神助产术的辩论方法,苏格拉底一步步引导美勒托自己说出他的指控中自相矛盾的地方。

针对美勒托指控他腐蚀青年的思想,不使青年学好,他首先提出疑问,是不是只有他是腐蚀青年的,而所有人都是为青年们好的?美勒托肯定的回答正是他想要的,然后他举出了马的例子来反驳美勒托,”以马为例,你相信整个人类都在对马进行改善,而只有一个人对马施加坏影响吗?或者说事实正好相反,使马改善的能力只属于一个人或很少人,他们是驯马师,而大多数人如果必须与马打交道,使用马匹,那么他们就会伤害马,对吗?美勒托,无论是马还是其他所有动物,不都是这种情况吗?无论你和阿尼图斯是否承认,必然就是这种情况。

【名人故事】苏格拉底――精神助产术

【名人故事】苏格拉底――精神助产术

【名人故事】苏格拉底――精神助产术苏格拉底是古希腊的哲学家,他以其独特的教学方法和思想成为了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之一。

他的故事被后人广泛传颂,他所提倡的探索真理的方法也被称为“苏格拉底式的质问”。

苏格拉底生活在公元前5世纪的雅典,当时的雅典是一个文化繁荣、言论自由的城邦。

苏格拉底并没有写下自己的思想,他主要通过和他人的对话来传播他的思想。

他常常以提问的方式引导他的学生思考,并用质问的方式揭示问题的本质。

苏格拉底有一次和一个自称智者的人进行对话,这个人以自己的聪明才智自居。

苏格拉底首先问他:什么是智慧?智者自信地回答:智慧就是知道自己的无知。

苏格拉底接着追问:那你自己算是一个智者了吗?智者有些犹豫,回答说:也许我并不是真正的智者。

苏格拉底并不是想要让智者感到丢脸,而是通过这样的追问,让他意识到自己的无知。

苏格拉底认为真正的智慧在于承认自己的无知,只有这样才能有进一步的学习和探索。

他的这种质问的方法被称为“产科术”,意味着他能将人的思想引向真理。

苏格拉底的这种质问方法常常引起人们的抵触和不满,因为他的问题往往会让人感到尴尬和无力。

正是通过这些质问,苏格拉底揪出了人们思维中的矛盾和谬误,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无知,并激发了他们对真理的追求。

苏格拉底并不满足于简单的回答,他常常对一个问题进行多次的追问,直到对方不能再回避或找到其他的借口。

通过这样的追问,苏格拉底帮助学生逐步澄清他们的思维,并逼迫他们找到合理的解释和理论。

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不仅对他的学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后世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也产生了重要的启发。

他的质问方法成为了思考问题和探索真理的一种基本工具,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是一种启发人们思考和学习的方法,它不仅仅适用于哲学领域,更可以应用于任何学科和生活中的问题。

通过质疑和追问,我们能够发现问题的根源,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种方法需要人们勇于面对自己的无知和犯错,并愿意进行不断的思考和学习。

【名人故事】苏格拉底――精神助产术

【名人故事】苏格拉底――精神助产术

【名人故事】苏格拉底――精神助产术苏格拉底(Socrates)是古希腊哲学家,生活在公元前5世纪,他的故事至今仍为人所传诵。

苏格拉底并没有留下任何书面著作,我们对他的了解主要来自他的学生柏拉图(Plato)所写的对话录。

他的影响力却是巨大的,他的思想对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苏格拉底的故事可以追溯到雅典的古代,他的教学方式以对话的形式展开,他常常在公共场合或市集上与人交流。

他并没有像其他古代哲学家一样,宣讲自己的观点,而是善于提出问题,并通过引导对话的方式让人们自己思考和发现真理。

苏格拉底经常询问别人关于生活、道德和真理的问题,通过不断的探索和讨论,他试图激发人们的思维和反思能力。

他认为,只有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和讨论,人们才有可能获得真正的知识和智慧。

苏格拉底的对话方式被称为“助产术”,因为他相信,他没有直接传授知识给别人,而是通过引导和激发对方的思考来帮助对方“分娩”出真理。

他相信每个人内心都有真理的种子,只需要通过对话的方式将其激发出来。

苏格拉底的助产术并不是一种严谨的逻辑学,而是一种以探索为目的的对话形式。

他的目的不是证明自己是对的,而是通过与别人的互动,让人们通过自己的思考来寻找真相。

苏格拉底并没有追求物质上的富足,他生活简朴,对于权势和地位不感兴趣。

他对自己和他人的内在精神追求更为重要。

他的方式影响了许多后来的哲学家,如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以及现代教育理论家。

苏格拉底的教学方式也招致了不少非议和恶意攻击。

他被控诽谤神灵并导致年轻人离经叛道。

最终,他在公元前399年被雅典当局判处了死刑,被迫饮下了毒药。

尽管苏格拉底在生活中遭受了不公和苦难,他的思想却在世界上流传了数千年。

他的助产术教人们如何通过合理的对话和思考来发现真理,而不是被别人灌输的知识。

他的精神和思想代代相传,对后世的哲学和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苏格拉底的故事是关于智慧、探索和自由的故事。

他的对话方式令人思索,他的信仰和勇气值得我们敬仰。

培训师与头脑助产术

培训师与头脑助产术

培训师与头脑助产术古希腊时期,著名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创造了有名的头脑助产术。

据史料记载,苏格拉底相貌丑陋,不修边幅,整日在市场上闲逛。

古希腊的市场上不仅卖物品,也卖思想。

经常有人站在市场中面对观众发表演讲。

有一天苏格拉底遇到一位年轻人,正在宣讲美德。

苏格拉底装作无知的模样,向年轻人请教说:请问,什么是美德呢?那位年轻人不屑地答道:这么简单的问题你都不懂?告诉你吧,不偷盗、不欺骗之类的品行都是美德。

苏格拉底仍然装作不解地问:不偷盗就是美德吗?年轻人肯定地答道:那当然啦,偷盗肯定是一种恶德。

苏格拉底不紧不慢地说:我记得在军队当兵的时候,有一次接到指挥官的命令,我深夜潜入敌人的营地,把他们的兵力部署图偷出来了。

请问,我这种行为是美德呢?还是恶德呢?年轻人犹豫了一下,辩解道:偷盗敌人的东西当然是美德。

我刚才说不偷盗,是指不偷盗朋友的东西:偷盗朋友的东西肯定是恶德。

苏格拉底依然不紧不慢地说:还有一次,我的一位好朋友遭到天灾人祸的双重打击,他对生活绝望了,于是买来一把尖刀藏在枕头底下,准备夜深人静的时候用它结束自已的生命。

我得知了这个消息,便在傍晚时分偷偷溜进了他的卧室,把那把尖刀偷了出来,使他得免一死。

请问我这种行为究竟是美德呢,还是恶德?那位年轻人终于惶惶然,承认自己无知,拱手向苏格拉底请教什么是美德。

苏格拉底把自己的这种训练法称为头脑助产术。

意思是说,正确的观念、知识本来就在你自己的头脑中,但是你在挖掘的时候不得要领。

苏格拉底不过采用了一些正确方法,使它们得以顺利地分娩。

现在很多讲师满堂灌,一股脑儿把准备好的东西倒给学员,不管对方能否接受,也不管能接受多少,其次对学员的提问有问必答,(有问必答是应该的,但更要讲究策略),笔者觉得有时应该用引导式的,去激发和引导学员潜在的东西。

【名人故事】苏格拉底――精神助产术

【名人故事】苏格拉底――精神助产术

【名人故事】苏格拉底――精神助产术苏格拉底(Socrates)是古希腊的伟大哲学家之一,他的思想被誉为西方思想的起点。

虽然他没有留下个人著作,但是他通过和他的学生进行对话和讨论,将深刻的哲学思想传递下来。

苏格拉底生活在公元前469年至399年之间。

他的父亲是一名雕刻家,母亲则经营一家酒馆。

苏格拉底年轻时曾经学过雕刻这一手艺,但是很快就放弃了,转而投身哲学的研究。

苏格拉底是一位独特的哲学家,他与其他哲学家不同,不是通过自己的著作来传播自己的思想,而是通过和学生的对话和讨论来传递哲学思想。

他的教学方法被称为“精神助产术”。

苏格拉底认为,真正的知识和智慧不是来自于书本,而是来自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交往。

他认为,通过对话和讨论,人们可以发掘出自己内心的真正思想和信念,进而能够达到更高层次的理解和智慧。

在他的学生中,最著名的是柏拉图(Plato),他曾经写下了苏格拉底的许多对话和哲学思想,并将其传世。

许多对话中,苏格拉底常常用引导和提问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思考,而不是简单地告诉他们答案。

苏格拉底对思考,对寻找真理,对自由和公正的追求深深影响了后来的哲学家和思想家。

他的哲学思想包括“认识自己”、“善的本质”等等。

他认为,人们需要先理解自己,才能够理解外部世界和真正的善恶。

苏格拉底的这种“精神助产术”教学方法,在当今的教育中也有其启示意义。

它告诉我们,不应该简单地灌输知识,而是应该引导学生去思考和理解。

孔子曾经说过,“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这句话也可以应用到教育上,只有通过引导学生积跬步,逐步地去理解和探索,才能达到更高层次的知识和智慧。

苏格拉底的助产术

苏格拉底的助产术

拉刻斯还是不明白苏格拉底的意思,于是苏格拉底只好 进行启发。例如,对于“快”这个概念,可以作如下定义: “在很少的时间内能做许多事情的能力”,这个定义可以 运用于“快”的一切特殊情况。拉刻斯受到启发后,又对 “勇敢”下了一个定义:“勇敢是灵魂的忍耐”。
这一次苏格拉底从另一个角度开始批判。他把忍耐分 为两种:愚蠢的忍耐和聪明的忍耐。如果说愚蠢的忍耐是 邪恶的、有害的,不能算是勇敢,那么聪明的忍耐似乎就 更不能算是勇敢的了。
拉刻斯表示同意。于是讨论集中到了什么是“勇敢”这 个问题上。苏格拉底装作什么也不知道,要求拉刻斯给 “勇敢”下一个定义。拉刻斯觉得这不是什么难题:“一 个能坚守岗位、与敌拼搏而不逃跑的人,你就可以说他是 勇敢的”。
苏格拉底虽然一眼就看出这不是定义,而是举例。但 他并没有直截了当地指出来,而是提出其他一些勇敢的例 子来反驳。比如,跑动着与敌人战斗的算不算勇敢?暂时 撤退而后反攻的人算不算勇敢?
在得到了肯定的回答后,苏格拉底才指出,“我要你 回答的不仅仅是重装步兵中的勇敢的人,也是骑兵及所有 战士中的勇敢的人;不仅仅是战争中的勇士,也是在海上 航行中的勇士以及所有在疾病、贫困以及公共事务中的勇 敢者;不仅仅是抵御痛苦和恐惧的勇士,而且也是抵挡欲 望和快乐的刚勇之士,无论他们是坚守岗位还是进击敌 人。”也就是说,“勇敢”作为所有这些行为中都共同具 有的性质是什么?
那人给弄得没办法,只好回答说:“不知道道德就不 能做到道德,知道了道德就是道德。”
苏格拉底听了十分高兴,对那人说:“你真是一位伟 大的哲学家。你告诉我说道德就是关于道德本身的知识, 使我弄清了一个长期搞不清的问题。我对您表示诚挚的感 谢!”
以后,苏格拉底又去问别人什么是正义,什么是勇敢。 最后亦都是用"助产术"得出结论。久而久之,苏格拉底式 的提问便在论辩方式中占有了奇特的地位。

苏格拉底“精神助产术”的教育思想

苏格拉底“精神助产术”的教育思想

苏格拉底“精神助产术”的教育思想作者:曹丹来源:《北方文学》2017年第20期摘要:苏格拉底是希腊思想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一生都在思考和探寻真理,其独创的辩证法以“助产术”的方式教导人们走向善和正义。

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以独特的教导方式启迪人们对问题的思考,是一种“提问—回答—反诘—修正—再提问……” 循环反复最终得到确定概念的过程。

人们把它视为经典的启发式教育,也是苏格拉底哲学思想的精粹。

关键词:苏格拉底;精神助产术;启发式教育苏格拉底终其一生都在思考和追求正义,然而他最后却因为最不正义的审判被判处死刑。

回到审判的情境之中,如果当时苏格拉底承认自己有罪并给予自己相应的惩罚,或许他可以免除死刑。

但是那也就不是苏格拉底了,所以他坚持对自己的无罪辩护,站在更高的角度去审视“无知”的审判者,为了自己所捍卫的正义而慷慨赴死。

苏格拉底是希腊思想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在当时的希腊也有着众多的追随者,受到人们的敬仰。

但也就是当时的雅典城邦处以其死刑,这是一出最鲜活的悲剧。

在被判处死刑之后,虽然他认为法庭的判决是不公正的,但这种法定的程序却又是合法的,所以他拒绝了学生们钱财上的赎罪和越狱的提议,用牺牲自己的生命来证明对正义的信仰,对道德德行的坚持以及对社会秩序的负责。

苏格拉底关注真理、善和正义,他确信人何以获得可靠的知识,并且只有这样的知识才能成为道德的正当基础。

身为雅典的公民,据记载苏格拉底最后被雅典法庭以引进新的神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判处死刑。

尽管他曾获得逃亡雅典的机会,但苏格拉底仍选择饮下毒药而死,因为他认为逃亡只会进一步破坏雅典法律的权威,同时也是因为担心他逃亡后雅典将再没有好的导师可以教育人们了。

他不仅是哲学上的宗师,独创了“助产术”式的辩证法,启迪了几千年的哲学思考;更用生命捍卫了思想和教育的尊严。

苏格拉底“精神助产术”教育思想在世界教育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人们把它视为启发式教育。

苏格拉底终生倡导“精神助产术”,比他早约80年,孔子提出了启发式教学思想。

【名人故事】苏格拉底――精神助产术

【名人故事】苏格拉底――精神助产术

【名人故事】苏格拉底――精神助产术苏格拉底是古希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他的思想观念深远影响了后世。

他所采用的精神助产术方法,帮助人们解决内心的疑惑和迷惑,也为后世思想家和心理学家提供了启示和思考。

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是通过对话和思辨来探求真理。

在苏格拉底看来,真理是存在于人类内心深处的,而人们应该通过不断的问答和思考来发掘和认知它。

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方法就是通过对话和思辨来引导对方发现和认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和信念。

在苏格拉底的时代,许多人为自己的生活迷茫不已。

他们对自己的信仰、目标和意义都感到困惑和不安,这就是苏格拉底所说的“无知”。

而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就是帮助这些人通过对话和思考,发现和认知自己的真实想法和信念,从而从无知到有知,从困惑到理解,从不安到平静。

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有三个基本步骤。

第一步是提问,苏格拉底会通过一系列的问题来引导对方思考和探索自己内心的想法和信念。

第二步是反驳,苏格拉底会对对方的观点进行反驳,帮助对方发现和认识自己的错误和矛盾。

第三步是提供新思路,苏格拉底会提出一些新的观点和思路来帮助对方解决内心的疑惑和迷惑。

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方法,不仅能够帮助人们认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和信念,还能够培养人的思辨能力和判断力。

通过对话和思辨,人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世界,从而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苏格拉底不仅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更是一位卓越的精神助产士。

他的精神助产术方法,不仅能够帮助人们发现和认知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和信念,还能够帮助人们培养思辨能力和判断力。

今天,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不仅应用于哲学探究,还被广泛应用于心理咨询和治疗领域,为人们带来了更多的启示和思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人故事:苏格拉底--精神助产术
苏格拉底习惯到热闹的雅典市场上去发表演说和与人辩论问题。

他同别人谈话、讨论问题时,往往采取一种与众不同的形式。

曾经与王永福共事6年的同事张延辉说:“当时这里的条件特别差,吃水要到河里去砸冰,用电每天也只有两三个小时。

我刚来到这里时正好人员紧缺,当时王永福已经连续18个月没回过家了,头发长得都披到肩膀了。


这一天,苏格拉底像平常一样,来到市场上。

他一把拉住一个过路人说道:“对不起!我有一个问题弄不明白,向您请教。

人人都说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但道德究竟是什么?”那人回答说:“忠诚老实,不欺骗别人,才是有道德的。


纪念伍子胥。

《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时迎伍君。

”伍子胥尽忠反被杀,尸被抛于江,化为涛神。

每年五月初五,钱塘江口泛起初潮,人们驾舟逐潮,希望能见伍子胥显灵。

苏格拉底装作不懂的样子又问:“但为什么和敌人作战时,我军将领却千方百计地去欺骗敌人呢?”
“欺骗敌人是符合道德的,但欺骗自己人就不道德了。

”苏格拉底反驳道:“当我军被敌军包围时,为了鼓舞士气,将领就欺骗士兵说,我们的援军已经到了,大家奋力突围出去。

结果突围果然成功了。

这种欺骗也不道德吗?”
苏格拉底回答道:“没有什么事情。

只有我平时对你们说过的那
些话,请你们要牢记在心。

你们务必保持节操,如果你们不按我说的那样去生活,那么不论你们现在对我许下多少诺言,也无法告慰我的亡灵。


那人说:“那是战争中出于无奈才这样做的,日常生活中这样做是不道德的。


苏格拉底又追问起来:“假如你的儿子生病了,又不肯吃药,作为父亲,你欺骗他说,这不是药,而是一种很好吃的东西,这也不道德吗?”
那人只好承认:“这种欺骗也是符合道德的。


苏格拉底并不满足,又问道:“不骗人是道德的,骗人也可以说是道德的。

那就是说,道德不能用骗不骗人来说明。

究竟用什么来说明它呢?还是请你告诉我吧!”
那人想了想,说:“不知道道德就不能做到道德,知道了道德才能做到道德。


苏格拉底这才满意地笑起来,拉着那个人的手说:“您真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您告诉了我关于道德的知识,使我弄明白一个长期困惑不解的问题,我衷心地感谢您!”
苏格拉底把这种通过不断发问,从辩论中弄清问题的方法称作“精神助产术”。

在人类的战争历史中,时常涌现出一些能征善战、所向披靡的天才人物。

他们似乎具有与生俱来的斗志和勇气,又不乏浑然天成的指挥才能,所以能在广阔的疆场上建立不朽的功勋。

美国陆军上将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