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复习知识点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要点一、有余数的除法除法竖式要记住:一商、二乘、三减、四看余数(余数要比除数小)被除数=除数×商+余数二、认识时间1、时针短、分针长,最细最长是秒针,时针走一大格是1时,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2、时针一大格,分针走一圈,1时=60分分针一小格,秒针走一圈,1分=60秒3、时间单位好区分:眨眼一下是1秒,数到60是1分,一节课40分,课间休息10分钟,再加10分是1时4、看时间很容易:先看时再看分,时针过几是几时,分针12是整时、指向1(零5分)、指向2是(10分)、指向3(15分)、指向4(20分)、指向5(25分)、指向6(30分)、指向7(35分)、指向8(40分)、指向9(45分)、指向10(50分)、指向11(55分)三、认识方向平面图上识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左上西北、右上东北、左下西南、右下东南。
四、认识万以内的数1、想认数看数位:从右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1个十是10、10个十是100(100里面有10个十)、1个百是100、10个百是1000(1000里面有10个百)、1个千是1000、10个千是10000(10000里面有10个千)、1个万是10000、10个千是10000(10000里面有10个千)、100个百是10000(10000里面有100个百)2、读写数很容易读数时:数字数位一起读,遇到0数位省,0在末尾不用读(1200读作:一千二百),0在中间读作零(1020读作:一千零二十、1002读作:一千零二)写数时:省去数位写数字(一千二百三十四写作:1234),数位空用0补(一千二百三十写作:1230)3、比较大小也容易:从高位先比起(3129、5430);千位相同比百位(3129、3965);百位相同比十位(3129、3194);十位相同比个位(3129、3126);数位不同比数位,数位多这个数就大(324、3231) 4、小朋友要谨记:看到“大约”、“接近”用估算,(整百数100、200、300……整千数1000、2000……)多一点,舍其他,取高位(3012≈3000);多很多,高位头上要加1(3912≈4000)。
苏教版 数学 二年级下册 各单元归纳总结

第1单元归纳总结重要考点考点解析典型例题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分物体时,平均分完,可以用除法表示;平均分后还有剩余且不够再分时,也可以用除法表示,剩下的数叫做余数。
16个,每5个一份,分成了几份?还剩下几个?【解答】16÷5=3(份)……1(个)除法算式中余数要比除数小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要比除数小。
(易错题)÷7=8……,最大是( ),最大是( )。
【解答】 6 62除法竖式笔算有余数的除法时,被除数里最多有几个除数,商就是几,商与被除数的个位对齐,且写在除号的上面,用被除数减去除数和商的积所得的差为余数,余数与个位对齐,写在横线下面。
竖式计算25÷3。
【解答】25÷3=8 (1)第2单元归纳总结重要考点考点解析典型例题认识钟面1.钟面上又粗又短的是时针,较长的是分针,最细最长的是秒针。
2.时针每走1大格是1时,分针每走1小格是1分,秒针每走1小格是1秒。
时针从5走到8,经过( )小时,分针从12走到5,经过( )分钟。
【解答】 3 25认识整时、几时几分1.整时: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2.几时几分:先看时针的位置,时针已经走过几就是几时多;再看分针从12起走过几小格就是几分。
3.记录时刻有两种方法(易错题)写出下面各个钟面所表示的时间。
{文字法,如:8时30分6时05分电子表法,如8:306:05::::【解答】5:05 4:55 11:3012:15重要考点考点解析典型例题感受1秒、1分、1时的长短1.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秒针每走1个小格是1秒。
2.秒针走一圈是60秒,即1分。
3.时是比分大的时间单位,时针每走1大格,分针走1圈,即60分。
1分钟的时间里,你可以做哪些事情?1秒钟的时间里,你可以做哪些事情?【解答】我们可以看着秒表做事情,1分的时间里我们大约可以写6个铅笔字,或者可以做一节眼保健操,或者可以跳绳100个。
1秒的时间就是眨一下眼睛的时间,就是拍一下手的时间,或者就是呼一下或者吸一下的时间。
(完整版)新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二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一、有余数的除法1.遇到有余数的除法,可以用竖式计算,想:被除数里最多有几个除数,就商几.2.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3.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4.如果除数是3,被除数每增加3,商就增加1;余数总是0、1、2、0、1、2地重复出现。
如果除数是5,被除数每增加5,商就增加1;余数总是0、1、2、3、4、0、1、2、3、4地重复出现。
(书第7页第12题)二、时、分、秒1.钟面上的最短的针是时针,长针是分针,最长的针是秒针。
2。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如:分针指着12,分针指着9,就是9时(9:00)3.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一共有60个小格。
4.时针有1大格是1小时。
时针有几大格是几小时。
分针走1小格是1分。
分针走几小格是几分。
秒针走1小格是1秒。
秒针走几小格是几秒.5.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正好走了一圈,是60小格,也就是60分,所以1时=60分。
分针走1小格是1分,秒针正好走了一圈,是60小格,是60秒,所以1分=60秒6.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多.如:时针在5和6之间,走过了5,表示5时多。
8时过了5分,就是8时零5分。
7. 判断钟面时间:先看时针,判断是几时多,再看分针,5分5分地数,判断是多少分.三、认识方向1.太阳每天从东面升起,西面落下。
2。
早晨起床,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傍晚面对太阳,前面是西,后面是东,左面是南,右面是北.面对北极星方向,前面是北,后面是南,左面是西,右面是东。
前面是南,后面是北,左面是东,右面是西。
3。
地图或平面图通常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
4。
指南针指针总是一端指向南,另一端指向北。
树的年轮较疏的一面向着南面,较密的向着北面.朝着北极星的方向是北面。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知识点汇总带练习题

苏教版第四单元知识点汇总第四单元 认识万以内的数1、数位顺序(1)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
(2)相邻两个数位之间的进率是十10个一是10,10个十是100,10个百是1000,10个千是10000。
(3)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
2、万以内数的读写(1)写数时从最高位写起,按照数位顺序,哪一位上的数字是几,就在哪一位上写几,哪一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占位。
(2)读数时要从最高位读起,千位上是几就读几千,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
中间有一个或连续两个0,都只读一个“零”,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3、认识算盘上的数在算盘上记数时,要拨珠靠梁,一个下珠表示1,一个上珠表示5。
4、比较数的大小数位多的数就大,数位少的数就小;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那么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
5、万以内数的近似数一个数接近几百或几千就近似于几百或几千。
约等号“≈”,读作约等于。
(1)接近几百看十位如果十位上的数小于5,就直接写百位上的数,如果十位上的数大于5,就要把百位上的数字再加1。
(2)接近几千看百位如果百位上的数小于5,就直接写千位上的数,如果百位上的数大于5,就要把千位上的数字再加1。
练习题一、我会填。
1.数位顺序表中,从右起,第一位是( )位,第二位是( )位,第三位是( )位,第四位是( )位,第五位是( )位。
2.7249是( )位数,它的最高位是( )位,2在( )位上,表示( )个( ),十位上是( ),表示( )个( )。
3.一个四位数是由3个千,9个百和6个一组成的,这个数是( )。
6.在 ( ) 里填上合适的数。
35 ( ) 8<3549 75( )0>756062()<626 4( )37>45237.按规律接着写。
苏教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的知识点总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有余数的除法:学生需要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知道余数一定比除数小,并会进行除法列竖式计算。
认识万以内的数:学生需要掌握100以内的数的组成和读写,以及数位和计数单位的概念。
他们会从右边起认识个位、十位和百位,并了解个、十、百是计数单位。
同时,他们还会学习10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以及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认识方向:学生需要了解太阳每天从东面升起,西面落下,早晨起床时面向太阳则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同时,他们还会学习地图或平面图通常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以及指南针的指向。
认识图形:学生需要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并会数每种图形各有多少个。
此外,他们还会了解正方形四条边的长度都相等,三角形有三条边等特性。
以上知识点是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的主要内容,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将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为以后的数学学习做好准备。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知识整理及练习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知识点1、口算两位数的加法:(1)个位上的数加个位上的数,整十数加整十数,再把两个结果加起来;(2)一个两位数加另一个两位数的整十数,再用它们的结果加上剩下的一位数。
2、口算两位数的减法:(1)整十数与整十数相减,个位数与个位数相减,再把两次所得的差相加;(2)把减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用被减数先减整十数,再减一位数;(3)把减数凑成和它接近的整十数,用它们的差再加上多凑的数或减去少凑的数。
3、两位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计算时,一定要看清运算符号。
4、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笔算方法:(1)计算时先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
(2)加法验算方法:把两个加数的位置调换后再加一遍,两次得到的结果相等就说明计算结果正确,不相等,则说明计算结果不正确,需要重新计算。
5、三位数减两三位数笔算方法:(1)先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10再减;(2)当个位不够减需要退位时,如果十位上是0,无1可退,就要从百位上退1当成10个十先传递到十位,再从十位退1到个位,当成10个一再计算。
(3)减法验算方法:差+减数=被减数(最常用的)被减数﹣差=减数练习题一、填空。
1、72比38多(),比102少48的数是()。
2、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小的三位数的和是(),差是()。
3、在一道减法算式中,减数和差都是55,被减数是()。
4、在()里填上“>”、“<”或“=”。
305+297 () 600 103+306() 500732-223()500 345()199+150400()1200-800 631-232()4005、算式()的得数大于600。
(填写序号)①399+297 ②299+198③402+198 ④203+3996、估一估,算式()的得数在400~500之间。
(填写序号)①56×8 ②124+483③802-443 ④1000-5987、根据每组第一小题的得数,直接写出后面的得数。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金沙县第四小学夏永权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一、有余数除法的含义1、把一些物体平均分后还有剩余,这个过程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来表示,其中剩余的部分就是余数。
2、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3、笔算有余数的除法时,被除数里最多有几个除数,商就是几,商与被除数的个位对齐,写在除号的上面。
用被除数减去除数与商的积,所得的差为余数,余数与上面的数位对齐,写在横线的下面。
4、除号是厂记心间,被在里面除在外。
上商数位要对齐,积要写在被下边。
余数要比除数小,余除关系要记牢。
第二单元时、分、秒一、认识时、分1、钟面上有12个数,最短最粗的针是时针,稍长稍细的针是分针,最细最长的针是秒针。
分针指向12时,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电子表的显示屏上有个“:”,它两边的数分别表示不同的意义,“:”的右边显示的是“00”时,左边是几就是几时。
2、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一共有60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走几大格就是几小时,走1圈就是12小时;分针走1小格就是1分,走1大格就是5分,走多少小格就是多少分,走1圈就是60分,分针走一圈时针刚好走1大格。
1时=60分。
4、指针兄弟来赛跑,顶端12是起点。
大哥时针慢吞吞,分针腿长跑得快。
分针跑了1大圈,大哥慢慢挪一步。
二、认识几时几分1、时针指在哪两个数之间就是几(较小数)时多,分针指向从12数起的第几小格就是几分。
2、分针不是指向12,就不是整时,而是几时几分。
认、读几时几分时,顺着时针、分针转动的方向,时针刚刚走过几,就是几时多,分针从12起走过多少小格就是多少分。
3、快到几时和刚过几时,都可以说成大约几时。
4、当钟面上不满10分时,用文字表示为几时零几分;用符号“:”来表示,要在分钟数的前面加0。
5、时针走过数字几,表示时间几时多。
要问过了多少分,请你仔细看分针。
差几分和过几分,都说成大约几时。
三、认识秒1、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秒,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是5秒,走1圈是60秒。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梳理

1.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单元的复习重点是:认识有余数的除法,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能正确列竖式计算表内除法。
复习难点是用竖式计算除数和商都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1)理解余数的意义。
举例说明:13个圆片,每4个分1份,分成了3份,还剩1个。
这里剩下的1个就是余数。
23个苹果,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5个,还剩3个。
这里剩下的3个就是余数。
金点子:平均分物体时,当有剩余且不够再分时,就把剩下的数叫作余数。
(2)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算式意义。
金点子:分物体时,平均分完,可以用除法表示,平均分后还有剩余,也可以用除法表示,余数要比除数小。
(3)正确列除法竖式计算。
金点子:笔算有余数的除法是,被除数里最多有几个除数,商就是几,商与被除数的个位对齐写在除号的上面,用被除数减去除数和商的积所得的差为余数,余数与被除数的个位对齐,写在横线下面。
(4)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金点子:比如“30张纸,每4张纸做一个灯笼,只能做7个灯笼”和“把45个皮球,全部装走,每6个装一盒,至少需要8个盒子”的问题,进一步体会“去尾”和“进一”的求商方法,感受有余数除法的实际应用价值,锻炼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
2.梳理认数,发展数感。
“万以内数的认识”的梳理,主要包括进一步理解数位、计数单位、数的组成等知识,提高数数、读数、写数的能力,感受数的大小,认识近似数,会找一个数的近似数。
从而发展数感。
本单元的复习重点是掌握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会用算盘表示数,会读写万以内的数。
本单元的复习难点是中间和末尾有0的读、写。
(1)建立数位概念。
要使孩子们建立数位概念,因为这是理解数的含义,正确读写,理清数的顺序和大小,明确数的组成的前提和基础,能使他们形成相应的数感,并对以后认识更大的数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熟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明确个位上的数表示几个一,十位上的数表示几个十,百位上的数表示几个百,千位上的数表示几个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庄小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
一、有余数的除法
1.遇到有余数的除法,可以用竖式计算,想:被除数里最多有几个除数,就商几。
2.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3.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4.如果除数是3,被除数每增加3,商就增加1;余数总是0、1、2、0、1、2地重复出现。
如果除数是5,被除数每增加5,商就增加1;余数总是0、1、2、3、4、0、1、2、3、4地重复出现。
(书第7页第12题)
二、时、分、秒
1.钟面上的最短的针是时针,长针是分针,最长的针是秒针。
2.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如:分针指着12,分针指着9,就是9时(9:00)
3.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一共有60个小格。
4.时针有1大格是1小时。
时针有几大格是几小时。
分针走1小格是1分。
分针走几小格是几分。
秒针走1小格是1秒。
秒针走几小格是几秒。
5.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正好走了一圈,是60小格,也就是60分,所以1时=60分。
分针走1小格是1分,秒针正好走了一圈,是60小格,是60秒,所以1分=60秒
6.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多。
如:时针在5和6之间,走过了5,表示5时多。
8时过了5分,就是8时零5分。
7. 判断钟面时间:先看时针,判断是几时多,再看分针,5分5分地数,判断是多少分。
三、认识方向
1.太阳每天从东面升起,西面落下。
2.早晨起床,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
面是南。
傍晚面对太阳,前面是西,后面是东,左面是南,右面是北。
面对北极星方向,前面是北,后面是南,左面是西,右面是东。
前面是南,后面是北,左面是东,右面是西。
3.地图或平面图通常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
4.指南针指针总是一端指向南,另一端指向北。
树的年轮较疏的一面向着南面,较密的向着北面。
朝着北极星的方向是北面。
5.
四、认识万以内的数
1.10个一是1个十。
(1个十里面有10个一)
10个十是1个百。
(1个百里面有10个十)
10个一百是1个千。
(1个千里面有10个一百)
10个一千是1个万。
(1个万里面有10个一千)
2.从右边起,数位依次是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
3.读数时,要从高位起,按照数位顺序读,千位上是几就读几千,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
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都只读一个零,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4.写数时,要从高位起,按照数位顺序写,几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就在百位上写几,几十就在十位上写几,几就在个位上写几。
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5.比较数的大小:两个数的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数比位数少的数要大。
位数相同时,要比较千位上的数,千位上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千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百位上的数;如果百位上的数也相同,就比较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也相同,就比较个位上的数。
6.用算盘记数时,要拨珠靠梁,一个下珠表示1,一个上珠表示5。
7.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
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
五、分米和毫米
1.长度单位:毫米(mm)厘米(cm)分米(dm)米(m)
2.1厘米=10毫米
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
3.数学书的厚度不到1厘米,大约6毫米。
一枚5角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身份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10张纸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六、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
1.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先拆数(拆成几十和几),再口算(先加(减)几十再加(减)几)
2.列竖式计算加减法: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上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哪一位上不够减,就从前一位上退1作10。
3.隔位退位减:不够减,向前借;遇到“0”,再向前;借到了,往回走,“0”上有点看作“9”。
4.加法验算,把两个加数调换位置再算一次;减法验算,用差+减数,看看是否等于被减数。
七、角的初步认识
1.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2.角的两边张得越大,角就越大;角的两边收拢得越小,角就越小。
3.比角时,把两个角的顶点和一条边对齐,看另一条边,哪个在外哪个角就大。
4.锐角(比直角小)直角钝角(比直角大)
5.几边形就有几个角。
6.一般的平行四边形有2个锐角和2个钝角,没有直角。
7.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4个角都是直角。
8.任何一个三角形中,最多只有1个直角或1个钝角。
最多有3个锐角。
最少有2个锐角。
八、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1.按不同的标准分类,结果是不同的。
2.可以用“√”、“○”、“□”、“正”等符号来记录数据,一个“正”字代表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