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态变化复习课导学案2

合集下载

物态变化复习导学案

物态变化复习导学案

《物态变化》复习导学案班级姓名复习目标1、会正确使用温度计会测量温度、知道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掌握物态变化、物态变化的条件以及过程中的吸、放热现象。

3、能用物态变化解释有关的热现象。

重点、难点:1、物态变化的条件及影响物态变化的一些因素,2、用物态变化解释有关的热现象。

一、课前延伸(一)同学们根据前面的学习和自己的复习,梳理本章知识,列出知识网络结构图。

(二)自我检测1、温度是表示物体程度的物理量。

摄氏温度的标度方法是规定____________的温度作为0摄氏度,记作0℃,__________________ 的温度作为100摄氏度,记作100℃,在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份代表1℃。

2、常用温度计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_制成的。

使用温度计之前,要注意观察它的,和零刻度线的位置。

正确的使用方法是:(1)不能超过。

(2)玻璃泡不要碰到或。

(3)待温度计示数后再读数。

(4)读数时玻璃泡仍需留在被测物中,视线与温度计液面。

3、物质有、、三种状态,会出现六种物态变化。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_______,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做________; 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叫_______。

从气态变成液态叫________;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做_________ ,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种状态变化过程中要吸收热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种状态变化过程中要放出热量。

5、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晶体的。

同一种晶体的跟它的是的,不同晶体的熔点(凝固点)是不相同的。

6、晶体熔化成液体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

7、汽化的两种方式: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物态变化复习课 导学案

物态变化复习课 导学案

《物态变化》复习课导学案复习目标:1. 知道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选择、使用温度计。

2.会用六种物态变化解释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

3.了解实验过程,能绘出图像。

学习重点:1.液体温度计的原理及正确使用。

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和沸腾的温度不变特征。

学习难点:1.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特点及影响。

教学流程:一、预习案课前预习看课本或同桌讨论,了解本章主要内容,构建知识网络,并完成以下问题。

1.温度计(1)如图甲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2)如图乙图中体温计的读数是______℃;(3)请简单写出温度计的工作原理:(4)温度计使用的注意事项:2.在下方画出晶体与非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在图上标注晶体熔化时的特点?)3.夏天,洗好的衣服展开、且放在向阳且通风的地方容易干;下雨前格外闷热;中暑病人身上擦酒精降温。

根据上述现象,请分别说明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4.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在烧杯上盖上硬纸片,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当水沸腾时,看到水中发生剧烈的汽化现象,形成大量的______,_____,______,到水面破裂开来。

当水沸腾后若用猛火继续加热烧杯中的水,温度计的示数____________(“升高”、“降低”、“不变”)5.在下图中写出固态、液态、气态之间转化的物态变化以及吸放热情况,并各举一例,写在上面。

(注意:看清要求)探究案一.预习总结,展示问题二、研题得法,交流提升先独立自主学习,之后小组内交流讨论.(一)物态变化的判断:写出下列现象分别属于哪种物态变化?(1)雾淞的形成(2)南方雪灾时电线上的冰挂(3)固体清新剂变小了 (4) 雾的形成(5)雪糕化了(6)冬天的鹅毛大雪(7) 灯泡用久了会变黑(8)冰棒纸上结的“霜”(9)夏天洗完的衣服晒干 (10) 冬天冰冻的衣服晒干(11)烧水时壶嘴旁产生的白气(12)舞台上干冰形成的白雾总结的规律:(二)物态过程中的吸放热1、讨论:人们常说“下雪不冷化雪冷”这种说法有道理吗?检测案1.在旱情严峻的时期,为了缓解旱情,可以采取人工降雨的方法,即让执行任务的飞机在高空中撒一些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当干冰进入云层时,很快_________为气体,从周围空气中___________大量的热,使周围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使空中的水蒸气遇冷___________成一些小冰粒,这些冰粒逐渐变大下降。

第三章物态变化(第一节温度)导学案 (2)

第三章物态变化(第一节温度)导学案 (2)

第三章物态变化(马晓媛)一、学习目标:1. 理解温度的概念。

2. 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原理。

3. 知道摄氏温度的定义及常见温度值。

4、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5、了解体温计的量程、分度值、使用方法。

二、学习重点:正确使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三、学习难点:温度计的构造和使用方法.四、自学指导:1、自学课本P47第一段。

什么是温度?物理学中通常把物体的叫做温度。

热的物体高,冷的物体低。

人们有时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是(填“可靠”或“不可靠”)。

2、阅读P47“温度计”部分,然后进行试验:自制温度计。

试验完成后,回答:(1)你观察到什么现象?(2)这说明温度越高,液体的体积越____(选填大或小),这就是____现象。

(3)把手捂到温度计的液泡上,你会发现什么现象,这说明常用温度计的制作原理是什么?3、摄氏度的规定:以通常情况下的温度作为零摄氏度,以标准大气压下的温度作为一百摄氏度。

0度到100摄氏度之间等分为100份,每一等份是摄氏温度的一个单位,叫做1摄氏度。

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1)“-15.6℃”读作:或。

(2)人的正常体温是___________,北京最高气温是_______,最低气温是_______,4、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使用前,观察它的,判断是否适合用于测量待测物体的温度;然后看清它的,以便准确读数。

使用时,温度计的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再读数;读数时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

5、体温计是测量范围是℃到℃;分度值是℃。

体温计的结构特点:在体温计的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很细的。

这一特点决定了体温计可以拿出人体读数;也决定了体温计每次测量之前,都要拿着体温计把水银。

五、合作探究:1、观察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

(1)了解温度计的结构:(2)把温度计先放入热水中,观察温度计中的液柱的变化情况。

(3)把温度计再放入冷水中,观察温度计中的液柱的变化情况。

中考物理二物态变化复习导学案2

中考物理二物态变化复习导学案2

物态变化学习内容课题:物态变化课型:复习课课时:2课时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摄氏度的定义和温度计的使用2、记忆并理解六种物态变化的名称3、实验分析:晶体熔化、水的沸腾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主分析、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重点:1、物态变化名称的记忆理解2、会分析简单物态变化问题,难点:热机的效率中的有用功和额外功时间分配导课2分、完成测试题10分、交流10分、展示10分、小结 2 分、巩固 6分学习过程学案(学习过程)导案(学法指导)导课(问题导入)一、中考命题导向(p5)1. 考查题型:选择题和实验探究题2. 分值:2--4分二、知识整合(学生完成,其他人提问)1. 温度:(1).摄氏度的定义:(2).温度计的使用,体温计的使用2. 物态变化及其吸热、放热情况3. 重点实验突破:①正确使用温度计②晶体熔化③液体沸腾三、合作探究并展示纠错例1. 判断下面过程中的物态变化及吸热、放热情况①刚出箱的冰棒,在包装纸周围有一些粉状的晶体导入:出示黑板上练习自学指导活动一:阅读教材八年级(上)第三章并完成自学测试题,学生互评测试题合作交流展示纠错活动二:例1学生完成并板书。

活动三:例2师生共同完成。

易错点:1、液化中的“白气”。

2、自然现象中的物态变化名称。

(以水为例)板书设计:第2节物态变化一、摄氏度的定义二、物态变化1.熔化②霜的形成③雾的形成④露水的形成⑤夏天衣服被嗮干⑥冬天人嘴里呼出的“白气”⑦冬天玻璃窗上结一层冰花⑧冰冻的衣服在-50C时也能晾干例2. 小聪在“探究晶体的熔化规律”的实验中,所用装置如图所示,下表为他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时间/min 1 2 3 4 5 6 7 8温度/0C -4 -2 0 0 0 0 1 2(1)该物质的熔点是0C(2)加热1min中,该物质是(该题两空选填“水”、“酒精”、“水银”) 4min 时该物质处于,小聪从数据中还发现:该物质在开始2min比最后2min升温快,这是由于它在固态时的吸热能力比液态时的吸热能力(3)绘制出该晶体熔化图像。

《物态变化导学案》

《物态变化导学案》

《物态变化》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物态变化的基本观点和分类;2. 掌握物态变化的条件和特点;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诠释平时生活中的现象。

二、导学内容1. 物态变化的定义和分类;2. 固体、液体、气体之间的互相转化;3. 物态变化的条件和特点;4. 物态变化在平时生活中的应用。

三、导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段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

2. 进修任务:让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了解物态变化的定义和分类。

3. 活动一: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固体、液体、气体之间的互相转化过程。

4. 活动二:进行实验,观察不同条件下物质的变化,探究物态变化的条件和特点。

5. 活动三:设计小组展示,展示物态变化在平时生活中的应用,如水的汽化、冰的融化等。

6. 总结归纳:引导学生总结物态变化的基本规律和应用。

四、导学反思1. 学生表现: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和讨论情况,评判学生对物态变化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教学反思:总结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析学生的进修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五、拓展延伸1. 通过实验或观察,探究其他物质的物态变化规律;2. 钻研物态变化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3. 利用科技手段,探索物态变化的新领域。

六、课后作业1. 完成相关练习题,稳固物态变化的基本知识;2. 观察平时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记录并总结;3. 阅读相关科普书籍或文章,拓展对物态变化的认识。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将对物态变化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诠释和探究平时生活中的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认识。

希望学生能够在进修中不息探索,不息进步,成为具有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学生。

物态变化复习课导学案

物态变化复习课导学案

课题《物态变化》复习【温馨寄语】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

一、【学习目标】1、能说出生活中常见的温度值,会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并会准确读数。

2、通过小组内复习提问能熟练说出六种物态的几种具体形式、产生的条件和吸热、放热情况。

3、通过练习能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解释生活和自然界的一些现象。

4、知道水循环的过程,有节水的意识。

二、【学法指导】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归纳总结法探究式学习法三、【基础知识扫描】四、【基础过关】1.请将下列温度计的示数填在横线上:甲____,乙___1、用笔画线把下列现象同该现象所属的物态变化连起来烧开水时冒的“白气”熔化冬天“冰冻”的衣服干了凝固冬天早晨看到草上的霜汽化吃冰棒解热液化夏天湿衣服晾干了升华钢水浇铸成火车轮凝华2、物体放出热量,物体的温度()A.一定降低B.一定不变C.可能降低也可能不变D.以上答案都不对3、从冰箱拿出的冰,可以看见冒着“白气”,这实际上是()A.冰升华产生水蒸气B.冰蒸发产生水蒸气C.冰升华产生水蒸气遇冷又凝华成的小冰晶D.冰块周围的水蒸气遇冷而液化的小水珠5、要使洗过的衣服干得快些,可以采用哪些措施?6、如图两种物质在固态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请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判断出图线是晶体,该晶体的熔点是,熔化时间是分钟,另一图线的物质可能是。

2)温度升高的是段,温度不变的是段,AB段处于状态,BC 段处于状态,CD段处于状态。

五、【能力展示】1、一杯充分混合的冰水混合物,放在10℃的房间里,过一段时间后仍有少量的冰,则说明()A.冰的温度不变,水的温度升高B.水的温度不变,冰的温度升高C.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一起升高D.在冰未全部熔化以前,温度不变2、在正在加热的锅中放入一个盛水的碗,问:当锅中的水沸腾时碗中的水会沸腾吗?拓展一下如何能让碗中的水沸腾?3、用飞机在云层上施放固态二氧化碳,可以促进人工降雨,这主要是由于()A.增加了局部区域的空气密度,迫使云层下降形成雨B.固态二氧化碳升华吸热,空气急剧降温,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小冰晶下降过程中遇热空气冰熔化,形成了雨C.固态二氧化碳吸收了局部地区空气的热,使空气液化成雨,下落到地面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六、【联系生活】1、如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 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 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凝成小冰晶,这就是云. 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 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1)请依次写出上文划线处涉及到的物态变化的名称_______ 、_______ 、_______ ;(2)上面三种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的是:__________________;(3)我国属于缺水国家,节约用水应从我做起,请写出日常生活中的两项节水措施:2、火箭发射时,在发射台下有一个大水池,让高温火焰喷到水中,通过水发生来吸收巨大的热量,电视画面上火箭升空瞬间,看到的白色“气团”是水蒸气—形成的(物态变化名称)七、【直击中招】10年中招.小凡同学在实验室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当水温为820C时开始记录数据,以后每隔l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其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物态变化复习课导学案导学案

物态变化复习课导学案导学案

《第四章物态变化》复习课导学案一、 学习目标:1、 会选择并使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

2、 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晶体熔化及液体沸腾的特点。

3、 知道物态变化产生的条件,能解释物态变化的现象,并了解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 学习重点与难点:1>温度计的使用。

2、 六种物态变化现象的识别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 实验探究晶体熔化与液体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4、 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3、使用方法(关键词):①观察②放入③稳左④停留⑤平视四、方法与技巧归纳本章以实验为基础,探讨了物质在固态、液态和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过程和变化规律, 学习中,应注意从物态变化时的吸热或放热,温度是否变化以及怎样变化这些现象上进行观 察、分析、讨论,建立正确的概念和认识规律。

学会利用图像研究物理屋变化规律,能对日 常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物态K 测量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常用的温度计 __________________温度11-(固」液)物态变化物态变化 中的 吸热 过程(液一气) 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区别是 _________________晶体熔化时的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式有两种 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 。

<二者的区别(关键词):①温度②部位③程度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__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物态(液一固)变化中的 <放热(液一气)过程< (固f 气)—►请从课本找岀一例:— 晶体凝固时的特点是_ 请从课本找出一例:— 方式有两种 _________ 和 请从课本中找出一例:_ —►请从课本中找岀一例:_三.构建知识网络:I (固-*气)变化现象进行分析、判断和解释。

应注意:(1)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2)要注意熔化.凝固.沸腾的条性;(3)要会分析晶体的熔化.凝固.沸腾的图像;(4)利用液化知识解释日常生活现象时,对液化气体的来源要认淸:(5)在解释物态变化现象时,要找准初态和末态,判断属于哪类物态变化,并注意总结归律,利用所属的物态变化特征去解决问题。

《第二章物态变化》复习导学案-2024-2025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物态变化》复习导学案-2024-2025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物态变化》复习导学案 20242025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我设计本节课的思路是通过复习导学,帮助学生巩固《第二章物态变化》的知识,并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

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和规律,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一、教学目标:1. 掌握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包括固态、液态、气态以及它们的相互转化。

2. 理解物态变化的原因和条件,包括温度、压力等因素的影响。

3. 能够运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观察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物态变化的相互转化过程以及其条件。

2. 教学重点: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和规律的运用。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图片等。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练习题等。

四、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图片和实物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物态变化的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和规律,通过举例和实际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3. 互动:进行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及时巩固和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活动重难点:1. 物态变化的相互转化过程和条件。

2. 运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和实际案例,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导学,我希望学生能够掌握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和规律,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我也将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设计本节课的复习导学案时,我注意到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和规律的理解是本节课的核心,因此我采用了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和图片等多种教学资源,以直观的方式展示和解释这些概念和规律。

通过这种方式,我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对物态变化知识的基本框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态变化复习课导学案
姓名 _____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 知道熔化、凝固、汽化、液化,会读画熔化、凝固、沸腾图象。

2、 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态变化联系起来,并能解释。

3、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开放、探究、创新能力,学生自己摄取知识,加强关注 自己身边的物理
现象。

4、 知道升华和凝华现象,知道在升华过程中要吸热,在凝华过程中要放热。

5、 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态变化联系起来,并能解释。

6、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开放、探究、创新能力,学生自己摄取知识, 加强关注自己身边的物理现象。

(一) 汽化和液化
1、汽化是物质由 ______ 态变为 ______ 态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要要 ______ 热 ,汽化有
两种方式 _____ 禾廿 _____ .
2、比较这两种方式的异同点:
学习过程:
1、 物质由 ____ 态变成 ___ 态叫做熔化
热,,在凝固过程中要 _____ 热• 2、 物质根据熔化和凝固过程的不同分为. 想一想: 熔化和凝固
,由 ___ 态变成 ____ 态叫做凝固,在熔化过程中要.
禾口
•常见的晶体有
1、 2、 定的( 做一做:
冰与蜡这两种固体有何区别?
冰是( )体,蜡是( 冰有一定的( ,在熔化时(
)体。

),在熔化时虽然(
,温度不断(
),但温度保持(
),蜡没有
用图像来描述物理现象,
1、 上面两个图像中,图( 熔化图像,因为(
2、 图甲中,AB 段物质是( 吸热温度(
);BC
态,

);CD 段物质是(
注:晶体熔化的条件是: 反馈练习:
1、一种物质从 230
(1) 吸热温度(
;(2)
)体。

)。

)态, )段是熔化过程。

O
C 开始熔化,到
250 C 还没熔化完,这种物质是(
G i 2 3 4 6 6 7
mj/rn * n
汽化方式蒸发沸腾相同点
不同
占八、、
发生部位温度条件剧烈程度
3、有关蒸发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晒衣服时,总是把衣服展开晒在向阳
通风处,为什么这样衣服干得快呢? 晒在向阳处,提高了_____ ;
展开,增大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晒在通风处,加快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这样做都加快了水的 _______________ ,使衣服干得快。

(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有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4、有关沸腾
如图,小明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绘出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1)、从图像中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_____ 。

(2)、小明发现自己组的水比邻组的水先沸腾,提前沸腾的原
因可能是______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像中AB段水沸腾前吸热温度—,BC段水沸腾时吸热温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液体沸腾的条件是:(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情景一:草叶上晶莹的露珠情景二:大雾弥漫
上面两个情景是我们熟悉的现象,那么雾和露是怎样形成的?
雾和露是空气中的 _____ 遇冷______ 成的 ________________ 。

6、知识回顾
(1)、液化是物质由______ 变为_______ 的过程。

(2)、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和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 、雾和露都是的方法使气体液化的。

________________ (4、液化石油气是采用___________ 的方法使
气体液化的。

它使气体液化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贴近生活(一)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外面走进温暖的室内,你看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你来解释一下这种现象: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是_______ 的,室内空气中
的_____ 遇到______ 的镜片 ______ 成_____ 附着在镜片上。

8、贴近生活(二)
(1)、放在炉子上的壶,烧开水时冒的白气”是怎样形成的?
(2)、你注意到了吗?壶嘴周围没有白气,这是为什么呢?
(三)升华和凝华
1、你观察过窗上美丽的冰花吗?它是怎样形成的?
冰花是空气中的____ 在温度急剧下降时_____ 成的_____ 。

它是物质由______
直接变为____ 的过程。

2、贴近生活
(1)、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现象与冰花的形成相似?
(2)、与冰花形成的物态变化相反的过程是______ 。

日常生活中此物态变化的现象有哪些?找找看。

)( 热)
(四)小结六种物态变化
热}
点击生活(一):
你能把下列现象同它的物态变化连起来吗?
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了熔化
夏天冰糕冒白气”凝固
洒在地面上的水变干了液化
吃冰糕解热汽化
屋顶上的霜升华
铁水浇注火车轮子凝华
点击生活(二):
1、下列现象包含的物理道理是什么呢?
(1)、用冰块保鲜食品()(2)、医学上用酒精退烧()(3)、用干冰人工降雨()(4)、北方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可以防止菜被冻坏(
(5)、被100C的水蒸气比100C的水烫伤厉害(
2、三个特殊过程
条件:
1、2、1

1、 __________
2、
3.如图2-8是某种晶体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加热在一标准大气压下
进行,每分钟供热不变)。

根据图象可知:这种晶体的名称是,其熔点
是________ ,液态名称是_________ ,加热2分
苗股⑴:
钟物体处于___________ 状态,加热6分钟时,物
体处于__________ 状态,加热8分钟时,此物质
的温度是_____________ ,此时进行的物态变化
是____________ ,这种晶体熔化经历
了分钟。

4.将烧红的铁棒插入水中,会听到“嗤嗤”的声音,
同时看到水面上方出现的“白气”,这里发生的物态变
化是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是________ 。

5._____ 夏天,打开冰棒的包装纸,会看到冰棒冒“白气”,这些“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___ 而成的。

6.写出下列物态变化的名称和吸放热情况
(1)冬天早晨出去跑步,嘴里往外呼“白气”是 ______ 现象,_______ 热。

(2)冰雪化成水是 ______ 现象, _____ 热。

⑶洗过的衣服晾干了是________ 现象,—热。

(4)钢水变成钢块是 ______ 现象,___ 热。

废金属熔化是现象 ______ , ______ 热
(5)夏天,自来水管常“出汗”是 _______ 现象,—热
⑹ 冻了冰的衣服也变干了是______ 现象,—热。

(7)露的形成是现象 ______ ,_______ 热:
(8)_____________________ 雾的形成是现象,热
(9)_______________ 霜的形成是现象,热。

(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樟脑球消失是现象,热
(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久了的灯泡会变黑是因为灯丝先发生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然后温度降低,发生了______ 现象的缘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