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G相关技术描述及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4G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

4G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

4G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4G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一:引言4G移动通信系统是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的代表,它具有更高的速率、更低的时延和更大的容量。

本文将对4G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进行详细介绍。

二:物理层技术1. OFDM技术OFDM(正交频分复用)技术是4G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基础技术,它能够有效地抵抗多径衰落以及频率选择性衰落,提高系统的频谱效率和抗干扰性能。

2. MIMO技术MIMO(多输入多输出)技术可以利用多个天线进行信号的传输和接收,通过空域上的多径传播提高系统的速率和容量,并提高信号的可靠性。

三:网络层技术1. IP分包技术IP分包技术可以将数据分成多个小包进行传输,提高网络的灵活性和传输效率,适应多种不同的应用场景。

2. 全IP网络技术全IP网络技术是4G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核心技术,它通过统一的IP协议对语音、数据和视频进行传输,提供统一的服务和优化的网络接入。

四:数据链路层技术1. 自适应调制与编码技术自适应调制与编码技术可以根据信道条件来动态调整调制方式和编码率,提高信号的传输质量和系统的容量。

2. 空间复用技术空间复用技术可以将频率和空间进行灵活的分配,提高系统的频谱效率和容量。

五:移动接入层技术1. LTE技术LTE(Long Term Evolution)技术是4G移动通信系统中最主流的技术,它具有更高的速率和容量,支持多种应用场景和业务需求。

2. WiMAX技术WiMAX(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技术是另一种重要的4G移动通信技术,具有较大的覆盖范围和灵活的接入方式。

六:安全与管理技术1. 身份鉴别与认证技术身份鉴别与认证技术可以保护用户和网络的安全,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攻击。

2. 密钥管理技术密钥管理技术可以确保通信过程中的数据安全性,通过合理的密钥、分发和更新策略,保护用户隐私和通信内容的保密性。

通信电子中的4G技术

通信电子中的4G技术

通信电子中的4G技术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通信电子领域也不断迎来新的变革。

其中,4G技术是目前最为先进的通信技术之一,也是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本文将从4G技术的定义、应用、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4G技术的定义4G技术全称为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是指使用高速率数据传输技术,为移动通信提供更快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更快的响应时间,以及更广泛的覆盖范围和更高的网络安全性。

相比之前的3G技术,4G技术速度更快、信号更稳定、延迟更低、覆盖范围更广,为用户带来更好的通信体验。

二、4G技术的应用随着4G技术的成熟,其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在生活中,人们可以通过4G网络进行高清视频、音乐、游戏等在线服务,同时还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各种社交活动。

在商业领域,4G技术也广泛应用于移动支付、移动办公、物联网等领域,为企业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

三、4G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5G技术的不断成熟,4G技术正在逐步进入“后4G时代”。

未来,4G技术将主要用于覆盖不太适合5G覆盖的区域,例如偏远地区、高山、深海等。

同时,4G技术也将继续向智能化、自动化、机器人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在人工智能、物联网、智慧城市、智慧农业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四、4G技术的优缺点4G技术的优点是明显的:速度快、信号稳定、覆盖广、网络安全。

与此同时,4G技术也存在一定的缺点。

例如,4G网络建设需要大量的基站投入,在偏远地区和经济落后地区很难实现全面覆盖;同时由于4G网络的连通性要求较高,智能手机电量消耗也相对较高。

总之,4G技术是当下通信电子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们带来更加便捷和高效的通讯服务。

在未来的发展中,4G技术还将不断向前推进,为人们的生活和商业活动带来更多便利。

4G通信技术汇总

4G通信技术汇总

4G通信技术汇总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4G通信技术已经逐渐取代了3G,成为现代移动通信领域的主流技术。

本文将对4G通信技术进行汇总,并从网络架构、传输技术、多天线技术和协议等方面进行介绍。

1.网络架构4G通信技术采用了分层结构的网络架构,主要包括核心网和无线接入网两部分。

核心网由多个网络节点组成,负责处理用户的数据传输和接入控制等功能。

无线接入网则负责将用户数据从终端设备传输到核心网中。

这种分层结构的网络架构能够提供更高的网络容量和更低的传输时延。

2.传输技术4G通信技术采用了OFDM(正交频分复用)和MIMO(多输入多输出)等传输技术。

其中,OFDM技术可以将信号分成多个子载波频带进行传输,提高了信道容量和抗干扰能力。

MIMO技术则利用多个天线实现空间多样性,提高了系统的传输速率和可靠性。

3.多天线技术4G通信技术中的多天线技术主要包括MIMO和波束赋形技术。

MIMO技术利用多个天线实现空间多样性,提高了系统的传输速率和可靠性。

波束赋形技术则通过调整天线的辐射方向和功率分配,使得信号能够更加集中地传输到目标终端,提高了系统的覆盖范围和传输速率。

4.协议4G通信技术采用了LTE(Long Term Evolution)协议作为网络接口协议,提供了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更低的传输时延。

LTE协议支持IP数据传输和VoIP(Voice over IP)技术,可以实现高质量的语音通话和视频传输。

5.其他技术除了以上介绍的主要技术外,4G通信技术还包括了其他一些辅助技术。

例如,4G通信技术利用了移动IP技术,为移动终端提供了无缝漫游和IP地址持久性等功能。

此外,4G通信技术还支持SIM卡和R-UIM卡等多种身份认证方式,确保用户的通信安全性。

总结起来,4G通信技术在网络架构、传输技术、多天线技术和协议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它提供了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更低的传输时延和更广的覆盖范围,为用户提供了更好的通信体验。

中国移动4G网络介绍

中国移动4G网络介绍

中国移动4G网络介绍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移动通信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满足用户对高速、稳定网络的需求,中国移动于2013年正式启动了4G网络建设,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快捷便利的通信体验。

本文将介绍中国移动4G网络的特点和优势。

一、4G网络技术简介4G是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指的是第四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技术。

与之前的2G和3G技术相比,4G网络在数据传输速度、信号质量、容量和延迟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提升。

中国移动4G网络主要采用的技术标准是TD-LTE(Time Division-Long Term Evolution),其具有高速、稳定和高容量等特点。

二、4G网络的特点1. 高速传输:中国移动4G网络具有超高的传输速度,下行速率可达100Mbps以上,上行速率也能达到50Mbps左右。

这使得用户可以更快地下载、上传文件,流畅观看高清视频,并享受更稳定的在线游戏体验。

2. 较低的延迟:4G网络的延迟相比3G网络有明显的降低,延迟时间减少到毫秒级。

这种低延迟的特点使得用户在进行实时语音视频通话、在线直播和多人游戏时能够更加顺畅和高效。

3. 更好的信号质量:升级到4G网络后,用户在使用移动通信服务时会感受到更加稳定的信号质量。

无论是在城市高楼密集区域还是郊外山区,4G网络都能保持较好的信号覆盖,减少通信中断和信号漂移的情况。

4. 大容量支持:4G网络的大容量支持使得用户可以同时连接更多的设备,并能够更快地上传和下载大数据文件。

这为企业用户的移动办公和个人用户的多设备联网提供了便利。

三、中国移动4G网络的优势1. 覆盖面广:中国移动作为国内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其4G网络覆盖范围广泛,不仅在城市和县城提供覆盖,还在乡村和偏远地区建设基站,使得更多地区的用户能够享受到4G网络的便利。

2. 技术领先:中国移动在4G网络建设中不断引进国际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保持技术上的领先优势。

目前,中国移动已经实现4G网络的连续覆盖和无缝切换,提供给用户更高品质的通信体验。

4G(TD-LTE)技术简介

4G(TD-LTE)技术简介

4G(TD-LTE)技术简介4G(TD-LTE)技术简介一、 TD-LTE的基本概念LTE(Long T 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项目是3G的演进,始于2004年3GPP的多伦多会议。

LTE技术改进并增强了3G的空中接入技术,采用OFDM和MIMO作为其无线网络演进的唯一标准。

在20MHz 频谱带宽下能够提供下行326Mbit/s 与上行86Mbit/s 的峰值速率。

改善了小区边缘用户的性能,提高小区容量和降低系统延迟。

包括FDD-LTE(通常简称LTE)和TD-LTE两种技术标准。

TD-LTE即TD-SCDMA Long T erm Evolution,是指TD-SCDMA 的长期演进,是有我国主导的LTE技术。

TD-LTE是TDD版本的LTE 的技术,FDDLTE的技术是FDD版本的LTE技术。

TDD和FDD的差别就是TD采用的是不对称频率是用时间进行双工的,而FDD是采用一对频率来进行双工。

我国主导的TD-LTE与欧美大力推动的移动宽带技术达到同等水平,成为国内外广泛支持的全球主流技术。

TD-LTE正面临实现我国自主创新技术在全球部署和应用的重大历史机遇,带动我国自主创新战略取得突破性进展。

二、TD-LTE的技术特征与3G 相比,TD-LTE具有如下关键技术特征:通信速率有了提高,下行峰值速率为100Mbps,上行为50Mbps。

提高了频谱效率,下行链路5(bit/s)/Hz,上行链路2.5(bit/s)/Hz。

简单的网络架构和软件架构,以信道共用为基础,以分组域业务为主要目标,系统在整体架构上将基于分组交换。

QoS保证,通过系统设计和严格的QoS 机制,保证实时业务(如VoIP)的服务质量。

系统部署灵活,能够支持1.4~20MHz 间的多种系统带宽,不必要分组残片过滤技术可支持“paired”和“unpaired”的频谱分配,保证了将来在系统部署上的灵活性。

非常低的线网络时延。

4g技术文档

4g技术文档

4G技术1. 概述4G技术是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简称。

它是在3G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升级和改进,提供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更低的延迟和更可靠的连接。

4G技术的推出,为移动通信行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为用户提供了更丰富的服务和更快速的网络体验。

2. 主要特点2.1 高速数据传输4G技术采用了OFDMA(正交频分多址)技术,大大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

它能够同时处理多个用户的数据流,实现更高的网络吞吐量。

相较于3G技术,4G技术的数据传输速率提高了数倍,能够支持更多的高带宽应用,如高清视频、在线游戏等。

2.2 低延迟4G技术采用了MIMO(多输入多输出)技术和多个天线进行信号传输,有效降低了信号传输的延迟。

这使得用户在进行实时通信、在线游戏等应用时能够获得更低的延迟,提升了用户体验。

2.3 宽广覆盖范围4G技术采用了更高效的信号传输方式,能够覆盖更广阔的区域。

相较于3G技术,4G技术在同样的基站数量下能够提供更大的覆盖范围,使得用户能够在更远离基站的地区仍然能够享受到高速、稳定的网络连接。

2.4 资源分配灵活4G技术引入了动态频谱分配和自适应调制等技术,能够根据实际的网络负载情况灵活分配资源。

这意味着在网络负载较低的情况下,可将资源分配给性能要求更高的用户;而在网络负载较高的情况下,可以适当降低资源分配,保证整体的网络质量。

3. 应用领域3.1 移动通信4G技术主要应用于移动通信领域。

它能够提供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更稳定的连接,支持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快速发展。

用户可以通过4G网络进行高清视频通话、在线游戏、移动办公等操作,获得更快速、更流畅的网络体验。

3.2 物联网4G技术的低延迟和高可靠性特点使其在物联网领域应用广泛。

物联网需要大量的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和通信,4G技术能够提供稳定可靠的网络连接,满足物联网设备对通信的要求。

物联网应用包括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健康等领域。

3.3 高速铁路通信4G技术在高速铁路通信领域也有广泛应用。

4G关键技术

4G关键技术

4G关键技术概述4G技术是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相比前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有更高的带宽,更快的数据传输速度,更强的网络性能和可靠性。

4G技术的核心是LTE(Long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技术,以下是4G技术的关键技术。

LTE技术LTE技术是4G技术的核心。

LTE技术是基于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技术的无线通信标准,能够实现更高的速率和更高的效率,使得网络更加可靠和稳定。

LTE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无论是手机网络还是工业应用都十分重要。

目前,全球几乎所有的4G网络都采用了LTE技术。

MIMO技术MIMO技术全称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即多输入多输出技术,是4G技术中非常重要的技术之一。

MIMO技术能够通过在同一频带内多个天线进行传输,从而实现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更好的信号覆盖效果。

相较于传统的单天线系统,MIMO技术可将数据传输速率提高2-3倍。

VoLTE技术VoLTE技术全称Voice over LTE,即基于LTE网络上的语音通信技术。

VoLTE技术可以实现高清语音通信,降低了通信延迟和通话音质损失,提高了通话体验。

同时,VoLTE技术将语音通信技术与数据通信技术紧密结合在一起,可以满足不同通信终端用户的多种需求。

QoS技术QoS技术全称Quality of Service,即服务质量技术,是4G技术中非常重要的技术之一。

QoS技术能够通过提供不同的服务质量等级,根据应用的不同需求来为每个应用提供合适的带宽和服务保障,从而提高用户的体验。

QoS技术可以实现可靠的数据传输和高品质的语音通信,对于4G网络的运营商而言非常关键。

安全技术安全技术一直是移动通信技术的重要问题。

对于4G技术而言,安全问题更加突出,因为4G技术采用的是IP网络,涉及到更多的安全风险。

因此,4G技术采用了多种安全技术来保证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G基础知识

4G基础知识

4G基础知识
一、4G定义
4G指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

它可以提供比3G更快的上网速度。

二、4G有哪些技术标准(制式)
目前国际电联已经公布了世界范围内4G网络的五大标准制式,他们分别是LTE-Advanced、WirelessMAN-Advanced、LTE、WiMax以及HSPA+。

三、LTE系统定义
LTE是应用于手机及数据卡终端的高速无线通讯标准。

2010年12月6日国际电信联盟把LTE正式称为4G。

四、LTE分类
LTE有两种制式:FDD-LTE和TD-LTE。

五、TD-LTE定义
TD-LTE是一种以时分为特点的4G制式,即上下行在同一个频点的时隙分配。

在TD模式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基站到移动台之间的上行和下行通信使用同一频率信道(即载波)的不同时隙,用时间来分离接收和传送信道,某个时间段由基站发送信号给移动台,另外的时间由移动台发送信号给基站。

TD-LTE上行理论速率为50Mbps,下行理论速率为
100Mbps。

六、FDD-LTE定义
FDD-LTE是一种以频分为特点的4G制式,即上下行通过不同的频点区分。

FDD模式的特点是在分离的两个对称频率信道上一个用来向下传送信息,另一个用来向上传送信息。

两个信道之间存在一个保护频段,以防止邻近的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产生相互干扰。

FD-LTE上行理论速率
为50Mbps,下行理论速率为150Mbps。

是当前世界上采用的国家及地区最广泛的,终端种类最丰富的一种4G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G的定义到目前为止依然有待明确,它的技术参数、国际标准、网络结构、乃至业务内容均未有明确说法。

关于4G的描述4G是集3G与WLAN于一体,并能够传输高质量视频图像,它的图像传输质量与高清晰度电视不相上下。

4G系统能够以100Mbps的速度下载,比目前的拨号上网快2000倍,上传的速度也能达到20Mbps,并能够满足几乎所有用户对于无线服务的要求。

而在用户最为关注的价格方面,4G与固定宽带网络在价格方面不相上下,而且计费方式更加灵活机动,用户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确定所需的服务。

此外,4G可以在DSL和有线电视调制解调器没有覆盖的地方部署,然后再扩展到整个地区。

很明显,4G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4G通信中的MIMO技术MIMO技术充分开发空间资源,利用多个天线实现多发多收,在不需要增加频谱资源和天线发送功率的情况下,可以成倍地提高信道容量。

MIMO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系统,该技术是利用多天线来抑制信道衰落。

根据收发两端天线数量,相对于普通的SISO系统,MIMO还可以包括SIMO系统和MISO 系统。

可以看出,此时的信道容量随着天线数量的增大而线性增大。

也就是说可以利用MIMO 信道成倍地提高无线信道容量,在不增加带宽和天线发送功率的情况下,频谱利用率可以成倍地提高。

利用MIMO技术可以提高信道的容量,同时也可以提高信道的可靠性,降低误码率。

前者是利用MIMO信道提供的空间复用增益,后者是利用MIMO信道提供的空间分集增益。

实现空间复用增益的算法主要有贝尔实验室的BLAST算法、ZF算法、MMSE算法、ML 算法。

目前MIMO技术领域另一个研究热点就是空时编码。

常见的空时码有空时块码、空时格码。

空时码的主要思想是利用空间和时间上的编码实现一定的空间分集和时间分集,从而降低信道误码率。

4G通信中的OFDM技术OFDM 正交频分复用 技术实际上是MCM Multi-Carrier Modulation,多载波调制 的一种。

其主要思想是:将信道分成若干正交子信道,将高速数据信号转换成并行的低速子数据流,调制到在每个子信道上进行传输。

正交信号可以通过在接收端采用相关技术来分开,这样可以减少子信道之间的相互干扰 ICI 。

每个子信道上的信号带宽小于信道的相关带宽,因此每个子信道上的可以看成平坦性衰落,从而可以消除符号间干扰。

而且由于每个子信道的带宽仅仅是原信道带宽的一小部分,信道均衡变得相对容易。

结合简要介绍OFDM的工作原理,输入数据信元的速率为R,经过串并转换后,分成M个并行的子数据流,每个子数据流的速率为R/M,在每个子数据流中的若干个比特分成一组,每组的数目取决于对应子载波上的调制方式,如PSK、QAM等。

M个并行的子数据信元编码交织后进行IFFT变换,将频域信号转换到时域,IFFT块的输出是N个时域的样点,再将长为Lp的CP 循环前缀 加到N个样点前,形成循环扩展的OFDM信元,因此,实际发送的OFDM信元的长度为Lp+N,经过并/串转换后发射。

接收端接收到的信号是时域信号,此信号经过串并转换后移去CP,如果CP长度大于信道的记忆长度时,ISI仅仅影响CP,而不影响有用数据,去掉CP也就去掉了ISI的影响。

第四代移动通信(4G)的关键技术漫谈一前言第四代移动通信(4G)的概念可称为宽带(Broadband)接入和分布网络,具有非对称的超过2Mbit/s 的数据传输能力。

它包括广带无线固定接入、广带无线局域网、移动广带系统和互操作的广播网络,集成不同模式的无线通信,移动用户可以自由地从一个标准漫游到另一个标准。

目前,业界人士对第四代移动通信共识的方面有:(1) 第四代移动通信以数据通信和图像通信为主;(2) 数据通信的速率比第三代要大大提高,室外移动通信的速率20Mb/s以上,室内移动通信速率100Mb/s以上;(3) 与因特网结合,通信以IP协议为基础;(4) 可能是没有基站的完全与一、二、三代不同的网络结构,包括AdHoc网--自组织网络。

目前全球范围内有多个组织正在进行4G系统的研究和标准化工作,如IPV6论坛、SDR论坛、3GPP、无线世界研究论坛、IETF和MWIF等。

一些全球著名的移动通信设备厂商也在进行4G的研究和开发工作。

AT&T已经开发了名为4G接入的实验网络。

NORTEL正在进行软件无线电功率放大器技术的研究,而HP实验室正在进行实验网络上传输多媒体内容的相关研究。

Ericsson在加州大学投入了1000万美元从事下一代CDMA和4G移动通信技术的研究。

按照目前的研究成果和专家预测,4G系统将会在2010年以后投入商业运营,最高下行速率将达到100Mb/s。

ITU-R的WP8F工作组也估计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将在2010年左右投入商业运营。

二 4G的关键技术1 OFDM(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实际上是MCM(Multi-Carrier Modulation,多载波调制)的一种。

其主要思想是:将信道分成若干正交子信道,将高速数据信号转换成并行的低速子数据流,调制在每个子信道上进行传输。

正交信号可以通过在接收端采用相关技术来分开,这样可以减少子信道之间的相互干扰(ICI)。

每个子信道上的信号带宽小于信道的相关带宽,因此每个子信道上的可以看成平坦性衰落,从而可以消除符号间干扰。

而且由于每个子信道的带宽仅仅是原信道带宽的一小部分,信道均衡变得相对容易。

OFDM技术之所以越来越受关注,是因为OFDM有很多独特的优点:(1)频谱利用率很高,频谱效率比串行系统高近一倍。

这一点在频谱资源有限的无线环境中很重要。

OFDM信号的相邻子载波相互重叠,从理论上讲其频谱利用率可以接近Nyquist极限。

(2)抗衰落能力强。

OFDM把用户信息通过多个子载波传输,在每个子载波上的信号时间就相应地比同速率的单载波系统上的信号时间长很多倍,使OFDM对脉冲噪声(Impulse Noise)和信道快衰落的抵抗力更强。

同时,通过子载波的联合编码,达到了子信道间的频率分集的作用,也增强了对脉冲噪声和信道快衰落的抵抗力。

因此,如果衰落不是特别严重,就没有必要再添加时域均衡器。

(3)适合高速数据传输。

OFDM自适应调制机制使不同的子载波可以按照信道情况和噪声背景的不同使用不同的调制方式。

当信道条件好的时候,采用效率高的调制方式。

当信道条件差的时候,采用抗干扰能力强的调制方式。

再有,OFDM加载算法的采用,使系统可以把更多的数据集中放在条件好的信道上以高速率进行传送。

因此,OFDM技术非常适合高速数据传输。

(4)抗码间干扰(ISI)能力强。

码间干扰是数字通信系统中除噪声干扰之外最主要的干扰,它与加性的噪声干扰不同,是一种乘性的干扰。

造成码间干扰的原因有很多,实际上,只要传输信道的频带是有限的,就会造成一定的码间干扰。

OFDM由于采用了循环前缀,对抗码间干扰的能力很强。

OFDM也有其缺点,例如:对频偏和相位噪声比较敏感。

功率峰值与均值比(PAPR)大,导致射频放大器的功率效率较低。

负载算法和自适应调制技术会增加系统复杂度。

2 软件无线电所谓软件无线电(Software Defined Radio,简称SDR),就是采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在可编程控制的通用硬件平台上,利用软件来定义实现无线电台的各部分功能:包括前端接收、中频处理以及信号的基带处理等。

即整个无线电台从高频、中频、基带直到控制协议部分全部由软件编程来完成。

其核心思想是在尽可能靠近天线的地方使用宽带的"数字/模拟"转换器,尽早地完成信号的数字化,从而使得无线电台的功能尽可能地用软件来定义和实现。

总之,软件无线电是一种基于数字信号处理(DSP)芯片,以软件为核心的崭新的无线通信体系结构。

软件无线电有以下一些特点:灵活性。

工作模式可由软件编程改变,包括可编程的射频频段宽带信号接入方式和可编程调制方式等。

所以可任意更换信道接入方式,改变调制方式或接收不同系统的信号;可通过软件工具来扩展业务、分析无线通信环境、定义所需增强的业务和实时环境测试,升级便捷。

集中性。

多个信道享有共同的射频前端与宽带A/D/A变换器以获取每一信道的相对廉价的信号处理性能。

模块化。

模块的物理和电气接口技术指标符合开放标准,在硬件技术发展时,允许更换单个模块,从而使软件无线电保持较长的使用寿命。

3 智能天线智能天线定义为波束间没有切换的多波束或自适应阵列天线。

多波束天线在一个扇区中使用多个固定波束,而在自适应阵列中,多个天线的接收信号被加权并且合成在一起使信噪比达到最大。

与固定波束天线相比,天线阵列的优点是除了提供高的天线增益外,还能提供相应倍数的分集增益。

但是它们要求每个天线有一个接收机,还能提供相应倍数的分集增益。

智能天线具有抑制信号干扰、自动跟踪以及数字波束调节等智能功能,其基本工作原理是根据信号来波的方向自适应地调整方向图,跟踪强信号,减少或抵消干扰信号。

智能天线可以提高信噪比,提升系统通信质量,缓解无线通信日益发展与频谱资源不足的矛盾,降低系统整体造价,因此其势必会成为4G系统的关键技术。

智能天线的核心是智能的算法,而算法决定电路实现的复杂程度和瞬时响应速率,因此需要选择较好算法实现波束的智能控制。

4 IPv64G通信系统选择了采用基于IP的全分组的方式传送数据流,因此IPv6技术将成为下一代网络的核心协议。

选择IPv6协议主要基于以下几点的考虑:(1)巨大的地址空间。

在一段可预见的时期内,它能够为所有可以想像出的网络设备提供一个全球惟一的地址。

(2)自动控制。

IPv6还有另一个基本特性就是它支持无状态和有状态两种地址自动配置的方式。

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方式是获得地址的关键。

在这种方式下,需要配置地址的节点使用一种邻居发现机制获得一个局部连接地址。

一旦得到这个地址之后,它使用另一种即插即用的机制,在没有任何人工干预的情况下,获得一个全球惟一的路由地址。

有状态配置机制,如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需要一个额外的服务器,因此也需要很多额外的操作和维护。

(3)服务质量。

服务质量(QoS)包含几个方面的内容。

从协议的角度看,IPv6与目前的IPv4提供相同的QoS,但是IPv6的优点体现在能提供不同的服务。

这些优点来自于IPv6报头中新增加的字段"流标志"。

有了这个20位长的字段,在传输过程中,中国的各节点就可以识别和分开处理任何IP地址流。

尽管对这个流标志的准确应用还没有制定出有关标准,但将来它用于基于服务级别的新计费系统。

(4)移动性。

移动IPv6(MIPv6)在新功能和新服务方面可提供更大的灵活性。

每个移动设备设有一个固定的家乡地址(home address),这个地址与设备当前接入互联网的位置无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