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古诗两首

合集下载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20课古诗两首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20课古诗两首
送元二使安西
[唐]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元二使安西
[唐]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元二使安西
[唐]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清晨的细雨打湿了渭城 老朋友在西面的黄鹤楼 与我辞别,在三月份烟雾迷 的浮尘;青砖绿瓦的旅店和 漫、繁花似锦的春天去扬州。 周围的柳树都显得格外清新 孤船的帆影渐渐远去消失在 明朗。 请你再饮一杯离别的 碧空的尽头,只看见长江浩 酒吧; 向西走出了阳关,就 浩荡荡地向天边流去。 可能再也碰不到认识的人了
送元二使安西
[唐]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往 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去广陵
依依惜别
陵墓 棱角
烟花 咽喉
渭城 称谓
唯一 维护
舍得 宿舍、 客舍
朝代
朝阳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劝君更进一杯酒”是一杯怎样的酒?
(伤感的酒) 春雨挽留不住友人的脚步,朋友终将远走他 乡,怎不伤感别离? 出使安西,路途遥远,吉凶难料,还请 您干了这一杯,祝福我的朋友一路平安。 祝愿朋友今日出使安西,一定能在边关建功 立业,报效国家,来年凯旋而归。
(祝福的酒)
(壮行的酒)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挹轻尘, 客舍清清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

20古诗两首优秀教案文档

20古诗两首优秀教案文档

20古诗两首优秀教案文档章节一:《登鹳雀楼》教学目标:1. 理解并背诵《登鹳雀楼》。

2. 分析诗句的意象和意境,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3. 学习古诗的韵律和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学步骤:1. 引入:介绍鹳雀楼的历史背景和地理位置。

2. 朗读:让学生朗读诗句,感受韵律和节奏。

3. 解析:分析诗句的意象和意境,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意。

4. 背诵:让学生背诵诗句,加强记忆和语言表达能力。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句的意境和修辞手法。

章节二:《静夜思》教学目标:1. 理解并背诵《静夜思》。

2. 分析诗句的意象和意境,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3. 学习古诗的韵律和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学步骤:1. 引入:介绍静夜思的创作背景和作者李白。

2. 朗读:让学生朗读诗句,感受韵律和节奏。

3. 解析:分析诗句的意象和意境,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意。

4. 背诵:让学生背诵诗句,加强记忆和语言表达能力。

章节三:《望庐山瀑布》教学目标:1. 理解并背诵《望庐山瀑布》。

2. 分析诗句的意象和意境,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3. 学习古诗的韵律和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学步骤:1. 引入:介绍庐山瀑布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

2. 朗读:让学生朗读诗句,感受韵律和节奏。

3. 解析:分析诗句的意象和意境,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意。

4. 背诵:让学生背诵诗句,加强记忆和语言表达能力。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句的意境和修辞手法。

章节四:《望洞庭》教学目标:1. 理解并背诵《望洞庭》。

2. 分析诗句的意象和意境,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3. 学习古诗的韵律和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学步骤:1. 引入:介绍洞庭湖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

2. 朗读:让学生朗读诗句,感受韵律和节奏。

3. 解析:分析诗句的意象和意境,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意。

4. 背诵:让学生背诵诗句,加强记忆和语言表达能力。

章节五:《赠汪伦》教学目标:1. 理解并背诵《赠汪伦》。

经典20首古诗

经典20首古诗

以下是20首经典古诗的列表,这些诗歌涵盖了不同的主题和风格,体现了古代诗人的智慧和情感:1.《静夜思》-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春晓》- 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3.《望庐山瀑布》- 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4.《登鹳雀楼》-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5.《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6.《夜泊牛渚怀古》- 杜牧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7.《早发白帝城》- 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8.《江雪》- 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9.《游子吟》- 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0.《咏柳》- 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1.《春夜喜雨》- 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2.《望天门山》- 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3.《清明》- 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4.《山行》- 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5.《枫桥夜泊》- 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6.《泊船瓜洲》- 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17.《出塞》- 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8.《春望》- 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20古诗两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精品教学课件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20古诗两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精品教学课件
20 古诗两首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lóu), 烟花三月下扬州(zhōu)。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liú)。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你会采用哪种方式来表达你当时离别时的情感 呢?你可以直抒胸臆表达内心的不舍,把你的不舍、 伤感全部写出来;也可以含而不露的描写周围的景 物、事物等将自己的情感委婉表达; 你可以写一段话,也可以试着写一首诗。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自学要求: 1.自己学:默读诗歌,圈一圈关键字词,并在学习单 上写写你想象到的画面和从中体会到的诗人心情。 (3-4分钟) 2.小组交流:相互补充,把其他同学好的发现也写在 学习单上。 3.小组代表:把你们小组体会到的诗人心情写在黑板 贴上,并贴到大黑板上。(3-4分钟)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杜牧《赠别两首》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徐凝《忆扬州》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赠汪伦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李白乘舟将欲行, 烟花三月下扬州。 忽闻岸上踏歌声。 孤帆远影碧空尽, 桃花潭水深千尺, 唯见长江天际流。 不及汪伦送我情。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20课《古诗两首》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20课《古诗两首》

黄鹤楼送孟浩然 之 广陵
去、到
诗题给我们哪些信息?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李白
人物: 李白与孟浩然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事件:
地点:黄鹤楼
黄鹤楼
黄鹤楼故址在现在 的武汉市武昌蛇山,江 南三大名楼(黄鹤楼、 滕王阁、岳阳楼)之一, 最早建于三国时期,有 “江南绝景”之称,自 古是游览胜地。现已重 建。传说有神仙在此乘 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注释: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我伫立江边,目送友人的小舟愈 行愈远,渐渐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 方,只望见浩浩荡荡的江水流向天 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mè ng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fān 孤帆远影/碧空尽, wé i 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一看这诗,写得如此之妙,顿时间觉 得自己刚才想好的那首诗,不如崔颢的这一 首。于是,诗兴也荡然无存。回来后,看见孟 浩然,就把这首诗说给了孟浩然听。浩然也 觉得这首诗写得妙。 后来一次,李白独自游金陵凤凰台,效仿 崔颢的格律,写了首诗《登金陵凤凰台》 :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莹纯洁。)
王维(701年-761年), 字摩诘,汉族,祖籍山西 祁县,唐朝诗人,外号 “诗佛”。今存诗400余首。 王维精通佛学,佛教有一 部《维摩诘经》,是维摩 诘向弟子们讲学的书,王 维很钦佩维摩诘,所以自 己名为维,字摩诘。王维 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 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 受禅宗影响很大。他是著 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代表 作有《山居秋暝》、《鸟 鸣涧》等。

20 古诗两首

20 古诗两首

20 古诗两首
二、近义词找一找。
藏 采窃
偷 匿摘
字词听写
20 古诗两首
第二课时
同学们,我们以前都学过哪些古诗呢? 有哪些是描绘小朋友的?今天我们再来学 习两首关于孩童的古诗,一起来看看古时 小朋友的童年都有什么乐趣。
20 古诗两首
互动课堂 《池上》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偷”字表现了小娃的活
20 古诗两首
《小儿垂钓》描绘了一个乡村儿童 _在__河__边__钓__鱼__的情景,流露出浓郁的生活气息 ,表现了小孩子天_真__专__注_____的神态,使我们体 会到了纯_真_的__童__心_____和朴_素__的__美__感____。
20 古诗两首
拓展延伸
观游鱼
[唐]白居易
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 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
而留下的痕迹。
20 古诗两首
整体感知
从这两首古诗中,你能体会到诗人怎样 的情感?
《池上》和《小儿垂钓》两首诗中为我们描 绘出了两个天真可爱的孩童形象,从中能够看 出诗人对小娃的喜爱之情。
20 古诗两首
课堂演练
一、辩字组词。
娃(娃娃 ) 蛙(青蛙 )
艇( 船艇) 挺(坚挺 )
萍( 浮萍) 苹( 苹果 )
过路的行人要向他打听道路,小 孩子远远地就连忙招招手,因为怕吓 跑鱼儿,他不敢马上回答。
20 古诗两首
思考
这两首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都体现了乡村孩子的天真可爱、 童真童趣。
20 古诗两首
你还学过白居易的哪些诗?
江南好

20 古诗两首
主题概括
《池上》这首诗描绘了_小__娃__偷__采__白__莲__的 情景,表现了童__真___和__童__趣__,表达了诗人对乡 村孩子的__喜__爱__之__情___。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第20课 古诗两首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第20课 古诗两首

(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认识“鹤、孟、陵,辞、唯”五个生字,会写“孟、浩、陵”等七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并背诵这首古诗。

(重点)3.结合注释、工具书、画面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

(重、难点)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被称为“谪仙人”。

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主要作品:《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等。

古人送别的方式:第一是设宴饮酒;第二是唱歌、赋诗;第三是折柳送别。

由于“柳”“留”谐音,折柳相送,表达依依惜别之情。

鹤 孟 唯 陵 hèmènɡwéi línɡ自由朗读古诗,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遇到不懂的字或词语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解释。

说一说这首古诗描绘了什么场景?描绘了诗人李白在黄鹤楼送别好友孟浩然的场景。

结构:上下组词:孟子 姓孟造句: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姓孟的新同学。

音序:M 部首:皿书写指导:“皿”略扁,底部托住上面。

孟mènɡ书写指导:左窄右宽,“氵”略呈弧形,右部第二横稍长。

结构:左右组词:浩大 浩荡造句:如此浩大的工程,他们只用了一年就完工了。

音序:H 部首:氵浩hào书写指导:左窄右宽,“攵”中的捺为斜捺。

结构:左右组词:丘陵 陵墓造句:考古队发现了一座帝王陵墓。

音序:L 部首:阝陵línɡ孟浩然(mènɡ mèn) 唯一(wéi wēi )广陵(línɡ lín) 告辞 (cí chí )√√√√·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我的老朋友孟浩然向西辞别黄鹤楼,在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乘船东行到扬州去。

【故人:老朋友。

】【辞:告辞,辞别。

七年级古诗词20首必背

七年级古诗词20首必背

七年级古诗词20首必背七年级学生必背的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还能帮助学生了解古代社会的历史背景和人文精神。

以下是20首适合七年级学生背诵的古诗词:1. 《静夜思》 -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望庐山瀑布》 - 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 《春晓》 - 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 《登鹳雀楼》 -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5. 《江雪》 - 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6. 《绝句》 - 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7. 《游子吟》 - 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8. 《赋得古原草送别》 - 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9. 《望岳》 - 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10. 《题西林壁》 - 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1. 《赠汪伦》 - 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2. 《饮湖上初晴后雨》 - 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3. 《出塞》 - 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4.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5. 《夜泊牛渚怀古》 - 杜甫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16. 《赤壁》 - 苏轼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7. 《滕王阁序》 - 王勃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 古诗两首
学习目标
1、认识“鹤、孟、陵,辞、唯”五个生字,会写“孟、浩、陵”等七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两首古诗。

3、结合注释、工具书、画面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

4、积累反映人间真情的古诗词,从中感受友爱、友情的温馨。

教学重、难点
结合注释、工具书、画面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

课前准备
1、搜集并积累反映人间真情的古诗词1—2首;
2、预习这两首古诗,了解李白与王维的生平;
3、课文插页的挂图。

第一课时
板书设计:作业设计:教学反思
23* 卡罗纳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人们对卡罗纳的关爱之情。

2、了解人们对卡罗纳的真切关爱,并将自己的感受与同学们交流.
3、能在这篇课文的引领下,自觉阅读《爱的教育》,接受爱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了解人们对卡罗纳的真切关爱,并将自己的感受与同学们交流.
课前准备
1、课文插页的挂图。

板书设计
23、卡罗纳
语言动作神情
老师的爱
痛失母爱得到同学的爱(我)
长辈的爱
作业设计:
24* 给予是快乐的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男孩的心愿,体会“给予是快乐的”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熟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男孩的心愿,体会“给予是快乐的”的意思。

课前准备
1、词语卡片。

板书设计
24、给予是快乐的
保罗小男孩
惊讶不是希望……而是希望……
又错了
作业设计:
语文园地六
教学目标
1、感受人间真情,倡导乐于助人的社会风尚;通过模拟生活场景,分角色对话,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2、学习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鼓励学生善于运用和总结各种方法学习词语。

3、熟读、背诵有关“乐施好善”美德的名言,积累语言。

4、了解“杏林春满”的成语故事和用法。

5、看图作文,或者写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要求内容具体,语句通顺;写清楚事情经过;表达真情实感;学习修改习作。

课前准备
1、收集或拍摄学生有关的生活情境。

2、收集学生习作常见的错例。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一、再现课文情境,模拟对话
1、假如有一天,小钱跟那位台湾青年相遇,他们会说什么呢?
a、分角色模拟对话。

b.指名上台对话,引导评议。

2、假如你是卡罗纳的同学,你想怎么安慰他?(方法同上)
3、师小结:生活不可能总是那么一帆刚匝的,难免会碰到困难、烦恼的事,我们希望得到别人的帮助与安慰;别人碰到了困难,送去一句安慰的话,伸出援助之手,是多么
温暖人心呀!
二、模拟生活情境,引导交际
1、课前收集或拍摄学生有关的生活情境,如:
(情景1):下午放学回家,我发现钥匙忘记带出来,只好坐在家门口等,可爸爸、妈妈今天偏偏迟迟不回家。

这时,邻居的阿姨回来……
(情景2):放学了,天气突变,狂风骤雨,我站在校门内的大厅里,冷得瑟瑟发抖,焦急地望着天。

这时,爸爸顶着风,冒着雨为我送来了雨伞和外套……
2、四人小组合作:两个同学配合选择其中一个情境进行口语交际,另外两个认真听,听后进行评议。

3、派代表上台进行口语交际,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当好评委。

4、小结:平时我们肯定碰到过不少类似的事情,现在我们进入“心灵沟通室”,也来讲述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

三、心灵沟通,感受真情
课件出示:“心灵沟通室”字样,播放轻音乐。

1、四人小组介绍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

2、分角色模拟对话,其他两个当听众进行评议。

3、在同学老师中自由选择交谈对象,向他(她)表示感谢或安慰,倾诉情感。

4、指名表演对话情景。

小结:人间处处有真情,真情时时暖人心。

让我们学会感谢,感谢我们的亲人,感谢关心、帮助过我们的人;让我们学会关心,多一些安慰和奉献。

第二课时
我的发现
1、读小林和小东的发现。

看看他们有什么发现。

a、学生读对话,谈谈“小林”和“小东”的发现。

b.他们的读书方法给我们什么启发。

师生共同讨论,归纳:善于使用工具书;懂得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联系自己的学习经验谈体会。

a、在学习词语的过程中,你也可能有过类似的体会或经验,或还有其他理解词语的方法,请你回忆一下,举个例子与同学交流交流。

b.四人小组交流自己理解词语的方法。

c、班级交流。

3、小结:在阅读过程中,难免会碰到不理解的词语,我们可以借助同学们的经验,如: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想象情景等方法,只要我们肯动脑,善于总结,就能自己排除“词语”障碍的。

日积月累
1、激情导人。

我们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向来以助人为乐,乐善好施为高尚美德,古代许多贤人学士写了许多这方面的警句,劝勉世人做个善良的有道德的人。

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2、练读名言。

a.学生练读,及时正音。

b.尝试理解:学生交流对这些名言警句的大致理解。

c、学生质疑,组织解疑。

3、背诵名言。

4、励学导行。

a.尝试运用:老师描述情景,让学生选用这些名言加以运用。

b.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用毛笔或钢笔写下来,或制作一张贺卡,送给朋友共勉。

5、扩充积累。

摘抄、背诵颂扬高尚情操的其他名言。

成语故事(杏林春满)
1、了解内容,明白含义
a、学生自由读“杏林春满”,了解故事主要内容。

b.交流阅读收获:“杏林春满”这个成语是怎样来的?
c、“杏林春满”用来说明什么?
2、联系生活,畅谈启发。

a、从这个故事,你体会到什么?
b.你知道哪些医生称得上“杏林春满”?能说说他们的事迹吗?(如:李时珍、林巧稚、抗击“非典”的医生……)
3、激发动机,练讲故事。

4、课后延伸,积累成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