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小论文

合集下载

无机化学实验论文

无机化学实验论文

无机化学实验论文山西大同大学课程:无机化学实验题目:十种未知固体钠盐的鉴定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班级:13级化学三班姓名:**十种未知固体钠盐的鉴定摘要运用所学的元素及化合物的基本性质,进行常见物质的鉴定或鉴别,进一步巩固常见阳离子和阴离子重要反应的基本知识。

本实验鉴别NaNO3、Na2S、Na2S2O3、Na3PO4、NaCl、Na2CO3、NaHCO3、Na2SO4、NaBr、Na2SO3十种物质。

Apply what they have learned the basic properties of elements and compounds, to identify the common material or identify, to further consolidate the basic knowledge of common cationic and anionic important reaction. This experiment to identify sodium nitrate, sodium sulfide, sodium thiosulfate and sodium phosphate, sodium chloride, sodium carbonate, sodium bicarbonate, sodium sulfate, sodium bromide, sodium sulfite ten kinds of material.关键词NaCl;Na2CO3;NaHCO3;Na2SO4;NaBr;Na2SO3;NaNO3;Na2S;Na2S2O3;Na3PO4;引言鉴别或鉴定一组未知物时,常用以下方法:1.物态(1)观察试样在常温时的状态,如果是固体观察它的晶形。

(2)观察试样的颜色。

溶液试样可根据离子的颜色,固体试样可根据化合物的颜色以及配成溶液后离子的颜色。

无机化学毕业论文

无机化学毕业论文

前言水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所有生物的结构组成和生命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从全球范围讲,水是连接所有生态系统的纽带,自然生态系统既能控制水的流动又能不断促使水的净化和循环。

因此水在自然环境中,对于生物和人类的生存来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在一些人眼里,地球上的水似乎取之不尽,其实就目前人类的使用情况来看,只有淡水才是主要的水资源,而且只有淡水中的一小部分能被人们使用。

随着工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大量水体被污染,为抽取河水,许多国家在河流上游建造水坝,改变了水流情况,使水的循环、自净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使水体受到污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水体富营养化是指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在自然条件下,湖泊也会从贫营养状态过渡到富营养状态,不过这种自然过程非常缓慢。

而人为排放含营养物质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所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则可以在短时间内出现。

水体出现富营养化现象时,浮游藻类大量繁殖,形成水华。

水体富营养化会影响水体的水质,会造成水的透明度降低,使得阳光难以穿透水层,从而影响水中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能造成溶解氧的过饱和状态,水下生物得不到充足的阳光而影响了生存和繁殖。

溶解氧的过饱和以及水中溶解氧少,都对水生动物有害,造成鱼类大量死亡。

因富营养化水中含有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人畜长期饮用这些物质含量超过一定标准的水,也会中毒致病。

富营养水体分泌或产生黏液,黏附于鱼类等水生动物的腮上,妨碍呼吸,导致窒息而死。

分泌有毒有害物质,如氮、硫化氢,危害生态环境,有的分泌毒素,直接毒死生物,或通过食物链转移,引起人类的中毒,水生生物死亡后的尸体分解时,会产生尸碱,硫化氢,使水体变质,并有腥臭味。

影响供水水质并增加制水成本,过量的藻类会给制水厂在过滤过程中带来障碍,需要改善和增加过滤措施,富营养水体由于缺氧而产生硫化氢,甲烷和氮等有毒有害气体,而且水藻产生的有些有毒的物质,在制水过程中,更增加了水处理的难度,既影响了制水厂的出水率,同时也加大了制水的成本费用。

关于无机化学方面的论文

关于无机化学方面的论文

关于无机化学方面的论文无机化学是化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以研究无机物为主的化学分支,由于无机化学的研究和学习的方式主要通过实验进行,而化学实验往往伴随着一些不利于环境保护的废弃物的产生。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无机化学方面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关于无机化学方面的论文范文一:无机化学探究式实验教学改革摘要:现代社会需要创新型人才,以探究式进行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以满足社会上的人才需求。

关键词:无机化学实验;探究式教学;改革无机化学是高校一年级化学相关专业学生所接触到的第一门专业课,无机化学实验是学习无机化学基本内容和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甚至是学习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等专业课的进门砖。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对于学生来说,通过无机化学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学习方式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通过无机化学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实现感知能力和思维能力的结合;通过无机化学实验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操作能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具备解决实际生产生活中所遇到问题的能力;通过无机化学实验使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以后从事化学及相关领域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有多名高校工作者提出了关于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方式方法,李慧泉等提出了研究型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模式,通过引入问题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科研实验技能等七个方面构建“科学研究依托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支持科学研究-科学研究反哺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模式以提高无机化学实验教学质量。

陈田将绿色化教学引入到无机化学实验的教学中,从改革实验内容、推广微型化实验、重视三废处理、采用多媒体教学等多个方面探讨了对于无机化学实验改革的途径和建议。

魏少红以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实验教材部分内容陈旧、实验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提出增加设计行实验、倡导绿色化学提倡微实验、适当调整实验顺序、注重对实验中异常显现的分析等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改革建议。

无机化学应用及探讨论文(共2篇)

无机化学应用及探讨论文(共2篇)

无机化学应用及探讨论文(共2篇)第1篇:多媒体技术在无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及探讨无机化学应用作为重要的高等化学基础课程,良好的教学质量对学生而言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得益于越来越多科学技术应用于教育,当前多样化教学模式和技术已经在众多高校普及,特别是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以其综合处理文字、图像、声音与动画的能力,不仅能让较为抽象的无机化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易于学生理解与学习,同时能够在节约知识板书时间的前提下,有效地提高课堂的教学内容。

如此一来借助于多媒体技术,不但极大程度地提升了无机化学教学效率,同时在创新传统教学模式的前提下有力地推动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虽然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无机化学教学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然而一旦教师应用不当将会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因而如何正确地在无机化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将是本文探究的重点。

一、提高无机化学多媒体课件制作质量多媒体课件作为实施教学的重要载体,无机化学的教学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课件的制作质量,因而笔者认为提高无机化学多媒体课件制作质量是广大教师首要任务。

受单张课件篇幅所限,机械地堆砌各种信息到课件中不但会致使课堂教学变得沉闷乏味,同时更会造成无机化学的教学质量因学生找不准重点而降低。

因此,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过程中必须找准无机化学的教学重点,通过多媒体将抽象难懂的重点内容形象化、图示化,如此一来将会使得教学更具有针对性的情况下,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分子轨道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备课阶段利用PowerPoint、ChemOffice、ChemWin等软件,并辅以Flash软件将双原子分子轨道的形成过程以及各分子轨道能级的高低制作成多媒体课件,随后在教学中进行播放;再比如晶体场理论教学中,教师可以就晶体的四面体和八面体场中能级分裂利用上述软件制作成课件,通过这样直观形象的教学使得学生更准确地掌握晶体场的相关知识。

二、加强无机化学多媒体教学中师生互动多媒体教学并非简单的将课文知识通过多媒体设备进行播放,如何利用多媒体设备将课文的重点与难点内容展示出来,实现人机对话,以帮助学生记忆与掌握教学内容才是多媒体教学的重点。

无机化学学术论文(2)

无机化学学术论文(2)

无机化学学术论文(2)无机化学学术论文篇二无机化学实验废液的有效处理办法摘要:无机化学实验是无机化学的组成部分,而实验中产生的废液的妥善处理关系着环境的污染。

在介绍无机化学实验废液的处理上提出了更简捷有效的处理办法,为促进实验室的绿色化、环保化提供了有效的参考。

关键词:无机化学实验废液;废液处理;方法高校和中学的化学实验室,由于教学的需要不可避免地要产生实验废液,这些废液具有量少、质杂、毒性较强等特点。

但长期以来,师生们对废液的识别、分类以及处理方法等相关知识,缺乏全面而系统的了解,加上少数师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意识不强,使得这些实验废液基本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

甚至,有些学校的实验室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而这些实验废液大多沿下水道进入城市污水管网或直接排入江河湖海或渗入地下,直接污染着环境,因此,找到一个妥善处理实验废液的有效途径是非常必要的。

在这里我具体谈谈。

一、无机化学实验的废液分类1.含酸废液2.含碱废液3.含铬化物的废液4.含银化合物的废液5.含汞、锌、铜、铅、锰等重金属化合物的废液6.含砷或氰化物(极毒)废液在处理废液时,应考虑对有用或价值很高的成分予以回收利用。

二、废液处理的方法1.分别处理法(1)含稀酸和稀碱废液可相互中和,溶液pH达6~8时即可排放。

(2)对含铬(VI)化合物废液的处理,可以在酸性条件下先用还原剂FeSO4或用硫酸加铁屑还原至Cr(Ⅲ)后,再转化为氢氧化物沉淀而分离。

(3)含银化合物的废液可在废液中加入氨水,使溶液逐渐变清,再加入适量的氨水和10%的葡萄糖液,进行水浴加热,使银以银镜的形式析出。

2Ag(NH3)2++C6H11O5CHO+2OH-=2Ag↓+C5H11O5COO-+NH4+3NH3+H2O↓(4)对含有锌、铬、汞、锰等重金属离子的废液,可以采取碱液沉淀法,使这些金属离子转变为氢氧化物或碳酸盐沉淀,再将沉淀与液体分离。

对铬、汞废液还有更便捷的处理方法:①含铬废液的处理:在废液中加入石灰或电石渣,使铬离子转变为难溶的Cd(OH)2沉淀除去。

无机化学课程小论文的要求及供参巧的论文题目

无机化学课程小论文的要求及供参巧的论文题目

《无机化学》课程小论文的要求及供参巧的论文题目一、小论文的要求1、凡学习本课程的学生均需要完成一篇小论文,论文题目自拟,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意见及建议,也可以完成学习某专题的心得体会。

2、论文要按一般《台州学院学报》格式书写,应参阅至少三篇以上参考文献,并按一定格式将其列入论文之后,字数在3000字以上。

3、论文在学期考试前一周交任课教师,并以平时成绩记入学生成绩。

二、参巧题目第一学期1、关于平衡常数的几点讨论2、软硬酸碱理论及其在无机化学中的应用3、原子结构松紧模型及其应用4、黑白照相中的化学变化5、一些无机化学反应的热力学探讨6、E-PH图简介及应用7、缓冲溶液之功效8、琳琅满目的化学电源9、浅谈物质的磁性10、谈谈氢键11、浅谈活化能12、催化剂漫话13、介绍几种特殊的化学方程式配平13、论Dalton原子论的建立对于哲学发展的作用14、元素周期律中的哲学问题15、我对化学是“一门满足社会需要的中心科学”的体会16、试论化学在保护环境中的作用17、绿色化学发展概述18、简述汽车对大气造成污染的主要原因及其消除污染的对策19、酸雨形成的机理、危害及消除污染的对策20、能源危机及化学对策21、试评述温室效应加剧的原因及其对环境的影响22、金属配合物在医学中的应用23、等电子体原理及其应用第二学期1、ⅠA、ⅡA无机盐溶解的反常性讨论2、元素的第二周期性探讨3、对硝酸氧化性的探讨4、气态氢化物水溶液中酸性的递变规律5、生命体中的特殊元素硅和铝6、生命体中的微量元素7、含氧酸盐的热分解规律探讨8、浅谈物质的颜色的成因9、未来的“第三金属”钛10、超导材料的未来11、埃灵罕姆图(El-lingham)简介。

无机化学实验论文

无机化学实验论文

山西大同大学无机化学实验论文题目:十种未知固体钠盐的鉴定学院:化学与工程学院班级:13级化学(三)班姓名:**学号:********十种未知固体钠盐的鉴别摘要:运用所学的元素及化合物的基本性质,进行常见物质的鉴定或鉴别,进一步巩固常见阴离子重要反应的基本知识。

即通过对硝酸根离子,硫离子,硫代硫酸根离子,磷酸根离子,氯离子,碳酸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硫酸根离子,溴离子,亚硫酸根离子的了解,以及这些阴离子的酸碱性,与其他阳离子、稀酸、和与其相关的特征反应,来鉴别,鉴定阴离子。

关键词:酸碱性,热稳定性,沉淀,气泡,特殊气味引言:当一个试样需要鉴定或者一组未知物需要鉴别时,通常可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判断:1、物态(1)观察试样在常温时的状态,如果是固体要观察它的晶形。

(2)观察试样的颜色。

这是判断的一个重要因素。

溶液试样可根据离子的颜色,固体试样可根据化合物的颜色以及配成溶液后离子的颜色,预测哪些离子可能存在,哪些离子不可能存在。

(3)嗅、闻试样的气味。

2、溶解性固体试样的溶解性也是判断的一个重要因素。

特别是沉淀在水、酸、碱中的溶解性。

3、酸碱性酸或碱可直接通过对指示剂的反应加以判断。

两性物质借助于既能溶于酸也能溶于碱的性质加以判别。

可溶性盐的酸碱性可用它的水溶液加以判别。

有时也可以根据试液的酸碱性来排除某些离子存在的可能性。

4、热稳定性物质的热稳定性是有差别的,有的物质常温就不稳定,有的物质灼热时易分解,还有的物质受热易挥发或升华。

5、鉴定和鉴别反应应,就能给出更准确的判断。

鉴定反应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方式:(1)通过与某试剂反应,生成沉淀,或沉淀溶解,或放出气体。

必要时再对生成的沉淀和气体做性质检验。

(2)显色反应。

(3)焰色反应。

(4)其他特征反应。

正文:实验药品:未知试剂1~10号,2mol/l的HCL,0.5mol/l的BaCl2,0.1mol/l的AgNO3,蒸馏水,饱和ZnSO4,Na2[Fe(CN)5NO],K4[Fe(CN)6]实验仪器:10只烧杯,10只试管,酒精灯,玻璃棒,试管架,试管夹,PH试纸,药匙等实验原理:1、碱性试剂可与盐酸反应,或生成沉淀,或生成气体。

我国无机化学研究现状探析论文

我国无机化学研究现状探析论文

我国无机化学研究现状探析论文我国无机化学研究现状探析论文摘要:实际上, 我国无机化学发展时间相对较长, 在学者研究的实验室中重点强调元素无法分出其他物质, 这也为无机化学的建立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无机化学是我国研究的重点, 同时无机化学也成为了当前教育领域学生必学的科目, 能够体现出我国无机化学的历史沉淀, 本文主要探究松散庞杂的无机化学相关内容, 愿为其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无机化学; 内容; 松散混乱;有关于无机化学的研究非常众多, 无机化学主要的研究无机物的组成与性质、结构与其反应, 对于不同的化学元素与碳水化合物进行深入的研究, 与众多化学分支相比较, 无机化学相对比较古老, 但也成为了人们研究的重点, 但与有机化学的研究相比较还需要进一步发展。

1、无机化学相关知识众所周知, 我国的无机化学研究已有多年, 在古代, 炼丹道士们就已经研究出了多种元素, 通过提炼出的仙丹便能够确认出实际效果, 包括其中的铜、汞、银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 无机化学也逐步出现。

有关学者经过在实验室中的研究发现, 元素无法分出其他的物质, 也是为无机化学的建立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着名科学家法国拉瓦锡与英国的道尔顿对于无机化学的研究有自身的想法与贡献, 众多学者潜心研究无机化学, 随着原子学说的构建, 无机化学也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1]。

随后, 元素周期表诞生, 元素不仅是无机化学的重要部分更是能够体现出其特点, 随着课程的加深元素学习也更加深入复杂。

在1916年, 电价键理论与共价键理论出现, 通过这两个理论的应用, 能够对于元素中的原子价与化合物的相关结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 随着结构的深入但就又研制出了化学键的现代观点。

无机化学的理论基础也逐渐被熟知, 同时, 溶液与肢体、四大平衡等都是无机化学原理部分, 但这些内容混在一起会相对比较复杂, 一般的高中生都是简单的了解溶液里的“混沌”, 但“平衡”才是学习的重点, 不仅是酸碱平衡还有沉淀溶解平衡等等, 这些也是无机化学的重要部分[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机化学小论文题目名称:硅烷化技术的应用及发展系部名称:理学院化学系班级:11081501学号:**********学生姓名:**********2016年1 月论文题目摘要材料表面工程技术是在不改变材料基本组成的前提下,投入较少的费用,大幅度地提升材料性能,是国民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门技术,其中金属磷化技术由于其所具有的优良特性,在涂装前处理、润滑、除锈等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

但由于当今世界节能减排和清洁发展的需要,磷化技术已经不能很好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而我们可以用性能更好,对环境友好的硅烷化处理技术取代传统磷化技术。

本文主要简介了材料表面处理技术、金属磷化技术、硅烷偶联剂、硅烷化技术,讲解了硅烷化技术的特点,应用,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关键词1 材料表面工程技术; 关键词2 金属磷化技术; 关键词3 硅烷化技术目录摘要 (I)一、金属表面处理技术概述 (1)二、金属磷化技术 (1)(一)发展概况 (1)(二)特点与应用 (1)三、硅烷偶联剂 (2)(一)硅烷偶联剂的概念 (2)(二)硅烷偶联剂的发展简述 (2)四、硅烷化技术 (2)(一)硅烷化技术的概念及其作用机理 (2)(二)硅烷化技术相对于磷化技术的优势 (3)(三)硅烷化技术的具体应用 (3)(四)硅烷化技术的发展 (3)五、结论 (4)致谢 (5)参考文献 (6)硅烷化技术的应用及发展一、材料表面工程概述表面工程的内涵为,从材料表面的实际应用出发,科学设计工艺方法,严格监控工艺过程,实际检测施工质量,并对全过程进行记录和总结,改进其中不足,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丰富理论内涵,开发新的用途和应用领域。

表面技术的应用,能使产品不断更新,物美价廉,占领市场并明显提高经济效益,表面技术涉及众多行业。

表面技术种类繁多,按照作用原理,可以分为原子沉积、颗粒沉积、整体覆盖、表面改性。

按照其含义可大致分为:表面技术的基础和应用理论;复合表面处理技术、表面改性和表面涂覆技术;表面加工技术;表面分析和测试技术;表面工程技术设计等。

在表面涂覆技术中磷化学处理占有重要地位。

二、金属磷化技术磷化处理就是将金属放在含有磷酸、磷酸盐和其他化学药品的溶液中,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经与上述溶液接触、浸泡从而在金属的表面发生电化学与化学反应,使金属表面生成完整的、具有一定防腐作用的不溶性磷酸盐层,该膜层即称为磷化膜。

该膜层不仅在金属防腐蚀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在金属塑性加工,减少摩擦阻力、润滑、作涂装底层等方面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发展概况1869年到1911年为奠定磷化处理技术基础时期,在1869年英国的Charles Ross获得磷化处理工艺的专利,标志着磷化工艺的诞生。

随后,磷化处理技术的发展着重于缩短处理时间,降低处理温度,改进磷化膜的性能,扩大磷化膜的用途。

1917年到1937年,磷化处理技术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1937年到2000年,在这个时期磷化处理技术很少有突破性的进展,只有稳步地发展和完善,重要改进主要有:低温磷化;各种控制磷化膜膜重的方法;连续钢带高速磷化处理工艺。

2000年以后,主要是为了实现清洁生产与节能减排。

开发新技术使磷化的温度降低,速度加快。

同时将烷化处理技术应用于金属表面防腐,起到工艺稳定、成本较低、防腐能力较高的效果,这种技术可以有效得取代部分磷化。

(二)特点及应用由于磷化处理生成的磷化膜与基体结合牢固,且具有微孔结构,吸附性能良好,所以可大大提高涂装质量。

另外,磷化膜具有良好的润滑性、绝缘性和耐蚀性,因而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轮胎、机械制造、航空航天和家用电器等产品制造领域。

但磷化处理本身也存在很多自身无法克服的弊端:磷化处理液中含有磷酸盐及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如不进行环保处理就会危害环境;另外,磷化处理大部分需在加温的条件下进行,能耗较大,工艺复杂,操作也不方便。

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环保、健康及资源节约的要求,可以用硅烷化技术全面取代传统磷化工艺三、硅烷偶联剂(一)概念硅烷偶联剂是既含有碳官能团(硅通过亚烃基与有机官能团键合的基团),又具有硅官能团(直接连接硅上易水解、缩合的基团)的有机硅化合物。

(二)发展简述20世纪40年代初,美国的一家实验技术人员因为实验意外发现了一种以玻璃布与不饱和聚酯构成的复合物,进而推动了采用玻璃纤维及其产品做增强材料、以有机树脂做胶黏剂的复合材料的发展。

随着这种复合材料的发展与使用,人们发现该材料置于潮湿空气和水中,强度会明显下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找到了有机硅化物,当时恰逢这类有机硅化物的合成和研究处于高潮。

为研究有机硅化物作为玻璃纤维处理剂提供了基础。

后来随着有机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广泛使用,研究者对用于无机/有机复合材料中的有机硅烷化合物所起的作用十分关注。

因此,不同研究者通过FT-IR、SEM、XRF、AES、XPS、ESCA等现代分析技术对复合材料界面层进行了深入研究,除进一步推动这类化合物的有效应用外,还对它的作用提出了化学键合、表面潮湿和形成互穿网络界面层等几种理论解释。

研究开发者利用这类开发者利用这类化合物的反应特性,已将它们运用于有机聚合物复合材料制备和应用,开发出多种多样加工性能优良、在不同环境下使用性能稳定的树脂基复合材料、橡胶制品、涂料、胶黏和密封材料以及用于金属表面硅烷化保护膜等,其发展势头方兴未艾。

四、硅烷化技术(一)硅烷化技术的概念及其作用机理在金属材料保护领域,采用硅烷偶联剂对金属进行预处理的技术被称为硅烷化技术。

它在金属表面的作用机理可以简单概括为:硅烷偶联剂首先发生水解反应,进而脱水形成低聚合物,在这个过程中水解物和这种低聚物与金属表面的烃基形成氢键,后发生脱水反应形成部分共价键,最终结果是金属表面被有机硅化膜所覆盖。

(二)硅烷化技术相对于磷化技术的优势1,硅烷化技术形成的纳米硅氧烷超薄有机硅膜,可以替代传统的磷化膜,是节能降耗、优质高产、降本增效的优异材料,硅烷化技术可以取代传统的磷化技术。

2,就有机硅烷膜与磷化膜两者耐腐蚀性和涂层的附着力比较,前者性能优于后者,如磷化膜的重量一般为2~3g/m,而硅烷膜重0.1g/m,两者相差20倍左右,有机硅烷化膜具有优异的防锈能力,不出现泛黄和生锈的现象,质量很稳定,与涂层结合度很高。

3,Si-O-M共价键分子间的结合力很强,所以产品很稳定,从而可以提高产品的防腐蚀能力。

4,使用方便,便于控制,槽液位双组份液体组成,仅需控制PH值和电导率,无须像磷化液那样要控制游离酸,总酸,促进剂,锌,镍锰的含量,处理温度等诸多的工序参数。

5,节约能源,槽液不需要加温处理,可室温或低温操作,能源费用降低。

6,优异的环保性能。

硅烷处理槽成分中无磷酸盐、COD/BOD重金属离子、槽底废渣。

废水排放少且容易处理,简化操作,如果安装过滤器及离子交换器,可以做到封闭循环使用。

清洁生产,优化环境。

7,适用性强:适用于浸渍、喷淋、喷涂、浸涂,混涂和粉末涂装等处理方式。

8,适用于多种金属处理,如冷轧板,热镀锌板,电镀锌板,涂层板,铝等不同板材的混线处理。

9,工艺流程较磷化大为简化,工艺简单,流程短,有机硅烷处理后不需水浇,可直接烘干,节约水资源。

甚至在有机硅烷处理后也可不用烘干,直接电泳。

10,综合成本低,产品消耗量低,三废处理成本低。

11,与原有磷化涂装工艺与涂装设备相容,不需要进行设备改进,只需将磷化液换为硅烷处理液,即可投入生产。

(三)硅烷化技术的具体应用在汽车行业中,可以应用于汽车零件部行业喷漆中的喷涂、喷粉以及电泳前处理,且有机硅烷处理可以利用磷化处理的生产线。

在家电行业,专门针对冰箱外壳冷轧板开发的处理剂一种复合型超支化硅烷偶联剂BT-SE为主要成膜物质的新型处理剂,它不含重金属及磷酸盐等有害成分,能在洁净的金属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硅烷膜,显著提高后续金属涂层的附着力和耐腐蚀性。

在航空、航天行业,铝合金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为了提高他表面的耐蚀性和有机涂层的黏结耐久性,王云芳等对铝合金进行水煮处理,其表面形成富含烃基氢氧化物层,然后经两步浸涂后再高温固化,在被氧化的铝合金表面像成复合硅烷氧化膜,经检验,认为得到了保护膜层。

在文物保护中,甄广全等采取有机硅双分子膜加有机氟硅复合涂层保护户外铁器。

(四)硅烷化技术的发展随着研究人员对有机硅烷偶联剂的不断合成和研究,硅烷化技术的物质基础一定会越来越深厚,而且其合成方法一定会越来越环保,原子利用率也会越来越高,硅烷化技术的应用领域也会越来越扩展,逐步甚至完全取代金属磷化处理技术,为我国的国民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五、结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国民生产水平的提高,金属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与此同时,其表面处理技术尤为重要,由于金属磷化技术比硅烷化技术成熟的早,故其在化学表面转化处理工艺中占有重要地位。

但由于该技术自身存在无法克服的弊端,对环境污染较大,工艺比较复杂等,故需要完善其工艺,和寻找新技术来逐步甚至完全取代它。

随着人们对硅烷偶联剂的研究和应用,硅烷化技术逐步发展和成熟,由于它较磷化技术的优势明显,对环境友好,工艺简单,具有成本低等特点,研究者正在不断地深入发掘,拓宽其应用领域,使该技术越来越成熟,从另一个角度解决金属磷化处理的问题。

致谢感谢老师这一学期为我们精彩讲述无机化学这门学科,指导我们该如何在大学学好这门课,和帮助我们深入理解主要知识点,让我们独立自主地做完这个小论文,进一步独立地探索科学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本论文课题来源于老师上课所讲的硅烷,我对它挺感兴趣的,在查找硅烷的过程中了解了硅烷偶联剂及其与金属表面处理的相关知识。

发现了目前金属磷化技术的不足,找到了用硅烷化技术取代磷化技术的解决方法。

觉得在完成这个小论文的过程中收获了很多自己在书本上学习不到的知识,开阔了视野,但因为知识水平有限,写的论文会存在一些问题,希望老师能指导指导我。

最后,再次感谢老师对我的教导。

参考文献[1] 硅烷偶联剂-------原理、合成与应用/张先亮,唐红定,唐俊编著.-------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11[2] 金属磷化工艺技术/胡国辉主编.------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9.1[3] 材料表面工程技术/王振廷,孙俭峰,王永定主编------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11,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