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中益气汤加减方word精品
补中益气汤加减法

补中益气汤加减法补中益气汤(东恒)黄芪甘草人参白术当归陈皮当归升麻柴胡脾胃一虚,肺气先绝,故用黄芪以益皮毛而闭奏理,不令自汗,上喘气短,损其元气,用人参补之,心火乘脾,用炙甘草之甘温,泻火热而补胃中元气。
若脾胃急痛,腹中急缩,宜多用,这三味药,是除湿热烦热得圣药。
白术性苦甘温,除胃中热,利腰脐间血,升麻,柴胡苦平,味薄,升胃中清气,又引黄芪、甘草甘温之气上升,能补卫气之散解而实其表,又缓解带脉之缩急。
当归和血,橘红理胸中之气,能助阳气上升以散滞气,,或少加黄柏,以救肾水,泻阴中伏火,表热,一,二服,气和微汗而愈。
咽干者,加干葛。
心刺痛,属血涩不足,加当归。
精神短少者,加人参,五味子。
头疼,加蔓荆子,川芎。
脑痛,加蒿本,细辛。
有痰,加半夏生姜。
咳嗽,夏加五味子,麦门冬,秋冬加麻黄,春加佛耳草,款冬花,久咳,去人参。
食欲不振,加青皮,木香,陈皮,冬天加益智仁,草豆蔻,夏天加芩,连,秋加摈榔,砂仁。
心下痞闷,加芍药黄连。
腹胀加枳实,木香,砂仁,厚朴,冬加生姜肉桂,腹痛加白芍,甘草,有寒,加桂心,夏加芩甘草芍药,冬加益智,半夏,草豆蔻。
胁痛或缩急,加柴胡,甘草。
脐下痛,加熟地,肉桂。
大便干,加当归,大黄。
脚软无力,加黄柏,心浮气乱,朱砂安神丸固之。
上此方加减法,是饮食劳倦,喜怒不节,如病热中,则可用之。
若未传寒中,则不可用也,盖甘酸适足以益其病耳,如黄、人参、甘草、芍药、五味子之类是也。
功效功效一: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可以有效调节中气下陷、滋补身体,解除体虚乏力症状。
功效二:健脾润肠。
这也是补中益气丸的功效之一,比如补中益气丸中的炙甘草和白术都可用于脾胃虚弱,健脾调胃、益气复脉之效。
功效三:调节免疫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
此种功效是根据补中益气丸的药理研究而来的,比如白术可以燥湿利水、当归则可以润肠通便。
临床应用营养不良、贫血、慢性胃炎、慢性肝炎、感冒、发烧、支气管炎、肺炎、肺心病、冠心病、心律失常、低血压、白细胞减少症、慢性结肠炎、慢性痢疾、脱肛、便血、慢性胆囊炎、胃下垂、子宫下垂,泌尿系结石、失眠、便秘,重症肌无力、眼睑下垂、月经不调、气虚头疼等。
补中益气汤

补中益气汤【组成】黄芪病甚劳役热甚者一钱(3g) 甘草炙,各五分(1.5g) 人参去芦,三分(0.9g) 当归酒焙干或晒干,二分(3g) 橘皮不去白,二分或三分(0.9g) 升麻二分或三分(0.9g) 柴胡二分或三分(0.9g) 白术三分(0.9g)【用法】上父咀,都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食远稍热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药理作用】具有保护胃黏膜、抗心肌缺血、抗肝损伤、抗肿瘤、抗突变、促进蛋白质合成、增强机体免疫力等。
【中医证】1.脾虚气陷证。
饮食减少,体倦肢软,少气懒言,面色萎白,大便溏泄,脉大而虚软;或脱肛,或子宫脱垂,或久泻,或久痢,或崩漏等,气短乏力,舌淡,苔薄,脉虚弱。
2.气虚发热证,身热,自汗,渴喜热饮,气短乏力等。
【西医病】慢性肠胃炎、胃下垂、重症肌无力、子宫脱垂、胎动不安、功能性子宫出血等病的临床表现符合脾虚气陷证、或气虚发热证者。
【方证分析】本方所治之证乃脾气虚弱,气虚不升所致。
脾胃虚弱,不能纳运,则饮食减少;气血生成不足,则体倦肢软,少气懒言;气虚不能温煦于上,则面色萎白;脾虚不能运化水湿,则大便溏泄;气虚下陷,则脱肛,胃下垂,或久泻,或久痢;血不得气固,则崩漏;气虚不运,不运而郁,郁而发热;气虚不能摄津,则汗出,汗出又伤津,则渴喜热饮;舌淡,脉虚弱,皆为脾虚气陷之征。
治当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方中人参、黄芪补中益气,升阳固表,共为君药。
白术健脾益气,生化气血;当归补血,以使气从血中而生;升麻、柴胡辛散升举,助人参、黄芪升举阳气,共为臣药。
陈皮理气和胃,调理气机,为佐药。
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为佐使药。
诸药配伍,以奏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之效。
配伍特点:益气药配升举药,以升举阳气;益气药配补血药,使气从血中化生;补益药配理气药,使补药不壅滞。
讨论:补中益气汤治疗证型,有人认为治疗证型有三,一是脾胃气虚证,二是中气下陷证,三是气虚发热证;有人认为治疗证型有二,一是脾虚气陷证,二是气虚发热证,均可供参考。
补中益气汤

补中益气汤脾胃气虚,少气懒言,四肢无力,困倦少食,饮食乏味,不耐劳累,动则气短;或气虚发热,气高而喘,身热而烦,渴喜热饮,其脉洪大,按之无力,皮肤不任风寒,而生寒热头痛;或气虚下陷,久泻脱肛。
现用于子宫下垂;胃下垂或其它内脏下垂者。
方名:补中益气汤(补养之剂)总结:补中升阳组成:黄芪15克、人参(党参)15克、白术10克、炙甘草15克、当归10克、陈皮6克、升麻6克、柴胡12克、生姜9片、大枣6枚:歌诀:补中参草术归陈,芪得升柴用更神。
或:补中益气芪术陈,升柴参草当归身。
(虚劳内伤功独善,亦治阳虚外感因),麻人赶猪,虎皮当旗。
(麻=升麻、人=人参、赶=甘草、猪=白术,虎=柴胡、皮=陈皮、当=当归、旗=黄芪)主治1.治烦劳内伤,身热心烦,头痛恶寒,懒言恶食,脉洪大而虚2.或喘或渴,或阳虚自汗,或气虚不能摄血。
3.或疟痢脾虚,久不能愈。
4.一切清阳下陷,中气不足之证。
中气下陷证。
加减:1.血不足-加当归。
2.精神短少-加人参、五味子。
3.肺热咳嗽-去人参。
4.嗌干-加葛根。
5.头痛-加蔓荆子,痛甚加川芎。
6.脑痛-加藁本、细辛。
7.风湿相搏,一身尽痛-加羌活、防风。
8.有痰-加半夏、生姜。
9.胃寒气滞-加青皮、蔻仁、木香、益智仁。
10.腹痛-加白芍、甘草。
12.热痛-加黄连。
13.能食而心下痞-加黄连。
14.咽痛-加桔梗。
15.有寒-加肉桂。
16.湿胜-加苍术。
17.阴火-加黄柏、加熟地、山药。
18.阴虚-去升麻,加熟地、山茱、山药。
19.大便秘-加酒煨大黄。
20.欬嗽:春加旋覆、款冬,夏加麦冬、五味,秋加麻黄、黄芩,冬加不去根节麻黄,天寒加干姜。
21.泄泻-去当归,加茯苓、苍术、益智。
归经足太阴阳明药方义:1.肺者气之本,黄芪-补肺固表为君。
2.脾者肺之本,人参、甘草-补脾益气,和中泻火为臣。
3.白术燥湿强脾,当归和血养阴为佐。
6.升麻-以升阳明清气;柴胡-以升少阳清气==阳升则万物生,清升则阴浊降。
二十二,补中益气汤

二十二,补中益气汤
二十二,补中益气汤
主治脾胃气虚诸症1遗尿,脾肾阳虚用本方和肾气丸加味联合应用轮服。
处方一:黄芪甘草红参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白术附子;处方二:桂附地黄丸加益智仁桑票绡。
2脱肛以及久泻不止加附子3胃下垂,加附子十克枳实三十克。
4子宫脱垂加五味子附子赤石脂车前子5气不摄血所致的各种出血症家阿胶茜草6久病气虚便秘也可以加枳壳,后用本方与麻子仁丸隔日一丸,此塞因热用,因气虚所致也。
二十三,当归散《金匮要略》
组成:当归白芍白术黄芩各等分。
主治妊娠保胎,临盆而产,产后百病。
此方养血祛湿清热而安胎。
以此方保胎治疗习惯性流产,凡血虚稍有热着,皆可用之。
遵仲景:妇人妊娠宜常服当归散主之。
应少量常服方能奏效。
门纯德善用联合方组,即治疗方案。
如寒凝血滞型脉管炎(占75%)其主症是足冷青紫剧痛,然后坏死,系由于血管阻塞所造成,而阻塞的原因是寒凝血滞。
寒凝是病因,血滞是结果。
所以开始治疗时应以温里通脉为主,活血化瘀为辅,补气养血为助。
1.先以乌头桂枝汤为主大热温经通阳,一马当先可苏止痛
2.第二方当归四逆汤兴奋末梢的阳气,在上两方的基础上活血化瘀通络
3.第三方:活络效灵丹加味。
上三方重在兴阳活血,但注意兴阳药和活血化瘀要都会消耗体内的物质储备(阴)所以
4.第四方用人参养荣汤,此方在补气得基础上养血,这样就是外发动鸿蒙,活血化瘀的基础上给他补充了物质。
这就是一个完整的治疗方案。
不可将以上四方合在一起总,矛盾应一个一个解决,欲速则不达。
陆维宏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便秘医案

陆维宏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便秘医案
陆维宏补中益气汤加减
【组成】生黄芪30g,党参25g,肉苁蓉15g,陈皮6g,升麻3g,柴胡、白术、当归、杏仁、阿胶(烊)、枳壳各10g。
【用法】将上药用水浸泡30分钟,煎30分钟,每剂煎2次,将所得药液混合。
每日1剂,分2次温服。
服用本方时,忌食辛辣之品。
【功效】补益气血,润燥通便。
【方解】此病用补中益气汤加阿胶养血润燥,加肉苁蓉润肠通便,枳壳理气,杏仁宣肺润肠。
药证相符,而获效也。
【加减】虚寒甚者,加肉苁蓉。
阴津不足者,加阿胶、当归、火麻仁。
【医案】陈某,女,49岁,教师,2002年2月10日初诊。
诉因饮食不节,纳谷不佳,渐至大便秘结,排便不畅,便如球状,常以润肠通便之剂(麻仁丸、通便灵胶囊等)治疗5年,疗效渐减,深以为苦。
诊见:面色萎黄,常感头晕,体倦乏力,饮食不思,气短乏力,自汗时作,大便6~7天一排,便后肛门下坠。
察其舌胖、质淡苔薄白,脉细弦。
证属脾胃虚弱,生化不足,血虚津亏。
治从补益气血,润燥通便。
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生黄芪30g,党参25g,肉苁蓉15g,陈皮6g,升麻3g,柴胡、白术、当归、杏仁、阿胶(烊)、枳壳各10g。
7剂。
常规煎服,每日1剂。
服后便秘及诸症大减,后守法再进,治疗月余后,便通症除。
【按语】补中益气汤出自《脾胃论》,历来被推崇为补中益气的代表方,临床应用广泛。
【方源】陆维宏.临床新用验案举隅.河北中医,2005,25(4):181。
加减补中益气汤《中医治法与方剂》

加减补中益气汤《中医治法与方剂》
加减补中益气汤(《中医妇科治疗学》)【组成】黄芪10g 人参10g白术6g 陈皮6g 甘草3g升麻3g 柴胡3g 阿胶(化、冲服)6g 焦艾叶6g 【用法】水煎,分3次,温服。
【主治】体质素虚,妊娠四五个月,腰酸腹胀,或有下坠感,精神疲乏,胎动不安,阴道有少许出血,脉滑无力。
【证析】胎动不安,阴道出血,是本方主证;气虚下陷,不能束胎,是此证病机;腰酸腹胀,有下坠感,是气虚下陷不能束胎的辨证依据。
妊娠四、五月,需要大量营养供给胎儿发育成长。
若孕妇体质素虚,最易气虚下陷,不能束胎而有腰酸腹胀,气往下坠,胎动不安,阴道出血等证象。
【病机】气虚下陷,不能束胎。
【治法】补气安胎,升阳举陷法。
【方义】气虚下陷,不能束胎,法当补气安胎,升阳举陷。
方用黄芪、人参、白术、甘草补气健脾,使气足自能束胎,脾健自能养胎。
佐陈皮芳香行气,补而不滞,并有增强食欲作用。
升麻、柴胡协助人参、黄芪升举中气,气不下陷,则腰酸、腹胀、下坠可愈。
复用阿胶、艾叶止血、安胎,共呈补气安胎、升阳举陷之效。
若兼肾虚,可加续断、乌贼骨补肾止血。
此方选自卓雨农的《中医妇科治疗学》,即补中益气汤去当归,加阿胶、艾叶。
卓氏认为当归动血,凡见月经量多即去之不用,此证妊娠阴道出血,故去收缩子宫而动血的当归,加入止血的胶艾叶,一加一减,无不切中病情。
此方是益气摄血与止血法合用的结构。
【应用】可用于妊娠胎动不安,阴道出血;或月经量多,属于气虚下陷机理者。
【歌括】加减补中益气汤,参芪术草升柴匡,胶艾止血陈理气,补血安胎止血良。
补中益气汤,千古一名方,这样来加减,灵机应万变

补中益气汤,千古一名方,这样来加减,灵机应万变补中益气汤治形神劳役,或饮食失节,劳役虚损,身热而烦,头痛,或恶寒而渴,自汗无力,气吼而喘。
黄芪(蜜炒,一钱五分),拣参(去芦,一钱),白术(去芦)、当归(酒洗)、陈皮、甘草(各一钱),柴胡、升麻(各五分),黄柏(酒炒,三分),红花(三分)上锉生姜三片,大枣一枚,水煎,空心服。
如汗多出,去升麻、柴胡,加酸枣仁一钱,夜间不睡亦如之;如头疼,加蔓荆子五分,川芎一钱;如善嚏者,加白芷、川芎;如脑疼头顶疼,加藁本一钱,细辛五分;如口渴,加葛根六分,有痰加贝母、前胡各一钱;如泄泻,加白芍、煨泽泻、茯苓各一钱;如心胸觉痞闷,去黄芪、升麻、柴胡,加枳实六分,黄连五分,姜炒;如嗽,加桑白皮一钱,五味子十五粒;如额疼,加白芷一钱,葛根、升麻各五钱;如心志不宁,加茯神一钱,远志七分,酸枣仁一钱(炒),石菖蒲七分,柏子仁一钱;如饮食少或伤饮食,加神曲、麦芽、山楂、枳实各一钱;如心脾二经舌干口燥,加黄连、山栀各五分;如胃中湿痰,加半夏一钱;如虚火上炎,加玄参、知母、黄柏(蜜炒)各一钱;如梦遗,加牡蛎、龙骨各一钱;如下部无力,加牛膝、杜仲各一钱;如脚软,加木瓜一钱,防己五分;如有痰或兼脾胃不和,加半夏、麦芽各一钱;如阴虚内热有痰,或上焦有火,加贝母、花粉各一钱,有热加枯芩八分,黄连六分;如有热壅盛眼赤,加龙胆草八分;如风寒头痛身热,加防风、川芎、白芷各一钱,羌活七分;汗多加黄芪一钱,眼痛加菊花、熟地,身热加生地;如大病后元气未足而胸满气短,加橘皮、枳实、白芍。
方源《良朋汇集经验神方》但愿世间人无病何妨架上药生尘。
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美尼尔氏综合证

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美尼尔氏综合证 补中气汤出自李东垣《脾胃论》,笔者运用此方加疗美尼尔氏综合证102例,收收效满意。
组成黄芪、党参各30克,白术、归身各10克,陈皮、炙甘草各6克,柴胡、升麻各3克。
加减呕吐重者加半夏、生姜各10克,代赭石25克; 眩晕严重者党参改红参10克,或高丽参6克,加天麻10克;心悸、恐惧者加枣仁12克,柏子仁10克;头痛者加川芎5克,蔓荆子10克。
上药每天1剂,每剂水煎2次,取汁300毫升,分2次温服。
病例严某,女,42岁,工人,住院号8501628。
反复眩晕30年,1986年11月1日复发人院治疗。
检查:伴恶心呕吐、耳鸣,听力减退;自觉周围景物旋转,闭目静卧,唯恐跌倒,纳呆,二便调,曾数年一发或一年数次发作;体温36.5℃,脉搏74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2.3/8.53千帕斯卡;头颅五官端正,双眼水平晨颤,外耳道无流脓,右耳听力减退,颈软,心肺、腹部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实验室各项检查均正常。
此系久病必虚。
证属脾胃虚弱,中气不足,健运失司。
治以益气补中,升清降浊。
补中益气汤加减:红参、归身、半夏、天麻各10克,黄芪、白术各20克,茯苓15克,升麻、柴胡、陈皮各3克,炙甘草6克。
水煎,每天1剂,每天服2次。
连服3剂,眩晕、恶心呕吐、耳鸣消失,精神好转,胃纳增,能起床活动。
上方去天麻、半夏,再服10剂以巩固疗效,住院13天痊愈出院。
疗效本组病例均治愈。
一般服药2~7剂,平均5.2剂。
眩晕、恶心呕吐、耳鸣等主证基本消失,疗程最短2天,最长21天。
(广西玉林地区中医院张希) 来源《云南中医杂志》1988年第1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补中益气汤加减方
【处方】黄芪(30g )、党参(30g )或红参(6g )、当归(10g八陈皮(5g八升麻(3g八白术(10g八黄精(12g )、紫河车(12g)、大枣(5枚)、炙甘草(6g )。
【用法】每天一副,水煎浓缩分2-3 次服完。
【适用病症】用于补益气血、调理脾肾。
白细胞减少症症状为头晕乏力、四肢酸软、失眠多梦、食欲减退、心悸、畏寒肢冷、易患感冒、面色萎黄或淡白、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
【按】本方症系心脾肾亏虚,气血不足导致。
心之气血不足,则头晕乏力,失眠多梦,心悸;脾气虚,气血生化乏源,不能运化精微,则四肢酸软;脾肾阳气不足,失于温煦则畏寒肢冷;气虚卫外不固则易患感冒。
故治疗当以补益气血,调理脾肾为主。
方中黄芪补气,党参、白术、大枣、炙甘草健脾补气,陈皮理气醒脾,当归、黄精、紫河车补益精血而强肾,疗虚损;升麻升举下陷之清阳,共奏补气健脾,调理脾胃,升清降浊,补益肝肾精血之妙。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芪含黄酮类、胆碱等,具有强壮作用;党参含皂甙,多种糖类等,对因化疗和放射疗法产生的白血球下降有治疗作用;白术含挥发油成分,可治疗因放疗引起的白血球下降;甘草含甘草甜素、甘草酸等,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
诸药合用,有强壮和升高白细胞之作用。
[加减]肝肾亏虚、头晕耳鸣、腰酸腿软者加枸杞子 1 0g ,山茱萸 1 0g ,覆盆子 1 0g ;失眠多梦者加茯神10g,夜交藤15g,枣仁10g ;汗多易患感冒者加浮小麦30g,防风3g,煅牡蛎25g ;心悸者加丹参15g,远志8g,柏子仁10g ;食欲不振者加淮山药15g,莲肉12g ;气阴两虚,咽干口燥者加天冬12g,女贞子10g,何首乌15g ;畏寒肢凉,面色苍白者加桂枝6g,巴戟天10g,补骨脂10g ;上腹闷胀者加砂仁5g (后下),白芍10g,枳壳
10g ;妇女月经过多者加鹿胶10g (后下),豆稔子30g,川断12g ;男子若梦遗滑精者加金樱子20g,沙苑蒺藜
10g,莲须10g。
补中益气用芪参,归膝枳泽升麻从,。